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742
  • 691
  • 138
  • 51
  • 13
  • 7
  • 1
  • Tagged with
  • 902
  • 268
  • 183
  • 161
  • 157
  • 153
  • 146
  • 135
  • 133
  • 131
  • 128
  • 127
  • 113
  • 113
  • 11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1

情報技術教育の構想とその実践(その2)(技術科)(教科研究)

徳井, 輝雄 15 August 1991 (has links)
国立情報学研究所で電子化したコンテンツを使用している。
22

中共「人民日報」、「南方日報」之廣告內容及其趨勢分析

齊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曾被中共視為「非生產性的剝削」、「資本主義的欺詐手段」的廣告事業,自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共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起了一場「靜默的革命」。此後又隨著廣告公司、廣告協會的成立以及廣告管理暫行條例的頒布,中共的廣告業有了更蓬勃的發展。 本研究乃針對此以人民日報、南方日報為分析對象,探究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五年,中共報紙廣告在廣告主的國別、主體性質、廣告目的、商品類別,以及廣告訊息中訴求方式、訴求對象、訴求層次和廣告表現的概況,並進一步對這七年來的演變,做一趨勢性的描述分析。 本論文共分六章十八節。前兩章講述緒論並做若干文獻探討,後續三章則先論及研究方法,再就研究結果進行分析;末章則做一總結,並就本論文提出檢討與建議,約六萬五千字。 在研究過程中,可以看出中共的廣告發展仍在起步階段。諸如分類廣告比例偏低、廣告內容單調,流於刻板、反資的意識型態普遍對廣告存有偏見,在在限制著中共廣告的發展。在研究方法上,限於時間及人力不足,未能進一步做大規模的、持續性的細部分析,尋求各個相關變項的關聯。希望這一屬於開拓性的中共廣告研究,能提供國人中共研究的另一面向。 本論文得以「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祝基瀅師的鼓勵與提示,更要感謝指導教授鄭瑞城師的悉心指導。鄭師治學態度嚴謹,讓我學到從事學術研究的嚴肅意義。協助研究進行的江振昌先生惠予提供珍資料及文獻,還有其他許多朋友點點滴滴的給予支持及鼓勵,在此均表示由衷的謝意及感念。
23

多國籍企業財務報表編製問題之研究

鄧苓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4

企業預算之探討

劉家霖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5

海外中文報紙對「福特訪問北平」事件報導之分析研究—處理「同一重大事件」新聞差異之探討

吳駿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是藉著「福特訪問北平」這一事件,來觀察十家海外中文報紙處理新聞之差異。 全文共分五章,茲分別說明如左: 第一章諸論。敘述研究動機和目的、「福特訪問北平」事件和當前海外中文報紙的簡介,以作為擬定假設的基礎。第二章研究方法。說明研究假設、研究步驟、以及研究過程中的標準與原則。第三章「福特訪問北平」的刊登篇幅統計和分析。第四章「福特訪問北平」新聞標題和體裁種類的統計及分析。第五章結論。包括假設的證明、檢討和建議。 本文承蒙戚師敬堯的細心指導,使能如期完成,在此深致謝意。徐師佳士給予許多觀念上的啟發,使作者獲益良多。同窗如好友翁台生、湯克遠、謝瀛春、應幼琪、胡志強諸君,在本文撰寫期間,多方賜予協助,特此一併致謝。 最後,要謝謝爸爸給我的鼓勵和幫助,希望這本論文,不會讓他太失望。
26

