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742
  • 691
  • 138
  • 51
  • 13
  • 7
  • 1
  • Tagged with
  • 902
  • 268
  • 183
  • 161
  • 157
  • 153
  • 146
  • 135
  • 133
  • 131
  • 128
  • 127
  • 113
  • 113
  • 11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01

運用會計資訊預測股票異常報酬─台灣地區股市的實證研究

許嘉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會計資訊的最高品質即為「決策有用性」,以證券投資而言,投資人是否真能經由會計資訊之分析獲得超額報酬,乃為會計資訊的功能之一。由於國內先前研究對會計資訊是否可得到異常報酬之結論並不一致,且企業之風險因素則從未納入模式加以考量,究竟盈餘及非盈餘資訊是否具有資訊內涵,並可協助投資者衡量企業之風險,進而預測股票異常報酬? 本研究以 Chung and Kim (1994)之模式,採用「風險」因素選取會計變數,並建立預測模型,計算投資績效。經以七十五年至八十四年之國內上市公司為樣本進行全部分析與產業別分析,結果發現: 1. 在全部分析中,買入並持有及賣出之投資決策,皆能得到正的異常報酬,顯示預測模型績效良好;在預測正確率方面,則以賣出決策較佳。 2. 在產業別分析中,食品製造業、紡織業、化學制品業、電力及電子機械業等四產業可得到異常報酬,而銀行業及紙業等二產業則異常報酬為負值,顯示產業別之預測結果相較於全部分析而言,模型適用性並不理想;在預測正確率方面,亦以賣出決策較佳。 3. 整體而言,運用財務比率分析以預測股票異常報酬之結論普遍可獲得支持,亦即台灣股市不具半強式之效率性,投資人可運用財務報表分析預測股票異常報酬,獲取超額收益。
102

台灣新上市股票超額報酬及其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 /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Underpricing of New issues in Taiwan

張慎, Chang, S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內新上市公司擁有長度不一的「蜜月期」,這個現象經由許多相關文獻證實。而造成此種現象之成因可能為承銷價低估或理性預期。   本研究嘗試以訊息傳遞、理性預期及動態策略等理論為架構,推測超額報酬之可能成因,並針對研究假設以複迴歸方法檢定自民國七十九年四月至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止九十一家新上市公司股票之超額報酬,以便得出可能之解釋。   國內外學者解釋超額報酬之成因相當多,本研究之自變數如下:   1.內部人持股比例   2.承銷商聲譽   3.負債比率   4.承銷價格   5.公司股本   6.公司年齡   7.同期市場報酬   8.上市後一年內是否辦理現金增資   由實證結果得知:內部人持股比例高,超額報酬高。此結果和Leland & Pyle (1977)結果相同。而承銷價格及公司股本則與超額報酬呈負相關,且達顯著水準。承銷價格與公司價值之關係與Allen & Faulhaber (1989)結果一致;而小型股效應(規模效應)與Reinganum (1991)結果一致。同期市場報酬與超額報酬呈負相關,且達顯著水準,與胡致仁君(1988)結果不一致,推測可能係因大盤下跌時,公司之內部人(董事、監察人及大股東)可能基於面子問題不願股價下跌,而有護盤逆勢操作之行為,若於大盤上漲時,公司之內部人反而較不在意股價表現,甚至可能利用盤面較佳的時機出貨,造成超額報酬與同期市場報酬呈反向關係。   經由上述研究之探討,可以予投資人作出更佳之投資決策,並提供相關主管機關、發行公司及承銷商訂定承銷價格時有更合理之依據。
103

興櫃市場與初次上市(櫃)股票異常報酬關聯性研究

曾啟汶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實證結果發現:(1)興櫃股票提出上市(櫃)申請及證交所(或櫃買中心)上市(櫃)審核通過,對平均每日異常報酬無顯著影響,但對平均每日週轉率有顯著影響。(2)承銷價訂價有明顯低估,持有初上市(櫃)股票二年後累積異常報酬,仍然存在。(3)承銷價折價率高的股票,在興櫃市場有較顯著的異常報酬及週轉率。
104

