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雷根政府時期美蘇高峰會議之研究張功漢, ZHANG,GONG-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兩國或兩國以上之君王、元首、政府首長或政治領袖所共同參與之會議,被稱之為
高峰會議。在高峰會議中,一國領袖親自折衝于談判桌上,使決策者和談判者兩種角
色合而為一,這種現象,讓大眾對高峰會議寄以厚望,總期盼會有決定性的成果在高
峰會議中出現。
美蘇兩國為互有敵意之超級強國,又各為東、西兩大集團的盟主,當美國總統和蘇聯
總書記願意會談時,在這「保證相互摧毀」的核子僵持時代里,實具有非常之意義。
因此,美蘇高峰會議一向為舉世所矚目。
高峰會議通常被認為是一國領袖「個人外交」的方式之一,但美蘇高峰會議已經超出
「個人外交」的範疇,而應從三個層次來探討:(一)由個人的層次來看,兩國領袖
在高峰會議中除宣傳、估量對方的意圖、表達自己的的意圖以及做成決定外,私人之
情誼也因而滋生。(二)由兩國關系之層次來看,美蘇高峰會議的召商,往往帶勸了
兩國官方以及民間各階層之互動和交流。(三)由全球之層次來看,高峰會議所討論
之議題,除雙邊關系外,還有人權問題,限武問題以及地區衝突問題,對東、西雙方
、第三世界,以至于全球的安全及和平,具有深遠的影響。本論文即嘗試透過雷根政
府時期美蘇高峰會議之研究,來探討美蘇高峰會議對雷、戈兩人、美蘇關系和全球之
安全及和平所產生的影響。
論文第一章為概論,介紹元首外交與高峰會議、美蘇高峰會議簡史,再由兩國的政治
體制看美蘇領袖的外交權限,以及過去美蘇高峰會議的利弊得失。第二章主要在探討
雷根總統第一任期為何沒有美蘇高峰會議的召開。第三、四、五、六章分別研究維也
納、冰島、華盛頓、莫斯科等四次高峰會議之始末及其影響。第七章對雷根政府時期
之美蘇高峰會議做一評估和總結。
|
2 |
東協歷屆高峰會議與區域政經合作(1967-1992) / ASEAN summit meetings and its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cooperation (1967-1992)周湘宜, Chou, Hsiang-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3 |
戈巴契夫執政後中蘇共關係正常化之研究劉經巖, LIU,JING-Y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研究目的旨在分析「自1985年3月戈巴契夫繼任蘇聯俄共中央總書記之后,
以迄于1989年5月,中蘇共雙方在北京召開高峰會議,宣布雙方關系正常化。」
的四年期間,莫斯科和北京的外交互動過程。并希望藉此研究驗證:中共的「獨立自
主外交政策」以及蘇聯的「新思維外交」,在施之于對彼此的關系上,所表現出的內
涵及實質的聯系情況。本文的結構分述如下:
第一章 前言、研究動機、目的、研究方法、研究限制。
第二章 中蘇共關系的歷史回顧,描述從中共建立政權直到1979年之間,與蘇聯
曾經歷經過的的從親密友至于相互敵對,再到謀求關系正常化30年當中,分合的原
因、經緯。以及八○年代初期雙方進行關系正常化的情況。
第三章 蘇聯在戈巴契夫執政后,和中共改善關系的發展,以及高峰會議召開所象徵
的意義,并說明雙方關系正常化所獲致的「成就」。
第四章 剖析中共對于關系正常化的認知以及政策。
第五章 陳述蘇聯對于關系正常化的認知以及政策。
第六章 結論。中蘇共在八○年代后半期,將雙方關系的發展的結果,歸納成三個特
性:(一)交好不同盟。(二)瞻前不顧後。(三)同意互相不同意的立場。并且在和
平共處五原則,以及黨際關系四原則之下,給予雙邊關系新規範,同時戈巴契夫也以
三個贊成來回應中共歷年來對蘇政策的立場,并且給予總評。
|
4 |
後冷戰時期歐盟與俄羅斯合作關係之研究 /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U and Russia in the Post Cold War Era楊爵鴻, Yang, Jo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冷戰結束改變歐洲的政治和戰略版圖,歐洲與俄羅斯希望在後冷戰時期建立多極體系,避免以美國為主的單極體系出現,雙方在經濟與政治上逐步發展伙伴合作關係,希望削弱美國在歐陸的影響力,並增強雙方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然而,歐俄間在北約東擴、歐盟東擴、車臣問題、加里寧格勒問題上又存在許多衝突。因此,後冷戰時期歐俄雙邊主要特徵如下:既競爭又協調、既爭奪又合作、既對抗又妥協。本文欲針對以下幾個問題加以討論:
1.後冷戰時期使歐盟與俄羅斯改變過去的敵對狀態發展合作關係的因素為何?
2.目前歐盟與俄羅斯的合作關係為何?
3.影響歐俄合作關係的變數為何?
本文主要採用歷史研究法、內容分析法與理性選擇分析法等三種方法來進行研究,並且運用現實主義的理論分析後冷戰時期歐俄建構合作關係的成因,以新功能主義的觀念解釋歐俄從經濟的合作逐漸轉為政治的合作的歷程、並且以新自由制度主義的理論討論歐俄合作機制的架構。本論文由五個章節組成: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歐盟與俄羅斯的關係、第三章歐盟與俄羅斯合作關係之評估、第四章影響未來歐盟與俄羅斯合作關係之變數、第五章結論。
|
Page generated in 0.013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