11 |
唐詩中的揚州形象 / The Images of Yangchou Presented in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李心怡, Lee, Hsin-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12 |
唐代蕃胡生活及其對文化的影響謝海平, XIE, HAI-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動機與目的
唐代文治武功,均臻極盛,其時蕃胡,慕義尚化,梯山航海,輻輳並至。全國三分之
一州郡,無不有其蹤跡;
近歲極倡復與固有文化,而有唐文化,汲漢、魏餘緒,開兩宋先河;秉承上啟下之樞
紐,具兼容並包之特質。欲窺中華文化之堂奧,宜先探李唐文化之門牆,而李唐文化
,又因廣攝異族精髓,而大放異彩。故研究在唐蕃胡生活,以及其對文化之影響,則
沿波討源,由枝入幹,亦研究中華文化者所當務也。
二、釋蕃胡
蕃者,化外民族之通稱。周禮秋官大行人云:「九州之外,謂之蕃國。」唐人稱外使
為「蕃客」(註三),外商為「蕃商」(註四),外國大船為「蕃舶」(註五),外
國神祇為「蕃神」(註六),皆采蕃之通義;偶爾稱吐蕃為「蕃」(註七),用作專
詞,例不多見。至於「胡」,本泛指北方塞外民族,唐人亦兼指西方諸族。
本文既以在唐蕃胡為對象,則當總括唐人意識中之所有蕃胡:東自日本、新羅、高麗
、百濟;南至占城、真臘、室利佛逝;西習拂菻、大食、波斯、吐火羅、昭武九姓諸
國、天竺;北至結骨、薛延陀、鐵勒;而今日視為邊疆民族,當日實同敵國之突厥、
回紇、吐蕃、奚、契丹、室韋、靺鞨、渤海、吐谷渾、南詔、驃國人民,凡流寓於唐
者,莫不包焉。
三、取材
自兩漢以還,蕃胡即大量入華,漢宣帝時,聚居長安附近胡人以萬數(註一三);其
時胡人眾多,可由胡奴、胡婢胡巫、胡人從軍、胡人入仕、酒家胡之屢見載籍者推知
之(註一四)。其人入華既久,遂受同化,而與華人無異矣。
本論文亦方軌茲塗,以「文化」為判別蕃胡之準繩,並釐定取材二原則:
原則之一:所謂「唐代蕃胡」,係指唐時來華之蕃胡。
原則之二:蕃胡祖先或其本人唐以前已入居中國,逮唐而華化未深者,仍以蕃胡視之
。
依第一原則,除載籍明指為新入康蕃胡,如質子、使節、降人、俘虜、教士、商胡…
…均收入本文外,凡於體質、姓名、風習、職業中,有兩項以上足以證明其可能為蕃
胡者,亦予採納。
至原則二所謂「華化未深」蕃胡,大抵皆載籍尚稱為「胡」者,如唐高祖時之「舞胡
安叱奴」(註四五)、「商胡何潘仁」(註四六),太宗時之「工胡琵琶胡人曰明達
」(註四七)等是。
|
13 |
蘇軾對唐代詩人的接受行為研究洪鳴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詩歌發展到了唐代,不論是體式、風格,或是音調等大都已經發展完備。在這樣一個詩歌的黃金時代之後,宋代詩人如何去接受、轉化,使自我詩歌轉入另一高峰,是其所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宋代詩人之所以能夠自成一格,不為唐詩所限,絕大因素在於宋代詩人的能入又能出。宋代詩人進入唐詩,吸取唐詩,又轉出唐詩,變化唐詩,使自我詩歌能有豐富的泉源,又能有別於唐詩而自創新格,這正是宋詩能與唐詩並立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原因之一。
宋代詩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蘇軾。歷來關於蘇軾的生平、事蹟以及詩詞作品、文藝思想等的研究已經相當豐碩繁富,然而論及蘇軾如何接受前代詩人以及轉化前代詩人詩作的專著則相對不多,而這正是我們須要努力去開發的。基於此,論者希望能對這部分下一番心力研究,以期能從另一個視角探析蘇軾對前代詩人的接受方式與轉化內涵。
一個人的接受行為,多半受其接受心理的影響;而接受心理的養成,主要與身處環境和自我思想建構有關。基於此,本論文為研究蘇軾對唐代詩人的接受行為,先探討了北宋前期詩文壇的文學思潮與權力網絡,從中理出三條北宋前期詩文壇的接受心理發展路線;其次探討蘇軾的思想建構歷程,再結合北宋前期詩文壇對其影響,綜合出蘇軾養成的三個接受心理。
