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50
  • 132
  • 18
  • 3
  • 2
  • Tagged with
  • 155
  • 155
  • 42
  • 41
  • 29
  • 28
  • 26
  • 26
  • 24
  • 23
  • 23
  • 21
  • 20
  • 19
  • 18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健保部分負擔與支付標準調整政策效果分析

韓幸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內政部於2002年實施「三歲以下兒童醫療補助計畫」。該計劃期望以減免部分負擔方式來降低就醫門檻,增加幼兒醫療利用。雖然此政策頗受好評,但在健保低部分負擔的前提下,額外減免部分負擔是否增加幼兒醫療利用,有待進一步商榷。由於北市率先於1995年針對3歲以下兒童減免部分負擔,並於1998年將對象擴及4-6歲兒童,這個補助政策的擴充,提供了一個機會瞭解減免部分負擔對幼兒醫療利用的影響。本論文使用1997至2000年健保資料庫中六歲以下兒童的西醫門診資料,分析補助政策擴充至4-6歲兒童時,該年齡組幼兒門診次數是否增加。為了控制估計的可能偏誤,本研究進一步以北縣同年齡兒童為控制組,採用「差異中的差異」(difference in difference)法進行分析。實證結果顯示減免部分負擔平均增加兒童門診次數1.6次,佔全年醫療利用7.8%,所估計的價格彈性為 -0.08。 至於支付標準調整的政策效果,我們以自然產給付調整為例進行分析。基於台灣居高不下的剖腹產率,健保局於2005年5月,將自然產支付點數加倍至和剖腹產點數一致,期望藉由增加自然產給付來降低剖腹產比率。本研究分析該給付調整是否達到其政策目的。我們利用2003~2007年健保資料庫的生產案件。估計上採用邏輯機率模型(logistic model)和固定效果模型(fixed-effect model)來分析提高自然產支付對降低剖腹產率的效果,並觀察這效果是否在長(前後兩年)、短(前後一年)期有所差異。本文並將剖腹案件依剖腹原因區分為預定剖腹及必要剖腹兩種,分別觀察自然產給付調整對預定剖腹及必要剖腹產比率之影響是否有所不同。結果發現,在控制產婦年紀、前胎剖腹產、醫師工作時間考量等因素下,提高自然產給付後,邏輯機率模型顯示,短期時不論整體或頭胎剖腹產率皆無顯著變化;相同的,在控制醫院及醫師固定效果後,固定效果模型也顯示整體剖腹產率,不論是在長短期,均無顯著下降。這結果隱含醫師所得可能不是決定生產方式的主要因素,健保局需考慮其他方法來降低剖腹產。 不僅如此,我們更進一步以誘發性需求的角度,分析自然產給付調整政策失效的原因。自然產給付調整後大幅提昇醫師所得,對於醫師接生行為是否造成影響,這個問題和文獻上所謂的「誘發性需求」息息相關。本文主要目的,在於瞭解醫療供給者所得增加後能否減少對剖腹生產的誘發需求,進而降低剖腹產率﹖我們使用1996-2007年健保資料,來檢驗誘發性需求的存在。在進行實證分析中,我們面對三個問題。第一,不同醫師可能具有不同但難以觀察的特性,這些特性可能會影響產婦的就醫院所選擇。忽略這些特性,可能造成內生性的偏誤。第二,供給者所獲得生產健保給付和其剖腹產率高低有相當明顯的關係,以同一時期的供給者所得和其剖腹產比例來分析,亦有引發內生性偏誤的可能性。第三,自然產給付調整是外生變動的價格變化,所產生的效果包含「所得效果」與「替代效果」,而替代效果不應視為誘發性需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們採取下列方法。我們使用「一階差分」來控制供給者自身特性。其次,我們以前期所得作為當期所得的替代變數。最後,我們排除價格調整所產生的替代效果。由其估計結果可知,自然產給付調高使得醫師所得增加,卻未明顯使得剖腹產率下降,這個結果與理論推論並不吻合。因此,我們進一步探究其原因。結果發現,醫師在所得損失的情況下, PID效果仍屬有限。
12

