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國大陸個人電腦產業之政治經濟分析李偉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比較中國個人電腦產業裡,桌上型電腦與筆記型電腦產業的發展途徑。
採取的研究架構是國家中心研究途徑與科技體制觀點的結合,認為中國個人電腦
產業的發展,受到國家介入經濟活動的影響,同時桌上型電腦產業與筆記型電腦
產業的發展成果存在差異,是受到產業技術特性與全球產業環境的影響。
|
2 |
九一八事變後張季鸞的社評─三○年代文人論政研究之一 / Chi-Luan Chang's editorial after the Manchurian Event: A study on intellectuals' discussion on polictics during 1931-1941鄭靜敏, CHENG, CHING-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文人論政是中國知識份子的一項傳統,尤於國勢危迫之際,更形發達與影響深遠。證之九一八事變後,受譽為「一代輿論權威」的大公報主筆張季鸞之時評文字,正反映出三○年代文人論政之內涵與價值。本文即由追述張氏生平事蹟入手,再深入探討其報論方針、思想基礎以及文境與文筆,並對照時事發展,以明瞭張社評形成之背景;接著,便將各篇社評內容之主要論點,分就抗日問題及建國問題兩方面來闡明、析論。有關抗日之詮釋,約以七七事變為分野,前期倡議緩抗備戰之說,後期則力主堅抗到底。而建國觀是以國家中心說為精髓,充實國防建設之具體事項。綜觀張說於三○年代論政潮流中,展現的政觀特質以及論點在和戰論爭、政治出路…等政治議題的定位,卒能成就出對時局的重大影響,獲得後人高度的評價。總括九一八事變後張季鸞的論政社評,標示了三○年代中國政治發展的圖象:在激發民族意識的同時,蘊涵著傳統主義的復甦;在提倡循三民主義理論以致政道的同時,顯示出政治觀的本土化。復由其立言的風格表現,更讓人體會到知識份子論政藝術的歷史經驗與通則。
|
3 |
理性、制度與結構:胡錦濤對台政策的新制度主義分析張宇韶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兩岸關係研究除了在方法論、理論概念層面中出現「宏觀結構」與「微觀理性」的衝突外,針對兩岸的交流互動的發展模式、政策動力、具體影響又衍生出「國家中心」與「社會中心」的爭議。這使得學術社群在解釋胡錦濤對台政策的內內容,出現了「蕭規曹隨」與「制度創新」以及「政治主宰」與「經濟誘導」等兩組對立的問題群組。
為了從方法論上建構研究分析的新框架,處理「理性與結構」的衝突,本研究採取「歷史制度主義」的認知觀點,假設「胡錦濤的理性抉擇及其政策行動,是鑲嵌於歷史情境與結構轉型的系絡內容中」。這意味胡錦濤的對台政策並非是在憑空與任意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其理性抉擇是歷史情境與結構轉型下的產物,具有「情境理性」的屬性。更重要的是,結構轉型的過程與內容,不僅提供對台政策作為的「初始條件」,也產生了「路徑依賴」的變遷與發展軌跡。
此外,中共對台政策固然有其合法性的政治邏輯與前提,但是不能忽略經濟社會因素對於政策產出的輔助性、補充性的思維;經濟社會的誘因功能雖然促成兩岸關係的互賴整合,卻難以取代國家權力的主導性作用。更重要的是,對台政策的分析,不可能孤立或外在於中國大陸政治、經濟社會發展脈絡中,應當與改革開放以來的整體規劃互為接軌。因此,「國家統合主義」的思維提供了本研究理論的切入點換言之。
|
4 |
從新國家主義探討我國文官考選制度高素真, Kao, Su-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新國家主義為政治學研究途徑之新途徑 係針對國家自主性高低與國家能
力強弱 進行動態之研究 舉凡國家內部歷史演變過程 不同政策產出 以及
國際間政治 經濟 文化等各方面之互動影響 均為新國家主義之研究範疇
本論文經由觀察國家偏好轉移趨勢 探究我國實行民主化前後階段之國家
自主性程度與國家能力展現 檢視我國文官考選制度之演進 逐一闡釋並輾
轉剖析新國家主義與我國文官考選制度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 期以宏觀超
然的角度 結合理論與實務 嘗試評估現代國家文官體系發展 進而提出個
人意見 藉以促進我國文官考選制度得以更公正公平 公開 為本論文之研
究重點
|
5 |
產業活動中的政府角色:以台灣的電子業為例 / The role of state in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electronic industry in Taiwan.陳景堯, Chen, Jin-Y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生產內容的殊異及分工的日趨細密,當代的經濟活動,已走入一個市場高度分化而生產部門化的階段,我們已無法再以單一的「國家--市場」的模式,來探究政治與經濟的關係。在現實世界中,國家對經濟的管制,是透過政府與市場中各個權力與利益殊異產業部門的互動而完成的,每一個產業部門,基於不同的生產特性、行銷策略、產業結構乃至市場地位,都會形成一個獨特的政策範疇,來規限(或強化)國家機關權力的行使,或對政策工具造成不同程度的扭曲(或擴大),從而使得政府在面對該產業時,扮演特定的角色及功能。然而在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中,我們卻仍傾向從宏觀的角度,以「國家--市場」的二元結構,來試圖賦予政府在整體產業活動中一個一致性的描述,也此造成在解釋及預測上的侷限。在這樣的觀
點下,本研究乃試圖運用「產業管治機制」的概念,來針對台灣的電子工業中的電子零件業、家電業、個人電腦業及積體電路業,進行一跨部門的分析,希望能透過對不同產業部門與政府間互動關係檢視,來對既有的研究途徑進行檢證,並釐清府在產業活動中的實際角色。 / Mordern economic activity is highly differentiation in producing and marketing processes by sectors.We can no longer take an unique "state-market" mode to observe and interpretation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ndmarket.In the real world, any government restrictions on economic activityis in
fact an interaction between power of the state and businesses' interest incemtives.In diffenent industry sectors,as they have differentprocuct elements,marketing strategies,industy structures and market status,every industry sectors will have its own significant governance mechanismand policy content.It will restrict (or reinforce) the autonomy and capacityof state and make the government play a specific role in industry activity.Takeing that point of view,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ake Taiwan's electronicindusty as a subject to proceed a sectoral analysis.After a careful examnation we find that even
a strong state as KMT regime in Taiwan,the state didn't always have a highly autonomy and capacity to discipline the businesses.Most of time, state's power is not only restrict by some internal structuralfactors and outside enviorment like some statists have disserted,the nature of different goverance mechanisms have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on that.
|
Page generated in 0.014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