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毛林派奪權策略之研究王忠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2 |
「文革」時期共軍在地方的政治角色李厚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文化大革命」為背景,從共軍擁有的權力、意識型態的影響,以及表現的行為等三個面向,探究在此期間(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共軍在地方上所扮演的政治角色;同時以此為出發點,說明共軍與中央的互動、「軍人干政」的爭議,與共軍在派系衝突中的立場。
本論文共計約九萬字,分為五章。茲就主要內容分述如下:
一、筆者基本上是將共軍視為一個利益團體,以角色理論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共軍地方政治角色改變的過程與影響因素、其他社群成員對於共軍的要求與期望,以及化解共軍角色衝突的方法。
二、第一章探討自中共建軍以來至建政初期,毛澤東如何樹立個人在軍中的權威,以及五○、六○年代「紅」與「專」的建軍路線之爭。分別說明以上對「文革」時期共軍在地方的政治角色的影響。
三、第二章分作四個部份,首先說明「文革」產生的背景,回溯自中共「八大」起,黨內反毛勢力的抬頭與毛澤東的挫敗,毛如何聯合林彪反撲,從中央到地方全面奪權;其次分析「文革」爆發後,共軍在地方奪權鬥爭中的立場,尤其是「三支兩軍」引發的衝突;接著敘述「武漢事件」的經過與影響;最後說明軍人如何掌握臨時權力機構-「革命委員會」,並且結束動亂。
四、第三章時間範圍集中於一九六九年中共整黨建黨至一九七六年「十六政變」發生,主要是探究共軍在地方的權力,並兼顧說明「林彪事件」與「四人幫事件」中共軍的立場。
五、權力、意識型態與政策常混合影響菁英的衝突;而三者彼此間又會相互影響。因此,筆者在第四章探討權力、意識型態與政策如何決定共軍與其他社群成員的關係;並且將共軍與其他社群成員在這三方面的關係當作個別探討的對象,分析它們如何各自受到本身以外其它因素的影響。
六、以「黨指揮槍」原則為出發點,假設黨中央,或者說是文人政權,與軍人在本質上有衝突,且因各自具有不同的利益而引起摩擦與緊張。換言之,文人與軍人往往一方所得即對方所失;文人視軍人在地方的特權與權威的增加,即為黨本身在這方面的損失和威脅。顯然地,「文革」時期衝突的解決是以文人佔上風而告一段落,但文人亦付出相當代價。筆者在第五章前半部,將對此作進一步探究。
七、第五章後半部,首先敘述鄧小平時期的中共黨軍關係,從「三支兩軍」政策的評價與建軍路線的調整,分析共軍政治角色的變與不變,尤其是在地方上。最後,筆者說明「改革開放」對共軍的影響,以及鄧後「軍閥割據」的可能性,認為關鍵在於黨內的團結程度。
|
3 |
文革後中共對藏政策研究李永裕, LI,YONG-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西藏乃位於中國西南一處高原區域,因據高嶺建瓴之位置,遂具極高之戰略價值。自
殖民帝國主義興起,便引起蘇英之覬覦。待中國共產黨崛起,利用《對和平解放西藏
辦法的協議》( 即十七條協議) 之統戰手法,藉機控制西藏此一戰略要地。由於西藏
為藏族聚居地區,其族自古以來即篤信佛教,並自元代以迄清代逐漸形成其「政教合
一」之特殊政治制度,因此其傳統生活便處處瀰漫著濃鬱宗教氣氛,加上其地理環境
獨特––四周高山聳立、交通阻絕,乾寒風大,因而外界不易深入了解,遂稱之為「
神秘之鄉」、「不楞思議之域」、「香格里拉」等多種嚮往美名。本論文即採內容分
析、政策分析研究方法針對中共自一九七六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在西藏所實施
之「放寬、開放、休養、生息」政策,予以評估。全文共計: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 研究動機、目的、方法、範圍與限制;第二節 西藏地區概述
