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6
  • 6
  • Tagged with
  • 6
  • 6
  • 6
  • 6
  • 4
  • 4
  • 3
  • 3
  • 3
  • 3
  • 2
  • 2
  • 2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中的祭儀書寫-以奧威尼‧卡露斯、霍斯陸曼‧伐伐為例

余順琪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原住民族文學必須擺脫原運附屬品的角色,抹去抗議與控訴的色彩,才能夠擁有獨立存在的生命,因此原住民作家漸漸開始將筆尖掉頭、反身向內勇敢地面對母體文化流失的焦慮,積極深化主體認同,嘗試把口傳知識吸納成為文學創作的養料與靈魂。與傳統信仰有關的祭典儀式,本身就是部落整體傳承歷史文化經驗、知識及各種禮俗的重要憑藉之外,亦為凝聚集體記憶不可或缺的媒介與活動,足以代表一個族群觀看世界的方式與角度,但是卻因為整個台灣原住民族「生活世界」的喪失,支撐言說智慧的知識體系行將斷裂,部落原鄉也紛紛面臨潰散崩解的危機。在這種情況之下,挪用祭儀文學來進行創作恰巧是個兩全的方法,向祖靈回歸的文字一方面可以為漢語文學開拓嶄新的創作方向,另一方面也使祭儀擁有跳脫口傳限制的機會,並且進一步凝聚族人的情感與認同。 本文選擇長期關注祭儀書寫的兩位作家作為範例進行論述,試圖探究祭儀傳統與文學創作之間究竟擁有什麼關聯?展現了何種獨特的姿態?作家為什麼要進行祭儀書寫?以什麼文學技巧來呈現?又彰顯出什麼樣的意義與價值?魯凱族作家奧威尼‧卡露斯及布農族作家霍斯陸曼‧伐伐,兩人的知識養成背景雖然大不相同,但社會現實都引導他們走上背對家鄉的那條路,離自己的族群越來越遠,當他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轉了一個大彎回歸主體認同時,對文化流逝的危機感受特別深刻,強烈的焦慮促使二人懷抱神聖的使命感,不約而同地選擇以文學創作的方式積極維護傳統、為歷史留下見證、也尋回了第一人稱的發言權利,雖然他們書寫祭儀的方式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各自發展出不同的迷人風景,卻都在文本中建構了一個令人嚮往的桃花源,也成功地開啟了族群對話的天窗與平台,使珍貴的祭儀文化重新獲得一個充滿活力的生命,並且有機會以書面形式永遠流傳下去。
2

兩種百步蛇──台灣原住民族文學中基督宗教的治癒與網羅 / Two kinds of hundred-pace snakes : cures and snares of Christianity in Taiwanese aboriginal literature

洪瑋其, Horng, Woei Ch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藉由梳理台灣原住民與基督宗教相遇的歷史,以及閱讀原住民族文學作品,思考台灣原住民普遍信仰基督宗教的原因。本研究主張,基督宗教在宣稱治癒台灣原住民受苦經驗的同時,也強化了使原住民受苦的社會制度與現狀。若不正視基督宗教造成的陷阱,將使原住民陷入更深的受苦狀態而無力反駁。 本文以「治癒」強調基督宗教對台灣原住民有治療情感、社群、文化受創的意義。對基督宗教的信任與依賴,逐漸使原住民內化基督宗教思維的人觀、宇宙觀,與原住民原有的文化思維相互交融、彼此改造。但基督宗教教義中隱含的單一價值判斷、崇尚進步與乾淨的倫理觀念,是另一種立基於現代進步想像的壓迫制度。這種排外的價值體系將強化使人受苦的秩序,無助於撼動現行的制度與價值標準。本文以「網羅」強調基督宗教為台灣原住民帶來文化、政治、人格上的危害。若要真正解決原住民的受苦經驗,必須持續書寫、閱讀弱勢族群的負面情緒,藉此想像一個不再為現代價值綁架的秩序。唯有不斷的想像、嘗試界線的突破,才能為坐困愁城中的受苦之人,開啟改變的機會。
3

英雄史詩的結構與流傳-以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三大英雄史詩為中心 / The Structure and Diffusion of Hero-epic - The Three Great Hero- epic of Minority Ethnic Literature in China