盈餘管理與買回庫藏股後公司績效之關聯性

林易靖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首先針對台灣上市公司宣告買回庫藏股後之長期營運績效表現作探討,藉由公司宣告買回後之長期績效表現來探討公司宣告買回庫藏股之主要動機以及資訊意涵,究竟為傳遞公司價值受到低估之訊號或是將多餘現金還給股東,以降低代理成本。接著探討公司宣告買回庫藏股前之盈餘管理行為,發現宣告公司宣告前存在顯著負的異常應計,且與宣告後之營運績效表現呈現負相關。盈餘管理之程度隨著公司買回比率以及宣告前經理人持股增加。宣告前之異常應計數與宣告後之營運績效表現呈現顯著負相關,同時也發現公司宣告買回庫藏股後之長期營運績效表現成長,受到宣告前盈餘管理行為之影響,並非宣告公司真實的營運績效成長。 因此本研究發現台灣上市公司宣告買回庫藏股整體而言雖有宣告後之績效成長,尤以買回意圖強烈之宣告公司成長幅度最明顯,但是並非代表宣告公司之真實成長,而是受到宣告公司宣告前盈餘管理行為之影響;買回意圖低之宣告公司,其宣告後績效表現並無進步(甚至退步),表示從長期營運績效之角度而言其宣告動機並非價值受到低估。且無論買回意圖為何,宣告前均存在顯著負的異常應計。綜合上述本研究推論,就長期營運績效的角度來看,台灣上市公司宣告買回庫藏股並非主要以傳遞公司價值受到低估為主要目的。就宣告後之長期績效表現以及宣告前之異常應計變化而言,宣告動機較可能符合現金流量假說、盈餘管理動機假說以及經理人動機假說。 / This study examine the long-term operation and stock performance after open-market repurchases of Taiwan company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open-market repurchase decisions.We also examine the earning management behavior before open-market repurchase, and find that the average firm report significantly negative abnormal accruals prior to open-market repurchases. The extent of the downward earnings management increases with the volume of the company repurchase and CEO ownership.The pre-repurchase abnormal accruals are also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future operating performance. We find that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ompany improve after open-market repurchase program,especially the companies with actual buyback behavior. The post-repurchase performance of the firm that don’t have buyback intend does not improve,even regress.This study provide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the post-repurchase long-term operatio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s partly driven by pre-repurchase downward earnings management,rather than genuine grouth of the company. Thus,we provide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the motive of the Taiwan companies to repurchase stock is not consist with the information signaling hypothesis.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pport implication of free cash hypothesis、earnming management incentive hypothesis and management incentive hypothesis.
13

過去十年台灣產婦產檢次數變遷:不均等有減緩嗎?

周妤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健保自開辦以來提供產婦十次免費產前檢查,期望透過免費產檢,確保產婦不因經濟因素而無法使用產檢服務。然而,受限於產婦個人年齡、職業及居住地區等影響,產檢利用仍可能存在實質的「健康不均等」。本文透過差異中差異模型(difference-in-differences estimator,DID)檢視城市和鄉村、就業與否、以及不同年齡層間產婦的健康不均等的現象是否隨健保實施而縮小。估計結果顯示健保實行並無顯著改善都市和鄉村、工作與否,或24歲以下產婦的健康不均等,不論是以平均產檢次數、刪除極端值平均次數,或十次以上產檢比例均呈現一致性的結果。另外,由於SARS疫情,2004年分娩孕婦產檢次數皆下降,但下降幅度卻是以居住鄉村、無工作者、和20~24歲年輕孕婦最大,顯示這些社群最容易受外在衝擊的影響。
14

中國三聚氰胺事件對乳製品產業之影響 / The Impact of China’s Melamine Incident on the Dairy Industry

林孟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先前文獻在探討有關三聚氰胺事件時多為分析食安事件之影響因素、政府對於食品安全法規定訂之不足以及探討食安事件對於股價變動之影響。而本研究欲藉由公司財務指的變化來探討食安事件對乳製品產業之影響,因此利用差異中之差異(Difference in Difference, DID)方法,探討在食安事件發生後被爆出有參入三聚氰胺之毒奶粉公司相對於未出問題之奶類公司及豆類公司,其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及利潤等三項財務指標為相對上升或相對下降之趨勢。因此將樣本分類為三組,一組以毒奶粉公司作為實驗組,其他兩組以為未出問題奶類公司以及豆類公司作為控制組。 本文以2001年至2011年中國規模以上上市以及非上市公司之追蹤資料(Panel Data)進行分析。實證結果指出,毒奶粉公司相對於未出問題公司在食安事件之後,其營業收入為相對增加,營業成本亦相對增加,而利潤則為相對減少。雖然營業收入之估計結果與預期不相符,但是本研究認為可能與毒奶粉公司在樣本資料當中原先就佔有較高之市場佔有率有關。營業成本之增加,本研究認為與事件發生後法規及監管成本之增加有正向關聯。利潤減少之實證結果與預期相符,說明毒奶粉公司在三聚氰胺事件下,就實證結果而言公司會有虧損之情況發生,代表食安事件對乳製品產業有負面之影響。 / Most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of the Melamine Incident focused on analyzing the impact on food safety event, the shortage of the governmental food legislation, and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food scandal effect on the enterprises’ stock prices. In this paper, we used the variation of the company’s financial indicator in income statement to observe the impact of the food scandal on the dairy industry. In order to do so, we used the method called “Difference-in-Difference” to estimate the impact on the operating revenues, operating costs and profits of the scandal companies after the food safety scandal broke in 2008. In this study, we set our sample into three groups, the group of the scandal dairy companies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le the group of non-scandal dairy companies and the group of beans companies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nel data we used in this paper included listed and un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11.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fter the scandal, in contrast to the non-scandal companies, the operating revenues and the operating costs of the scandal companies were both higher, and the profits were lower. The empirical results of the operating revenues didn't meet the expectation of this paper, we supposed the reason was that the scandal companies had much higher market share comparing to the non-scandal companies. In our opinion, the increase of the operating costs was due to the newly released regulations and supervision cost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crease of the profits was consistent with our expectation. It meant that after the Melamine incident, the scandal companies would suffered financial losses which proved that the food scandal event would have negative impact on the dairy industry.
15

