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68
  • 156
  • 56
  • 12
  • 11
  • 3
  • Tagged with
  • 238
  • 238
  • 44
  • 41
  • 39
  • 39
  • 38
  • 36
  • 35
  • 32
  • 32
  • 31
  • 29
  • 29
  • 26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41

從情境互動的角度看廣告版面編排之工作

卓峰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從情境互動的角度切入,以活動理論為主要參考架構,探討「廣告版面是怎麼被編排出來的」;進一步說,這個問題在探討廣告版面的最後呈現,是那些因素所造成的? 傳統的版面編排研究,從閱聽人對不同廣告版面特徵的反應,來反推廣告版面應該如何編排。探討的重點,具體而言包含:怎麼呈現版面構成元素,採用哪種版面編排類型,最能提升閱讀率或廣告效果;廣告版面如何被編排出來,並不在其探討之列。本研究則認為,訊息製作者端的研究不應被忽略,探討廣告設計人員編排版面的過程,可以提供廣告版面應該如何編排的另外一種觀看角度。 要研究廣告版面如何編排,傳統的研究方式可能採取資訊處理典範,把人比作電腦,探討廣告設計人員在編排版面過程中運用個人智能解決問題的過程。本研究卻認為在真實情境中探討廣告版面如何編排,不能不考慮版面編排工作與情境互動的特性,因此,以日常生活及工作職場的實務智能研究為師,以活動理論做為參考架構,從「情境」、「互動」的角度來分析廣告版面如何編排。 本研究以「編排NUREACH廣告版面」為個案,說明活動系統各組成要件的內涵時,有些觀察發現有別於過去以活動理論為架構所做的研究,將可促使活動理論更趨完整與成熟。此外,對版面編排研究的貢獻,主要有二:(一) 本研究認為廣告版面是在人與目標、規則、社群、中介工具等情境因素互動之下浮現出來的,適足以補充傳統資訊處理典範的不足;(二) 本研究發現主體在活動系統中的角色較其他環節吃重,但是並非獨力完成版面編排工作,可以幫助釐清版面編排過程中,主體所扮演的角色。
42

影響臺灣地區居民生活滿意度因素之研究 / A Study of Affective Factors of Satisfaction for Citizens in Taiwan