オープンアクセスをウォッチする10大ツール

MINE, Shinji, 三根, 慎二 04 1900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05

センサ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観測データの相関を用いた伝送品質の改善

小林, 健太郎, 山里, 敬也, 岡田, 啓, 片山, 正昭 01 December 2005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06

図書館業務に必要な基礎的IT(情報技術)技能について

YAMAMOTO, Tetsuya, 山本, 哲也 31 March 2012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07

走入文學閱讀的密林:新世代文學閱讀現象深度報導

蔡宗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這是一篇深度報導,探討新世代文學讀者閱讀的趨勢與偏好。 根據許多報紙和雜誌的報導,新世代讀者閱讀習慣和語文能力逐漸低下,許多作家對這種現象亦表達憂心。閱讀的趨勢在改變,報紙副刊的角色在改變,文學的定義也在改變,幾十年前的文學閱讀景況和情懷在今日已不復見。 網際網路的出現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尤其是新世代的年輕族群,他們使用網路的時間很長,他們上網閱讀、在MSN上聊天、使用部落格等。網路的出現,徹底地改變了閱讀與寫作的型態。 這篇報導訪問許多出版商、作家、讀者、學者等,希望藉由不同的觀點,呈現出新世代讀者閱讀的各個面向。 這篇論文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深度報導內文,主要分為四個章節;第二部分是附錄,包含研究動機、文獻回顧、研究方法、採訪名單、和參考文獻等。 / This is a feature story which explores the trend and bias of the literature reading of the new generation. According to lots of news from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the reading habits and literacy of the new generation is declining. Meanwhile, many authors are worried about this phenomenon. The trend of reading is changing, the role of newspaper supplement is changing, and the definition of literature is changing. The reading condition and mood couples of years ago are no longer the same. The Internet changes the life of modern people, especially the new generation, who spend much time on the Net, reading on-line, chatting on MSN, and using blogs. The appearance of the Internet thoroughly changes the type of reading and writing. This feature story, including many interviews with publishers, anthers, readers, and scholars, expects to present every aspect of reading of the new generation. This thesis has two parts: one is the feature story including four chapters; the other is the appendix, including the motivation, method, interview list, and reference.
108

從文人論政到輿論塑造:近代中國報刊的出現與嬗變 / From Moral Censure to Public Opinion: The Emergence, Transformation, and Diversity of Journalism in Modern China

溫楨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要緊扣記者其人,重現他們在新聞史上應有的地位與歷史意義。從清末到民國時期各報刊對該詞的使用來觀察,「記者」概為報刊主筆自謂之詞,所以幾乎都是出現在評論文章之中。再者,在「記者」一詞逐漸被廣泛使用的同時,「訪員」、「主筆」等詞的使用在各報刊上也常司空見慣。當時,沒有一個新聞從業者對這種現象有過疑問,傳統中國知識份子好強調的「必也正名乎」,似乎在這個業界毫無發展空間。新聞從業者開始日趨專業化後,「訪員」「主筆」與「編輯」也隱然發生變化。逐漸的「記者」一詞彷如磁鐵一般,將上述各詞一一吸納其中,「記者」始成為新聞從業者的泛稱。隨著新聞工作範圍擴大,職業分工愈細的結果,「記者」一詞反定位於一尊,然而與國家之間的衝突、矛盾始終不斷。從近代中國新聞相關從業的精彩故事,也可展現近代中國多重變遷的一個側面。 記者的專業建立勢必與國家管控新聞的作法產生扞格,這就產生了國家與記者間的極度緊張。記者不似醫師、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一樣,需接受一套完整嚴密且極其深奧的專業知識培育。記者也不需要通過國家考試系統的測試,來取得一個專業執照。因此,新聞從業所需要的職業技能相對醫師、律師、會計師而言,門檻相當的低,這也就難免容易讓人質疑其專業所謂其何了。特別是在十九、二十世紀初的中國,政治性報紙的生產方式如實反映了新聞業者的專業低落現象。加之有些素行不良的記者,以新聞報導為其個人發橫財的工具,極盡歪曲捏造之能事,全然喪失新聞實務(追求報導的客觀公正)和記者素質(職業的倫理道德)。 本文擬另闢蹊徑,對記者在歷史脈絡中如何出現,及其扮演的角色,進行比較詳細的研究。從刻工、印刷業務的襄助到主筆編輯工作的擔負,甚至一躍為出資報人,最後到民國新聞記者的出現,這其中的內裡變化,包括新聞報道、報社文化、記者社群、公眾輿論的形塑、社會影響等等,都有著極鮮明的文化融合與再造的歷史意涵。透過這些觀察希望對於記者在新聞史上的地位及其在現代中國文化變遷場景的作用,有較為深入的了解。
109