企業更名與迎合盈餘門檻關聯性之研究 /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rporate Name Change and Meeting Earning Thresholds

陳依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企業名稱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但是在1925年至2000年間名列美國證券市場資料庫的企業中,卻有超過三成的比率在公開上市後曾經更改過企業的名稱,因此本研究基於管理者及投資者的門檻心理,使用實證模型,探討企業更名後,管理者為了吸引投資者的注意,是否較可能去迎合各個盈餘門檻。 本研究以1994~2006年在美國三大證券交易所交易之具更名事件的企業為觀察樣本(實驗組),並依企業規模大小、產業及年度配對出非更名企業(對照組),比較更名企業與非更名企業在門檻心理之下的盈餘管理程度差異,探討企業更名後擊敗或達到盈餘門檻的機率是否大於更名前,研究方法兼採獨立樣本t檢定、綜和橫斷面分配法、分群樣本之羅吉斯多變量迴歸及差異中之差異法。實證結果發現獨立樣本t檢定下,企業更名後會迎合前期盈餘門檻;在綜和橫斷面分配法下則沒有發現迎合盈餘門檻的跡象;多變量迴歸及差異中之差異法則發現企業更名後會迎合前期盈餘門檻及分析師預測盈餘門檻。 / The name is an important intangible asset of the corporate. But over the 1924~2000 period, on the CRSP tapes, over 30% corporates had changed corporate names. Based on the earning thresholds behavior, I examine whether executives would try to meet or beat different earning thresholds in order to attract investors’ attention.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ame change, I use the corporates which had changed names over the 1994~2006 period to be the target groups, and then pair comparison groups by the same firm size, industry, and name-changed yea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rporates would try to sustain recent performance when using t test.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no evidence for executives to exceed thresholds under pooled cross-sectional distribution approach. Finally, corporates would sustain recent performance and meet analyst’s expectations when using multivavariate logit regression and difference - in - difference methods.
16

台灣地區區政府設置可行性之研究-板橋地區的個案分析 / Feasibility study on the City Office in Taiwan-A Case Study of Banqiao

王克殷, Wang, Ke Y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國87年省虛級化之後10年,我國地方政府再次經歷大幅度的層級調整,省虛級化時以取消「省」作為地方公共團體的方式,配合《地方制度法》之訂定,確定直轄市、縣(市)、鄉(鎮、市)為地方政府普遍的層級。《地方制度法》制定後地方政府的層級並未趨於穩定,而係呈現「縣(市)與直轄市同級化」、「直轄市化」、「去鄉(鎮、市)自治化」的發展趨勢,總結兩次大幅度的層級調整,其特徵為著重高層次的地方政府、由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之間的垂直整合、並以取消自治作為提升效率之手段。晚近的直轄市升格,更顯現出層級集中發展的傾向。 本文採取板橋區為個案研究,運用地方治理分析架構對於組織設計及地方輸入的描述及引導,探詢「去法人化」、「去自治」、「增加官僚層級」的一致化設計,或是多元中心的差異化設計,何者有助於治理績效之提升,側重在組織功能、公共服務、領導、基層政府型態四個面向上比較舊臺北縣板橋市與新北市板橋區之差異,首先利用地方法制的演變,爬梳整理自治的基本要素:自主財政、組織、立法、人事在直轄市與鄉(鎮、市)的歷史發展脈絡與特徵,並探討晚近兩個層級所遭受的挑戰及其轉變。其次採用訪談法,採訪經歷自治時期與非自治時期的行政首長、民選公職人員、公務員及自治監督機關的官員,試圖歸納出基層地方政府在地方治理曾發揮的功能、基層政府在升格過程中被忽略的價值,以建構直轄市差異治理的可能性及區自治政府的可行性。研究發現藉由重新設計原鄉(鎮、市)政府的民選職位、矯治過往地方治理上鄉(鎮、市)的負功能、考量各行政區的先天治理條件,差異化的區政府或可在直轄市內部獲得實踐。研究進而對基層地方治理提估實務的研究建議,無論針對現狀的六都、或未來可能的北北基合併,基層自治都有鑲入現存法制的可行性。
17

