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21
  • 205
  • 88
  • 15
  • 11
  • 2
  • 1
  • 1
  • 1
  • Tagged with
  • 324
  • 79
  • 70
  • 65
  • 64
  • 55
  • 52
  • 50
  • 50
  • 49
  • 45
  • 43
  • 42
  • 42
  • 4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71

新北市永和區家庭暴力保護令實施之探討 / The study of the effects on Restraining Order implementation for victims of domestic violence - Cases in Youn Ho District, New Taipei City

李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家庭暴力防治法實施多年,家暴事件數量逐年攀增,保護令是避免家暴事件再度發生的強制力量,而警察機關與社工人員是目前執行保護令的最重要的主體,對保護令實施之探討研究。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方式,訪談對象以新北市永和區參與家庭暴力相關勤業務之警察與社工人員及聲請保護令之受暴婦女計10人為主,另增加學者2人之意見,以多面向取得資料。 一、研究發現 (一) 受暴婦女部分:受暴者對暴力行為多半採取隱忍方式承受而 未在第一次受暴後立即報案、受暴婦女直接向社工尋求協助的比例甚少,報案途徑仍以警察為多、婦女在親友的鼓勵與支持下,較會增強求助的動機、婦女因以離婚來結束家暴後,面臨最大的難題是經濟的壓力。(二) 警察人員部分:警察機關的員警以男性成員居多,而家暴案件的被害人又多為女性,在面臨龐雜事務情況下,員警處理家暴案件時態度多趨於保守而不露情緒,反造成不具同理心的誤解、對於家暴法與家庭暴力案件處理內容之瞭解,女性員警較男性員警熟悉流 程且執行態度亦比較積極、警察人員處理家暴案件時,對約制加害人再發生暴力行為具嚇阻成效。(三) 社工人員部分:社工因年輕社會經驗不足有時甚至使受暴者更感到無助、社工人員大多係資淺之聘用人員,家暴事件的複雜性,已超出年輕社工的生命歷練。 二、研究建議 加強宣導保護令的效能、確實執行加害人的「處遇計畫」、簡化處理程序及表格或表單之填寫及提升行政獎勵、安置場所與方式,應符合被害人之期待、建立網絡間聯繫窗口、強化專業程度、縮短審查核發保護令時間及延長保護令的時效。
72

節境界に基づく独話の漸進的係り受け解析

INAGAKI, Yasuyoshi, KATO, Naoto, KASHIOKA, Hideki, MATSUBARA, Shigeki, OHNO, Tomohiro, 稲垣, 康善, 加藤, 直人, 柏岡, 秀紀, 松原, 茂樹, 大野, 誠寛 01 February 2007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73

慢性関節炎モデルにおける交感神経性の皮膚痛覚受容器興奮

鈴木, 重行, 佐藤, 純, 熊澤, 孝朗 01 April 1994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74

インパルス性無線雑音下におけるトレリス符号化変調方式の受信特性と最適受信

宮本, 伸一, 片山, 正昭, 森永, 規彦 20 October 1992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75

遠近問題とフェージングを考慮した DS/FH-CDMA 方式の特性評価

新梶, 康彦, 山里, 敬也, 片山, 正昭, 小川, 明 25 November 1994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76

