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台灣庇護工場轉型社會企業之探究 -以伊甸基金會烘焙事業部為例黃品睿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庇護工場的成立初衷是以協助弱勢團體為主,通常是提供中重度身心障礙者完全的保護以及安全調整過的工作環境,在工場裡他們可以體驗模擬式的工作訓練並獲得少許的產能報酬。但是當台灣的「身心障礙權益保障法」將庇護工場歸勞政主管時,許多庇護工場因為庇護性員工的高照護與訓練成本、低產能,加上缺乏專業經營管理團隊,而有經營不善的問題發生。為了要實現其社會與經濟目標,庇護工場開始朝著社會企業的方向發展。
本研究採用文獻回顧分析結合非結構式的訪談,首先回顧美國、歐洲以及台灣關於庇護工場與社會企業的文獻,作為主題探討背景的了解,並介紹社會企業的經營模式和所面臨的主要挑戰。並將社會企業定義為遵循企業途徑來達成其社會使命,並追求財務上自給自足、永續發展的組織。
接著以伊甸基金會烘焙事業部作為個案訪談對象。分析後發現,伊甸基金會烘焙事業部發展情形和台灣多數庇護工場的現況十分相像,正處於由庇護工場過渡到社會企業的階段中,目前規模甚小,弱勢案主群能獲得的工作薪資水平也不高,但在財務上還是有某種程度上依賴政府的直接或間接的支持,只有部份達到其社會目的,尚未完全達到經濟上的自給自足、永續發展。
推究其原因,伊甸烘焙事業部在一開始發展庇護事業的時候,缺乏專業的管理知識與能力,導致在事業規劃上缺乏全面、長期眼光。在一開始向社會企業發展時,只能模仿其他的社會企業。其中並沒有考慮到其組織使命與特色、沒有可行的企業經營模式,導致組織定位不明確、無法達到財務上的自給自足、也模糊或抹滅組織原有的特色。
若希望能夠達到經濟上的自給自足,本研究提供給伊甸基金會烘焙事業部如以下。組織使命方面:(1) 凝聚機構共識(2) 解決溝通問題。專業人才方面:(1) 專業人才的吸引、留任與支持(2) 提升技術與工作技能。產品與服務方面:(1) 提升產品與服務品質。網絡合作方面:(1) 發展組織內部合作關係(2) 發展外部合作關係。其中需要特別強調的則是適當投資以及結合社會面核心能力的重要性。
|
2 |
社會企業資源及生態系統的發展:以台灣社企流為例 /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nterprises Resources and Eco-system: Take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Taiwan for example邱韻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與社會創業(Social Entrepreneurship)在全球形成一股風潮,這場新的公民自覺與自發的運動,不但模糊了社會與企業的界限、轉化了非營利組織的思維,甚至改變了政府的公共政策。社會企業在國際間(尤其是英、美、南亞等國家)已被證明為一個可擴張與永續經營的商業模式,更提升了社會公益組織的財務自主性。
當社會企業領域擁有足夠數量的創業家後,其他各種資源也會陸續出現、提供「後勤補給」給在第一線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業家們。這些社會企業生態系中的資源大致可分為四大角色:概念推廣、社群建立、財務支持、及能力建置。一個擁有各項資源的的生態系統,才可加速社會企業的形成與擴展,提升社會創業家的執行力。
在台灣,社會企業生態系尚未健全,個案公司-社企流於2012年2月正式創立,在台灣致力於推廣、連結並支持社會創業,以達成社企流的願景:成為打造美好世界的行動引擎。創立至今,社企流透過三階段的發展,橫跨生態系多種角色:(1)作為「知識中心」,透過網站內容與出版物為讀者彙整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相關資訊,從最新趨勢、案例分析、到各方觀點與評論都一應俱全,降低讀者搜尋成本;(2)作為「交流中心」,透過舉辦論壇、實用工作坊、多元小學堂、與知性小沙龍等活動,讓有志投入社會企業的人不僅吸收知識,也能彼此結識,串連台灣社會企業人脈與資源;(3)社企流最新成立的「育成中心」,匯聚各項創業所需資源,支持社企創業家把點子化為行動,創造社會與環境的正向改變。
