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
  • 4
  • Tagged with
  • 4
  • 4
  • 4
  • 4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灣高科技產業新產品上市之整合性行銷溝通─產品、品牌及產業影響因素之探討

胡嘉杰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企業全球化且技術逐漸進步下,台灣高科技廠商由專業代工慢慢轉變成自行製造且銷售,品牌對於廠商在進行新產品上市的影響將與日鉅增,其也將變成企業重要的資源之一。而台灣高科技廠商在品牌的打造上由於經驗不足,屢見失敗的例子。要順利的打造品牌,整合性行銷溝通策略將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唯有依據產品及品牌的特性來制定整合性行銷溝通策略時,可使溝通策略發揮最大的效果,進而強化品牌並累積品牌權益。 本研究旨在探討產品、品牌以及產業因素對於整合性行銷溝通策略之影響。在針對台灣的高科技廠商進行問卷調查後,其實證結果如下: 1.品牌強度越強對於整合性行銷溝通過程有正面的影響,將使得溝通整合程度提高、訊息一致性且清晰度亦提高。 2.溝通的訊息策略須依照品牌概念或產品定位來決定才能達到有效的溝通。如當品牌或產品為功能性概念或高科技定位時,當以屬性為主的訊息策略為佳。 3.高科技廠商在進行行銷溝通時,由於所處的環境變動性較高,對於行銷溝通有著負面的影響,如會造成訊息一致性降低、清晰程度降低,因此需加強其在行銷溝通上之努力,如加強溝通之整合或者訊息一致性。
2

品牌概念地圖: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方法比較研究 / Brand concept maps: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structured and unstructured

凌筠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產品充斥市場的時代,追求獨特的產品功能已經不是各品牌最重要的目標,建立正確的品牌形象已經是目前最重要的議題,一個明確的品牌形象能建立長期的品牌價值,進而影響消費者的品牌滿意度、忠誠度與購買行為(Bhat & Reddy, 1998)。一般品牌形象研究者多用量化的問卷調查法來進行研究,部分研究者也使用質化的研究方法如自由聯想法、深度訪談法等,概念地圖此種研究方法在心理學領域早已開始使用,源自於激發擴散理論,認為人們腦子中對事物的概念彼此之間互相連結成一個網狀系統,若一個概念被觸動,其它的概念便會連動產生。這種圖像式的方法近年被用在品牌行銷方面,用來了解人們記憶中的品牌形象聯想結構(Henderson, Iacobucci, & Calder, 1998)。 過去在概念地圖的操作上,各有不同的操作流程,當受試者要繪製品牌概念地圖時有提供受試者備選概念的方法稱做「結構化方法」,沒有提供備選概念而讓受試者針對研究品牌進行聯想的方法稱為「非結構化方法」,過去雖然這兩種方法皆有研究者使用,但未有研究比較這兩種方法操作結果上的差異,也沒有針對非結構化方法進行信效度檢測,故本研究目的在於了解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方法在實驗之後繪製成的「品牌共識地圖」之差異,以及使用結構化方法信效度的檢測方式來檢測非結構化方法,以確定非結構化方法是否有足夠的信效度與在品牌形象研究上的適用性。 本研究挑選與大學生較為相關的牛仔褲品類進行研究,以網路問卷方式尋找出熟悉度居中的品牌「Blue way/鬼洗」牛仔褲做為研究品牌。本研究發現,不論是結構化或非結構化方法皆無法穩定且有效地測量「Blue way/鬼洗」牛仔褲的品牌形象,但這並非代表品牌概念地圖是一個不具有信效度的研究方法,可能是因為本研究所選擇的產品品類屬於低涉入且高體驗性產品,一般消費者若沒有實際購買或使用過此類產品,較難留下深刻印象,且一般大學生在購買此類產品時品牌忠誠度不高,對品牌的印象也不深。 本研究延伸分析未來欲研究非結構化方法的研究者一個訂定標準的方向,若非結構化方法欲繪製品牌共識地圖,可將挑選核心概念的標準稍做修正,以求更符合非結構化方法的特性。在實務建議方面,本研究發現不論是結構化或非結構化方法,在核心概念的選擇上都有一定的信度水準,可知若是新推出的品牌希望知道消費者對這個品牌的印象,或是研究競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定位,可利用品牌概念地圖來蒐集相關的概念。
3

嗅覺線索與標的產品一致性對消費者態度及購買意願之影響 - 涉入程度與品牌概念之調節效果 / The Effects of Congruence between Olfactory Cues and Target Product on Consumers’ Attitude and Purchase Intention with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Involvement and Brand Concept

