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22
  • 212
  • 10
  • 2
  • 1
  • Tagged with
  • 224
  • 224
  • 68
  • 66
  • 57
  • 54
  • 44
  • 42
  • 38
  • 38
  • 37
  • 32
  • 32
  • 30
  • 28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我國檔案專業學會組織與活動之分析研究 / The study on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ies of archival association in Taiwan

吳俞伶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現代社會十分講求專業化的表現,專業化已是各種領域發展的趨勢。專門的學會是專業化的一個具體的呈現,專業化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專業學會的建立與運作,能促進專業的發展。 檔案人員透過成立檔案專業學會,使組織得以凝聚,並透過組織,使檔案人員更專業化,兩者相輔相成。因此,檔案事業要走向專業化,必須要有專業學會的支持,方能成為氣候。 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及「深度訪談法」針對檔案專業學會的組織與 專業活動情形進行研究。研究對象分為國外及國內,國外的部分以美國、英國、加拿大檔案人員學會為主,國內則是以中華檔案暨資訊微縮管理學會為例,進行文獻分析,並針對國內之學會組織與專業活動情形輔以訪談的方式,了解國內檔案專業學會最新的發展。 根據研究結果,對於我國檔案專業學會組織與活動之分析,提出結論如下: 一、 國外檔案專業學會發展健全,已有完整的組織與專業活動的進行;二、國 外檔案專業學會在專業發展扮演的角色及貢獻:根據美國、英國、加拿大三國提出其扮演的角色及貢獻;三、臺灣檔案學會的組織與專業活動運作情形:(一)我國檔案專業學會組織與專業活動現況,(二)我國檔案專業學會的組織發展尚未完善 ,(三)我國檔案專業學會扮演的角色,(四)檔案專業學會與其他機關互動稍嫌不足。 最後就前述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一、借鏡國外檔案專業學會組織與專業活動運作情形:就文獻分析結論國外的組織體系與專業活動情形參考;二、其他—內在環境的改變:(一)應盡速培養更多的檔案領域相關人才,(二)檔案專業學會的轉型。
2

