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405
  • 4095
  • 558
  • 306
  • 167
  • 69
  • 6
  • 2
  • 2
  • 2
  • 1
  • Tagged with
  • 5209
  • 2257
  • 1291
  • 1262
  • 1173
  • 826
  • 799
  • 769
  • 763
  • 738
  • 684
  • 670
  • 657
  • 598
  • 578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21

聯合國財務管理--會費攤派與財務困境之研究

陳乃綾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22

中共現行財政管理體制--分稅制之研究

許仲武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財政管理體制是國家經濟能否健全發展的關鍵。財政管理體制操控著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事權、財權的劃分。事權劃分指國家各項事務或支出項目應由何種層級政府負責;財權劃方則在於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租稅收入來源的釐清。事權合理劃分與否,不但關係著國家公共服務的供給水準及人民生活的福祉,亦是落實各項經濟建設的主要因素;財權的合理劃分,更是各層級政府維持正常運作的命脈,由此可看出財政管理體制對國家的重要性。 中共建政以來,中央政府財政赤字問題及區域財力發展不均衡現象,一直普遍存在。隨著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決定實行改革開放的經濟政策以來,財政管理體制、經濟結構更是產生巨大的轉變。1980年代,財政包乾體制的實施,雖然具有提升地方稽徵及管理稅收的積極性、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及提高資金運用效率等優點。然而財政包乾體制亦促成了諸侯經濟的興起及中央政府對整體財政、經濟調整控制能力的薄弱。及1993年12月15日中共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決定】,決定自1994年1月1日起全區普遍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試圖藉由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實施來改善中央政府財政赤字、中央政府對整體財政及經濟調控能力薄弱、區域財力發展不平均及地方主義興起,諸侯經濟對經濟發展所造成的不利影響等財政和經濟問題。然而,它對大陸財政問題的解決和經濟長期發展構成何種影響,這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首先,在解決中央政府財政赤字及加強中央政府對整體財政、經濟調控能力方面,自從1994年中共採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後,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在財政結構上起了明顯的變化,中央政府財力大幅上升,出現了難得的財政剩餘現象。因此,分稅制對於改善中央政府財政赤字及增加中央政府對整體財政經濟的調控力量方面,達到了初步的成效。 其次,就解決諸侯經濟問題及改善地方政府干預企業現象而言,可分成兩方面來探討。一方面,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主要是依稅種來劃分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改變了以往按企業行政隸屬關係劃分財政收入的模式,對於以往地方政府藉由干預企業、盲目投資以增加流轉稅收,來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的現象,確實有了改善。然而就另一觀點來看,中共現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對於企業所得稅仍然是依行政隸屬關係來劃分。在這種情況下,難免導致地方政府只著力於發展屬於地方政府稅收範圍的產業,而忽略了設在地方而隸屬於中央政府的企業,地方政府干預企業及地方擁財自重的現象仍將存在。因此,現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雖減緩了政府干預企業現象及諸侯經濟問題,但對此二問題仍無法達到徹底的解決。 此外,就解決區域財力發展不平衡問題而言,補助制度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促進區域財力均衡最常運用的財政調整制度。目前中共最主要的財政調整制度為以基數法為基礎的稅收返還。然而稅收返還雖具補助款的形式,但實質上其是為了維持地方既有財力而設,稅收返還以1993年地方淨上劃收入,來做為中央對地方的返還基數,即1993年財政收入越多,將來稅收返還基數越大,導致人為造假、虛增收入現象的發生,除無法反應地方真實財力外,亦不利於區域財力的均衡發展。此外,就實際資料觀察,區域財力不均現象且有擴大的趨勢。因此,在解決區域財力不平均問題方面,中共現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並沒有達到實際效果。 針對上述中共現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仍未獲有效解決的區域財力發展不平均、地方政府干預企業及諸侯經濟等問題,本論文給予以下的建議: 第一、採用以因素法為基礎的稅收返還、來取代原來基數法為基礎的稅收返還,以反應地區真實財力,計算出合理的稅收返還數額除可使稅收返還制度趨於公平外,亦有助於區域財力的均衡發展。 第二、建立地方預算週轉金制度,以解決稅收返還不及時問題。中央政府可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對固定稅源收入較少、無法維持地方政府正常運作的地區,於年度進行中確定一個資金調度比例留給地方,做為地方的預算週轉金、等到年終決算時,中央再從地方的返還數額扣除這筆資金。如此,可避免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不及時,使地方可較迅速獲得財力支援。 第三、將企業所得稅劃為中央、地方共享稅(如美、法、日、加等國),或依理論依據將企業所得稅直接納入中央政府稅收範圍,不與地方分享(如澳大利亞),藉此釐清政府與企業間的關係,以解決地方政府干預企業現象及諸侯經濟問題。
223

