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0
  • 80
  • 10
  • 4
  • Tagged with
  • 94
  • 94
  • 81
  • 76
  • 37
  • 33
  • 29
  • 28
  • 28
  • 27
  • 26
  • 26
  • 20
  • 18
  • 17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灣資金流量之研究

陳上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近代經濟政策執行方面,中央銀行調節金融、管理信用職能的再度受到重視,咸認是一九五○年後的事。隨著此一情勢之演變,中央銀行在履行其職能上,亟需有客觀的資料,以為擬定貨幣政策之參考,於政策付之實施後,也亟需知道其實現的情形,而為進一步採取行動之張本。為達此目的,中央銀行必須廣泛的蒐集資料,加以整理、彙編及分析,藉以明瞭整個經濟社會資金分佈的狀況與流動之情形。資金流量分析(Flow-of-funds Analysis)可以說就是在這種主觀需求下,應運用而生的產物。 資金流量分析或稱貨幣流量分析,係整個國民經濟會計體系之一環,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一定期間內,經濟社會各部門間資金授受移轉流通之情形,以闡明經濟實物面與金融面的相互關係,而為一國貨幣當局擬定貨幣政策之參考。良以國民所得分析雖強調,儲蓄等於投資乃是經濟社會獲致均衡的必要條件,而以凱因斯(J.M.Keynes)國民所得理論為基礎所建立的國民所得會計,對一定期間內的生產、消費、儲蓄與投資也都有詳細的紀錄。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國民所得會計對於經濟社會賴以達到儲蓄與投資均衡的金融交易情形,卻未會有所顯示。換言之,國民所得會計對資金如何由剩餘部門移轉至不足部門?其所使用的金融工具(Financiaal Instrument)為何?其數量有多少?均未曾有所紀錄,而國民所得分析對此也未予說明。這是國民所得分析最大的缺陷,資金流量分析就是用來彌補此一缺陷的一種新金融分析方式,於一九五二年由美國Cornell大學教授 Morris A.Copeland所提出,而為美國聯邦準備銀行所採用,並繼續研究改進。其後各國也相繼採行,紛紛引為分析本國金融情況的工具。我國亦於民國五十六年正式試編問世。本文旨即在介紹此一新金融分析方式。並就我國目前已有的資料作一簡單的分析研究。 全文主要分為兩部份:一為資金流量分析簡介,包括資金流量分析產生的時代背景。資金流量之定義,資金流量表之構成以及二十餘年來資金流量分析的實際使用情形。就這方面而言,資金流量分析在統計方面的進展要比實際應用方向來得快且大。其原因主要的二:(1)資金流量分析缺乏理論的支柱,以致在理論與實際資料之結合上發生了困難。(2)影響金融市場的變數,錯綜復雜,變數與變數間的關係也易因制度與政策因素之改變而改變,不易有安定的參數值,以致資金流量分析在未來的預測上產生了極大的困難。結果,目前的貨幣學者大多已放棄整個經濟體系資金流量的預測,而紛紛以資金流量統計所提供的資料用於特殊目的,如利率之預測等研究上。說得更明顯些,資金流量分析目前最大的功用,厥為資料的提供,與一般金融統計無異。因此,除非資金流量分析之預測在未來有突破性的發展,否則我們很難期望能從資金流量帳戶體系所顯示的關係,獲致任何有價值的結論。 第二部份是簡介目前台灣資金流量的發展情形,並就民國五十四年至六十年的實際資料,作一簡單的分析說明。由於目前台灣資金流量統計在資料之蒐集與部門歸併上,仍不夠充實,以致各部門之資金剩餘與金融性凈投資相較所產的統計差異,仍嫌過大。因此我們很難從目前的資料看出金融面與實物面的關係,而僅能就各部門金融性資產負債的變動情形加以說明。至於目前台灣資金流量統計方面的缺點,撰者不敏,也在文中指出一二。若能對勻後的統計有所貢獻,當是撰者所樂意耳聞的。 總之,二十餘年來資金流量分析在統計方面的進展要比實際應用方面的進展來得快且大,晚近為配合資產選擇認的研究發展。資金流量統計甚至已開始考慮以當期市場價值(Current Market Value)來評價期初期末資料的技術問題。就台灣的情況而言,資金流量分析可說仍屬初步階段,不僅實際用上仍付闕如,在統計方面也相距理想甚遠,編制的時間單位即長,資料的產與資料所屬期間的間隔也太久,因而大大地削弱了其在金融市場情況分析與政策擬定上之貢獻。因此就我國下一步應努力的目標而言,將是設法縮短編制的時間單位,充實已有的內容,以增加此一工具在整個金融分析與金融決策方面的功用。至於進一步的發展,如季節性資料的調整,以及對未來的預測等,則祇有等統計工作更臻完備的時候,再進一步研究發展。
2

