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58
  • 57
  • 3
  • 1
  • Tagged with
  • 61
  • 61
  • 43
  • 39
  • 34
  • 28
  • 23
  • 22
  • 21
  • 21
  • 19
  • 17
  • 15
  • 14
  • 1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隱私權(亦稱寧居權“Privacy”)與大眾傳播之研究

吳恕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隱私權是一個新的名詞,在英、美稱為Privacy,英文的解釋為: —The Stato or Condition of being withdrawn from the society ofothers, or form public interest. Seclusion. —Absence or avoidance of publicity or display. 也就是說包括「從社會或公眾事物中退卻的形勢」、「隱居」與「避免暴露於公眾」的意思。 Privacy譯成中文,很難找出一個完全恰當的名詞,有人翻成隱私權,隱秘就是隱私而不公開的意思,也有人翻成寧居權,寧居就是安寧生活、不受干擾的意思,事實上,究諸Privacy的本意,既含有隱私的意義,也含有寧居的意義,因此我們認為將這兩個名詞並列,似乎更能表達Privaoy的意義。 為了名詞統一,下文提到的Privacy概以「隱私權」表示,事實上,有些場合可能還是用「寧居權」比較恰當。 隱私權的基礎在於「單獨而不受干擾的權利」(the xight to be Letalone),它是從個人的自由權、財產權、追求幸福等權利中演化出來的,因為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除了參與公共事務與公共生活的部份外,他還應該能夠保有自己的私生活,不受他人干擾。 在英美法律中原來並沒有隱私權(Right of privacy)一詞,至一八九○年,兩位法學家布蘭蒂斯(Louis D.Brandeis)和華倫(Samuel D. Warren)在哈佛大學的「法律評論」上發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指責黃色新聞侵犯了「個人私生活的神聖界限」後,這項隱私權才真正受到廣泛的承認。 在民主社會裡,人民有「知的權利」(Right to Know),為了適應這種需要,新聞自由即被擴展到極大的限度;同時,人民也有保護他個人私生活安寧、不受他人干擾的權利,這也就是所謂追求個人幸福的權利;由於人民有這兩種不同的基本需要,既要知道更多的事情,又要防止別人知道自己的隱私,如何保持這兩種權利至適當平衡的程度,則是值得詳加研討的問題。 隱私的保有與消息的傳播是互相矛盾的,消息傳播的越廣,則其隱私保有的程度即越小,因此,大眾傳播事業對於隱私權的影響也最大,如果從事大眾傳播工作者,如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廣告等,侵犯了一個人的隱私權,其所造成的損害就比其他個人所造成的損害要強烈而深遠得多,大眾傳播工作者實不可不注意及此。 隱私權自一八九○年創始至今,還不到一百年的時間,美國現在雖然多數的州已經承認隱私權,有的州也予立法保護,但也有某些州還沒有正式承認這項權利,只是在別的法律中間接予以保護。 我國在法律上也沒有隱私權這一名詞,可以引用的只是憲法、民法、刑法及其他法律上的有關規定而已。 由於隱私權到目前還沒有發展到一個成熟的階段,各國法律對於隱私權也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舉凡與個人的私有權利有關的事務都在討論的範圍之內,如一個人的姓名、肖像、信件等等所牽涉的事務,以及侵入住宅、竊聽談話、破壞契約等所引發的問題,都被認為與隱私權有關,本文由於篇幅所限,所討論的主要是與大眾傳播有關的隱私權部份。 在民主制度下,人民的自由與權利受到積極的保障,隱私權是人格權的一部份,可說是一種基本人權,自應受到合理的保護。目前,我國的法律並沒有隱私權這一名詞,學術研討的領域中「隱私權」也是默默無聞,更沒有關於隱私權的事著,大多數國人對隱私權尚無所知,自未能從法律上尋求保護其個人的這項基本權利。這在自由民主的社會來說,實在是一個缺憾。因此,作者試就隱私權做一整體之介紹與研討,期能使隱私權也在我國引起大家的注意,使人民不失其應享之權利,使大眾傳播工作者更能尊重人民的這項基本人權,這也就是作者寫本文的主要目的所在。 同時,作者還要說明的,隱私權範圍很廣,不是一兩條法律條文所能概括的,有些侵犯隱私權的行為,在法律上未能予以懲罰,尤其在大眾傳播的領域中更為常見,這些行為雖然在法律上未予懲罰,但是基於大眾傳播的社會責任,作為一個記者或其他大眾傳播工作者,仍應該有所不為,尊重他人的權利。因此,本文除了就法律的觀點來討論隱私權外,並著重於大眾傳播的社會責任,希望大眾傳播工作者,在處理牽涉到個人隱私權的問題時,除了考慮法的觀點外,並同時注意道德的立場。
2