黃季平, Huang, Chi 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在結構上,除去「緒論」與「結論」外,「本論」共分成五章。第一章「三大英雄史詩的產生及其內容」,第二章「三大英雄史詩的情節類型」,第三章「三大英雄史詩生存的社會背景」,第四章「三大英雄史詩的流傳」,第五章「從比較文學看三大英雄史詩」。   第一章,是對「三大英雄史詩」作一個整體性的論述。英雄史詩與民族的關係不但非常密切,而且能成為該民族文學的活水源頭與象徵,變成後期文學攫取養分的精神寶庫。本論文以中國少數民族文學裡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英雄史詩」《格薩爾》、《江格爾》、《瑪納斯》為對象,它們比諸世界上其他民族的英雄史詩雖然內容相同(歌頌英雄的戰績),但是在類型上卻有很大的不同(已定型或仍在繼續生長)。了解「三大英雄史詩」的形成、發展、茁壯、消退,將會讓我們更清楚「英雄史詩」在民族文學史以至於世界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對英雄史詩的整體了解之後,我們進入英雄史詩的內部結構。「三大英雄史詩」作品內容都有大同小異的情節,經過比較和分析,可以找出相對固定的情節,也就是所謂的「情節板塊」。本論文大膽使用「板塊」這個概念,整理出《格薩爾》板塊13個、《江格爾》板塊10個、《瑪納斯》板塊20個。由於英雄史詩的情節大多是相對固定的「板塊」構成。歌手按一定的情節模式構造的「板塊」,以不同的方式連接拼綴起來,加上藝術的加工和個人的即興發揮,一個個完整的故事便千姿百態地呈現出來。因此只要掌握「情節板塊」,不管史詩故事如何的離奇怪異,都可以輕易指出它的故事結構。本論文第二章利用「板塊」來分析比較「三大英雄史詩」,這應該是「三大英雄史詩」結構分析的研究裡較為突出並呈現整貌的一坎。   透過英雄史詩作品的結構掌握到英雄史詩的內部之後,第三章是探討英雄史詩的生存的社會環境。宗教與娛樂的社會功能,是英雄史詩能夠廣泛流傳的重要條件,透過了解這兩項重要的條件,我們才能進一步知道英雄史詩能夠生存的背景環境。 第四章「三大英雄史詩」的流傳,本論文從四個方面下手,即「三大英雄史詩」的演唱環境、說唱藝人的傳承、書面版本的傳播、以及「三大英雄史詩」的跨族流傳現象。整章完全環繞「流傳」這個主題,從各種不同的面向,討論「三大英雄史詩」的傳播過程。因為藝人傳承在過去是比較被忽略的,而「三大英雄史詩」的版本也過於繁瑣散亂,無法理出頭緒,所以本章較費心力是在整理藝人傳承的發展以及書面版本的匯整。   本論文對「三大英雄史詩」的了解是先從外在大環境的分析開始,然後深入史詩內部結構剖析,再回到「三大英雄史詩」的生存環境,探討史詩的社會功能而明自「三大英雄史詩」的流傳現象。最後一章則從比較文學的角度來探討,「三大英雄史詩」的地位與影響力。   對「中國少數民族文學」而言,精華之所在是「民間文學」,而「民間文學」燦爛耀眼的地方在「史詩」,史詩則以「三大英雄史詩」聞名。反過來說,研究「三大英雄史詩」正是採擷到史詩的粹精。
4

台灣原住民族的民族自覺脈絡研究—以原住民族文學為素材分析(1980、90年代)

童信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80、90年代是台灣原住民族自覺的關鍵,亦是台灣「民族化」運動的開端。長達20年的時間脈絡下,台灣原住民族知識份子藉著政策反思而批判時政;控訴社會歧視而喚起民族運動;為維護山林生態而力抗強權;更為延續民族文化而重現主體。如此的發展明顯呈現出「第四世界」原住民族的自覺意識。 本論文試著透過「民族自覺」的代表性素材—「民族文學」,結合國家發展政策演變與歷史演進之脈絡,以「國家政策—民族自覺—民族文學—民族運動」多層關係探討台灣原住民族的民族自覺脈絡、基本自覺模式、影響層面與自覺「實踐」強度等,並試圖建構其理論,進而分析台灣原住民族與其他民族相異同之處。 本論文章節安排除緒論與結論以外,共分為五章。第一章著重於研究素材之討論,定義與界定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學特色與創作風格。第二章探討「民族自覺」的背景因素,醞釀自覺之因,以及黨外運動所扮演的角色等。第三章分別就時代下的文學特色,探討民族權益自覺萌芽的諸面向與其脈絡,並試圖理出民族自覺的模式雛形。第四章著重探討民族文化、歷史、語言等權益還「原」的現象,分析此時自覺意識所代表之時代意義。第五章則分別理出「族語書寫文學」、女性覺醒意識以及重建部落等的主體復「原」意識,並針對此時自覺意識之發展論述其意義與特殊性。 本研究結果發現,台灣原住民族的民族自覺脈絡呈現出「社會反思」、「權益抗爭」、「根基還『原』」與「主體再現」四項過程。其模式包括「受刺激」、「事件反思」、「文字抒發」、「自覺實踐」與「自覺目的」此五項因素,彼此間不斷進行循環的發展。此外,自覺的位置可發現由城市逐漸移往部落,自覺的意識也由1980年代的個體(知識份子)自覺逐漸發展至1990年代以後的整體(原住民族)覺醒。至於,民族自覺的關鍵則是分析出與國府政策、政府回應、文學輿論、民族運動有關,其中國家政策扮演刺激民族自覺出現之主因,而民族自覺則是化作帶動國家政策發展之源頭。本論文的主要研究貢獻在於為台灣原住民族自覺建構理論化之論述,並初步理出民族自覺的基本模式。
5

