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7
  • 6
  • 1
  • Tagged with
  • 7
  • 7
  • 7
  • 5
  • 4
  • 4
  • 4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再論通貨膨脹對就業、投資及經常帳的影響 / On the Employment, Investment and Current Account Effects of Inflation Once Again

彭彥熹, Peng, Yen Hs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an anticipated inflation targeting in a small open economy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Mansoorian and Mohsin (2006) with cash-in-advance constraints. It is shown that the steady-state effects of a permanent increase in the inflation rate on capital accumulation, labor and current account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in Mansoorian and Mohsin (2006). However, there is an ambiguous change in consumption depend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ption and labor in the utility function. If consumption and labor is with a large degree of substitution, consumption may rise. Moreover, there is an impact decrease in the shadow price of investment when the policy of targeting a higher inflation rate announces, and the degree of such decrease is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time length between the announcement and the realization of policy. Prior to the execution of the policy, the capital stock decumulates and the current account may go through a deficit or surplus first and then deficit along the unstable trajectories depending on the relative impact between the change in the shadow price of investment and the shadow price of assets on the locus where the current account maintains in equilibrium.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higher inflation targeting policy, the capital stock continues to decumulate and the current account accumulates along the stable paths toward the new equilibrium. In addi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ption and labor also influences the dynamic movements of the shadow price of investment.
2

雙元匯率與體制崩潰

郭威伶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

貿易條件,經常帳與資本累積

李宏正, LI,HONG-Z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最近,在考慮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系下,貿易條件(Terms of Trade)外生變化對其經 常帳(Current Account) 影響的相關文獻上,以兩期模型(Infinite-horizon Modcl) 處理時,若貿易條件恆常地惡化,則一方面由於實質所得減少造成儲蓄降低,因而使 得經常帳惡化 (此即所謂「財富效果」) ;另一方面則經由實質利率改變影響儲蓄與 投資決策,因此經常帳再度隨之調整 (此稱為「實質利率效果」) 。至於貿易條件惡 化對於經常帳究有改善或惡化的影響則端視各模型處理時假設不同有不同的結論。 在Heckscher-Ohlin 生產技術的假設下,兩要素用在兩部門間生產,會使得貿易條件 透過第三管道影響經常帳。由Stolper-Samuelson 定理可知,貿易條件惡化將會降低 出口財較密集使用要素的報酬,提高進口財較密集使用要素的報酬,在所得重新分配 之後儲蓄決策將有所改變,因而經常帳也跟著受影響。此稱之為 Stolper-Samuelson 效果。 本文擬運用Blanchard 式的跨代模型(Overlapping-generations Mode)考慮一個小型 開放經濟體系在面臨外生貿易條件惡化時,其經常帳與資本累積的動態變化。此模型 假設每個經濟個體(agent) 活有限期,因此長期均衡值不必滿足時間偏好率等於利率 的條件,我們在此考慮投資與儲蓄的動態決策行為。又由於假設Heckscher-Ohlin 生 產技術,本文也將著重於討論Stolper-Samuelson 效果在此模型中的影響。
4

成長匯率動態關係之研究

許明宜, XU,MING-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研究動機 歷史上,經常有貿易保護者提出希望藉由稅關稅課征以改變實質匯率進而改善經常帳 。例如:Edwards,S(1987) 曾提出了一兩期三財模型,對此關係加以解釋。然而在E- dwards的兩期三財模型分析中,並無法探討實質匯率及經常的動態調整過程,且實質 匯率最后的升貶結果無法確定。同時該模型亦未引入資本累積的概念。 另一方面,林柏生教授(1989)最近提出一包含資本累積的兩部門無限期最適動態模型 ,並利用其探討關稅對經常帳的影響;其結論為:若一國專業化生產,則關稅對資本 和經常帳不受影響;若同時生產兩財,則其影響決定於兩財的要素密集度和起初是否 為自由貿易的情況,然而此模型分析中缺乏了Edwards 模型中的非貿易財,如此關稅 變動將缺少另一透過實質匯率,進而影響經常帳,資本的管道。 因此本文試圖結合該兩篇論文,拮取各自的優點,並配合林柏生教授的理論架構,加 以擴充,建立一個無限期、三財且包含成長體系的模型,探討貿易條件的變動,對實 質匯率以其經常帳和成長的影響。 二章節結構 1.緒論 2.文獻回顧 3.模型設立與分析 4.結論
5

