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5
  • 5
  • 1
  • 1
  • 1
  • Tagged with
  • 8
  • 8
  • 6
  • 5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王弼與郭象之「性」及其比較研究

許瑞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玄學家思索的諸多問題,皆以「人」為中心,而「性」既為萬物存在變化的本體依據,亦是外在樣態之內在根源。魏晉時期著重的「才性」、「性情」等,皆是藉由探討「性」的本質、意涵,視其如何對「人」產生影響,進而形成人類殊異之外在表現。由於先哲的長久關注、探討,使得「人性」一詞更加顯題化,「人性論」進而成為中國哲學之重心。 較之於他朝思想家,魏晉玄學家更著重所謂「萬物之性」,郭象甚至提出「物各有性」之說。職是之故,相較於「人性」一詞,「性」更能涵蓋玄學家之論性範圍。「性」此一抽象名詞之意義豐富,素來為思想家所關注,更是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當「性」與其他名詞相結合時,如:才、情、心、命等,其意義雖更易透顯,然也容易因而限制討論焦點,使得「性」意涵之開發受到局限,以至於探討不夠全面。有鑑於此,本研究特以「性」作為主要關注焦點,並旁及其他相應議題,以達凸顯「性」之意涵,亦不忽略與此相應探討的目的。 魏晉人重個性之思想,發展至玄學性論,則強調萬物以自然為性、物各有性與重獨性,此又與人之本質探討有關。玄學家論人性之特點在於:不封閉於人的主體,注意到自然之性、萬物之性,然又能回歸於人,藉以挺立人之主體。此種論性特徵又以王弼與郭象最為明顯,是故文下便以此二人為探討範圍,藉以突出玄學性論之獨特處。
2

玄學的產生 : 思維方法轉型過程的硏究 = The establishment of "Xuanxue" : a study of the changing modes of thinking

彭敦, 01 January 1998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

魏晉時期「德」意涵之研究

許瑞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思想家向來以人生問題為關注焦點,魏晉玄學家也不例外。玄學家試圖建構一套自己的宇宙觀進而聯繫到人生觀,藉由對天人關係的思考重新理解自我。因此,玄學家所關注的焦點仍是現實人生,尤其是人的存在問題更是無法逃避的課題。 先秦以降,「德」向來為歷代儒家學者所關注,尤其倫理道德意涵更是「德」概念十分重要的內涵。玄學「德」之意涵,不僅上承先秦儒、道兩家之說,也因應魏晉時局演變而產生變化。那麼,玄學家對於「德」此一重要概念的意涵有何討論,是否賦予其新意?又,「德」意涵是否因其他概念影響而產生意義滑動?「德」概念既有倫理道德意涵,亦與存在關係相關,玄學家如何透過「德」之探討思考人的存在問題,皆為本研究關注焦點。 面對時代洪流的衝擊與現實生活上的困頓、不如意,特別容易引發人們對於自我存在的思考,而政治、社會上異化的道德仁義觀念,也讓人對倫理道德重新審視,這些對於思想家來說正是建立一己思想體系的養分,也是重新面對自己、思考人之所以為人的契機。玄學家對存在問題重新思考,雖是以人為起點,但其所關心者擴及到宇宙萬物,試圖從中天人關係對自我存在重新定位。而對「德」的討論也就是對人這個存在的重新思考,人從何而來?有什麼樣的特質?身處不同的社會角色有何責任與價值?面對人生困境又該如何自處與超脫?在在都是探討「德」之意涵的重要課題。是故,本研究以魏晉時期之「德」為研究中心,以「道」--「德」、「才」--「德」、以「自然」、「無為」釋「道德」、「德性」與「德行」的辯證等部分進行討論,試圖發掘魏晉時期之「德」的獨特意涵及意義。
4

中國魏晉玄學思想史硏究

趙, ウニル 24 September 2019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22023号 / 文博第810号 / 新制||文||679(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文献文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宇佐美 文理, 准教授 池田 恭哉, 教授 武田 時昌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5