iPod態度與忠誠度對Apple電腦其他商品之態度影響

張珮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台灣市場中,蘋果電腦iPod的經營模式並不能像國外一般,採取iPod搭配iTunes的方式,因為iTunes在台灣現在尚未開放合法的音樂下載。可是iPod依然在台灣造成一股旋風,蘋果電腦每推出一iPod新機型,都會在MP3市場上丟下一顆震撼彈,尤其在iPod nano推出時,市場出現預購和搶購的情形,iPod儼然已經成為MP3 Player的代名詞,並增加許多原本不是蘋果電腦忠實顧客的購買者,如果美國的成功模式是因搭配iTunes音樂商店的緣故,那台灣的消費者為何會選擇購買iPod,這是本研究選取iPod作為討論對象的主因。另一個研究重點則是探討,iPod使用者對於iPod的態度是不是會影響對於蘋果電腦其他商品的態度,進而影響使用者對於蘋果電腦其他商品的購買意願。 研究結果顯示,iPod使用者對iPod的認知、認同以及所感受到的群體壓力與對iPod的態度呈現正相關;在對iPod的忠誠度部分,認知和認同也是呈現正相關。至於iPod使用者的流行創新接受度部分,研究結果顯示,iPod使用者對iPod的態度,並不會因個人流行創新接受度越高,而對iPod的態度越正面。再者,台灣消費者雖然不像美國消費者可以利用iTunes音樂商店購買音樂,因而與iPod間建立起高專屬資產,卻仍然會因為特殊的使用方式建立起專屬資產。 此外實証結果亦顯示,iPod的使用者對於蘋果電腦其他商品的正面態度會直接影響其對於蘋果電腦其他商品的購買意願,因此當iPod使用者對於非iPod之蘋果電腦的商品態度越正面,將使其提升對於蘋果電腦其他商品的購買意願。iPod使用者對於iPod的態度將正面影響對蘋果電腦其他商品的態度,但是iPod使用者對於iPod的忠誠度並不會影響其對於蘋果電腦其他商品的態度,即使用者對於iPod高忠誠度越高,並不代表將會對蘋果電腦其他商品的態度越佳。不過對於蘋果其他商品的態度將影響對於蘋果電腦其他商品的購買意願,因此可以透過iPod使用者對於iPod的態度,正面影響對於蘋果電腦其他商品的態度,進而提升購買意願。所以即使對iPod忠誠度高無法移轉到對於蘋果電腦其他商品的態度,蘋果電腦仍是可以直接透過態度與態度之間的直接關係,提升購買意願。
77

數位學習產品之產品特性對消費者知覺及產品滿意度之研究-以階梯數位學院為例

張誌銘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數位內容產業的五個核心子產業中,數位學習產業是台灣具有相對較佳全球競爭力的領域。本研究從購買者的角度出發,引用科技接受模式(TAM) ,建構消費性數位學習產品之產品特性如何影響產品購買者之知覺及產品滿意度的評估模式,並進一步根據研究結果對業者提出具體建議。 本研究透過文獻瞭解影響數位學習產品購買者滿意度的產品特性及變數間之路徑關係,進而發展研究問卷;以大台北地區之購買者為樣本進行問卷調查;應用敘述性統計、路徑分析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及問卷調查所得資料進行分析與推論。 根據有效樣本的歸納結果發現,購買者以36~40歲、大專學歷、從商、家庭每月總收入約8萬至12萬間者為多。顯示此產品的購買者主要以小康家庭的父母為主。 由路徑分析結果可知,數位學習產品的三項重要特性當中,產品互動性是影響產品滿意度之最重要因素,內容豐富性次之,產品便利性又次之。反應出購買者最重視數位學習產品是否能夠有效做到介面互動、教材互動與人際互動。此外,購買者亦相當重視產品內容能否幫助購買者減輕經濟負擔及教改一綱多本所導致的困擾。 路徑分析結果亦揭露了購買者對數位學習產品的知覺有用性較知覺易用性對產品滿意度有更大的影響;因此,業者在媒體行銷策略之重點上,仍難免如傳統補教業者訴諸見證的廣宣手法;此外,業者也應進一歩進行數位學習學習與認知之基礎研究,實質探討如何有效提升購買者之知覺有用性。 由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可知,購買者的背景差異會影響其產品滿意度。因此,業者可以在市場區隔、產品組合、定價方式等政策執行面上考量更有彈性做法;並根據顧客資料,重點加強客服作業,彌補業務通路體系之不足,以建立更佳的產品口碑。 / In five nucleus sub- industries of the digital content industry, the e-learning industry is the realm that Taiwan has an opposite glob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is study bases on the angle of purchaser, quotes from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ries to construct a valuation model to study how characteristics of e-learning products could influence the consciousness and the product satisfaction of the purchaser. Furthermore, this study will make suggestions to the supplier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e develop a questionnaire after recognizing the path relations between the variabl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convenience, interaction, content abundance) which influence the e-learning product satisfaction through the previous studies. Then carry on analysis and inferences by applying convenience sampling, descrip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path analysis, and single factor variation analysis etc. According to the valid samples, it induces that middle-class families are the mainly purchaser group of ladder100. And by the path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ac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re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e-learning product satisfaction, and then sequentially the content abundance and the product convenience. The path analysis also reveals that purchasers’ perceived usefulness has greater influence to the e-learning product satisfaction than purchasers’ perceived ease –of –use. By single factor variation analysis, we know that purchasers’ different back ground will influence their product satisfaction.
78