我國政府機關實施集中採購制度之研究

吳維標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現代國家政府的行政權逐漸趨向集中,政府職能因之日益擴大,其所掌轄範圍愈來廣泛,其所職掌事務愈來愈繁雜,愈為分工精細,並且隨著現代科學日新月異的神奇發展結果,進步的科學器械及設備不斷問世創新與普遍運用,促使政府業務之處理亦邁向技術化與專門專業化,而造成政府機關近年來孔需大量各類別之專門技術人才,及現代化科學管理技術的機關管理方法之必然趨勢。所謂現代化科學管理,即是運用最有計劃,最有系統,最為經濟,最為捷便的方法將繁雜工作迅速、合理、準確、效能地處理之一種順利達成工作目標之手段。在過去數十年間,工商企業界實行科學管理方法,有了宏大績效。進而政府機關為謀求減輕其業務成本與過量人、財、物力的浪費及不當運用,故近年來政府機關亦積極倡導機關科學管理之辦事方法。 人、財、事、物四者是構成政府機關不可缺少的重要要素。也是推動機關業務之四個基本動力。人與財在我國政府機關中已先後建立良好制度,並且在不斷革新與研究改進下頗能符合時代潮流需求。惟獨事與物迄今尚未樹立一個法制,雖然二者具有影響行政效率之重要性,然而當政人士卻忽視且未及重視此項問題,任其肆意發展。結果導致數十年來社會不良風氣之滋生與政治制度之不健全,而成為國人詬病指責之焦點。當前我國正全力從事國民經濟普遍開發,企求國家經濟快速成長之際,一切行政與社會組織結構均須徹底地革新與調整。並從而研究議如何運用現代化行政管理技術,以配合國民經濟發展,減少經濟成長過程中行政組織方面之耗費帶來不必要的過量負荷。為謀求政府機關行政效率之提高,挽救遏阻社會不良風氣漫延,減少不法、不忠情事發生,根本上非從關鍵問題予以改革整飭不可,事與物的管理是當前我國政府機關管理急待解決之癓結所在。 於我國政府機關裡,事與物的管理,在既無統一體制與缺乏標準規範遵循下,其組織結構無法配合人事制度之原則,且其用人辦法更是違背人事制度的規定與精神。人與組織既無法走上軌道,因而迫使其業務之推行,在先天不足,法規漏洞百出下,玩法弄權、濫權失職、假公濟私、貪贓犯法等不忠、不法情事自然相繼發生。其中以涉及財物之物資採購一項最為特出。況且當前我政府機關沿用傳統分散型採購辦法,各機關自立名目,花樣百出,瀆職貪贓之事乃屢見不窮,經年累月,互相因循,累積成現今政府機關人員不良風氣之蔚成,進而影響整個國家政治風氣之腐敗。縱然。並非獨我國政府機關有此項弊病之發生。其他國家政府機關也常有類似弊端之見聞,不過其他國家政府卻能知錯而勇敢堅決地予以改正。如美國聯邦政府在胡佛委員會提出行政改革方案之前,亦是弊端百出,但是在一九四九年七月美國總統杜魯門卻毅然接受胡佛第二次委員會之建議而設立聯邦事務總局General Service Administ ration專責專權地統籌掌理聯邦政府機關事與物之妥善管理。在採購方面藉集中管理方式,對政府機關經費,不但節省許多支出,又減少物資浪費,同時也杜絕了政府機關人員營私舞弊,與官商勾結,為非不法、不忠情事之發生,進而養成其機關人員廉潔守份習慣與風氣,非但提高行政效率,且奠定國家富強之基,其法誠值我人效法。是故啟發個人擬從研究分析集中採購制度在世界各國政府機關實施之情況與成果。進而研議如何引其荐此項優良制度適用於我國政府機關,期能藉現代行政管理技術的靈活運用,而解決當前我國政府各級機關「事與物」之管理問題,俾能減少其在我國經濟成長中之沉重負擔。進而能協助國民經濟迅速成長,躋我國於自立自強之域。 本專題共分五篇十一章。前兩章是研討集中採購制度機關之基本概念。第三、四章係針對英、美、韓、紐西蘭等四國政府機關實施集中採購制度之實況予以分析比較,並詳舉其優異成果,俾供我人參考借鏡。第五、六、七參章係專對我國政府機關現行採購制度予以檢討得失與宜予革新之建議,並特舉現今我國政府機關中倡行集中採購辦法之情形與績效,以為將來全面實施集中採購制度之基礎。第八、九兩章為本論文研究中心課題,係研擬我國政府機關如何實施採購制度之方法、步驟,同時指陳當前我國政府機關如何實施集中採購制度之計劃。第十、十一章為結論,指出我國政府機關將來實施集中採購制度時可能遭遇之重大問題,並大膽擬立個人對光復大陸後全國推行集中採購制度之構想。 本專題研究工作與資料搜集之能順利進行,承蒙吾師董老師潔忱懇切指導,提示原則,獲益良多,特此致謝。復蒙吾師於日量萬機,公務百忙之中,抽空多方引薦有關機關主管並得以參閱珍貴資料,在在使得本篇論文更充實、更具體,誠筆者衷心感激。又蒙張教授金鑑多年來的教誨,張教授則堯寶貴又中肯地啟導與匡正,劉清波先生熱心指正與實務資料的提供,王學長全祿熱誠的協助,許講師濱松多方聯絡協調,於筆者感謝厚澤之餘,一併謹此致謝。然筆者才疏學淺,加以資料蒐集匪易,是以闕漏乖誤之處,在所難免,至盼諸位師長嚴於教正,以匡其謬。
3

中高齡退休專業人力再運用之研究--以企業需求為導向

顏兆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依照聯合國的定義,65歲以上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超過7%以上者即稱為「高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65歲以上之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率超過14%者則稱為「高齡社會」(aged society)。台灣地區早在民國82年即已邁入高齡化社會的時代,並逐漸朝「高齡社會」轉變。更由於知識經濟時代來臨,妥善運用知識技能並發揮創造力才是企業能否創造價值的關鍵因素。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許多提早退休或正面臨退休抉擇的專業人才一方面正值中壯年仍有足夠的心力發揮自己的能力的階段,另一方面專業人才本身也累積了許多的人脈與工作經驗,能夠為企業與社會提供專業的協助。如果能夠適當地使企業再運用這些中高齡的專業人才,對於企業以及提早退休的專業人才雙方面必定都能有所獲益。 緒論的部分,首先說明本研究的研究背景,指出現今台灣在高齡化以及知識經濟世代下如何有效地開發、運用以及維持中高齡退休專業人才的勞動力必然成為解決扶養人口負擔的重要手段。本章除了敘述研究背景之外,並且提出本研究希望達成之研究目的,並針對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與研究的範圍、限制加以說明。 文獻探討的部分,分析全球高齡化的趨勢,並試著說明在高齡化的趨勢下對於勞動力的參與及運用會有如何的影響?其次則是經由文獻的分析探討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有怎樣考量?中高齡專業人才在勞動力的供給上又有哪些影響因素? 國外經驗介紹的部份,目的是希望經由介紹其他國家有關中高齡勞工再運用的計政策方案與措施,進而思考是否這些政策方案與措施能作為台灣企業人力資源運用或政府政策制定的借鏡。 本研究的問卷調查部分是將「行政院科技顧問委員組」委託成之約教授等人就「中高齡專業人才再運用議題研究:企業與政策法制面探討」這項議題所設計的問卷以及研究發現做再運用,以分析國內企業僱用中高齡專業人才的現況。最後並統整、歸納前述各章所得結論後就本研究之內容做一總結,希望能提出增進退休專業人才再進入職場的具體建議。
4