台灣職業訓練之經濟分析─第一青年職業訓練中心個案研究

黃立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臺灣的職業訓練,已因經濟的不斷成長、工業的不斷升級、行職業結構的急劇改變,而日增其重要性。但它對私人及社會的利益究竟有多大,頗值得我們研究,這便是本文撰寫的動機。 本論文共分成為五章、十一節。第一章是緒論,說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資料來源與限制等。 第二章敘述職業訓練的性質與目的。 第三章敘述對職業訓練教育之功能作經濟分析之方法論。成本的方法論採用P. Drouet的方法,在計算私人效益時是採用社會效益中減去薪資所得稅扣繳總額而得,此與一般用前者減去綜合所得稅而得之社會效益不同。成本效益分析的計算則採用已考慮能力因素在內,而由A, Ziderman所提出的內在報酬率公式。在成本效益分析的第四個標準--效益成本比中,把康代光與沈曾圻在一九六二年計算高等教育費收益率之公式予以稍作修正,俾使其能更為合理與正確。 第四章對臺灣的職業訓練--第一青年職業訓練中心,作個案的實證研究,經過繁復的電腦程式設計與計算後求出社會與私人的三種內在報酬率:(1)不扣除能力因素、(2)扣除一半能力因素和(3)扣除三分之一能力因素的內在報酬率,發現社會內在報酬率與私人內在報酬率分別為14.76%、12.86%、13.86%與15.52%、13.52%、14.34%。社會的效益在扣除二分之一與三分之一能力因素後,所算出的社會內在報酬率比完全不扣除能力因素之社會內在報酬率分別只低了1.90%與1.08%而已,此分明是社會內在報酬率受能力因素之影響不太大。而私人的效益在扣除二分之一與三分之一能力因素之效益後,所算出的私人內在報酬率比完全不扣除能力因素效益之私人內在報酬率分別也只低了2.0%與1.18%而已,此亦顯示私人內在報酬率受能力因素之影響也不太大。由以上的結果,可證明一般人所言能力因素在所獲之效益中佔很大部份之說法是不正確的,只是私人內在報酬率比社會內在報酬率受能力因素的影響稍大一點罷了。私人內在報酬率比社會內在報酬率高的原因之一是該項職業訓練是完全免費受訓,所以私人受訓之直接成本就低得多了。原因之二是很多年齡--所得的資料尚未達薪資所得扣繳額的最低起扣標準,所以私人效益僅比社會效益稍低一點而已。 將上述的社會和私人之內在報酬率與我們所選出的貼現率--中央政府的長期公債利率12%與最近的銀行業三年儲蓄存款利率12%,作個比較後,發現不管是社會內在報酬率或私人的內在報酬率平均比我們所選出的貼現率為高。 這些高的私人內在報酬率,表示家長送他們高中役畢的孩子去接受職業訓練之事是絕對值得的。因任何一個私人內在報酬率均超過13.5%,尤其扣除了二分之一能力因素效益後所算出的內在報酬率仍有13.52%,顯示私人接受職業訓練甚為值得。倘使家長把這筆職業訓練教育經費存入銀行生息,按銀行三年定期存款利率只有12%而已,若是把該筆經費拿去買中央政府的長期公債,則其利率亦只有12%而已。因此,就個人言,投資在職業訓練上是完全正確且值得的。由職業訓練私人內在報酬率的大小,可看出社會對某種職業訓練之需要程度,意即可產憑藉此種理論,作為個人擬訂教育訓練計劃的依據。 次論社會的內在報酬率,因任何一個社會內在報酬率均超過12.8%,此社會內在報酬率可反映出現行職業訓練教育的社會利益,高的社會內在報酬率具有一種政策性的隱含,即據此指標,我們可向政府提出加強高中役畢者之職業訓練的建議。因為假如我們只在有限的政府經費下並需關心各種資源的有效運用時,當然要考慮內在報酬率大小的層次問題。前述的社會內在報酬率也不低,此指標可作為政府職業訓練教育計劃的依據,從而我們建議政府主動擴大並加強高中役畢者之職業訓練。 第五章之結論與建議中,綜合了本研究之結果與發現,然後分別對個人與政府提出建議如下: 1.鼓勵私人接受職業訓練。 2.政府應: 1. 普遍成立政府職業訓練機構。 2. 加強擴大辦理各項技能檢定考試并提高已通過職業技能檢定者之待遇。 3. 修訂二年制技專的考試資格,使高中畢業並已接受職業訓練者也有報考的資格。 4. 鼓勵中小企業自辦職業訓練。 5. 加速擴大辦理夜間職業訓練。
27