王立衍, Wang, Li-yen January 1900 (has links)
生活滿意度常視為生活品質的指標,是一種心理上主觀對自我生活的評價,也是知覺與期望是否一致。如何在個人、家庭、社會環境中得到主觀情緒的滿足,一直是大家追求的目標,也是現代社會最為重視的領域(蔡明怡,2008),本研究主要探討影響臺灣地區居民生活滿意度之因素,研究目的為:1.探討台灣地區居民的生理健康、經濟狀況、休閒活動參與之情況。2.探討性別、婚姻、年齡、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健康狀況對生活滿意度之差異。3.生理健康、經濟狀況、休閒活動參與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聯性。4.分析影響臺灣地區居民生活滿意度因素。研究資料為「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五期第三次(休閒組)調查」,樣本數為2147份。研究方法採敘述性統計、差異分析、相關分析、迴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性別、婚姻、年齡、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對生活滿意度無顯著差異,但健康狀況對生活滿意度具顯著差異;相關分析方面教育程度愈高、經濟狀況愈好、健康狀況愈好、參與靜態動態活動愈高,生活滿意度愈高;迴歸分析結果顯示影響生活滿意度的因素有年齡、健康狀況、參與靜態活動,其中又以健康狀況最具影響力。 / Life satisfaction often regarded as an indicator of quality of life is a mentally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one’s life. Being emotionally subjective satisfied in the individual, family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is not only a goal that people pursue, but also a prominent aspect in the modern society (Cai Mingyi, 2008).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aiwanese residents’ lives satisfaction, and the objectives are as follows: 1 To investigate the conditions of Taiwanese residents’ physical health, financial status and their participation in leisure activities; 2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factors--gender, marriage, age, educational attainment, monthly income, health condition that influence life satisfaction; 3 To investigate the relevance of the factors to life satisfaction; 4 To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life satisfaction.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data,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initiated Taiwan Social Change Survey (TSCS), whose sample size is 2147. The research methods involv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variance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sex, marital status, age, educational attainment or monthly income mak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o life satisfaction. In contrast, one’s health condi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ife satisfaction. Moreover, according to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higher the educational attainment, the better financial status and health condition, the more participation in sedentary as well as dynamic activities, the better the life satisfaction. At last, according to regression analysis, factors that affect life satisfaction are age, health condition, participation in sedentary activities, among which the health condition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辭 iii 目錄 iv 圖目 v 表目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3 第四節 研究問題 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生活滿意度之定義 5 第二節 影響生活滿意度之因素 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13 第三節 問卷設計與變項衡量 14 第四節 資料分析 15 第四章 資料分析 17 第一節 敘述性統計百分比 17 第二節 差異分析 27 第三節 相關分析 30 第四節 迴歸分析 3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3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35 第二節 管理意涵 36 第三節 研究建議 37 參考文獻 41 附錄 47 圖目 圖1-1 研究流程圖…………………………………………………………………4 圖3-1 研究架構圖…………………………………………………………………13 表目 表2-1-1 生活滿意度定義 5 表2-2-1 影響生活滿意度因素-生理健康 6 表2-2-2 影響生活滿意度因素-休閒活動 8 表2-2-3 影響生活滿意度因素-經濟狀況 9 表2-2-4 影響生活滿意度因素-性別 10 表2-2-5 影響生活滿意度因素-年齡 11 表2-2-6 影響生活滿意度因素-教育程度 12 表4-1-1 人口變項分析的性別 17 表4-1-2 人口變項分析的年齡 17 表4-1-3 人口變項分析的教育程度 18 表4-1-4 人口變項分析的婚姻狀況 18 表4-1-5 經濟狀況分析 19 表4-1-6健康狀況分析 19 表4-1-7看電視,dvd,錄影帶 20 表4-1-8 到電影院看電影 20 表4-1-9 逛街購物 21 表4-1-10 看書 21 表4-1-11 參加藝文活動 22 表4-1-12 跟親戚聚會家族聚會 22 表4-1-13 跟朋友聚會 23 表4-1-14 玩牌或下棋 23 表4-1-15 聽音樂 24 表4-1-16 從事體能活動 24 表4-1-17 到現場看體育比賽 25 表4-1-18 做手工藝 25 表4-1-19 使用電腦或上網 26 表4-1-20 生活滿意度 27 表4-2-1 性別對生活滿意度之差異 27 表4-2-2 婚姻對生活滿意度之差異 27 表4-2-3 年齡對生活滿意度之差異 28 表4-2-4 教育程度對生活滿意度之差異 28 表4-2-5 平均月收入對生活滿意度之差異 29 表4-2-6 健康狀況對生活滿意度之差異 29 表4-2-7 Scheffe事後比較 29 表4-3-1 相關分析 32 表4-4-1基本人口背景變項、健康狀況、參與靜態活動、參與動活動對生活滿意度之影響模式 33
43

CEO背景與企業慈善 / CEO Background and Corporate Charity

謝宜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探討CEO背景與公司從事慈善活動與否之間的關係,以CEO任期及教育背景為討論重點,並將教育背景細分為主修背景、國內外學歷及取得之學位。由於CEO的教育背景可反應出其本身的價值觀及認知,且教育背景對於個人的知識及技能基礎有所影響,因此,CEO的價值觀及認知將透過其於公司的管理裁量權,再加上其本身的知識技能,影響公司慈善活動之決策;而CEO任期對其取得資訊之管道有所影響,一般而言,新任CEO取得資訊的管道較多,也較有意願接受創新、不同於公司過去做法的想法,因此,新任CEO較有可能做出從事慈善活動之決策。本研究以台灣經濟新報中,上市櫃之鋼鐵業、半導體業、資訊服務業及金融業為研究對象,研究期間為2008年至2012年,並以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檢驗。實證結果發現:一、CEO為商學背景的公司,更可能從事慈善活動;二、CEO為機械背景的公司,更可能從事慈善活動;三、CEO具有國外學歷的公司,更可能從事慈善活動;四、CEO具有研究所學位的公司,更可能從事慈善活動;五、新任CEO與公司從事慈善活動與否之間無顯著關聯。本研究之發現不僅可用以解釋不同組織面對同樣壓力採取不同策略的原因,亦提供了一個基礎,使得公司欲雇用新任CEO時,可以透過衡量其個人背景,了解其對於組織可能產生的影響;又或者公司欲評估競爭對手時,可以透過了解競爭對手公司之CEO的背景,推測其可能採取的策略,透過此方式,公司將能夠事先做好準備以因應挑戰。
44