參照指標賽局模型之研究 / Yardstick competition in game theory

石冀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賽局理論(Game Theory)中,資訊(Information)一直扮演著很重要的地位。掌握越多的資訊,在對局中所可能獲得的利益也就越高。因此,每個參賽者都會有意願盡量地蒐集資訊,做為自己下決策時的參考依據。本文利用賽局模型說明,當存在著許多組相同型式的賽局時,參賽者會觀察其他組賽局參賽者的行為,並以此做為研判形勢時的依據。因而使不同組賽局參賽者問的行為產生了互相影響的情形。本文特別以政治上的行為為例,說明若選民能夠觀察到眾多不同行政區中各個官員的行為,則選民就可以藉著分析其他行政區官員的行為,來判斷自己所面對的官員在某些議題所採行的政策是否得當。並以此作為判斷該選區官員優劣的依據;也因此,不同行政區間的政策會產生互相影響(Interdependence)的情形。
224

薪資契約與代理成本之研究--衍生性金融商品之應用

洪玉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撰寫本論文的主要研究動機乃是觀察到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是公司組織日益茁壯的過程中所不可避免的情形,因此很多公司的管理者只特有少部份或甚至完全沒有持有股權,以致資本市場無法透過正確評價而給予專業經理懲罰,另其完全承擔代理成本。因此本論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即藉由股東透過對專業經理薪資契約的訂定,以影響專業經理的福利,迫使其在追求個人效用極大化的前提下,同時也考慮到公司的整體績效,而使其本身的目標與股東趨於一致。在薪貧契約方面,本論文乃結合股價與衍生性金融商品以遇險之誘因契約解決代理成本之問題。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是應用Holmstrom(1979)委託人-代理人理論模型之架構,結合衍生性金融商品之概念,在效用函數為拓數形式之假設下,利用Lagrange乘數法予以推導。推導之結果由數學軟體mathematica數值分析法作比較靜態分析,並以固形方式加以說明。 本論文對誘因契約中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作-比較說明,當努力程度為一連續區間αε[α,α],且自然狀態為連續且非對稱的情況下,股東所設計的『避險選擇權』之誘因契約,無法達成真正無風險(risk-free)的效果,且管理者在衡量自我效用極大化之下,其最適努力程度並非股東所欲的最大努力程度。而在同樣假設下,股東可透過『避險期貨』設計一無風險之薪資契約,唯此時管理者無法做最大之努力。因此最適遇險期貨契約所具備之特色為管理者所做之努力程度非最大之努力程度,且在均衡下最適契約非無風險組合。 在理論模型方面,本論文以Holmstrom(1979)理論模型為架構,在極大化股東報酬的目標函數下,受限於(IR)及(IC)限制式,即此契約須至少能保證管理者可達到最小保留效用,且讓管理者有誘因可選擇所要的努力程度,得到下列之結果:努力程度(α)受風險趨避係數(a)、最高努力程度(α)與邊際報酬率(s<sub>1</sub>)的影響,且最適資本組合數(ρ<sup>*</sup>)與最適避險比率(β<sup>*</sup>)受最適努力程度(α<sup>*</sup>)、管理者的風險趨避係數(a)、保留工資(W)、邊際報酬率(s<sub>1</sub>)、即使不努力仍有產出之底線(s<sub>2</sub>)、總股數(N)、與談妥之固定底薪(F)等之影響。因此股東在訂定契約時,必須先對管理者的風險趨遇程度、其能力之極限以及整個公司之生產運作、財務狀況有所瞭解,才能訂定出一份真正適合管理者的最適契約。 實證結果發現,運用mathematica數值分析法所得之數值解,皆與模型之結論吻合,證明包含『遜險期貨』之誘因契約,可達到risk-free的效果,免除誘因風險之問題,使管理者努力之誘因提高,更有效地解決代理成本之問題。
225

記實避禍的新聞處理策略之研究

康永欽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探討記者會遭遇哪些記實避禍的兩難問題,及解決這種兩難問題的新聞處理策略。本研究利用文獻分析法及深度訪談法蒐集資料。首先探究記實目標及避禍目標的內涵發現,記實目標包括事實、正確、可信、不偏等目標。避禍目標包括:避免當事人反制及避免消息來源反制。本研究歸納出新聞當事人可能的反制形式為:法律威脅、生命安全威脅及外力內轉威脅三種。 化解記實避禍兩難問題的新聞處理策略主要有四類:模糊策略、變造策略、推論策略及風格變換策略。本研究並綜合目的、情境、資源三個評估指標評估每一個策略發現,策略的好壞標準都是相對的,沒有一個策略在所有指標中都是絕對好或壤的,這也充分印證記實避禍策略的妥協性。最後,本研究試驗性地導出一個記實避禍的新聞處理策略模式,希望能做為理論化的第一步。
226