民國六十年代初期台灣報紙醫事廣告問題之研究

劉懷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既名「六十年代初期台灣報紙醫事廣告問題研究」,目的即在暴露與記實六十年代初醫事廣告現象。首先為本文立論有所根據起見,以「醫事廣告的社會責任」揭序,說易醫事廣告應持守的本份。 認清本分,再對照事實現狀並證實現況的不良,緊跟著追論問題的歸責,最後提出建議,結束。 本文第二章是揭露事實真象的重點。第一節以台灣省五家日晚報為對象,就其六十一年報紙抽樣,測量醫事廣告的量以及其不良者所佔的篇幅比例。這其中遇著的問題是測定不良的標準是什麼。為求周全細密,除了參照英、日、美國的標準以及本國的有關規定外,再參照報紙醫事廣告中慣用的不良詞句,作成具體而不籠統的衡量標準為測量依據。第二節是分類。列析醫事廣告的類別。一般讀者的印象中,只覺廣告的林林總總,往往對「醫事廣告的種類」未有清楚的概念。譬如一般人所稱的性病廣告,其實意思往往包括性病廣告和性機能廣告,這兩種廣告大致上可以這樣分說:前類大半是於治性病的西醫醫院診所所刊登,而後類又多半是吹說能以清宮卸醫的妙方治腎虧、性弱等毛病的中醫診所所刊登。為此,本節特別把五花八門的醫事廣告作了三種分類,盼望能讓人更清楚的看到醫事廣告林中的類別。第四節以親身調查所得的結果證實一般所稱廣告的虛偽性。雖然這節需要花費很多的體力和金錢往來於台灣南北路途上,才能求得對證,但能以事實證明廣告中的的確有虛偽,協助本論文站腳,這也是值得的。 第三章分四節,分別由衛生機關、醫師公會、報社以及新聞自律團體的立場出發,找出他們管制不良醫事廣告的辦法,行政命令以及準則、決議。再以辦法、行政命令收到的實際果效以及準則、決議下的事實反應對照,找出所以行之不成的漏洞。最後第四章試提補救的辦法。 第四章分三節提出補救的辦法。第一節先引證先進國家根本沒有醫事廣告的前例,表達個人樂在嚴法下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想法,等於同醫界先進言。第二節建議新聞自律團體,最好擁有主動檢查與實際制裁的權力。因為即使醫事廣告日後在政府的大力壓制下凈化了,報紙若以後再出問題,新聞自律團體沒有實權,問題還是不可能藉自律解決。這對報紙說來是縱容,對自律機構說來會是再一次的嘲笑。第三節草擬「醫事廣告審查準則」,並其罰則,提供衛生官署參考。盼望本文除了暴露更深入更具體的醫事廣告不良事實之外,能就研究所得,針對漏洞,提供解決辦法。
28

台灣經濟發展對報業之影響

賴金波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自從光復以來,由於有效的執行經濟建設計劃,國家經濟快速成長,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出隨之轉變,從落後的型態,變為繁榮。 在這種大環境的轉變之下,報業的發展,自然亦不例外。當然,影響報業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似不僅只經濟一環,但從報業發展的歷史看來,如在政治民主、社會安定的狀況之下,經濟的發展是支持報業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 筆者選定研究這個題目,乃是希望能夠探討在台灣經濟飛躍成長的今日,經濟與報業有何密切的相關性。無可否認的,研究「台灣經濟發展對報業之影響」。這是一個範圍很大的題目,要討論所有有關於經濟與報業發展的因素,在有限的研究期限下,勢非容易。因此筆者乃選擇其中較重大的影響部份,來作為這篇論文的研究範圍。這個範圍包括台灣經濟發展對報紙發行、廣告的影響:和由於經濟的繁榮,使報紙日益重視經濟新聞的報導,以及由於經濟大環境的改變,支持了台灣經濟性專業報紙的復穌四部份。
29