台灣臉書使用者的隱私權管理 / Facebook users’ privacy management in Taiwan

林宜萱, Lin, Yi Hs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Given the high penetration rate of Facebook and more than 10 million daily active users in Taiwan, the subject of Facebook became an important focus of study. This thesis attempted to examine how factors such as gender and gender, time spent on Facebook, personal privacy orientation, knowledge, negative experiences and privacy concerns would predict users’ profile privacy settings and their use of privacy protection strategies. By utilizing the Communication Privacy Management theory (CPM), individuals and collectives would develop the rules, known as boundary. In the process of managing one’s privacy, they would coordinate the boundary and also mitigate the disruption to the rules established, known as boundary turbulence. A survey of 1,102 Facebook users in Taiwan through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was conducted over a two-week period from April 29 – May12, 2014, and yielded a confidence level of 95% and a 3% confidence interval. Results showed that 48.6% of respondents were males, while 51.4% were females. Respondents that fell between the age group 25-34 also made up the biggest group among users. Respondents had spent an average of 4.71 years on Facebook at the time of the study, and reported that they spent an average of 3.06 hours on Facebook per day. Facebook users in Taiwan were privacy-oriented, had partial knowledge to Facebook’s privacy policy, and were concerned about their privacy on Facebook, particularly how Facebook utilized their personal user information. As for negative experiences users had on Facebook, over three quarters of them reported the negative experience of being invited into the spammed shopping groups. Respondents also utilized different privacy settings based on the nature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ir profiles. Through performing linear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es, results showed that gender, time spent on Facebook, users’ personal privacy orientation, knowledge toward Facebook’s privacy policy and negative experiences served as predictors to the strictness of users’ profile privacy settings. On the other hand, gender, age, knowledge toward Facebook’s privacy policy, negative experiences and privacy concerns served as predictors for users’ privacy protection strategies. This thesis contributed to the current research pool in the following ways. First of all, the sample in this thesis was representative of the population of daily active users in Taiwan. Secondly, while numerous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predicting users' privacy management via privacy settings or the frequency of updating their privacy settings as dependent variables, this thesis also considered privacy protection strategies, such as deleting Facebook friends, un-tagging photos, and turning off cookies on computers. Thirdly, this thesis also considered users' negative experience on Facebook, and confirmed that it wa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to both users’ privacy settings on profiles, and privacy protection strategies. Keywords: Communication Privacy Management theory (CPM), Facebook, privacy, boundary management, Taiwan
3

工作場所勞動者資訊隱私權之初探性研究

洪敦彥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代理理論認為,雇主對勞動者,有減低資訊不對稱之需求,從而避免勞動者之任何投機行為與偏差行為損及其利益。不過,雇主為減低資訊不對稱所為之隱私侵擾行為,卻涉及到勞動者資訊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從資訊的獲得、處理、儲存、散播與利用等,皆與隱私權的爭議密不可分,並且同時與管理效能息息相關。 本文以當代之隱私權理論為經,以工作場所中勞動者資訊生命週期的各階段為緯,配合我國法律現況與國際保障趨勢,透過文獻分析法,以及訪談研究後發現:1. 國內雇主的隱私侵擾行為以行為監督、資料監控為主,實施檢測之隱私侵擾行為不若國外發達;2.國內缺少對工作場所隱私侵擾行為之相關立法規範;3.國內雇主實施組織控制的方式有直接與間接兩者;4.隱私侵擾行為同時會為組織帶來正功能與負功能;5. 雇主隱私侵擾行為之動機乃是透過瞭解員工的勞動過程、本身條件,以減低其資訊不對稱的劣勢,目的是為了發揮組織控制之管理功能;6.組織取得臨時員工之個人資料項目較正式員工少,而離職員工的個人資料管理較模糊。最後,本文分別對政府管制、人力資源主管/雇主與勞動者等三方面提供不同之建議,並指出後續研究方向。
4