本研究透過陳威如與余卓軒(2013)所著的《平台革命》一書中的分析架構,辨識出社企流在三個階段分別接觸的五大利害關係人(價值交換對象),以及平台的商業模式分析。進而,利用邱志聖(2005)的策略行銷4C探討社企流和各價值交換對象之間的關係,以及交換對象彼此之間的關係。最後總結,社企流為持續擴大影響力,達到「推廣、連結並支持社會創業的使命」,應致力於學者和讀者之網路效應,並注重贊助企業的C4和創業者的C3,如此一來,社企流的平台模式將更完整,和各價值交換對象之關係也更緊密、不可取代。
|
3 |
我國社會企業協助街友就業問題之因應--以The Big Issue為例劉慧貞, Liu, Hui 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貧富差距日益惡化所造成的貧窮及失業問題,對各國政府而言都是嚴峻且艱難的挑戰,街友問題更是存在於各國的普遍現象,街友的成因複雜,解決其貧窮問題,才是癥結所在。而近年來在台灣蔚為風潮的「社會企業」概念即是以尋求創新的商業模式,整合社會資源以協助解決社會問題。而大誌雜誌作為一個社會企業,正是以商業模式,提供街友一份穩定販售雜誌的工作機會,協助解決其失業所造成的社會問題。
本研究運用質性研究,並藉由文獻回顧及深度訪談方式,希望透過受訪者訪談問題回饋探討大誌雜誌營運模式,瞭解大誌雜誌對協助街友就業問題之成效及對街友產生之影響,並進一步瞭解大誌雜誌作為已經在台灣營運六年的社會企業,是否發揮如當時設立時所預期的目標,逐步協助街友自立,解決街友就業問題。
研究發現,大誌雜誌除協助街友就業外,在營運上仍為一個以營利為目的的公司,然近幾年因雜誌銷量無法有效成長,而影響公司營收及後續販售員召募,這與雜誌社未能適時調整目標讀者群及加強行銷策略不無關連,而受限資金及人力,雙週刊及成立基金會目標暫無具體進展。此外,大誌雜誌目前只解決街友就業問題,部分販售員若無政府補助,販售所得仍不足以租屋。但其正向影響為:販售員多將販售雜誌視為長久工作,有助街友重拾信心及回歸正常生活;販售雜誌工作亦有助年長及身體狀況不佳之街友就業。
|
4 |
社會企業經營模式與成長策略之個案分析:以黑暗對話社會企業為例 / A Case Study on the Business Model and Growth Strategy of Social Enterprise.鄧尹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社會企業有理想與現實兩面,如同手心和手背般無法切割。當社會企業找到想解決的社會問題(手心)後,也必須找到可以持續運作的商業模式(手背),包含獲利的來源、形式、比例等,才能夠支撐手心那面理想。日前社會上仍有許多社會企業是靠著各方金援或政府的補助款苦撐存活,其中能夠自給自足,甚至達到持續獲利目標的社會企業並不多。根據本研究發現,陷入此等營運困難的社會企業往往是過於著重解決「社會」問題,而忽略「企業」管理之重要性。
目前台灣有近六萬人領有視障手冊,其中有近五成從事按摩業。在台灣,失去視力就代表失能的刻板印象,讓許多視障者多元的天份被埋沒,因此本研究選定以協助弱勢就業之社會企業為研究標的。如同一般企業,社會企業在營運各階段時期也需要「策略」的轉換,初期著重釐清自己的價值定位,以及後續的市場測試、品牌經營、商品與服務的精進及各方社會資源的鏈結等,致力於降低交易成本進而解決交易問題,使得消費者願意選擇該公司的產品或服務。
為了檢視社會企業營運模式可能的運用或學術研究價值,本研究採用Osterwalder & Pigneur等人所提出的商業模式圖,作為對研究個案的分析工具,進而利用邱志聖(2005)的策略行銷分析4C探討黑暗對話和各價值交換對象之間的關係,以及交換對象彼此之間的關係。並據以探討此一個案的營運成果及評價。本研究結論有幾點結果歸納如下:
1. 企業從草創期步入成長期之關鍵策略,必須破除顧客對於公司的不信任,此時社會企業經營者如何連結不同的社會資源,及善用社會資本以創造服務機會,進而影響顧客對於產品或服務的信任程度,以降低買者道德危機成本(C3)為策略運用重點。
2. 建立信任關係是獲得及持續累積社會資本的關鍵,尤其是可見的社會績效及認同的願景,有助於強化外界對於社會企業的信任,更可結合經營者或創業家的個人吸引力,有效建立與累積社會企業的社會資本。
3. 社會企業經營者可經由其社會網絡獲取創業資源,幫助掌握創業契機;而社會資本可以做為其重要的資源稟賦,長期社會資本的發展有賴共享願景所建立之關係,並幫助創造社會企業二次成長動能。
4. 社會企業應建立危機處理能力與回應機制,避免辛苦建立的商譽、品牌及社會資本,因一時關係的處理不當而付諸流水。
關鍵字:社會企業、商業模式、社會資本
|
5 |
