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58
  • 840
  • 153
  • 113
  • 16
  • 4
  • 4
  • 1
  • 1
  • Tagged with
  • 1132
  • 378
  • 312
  • 296
  • 250
  • 208
  • 189
  • 189
  • 148
  • 143
  • 139
  • 137
  • 134
  • 131
  • 13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創意組織之創意生活與工作型態研究:以工業設計團隊為例

賴建沅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個好的產品根基於良好的設計。近年來台灣的設計能力備受國際的肯定,根據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統計,台灣產品獲得德國iF、Reddot、日本G-Mark、美國IDEA等四大設計獎的總數年年升高,從2002年的14件、2003年的16件,2004年躍升為53件,到2005年則更達上百件,2006年更創下146件的新紀錄。 設計創意源自於文化,設計的目的在於改進人類的生活品質,提升社會的文化層次。因此,設計師必須掌握社會文化的脈動,以做為設計的參考,並把它反應在設計上,才能形塑優質的生活文化。創意的工作源自於創意生活,台灣的工業設計團隊是如何設計其生活提案,又是如何營造創意團隊的工作型態,為本研究欲探討的主題。因此本研究著重探討創意工作與創意工作者的生活型態的關係以及創意工作與創意組織的工作型態的關係。 研究發現在工業設計組織當中,創意工作的產生與創意組織的工作型態及創意工作者的生活型態有著緊密的連結。創意工作前需要有工作者多元豐饒的生命史與生活體驗;創意工作需要在創新的組織氛圍以及創意的空間孕育之下才能有效滋長。 本研究依個案探討所得之研究發現與結論,針對工業設計組織及設計工作者做出以下七點建議。 一、 設計工作者應勇於接觸多元文化與體驗,寬闊生活視野。 二、 設計工作者應打開知覺,仔細體察「當下」。 三、 設計工作者在創意工作前應有創意生活。 四、 工業設計組織應促進創意團隊的多元異質性。 五、 工業設計組織應讓資訊和知識可以流通、匯集、共享。 六、 工業設計組織應塑造有助創意產生的工作環境。 七、 工業設計組織應容許冒險和失敗,鼓勵嘗試與突破現狀。
12

格助詞で終わる広告コピーに見る「に」と「へ」の使い分け

杉村, 泰, SUGIMURA, YASUSHI 02 November 2004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3

一細胞レベルで分子活性解析を可能にする新規細胞形態マーカーの開発

今西, 彩子 23 March 2020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生命科学) / 甲第22603号 / 生博第436号 / 新制||生||58(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生命科学研究科高次生命科学専攻 / (主査)教授 松田 道行, 教授 豊島 文子, 教授 上村 匡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Life Sciences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14

Predictability of microbiome dynamics / 細菌群集動態の予測可能性

Fujita, Hiroaki 23 May 2023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理学) / 甲第24778号 / 理博第4972号 / 新制||理||1710(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理学研究科生物科学専攻 / (主査)准教授 東樹 宏和, 准教授 谷内 茂雄, 教授 森 哲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Science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15

卡爾.曼海姆意識型態概念之研究

周家祥, ZHOU, JIA-X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6

公共政策議程設定之研究-我國國家公園政策的個案分析

張惠玲, ZHANG, HUI-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採個案分析法,其分析對象為我國國家公園政策議程設定之過程,由作者試擬一 影響模式逐一檢視之。最後並比較在其他國家行諸有年的國家公園制度,以資借鏡。 全文約八萬字,共七章,二十節。章節安排如次: 第一章,緒論,共四節。闡明研究範圍、動機及方法;介紹議程設定之比較研究與扼 阻性決定概念之內涵。 第二章,理論架構,共三節,包括:政策與大眾議程間的連結工具與困境、階層化的 政策形成過程,以及議程設定之影響模式。 第三章,國家公園在我國政府與民間之議程地位,共三節。陳述我國國家公園之發展 沿革,當前之政策議程與大眾議程地位。 第四章,外環影影因素,共三節,其內容為:社會經濟背景、政策問題特質與政治結 構。 第五章,內環影響因素,共三節,含政府外精英及決策者之參與行為,與綜合研析。 第六章,中日美國家公園之比較,共二節,主要以生態保育與國家公園之發展背景, 國家公園之管理規劃為焦點。 第七章,結論與建議,共二節。
17

時間數列模型建立分析應用之研究

朱健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8

存量管制之系統動態研究

王離洪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9

社會大眾對關係企業的態度之研究

楊富臣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0

官僚病態行為研究—從行為面透視我國行政問題

薛鐘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研究的主旨係在探討官僚的病態行為。 最初產生這個概念是由研討「行政革新」而引起的。中間經過多次的揣摩,行政革新是由行政問題而來。而行政問題有那些?根本的原因是制度上的,還是官吏的行為上的?一步一步的推演,最後將研究的焦點集中在官吏的行為上面。因為是「問題研究」,祇看不好的一面,所以用「病態行為」,並將官吏改用「官僚」,與一般所稱的「官僚主義」、「官僚作風」甚為相似。 研究範圍既定為「官僚病態行為」,行為科學的研究方法自須採用。在蒐集材料的過程中,感到合於我國國情的文化人類學、社會心理學等專著並不多見。因之,不能多作比較取捨,筆者深知此中缺陷,唯期待來日能有修正補充的機會。 本論文分五章十八節,共約八萬字。第一章緒論,陳述本文研究的理論基礎與範圍,研究的方法與取材。第二章陳述官僚行為的形成因素,細分為文化環境、民族習性、社會心理以及機關組織的影響等等。第三章為本文的中心所在,析論官僚病態行為的特徵。由對人的關係到辦事的態度,縱橫交錯上下往還,為官僚作風描繪出種種面相。每一項目均以真實的材料作佐證,間以歷史故事、文學作品作補充,以求論證有據。說明病相之後,接著於第四章提出官僚病態的改革途徑。當本文蒐集材料期間,正逢蔣經國氏出長行政院,一連串的革新措施,使政治與社會風氣為之丕變,筆者採集了許多異常珍貴的偉言讜論,編入論文之中。官僚病態是由內外環境所形成的,在論及調整組織型態部分,筆者提出一些粗淺的意見,是否有當,敬祈批評指正。第五章為結論,為本文作一綜述,而以四點總結全文的要義。 本文得以完成,由衷感激張師明誠賜予的關注、鼓勵與指導。筆者在大學期間即蒙張師多方勗勉,從游十餘年,做人為學,獲益深厚,謹於此敬申最誠摯的謝意。 本文寫作期間,由於時間與精力所限,加以研究所涉及的範圍至為廣泛,常為一細小問題所困擾,而有力不從心之感,疏漏、錯誤之處定不在少,敬請諸位師長惠予指教為禱。

Page generated in 0.024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