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58
  • 840
  • 153
  • 113
  • 16
  • 4
  • 4
  • 1
  • 1
  • Tagged with
  • 1132
  • 378
  • 312
  • 296
  • 250
  • 208
  • 189
  • 189
  • 148
  • 143
  • 139
  • 137
  • 134
  • 131
  • 13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1

從生態觀點看中國行政領導問題

王錦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逝者如斯,不捨畫夜」,時代在演變不居,社會也隨著加速的變化進步,新新不己。政府的行政工作自亦應配合求進、求新、求行。否則不足以應付新環境中的新問題、新要求、與新的價值觀念。因此,多年以來,政府一次又一次,處心積慮的推動行政革新工作,期能藉行政革新以帶動全面革新而達到國家現代化的目標。然而,國人由於長期農業社會的積習與傳統文化的薰陶,使一般行政人員的思想觀念,受著過去意識和性格的束縛與影響,遂使行政革新的效果,未能盡如理想;且由於各種問題的錯綜複雜,以至於任何一項科學合理的思想或進步良好的觀念,都脫不了惡性循環的格局,在相克相制的交互關係中,抵銷了作用,且不知其「橘逾淮而為枳」的究意原因。 行政革新的內涵經緯萬端,實不知其從何言起。但談行政,就離不開組織,談組織,就不能不談到人,蓋因組織係由人所構成,而行政理論乃是從「人的處理」發展而成,「人的處理」便是行政領導的範圍,正如同阿偉克(Urwick)所說:「領導才是行政的整體」,所以欲求行政革新,可先自行政領導的革新作起。筆者服務於行政工作多年,對於機關中的領導行為,得有充分機會接觸、觀察、與體認,入本所研讀期間,復承諸師長講授行政組織與管理,中國行政問題,地方政府研究與人群關係等課程,對於新觀念的啟迪與研究途徑之抉擇,獲益良多。故敢請益於張師鑑秋,選取「行政領導與溝通」為論文題目,著手研究,期能對當前行政領導的問題,探本求源期獲得較深入較澈底的認識與瞭解,進而有助於整個行政的革新。 本文共分七章,約九萬言。首章為緒論,陳述本文的基本研究動機與目的,所根據的理論架構及研究的原則與態度。第二章為傳統文化下中國國民的性格,由倫理、道德與價值取向的觀點,分別探討我國國民性格上的特性,用以觀察其對行政行為的影響。第三章係行政機關本身的特性,為就學理上與機關外在輸入因素的影響結果,以分析其內部結構形態,辨認其利弊得失。也正由於上述內、外在生態環境的影響,而推論出第四章行政領導權力集中的必然現象,及因權力集中所產生的種種行政問題。第五章分析社會進步引起領導態度之轉變,為上項行政病態問題之診斷,說明必須採取新的領導觀念與方式,以適應客觀環境變遷的需要。第六章談意見溝通與行政領導之關係,旨在說明有效的領導必須輔之以流暢的意見溝通,無溝通就等於沒有領導。最後一章為結論,係綜合所有各章研討內容,簡述領導的新觀念新方向以為結。 本文得以順利完成,首應感謝張師鑑秋在為文章節原則上的剴切指示與觀念方面的啟迪開導;所主任傳師宗懋的諄諄垂詢與督促;許秘書濱鬆的時時關懷與鼓勵。寫作期間,復蒙本所盧同學立人,董同學翔飛,劉同學實英,孫同學本初等的熱心關愛,攻錯砥礪,銘感五內均此併致衷心的謝忱。其他諸師長與朋友,雖然我沒有能把他們的大名一一列在這裹,但我希望他們知道,不論在品德上、知識上,他們給予我的教誨與影響,是我永遠感念不已的。 筆者深感個人學驗之不足,復以本文撰寫之時間與精力均倉卒有限,雖已競競業業,竭心極力,仍必難免於謬誤疏漏,務祈各位師長嚴予指正藉匡不逮是幸!
22

工具型投票與表態型投票

趙雙駿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投票有著不同於其他參與行為的獨特性,但投票參與對政府做為之影響有著那麼多的不確定性,那麼選民為什麼要投票呢?而選民投票的動機又是什麼?是情感層面的感性認同,或且是理性層面的利益計算?根據考量的不同推演出若干可驗證之假設,並使用三次不同層級的選舉加以檢驗。本文發現投票參與的意義不是單一的,情感的表達與理性的計算對多數的選民來說是混雜在一起的。
23