;第三節 中共少數民族政策之演變。
第二章文革後對藏政策之目標:第一節 政治文化之統合;第二節 邊防之鞏固;第
三節 經濟開發與建設;第四節 緩和海外壓力。
第三章文革後對藏政策之執行:第一節 執行之方針與策略;第二節 執行之方式;
第三節 執行之情形;第四節 執行之成效。
第四章文革後對藏政策之得失與影響:第一節 政策之利與得;第二節 政策之影響
;第三節 政策之弊與失;第四節 海內外之反應。
第五章結論:中共於「文革」後於西藏所實施之政策,主要在經濟改革方面大力著手
,亦確實產生某些成效,然而在執行上卻仍與藏族習慣、心理背道而馳,加以達賴喇
嘛於海外之影響,以致中共與藏族間之關係仍存在著衝突,故於一九八八年始發生拉
薩大規模示威遊行之情形,故其對藏政策並未真正解決西藏問題。
|
4 |
八○年代起大陸電影改革之研究趙成儀, Zhao, Cheng-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部分,基本上是探討八○年代大陸電影改革的發生原因,論文中提到,八○年代大陸的電影改革,可以說是在一連串特定的政治、社會、及文化背景下產生的。如果沒有這些特定因素的配合,也就不台有後來大陸電影改革的發生,而促成這種特定外在條件形成的最主要關鍵,就是鄧小平改革開放路線的提出,由於八○年代鄧小平實行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政經情勢變化,使得中國大陸在八○年代面臨了一個文化轉型的特殊時期。大陸的電影為了因應外在的政冶、經濟、及文化的轉變,配合新時期新的歷史條件需求,於是從八○年代開始,走上了改革的道路。因此大陸電影在藝術及經濟層面的改革,可以視為是配合中國大陸在八○年代推動經濟體制改革,以及文化轉型等歷史條件下的必然結果。
第二部分,基本上是探討大陸電影改革的過程與內容,這其中又分別從藝術和經濟兩個層面來探討。首先,從電影的藝術層面來看,由於受到新時期思想解放,以及國外電影理論的影響,八○年代的大陸電影,開始在電影的理論及藝術表現方面,尋求和以往電影不同的突破與創新。由於大陸電影長期以來,一百受到政冶勢力的干擾,因此新時期的大陸電影,首先藉著中共在政治上批判「文革」錯誤的機會,突破以往大陸電影對於政治批判題材的禁區,並進而由政冶批判深化為對傳統文化的批判。在這方面,「第五代」的「探索電影」,可以看做是八○年代大陸電影在藝術改革方上的代表。由於「第五代」在電影技巧與內涵上的大膽突破與創新,不僅影響了後來大陸電影在藝術層面的發展。同時也將大陸電影推上了國際的舞臺,這是八○年代大陸電影改革,在藝術層面的最大貢獻。
第三部分,主要是探討大陸電影改革過程中,所遭遇到的一些問題。其實八○年代大陸電影改革所遭遇的最大難題,是在於改革的推行始終都不夠徹底。中共雖然已經體認到電影體制改革的必要性,但對於阻礙電影市場經濟改革的舊有發行體制,卻始終無法痛下決心徹底改變,以致改革方案推行以後,建立電影市場經濟機制的目標,仍然無法具體落實。同時,由於中共過分依賴行政手段來推動改革,忽略了中國大陸各地發展所存在的差異,使得改革方案推行之後,大多數經濟條件還不具備的農村地區,末蒙其利反而先受其害,僅能維持原有的發行放映的老辦法,以因應電影體制改革後的新局面
。在地方這種「上有政策,千有對策」、「以不變應萬變」的因循心態做祟之下,八○年代後的大陸電影體制改革,在成效上打了很大的折扣。
此外。八○年代鄧小平所標榜的「思想解放」,百接鼓舞了大陸電影在藝術方面的突破與創新。但中共對於文藝的鬆綁。其實不過是由原來的「馬列毛主義的小框框」,放寬為「馬列毛主義的大框框」,創作的限制至今仍然存在。因此儘管八○年代的大陸電影在藝術方面的表現有了得大的突破,但長此以往,仍舊不利於電影事業的發展。
|
5 |