數位學習產品之產品特性對消費者知覺及產品滿意度之研究-以階梯數位學院為例

張誌銘 January 1994 (has links)
數位內容產業的五個核心子產業中,數位學習產業是台灣具有相對較佳全球競爭力的領域。本研究從購買者的角度出發,引用科技接受模式(TAM) ,建構消費性數位學習產品之產品特性如何影響產品購買者之知覺及產品滿意度的評估模式,並進一步根據研究結果對業者提出具體建議。 本研究透過文獻瞭解影響數位學習產品購買者滿意度的產品特性及變數間之路徑關係,進而發展研究問卷;以大台北地區之購買者為樣本進行問卷調查;應用敘述性統計、路徑分析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及問卷調查所得資料進行分析與推論。 根據有效樣本的歸納結果發現,購買者以36~40歲、大專學歷、從商、家庭每月總收入約8萬至12萬間者為多。顯示此產品的購買者主要以小康家庭的父母為主。 由路徑分析結果可知,數位學習產品的三項重要特性當中,產品互動性是影響產品滿意度之最重要因素,內容豐富性次之,產品便利性又次之。反應出購買者最重視數位學習產品是否能夠有效做到介面互動、教材互動與人際互動。此外,購買者亦相當重視產品內容能否幫助購買者減輕經濟負擔及教改一綱多本所導致的困擾。 路徑分析結果亦揭露了購買者對數位學習產品的知覺有用性較知覺易用性對產品滿意度有更大的影響;因此,業者在媒體行銷策略之重點上,仍難免如傳統補教業者訴諸見證的廣宣手法;此外,業者也應進一歩進行數位學習學習與認知之基礎研究,實質探討如何有效提升購買者之知覺有用性。 由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可知,購買者的背景差異會影響其產品滿意度。因此,業者可以在市場區隔、產品組合、定價方式等政策執行面上考量更有彈性做法;並根據顧客資料,重點加強客服作業,彌補業務通路體系之不足,以建立更佳的產品口碑。 / In five nucleus sub- industries of the digital content industry, the e-learning industry is the realm that Taiwan has an opposite glob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is study bases on the angle of purchaser, quotes from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ries to construct a valuation model to study how characteristics of e-learning products could influence the consciousness and the product satisfaction of the purchaser. Furthermore, this study will make suggestions to the supplier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e develop a questionnaire after recognizing the path relations between the variabl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convenience, interaction, content abundance) which influence the e-learning product satisfaction through the previous studies. Then carry on analysis and inferences by applying convenience sampling, descrip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path analysis, and single factor variation analysis etc. According to the valid samples, it induces that middle-class families are the mainly purchaser group of ladder100. And by the path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ac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re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e-learning product satisfaction, and then sequentially the content abundance and the product convenience. The path analysis also reveals that purchasers’ perceived usefulness has greater influence to the e-learning product satisfaction than purchasers’ perceived ease –of –use. By single factor variation analysis, we know that purchasers’ different back ground will influence their product satisfaction.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數位學習 7 第二節 數位學習產業之現況 12 第三節 階梯數位學院 14 第四節 科技接受模型理論 18 第五節 外部變數推導 23 第六節 消費者滿意度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研究架構及研究假說 34 第二節 研究變數之操作性定義 40 第三節 問卷設計與調查過程 43 第四節 統計分析方法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47 第一節 樣本基本資料分析 47 第二節 信度分析 51 第三節 假說檢定之路徑分析 53 第四節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5 第一節 結論與建議 7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80 參考文獻 82 中文文獻 82 英文文獻 84 附件 正式問卷 88 表目錄 表2.3.1 階梯數位學院線上課程分類 16 表3.2.1 學習便利性衡量題項 40 表3.2.2 學習互動性衡量題項 40 表3.2.3 內容豐富性衡量題項 41 表3.2.4 知覺易用性衡量題項 41 表3.2.5 知覺有用性衡量題項 42 表3.2.6 產品滿意度衡量題項 42 表4.1.1 樣本基本資料表 48 表4.2.1 數位學習產品購買者滿意度調查表之信度分析結果 51 表4.3.1 因果關係影響路徑及效果分類表 54 表4.3.2 模式總檢定結果摘要表 55 表4.3.3 路徑分析邊際檢定結果摘要表 59 表4.3.4 本研究之假說檢定結果彙整表 56 表4.3.5 路徑分析各項效果總表 58 表4.4.1 性別對各構面之獨立樣本T檢定結果 62 表4.4.2 年齡對各變項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總檢定結果 63 表4.4.3 年齡對產品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邊際檢定結果 64 表4.4.4 職業對各變項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總檢定結果 64 表4.4.5 職業對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邊際檢定結果 65 表4.4.6 教育程度對各變項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總檢定結果 67 表4.4.7 教育程度對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邊際檢定結果 68 表4.4.8 家庭總收入對各變項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總檢定結果 70 表4.4.9 教育程度對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邊際檢定結果 71 表4.4.10 小孩數對各變項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總檢定結果 73 表4.4.11 家庭小孩數對知覺有用性之單因子變異數邊際檢定結果 74 圖目錄 圖2.3.1 理性行為理論 18 圖2.3.2 科技接受模式 20 圖3.3.1 研究架構 35 圖4.3.1 路徑分析邊際檢定結果 56
79