戴維森的隱喻理論之研究

陳文珊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27

行政院僑務委員會資訊安全管理現況分析 / A study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a case of OCAC

林劭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資訊安全管理的觀點以個案研究的方式,從機關資訊安全管理的策略、技術、組織、人力以及環境等五個面向切入,訪談機關中資訊單位與業務單位人員,藉以深入探討僑務委員會的資安現況以及目前資訊安全管理所遭遇的困難,並且進一步的提出可能的解決方式以及本研究發現的研究命題。 本研究歸納出四點結論:(1)主管對於機關資訊安全的重視影響部屬對機關資訊安全管理措施的遵循與重視;(2)資訊人員跨部門溝通能力略微不足;(3)教育訓練實際效果與預期目標之間存在落差,易導致溝通問題而引起業務單位反彈;(4)機關的核心業務未納入資訊安全驗證範圍中,無法完備資安管理之落實。 針對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之解決方法為:(1)加強資訊人員之跨部門溝通能力;(2)採取更有效的教育訓練方式;(3)將核心業務納入資訊安全驗證範圍中以確保資訊安全管理。 /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sSecurity management, The study conduct a case study of qualitative approach.Five propositions are del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strategy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organizations, huma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s and the interviews of the staff of Overseas Compatriot Affairs Commission (OCAC), including IT staff and business staff. IT attempts to find out the status quo and difficultie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in OCAC. Furthermore,the study also proposes plausible solutions to resolve those diffculties. The study concludes with four aspect of conclusion: (1) The manager ‘high priority and attention to information security, ead to the OCAC employees’, will affect employees’ compliance with information security rules. (2) IT staff are found to be comparatively lack of the inter-departmental communication skill to promote information security (3) There is a gap between expectation and the practical effect which then causes (4) Because the OCAC core business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scope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verific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very unlikely to complete as required.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findings, the study proposes propose the plausible resolution to advance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in OCAC, including (1) strengthening of the inter-departmental communication skill of IT staff (2) adopting more effective way to train the core business staff, and make sure its effectiveness. (3) core businesses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scope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verification to ensure that complete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228

商業計劃:不織布膜離生物反應器廢水處理 / A business plan of the membrane bioreactors wastewater treatment company

忻維冰, Wei Ping Selina Hs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The concern of water resource scarcity has always been the critical and debating issue for environmental interest groups, business operators, and politicians. The increasing global weather chang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demands continue to attract new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in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equally on clean water resource supply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K.Jie Company is a new start up company and a subsidiary of KNH Company, a nonwoven material manufacturing and converting company based in Taiwan and China. As part of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KNH’s internal business unit adapted nonwoven material in MBR (membrane bioreactor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KNH decides to spin off this water business unit because of business decision after successful results and recognition. K.Jie Company will provider the key MBR modules as well as the total service provider for large industrial wastewater and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in Taiwan and in China in the near future.
229

高校2年生:国際理解と平和II(II. キャリア形成を軸とした総合人間科の取り組み)

佐藤, 俊樹, SATO, T., 木下, 雅仁, KINOSHITA, M., 近藤, 和雅, KONDO, K., 竹内, 史央, TAKEUCHI, E., 加藤, 容子, KATO, Y., 寺井, 一, TERAI, H. 15 January 2008 (has links)
国立情報学研究所で電子化したコンテンツを使用している。
230

臺灣結構債處理方式及衍生問題之探討

林震慶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臺灣結構債問題的發生,縱有其歷史背景與眾多因素,而其引爆 點為利率從低檔反轉時,結構債收益因而逐步下滑,尤以反浮動債影 響為最,投資人因債券型基金收益下滑而贖回,並導致基金發生流動 性風險;進而主管機關的強力介入,要求在最短時間內處份結構債, 讓投資人權益獲得保障,並要求處分損失須由業者承擔;縱使主管機 關於處分結構債過程中提供業者協助,並將處分損失控制在最小,但 是在整個處理過程中亦衍生若干問題值得研究探討。 本文共分為六章,分別為:第一章,係針對本文研究背景和動機, 並就研究方法與架構加以說明。第二章及第三章,係針對結構債券設 計概念討論,並分析其市場風險。第四章及第五章,透過信用連結式 債券及實施分割公司債將結構債重包裝;並透過債權抵押受益憑證 -CBO、債權抵押受益憑證-ABCP之金融資產證券化方式處理。第六章, 針對上述方案衍生之問題逐一回顧,並對未來臺灣金融市場的制度健 全提出建言。

Page generated in 0.016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