相關多角化企業共享活動與控制方式之探討

吳政達, Wu, Cheng-T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成長的壓力以及全球化趨勢成形,國內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從事多角化擴張,由單一事業/產品跨足到多事業/產品領域,策略的層次也由事業單位策略(business strategy)提升到總體策略(corporate strategy)。國內探討多角化之研究如雨後春筍般陸續出現,然而,過去的文獻多半集中於探討各種不同多角化策略與績效間的關係,甚少討論多角化策略執行的議題(implementation),也就是多角化企業之總公司如何透過適當的組織機制,管理與旗下事業單位(business unit)之間的關係。整理過去討論多角化企業組織機制的文獻,本研究選擇總公司控制方式為主要的探討變數,包括了『事業單位自主權』與『績效評估方式』。 由於無相關多角化企業之事業單位間的相關程度極低,因此,大多數的研究都同意總公司應給予事業單位高度自主權與採客觀績效指標評估之,較無太多的討論空間;而相關多角化企業之事業單位相關程度高,單位間具有共享的價值活動達成規模/範疇經濟的效益,例如共享研發、製造、業務等活動,其管理之複雜度遠高於無相關多角化企業。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相關多角化與總公司控制方式之關係,以及此關係受到哪些權變因素之影響,使得不同企業採取的控制方式不同。 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法,針對國內六家相關多角化企業之高階主管進行深入的訪談。研究結果發現,相關多角化與總公司控制方式之關係會受到六個權變因素之影響,本研究所歸納之命題分述如下: (1) 在相關多角化企業中,當事業單位相關程度越高,則總公司給予事業單位的自主程度越低;反之,自主程度則越高。 (2) 事業單位規模:當事業單位規模越大,即使事業單位間相關程度高,各事業單位仍會採取設立專屬活動之方式,進而使得總公司給予事業單位較高之自主權,並採用客觀之評估方式。 (3) 產業環境不確定性:當產業環境變動劇烈,即使事業單位間之相關程度高,仍應給予事業單位較高之自主權,並採用客觀之評估方式。反之,產業環境穩定,即使事業單位之相關程度低,則仍『有可能』給予事業單位較低之自主權。 (4) 共享活動供需差距:共享活動之供給量越多,則事業單位間爭奪資源程度越低,即使事業單位相關程度高,總公司仍應給予事業單位較高之自主權,並採用客觀之評估方式。 (5) 共享資源型態:事業單位所共享之活動如屬於無形之資源,由於其協調與妥協成本低,即使事業單位相關程度高,總公司仍應給予事業單位較高之自主權,並採用客觀之評估方式。 (6) 事業單位之競爭策略:當事業單位差異化/低成本是源自於專屬活動時,即使事業單位相關程度高,總公司應給予較大之自主權與採取客觀方式評定事業單位之績效。反之,則還需視共享活動供需差距與資源型態採用適合的控制方式。 (7) 事業單位之策略性任務:當事業單位負有策略性任務時,即使事業部間的關聯性不高,總公司仍會給予事業單位較低之自主權與採主觀之績效評估方式。 (8) 文化控制:當事業單位間擁有共享互助的文化時,總公司可給予事業單位較高之自主權,降低其介入營運性決策的可能性與爭奪資源的衝突,增加決策之速度與彈性。 雖然過去多數的研究都同意相關多角化事業單位之自主權會低於無相關多角化,然而,由本研究之命題可知,在某些條件下,相關多角化企業之事業單位仍可享有高度之自主權。總公司應綜合考量這些可能的權變因素,權衡共享活動所帶來的效益與機會成本,採取適當的控制方式。
45