蔡佩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Martin Lindstrom (2005a) 指出除了視覺,嗅覺其實才是人類五官中最重要的,然而目前國內嗅覺相關之研究仍相當稀少。本研究由消費者之觀點出發,主要探討嗅覺線索與標的產品之一致性與否對消費者態度與購買意願的影響,並分析在「涉入程度」及「品牌概念」的調節作用下,對上述關係有何影響。 本研究經由前測,選擇手錶與運動鞋兩產品類別進入正式實驗,手錶產品類別中,以Swatch為象徵型品牌,CASIO為功能型品牌;運動鞋產品類別則以Puma為象徵型品牌,New Balance為功能型品牌。並以模擬的8張彩色平面廣告,施測於530位政大大學部之學生,進行2 (產品類別:手錶/運動鞋) x 2 (嗅覺線索:一致/不一致) x 2 (涉入程度:高/低) x 2 (品牌概念:象徵型品牌/功能型品牌) 的正式實驗。 研究結果顯示:一、就嗅覺線索主效果而言,與標的產品不一致的嗅覺線索比一致性之嗅覺線索更能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評價。二、在品牌概念的調節作用下,與標的產品不一致的嗅覺線索比一致性的嗅覺線索更能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評價,此情況在消費者面對功能型品牌時比象徵型品牌還要明顯。 整體而言,嗅覺線索的確會影響消費者對產品之評價。本研究提供行銷人員未來在採用嗅覺線索時,可考量的更多因素,以選擇合適的嗅覺線索加以應用。 / Martin Lindstrom (2005a) pointed out that other than sight, smell is the most important sense in the human anatomy. However, research on smell is still rare. This research sets out from the consumer persp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s that consistency between olfactory cues and target products have on purchase intention. Moderating effects of involvement and brand concept are also studied for their effects on the study. Watches and sport shoes were selected as the target products for this study. The symbolic brand in the watch category is Swatch, whereas the functional brand is CASIO; in terms of sport shoes, the symbolic brand is Puma, while the functional brand is New Balance. A2 (product category: watch / sport shoes) x 2 (olfactory cues: congruity / incongruity)x 2 (involvement: high / low) x 2 (brand concept: symbolic brand /functional brand) experimental design collected data from 530 Chengchi university students through 8 color printed advertisements. 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the following. (1) In terms of the main olfactory cue effect, olfactory cues that are incongruent with the target product can better increase consumers’ evaluation of the product than congruent olfactory cues. (2) In terms of the brand concept moderating effect, olfactory cues that are incongruent with the target product can better increase consumers’ evaluation of the product than congruent olfactory cues. This is more evident when consumers deal with functional brands than when dealing with symbolic brands. To sum up, olfactory cues do in fact influence consumers’ evaluations of products. This study provides marketers with numerous factors that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selecting the adequate olfactory cues.
4

國際品牌授權稀釋效果之研究 / The Diluting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Brand Licensing

邱纓琇, YingHsiu Chiu(Sophia Chi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在探討消費者對品牌延伸與品牌授權產品的評估,以及採用品牌延伸與品牌授權策略對原品牌權益的稀釋效果。本研究主要包括三部份:第一,探討「消費者對原品牌的認知與評價」、「產品特徵相似性」、「品牌概念一致性」、「製造商技術移轉能力/被授權台灣廠商之產銷能力」、「延伸/授權產品之產品知識」等變數如何影響消費者對品牌延伸與品牌授權產品的評估;第二,評估品牌延伸與品牌授權對原品牌權益的影響;第三,比較品牌延伸與品牌授權對新產品評估以及原品牌權益影響的差異。   經由過去文獻探討,本研究提出品牌延伸與品牌授權評估之一般化數學模型,並簡化模型進行實證研究。在研究設計上,以原品牌產品相對價格、產品適合延伸與授權的程度為依據,採取3 (Nike運動鞋/Cartier珠寶/Nokia手機)×2(適合/不適合延伸與授權之產品類別)×2(品牌延伸/品牌授權)的實驗設計,將研究情境分為12組,分組探討新產品的評估及對原品牌權益之影響,並比較採用品牌延伸與品牌授權時,消費者對延伸與授權產品的評估是否有差異,以及採用品牌延伸與品牌授權對原品牌權益之影響是否有差異。   研究結果發現:第一,當消費者對原品牌的認知與評價愈高、產品特徵相似性愈高、品牌概念一致性愈高、製造商技術移轉能力愈強/被授權廠商之產銷能力愈強、延伸/授權產品知識愈缺乏時,消費者對延伸/授權產品有較正面的評估。第二,消費者對延伸與授權產品的接受程度會影響其對原品牌的評價,兩者具正向關係。第三,消費者對延伸產品與授權產品的評估,兩者無顯著差異。第四,消費者對新產品的接受程度對原品牌權益的影響,不會因為採用延伸或授權而有所差異。   由研究結果可知,採用品牌延伸與品牌授權策略,消費者對新產品的評估及對原品牌權益的影響並無顯著差異,因此知名品牌的廠商在利用該品牌的品牌權益時,只需以品牌擁有者的角度,選擇總成本最低與效益較高的策略即可。此外,在推出新產品時,要盡量選擇產品特徵相似性高、品牌概念一致性高、目標顧客缺乏主觀產品知識的產品類別,且廠商有能力產銷該產品,才能獲得品牌延伸或品牌授權極大化之原品牌權益。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品牌權益 6 第二節 品牌授權 10 第三節 品牌延伸 15 第四節 由消費者角度探討品牌延伸的評估 25 第五節 品牌授權與品牌延伸的比較 41 第六節 來源國形象 4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9 第一節 一般化模型的建立 49 第二節 研究架構 51 第三節 研究假設 53 第四節 研究設計 57 第五節 各項變數的定義與衡量 62 第六節 問卷設計與抽樣方法 65 第七節 資料分析方法 6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9 第一節 樣本結構 69 第二節 信度與效度分析 72 第三節 品牌延伸之分析 75 第四節 品牌授權之分析 97 第五節 品牌延伸與品牌授權之比較 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9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討論 129 第二節 研究貢獻 142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47 第四節 後續研究方向 148 參考文獻 150 中文文獻 150 英文文獻 151 附錄 158 附錄一:產品知識與涉入程度之相關分析 158 附錄二:預試問卷 160 附錄三:正式問卷 162 附錄四:延伸與授權的合併分析 171 附錄五:相關係數表 175

Page generated in 0.013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