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
民生報醫藥新聞的內容分析-一九八二至一九九一年陳婷玉, CHEN, TING-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72 |
新上市公司異常報酬決定因素之實證研究林玲羽, LIN, LING-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新上市公司擁有長度不一的「蜜月期」,這個現象經由洪日爛(民68),王瑞儀(民78),賈武健(民80),顏美英(民81)和本研究可證實新上市公司的報酬高於市場報酬。且本研究發現,七十九年至八十一年間七十家新上市公司其投資報酬率接近百分之五十。針對此問題,國外亦有類似的研究,結果發現初次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之原始報酬在百分之十左右(Ibbotson & Jaffe, 1975; Ritter, 1984; Chalk & Peavy,1985; Jog & Riding, 1987)。持股比例,
但在本研究實證結果中,此變數並未達顯著水準。
|
73 |
我國新聞從業人員專業化程度之研究楊秀娟, YANG, XIU-J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一、不同專業化程度的新聞從業員對工作環境的要求,具有哪些差
異?二、不同專業化程度的新聞從業員是否享有不同的自主權?三、影響專業化程度
的因素為何?
本研究以國內十三家公民營報紙為抽樣對象,在七十六年底到七十七三月以郵寄問卷
進行測試,總計發出386份問卷,回收263份,其中有效樣本為261份,回收
率達67.6%。大體而言,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本研究發現專業化程度愈高的人,對工作環境的滿意程度愈低;特別是在專業工
作層面上,專業化程度愈高者,愈不滿意。此外,由於對目前大環境的不滿意,因而
研究中亦發現,我國新聞從業員多傾向將新聞事業發展成一專業型態。
二、在自主權的高低方面,研究中顯示,專業化程度之高低無論在新聞室內或室外都
與擁有自主權的多寡無關。
三、在影響專業化程度的因素方面,研究發現,教育程度高,曾受過新聞傳播教育,
在新聞界服務年限較短的人,專業化程度較高
至於在年齡方面,則以31∼40歲的人專業程度較高。此外,在總社服務的人專業
化程度亦高於分社的新聞從業員;民營報社的新聞從業員專業化程度又較公營報社為
高。而性別、薪資所得則與專業化程度無關。
|
74 |
我國新聞媒介對中共的形象塑造金士秀, JIN, SHI-XI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大綱:第一章,前言;第二章,文獻探討;第三章,研究方法;第四章,量的分
析;第五章,質的分析;第六章,結論。
長久以來新聞媒介在處理中共新聞時,一直配合政府的政策,扮演守望監督的角色,
也隨政策的鬆緊,對中共進行形象塑造,本研究即選擇報紙媒介進行內容分析,以了
解新聞媒介處理中共新聞的方式,及其所呈現的形象。
本研究即選擇民營報紙「聯合報」、黨營報紙「中央日報」及軍方報紙「青年日報」
作為研究對象。時間則從民國五十四年到民國七十四年,以民國六十四年為分界點,
前後各十年,每二個月抽取一份,二十年共一百二十份,三種報紙共三百六十份,因
此總樣本數為三百六十份。
根據分析的結果,在報導的項目上,以政治軍事的新聞居多,經濟新聞次之,至於其
他新聞,除了青年日報的社會新聞略多以外,多半只是點綴的性質。在報導的方式上
,以新聞居多,其次是評論,特寫專欄等也不多見,至於漫畫圖片,也因三大張的版
面限制較少出現。在語意方面,正面的報導較少,多半是負面的報導,不過在早期時
,以醜化中共為主,三報均呈負面的報導,中美斷交以後,開始討論兩岸關係的文章
,除了青年日報因立場關係,仍以負面報導中共以外,中央及聯合兩報已有較多的中
立報導。
由於國內政治情勢漸漸由保守轉向開放,對中共的態度也從以往「漢賊不兩立」轉到
「講求實際」,因此聞媒介對中共的形象塑造,也從一昧醜化擺盪到以報導事實為主
,所報導的中共形象也比較能掌握真實的狀況。
|
75 |
報紙消息來源之特性與處理方式劉蕙苓, LIU, HUI-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消息來源的研究是近年來傳播研究的新趨勢,因為透過對記者所依賴的消息來源的特
性分析,可以一窺媒介組織的運作,讓我們重新為新聞定義。同時,從社會學的角度
來看,消息來源本身的分析,也可 以了解社會權力的分配與展現。本研究基於這兩
個觀點,分析民國66與民國76兩年的中央日報與中國時報所引用的消息來源,有
何特性?如何被處理?