企業內電子郵件監控與隱私權保護爭議之探討

呂雅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旨在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所欲處理的企業內電子郵件監看議題的引爆點及研究方法。 在針對監視與勞動隱私的討論中,福特(Michael Ford)指出,當前的監督與過去相較,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資訊傳播科技的興起化解了從事持續監督的經濟障礙。本論文的第二章,首先即由工作場所監督行為,特別是資訊社會電子化辦公場所帶來的新興科技監視型態--電子監視開展。以最常見的監控方式---電話監聽、錄影監控及電子郵件與網路使用行為的監控作為主要的討論內容。 關於企業內電子郵件監控的問題,不論實務見解或相關論述,長久以來,均落入這樣的迷思:雇主確實擁有電腦所有權,雇主為維護企業秩序,有權規定應遵守的紀律。相較於政府行為的侵害,上開二種聯想於是給了雇主監視的堂皇理由。甚且,即使國際勞動基準的建構已漸漸蔚為風尚,然而,此議題亦未獲得應有的關注。因此,本文於第二章希望藉由檢驗監看行為所涉基本權利的侵害,作為喚醒所應珍視之憲法價值的引導。接著論證基本權利的第三人效力與提供基本權利衝突的解決之鑰。 我國對此問題的相關論述多聚焦在美國法,實務見解由結論上看來,也因襲美國法的思維。美國法上累積不少案例,於立法史上亦多有爭議與阻礙。然而,美國學者亦不乏批評聲音。本論文第三章,一方面介紹本議題在美國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也是要呈現法規範不足所面臨的窘境。 美國隱私的概念來自個人主義,隱私幾乎被當作財產看待。然而,對此議題,歐洲國家則採異於美國法的個人自主、尊嚴的價值傾向。更值得注意者,相對於美國對於通訊內容本身的討論,歐盟指令提供的是個人資料的保護。本論文於第四章即以歐盟相關立法規範及主要會員國之規範作為美國法的對比。雖然美國法上的評論現況,多以侵權行為的侵入要件及「隱私的合理期待」作為主要的標靶,但許多學者也留意到歐洲人權公約第8條的規定。本章中,我們也將探討歐洲人權公約第8條的意涵及關於「合理隱私期待」的檢驗。另外,歐洲人權法院在人權及基本自由的保障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該院的重要判決,值得詳細介紹,以收當頭棒喝之效。 論文第五章,主要是針對我國相關法律規範的檢討及實務判決的俯瞰,並提出本文看法及我國法上自省的方向。 最後,本論文第六章整理先前討論的重點,提出若干建議作為結論。
5

論隱私權之刑法保護

陳嘉宜 January 2008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Law
6

隱私權在澳門的保障 : 以個人資料保護法為中心 / 以個人資料保護法為中心;"Protection of the right of privacy in Macao : focus on the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Act"

梁芷娟 January 2009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Law
7

基因資訊運用管制政策工具之研究

蔣佳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基因資訊可能使得個人與外界間的互動產生風險與不確定的情形,也就是擁有這樣資訊的個人若得知自己身上帶著有缺陷的基因,或是可能有某種疾病的家族性遺傳時,個人往往基於保護自己的前提下而不願意去公開或是刻意隱瞞這樣的資訊,這也就是基因資訊不對稱的情形。基因資訊所引發的問題可以概括為兩種:(1)基因資訊隱私:個人本身為基因資訊的唯一擁有者,雇主因為掌握不到基因資訊,在人力資源管理上可能會使得雇主雇用到不適任的員工;另外,保險公司若沒有基因資訊,則它將在原本須承擔的風險之外再承受更多額外的風險成本。(2)基因資訊公開:若個人的基因資訊得以公開或是被他人所取得,則一旦這樣的資訊被不當使用,在工作職場上,雇主可能會將患有某種疾病或潛藏某種疾病基因的人排除在職場之外;另外一種情形是發生在保險,身上帶有某種基因缺陷的個人,往往是保險公司所不願提供保險的對象 。 準此,因著基因資訊所致之基因隱私與基因歧視情形的發生以及對於個人在工作權以及財產權(保險)上的不利益,或是因為基因資訊不對稱,造成雇主或是保險公司的相對弱勢,擬於本論文研究探討的問題敘述如下: (1) 基因資訊運用管制的目的?基因資訊運用的類型為何?基因資訊運用可能引發的議題有哪些? (2) 隨著基因科技的進展,透過基因測試的進行,可以幫助人類瞭解自己的基因組成。但這樣的基因資訊如運用在侵害個人隱私或是因此而遭到差別對待時,又該如何確保基因隱私權以及避免基因歧視? (3) 為確保基因隱私權以及避免基因歧視,政府或管制機關該如何設計與選擇管制基因資訊運用的有效政策工具?
8