公平永續的農業產銷體系 —地產地消之社會企業商業模式初探 / A Fair Trade and Sustainabi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The Business Model Canvas of Social Enterprise Developed From Locavore Movement王如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個案分析的方法探討以地產地消為價值主張之社會企業商業模式,由「永續的環境保護」與「公平的農民利益」兩個方面來檢視台灣地產地消的意義,認為台灣地產地消運動強調在地農業食物的概念,為一另類農業食物網絡,強調在地永續農業生產,藉以改善食物品質,找回大眾對於食物生產的信心,遠離生產主義,標準化和工業食物系統,突破既有產銷機制,縮短食物供應鏈,提升農民收益、重建農業地區的經濟發展藉以解決本土農產品市場失靈問題進而促進農村永續發展。
個案公司厚生市集以地產地消為價值主張,以30公里為一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運輸範圍減少食物運送里程,每一個區域生產的蔬果會供應給鄰近地區的人口,為鄰近另類農業食物網絡代表。直接與農民採購,打造短而透明的地產地消式供應鏈,品項皆可追本溯源,使供貨的農民對於用藥施肥和品質控管更謹慎,保障食物安全。
同時透過網路打造一個公平交易平台。無論產量高低,厚生市集身為中介平台接受農友自行開價,維持價格穩定,保障小農權益,不再需要搶種或搶收,經由提升生產者的收益,以經濟上的誘因,促進永續農業的發展,可說是農民與消費者的雙贏。
厚生市集以網路超級市場的概念出發,提供多元品項一次購足的服務,滿足消費者需求,同時結合獨特的混溫層包裝由機動性高的機車快遞運送,提供499元即免運費、當日訂當日到,進而升級為四小時到貨的服務。打造出與網路平台、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等現今市場主流業者差異化的服務模式,創造出商業模式的價值。
厚生市集在發展出一套成功的市場模式後,進而更將合作夥伴擴展到其他非營利組織,提供非營利組織一套維持組織永續與財務自主之可能財務模式,創造更多社會價值。經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法分析厚生市集商業模式架構後,本研究認為厚生市集強調公平、永續的地產地消價值主張,以小農為關鍵合作夥伴,以地產地消減少中間商層級縮短供應鏈,打破原有只重視經濟層面的農產品產銷模式,進而保障農民收益與消費者的食物安全和品質,可作為未來建立公平永續的農業產銷體系之參考。
|
6 |
策略行銷分析: 以鮮乳坊爲例 / Strategic Marketing Analysis: A Case Study of I Love Milk洪健豪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社會企業往往在經營策略上不能同時兼顧理念與獲利,大部分社企會發生信念與商業目標設定上的衝突,缺乏以顧客爲主的商業思維,導致產品或服務失去市場競爭力,而且也無法解決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若社會企業想要在這大企業環繞的競爭下取得市場上的一席之地,在短期内讓公司達到損益平衡或盈利的狀況,就必須在商業模式和市場經營策略上做出差異化,方能確保公司走出困境,得以永續經營來解決或改善現有的社會弱勢問題。
本論文透過質性研究的方式,對台灣一社會企業「鮮乳坊」進行深入了解,研究背景内容將探討鮮乳產業之外部環境,以及鮮乳坊自身的條件和企業目標,在初創時期所遇到的挑戰和困境,進而追溯其管理作爲,找出鮮乳坊經營之所以成功的原因。然後以邱志聖(2014)策略行銷分析架構的四個成本-外顯單位效益成本、資訊搜尋成本、道德危機成本以及專屬陷入成本,探討鮮乳坊與買方之間的交換成本,並從訪談和次級資料中瞭解鮮乳坊如何運用食農理念來建立與傳遞品牌形象,如何減少買者交換的總成本來提高消費者信心,以及如何短時間内在鮮乳市場站穩脚步。
本研究結果發現,個案公司之4C架構係根據市場研究,以及觀察目標客群的需求後而設計出能夠解決消費者痛點的產品。然後在產品效益上做出差異化來降低消費者的「外顯單位效益成本」,並用行銷活動傳達長期一致的品牌特性和定位,而降低買者「資訊搜尋成本」,進而創造品牌定位知曉。由於外顯單位效益成本和資訊搜尋成本的策略相互呼應,以及品質管理資訊的透明度,大幅降低「道德危機成本」,提升目標市場對新創品牌的接受度和信任感。最後,透過社群媒體與活動分享經營成果,製造與消費者的專屬回憶,建立更深層的關係,進而讓買者在心理上產生一種特殊的品牌意義,提高目標市場的「專屬陷入成本」。