革命群眾報刊視野下的地方文革:以重慶、武漢為例(1966—1968) / Local Cultural Revolution of Masses Newspepers:Taking Chongqing and Wuhan for Example(1966—1968)許陳品, Hsu, Chen P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66年,中國現代史上爆發一場名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政治運動,由中共最高領導人所發動,數千萬青年響應,做出許多難以理解的瘋狂行徑,例如「破四舊」、使用熱兵器的大武鬥,嚴重衝擊當時的黨政機關與社會秩序,甚至徹底洗滌了中國人的內心。官方宣稱的文革已經結束了近40年,卻仍有許多老人挺身而出,對著媒體述說著往日的故事,懺悔昔日的罪過。
是什麼原因讓這些老人願意在遲暮之年揭開傷疤悔過?甚至開記者會或登報道歉?儘管有個人的回憶錄紛紛問世,中國大陸媒體也在2013年的夏秋之際密集報導紅衛兵懺悔的種種故事,但那都屬於個人的故事,過於瑣碎。要重建歷史現場,除了高層政治活動以及底層群眾的回憶,筆者試圖使用基層革命群眾組織報刊(又稱文革小報、紅衛兵小報),去揭示一個廣泛具有群眾基礎,卻又代表地方基層觀點的「文革」。
筆者希冀能用「文革」研究去釐清一些歷史真相,還原本來面貌,也為了療癒廣大曾受這場政治運動迫害的民眾,達成生命、心靈上的救贖。因為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被遺忘。
|
6 |
1976-1985:大陸文革小說研究 / 1976-1985:Research on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Novels黃淑祺, Huang,Shu C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選擇文革結束後,以「文革」此一歷史階段作為主要寫作題材的小說為研究對象。「小說」是中國當代文學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學形式之一,更是新時期文學的主潮,因此本論文選擇從「小說」這種文體作為觀照文革的視角。文本的時間跨度設定在1976-1985年間,橫跨新時期文學從傷痕、反思、改革到尋根的幾個重要文學階段。
第一章導論。在「文革」與「文革小說」相關論述的背景資料分析下,說明主要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第二章則梳理毛澤東思想與其文藝大眾化的成果——毛文體的建構過程以及毛文體在中國當代文學中引起的相關問題。第三章透過新時期初期主要文藝思潮及論爭資料的彙整,重新建構1976-1985年間的文學現場,並指出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在新時期的發展脈絡,以便與第四章、第五章的文本分析互為對照。
第四章開始,側重在實際上的小說文本分析。首先討論文學對「文革」苦難的控訴,小說透過愛情、家庭倫理悲劇的指控,召喚大寫的人與「人道主義」。此外,文革作為長達十年的政治苦難,如何在新時期的「時間觀」中被排除於革命時間之外,並以此歷史敘述修復黨國的政治傷痕,並塑造「四化」新人,是此章重點。第五章則討論疾病隱喻與主體修復,分析知識份子、改革新人與紅衛兵/知青一代人在新時期的「新型社會關係」中,如何療癒自身,並在新時期社會中再造主體。然而個人主體並未在黨國的拯救中獲得療癒,文革創傷在一代新人身心留下難以抹除的罪責感。本章並試圖從紅衛兵小說的文本分析中,探討何以紅衛兵一代人拒絕懺悔,以及懺悔失效的原因,以此說明政治力對文學的規範作用,其結果是造成小說成為一種「不可靠敘述」。
第六章為結論,總結全文,並指出並未痊癒的文革創傷在日後的「家常化」以及創傷延宕與固著(fixed)的現象,以此聯繫到1985年以後未竟的文革敘事。
|
7 |
當前中共「新時期統一戰線」之研究李奎泰, LI, KUI-TA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諭文約有十五萬字,共分為五章十六節,針對當前中共統戰策略(包括對內、對
外、對臺統獨)的理論和組織系統加以深入分析。
第一章 緒言