新馬峇峇文學的研究

黃慧敏, NG Fooi B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是以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簡稱新馬)為範圍的「土生華人」文學研究,主要對象是被稱為「峇峇」的土生華人從19世紀至今所產生的文學,亦兼及印尼地區土生華人(馬來語)文學的比較研究。 本論文架構除「緒論」與「結論」外,內文共分為五章。緒論除介紹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主體架構外,主要為研究對象的釐清與相關名詞的界定,並回顧峇峇的語言及文學的研究概況。 進入「本論」第一章「峇峇的語言使用」,筆者分別從峇峇的母語——峇峇馬來語和峇峇福建話,進而是「父語」福建話、再到外來語的英語和華語著手,透過這四種語言在新馬地區尤其峇峇社會中個別的使用狀況與相互消長的分析,以對峇峇社會的語言與文字使用的歷史有更深入的瞭解。可以說,峇峇的語言使用是與近現代華人移民海外及西方殖民東南亞的歷史是發展息息相關的。 第二章「峇峇的馬來語翻譯文學」。首先是介紹峇峇馬來文報刊雜誌的出版概況,此為羅馬化峇峇馬來語書寫之始。其次從所得的文獻資料並配合第一章的研究心得,從外部的出版概況,條析出峇峇馬來語翻譯文學從興起、繁盛到沒落三個階段的發展情形;接著從作品內部進行剖析,發覺翻譯作品從作品的展演形式看,又可分為前、後兩期不同的階段。最後第四小節,筆者嘗試透過田調期間所得的一本「峇峇馬來語籤詩翻譯本」的研究,談談中國通俗文學及民間信仰對峇峇文化的影響,以及峇峇人在以峇峇馬來語翻譯中國籤詩文時所透露出來的多元文化意象。 接著進入第三章,著重探討「峇峇馬來語創作文學」,從所得資料彙整的結果看來,峇峇馬來語的書面創作量不及翻譯文學,尤其散文體的作品寥寥可數。然而,缺乏書面的創作文本並不代表峇峇沒有創作文學,「峇峇文學即是峇峇馬來語翻譯文學」這樣的想法也只是長久以來因書面創作的匱乏而對外界造成的假象。事實上,因文化的接觸和語言的掌握,早期的峇峇社會非常熱衷於馬來語詩歌的吟誦或創作,惟傳統上多屬於民間的即興創作,詩文的流傳也多以口耳相傳,較少以書面語呈現及保存。峇峇馬來語的詩歌體裁源自馬來古典文學的班頓(Pantun)及莎雅爾(Syair)體,因此相較於中國通俗小說翻譯作品,這類文學形式更具馬來色彩,也更能凸顯峇峇被馬來文化涵化的事實。從早期(峇峇)馬來語詩歌在峇峇社會的流行程度看,若當初這些詩歌能被紀錄下來,其作品數量的豐盛絕不亞於峇峇馬來語翻譯文學作品。因此第三章主要是針對筆者這些年來所收集到的峇峇馬來語詩歌作品進行統整分析,以反駁峇峇文學只有「翻譯作品」而沒有「創作文學」的質疑。 第四章分別介紹峇峇的漢語文學及英語文學。無可否認,以峇峇馬來語作為峇峇母語(或「族語」)的地位,峇峇馬來語文學之於峇峇文學的「核心性」是不容撼動的,但若從「人」(民族)的角度檢視,在肯定其作為民族文學的重要表徵的同時,以峇峇文化發展上語言使用的多元現象看,我們也不應忽略峇峇人當中有用其他語言書寫文學的事實。在峇峇社會的發展進程中,各語言之間一直是相互影響的,呈現在文學上的情況也與此相去不遠。因此,第四章主要是承前三章語言使用多元的文路,對峇峇的文學書寫歷程中較隱性的漢語文學及英語文學進行概觀介紹,以作為峇峇馬來語文學發展的一個補充瞭解。我們發現,峇峇馬來語的興起與峇峇漢語能力(文學)的衰退脫不了關係,而峇峇馬來語(文學)的沒落則或多或少歸因於峇峇英語文學的興盛。 在前四章的基礎上,第五章筆者嘗試把峇峇文學擺在民族文學的位階上,與其他相關文學:(第一節)印尼土生華人文學、(第二節)馬來文學和(第三節)馬(新)華文學進行比較分析。尤其針對學界在印尼土生華人(馬來語)文學、印尼語發展、以及印尼新文學發展上的研究成果所導致的聯想:「(新馬)峇峇文學、馬來語以及馬來新文學之間的關係」,峇峇文學將如何自處?本章最後筆者將峇峇文學擺在「國家文學」的氛圍中去瞭解,在新、馬多元民族的社會中,各民族文學之間的認定是如何?而峇峇文學又是否可以在強勢的政治取向及意識型態包圍下,在眾主流(民族)文學之中找到自我的定位? 最後是本論文之結論。筆者承前文的研究脈絡,輔以民族文學界定的三條件(族屬、創作語言、內容題材)檢視峇峇文學作為「民族文學」的契合或可行性(非單指文本存在的必要性和文學性問題),並在各系語言文學的比較分析中,檢討峇峇文學對於峇峇社會文化發展的回應及影響。
6