醫療財團法人的租稅利益與社區公益活動

李怡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各國政府常藉由租稅優惠方式鼓勵非營利醫院從事醫療相關社區公益活動。我國政府為此亦在各稅法中訂定許多與非營利醫院 (醫療財團法人) 相關的減免稅規定,並以醫療法規範非營利醫院從事社區公益活動的最低支出水準。由此可知,租稅利益與社區公益活動是非營利醫院的兩大重要特色。但究竟我國政府藉由租稅優惠 (稅式支出) 鼓勵非營利醫院從事社區公益活動的政策執行效果如何?在現今財政缺口擴大,財富分配不均的社會,檢討租稅優惠政策的適切性,不失為一項重要議題。過去文獻大多係探討影響非營利醫院從事社區公益活動的因素,以及衡量醫院的租稅利益或社區公益活動的提供數量。本研究旨在藉由結合非營利醫院的兩大特色,評估給予非營利醫院租稅優惠的政策效果。 本研究利用2006-2010年我國44家非營利醫院形成之追蹤資料做為樣本。針對各醫院每年度的租稅利益與社區公益活動進行估算,先以 t 檢定了解兩者在整體數量上是否有顯著性差異,評估租稅優惠產生之稅式支出與社區公益活動支出的大小相對關係;再以固定效果模型探討此兩項重要變數之間是否有顯著的正向關聯,評估以租稅優惠鼓勵非營利醫院多從事社會公益活動的免稅效果是否存在。此外,本研究依不同的衡量方式,將租稅利益區分為最廣義、廣義及狹義;將社區公益活動分為應計基礎及現金基礎。實證結果顯示僅有在狹義租稅利益的定義下,社區公益支出才會大於稅式支出;唯有以應計基礎衡量社區公益活動的支出水準時,免稅效果才會存在。在結論部分則建議主管機關應更加關切非營利醫院從事社區公益活動的實際支出情形,且得以直接補助取代稅式支出,以強化補助與社區公益活動支出的關聯性,提高醫院參與公益活動的誘因;並積極改善目前教育研究發展活動與醫療社會服務活動投入比例失衡的問題。
46

1.中・高校生徒会による購買自動販売機の改善要求運動について(生徒指導研究)(共同研究)

斉藤, 真子, 川田, 基生, 飯島, 幸久, 横地, 武, 持山, 育央, 大口, 悦子, 山田, 孝, 高比良, 幸治 16 October 1995 (has links)
国立情報学研究所で電子化したコンテンツを使用している。
47

近代化の過程に見る中国・日本の言論界 - 梁啓超と福沢諭吉を中心に -

王, 閏梅 31 March 2006 (has links) (PDF)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48

高等教育サービスにおける価値共創の研究

堤, 崇士 23 March 2020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経営科学) / 甲第22621号 / 経営博第7号 / 新制||経営||2(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経営管理教育部経営科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原 良憲, 教授 山田 忠史, 教授 若林 靖永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Management Science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49

組織の分化とコンセンサス : 組織内の意識の相違と調整手段 / 組織の分化

佐々木, 将人, Sasaki, Masato 28 February 2011 (has links)
博士(商学) / 乙第453号 / ⅰ, ⅴ, 126p / Hitotsubashi University(一橋大学)
50

ネパール北西部における生計活動と社会経済関係―「貧困」の実態とそのカテゴリーの変容― / Livelihood Activities and Socio-economic Relationships in Northwestern Nepal: Actuality of the ‘Povert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ts Categorization

岩間, 春芽 23 July 2015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地域研究) / 甲第19248号 / 地博第181号 / 新制||地||63(附属図書館) / 32247 / 京都大学大学院アジア・アフリカ地域研究研究科東南アジア地域研究専攻 / (主査)教授 田辺 明生, 教授 藤倉 達郎, 准教授 中溝 和弥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Area Studie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Page generated in 0.025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