台灣石化產業上市公司投資價值之研究

鄭光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石化產業為當前最重要的景氣循環產業之一,尤其在當前這個油價飆漲的年代。隨著石油價格的攀升,石化公司的獲利也隨之攀升。本文在探討究竟該如何投資石化公司。這就有賴一套好的評價模型與對石化產業景氣循環的深入觀察。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上市的台塑、台化、中碳、華夏、台苯等五家石化公司為樣本,依其民國2000年至2004年的財務報表作為預估個案公司未來成長率及獲利率的依據,利用現金流量折現法採盈餘導向及銷售導向等兩種模式,依最樂觀、最可能發生、及最悲觀等三種情境,估算其真實價格區間,並與個股目前之實際股價相比較,依推論目前股價的合理性以及目前股價可能隱含的銷售成長率及盈餘成長率。另以敏感性分析將各個評價因子繪製成龍捲風圖來觀察個別評價因子對股價的影響程度。 實證結果顯示,台塑、台化、中碳、華夏、台苯之股價合理區間分別為55元-72元、56元-76元、52元-77元、0.4元-15元、16元-27元。將其與最近八各月之股價走勢比較發現,華夏股價為略高,中碳、台塑、台化為略低,而台苯在合理價格區間裡; 另在敏感性分析方面,銷售成長率對台塑、台化與台苯的股價影響幅度最大,邊際利潤率對中碳的股價影響幅度最大,而盈餘成長率對華夏的股價影幅度最大。
3

由建築資金變動探討我國建築融資制度

王裕翔, WANG, YU-X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擬從建築資金變動的角度,分析金融機構貸放之建築資金變動對住宅建築投資業 者利潤造成之衝擊,並尋求改進建築融資制度之道。道先藉由理論的分析,探討借貸 資金結構變動對建商利潤的影響。其次探討國內外建築融資運作體制對建築資金貸放 之影響,並檢視國內建築資金貸放之情況。另外,本文針對目前國內住宅投資興建最 常採用之方式設計典型個案,運用現金流量模型檢視金融機構貸放建築資金變動對建 築投資業者之自有資金內部報酬率造成何種程度之衝擊。最後,綜合上述分析結果, 配合國內現況而提出健全我國建築融資制度之政策建議。 關鍵詞:建築融資、資金變動、折現現金流量模型。
4

資訊社會指標初探:資訊流量之測量

李麗美, LI,LI-M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二、三十年來, 許多學者如Bell(1979)均主張, 在先進社會中, 社會型態已由工業 主導逐漸轉變為資訊取向, 即目前一般所稱的資訊社會。基本上, 資訊社會的討論是 一種對未來社會預期性的構想, 面臨社會型態的變遷, 我們亟需科學的指標, 作為衡 量社會發展的依據。 Machlup(1962) 率先使用資訊部門與資訊工業的觀念, 作為評估資訊活動的重要性以 來, 後續的研究大多側重從經濟的角度評估資訊活動。根據資訊社會的理論, 可以預 期的是, 社會中資訊體系的資訊產量應該大幅成長。日本在這方面作了拓荒工作, 多 次對其社會中各傳播媒介所傳遞的資訊數量進行普查。美國學者Pool(1984)和日本學 者則更進一步延伸日本的調查, 成為跨國比較( 美、日兩國 )的資訊數量調查。 近十幾年來, 國內對資訊社會觀念的推行與資訊科技應用之推動, 皆不遺餘力。自戒 嚴與報禁解除以來, 國內資訊綱路更是日益暢通。但始終缺乏相關的測量工具, 以作 為對我國資訊化過程作一觀察與評估的標準。基於此, 本研究探討以下之問題: 一、資訊社會概念的澄清。 二、發展一套可據以觀察、評估國內大眾傳播媒介的資訊生產量的測量工具。 三、根據發展出來的測量工具, 進行實際測試。 四、對資料的政策意涵提出說明。 本研究報告共分五章: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四章資料 分析;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5