公權力利用衛星科技對隱私權的影響-以美國法為中心

蔡達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家為達成本身存在目的、實現各種公共任務而影響人民隱私權的程度,可分成國家安全、犯罪偵查與行政檢查等三個面向,又以實施的手段方法,可以分為對於個人表象事物與資訊的取得、入侵個人封閉事物與資訊,以此適用的法律原則,儘管有其例外,大致上可以分成封閉、開放;通訊內容與非通訊內容兩大原則,作為權衡國家公權力與個人隱私權保障與否及其程度範圍的判斷標準。此等原則仍適用於國家公權力利用衛星科技影響個人隱私權的情況,特別是利用衛星進行通訊監聽方面,與其他監聽工具方法並無明顯差異。利用衛星取得他人通訊內容,必須事先取得搜索票,如要取得非通訊內容,該資訊若有識別個人的成分,則應由法院為非搜索票的許可程序,以保障個人資料不受任意外洩或交付他人的風險。 其次,國家公權力利用衛星進行穿透光波的遙感探測,除了以國家安全為目的使用之外,作為犯罪偵查仍需事先取得搜索票為宜。至於無票搜索的衛星穿透光波利用,由於衛星造價及營運成本昂貴,距離地表過於遙遠,無面對面武器檢查的明顯立即危險存在,仍採用衛星進行穿透光波探測,違反比例原則的可能性相當高。 就有關開放空間中的衛星空照攝影或定位追蹤行為,即使是隱私權保障的程度較低,仍可能因為衛星高空、遠距、全球化且可為結合所有地面的個人資料庫形成全面監控的情況,難免使隱私權的保障略顯不足。對此,我國警察職權行使法對於開放空間中的監控行為限定在重罪與一年以下期限,足為開放空間原則的界限。至於有關公權力機關在私人財產外部裝設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作為監控個人行動的行為,美國國會趨於保障個人地理位置資訊的影響之下,可能不能再以開放空間原則作為身分確認與定位追蹤行為的合法基礎。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如有可能進入並探測他人封閉生活領域事物,或者如跟監時日過久,就有必要由法院審查。
9

建構具有語意隱私偏好保護平臺 / Constructina a Semantics-Enabled P3P Privacy Protection

黃宏傑, Huang, Hung Chie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為了確保個人資料的隱私,本研究期望可以建構一個在主從式架構的環境中,利用語意網技術來改善現有的個人隱私偏好平臺(P3P)。透過語意網中的本體論和規則的加入希望可以提昇個人隱私偏好平臺的正規語意,來實現具有語意的個人隱私保護規範架構,確保使用者不會有解讀錯誤的情況發生,讓網站的資料使用規範,可以更符合使用者的意圖,讓原本使用者需仔細詳讀的隱私規範書,可以透過一簡單的協議過程去加以簡化閱讀隱私規範書的步驟。 / In this study I’m going to build an environment with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 and utilize Semantic Web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platform for privacy preferences (P3P) in order to ensure the privacy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With the ontology and rules of Semantic Web hopefully it will upgrade personal privacy preferences formal semantics to achieve the semantic of personal privacy protection framework to ensure that users will not misunderstand. The usage of web site information can be more in line with the user's intentions, so that the original user were required to carefully read the privacy specification can be implemented through a simple process which simplified the steps of reading privacy specification.
10

公務機關比對個人資料對資訊隱私權之可能影響 / Information Privacy Issues under the Data-matching Programs in Public Sector

王怡人, Wang, Yi-R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政府給付行政功能日益加重,公部門掌握個人資訊之機會與能力快速成長。以現今之資訊科技,各公務機關分別持有之檔案,可輕易在極短時間內經由傳輸、串連、比對而彙整為相當完整之個人資料檔,使得政府有機會成為社會上最龐大個人資料庫之擁有者。如能妥慎運用,不但可以提升行政效能,建立政府一體形象,且能積極實現人民權益,形成政府與人民雙贏。反之,漫無限制之資料比對則可能侵害人民之資訊隱私權。 所謂「資訊隱私權」係指個人可自行決定是否將自身資料公開或供特定使用之權利。我國大法官於2005年9月28日作出之釋字第603號解釋有完整之闡釋,指出其係受憲法第22條所保障之基本權利。然而憲法對其保障並非絕對,必要時,國家仍得基於公益之必要,在符合法律保留、法律明確及比例原則之條件下予以限制,但應在組織與程序上對於個人資料採行必要之防護措施。就公務機關執行個人資料比對業務而言,值得探討之處在於法律保留、法律明確原則是否落實,以及組織與程序上之防護措施是否妥適。 本論文以「歷史解釋」方法解析資訊隱私權之意義,以「比較法制」方法討論其憲法基礎,以及各國為保護此權利所制訂之資料比對法規。最後,經由「文獻分析」方法,整理學術論文、著作、法規、函釋及實務案例後,對我國公務機關比對個人資料之法制規範以及組織與程序提出建議。具體建議包括:於個資法中明定公務機關執行個人資料比對應盡之程序義務,對於資料之使用確實遵行合目的原則,儘可能以作用法為依據,不應僅憑組織法行之;參與比對之機關內部應設專責組織,推動「自我審查」機制,另於外部設督導單位,監督各機關比對業務之進行,同時藉重資訊科技協助正當程序之落實。

Page generated in 0.02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