應用網路推廣創新醫療技術-以非營利組織口腔雷射醫學會個案為例 / The promotion of an innovative medical technology through Websites-A case study of the NPO Website of Taiwan academy of laser in dentistry (TALD)

林紋瑜, Lin, Wen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Web2.0的盛行改變了目前網路資訊傳播方式,民眾對網路資訊擴散參與度也日益增加及重要,電子醫學網站肩負健康衛教資訊及新技術推廣的重責,如何利用Web2.0的特性,讓民眾可以輕易、適時、適所獲得相關醫學資訊是所有醫學網站所要研究的課題。因此除了如何提供質優量多且可信度、專業性高的醫療資訊外,醫學網站更要研究並了解民眾的實際需求期望及最易接受的資訊管道方式,使得相關資訊能無礙地傳送到民眾面前。本研究即以個案研究的方式,來探討如何藉由Web 2.0網路資訊平台及資訊管道設計概念,利用創新擴散策略思考及方法來推廣相關新醫療科技,使非營利組織也能像其他電子商務網站的經營方式一樣,與使用者建立價值共創的關係;並繼續延伸探討後續推廣策略建議,以提供相關網站經營參考。 本研究選定中華民國口腔雷射醫學會網站,作為本研究的個案網站,不同於一般醫學會網站的社群經營,都是以傳統單向的型錄式資訊提供方式為主,缺乏互動性及使用者導向設計。本研究的個案網站卻是集合所有專業會員醫師之群力,將民眾所需要的臨床案例、口腔新聞、醫療知識和新知、線上諮詢功能及院所指南等,加以整合,讓民眾可以藉由簡單的資訊搜尋引擎方式來找到相關完整資訊,創造出新的經營模式。本研究即藉由問卷及深度訪談,分析網路使用民眾對個案的知識創新推廣模式的接受度,並以此為基礎,研究歸納出可行的網站經營建議方案,作為個案網站在未來的經營方向之參考。 / The popularity of the concept of Web 2.0 has altered the ways information transmitted, and increa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participation of internet users on disseminating information. Electronic-health websites (e-health websites) have great responsibility of promoting the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and new medical technologies and treatments to the public.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these websites applying the concept of web 2.0 to provide the public the easy and timely access to relevant information. In addition, e-health websites should also offer trustworthy and profess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to meet the expectation of the users. In this study we use a case study to examine how to appl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and the concept of web 2.0 to underst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new medical technologies and treatments. The results will help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 to transform to a highly efficient information exchanging platform and also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of value co-creation website. Our case website is the Taiwan Academy of Laser in Dentistry (TALD) tha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medical websites using traditional approach of providing static information (Web 1.0). This website is interactive and user-oriented by integrating the medical cases from dentists, latest medical news, most recent medical breakthrough, functions of searching the nearest dentists, introductions of dental clinics, and son on. This new model allows the regular users to find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in a timely manner. By survey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e are able to analyze the users’ behavior and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management to improve its performance.
80