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導覽員專業訓練研究 / A Study on The Guides Training of Taipei County Yingge Ceramics Museum

施佩瑩, SHIH, PEI-Y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導覽員身為博物館教育很重要的一環,負責提供導覽解說服務及執行其他教育活動,所扮演的角色,如同觀眾與博物館的橋樑。為了扮演好這樣的角色,達成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及為民服務成效,滿足觀眾的各種參觀需求與符合不同時代與展示特性,博物館人員專業訓練實為根本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現代博物館的類型與屬性眾多,導覽員肩負的責任與工作也各異,除了需要接受共通的訓練課程,以建立在博物館服務的共識之外,更必須有一套針對不同工作性質所設計的專業訓練課程,來加強導覽人員的專業知能。 本研究以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為對象,先由文獻與理論中得出身為一位博物館的導覽員,應具備的專業知識、溝通技巧、儀表態度等,並由鶯歌陶博館這個陶瓷專業博物館的角度出發,藉由訪談導覽員、導覽志工、導覽員管理者及其主管與展示策劃人員,了解其對培訓課程的需求與看法,再與現有制度相比較,檢討缺失與改進之處,作為未來博物館規劃導覽員培訓課程的參考。 在研究結果方面,有以下幾點發現: 一、館方對於導覽員的專業及專業訓練認知不足; 二、專業訓練安排缺乏計畫; 三、經費及資源有限; 四、人員任用方面的限制; 五、館內各部門橫向溝通不足; 六、缺乏訓練成效評估機制。 針對研究發現與現行課程的分析,對於該館的導覽員專業訓練制度與內容,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建立導覽員專業倫理準則,並提高館內同仁對導覽員專業的認知; 二、訂定完善的導覽員專業訓練計畫; 三、善用館內外相關資源; 四、建立導覽員工作考核及訓練成效評估機制。
5

一位幼教工作者專業自主性的自我追尋 / A preschool worker professional autonomy of self-search

朱萬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帶著在幼教現場工作五年的倦怠感,我急切的想逃離幼教現場,進入研究所學習。本文選擇以自我敘說為研究方法,透過生命故事的書寫,澄清自己在幼教專業認同上所面對的三個危機感:工作的倦怠與迷失、教師證等同專業嗎?及不知如何回應父母的期待。 以自我敘說做為理解自己、探究專業認同的一條途徑,書寫內容涵括我的童年及求學歷程。自我生命故事的敘寫歷程,使我得以重新理解自身專業成長的圖像,並因此能化解歷程演進中所形成的專業認同危機,它嚴然可視之為「一趟自我追尋的旅程」。故事從我大學畢業後踏入幼教現場工作開始回溯,並銜接我身為幼教工作者的專業養成的歷程。 在過程中不斷透過書寫和敘說的自我反映爬梳過往經驗,在反芻自身經驗中,重塑經驗體現的價值。在重新遇見自己中,再思考教育工作者自身專業的主體性。在化解及消除專業認同中危機感的同時,我已然能有意識的再次選擇進入幼教領域繼續成長與學習。 / With the tiring feeling working at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work field, I was eager to run away from it and to enter graduate school to recharge myself. I chose to use the self-narrative inquiry as my study method. Using my own life story, I tried to clarify the three crisis awareness I am facing in my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e lost and tiring feeling at work,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a teacher’s certificate equals to teaching professions and the expectation from my parents that I do not know how to response. Self-narrative inquiry is the method I used to understand myself and to look into my professional identity. I wish to write about my childhood and how I studied. Using my life story to write about my learning process makes me be able to re-understand how my profession builds. Therefore, I am able to solve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crisis which was building up during my learning experience. This without a doubt is a “self-searching journey.” The story starts from how I decided to go to early childhood work field right after I graduated from my university. Then it talks about how I build up my professio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During the writing and examining my own experiences again and again, I manage to reconstruct the value of experience embodiment. With encountering myself again, I ponder once more the subjectivity of educator’s profession. While resolving the profession identity crisis, I have the confidence to choose to enter the early childhood work field to continuing my progressing and learning.
6