中國經濟失衡之研究 / The Study of China’s Economic Imbalance

蔡政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全球經濟失衡為進入21世紀以來人們最為關心的經濟議題之一,而各國經濟失衡中又以中美經濟失衡所佔比例最高,也最為世人所重視。以中國經濟失衡的角度出發探討其現象及原因,可發現中國經濟成長有高度傾向由投資及外貿出口所帶動,內需消費的成長力道最為疲弱。然而,任何偏頗的成長都有其極限,投資與出口兩大動力引擎現階段正遇上成長的瓶頸。在連續若干年的高投資率後,產能過剩與虧損的陰霾已然籠罩中國產業界及融通其資金的金融機構,而中國的內需消費依然沒有令人感到驚豔的起色;年年擴大的貿易順差與外匯存底正招來各國不公平競爭的譴責與貿易壁壘的對待,也吸引預期匯率升值的國際資本前來套利。 檢討中國經濟失衡的內部發生緣由,產權分配不當與資訊揭露不全是中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投資過度的根本原因;貧富不均與城鄉差距乃是民間消費不振的首要因素;中國企業身擁鉅資卻未能妥善分配盈餘,是民間儲蓄最大的來源,也是間接影響家計部門面對未來信心不足,因而儲蓄過剩、限制消費支出的重要因素。經濟失衡的外貿順差來源則是數量龐大但卻利潤微薄的加工部門貿易出口,加以人民幣幣值確實有低估的跡象,對國際資本的湧入提供基本面的支撐。 雖然要轉變經濟結構並非一蹴可幾之事,但中國政府在2006年擬定的十一五計畫中,已針對中國經濟失衡的現象提出六大面向的改革。全球經濟失衡要能改善,並非僅是單純的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即可獲致,必須要貿易赤字國節約消費支出、增加儲蓄,及各個貿易順差國擴大內需消費支出,緩步溫和的改變經濟結構與相對幣值,方能有效解決經濟失衡的現象卻不傷害經濟體質。
6

金融帳與全球經濟失衡

廖詩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經濟失衡的議題在20世紀末受到注意,泛指先進國家與新興國家經常帳發展不對稱的情形,尤以美國經常帳赤字的惡化為核心。 由於經濟失衡的現象讓未來全球的經濟成長添加了變數,經濟失衡的原因即成為專家學者間熱烈討論的議題;其中以儲蓄和投資相關的討論最多。有不少學者認為導致全球經常帳失衡的原因是美國儲蓄太低且過度消費,中國為首等新興國家卻又過度儲蓄、投資不足。作者則認為英國、日本為融通美國經常帳赤字的重要來源;先進的小國(盧森堡、新加坡、南韓、比利時)集中投資美國也是造成美國鉅額經常帳赤字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隨著能源價格的飆漲,油元的勢力以及其對全球經濟失衡現象所造成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本文以貿易依存度的高低區分出「外貿型」與「內需型」的國家,並且觀察到國際間資金淨流動的方向大致符合以下的趨勢:「外貿型」的國家傾向融資「內需型」的國家;同時金融規模較小的國家融資金融規模較大的國家。另外,金融部門的規模也和跨國資金移動的規模有關。金融規模越大的國家,跨國移動的資金規模越龐大。針對以上的觀察,作者從資金的供給與需求以及金融部門的功能提出解釋。
7

台灣地區經常帳的實證研究-VAR模型的應用 / The emperical research of current account in Taiwan - the application of the VAR model

陳信忠, Chen, Shung C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是探討管理浮動匯率時期(1978年第三季至1993年第三季),台灣地區經常帳盈餘發生的原因,同時考慮匯率因素、貨幣市場及商品與勞務市場吸納的情況。利用兩個向量自迴歸模型,分別納入:(1)匯率、利率、經常帳、消費節約及貨幣供給,(2)匯率、利率、經常帳、財政盈餘及貨幣供給,藉由因果關係檢定、預測誤差分解、及衝擊反應,分析經常帳失衡的原因。   實証結果指出:台灣地區經常帳盈餘,深受匯率、財政盈餘及消費節約的影響,這個結論與我國低估幣值與出口拓展的政策一致。且經常帳盈餘並不能夠顯著的影響貨幣供給,這個結論與央行沖銷的措施一致,其目的無非是要隔離國外部門影響國內貨幣。足見自由化的匯率政策,不但讓匯率反應出合理的水準值,同時可追求獨立的貨幣政策,配合著獎勵投資、消費及增加公共支出,增加國內吸納,藉以減少鉅幅的經常帳盈餘。

Page generated in 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