本著三個接心理,蘇軾對唐代詩人有不同的接受內涵。蘇軾主要是本著他的三種接受心理來接受唐代詩人的,符合者則予以稱許,不合者則略有微言。不僅是前面所述五人,對於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孟郊、賈島、劉叉、皮日休、陸龜蒙等也是如此。而蘇軾對唐代詩人的接受,大概可歸結為兩個類型:一類是傾向儒家積極入世、憂民憂國的典型,一類則是傾向佛老澹泊歸隱、熱愛生命的典型。
蘇軾對唐代詩人詩作的接受內涵,主要可分為「對唐人詩作字詞的接受內涵」、「對唐人詩作詩意的接受內涵」與「對唐人故事的接受內涵」三個部分。這些地方,或者我們可以說是蘇軾接受唐代詩人而有所轉化而來,雖沒有足夠的證據指出蘇軾確實是有意使用唐代詩人用過的字詞,但這如此多的巧合,如果說蘇軾沒有學習唐代詩人之意,那也是難以令人置信。此外,在字詞接受的方面,蘇軾不僅是接受唐代詩人用詞,更進一步有欲超越、創新的意圖。
|
14 |
唐代傳奇「枕中記」研究伊藤, 令子 26 September 2022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24158号 / 文博第900号 / 新制||文||722(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文献文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木津 祐子, 教授 緑川 英樹, 准教授 成田 健太郎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
15 |
唐代游俠詩歌研究 / The Research Of T'ang Dynasty Knight-errant Poetry林香伶, Lin, Xiang 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屬於質的研究,以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年二十五冊《全唐詩》版本為範圍,共選出二百零七首游俠詩,並旁及使用游俠之典及具俠氣特質的詩歌。一般俠義文學研究大多停留在史傳、小說、戲曲,對於詩歌研究卻一直乏人問津。本論文從游俠詩最興盛的唐代入手,企圖為唐詩與俠義文學研究作一補白,也為認識唐人任俠提供一扇門徑。全文凡十七萬餘言,除第一章〈緒論〉,第六章〈結論〉外,正文共分四章:第二章「游俠身分探討」,以唐代之前游俠形象變遷為範圍,以歷史縱向為線,為唐代游俠詩歌中游俠形象,何以形成古代游俠(指唐代之前)的綜合體之說鋪路。依「游俠的原始形象」、「先秦的游俠」、「兩漢的豪俠」、「魏晉六朝的游俠形態」四個時代斷層分別介紹之。第三章「唐代游俠詩歌之緣起」中,則就游俠詩歌何以在唐代綻放光芒之因素,分外緣、內緣兩方面探討之。外緣部分就其社會背景提供游俠滋生溫床為主,內緣部分則針對詩人俠氣的自然流露、游俠樂府傳統繼承、文風轉變的影響氣與邊塞詩風的刺激等文學內在因素討論之。第四章「唐代游俠詩歌之分期」,則依初、盛、中、晚四個階段,將游俠詩發展作一、二、三、四期介紹。使游俠詩歌在唐代發展呈現「史」的脈絡。第五章「唐代游俠詩歌之綜合分析」,則從「寫作體裁」、「主題特色」、「物象運用」為游俠詩研究作橫向分析的補充,目地在使唐代游俠詩歌之藝術價值的獨特性更為突顯,不只停留在其內容轉變、社會意義的研究。企圖使本論文呈現一個「面」的全方位認知系統。整體而言,自曹植寫〈白馬篇〉、〈結客篇〉之後,文人用詩歌寫游俠已成一文學系統。唐代除在前人基礎上發揚光大外,舊題新作、新題新作的游俠詩歌對之後俠義文學寫作基型,擴展俠義文學視野,皆具有相當重要的領導地位。
|
16 |
敦煌変文韻文考 / An Ananalysis of Verses in the “Dun-Huang Bian-Wen” / トンコウ ヘンブン インブン コウ橘, 千早, Tachibana, Chihaya 31 July 2009 (has links)
博士(社会学) / 甲第523号 / 143, 394, vp / Hitotsubashi University(一橋大学)
|
17 |
西崑酬唱集之研究黃金榔, HUANG, JIN-L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凡分六章,約十萬字.