台北四家日報災禍新聞報導之分析—五十九年七月至六十年六月

賴清松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報紙被視為社會公器,其功能不僅在充分報導新聞,更要提供新知識及建立意見自由市場,尤以二十世紀人類屢遭天災人禍之侵襲,社會存在許多問題,報紙應該協助解決,避免受害。然則台北報紙是否竭盡所能,發揮其報導、教育及輿論之功能,頗值探討。筆者不揣譾陋,就台北四家日報災禍新聞報導,加以分析,並評其得失,希冀有所成果,以供報界人士作為改進之參考。 筆者深信:研究報紙災禍新聞報導,須致力於三端:材料、方法及理論。所取材料,為五十九年七月至六十年六月的「中央日報」、「新生報」、「中國時報」及「聯合報」,所舉例證,均取資於此,並求其至當。所採方法係內容分析,遵循選樣、統計與分析等三步驟,以探求各報災禍新聞報導概況與異同。所據理論,則廣採各家之說,徵引中外新聞學名著,與報紙實例相互印證,以探討其得失。 本篇論文,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詮釋災禍新聞之意義,進而敘述研究目的、基本假設,及研究方法等細節。第二章純係量的統計分析,以資明瞭各報災禍新聞報導則數多少,所佔版面大小,在全部新聞中所佔比例,災禍新聞分類,照片幀數及有關言論等六項狀況,並逐項分析其意義。第三章則採取個案研究,就選樣中抽出五件重大災禍新聞,針對內容的正確性、遣詞用字及言論等方面,作分析比較,以彌補第二章統計數字之不足。第四章與前兩章一脈相承,根據比較結果,檢討各報處理災禍新聞的態度及報導技巧。第五章結論,歸納本論文的重要研究結果,繼而提出改進意見,就教於學者碩彥。 承蒙業師閻沁□教授悉心指導,細心審核原稿並予斧正,本論文始能如期完成。筆者謹在此申致萬分謝忱,並感謝新聞研究所的師長們及同窗好友給予筆者的鞭策與鼓勵。 筆者天賦庸碌,素養淺薄,本論文如有舛誤,尚祈專家學者不吝賜教,以匡不逮,則無任感禱。
30

台北報紙不良醫藥廣告現狀之研究

林煌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醫藥廣告是不宜向一般大眾做廣告的,因為醫師所出售的是一種專業知識與技術服務;而藥品最大的主顧是醫院與醫師,即使患者自行購買藥物,照理亦應透過醫師開具處方。任何醫藥的新發明與新發現,其專業書刊亦必詳加介紹,無須大做廣告以為宣傳。 我國醫藥發達昌明盡人皆知,而不良醫藥廣告充斥傳播媒介亦眾所週知,這不能不說是社會上的一種怪現象。因之,乃引起對本問題鑽研之興趣。本文之研究乃就學術立場,以新聞學的觀點,將台北市五大日報的不良醫藥廣告實況,作有系統之敘述,並就民國五十九年之現狀作一深入的分析,藉以發掘發生的原因,進而提出補救辦法,俾供從事是項工作者之參考。 本文共分為八章:第一章敘述研究範圍及不良醫藥廣告的意義;第二章參酌日本的分類法,配合台北報紙現狀,將不良醫藥廣告區分成五大類,分別佐以剪報說明;第三章參考英國及日本之法令、報社、廣告公會、醫藥公會等四方面管制不良醫藥廣告的方法;第四章研究我國管制不良醫藥廣告方法的利弊得失;第五章從中英日三國的管制方法,找出以大眾為對象的醫藥廣告最低標準;第六章根據六年來的統計資料說明台北市五大日報總廣告量、醫藥廣告量、不良醫藥廣告量之間的關係;第七章以民國五十九年「中國時報」為例,說明不良醫藥廣告的內容、來源、特性、表現方法,第八章提出發生的原因與補救的辦法,作為本文的結論。 在研究過程中,因本國有關此一問題的專書論者不多,而實際資料的蒐集亦頗不易,幸在呂師曉光的懇切指導下,得以順利研究,並承徐師佳士指示方向並提供書目,立法院吳基福委員、內政部衛生司(今改為行政院衛生署)、台北市醫師公會、立法院圖書館、中華日報資料組、中國時報資料室等提供原始資料,李師士毅、石師永貴提供建議,銘感之情無可言喻,謹此一併深致謝意。 筆者學識淺陋,初次涉獵研究,其中容有舛誤缺失,實為意中之事,尤盼師長,不吝匡正,則幸甚焉!

Page generated in 0.02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