新創社會企業必須具有清楚的定位與競爭優勢,才能夠跳脫紅海市場,唯有站穩脚步並持續成長才能有效地解決社會問題。
|
7 |
生廚餘變黃金之創新經營模式 / Innovative Business Mode - Transforming Raw Kitchen Waste Into Gold陳恬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廚餘分生廚餘與熟廚餘兩種 ,熟廚餘為養豬廚餘,因利用價值高,在市場上是炙手可熱的,生廚餘卻因儲存方式不易,易產生臭味,許多人將其丟入垃圾,當作一般垃圾處理,但生廚餘含有大量水份,若生廚餘當作一般垃圾焚燒處理的話,會減少繁化爐的使用年限,以及產生有害氣體。近年來有許多民間團體引進了利用生廚餘所製作的環保酵素(Eco Enzyme)來解決生廚餘的問題,但推廣上仍有許多人因為環保酵素的氣味與其為垃圾廚餘所製而成,在使用意願上較為卻步,本研究將環保酵素(Eco Enzyme)製作過程增加篩選步驟,也因為這個篩選步驟,成為本創新研究中品牌品質信心的關鍵。本研究第二個目的希望能創新一個社會企業,能接受全職母親除了家庭外瑣碎的閒暇工作時間,讓全職母親除了能兼顧家庭外,也可以有個讓他自我價值提升的事業。 / Kitchen waste can be classified into raw kitchen waste and cooked kitchen waste. The cooked waste is pig kitchen waste. Because of its high value of utilization, the cooked kitchen waste is hot in the market, while the raw kitchen waste is deserted due to its difficult storage and odors and disposed as general waste. However, the raw kitchen waste contains a large amount of water and it will reduce the life-span of incinerator and the production of harmful gas if it is disposed in the ways of general waste incineration. In recent years, many civil groups have introduced the Eco Enzyme made from raw kitchen wast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aw kitchen waste. However, in terms of promotion, many people’s sage intention steps back because the Eco Enzyme is made from kitchen waste and its odor is also a factor. This research aims at adding a screening procedure in the process of Eco Enzyme production. It is this screening procedure that becomes the key to building the brand and quality confidence in this creative research. The second target of this research is in the hope of innovating a social enterprise which can accept a full-time mother’s trivial spare working time except the time for family, providing a career which can realize the promotion of self-value for the full-time mother while balancing her family.