嵇康: 一個衝突生命的開展

劉立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魏晉南北朝在歷史上是一個充滿困惑的時代。他歷經了價值混淆、崩潰與重建,但也因為處在激於世變與時代苦悶的氛圍下,因此激盪出中國思想史上,具有個體自覺與自我發現特質的一種高度思辨性學術,後人稱此為「玄學」。 玄學又稱「玄遠之學」,意旨「清遠」、「虛靜」,所探討的中心論題是「天人關係」。 到了魏晉時代,在「自然」與「名教」等範疇下,學者研究自然與人類社會的依存關係,而且對天道與人事、本體與現象…等方面作新的論證。 玄學憑清簡雋逸的語辭、精練名理的玄遠談風,掃卻兩漢時期的讖緯迷信與牽強附會的繁瑣經釋,開啟了有別於前代的哲學之風,故今日學界或以「新道家」稱之 ,而當時因「名教禮法」與「自然自在」衝擊下所產生的反思,也成為此一時期的重要課題。所以,「自然與名教」除了在現實生存方面形成衝突外,當理論本身落實於現實世界時,在實踐的過程中往往產生了矛盾,魏晉思想因此有了多元化的哲學問題與不同的論題核心。 魏晉時期所謂的「名教」係指人文設制,原來是以君臣父子之義為教,後來泛指整個人倫秩序。 因此,魏晉名士面對著,道德禮法構成的綱常名教世界與個體自然自在二者所產生的長久衝突下,除了將有限生命固著在由無數禮教織網所形成的矛盾中,也企圖以吸收佛教教義的方式,來消解兩者衝突,甚至於期望藉由超越道德性,而達到個體生命的自由性與深刻化。 其中,竹林七賢之一以儒家思想為內、道家思想為外的嵇康,當面對時代衝突時,個人生命情調是如何的開展?所以,本論題焦點鎖定於嵇氏,並將其生命衝突的歷程與轉折,除了聚焦於嵇康的思維背景外,進一步探論其玄理思維是如何形塑之?另外,現實世界中,嵇康在探索個人生命的過程中,又是如何定位自己?也是本論文核心關懷所在!
6

魏晉忠孝觀之研究 / A stydy of views on 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黃秋勝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忠孝觀」在中國的政治與社會有著重要的地位。「忠」明顯地表現在士人政治倫理上,即所謂的君臣關係。「孝」為倫理道德實踐的起點,即所謂父子關係,且可推廣至一切倫常關係。忠與孝分別用來判別士人在政治與家庭裡的道德實踐作用,也成為個人品德操守的評判標準。本來是兩種不同的道德觀念,卻在專制體制的引導下,幾度混同,使得士人必須對忠孝的先後、輕重來做出抉擇,不同時代下的政治與文化面貌不同也使「忠孝觀」有所改變。 東漢到魏晉,是一個由統一到分裂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忠孝觀的矛盾衝突族繁可見,君父先後的問題也屢屢被提及。玄學的發展,儒道的會通、名教與自然的融合,使得「忠孝觀」不再沿循前代的原則,而有了不同的闡釋與抉擇。 本文從魏晉的政治發展與學術演變的脈絡下,對士人的「忠孝觀」做一深入研究辨析,以呈現魏晉時期「忠孝觀」的整體樣貌。
7

何晏及其著作思想研究

金鎮宇, JIN,ZHEN-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儒學思想雖然秉持具有不變傾向性的本質與樣式,然而在什么情況下,以可變的包涵性來收容并發展,及在這種情況下的內容為何?是分析對象中的核心問題之一。本篇論考,在此觀點下,欲以魏何蛇所遺留之數種資料為中心,得以窺知其發展軌慫之一斑。藉以沿悉此一時期的思想風潮與何晏人生歷程。本篇共分六章,其大略如下: 第一章:緒言。論述研究動機及目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背景(何晏所處之時代)。論述玄學浮上的內外的影響。 第三章:何晏人生歷程及政治立場。論述何晏的成長時期、沉默時期、活動與破局時期,以及生平考證。 第四章:何晏思想的思想傾向及其政治理念。為了具體地將何晏思想剖析,於是將何晏所遺留之政治主張的表諫,與其清淡思想之無名論、道論、無為論諸文以及反映經學解釋態度的論語集解等之內容,加以分析。且推測何晏所要求的政治理念。 第五章:何晏詩考。論述何晏詩考證及感想。 第六章:結論。論述對何晏后人的評價及何晏立場辯場、何晏思想的特征。
8