Dynamic Asset Allocation under Controlled Downside Risk

陳志成 Unknown Date (has link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dynamic portfolio strategies that are mean-variance efficient and subjected to a principal-guaranteed rate. Specifying a numeraire known as growth-optimal portfolio, we apply martingale method instead of dynamic programming approach to solve the optimal problem. Under the general assumptions of the price dynamics being a semi-martingale with finite expectation and variance, the efficient strategies are identified as a combination of put options on minimum norm portfolio and zero coupon bonds with the maturity of investment horizon. In the case of a single factor interest rate model, we derive the closed-form formula for optimal weights on securities. We conduct numerical simulations to illu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ptimal strategies in the case of an economy comprising a stock index fund, a bond index fund and a money market account. In addition, for different investors with various interests like principal guaranted rate and investment horizon, we also show how investors ought to allocate their funds. / This paper provide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dynamic portfolio strategies that are mean-variance efficient and subjected to a principal-guaranteed rate. Specifying a numeraire known as growth-optimal portfolio, we apply martingale method instead of dynamic programming approach to solve the optimal problem. Under the general assumptions of the price dynamics being a semi-martingale with finite expectation and variance, the efficient strategies are identified as a combination of put options on minimum norm portfolio and zero coupon bonds with the maturity of investment horizon. In the case of a single factor interest rate model, we derive the closed-form formula for optimal weights on securities. We conduct numerical simulations to illu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ptimal strategies in the case of an economy comprising a stock index fund, a bond index fund and a money market account. In addition, for different investors with various interests like principal guaranted rate and investment horizon, we also show how investors ought to allocate their funds.
24

桃園縣國中生的愛情態度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

王培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縣國中生的愛情態度與依附關係之現況、各背景變項在愛情態度及依附關係的差異情形、愛情態度與依附關係的相關情形以及依附關係對不同愛情態度之預測情形。 為達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桃園縣九十六學年度公立國中二年級學生為受試樣本,總共562人,有效樣本為524人,可用率為93.23 %。本研究工具為「愛情態度量表」、「父母與同儕依附量表」,研究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與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根據研究主要發現,歸納本研究結論如下︰ ㄧ、桃園縣國中生的愛情態度主要偏向「友伴之愛」;桃園縣國中生的依附關係主要偏向「同儕依附」。 二、桃園縣國中生的愛情態度與依附關係會因背景不同而有差異。 三、桃園縣國中生的愛情態度與依附關係之間有顯著相關。 四、桃園縣國中生的依附關係對不同的愛情態度具有預測效果。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數項建議以供家長、學校教師及未來研究做參考,以期有助於大眾對國中生愛情態度與依附關係的了解。
25

體態與生活滿意程度之關係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fe Satisfaction and the Body Shape

陳宏萱, Chen, Hong-Hs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現今社會,對於外貌的要求日形亦重,國外有許多文獻探討過外貌在各個層面的影響。外貌包含了相貌以及體態兩個部分,國內研究對於客觀體態的探討多半著重於健康層面,因此本文針對國內較為缺少的環節,以體態做為主軸,探討體態對經濟層面及生活滿意程度等心理層面的影響。 本文以Van Praag et al.(2003)一文的二階層聯立模型做為理論依據,實證方法則採取兩階段工具變數法,在第一階段中以OLS model估計體態對經濟層面的影響,第二階段則利用上述結果帶入ordered probit model中,分析體態對生活滿意程度等心理層面的影響。 結果發現,在台灣社會體態對於經濟層面影響以及整體生活滿意程度影響並不顯著,這有別於國外研究所得之體態過胖和薪資以及整體滿意程度有顯著負相關的結果。但若針對體態內心自我認同度來看,體態對自身滿意程度以及自我認同體態吸引他人程度皆有顯著的負相關。 / Numer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hysical appearance has strong economic as well psychological effects on an individual’s well-being in our society. A person’s physical appearance usually is characterized by his or her facial feature and body shape. However, recent studies on physical appearance in Taiwan mostly focus on the health effects of body shape and the psychological outcomes of physical appearance are still largely unexplored.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at this important but previously neglected aspect of research on physical appearance by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shape and life satisfacti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model developed by Van Praag et al. (2003), and the empirical approach is a two-stage instrumental variable estimation. Specifically, we estimate an earning equation with the level of income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n the first stage, and then in the second st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shape and life satisfaction is estimated with an ordered probit model.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body shape does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an individual’s income and life satisfaction. This result is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from what have been found in previous studies using data from the US and European countries suggesting that obesity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one’s earnings and life satisfaction. Howeve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lso indicate that obesity has strong negativ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self-reported levels of satisfaction and attractiveness on body shape.
26