|
8 |
社會企業商業模式之提案-以熟年世代旅遊需求為訴求 / Senior Citizens and Traveling Needs- A Business Model for a Social Enterprise陳郁婷, Chen, Yu 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針對台灣熟年世代的旅遊需求,援引美國、紐西蘭等國外熟年旅遊產品之案例,再針對台灣熟年世代的生活型態、旅遊消費習慣等行為,企圖將熟年志工旅遊、熟年深度旅遊的旅遊產品透過社會企業商業模式的形式於台灣做在地化發展。以「喜大人愛旅遊」之提案為例,做熟年世代商業旅遊產品之社會企業商業模式之闡述,該商業模式架構是以Alex Osterwalder等人之商業模式九宮格為基礎,包括目標客層、價值主張、通路、顧客關係、收益流、關鍵活動、核心資源、關鍵合作夥伴、成本結構九大構面。 /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social business model for traveling needs of senior citizens in Taiwan. Based on the reference from senior travel service in foreign country such like America and Australia and research of the lifestyle and the traveling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Taiwanese senior citizens,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about the social business model of localization of senior volunteer-travel and in-depth travel in Taiwan. Take the proposal of “The Senior’s Travelstyl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will describe the social business model for fulfilling the senior citizens’ traveling needs. The structure of the business model is based on Alex Osterwalder’s the business model canvas, including customer segments, value propositions, customer relationships, channels, revenue streams, key activities, key resources, key partners and cost structure.
|
9 |
社會企業型公司法制與弱勢扶助──以南機場公寓社區為例 / Legal Study on Social Enterprise Companies - A Survey of Life Assistance for Disadvantaged Residents in Taipei South Airport Public Housing Community丁文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臺北市南機場公寓社區向來是外界公認甚至當地人自認,臺北市目前僅存的貧民窟之一。在全球捲起社會企業熱潮之際,南機場公寓社區也應運出現了標榜扶助社區弱勢者的社會企業,包括社會企業型公司陸續興起。這些公司試圖以商業模式,創新社會融入的方法,促進社會參與,希望能平息緩和甚至避免社會上的經濟排除現象。
過去我國公部門慣用權威思維,官方經常採取「欲除之而後快」或「掃蕩整頓」的上對下態度,企圖「對抗」貧民窟,與「消滅」弱勢身分者的弱勢處境;傳統的非營利組織,則是嚴守從旁協助弱勢扶助的客觀立場;而近年來新興的社會企業型公司,不同於前兩者,強調主動積極,以社會參與和社會融入的方法,代替區隔和排除,企圖讓公司自身組織及運作,鑲嵌進其欲扶助的社區弱勢族群生活脈絡,與當地共存共榮,對於去除貧民窟與弱勢的標籤化和汙名化,顯已另外開闢出一條途徑,可有效解決社會問題,確值得立法者及擬定政策者思考。
筆者對照相關現行公司法相關法令,評析公司法修法建議,並對照前述歷年來其他相關草案,及與業者所建議的立法方向,探討能否達成上述理想目標,是否回應各界倡議社會企業型公司入法的需求。限縮以南機場公寓社區為例,乃盼更具體而微聚焦呈現出:在扶助社區弱勢時,社會企業型公司實務上可能遭遇到那些困難與質疑,以及如何以法規掃除這些障礙。期能謹供我國其他整體居民處境相對趨於弱勢的社區參考,並提供已投入扶助社區弱勢領域的公司,思考轉型可能性,以及讓有志設立社會企業型公司的創業者,可資實務運用。亦希望藉由耙梳現有各種社會企業型公司的相關法規,以及立法倡議過程脈絡,進一步理解和討論,國內對於社會企業型公司的疑慮與歧見之後,再提出較為妥適可行的我國立法模式建議。
|
10 |
農業轉型結合社會企業與公平貿易之商業模式探討-以卡維蘭為例 / Business Model of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with Social Enterprise and Fair Trade - A case study of Kavilan.呂葆光, Lu, Pao K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雖為小島,但因所處的緯度與地形讓台灣擁有熱帶到寒帶氣候型態,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台灣的水果多樣性豐富造就水果王國的美名。先天優勢加上發達的生技與種植技術,台灣理應具先進的農業發展,農民也有良好的生活條件。然而實際上許多尤其在山區或偏鄉的農民卻長期處於貧窮狀態,間接造成人口外移,生活條件不佳等問題。而主要原因是農民距離市場過遠,又不善於取得市場資訊,一直以來都依賴盤商將商品賣到市場,寡買甚至獨賣的情況下農民缺乏議價能力而一直面臨貧窮問題。為了增加收入便大量使用農藥與肥料,結果產量增加有限卻破壞土壤汙染環境,影響作物的品質,品質不佳,議價能力變弱形成惡性循環。