首章敘研究動機及方法:
(一)動機:中國詩歌史上:西崑體:佔有一定地位,西崑之為體,實得名於西崑酬
唱集,故要瞭解西崑體,則必須從西崑酬唱集入手:又歷來學者論詩每有唐宋詩之分
,西崑體之時代,正是唐詩轉變成宋詩之關鍵,故研究西崑酬唱集,上可溯唐詩,下
可窺兩宋,如此唐宋詩涇渭當可分明.
(二)方法:文學作品與時代環境關係密不可分,尤以中國文學為然,西崑酬唱集為
宋初民風裕泰之產物,其詩素以迷離閃爍見稱,於時代環境,作家各人際遇一無所知
,則難明詩中意旨,故本文先歷史傳記考察入手,再從作品本身見其思想感情及藝術
成就.換言之,即採一種外緣,內在合一的綜合研究方法.
二章考察宋初詩壇創作狀況;分晚唐體,白體,西崑體三派,分別(一)考各派興起
之因,(二)考各派作家傳略(三)考各派作品得失,並從掃清五代浮弱詩風,確立
西崑體在宋初詩壇的地位.
三章敘西崑酬唱集編纂及重要傳本;蒐集現存西崑酬唱集重要傳集凡得七種,即明嘉
靖刊本,清周楨王圖煒合注本,四庫全書本,古城遺書本,粵雅堂叢書本,民國王仲
犖注本,鄭再時箋注本,其中清周楨,王圖煒合注本及民國鄭再時箋注本為新出資料
,國內少見,於理解西崑詩意頗有幫助.
四章敘西崑酬唱集詩歌內容:採知人論世以及意逆志方法探討詩歌意旨,以見其非託
之空言,並修正前人評西崑內容空洞,缺乏真情感之錯誤.
五章敘西崑酬唱集詩歌形式:分別從章法,用典,對偶,詞藻,節奏諸方面來看西崑
詩特殊的創作技巧.
六章餘論:從西崑作家學李商隱師包蘊密緻特點修正前人以為但取其學李商隱麗詞之
說,並從矯五代詩風,開啟宋詩大道,肯定西崑詩人的文學史上地位.
