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論「人之解放」--馬克思主義與拉丁美洲解放神學的比較研究 / On Human Liberation

劉清虔, Liu,Ching Chi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世紀中葉,在拉丁美洲興起了一股以「解放」為主題的思潮,這股思潮 是在基督宗教的脈絡中發展的,稱為「解放神學」(the theology of liberation)。拉丁美洲諸國在歷經歐洲霸權國家數世紀以來的殖民,已 感受到強烈的桎梏;加上二次大戰後美國強勢經濟的操控、國內政局的不 穩定、種族問題的嚴重,使拉丁美洲的處境如雪上加霜。基督宗教的神父 、牧師在實際的牧靈工作中看見了整個社會現象中最殘酷的一面:貧窮、 失業、疾病、死亡。上溯其原因,不外乎經濟資源的分配不當、政治的高 壓剝奪人民的參政權利、軍隊橫行致使政權不穩、社會動盪。於是,站在 基督宗教的立場、以聖經為依歸、以社會科學為分析工具,在對所在處境 做深度瞭解後,漸形成一套以「解放」為中心的情境化神學。從一九六八 年「解放神學」定名已來,其最為人注目的,即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在其 理論中的醒目地位。神學家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方法,藉 以理解拉丁美洲的現況。因為,解放神學是從實踐中衍生的神學,強調「 正確實踐優先於正確理論」,故此,在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同時,亦傾 向社會主義的社會體制,甚至,較激進者更贊成以革命的手段來推翻現有 不公義的體制。本文基於以上的背景,即以「解放」為主題,以「人性與 社會」為主軸,探討解放神學與馬克思主義的解放觀、其解放方法,及二 者之間的種種關係。全文共一冊,分五章十五節,凡二十四萬字,各章內 容摘要如下:第一章:對拉丁美洲的處境作了一番介紹,以作為理論鋪陳 的基礎。 第二章:比較了馬克思主義與解放神學對於「解放」的概念及 範疇。 第三章:則比較二者對於邁向「解放」的方法論。第四章:則處 理二者之關聯性的問題,包括來源與運用,以及其批判。 第五章:從四 個方面對「解放」這個概念與行動提出哲學反省。
2

馬庫塞的「單向度」概念研究

吳建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1960年為《理性與革命》寫的序言中,馬庫塞就曾提過所謂的「既定事實的力量」(the authority of established fact),他認為「這是一種壓迫的力量」。 馬庫塞在其著作當中已多次提及所謂「既定的現實」(the established reality),所意指的不外乎是身處於先進工業社會中的個體受到既定體制的壓迫(oppression)與制約,換言之,先進工業社會充滿著非解放的因素。 「現今,自由(freedom)與奴役(servitude)的結合變得『理所當然』(“natural”),它已成為進步的一種手段(a vehicle of progress)。」此一論點馬庫塞在《愛欲與文明》一書中已提出,並在《單向度的人》一書中更充分地開展。 《單向度的人》的主要論點在於整體社會的意識受制於後期資本主義社會的結構,致使人們的思維無法覺醒,「現實即是合理」已經成為社會的正常看法,也就是大多數人皆依循此種模式過生活,而不去變革現狀(the status quo)。因為這一種消費與生產已形成人們的固定思維模式,即單向度的思維,由於人們不再反省現實社會的單向度現象,因此人們無法從單向度的現象中解放出來,大多數人仍處於不自覺的狀態,受到操控,社會中的成員共同架構出壓迫性的思維方式(oppressive mode of thinking),「人的意識受制於社會的存在」,人心加重現實的趨勢致使「單向度」(one-dimensionality)的態勢逐步成形。
3

結構性宰制:反反色情到反分級 / Structural domination: from anti-antipornography to anti-censorship

黃頌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言論分級的辦法,特別是與性有關的言論分級,往往持著「保護未成年人」的立場落實於政策中。將這種對未成年人的言論限制手段,透過個人道德的論述,建構成一個對於未成年人之人格及人身安全的保護措施。然而在這個巧妙的論述之下,卻掩蓋不住底下騷動不已的權力角逐。 回顧二十世紀八○年代的反色情女性主義論述,麥金儂直接指出「色情」的問題從來就不只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關於政治、關於權力、關於社會結構的問題。事實是,種種對於未成年人可以接觸的資訊、言論施加之限制,也從來都不只是道德問題,而是(如女性主義者尖銳而正確的見解指出的)一個關於政治、權力、結構的問題。言論不只是意見,言論是具有能動性(agency)的。麥金儂表示言論對於社會現實的建構有著莫大的影響力,藍騰更使用奧斯汀的行動(performativity)理論來說明言論的能力。而巴特勒儘管在結論上反對反色情女性主義推動言論管制,卻也是基於肯定言論的行動力,對於言論管制往往剝奪傷害性言論的受害者在言說場域裡能夠自我賦權的機會,更透過公權力對此類言論與歧視結構的肯認,而有強化這個受害者結構的危機。 我將從巴特勒對言論管制手段的批判,以及對於如何透過言說關係的再利用,來試圖顛覆既有的權力關係。現有的所謂「保護」未成年人之言論限制政策,其實一方面是鞏固成年人對未成年人之權力關係,另一方面也是將未成年人的教育視為成年人彼此爭奪權力的場域。我將論證言論的管制策略不僅無法達到「保護」的效果,更是對未成年人之主體性建立的直接傷害:如果言論有建構社會結構,以及建構主體在社會結構中的位置之能力,剝奪這項能力,就是在剝奪未成年人透過性言論與現實世界進行交互辯證的能力,並剝奪其建立以及發展自我主體性之重要工具。

Page generated in 0.014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