針對此一問題國際上經過數十年的調整,發展出了公平貿易原則。而國內也有許多農民或網路平台也開始採取產地直購的方式經營,希望藉此改善收入問題。本研究的個案卡維蘭也是其中之一,但相較於其他平台,卡維蘭除了讓利農民外更進一步希望能協助農民改善耕作技術與生活環境,當中隱含了公平貿易中的永續發展概念,因此本研究選擇卡維蘭作為研究對象,希望藉由探討國際的公平貿易發展,研究卡維蘭個案的發展情形,再考量台灣特有的環境後提出一個創新商業模式來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實際了解個案的運作情形,除了訪談外,筆者更於2015~2016年間實際加入卡維蘭團隊經營達半年之久,以親身的經歷觀察與訪談資料進行研究分析,研究結果認為引進公平貿易精神是台灣農業轉型朝永續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當前仍有眾多阻礙需要克服,卡維蘭的努力加上民眾對公平貿易與社會企業的意識逐漸升高,已為轉變帶來希望。 / With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Taiwan has an ideal environment of cultivating various types of fruit. Moreover, with advanced biotechnology, Taiwan should have a highly developed agriculture which improved farmers’ living condition. Nevertheless, most of the farmers don’t possess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sales, therefore it’s hard for them to sell their product to the market. They have to rely on the wholesalers, which restricted the farmers’ bargaining power. Without the ability to earn enough money, lots of them are living in poor conditions. In order to raise the harvest, some farmers use too much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at the stake of jeopardizing the environment, yet the production increase is limited. Such measure incurred unstable quality and decreased bargaining power, thus the farmers were trapped in vicious circles.
To solve similar problems, fair trade has been developed throughout the world over decades to help farmers achieve better trading conditions. In Taiwan, many farmers and internet platform have tried to sell crops directly on internet to make sure that the farmers get a fair price, our case company Kavilan is one of them. In addition, Kavilan not only offers the farmers a fair price but also tries to help them improve their farming skills and build a healthy environment. There are fair trade and sustainability idea in their business model. Therefore, Kavilan is chosen as the research target. By studying the international fair trade development and the case Kavilan considering the circumstances of Taiwan, this study try to create a new business model with the concept of fair trade and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o understand how Kavilan works, this author had joined Kavilan for half year during 2015-2016 to collect first hand data and analyze its operations. After conducting an in-depth research,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involving fair trade is necessary for sustainability. Although there is still a lot of challenge to be dealt with, the efforts of Kavilan and the rising awareness of fair trade and social enterprise in public have bring hope to the change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
Page generated in 0.02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