推動讀報教育之比較研究,以臺灣日本為例 / Compair Taiwan's Newspaper in Education movement with Japan

馮季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年輕世代的資訊管道以電視與網路為主,全球報業都面臨讀者流失的共通現象,也面臨如何吸引、培養年輕讀者的課題。讀報教育是美國報業培養年輕讀者的重要手段,也是日本報業因應社會文字閱讀率與閱報率降低的對策。《國語日報》是臺灣唯一推動讀報教育的報業,推動成效如何?《國語日報》及臺灣報業,是否能從日本推動讀報教育的經驗中,獲得啟發與借鏡? 本研究採文獻分析、觀察研究、問卷、訪談方式,針對日本與臺灣推動讀報教育的背景、機制、目標、策略、行動、效果六個構面進行研究比較。得到結論如下: 一、日本與臺灣讀報教育的成果調查,結果明確顯示:(一)讀報教育在國小階段,教師應用最廣的是應用於語文教學。(二)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力、社會關懷,具有提升效果。 二、日本與臺灣讀報教育成果調查,對象均為在學學生;無法具體呈現「培養學生讀報」與「成為未來讀者」、「終身讀者」的關係與影響。但日本與臺灣的實施效果都明確顯示,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提升,以報紙內容作為話題以及關心時事的程度也提升,此即報業「培養讀者」的成果。 三、日本推動讀報教育的機制,健全而穩定;具有「持久性」、「財務力」、「合作力」、「研發力」。《國語日報》的推動機制相對欠缺「持久性」與「財務力」,不利持久、深化。 四、在協助偏遠弱勢學童方面,臺灣推動的讀報教育發揮了更強的公益性。
110

公開推薦資訊與股價異常報酬之研究

顏玉峰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報章雜誌所公開的資訊其效力已經被許多文章進行過實證研究,結果也指出如此的公開推薦資訊的確是具有資訊內涵,也就是具有影響股價的能力,這些被推薦的公司,其公司本身不管是在規模或是營運績效等性質可能都是包羅萬象,本研究對於被公開推薦的公司的特性產生了興趣,是不是存在不同特性的被推薦公司,其被推薦時的股價行為會有不一樣的變化,我們想試圖從中了解並尋求一規則。在本研究中分類所依據的特性為公司的營運績效指標,分別為每股盈餘(EPS)、資產報酬率(ROA)、股東權益報酬率(ROE)、Tobin Q,接著對每組進行統計分析再加以進行各組之間比較,試圖從中對於各組的分析結果討論其資訊意涵。 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一、有被推薦的股票,不管是屬於哪一組,公開推薦資訊對於各組都具有資訊內涵。 二、好公司被推薦(第一組)的股票建議短期持有,長期建議好公司未被推薦(第四組)的股票。 三、營運績效表現較差的股票被到推薦時(如第二組與第三組),其股價的爆發強度大過於營運績效較佳的股票有被推薦(如第一組)。 四、對投資人而言,事件日之後被推薦的股票表現不佳,因此在公開推薦日之後購買的投資人無法獲得正的異常報酬,而對於已經持有好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若股票在公佈日當天被推薦,則應視為賣出訊號,若未被推薦,則維持有訊號。

Page generated in 0.034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