第二章 從馬克思、列寧、史達林以及中共的統戰理論和運作分析統戰的過去和現在
的功能異同。
第三章 「文革」以後中共「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之策略運作及相關問題的分析。
第四章 從中共對內、對外、對臺三方面研究中共統戰組織系統和結構。
第五章 結論、根據前四章之分析結果,研判中共當前統戰之虛和實,以及統戰對中
共政治、外交之影響,並討論未來中共對臺政策的走向。
|
8 |
「文革」後中國大陸「傷痕文學」之初探吳豐興, Wu, Feng-X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之研究目的、研究對象、研究範圍、研究方法,並對「傷
良文學」加以界說和分類。第二章「傷痕文學」興起前的中共文藝路線:探究中共
如何箝制文學創作,如何禁錮人民思想,為「傷痕文學」之興起找出其必然之時代
背景。第三章「傷痕文學」所反映的「社會主義」生活:探究「傷痕文學」如何在
中共旳「社會主義」生活中興起及其演變過程,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傷痕文學」之
作者及其作品,並從「傷痕文學」所反映的生活真象,探求中共「社會主義」生活
之特徵,及中國大陸社會問暊之癥結。第四章「傷痕文學」與中國大陸政治問題:
藉由「傷痕文學」之反映,探求中共領導階層派系權力鬥爭的特質,及中共「黨」
領導的真相,進而探知大陸人民對中共主義與政策之背離,並分析「傷痕文學」所
反映的大陸人民之思想傾向。第五章中共新文藝政策與「傷痕文學」:探討中共對
「傷痕文學」的態度,及如何因應「傷痕文學」而制訂新文藝政策,與「傷痕文學
」之可能發展。第六章結論:總結各章重點,對中共自延安時期以來的文藝路線與
文學迫害做一回顧,歸納「傷痕文學」所反映的大陸問題,及中共採取之對策並預
測未來之可能發展。
#2810466
#2810466
|
9 |
中共「文革」以後大陸青年學生運動之研析(1970-1976)文忠國, Wen, Zhong-Gu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研究目的,在測知一九七○至七六年間大陸青年學生對中共政權態度的轉變及
其未來的政治動向與可能發展。
第一章導論,闡述青年學生運動的各種理論、概念、界說;第二章追溯中共青年學
生運動歷史背景、理論依據與青年學生心態之分析;第三、四、五章分別從中共「
上山下鄉」運動、李一哲大字報及天安門事件來探討「文革」以後大陸青年學生運
動;第六章結論,在研析預測大陸青年學生運動將來對中共政權體系的功能與影響
。
本文本著理論分斤現象原則,以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為基礎,嘗試用社會運動
的理論概念來研究分析大陸青年學生運動。
#2810471
#2810471
|
10 |
林彪的歷史形象 ─ 戰神、叛徒、騎虎者黃忠信, Huang, Chung Hs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林彪可以說是中共高層政治中最具有話題性的一個人物,不僅在生前的地位變化大,死後對其評價仍是爭論不休,特別是近10年以來對林彪的評價,挑戰中共官方的論調。本論文以林彪的一生為主軸,並以「戰神」、「叛徒」、「騎虎者」的三種角度去描繪出林彪的歷史形象。在「戰神」方面,主要是討論1949年以前林彪在軍事上的表現,並以1980年代後中共官方對林彪軍事貢獻的正面評價為出發點,對比部分醜化事蹟。在1949年到1971年9月的部分,則對比「叛徒」與「騎虎者」兩大立場,闡述林彪的歷史形象,特別是具有高度爭議性的「文革」時期與「九一三事件」,釐清林彪在這些重大歷史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並提供不一樣的角度審視「九一三事件」。
|
Page generated in 0.0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