|
18 |
唐代妓女的類別與性質研究張福政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將唐代妓女畫分為“倡家妓女”、“家妓”、“營妓”、“宮妓”四個類別,並以此展開對各類別妓女的屬性探討,以期勾勒出唐代妓女的整體圖像。在這圖像中,不句含“私妓”這一類的妓女,因為這只是後人對唐代妓女做相對分類下的虛擬產物;也不包含“官妓”這一類的妓女,因為“官妓”在唐代是對“倡家妓女”及“營妓”的通稱,不能和以上四類妓女並列成類。“女樂”則是這四類妓女的基本屬性,“歌妓”、“舞妓”、“樂妓”,或由歌舞名、樂器名而來的如“柳枝妓”、“柘枝妓”、“胡旋妓”、“琴妓”、“箏妓”、“琵琶妓”等等指稱的使用,都在在地指向這一歷史的事實。然而唐代妓女的整體圖像的殊異性和重要性並不僅僅於此。唐代妓女已由歌舞樂這領域跨向了原由男性獨佔的戲劇──優伶這一領域,出現了“女優”、“女伶”;同樣地,在唐代以前,妓女從事雜耍百戲的演出只是個別零星的現象,但在唐代,則出現了專業的雜技妓女;更重要的是,唐代妓女和各種公私宴會相結合,出現了一批又一批在歷史上是新面目的“飲妓”、“酒妓”,她們顛覆了傳統妓女以色藝事人的基本形象,在“女樂”的本色外,她們的才情、氣質、風格,迥異於之前的任一時代妓女,更成為後代妓女的經典形象。然而就在這唐代妓女的整體圖像中,本論文分析了大量的文獻資料,發現並沒有後人對妓女必然是“賣淫”這一事實。
目次
緒論 ………………………………………………………………………………...1
第一章 《北里志》中平康諸妓的類別屬性………………………………….. ..5
第一節 平康諸妓是飲妓………………………………………………………..5
第二節 平康諸妓是官籍私身妓…………………………………………………7
第三節 平康諸妓中有少數是良人身分而賣身的妓女……………………………..8
第四節 平康諸妓的從良、解籍及贖身…………………………………………..9
第五節 從《北里志》中一首無法解釋的詩看平康諸妓的屬性…………………...12
第二章 唐代長安的平康倡家……………………………………………………21
第一節 中唐以前的平康倡家…………………………………………………..21
第二節 中唐時的平康倡家……………………………………………………..24
第三節 晚唐時的平康倡家……………………………………………………..27
第四節 對《北里志》中平康倡家的幾個問題探討……………………………….28
第三章 平康三曲之外的倡家與妓女…………………………………………….39
第一節 長安地區的倡家與妓女…………………………………………………39
第二節 洛陽地區的倡家與妓女…………………………………………………45
第三節 揚州地區的倡家與妓女…………………………………………………47
第四節 荊州、襄陽地區的大堤女兒…………………………………………….52
第五節 小結…………………………………………………………………..58
第四章 唐代家妓的本質與屬性………………………………………………….66
第一節 從法律地位層面看家妓…………………………………………………67
第二節 從家庭地位層面看家妓………………………………………………....69
第三節 家妓的來源與最後的命運………………………………………………70
第四節 家妓的角色扮演與技藝的習得…………………………………………..84
第五節 家妓--家主人的生活品味、社會地位與交際功能的象徵符號……………...87
第五章 營妓的屬性及其與官妓指涉對象之間的區別………………………….94
第一節 對營妓的歷史錯誤認知…………………………………………………94
第二節 唐代營妓的屬性………………………………………………………..95
第三節 營妓的組織與解籍……………………………………………………...98
第四節 營妓的來源與其處境及命運……………………………………………102
第五節 唐代營妓的時代背景分析……………………………………………...103
第六節 唐代“官妓”一辭的指稱對象…………………………………………104
第六章 唐代宮妓的屬性與組織…………………………………………………116
第一節 唐以前的宮妓概況…………………………………………………….116
第二節 唐代宮妓的來源管道及組成成員……………………………………….121
第三節 唐代宮妓的組織……………………………………………………….127
第四節 從《教坊記》看內教坊及左右教坊的種種………………………………133
結論…………………………………………………………………………………153
附錄一、<從唐代妓女的類別看“遊仙窟”一文>……………………………156
附錄二、<論房中術在唐代的發展及其對狎妓風氣的影響>…………………166
參考書目……………………………………………………………………………170
附圖
|
19 |
唐代女仙傳記之研究--以《墉城集仙錄》為主的考察吳碧貞, Wu, Bi-Z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20 |
經學對律學的影響-《唐律疏議》研究 / The Effect of Classics on Jurisprudence: A Study of “Tang Ley Su Yi”劉怡君, Liu, Yi 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透過對《唐律疏議》的爬梳,以抽絲剝繭的方式,將其中的經學思維抽繹出來,以便說明傳統中國經學對律學實質性的影響。儒家學說自漢代以來,即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經典成為歷代學者關注的焦點,經學波瀾壯闊地發展,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既深且鉅,從思想學術到現實生活等各個層面,都受到經學深刻的影響。在此種情形之下,中國傳統法律同樣也受到經學深遠的影響,透過經學以了解掌握中國傳統法律的深層結構,自然是一個相當值得研究的視角。
蓋從經學立場出發,考察經學與律學在歷史長河中,相摩相盪、互動牽引的實況,必然有助於完整呈現傳統律學的面貌,同時更拓展了經學研究的範圍,進而可以了解經學與律學在歷史的縱深發展脈絡裏的流變衍嬗。唐代,經學對律學的影響在中國傳統法律史上達到高峰,《唐律疏議》緊密地綰合經學與律學,具體地反映出經學對律學發展的深刻影響。雖然《唐律疏議》的研究成果豐碩,其中論及《唐律疏議》與「經學」關係密切者也不在少數,但或許是作者的研究重心不在於此,故而多半僅以提點若干重要面相為限,並未見有深入發掘經學對律學影響的企圖,因此迄今仍未見有以「經學」為視角研究探討《唐律疏議》的專著,本論文於是以《唐律疏議》為對象,進行「經學」與「律學」相關性的研究。