本研究分五個章節,約五萬言。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問題陳述與研究目的。
第二章文獻探討:將從記者與消息來源的互動與消息來源處理方式等角度探討中外相
關研究。
第三章研究方法:本研究採內容分析法,並運用X2分析T 檢定F 檢定與因素分析等統
計。
第四章資料分析。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將與電視消息來源的分析作一比較,並提出日後研究上的建議。
|
76 |
我國報紙編採工作者對新聞客觀性認知之研究李月華, LI, YUE-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全文共約四萬字,全一冊,分為四章,詳細章節如下: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動機、目的與困難
第二節文獻探討
第二章研究方法
第一節問題與假設
第二節問卷設計
第三節抽樣
第四節統計方法
第三章研究結果
第一節報社編輯、記者對客觀性原則的認知情形
第二節與客觀性原則認知情形相關連的因素
第四章結論與建議
|
77 |
大貿易商行銷情報部門功能之探討程鈦坤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是個海島地區,所以貿易公司很多,但大多是小型貿易公司,無法發揮行銷效能;故政府有鑑於此,乃促成大貿易商的設立,以期等待我對外貿易能升級。而至目前,台灣已有五家大貿易商於67年底先後成立。
日本綜合商社的成功是舉世聞名的,而他們所強調的生命三大柱乃是;情報、人才與金融。把情報列於第一位,由此可見我大貿易商的成長亦將有賴行銷情報功能的健全;此乃本文的研究動機,用以探討我大貿易商目前行銷情報部門的功能。
行銷情報部門功能的健全與否,最主要的關鍵問題乃是在資訊的投入、處理及其與直線部門的聯繫的情況。所以本研究的目的除了在了解大貿易商目前行銷情報系統的情形外,主要是在探討行銷情報部門的資訊來源及處理過程(包括日常資訊的剪輯、 行銷研究、資料室的管理情形),以及資訊在公司各部門的配屬狀況和聯繫情形。且由於公司的業務拓展與行銷情報部門的功能進展是息息相關的,而為了澈底了解整個公司的情形,以利於行銷情報部門功能的探討,所以本文採取個案研究方法,祗對一家大貿易商店加以觀察、研討和深究。
經過對中國大貿易商的研究調查知道:該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出口多種產品到全球各地,而祗經營少量進口貨品。其組織型態是分設貿易總部、關發總部與管理總部三個部門,而貿易總部底下又設立六個貿易部門,各自專責幾項產品經營,且在資訊作業裡存有每筆交易的記錄。管理總部則負責儲運、財務、會計、徵信及信託等工作;在儲運、徵信方面常與貿易部門有書面或口頭連繫,至於會計資訊,常祇是作為年終績效能考核用。開發總部裡設有商情中心、企劃課、海外分公司及分支機構管理部四個單位。其中商情中心便是扮演著行銷情報部門的角色,從事一般性資訊的剪輯,行銷研究與資料室管理等業務。
由於大貿易商業務的拓展須要各部門的合作,所以各部門資訊的傳達,乃是業務順利拓展不可或缺的要件。於是部門間常藉著書面性作業、面談及會議來相互溝通、交換資訊,是而商情中心更是靠著一奪商情申請單的制度來與直線部門連繫。
目前商情中心在中國大貿易商裡所扮演的功能,主要是資訊投入、資處理及與直線部門的聯繫三方面。
在資訊投入方面,於刊物中,大多尋找國內的報章,雜誌;於活動中,則是由直線部門人員的國內外交易與考察時所獲得的資訊;另外在機構方面,則是到外貿協會、金屬工業研究所等處資料,目前,這些刊物、活動以及機構的資料來源似乎並無法滿足已熟悉市場動態行情的業務人員之需要,所以資訊來源有更擴大與充實的必要。此即先把國內外可獲得有用資訊的活動、刊物和機構做一比較分析,視其成本、正確性與取得速度、而加以適當的做資訊投入組合。並且除了上述的初級資料與次級資料的收集外,有關商業性資料的購買,相信會隨著業務量的增加,而有所投資與增加。
在資料處理方面,由於商情中心的主要任務是負責日常資訊的剪輯、分送及儲存,專案料的收集及分析以及資室的管理等三方面。 由於有關資訊處理電腦化過在籌劃中,並且目前所收集的資料種類皆較屬於定性分析的,所以在分類、還摘錄的資訊處理上尚為單純與具條理。而在行銷研究方面,尚為直線部門所滿意,唯對行銷研究技術的應用,還嫌少了些,且最好能使日常資訊的投入與行銷研究所需的資訊能配合起來,而具有行銷情報系統的特性。相信如商情中心若把功能更擴大後,雖對資訊處理的專業知識將鄶付予更大的心力,但成效會更彰明,而使中國大貿易商的整體神經系統能更具有十足的敏感性。