ERP在政府部門之運用-以外勞動態管理為例

姬中瑜, Chi, Chung-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提出ERP在政府部門運用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希望在當今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環境中,藉由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整體規劃之理念,提出GRP(Government Resource Planning)-政府機關整體資源規劃模式及概念,並以「外勞動態管理」為例子,提出外籍勞工管理業務如何橫跨部會機關組織範疇的水平整合與層級的垂直整合,進行全面性作業流程與資訊分享的統合,促進外籍勞工資料供應鏈之整合運作,以做為政府再造之參考。 本文除針對此觀念實務探討,亦針對目前政府機關再推動電子資料交換時的網路架構與模式提出意見,最後並提出一適合作為GRP電子資料交換之網路架構,希望經由此整合架構,對政府機關順利推動GRP時做出適當之貢獻。
27

河湟地區人群生態變遷--從魏晉到隋唐

白璧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河湟人群生態變遷為主題,研究的時段是從魏晉到隋唐,蓋因此時空背景在國史上有關鍵的作用與代表性,故欲循歷史學與地理學之結合,佐以文文化人類學的生態觀點,以華夏文化邊緣帶之特定區域,作一長時段的考察分析,為前人研究闕如之處有所補白。 在一個特定的區域環境下,基於其地理環境背景,其生活方式乃其有某些發展的可能性與限制性。河湟地區處於過渡帶,在生態環境具過渡特色,就考古文化上亦屬學界所謂的文化傳播帶。由新石器時代到漢代為止,河湟地區的考古發掘顯示河湟經歷了混合農業生態到遊牧生態的變化過程,反映了河湟地區地形對農業定居生活發展的限制,須利用不宜農耕的高地植物資源以適應環境。史料記載秦漢以前,河湟「少五穀,多禽獸,以射獵為事」,而秦漢時期的河湟,則為羌的活動領域之二,過著「田畜」兼營的生活。兩漢時期河湟羌人已成為河湟人群的專稱,雖然河湟羌人是在考古上消失的人群,然此正顯示河湟人群在經濟生態上的變遷,河湟有持續遊牧化的趨勢。羌為中國古對居處西方之人的泛稱,其「牧羊人」的特質即反映其屬於遊牧部落社會,不同於中原華夏民族的定居農業社會。因此,羌之所在,即為中原華夏民族西向拓展領域的表徵。 漢代的華夏邊緣已達青藏高原邊緣的河湟地區,且漢朝在河湟的拓展經營,更進一步突破此邊緣;但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河湟並未呈現明顯的漢化轉變,直到唐代始以統一政權再度經營河湟,重現漢代的政治形勢,而唐代中葉吐蕃入據河湟,更將高原遊牧生活方式引入河湟,奠定日後河湟人群生態的基礎,顯示漢化的政治體制與生活方式實不宜在河湟立足;此生態上限制的形成,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發展乃關鍵所在。魏晉南北朝時的氣候轉寒與政治環境的複雜,以及東西向商旅環境的變化,皆使河湟的遊牧趨勢得到強化,而此對於起源於西藏高原農業谷地,並且在向外發展過程中兼併高原遊牧人群而興起的吐蕃而言,實具有擴延發展、與華夏交鋒之利。觀近代以來河湟人群的組成與分布,漢、回民主要生存於農業谷地,其餘地區則為多民族分布地帶,尤以藏民為主;河湟之藏化,可溯自唐代吐蕃入據河湟的發展,將青藏高原的高地遊牧活動根植河湟,構成串聯高低地農牧人群生態的體系,使河湟成為唐代以後諸朝所稱「番族」的居地之一。因此探討魏晉到隋唐時期河湟人群生態變遷,在於分析漢代經營的河湟農牧邊緣地帶,歷中國南北分裂局變至隋唐再次一統天下,華夏文明在中國西部發展的歷史轉折;不同人群陸續進入河湟,除延續原有生活方式外,如何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以不同的政治經濟模式,開發利用與爭奪本地資源,以釐清漢代以後河湟之所以未沿襲漢代經營模式而漢化的原因,明瞭河湟高原遊牧生態性質形成的過程,以及決定河湟區域文化型態的關鍵。
28