台灣連接器產業上市櫃公司投資價值之研究

王威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的連接器業者在近幾年來,除了日益茁壯外,也因為技術逐漸進步,在國際上開始享有盛名。而電腦產業雖然利潤降低,但通訊、汽車、醫療器材、儀器設備等產業皆需要連接器這項關鍵零組件,因此放眼未來,台灣的連接器產業廠商仍有極大的成長空間。 本研究主要以正崴、宣德、信邦及佳必琪等四家公司為樣本,首先進行產業分析與探討產業關鍵成功因素,接著運用現金流量折現法並以銷售導向及盈餘導向二種模式,依照樂觀、正常與悲觀等三種情境,估算其各公司實質股價區間,並與目前股價進行較,以推論目前股價的合理性。另外研究亦進行敏感性分析,並將各個評價因子繪製成龍捲風圖,以觀察個別關鍵評價因子對股價的影響程度。 研究結果顯示,正崴、宣德、信邦及佳必琪公司的股價合理區間分別為89.8-139.81元、9.14-20.08元、38.71-65.98元、101.99- 187.85元。在敏感度分析部分,影響正崴股價程度最大的兩個評價因子為銷售成長率及盈餘成長率;影響宣德股價程度最大的兩個評價因子為銷售成長率及WACC;影響信邦股價程度最大的兩個評價因子為WACC及再投資率;影響佳必琪股價程度最大的兩個評價因子為銷售成長率及WACC。
6

品牌價值評價之探討-以個案「A」品牌為例

謝坤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品牌對企業而言,是一種無形資產,在實際市場經濟運作下,也說明了品牌也能像有形資產一樣,有創造價值能力及自身增值的能力。隨著品牌資產的值增加及市場的競爭需求,品牌價值的評價及管理日益重要,而品牌應該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多價值,並且反映在財務報表上。   因此,本研究主要是以品牌淨現金流量之觀點評價「A」品牌之品牌價值,並且根據本研究評價之「A」品牌價值與個案公司實地購買「A」品牌之購買金額,討論甲公司購入「A」品牌之價值未來真實呈現於企業財務報表之品牌產生淨現金流量中之可能性,且具滿足企業所支付之代價。   綜合本研究的評價目的、產業特性、總體環境,甲公司取得上開經營權利及永續經營下,採用品牌淨現金流量法估算,以折現率15.6468%計算,顯示出當「A」品牌達到預做之品牌銷售收入,其折現值合計為新台幣 1,299,884仟元,且品牌所產生之淨現金流量共計新台幣2,143,405仟元。另外,當「A」品牌銷售收入高於原先預估之收入情況時,則該品牌折現值為新台幣1,509,620仟元,品牌所產生之淨現金流量共計新台幣2,498,510仟元;反之,若「A」品牌銷售收入低於原先預估之收入情況時,則該品牌折現值為新台幣1,090,148仟元,品牌所產生之淨現金流量共計新台幣11,788,301仟元。   本研究結果顯示,甲公司購買「A」品牌所付出之代價,在未來實現於企業現金流量報中是具有相當之可能性。由於企業欲獲取品牌時,評估其可產生之有形的現金利益,是決策過程中的主要課題,而品牌評價方式可在各種合理假設前題下,將無形品牌資產轉換為有形的量化數字,協助管理者作為事前決策及事後效益評估判斷的參考之一。
7

成長型企業之資金需求分析與融資策略

汪秉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個案公司是一家成長型企業,在財務管理上尚未建立基礎,未掌握週期性資金需求而向銀行調度資金時較不容易。2008下半年度起,受到金融海嘯的衝擊,銀行對企業的放款趨於保守,影響企業融資活動。本研究從管理學之範疇並以財務管理為主軸分析與研究,根據其營運活動及產業淡旺季需求來分析現金流量與資金需求,建立財務管理之基礎,有助於銀行瞭解其資金需求,以提升融資規劃。首先從個案公司的產業做五力分析,再分析個案公司的財務狀況,包含營收、現金流量與各種財務比率分析,以預估個案公司的未來獲利與總資產需求。根據學理上的財務與融資策略,分散營運風險與財務風險,隨著不同的總體經濟環境,提供保守型、適中行、積極型融資策略因應。最後針對未來二岸金融開放等因素,以及從個案獨資企業應用在其他合資企業,提出建議。
8

我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運作之研究 / A Study of the Vaccine Injury Compensation Program in Taiwan

鄭美琴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行政院衛生署為解決預防接種受害者,透過侵權行為之民事訴訟,求償困難。爰參考先進國家經驗,創設了無過失補償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俾使因接種受害者者,免於訴訟,即能迅速獲得解決後續問題之經費補償,以節省社會成本付出。另為使該制度順利進行,並依法設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加以運作。 本文依相關資料分析結果,該基金平均每年當期賸餘高達1,100餘萬元,收支失衡,不符政事型基金之收支平衡處理原則;支出方面,不論從核准金額或核准件數觀之,實際獲准與申請給付各項標準之比例,均屬偏低,致大部分受害者或家屬,均未獲得適足的補償,無法充分發揮救濟補償之政策目的;收入方面,以現金流量模擬未來10年收支狀況得知,按目前徵收基準以1劑1元方式徵收,未來每年均仍有當期賸餘產生,將造成社會資源的閒置浪費,資源使用未達最佳效率,而有調降徵收基準的空間。
9