民族發展及其文學史—紐西蘭毛利民族與台灣原住民族的比較 /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ity and its History of Literature: A Comparison of New Zealand Māori People and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梁文, Liang, Wen (Lawa Iw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研究為文學史,藉由紐西蘭毛利民族文學史與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史作為比較。法國文學家泰納指出,文學的產生均有其時代與社會的背景,文學史即是實證主義方法。本論文以「全貌觀」的視角,將民族運動作為時間軸,先探討兩民族社會脈絡,再研討文學史的發展。 兩民族歷經同化政策,曾發展民族意識未覺醒的民族文學。民族運動時期,毛利民族訴求土地、自然資源及語言。台灣原住民族則身處戒嚴,因此探究的議題即是民族的生存權益。民族運動後,紐國經濟不景氣及毛利民族的補助聲浪,於是發展「反省」文學。而台灣原住民族諸多議題已階段性達成,湧現一批返鄉熱潮,分別有族語及政論創作。 台灣戒嚴看似延宕民族權益的發展,然而實際上台灣原住民族的民族邊界比毛利民族來的清晰。毛利民族比台灣原住民族早於一百餘年歷經同化政策,並發展「認同論」的民族認定。再者,毛利民族語言及部落經驗急速消逝,文學也發展「內部」的創作議題。雖然毛利民族運動走在前端,但是伴隨都市化及疏離其民族文化,驅使毛利民族成為民族性質薄弱的「概念民族」。唯有回到穩定及具有內聚力量的民族語言,才有辦法在時間洪流裡體現民族的主體性。目前,台灣原住民族尚未走到紐國的經驗。但倘若持續未意識到民族語言的重要性,極有可能步上毛利民族的經驗。 / The aim of the thesis,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ity and its History of Literature: A Comparison of New Zealand Māori People and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is to compare the ethnic developments of the New Zealand Maori and Taiwan’s indigenous peoples, and further characterize the history of their literature. Before the New Southbound Policy, researchers have been devoted to contributing abundant Maori research. However, many of them only chose a certain topic to write about, ignoring other perspectives or orientations, which only revealed the tip of the iceberg. For this reason, the thesis ascertained other aspects with a holistic approach. Several similarities exist between the Maori and Taiwan’s indigenous peoples: both were Austronesian peoples, and share similar languages and cultures. In addition, they both undergone colonization and launched ethnic movements to regain their rights.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which are before the ethnic movement, during the ethnic movement, and after the ethnic movement. Each chapter demonstrates its social context and the significant ethnic writers at that time. The thesis first illustrates Maori and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unawakened ethnic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ir literary writings. During the ethnic movement, both ethnic groups launched the ethnic movement and published their political perspectives during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stability. Afterwards, the Maori and Taiwan’s indigenous peoples share different values i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social context after their respective ethnic movement. Finally, the thesis examines their social contexts and their literature through three aspects of ethnic literature, which are identity, language, and theme. 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seven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review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ts motivation, and the background. Chapter 1 and Chapter 2 provide an overview of ethnic certification, the status of ethnic languag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Maori and Taiwan’s indigenous peoples. Chapter 3 and Chapter 4 depicts Maori and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social contexts and literature respectively. By comparing both ethnic groups, Chapter 5 shows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Conclusions are drawn in Chapter 7. The conclusion offer incentives and disincentives from the Maori’s experience, which could be the inspiration for Taiwan’s indigenous peoples.

Page generated in 0.024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