產業特質對台灣網際網路服務公司經營型態的影響

周益年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網際網路的發展已經在全世界造成普遍的流行,除了少數幾個的地區以及國家之外,幾乎所有國家都已經成為網際網路的一部份,而使用者以及主機成長的速度也是相當驚人;在台灣也不例外,86年初使用網際網路的人數已經超過七十萬人,幾乎一直呈倍數成長。使用網際網路很重要的是如何連上網際網路,在台灣約有三十五萬人使用網際網路服務公司(InternetServiceProvider,ISP)連上網際網路,因此可見該產業對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性。在台灣ISP產業中,約有七十多家廠商,其中中華電信公司經營的Hinet以及資策會經營的Seednet是寡佔廠商,肇因於早期發展背景以及電信法規的因素。而在這樣快速發展以及市場集中度很高的產業中,其他ISP的經營方式勢必與該產業的特性很大的關連,因此本研究特針對該產業作此分析。 本研究採用次級資料的蒐集以及個案訪談,從客觀面觀點以及業者主觀的想法做雙方面的瞭解,以探討該產業的特質與廠商因應的經營策略。 研究結果發現雖然此產業為寡佔的現象,但是僅止於ISP經營的基本業務,至於其他加值服務則各廠商都有賴以生存的利基市場,而利基的選擇與各公司以前發展背景與顧客種類差異有很大的關係,且通常是以產品組合跟其他廠商作區隔。其中在顧客種類上,個人用戶重視連線速度以及價格,而企業用戶則重視知名度以及服務品質,因此產生各家廠商鎖定各自消費群的情形。在經銷商方面,目前擁有的經銷商通路無法產生很大的效果,這與產品的利潤過低有關,而通常高利潤的產品廠商會使用一階通路方式銷售,因此產生這種商品在定價上的模糊性。而網路特性產生的擁擠現象,目前廠商以計價方式與上線方式來控制,而網路產生的經濟性,基於使用者付費的心理尚未建立,所以目前ISP無法因此獲利。 本研究最後建議大型廠商應該加強其規模經濟的業務繼續發展,先從提高顧客轉移成本開始,但是應該也要注意科技的轉變以及外來競爭者的威脅;利基廠商則應該更加區隔與大廠商的產品組合差異,以維持生存的空間。
29

資訊廠商智慧財產權攻防策略之研究--以動態策略之觀點

楊維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幾年來,國際商場上競爭已從單純產品品質的爭霸,轉向以智慧財產權為主的競技;而台灣高科技產業在國際市場表現耀眼,當然成為先進國家廠商首要的攻擊目標。但是台灣廠商對於智慧財產權的管理與應用,幾乎是毫無概念,以往的做法都是付出一大筆權利金了事;但是隨著經驗的增加,台灣廠商也慢慢體會出管理智慧財產權的重要,但是如何去管,如何將智慧財產權與企業經營策略相結合,正是台灣科技廠商未來成長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本研究企圖將智慧財產權視為一項企業資源,將它視為可以商品化交易的商品,並且從管理的層面切入,將智慧財產權與策略管理作一配合,以動態策略之觀點,描述不同時期個案公司的策略作為,希望能提供企業在制定決策時的思考邏輯架構,期能對高科技產業智慧財產權策略運用問題,提供不同角度的見解。 本研究以台灣資訊產業中,挑選在智慧財產權運用上較具代表性的企業,從較長的時間構面深入探討其動態策略演進。 本研究將智慧財產權策略演進的階段區分為四期:概念醞釀期、數量累積期、品質控制期、與策略聯盟期。不同階段下,企業對於智慧財產權的重視與本身的實力均有不同,自然應採取不同的策略作為以茲因應。在概念醞釀期,主要是以智慧財產權制度的建立與智慧財產權概念的推廣為基礎的策略作為;在數量累積期,企業皆會建立專利提案獎勵制度、聘請專業的專利人員、並且大量累積專利數目;在品質控制期,由於企業已經有了不少的專利,因此會開始從嚴要求專利品質,並且從事專利佈局;在策略聯盟期,企業已經累積了不少專利的經驗與實力,於是開始積極尋找策略聯盟的對象,以增強企業本身的實力。 本研究發現:一、在台灣的資訊廠商大都是公司本身面臨外界追索權利金或官司糾紛的壓力下,高層經理人才會開始重視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二、幾乎大部份的台灣廠商都停留在數量累積期。三、鴻海精密公司所建立的智慧財產權訓練制度,最值得業界參考。四、宏碁公司在交互授權的經驗,值得業界效法。五、台灣資訊廠商普遍有研發工程師從事研發工作時間太少的現象,這對於公司專利數目的累積與專利品質的提昇,有相當大的傷害。六、專利部門主管最好是同時具備技術與法律背景,對於公司專利建度的建立,有正面的幫助。七、資訊廠商在完成策略盟聯盟期後,下一個階段,就是扮演產業中積極、主動追索權利金的角色,並且智慧財產權策略為企業經營策略的主軸。
30