公務人員退休制度變革對退休決策影響之研究 / The Impacts of Retirement System Reform on Civil servants’ Retirement Decision in Taiwan

簡慧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目前全球各國都面臨到出生率降低、平均壽命延長以及老年人口扶養比例不斷上升的壓力,臺灣地區社會結構情形亦與世界各國趨勢一致,在面臨高齡化社會來臨同時,依銓敘部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公務人員辦理退休之情形逐漸有改變之趨勢,包括:自願退休人數比例增加、平均退休年齡下降、支領月退休金人數比例增加;此等趨勢,除引起政府注意並著手進行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之規劃,設法延緩公務人員退休年齡為因應,以減輕財政負擔外,亦逐漸受到各方重視,引發各界眾多爭議與討論。有鑑於此,對於影響公務人員退休抉擇改變之因素,實有研究之必要,不僅能作為公務人員退休抉擇之參考,並能進一步提供政府制度改革之建議。 本文嘗試建構一個公務人員退休所得現金流量極大化之模型,以推估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在退休新、舊制度以及新舊制度過渡期間之增減變化,及其對公務人員退休行為決策之影響。
10

企業併購個案研究與績效分析:以聯發科併購晨星為例 /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Case Study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through MediaTek’s Acquisition of MStar

羋大涵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併購是企業策略中,短時間內迅速擴張規模,最快速且具主控能力的成長方式。隨著國際情勢的改變,全球各家半導體大廠紛紛透過併購進行水平整合,以期在創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本研究目的為以聯發科併購晨星一案為例,探討台灣半導體IC設計產業概況、併購動機、併購過程及未來策略發展,並分別以現金流量折現、類似企業比價、資產價值評價作為企業評價方法以分析財務績效。 透過個案研究,瞭解全球與台灣半導體IC設計產業因總體經濟情勢未來發展而趨緩、智慧型手機快速發展及面臨大陸IC設計廠商崛起,佐以過去數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發生的重大交易案件,發現具水平整合趨勢。因此聯發科併購晨星可結合手機與電視晶片市場,擴大3C市場競爭力,同時整合雙方研發技術,強化產品競爭性,並擴大企業規模以因應國際化競爭。策略角度而言,更能夠節省產品線研發的重覆投入成本、建立進入門檻及滿足更多客戶需求。 績效分析結果顯示,在現金流量折現法的部分,無論是聯發科單獨存在的企業價值或晨星單獨存在的企業價值,換算成每股內含價值後皆超過現有的股價。而在類似企業比較法的部分,由於業務性質差異,換算股價時較現金流量折現法產生價格低。而資產價值評價法的部分,由於採用清算價值法,出發點為會計之評價方法,但未考慮公司的未來獲利能與現金流量,且按清算價值計算時容易低估企業價值;同時對商譽、專利與或有負債對公司價值的影響不易正確評價。 / M&A (Merger and Acquisition) is undoubtedly the fastest enterprise growth strategy to grow business scale with controllability. As international industry changes, most of semiconductor enterprises began their horizontal integration though M&A to cope with their innovation difficulty.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Taiwanese IC design industry, the M&A intention and transaction process and future strategy development through MediaTek’s acquisition of MStar, and evaluated financial performance with enterprise valuation methods such as discounted cash flow (DCF), comparable enterprises and asset valuation. Though case study, we realized the slowdown of global and Taiwanese IC design industry, fast-growing smartphone demand and the rise of Chinese IC design firms, and also found the trend of horizontal integration in Taiwanes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by reviewing major cases past years. Therefore, the acquisition of MStar enabled MediaTek to strengthen their competitiveness in smartphone and TV IC market, enhance technology level and increase business scale to compete in this global compet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ategy analysis, it also saved research cost, built up entry barrier and fulfilled more clients’ need. The results of performance analyses in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in DCF, MediaTek’s or MStar’s standalone implied share price both exceed stock prices. In comparable enterprises, both of them are lower than the ones with DCF method due to different companies are valued differently based on their business portfolio and client base. In asset valuation, we used liquidation value as proxy, where it takes total amount of assets and liabilities into account but future profitability and cash flow. Intangible assets, such as goodwill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contingent liabilities should be also considered. Hence the liquidation share price is likely to be underestimated.

Page generated in 0.017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