而其與直線部門的聯繫方面,目前商情中心除了每天主動送上日常剪輯的資訊外,還藉著商情申請單來傳遞;由於商情中所扮演的功能沒有很大,所以業務人員對此部門資訊的程度,或有不足、或有認識不清,且商情中心的人員在資訊的推銷工作上,也沒有待或沒機會盡最大的努力,所以使得商情中心的資訊服務工作並不盡理想。解決之道,唯有擴大商情中心的功能,而使直線部門能視其為重要的伙伴;另外,即使以雙方更清楚了解行銷情報部門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而減速少在資訊取得與處理上的責任摩擦,增加相互的信任與聯繫。
於是,在解決資訊投入,資訊處理及與直線部門的有效連繫上,皆須先從擴大目前商情中心的功能著手。即在觀念上把目前的關發總部視為行銷情報部門,而使商情中心負責各種刊物、活動、機構資訊的組合投入;企劃課專負行銷研究的職責,並對會計資訊分析工作;且海外情報站的再設立及電子資料處理的引進,皆將使行銷情報部門的地位大大提高,而成為中國大貿易商生命的三大柱之一。
|
78 |
照相器材業公司之行銷情報系統研究陳遜易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79 |
企業對外界環境偵測系統之研究施弘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80 |
我國財務簽證制度及功能之制度盧孝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壹、研究動機及目的
財務報表廣泛流傳於各個不同的階層,以供各類人士人各種不同決策之用,實為今日經濟社會特徵之一。有效地利用財務報表,不但可使有限的經濟資源導入最有用的途徑,亦可發揮它最大的效用,以滿足最大多數人的需要。
今天,政府正努力推行各項經濟建設以謀經濟的加快發展,而建立一健全的證券市場,以吸收社會大量的游資,導入最有利的生產途徑,是經建措施的重要手段。現代化的股份有限公司組織(股票公開發行及上市公司)匯聚多數人的資金,以專業經理人來從事生產、競銷和管理,股東平時不能與公司業務,端賴超然獨立之會計師,以其專業能力和技術,就管理當局所編制之財務報表加以審核,以證實財務報表是否依據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編製重要會計事項是否加以揭露,是否能允當地表達公司之財務狀況,經營結果和財務狀況的變動,以保障投資者之安全。
鑑於我國證券市場並不十分健全,股票價格常有大幅度的波動,撥其原因,除受部份投機人士的操縱作價及其他不可控制之原由外,上市公司不能充分公開其財務狀況亦為其原因之一。換言之:即我國會計師財務簽證工作在證實功能方面仍有欠缺。本研究的目的,在從理論上探討我國目前會計師財務簽證實務上的缺失,並捷出改進之意見。
貳:研究範圍及限制
影響會計師財務簽證品質的因素非常多,本研究限於(1)執業會計師的專業能力、職業道德、法律責任及其組織;(2)有關財務簽證之法令;(3)證管會對會計師財務簽證工作之審核;(4)會計師的證實功能一對企業本身、投資者及潛在投資者、債權人、及政府機構;(5)一般公認審計準則、一般公認會計原則、財務報表之揭露及會計師查帳報告書等。至於其他因素則不加以考慮。
參:研究方法
本研究對現行實務及有關法令採係敘述性(Descriptive)的方式進行,對於改進建議方面則採探索性(Exploratory)的方式進行,純為次級資料之研究。
肆:論文結構
本論註計分七章廿四節柒萬餘字,內容大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首先說明財務簽證的意義;次論財務簽證之種類;最後說明我國會計師財務簽證的沿革及現況。
第二章會計師專業。首論專業與行業的區別;次述會計師職道德;最後說明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第三章有關財務簽證法令之探討。首先強制簽證之法條及會計師執行財務簽證工作有關之法令;次論法令規定在執行上的困擾;最後提出改進之意見。
第四章審核財務簽證之機關。首述審核會計師執行財務簽證工作之主管機制一經濟部證券管理委員會之設立經過,組織及其主要職掌;次述它對一般公認會計原則之態度及會計師查帳報告書之立場;最後提出作者對證管會之建議。
第五章財務簽證的功能。本章各節次第討論會計師財務簽證的企業本身、投資者及潛在投資者、債權人及政府機關等之功能。
第六章財務簽證功能進一步探討。本章各節次第討論影響會計師財務簽證工作品質之一般公認審計準則,一般公認會計原則,財務報表之允當表達等問題。
第七章緒論。提出作者對加強會計師財務簽證功能之擬議。
|
Page generated in 0.024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