網路銀行接受度之研究-考量實體銀行使用經驗因素影響

張菀玲, Chang, Wan-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以及寬頻網路的發展,線上商業活動日漸興盛,金融服務業亦然,幾乎各家銀行業者皆有提供網路銀行的服務,唯各家網路銀行所提供的服務範圍不盡相同,部分只提供帳務查詢及轉帳等,迄今服務範圍不斷擴大,包括基金買賣、理財諮詢、各項貸款、匯兌及非約定轉帳等,都能線上完成;讓消費者們在家上網,即可辦理大部分的金融業務。但即使有如此的便利性,台灣的網路銀行使用比率相較於其他歐美國家,仍是相當落後的;大部分欲辦理銀行業務者,仍選擇直接與銀行分行接洽辦理。因此本研究即欲建構一模型,探討此一現象的背後因素。 台灣地區網路銀行幾乎皆由實體銀行設置,雖使目前用網路銀行之人口比例偏低,但大多成年人口皆有與實體銀行的來往經驗。因此本研究在探討顧客網路銀行接受度時,從實體銀行使用經驗以及網路銀行認知效果兩方面出發,欲了解其對一服務通路的評價,是否會影響顧客對新服務通路的認知。先從交易成本理論出發,研究實體銀行使用經驗中的信任、整體滿意度及資產專屬性與其對網路銀行的採用態度之關係;再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實體銀行顧客對於網路銀行的認知效益與認知易用性,以及該兩項認知對他們採用網路銀行的態度及意願的影響為何。 研究結果顯示,實體銀行使用經驗中的變數大多透過間接的方式影響網路銀行使用態度。信任與整體滿意度都要經由顧客對該實體銀行的資產專屬性增加,來使網路銀行使用態度趨於正面;另一方面,信任也可以間接地透過降低網路銀行的認知風險來使使用態度更正面。而實體銀行的整體滿意度對網路銀行認知風險及使用態度的直接影響皆不明確。由此可知實體銀行整體滿意度對於網路銀行接受度的影響也是較為間接的,因為兩種通路的服務特質有相當程度的差異,顧客較難將兩種服務管道的品質和使用風險聯想在一起,所以須在顧客對於該實體銀行的資產專屬感增加,至他家銀行交易的轉移成本增高後,才會產生較明顯的影響的效果。 科技接受模式部分的假設皆得到實證結果的支持,網路銀行認知易用性與認知效益皆對使用態度有正向的影響,進而使使用意願增強。因此本研究建議網路銀行業者可以致力提高顧客對其實體銀行之資產專屬感,以及讓顧客認知網路銀行是個有保障、容易操作又有效用的交易管道,進而推展網路銀行的使用意願。

Page generated in 0.014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