背景因素、生活型態、自我監控與有線電視觀賞行為之關係-以大台中地區為例

田文彬, Tein, Wun B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有線電視、衛星電視、新興電子媒體的出現,媒體傳播管道和傳播內容更趨多樣化。有線電視由於提供豐富的頻道及電視節目,不僅打破了三台對電視媒體的壟斷,也為不同興趣的觀眾提供服務,使他們願意付費收看。有線電視與電信及電腦科技結合,可發展雙向互動電視、應求視訊(VOD)、資訊高速公路等系統,使電視的主動權移至觀眾手中,成為資訊社會中知識發展的重要媒介。   本研究之貢獻,在於探討有線電視合法前、合法後訂戶、非訂戶三者的一般生活型態及有線電視觀賞行為現況,並探討背景因素、一般生活型態、自我監控和有線電視各種觀賞行為的關係。   本研究以大台中家戶為取樣對象,有效樣本計有400人(女248人,男152人)。所採用研究工具,包括「一般生活型態問卷」、「有線電視觀賞行為問卷」和「自我監控短題本」。研究中所使用之統計方法,包括次數分配、卡方分析、因素分析、典型相關、皮爾森積差相關、單因子單變量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等。   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一、有線電視合法前、合法後訂戶、非訂戶三者,在性別、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三項背景因素上,有顯著差異。   二、有線電視合法前、合法後訂戶、非訂戶三者,在「關注政治動態社會議題」、「忙於工作勤於充電」、「家事電視全家過日」三個生活型態因素上,有顯著差異,但在創新上則否。   三、有線電視合法前、合法後訂戶、非訂戶三者,在自我監控上並無顯著差異。   四、有線電視合法前、合法後訂戶、非訂戶三者,在有線電視「節目偏好」、「頻道偏好」、「計次付費意願」上,皆有顯著差異;而在有線電視「互動電視需求」、「裝訂與否理由」、「提供服務滿意度」上則無顯著差異。   五、背景因素在各種有線電視觀賞行為上,皆有顯著差異,包括有線電視「節目偏好」、「頻道偏好」、「計次付費意願」、「互動電視需求」上,皆有顯著差異。   六、一般生活型態、創新等前置變項與有線電視「節目偏好」之間,共可抽取四組顯著的典型相關;與有線電視「頻道偏好」之間,則無任何顯著的典型相關存在;與有線電視「計次付費意願」之間,共可抽取二組顯著的典型相關;與有線電視「裝訂理由、服務滿意度」之間,共可抽取三組顯著的典型相關;而與非訂戶「不裝訂理由」之間,只抽取一組顯著的典型相關。   七、在自我監控和有線電視觀賞行為的關係方面,自我監控與節目偏好有顯著正相關,其中以和「知識節目」的相關最高;與頻道偏好有顯著正相關,其中以調整表現符合要求和「教學頻道」的相關最高;與計次付費意願有顯著正相關,其中以調整表現符合要求和「頒獎典禮實況轉播」的相關最高;與互動電視需求有顯著正相關,其中以觀察敏銳和「自選觀看角度」的相關最高。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提供若干建議以供後續研究及有線電視業者制定經營策略之參考。

Page generated in 0.024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