L'idéal extra-mondain et la valeur des montagnes-eaux : sur l'invention de shanshui et le naturalisme dans les milieux lettrés en Chine des Wei-Jin (220-420) / Yearning for the Otherworld and Value of Mountains-Waters : emerging of Chinese Landscape and Naturalism in Literate Milieus under the Wei-Jin (220-420) / 世外理想與山水之境 : 中國魏晉時代的山水生成與自然主義

Liu, Nan 21 February 2018 (has links)
Considéré généralement comme objet de l’art, sujet de la littérature et catégorie de l’esthétique chinoise, shanshui, les « montagnes-eaux », est censé relever d’un sentiment et d’une conception de la nature relativement différente de celle de l’Occident. Or la construction moderne de shanshui au prisme de la nature n’intègre la multiple pratique paysagère historiquement fondée dans la tradition lettrée, inextricablement liée à l’invention des montagnes-eaux : l’érémitisme, la recherche d’immortalité, l’excursion, la réunion littéraire lettrée, la création poétique, picturale et du jardin. Centrée sur l’histoire tri-séculaire après la chute de la Dynastie Han, en exposant les conjonctures particulières, analysant la notion ‘ziran’ dans l’étude du Mystère, rassemblant et traduisant les écrits et poèmes thématiques qui témoignent des mouvements et tendances extra-mondains dans les milieux lettrés sous les Wei-Jin (220-420), cette thèse vise à montrer que shanshui, plutôt que d’être constitué par la dualité nature/art, est inventé comme un paradigme confrontant, dans une bipolarisation de la réalité lettrée à cette époque, l’espace confucéen et l’espace taoïste, le service et la retraite, les affaires mondaines et la recherche de l’idéal par-delà la société. Autour de shanshui se cristallisent les idées-valeurs comme l’authenticité, la dévotion, la vertu, la liberté, le naturalisme, le mysticisme, la créativité et la transcendance immanente, en cela, nous supposons la co-naissance des montagnes-eaux et d’un idéal-type de l’humanisme classique chinois. /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object of art, the subject of literature and Chinese aesthetic category, Shanshui (mountains-waters) is believed to be relevant to aesthetical feelings as well as the philosophical concept of nature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West. However,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of Shanshui through the prism of nature does not integrate the multiple landscape practices historically founded in the gentry's tradition, which had contributed to the invention of mountains-waters: eremitism, immortality seeking, excursion, gathering of literary circles, and the creation of poetry, paintings and gardens. Focusing on the history of Wei-Jin (220-420) after the fall of the Han dynasty, exposing the particular contexts, analyzing the notion of 'Ziran' in the Xuanxue school, gathering and translating the writings and thematic poems showing the extra-mundane movements and tendencies in literate milieus under this time, this thesis aims to show that Shanshui, rather than being constituted by the duality of nature and art, has been invented as a cultural paradigm to confront, in a bipolarization of the reality of ruling gentry class, the Confucian space and the Taoist space, service and disengagement, mundane concerns and pursuit of the Ideal beyond society. Around Shanshui the ideas and values such as authenticity, deep affection, virtue, liberty, naturalism, mysticism, creativity and immanent transcendence are crystallized, in this way, we may assume the co-birth of mountains-waters and an ideal type of Chinese classical humanism. / 山水研究以往側重于詩歌,繪畫與哲學分析,并普遍將山水視為自然再現,自然情感與某種不同於西方自然觀的審美表達。然而,“相對不同”的判定卻是建立在自然/文化兩分的現代二元范式的“普世應用”上的。因為僅僅強調山水源於“發現自然”並不能整合與山水緊密相關且貫穿於士傳統中的文化實踐:如隱逸,遊仙,遊覽,雅集,以及對世外理想之境的不懈書寫,描畫與營造。本論文考察了魏晉時期(220-420)的社會,政治與文化背景:名教自然的對立,隱逸遊仙的結合,魏晉風度,衣冠南渡,僑立,宗教興起,道釋義理在文化士族內部經由玄學促生的思想轉向等;通過分析魏晉玄學中的自然概念,整理翻譯相關的歷史文本與詩歌,試圖說明,與其說山水是自然/藝術的二元構建,毋寧說山水是士階層在仕與隱,經世與玄遠,世表與塵外的現實兩極化中所創建的一種文化範式。圍繞山水,凝聚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文化特徵的理念与價值——保真,養身,自足,逍遙,自然主義,暢神玄覽,內在超越與審美理想。這意味著與山水共生的是一種中國古典人文主義的理想型。

Page generated in 0.02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