本論文分七章:第一章〈緒論〉,說明論文整個思考方向,包括:研究的問題意識、研究的對象與範圍、研究成果的回顧與反思、研究方法與進路。第二章〈經律交會的開端及其發展〉、第三章〈《唐律疏議》綰合經律的外緣考察〉,前者對經學與律學的關係做一縱向歷史性的探討與分析,後者則對《唐律疏議》綰合經學與律學的外緣背景加以考察,此兩章有助於我們後設反省《唐律疏議》中經學對律學的影響之所以達到高峰的原因。第四章〈《唐律疏議》的終極依據──「天」〉,「天」是中國經學思想的核心命題與理論基礎,《唐律疏議》的終極依據即是「天」,重視刑罰與天道相應相契的微妙連結,以求達到順天應時的理想境界。第五章〈《唐律疏議》的婚姻規範〉、第六章〈《唐律疏議》的親屬關係〉、第七章〈《唐律疏議》的君臣分際〉,則是本論文對於《唐律疏議》直接的分析與考察,分別按單元主題的論述方式,系統化架構出「婚姻」、「親屬」、「君臣」等主題,思考的進路由形而上向形而下具體地落實,考察《唐律疏議》與儒家經典一致之處,審視儒家經典對《唐律疏議》的影響。第八章〈結論〉,則是對本論文的研究成果簡要地加以說明。本研究將證實經學對律學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 / Confucianism has been a main stream since the Han Dynasty. Because of it, Confucian Classics has been deeply investigated and discussed by the following researchers. Confucian Classics has not only widely influenced on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affect on traditional Chinese law. Based on this premise, “Tang Ley Su Yi” which has been characterized as “the merging classics in jurisprudence”, is definitely worthy of our thorough research.
The main focus of this thesis is to find out the thinking of the Classics in “Tang Ley Su Yi” and explain the virtual relationship of “the effect of classics on jurisprudence” in China.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existing studies investigated in “Tang Ley Su Yi”, few were focu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lassics. The viewpoint of “the effect of classics on jurisprudence” will be a unique approach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If we evaluate th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ics and jurisprud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cient code, we can trace back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lassics and jurisprudence and establish a complete content of Chinese academic history. Therefore, this thesis will focus on “the effect of classics on jurisprud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assics in “Tang Ley Su Yi”.
To perform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 coordination of classics and jurisprudence in “Tang Ley Su Yi”, the scheme of this thesis is constructed with seven chapters as follow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2 The begi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ordination of Classics and Jurisprudence, Chapter 3 The outer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lassics and jurisprudence, Chapter 4 The ultimate basis of “Tang Ley Su Yi”- “Heaven”, Chapter 5 The marriage law of “Tang Ley Su Yi”, Chapter 6 The kinship of “Tang Ley Su Yi”, Chapter 7 The ruler and subject of “Tang Ley Su Yi”, and Chapter 8 Conclusions, where I will summarize the finding of this thesis. Finally, I will provide a unique and complete description of the effect of classics on jurisprudence in “Tang Ley Su Yi”.
|
Page generated in 0.066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