人格特質對薪資成長之影響 / The Effect of Personality on Personal Wage Growth

尤俊人, Yu, Chun J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民國104年2月26日發布之103年薪資與生產力統計指標摘要,可以得知工商及服務業薪資年增率自民國89年以來年年下降,甚至於民國98年更因為金融風暴之總體經濟影響,產生-2.08的負成長。台灣薪資停滯藉由政府部門之總體調查即可略知一二,即便仍具有正增長率,但其幅度極低,皆不高於2個百分點,若以103年工商服務業平均每人每月實質薪資新台幣46,330元作為基準,其薪資成長幅度,每月可預計將不高於千元新台幣。如此緩慢的薪資成長,恐成為社會結構不穩定的一大隱憂。近年來台灣薪資停滯的原因,除全球普世之因素以外,台灣新世代族群的進取心低落,以及其在社會評斷下的草莓族人格特質,是否也導致台灣年輕族群競爭力普遍不如國際化的趨勢,此問題值得進一步去探討,也成就本文研究所向,在台灣現階段的社會中,仍舊具有薪資成長突飛猛進的經濟個體,然而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格特質影響在同一個社會中的薪資差異,薪資差異化過程是否亦因人格特質而有所影響,是本文研究之專注。本研究從心理層面的五大人格特質(Big Five)著手,外向性(Extraversion)、開放性(Openness)、友善性(Agreeableness)、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以及因應本研究資料而改採反面定義之情緒穩定性(Emotional stability),另將討論人格特質對薪資成長之影響的程序分為:整體27歲至72歲區間、年輕族群30歲以下區間、輕熟族群31歲至43歲區間與中老年族群44歲至72歲區間。而在所有樣本的實證結果中薪資成長高幅度的佼佼者,其除了代表其藉由薪資來證明其競爭力外,亦具備了眾多經濟個體不具備之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
18

馬可夫鏈鎖在成本會計學上之應用

蘇瓜藤, Su, Gua-T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機及目的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限制 第三節 本文之結構 第二章 成本差異之控制 第一節 成本差異之分類 第二節 成本差異之調查及更正 第三節 成本差異控制之重要性 第四節 成本差異控制決策之限制 第三章 動態規劃控制模式 第一節 動態規劃簡介 第二節 貝氏定理之應用 第三節 模式之建立 第四節 模式之限制 第四章 馬可夫控制模式 第一節 馬可夫鏈鎖 第二節 馬可夫控制矩陣 第三節 模式之建立 第四節 模式之限制 第五章 動態規劃控制模式與馬可夫控制模式之比較 第一節 假設及方法之比較 第二節 敏感性分析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2810623
19

銀行與壽險公司房屋借款提前清償差異之探討

孫士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抵押貸款提前清償對金融機構及不動抵押擔保證券的投資人是一種風險,其會使得抵押擔保擔保證券的現金流量及存續期間的影響最不確定。國內在學術研究上,關於銀行與壽險公司在提前清償方面之比較的文獻仍是少數,因此,本論文主要是探討銀行與壽險公司之借款人抵押貸款提前清償的個別行為模式,進而比較兩行為模式的差異性,希望未來金融機構在評估不動產抵押擔保證券的價值時,必須考慮對不同的金融機構有不同的評估標準。 本研究利用某銀行與某壽險公司的個人住宅抵押貸款資料,將資料分成個人條件、貸款契約條件、地區經濟三大面共十個變數,探討造成提前清償的可能因素及分析銀行與壽險公司在提前清償的行為有何不同,使用的計量方法為Logit模型、CHOW Test、及Testing for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Regression Model(Gujarati,1995),實證結果顯示,不管是銀行或壽險公司,性別、年齡、攤還期間、契約利率、貸款成數、屋齡對提前清償有一致的行為,其中契約利率對兩者尤其顯著;而所得、貸款金額、所在地則會因償還的對象而有不同的提前償還行為。
20

品質競爭之成本結構變異分析-以國內KTV產業為例

陳怡君, Chen, Yi-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視聽休閒產業KTV是本土近年來新興的休閒娛樂產業,從民國八十年代初期發展迄今,已是一個高度成熟發展的產業,並且朝向多元化服務,例如與唱片業的合作、提供網際網路的服務、線上遊戲娛樂之結合、和協助舉辦大型宴會等。然而,隨著產業界的經營成本不斷的爬升,KTV業者將會如何調整其提供的品質水準是本文的研究焦點。本文內容可以分為四部分。首先介紹KTV產業的發展背景,以及目前各家的經營現況。第二部分整理與垂直差異市場相關的文獻。第三部份應用理論模型以解讀目前KTV業者經營決策。最後則為本文研究的結論並對於模型中尚有發展空間的部分做一討論。

Page generated in 0.034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