我國之會計師事務所專業形象之研究

李秋燕, LI,QIU-Y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企業形象」是近年來熱門的話題。消費者面對日趨復雜的購買環境, 卻往往缺乏判 斷商品優劣的能力與資訊, 因此, 企業形象良好與否, 便成為消費者降低消費風險的 主要考量。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 稱之為專業, 提供客戶專業性的服務。但除了其所 具有的專業特質外, 事務所與一般的企業一樣, 也需要拓展業務, 吸收人才, 及發展 有效的經營策略。然而, 事務所的專業形象是否亦是事務所發展的利器? 專業形象究 竟包含了哪些因素呢? 此乃本研究的重點所在。 本文之研究對象有二: 企業之會計部門負責人與事務所資歷一年以上的員工。主要目 的如下: 1.分析專業形象的構成因素。 2.比較事務所( 職別、資歷、學歷 )與企業( 業別, 股票發行情形, 成立時間長短 ) 對各因素的重視程度, 是否有所差異? 3.評估企業對目前所聘用之事務所, 在各因素上的表現, 其滿意程度。而企業更換事 務所的意願為何? 4.比較企業及事務所認知的專業特質與理論上的特質, 是否有差異? 本研究系采問卷調查的方式 集資料, 再將所得資料予以統計分析, 分析方法包括因 素分析、T 檢定、變異數分析、Scheffe 檢定及Fishbein Attitude model。 文中除 對分析結果作說明與探討外, 亦對專業界提出建議, 期能作為會計師事務所制定經營 策略的參考, 進而提高專業服務品質。
7

我國新聞從業人員專業化程度之研究

楊秀娟, YANG, XIU-J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一、不同專業化程度的新聞從業員對工作環境的要求,具有哪些差 異?二、不同專業化程度的新聞從業員是否享有不同的自主權?三、影響專業化程度 的因素為何? 本研究以國內十三家公民營報紙為抽樣對象,在七十六年底到七十七三月以郵寄問卷 進行測試,總計發出386份問卷,回收263份,其中有效樣本為261份,回收 率達67.6%。大體而言,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本研究發現專業化程度愈高的人,對工作環境的滿意程度愈低;特別是在專業工 作層面上,專業化程度愈高者,愈不滿意。此外,由於對目前大環境的不滿意,因而 研究中亦發現,我國新聞從業員多傾向將新聞事業發展成一專業型態。 二、在自主權的高低方面,研究中顯示,專業化程度之高低無論在新聞室內或室外都 與擁有自主權的多寡無關。 三、在影響專業化程度的因素方面,研究發現,教育程度高,曾受過新聞傳播教育, 在新聞界服務年限較短的人,專業化程度較高 至於在年齡方面,則以31∼40歲的人專業程度較高。此外,在總社服務的人專業 化程度亦高於分社的新聞從業員;民營報社的新聞從業員專業化程度又較公營報社為 高。而性別、薪資所得則與專業化程度無關。
8

臺灣地區大學會計專業教育與社會需求配合情形之研究

梁天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在探討臺灣地區大學會計專業教育與社會需求之配合情形,研究方法包括文獻探討和實證研究,全文計分七章二十三節,內容提要如下: 第一章 緒論。首先說明引發本研究之動機及欲達成之目的,並對研究範圍和限制、論文架構等予以說明。 第二章 採文獻探討方式來說明本論文之前提--亦即大學會計專業教育與社會需求配合之必要性。 第三章 介紹本論文所採之實證研究方法,包括問卷內容之設計、施測程序、資料整理及分析方法等。 自第四∼六章,均為實證研究之結果。 第四章 從甄選觀點探討實務界對大學會計系畢業生之期望與評估。 第五章 從在職評估觀點探討實務界對所雇用之大學會計系畢業生之期望與評估。 第六章 探討大學會計專業教育對其學生就業目標、能力之建立與培養,以及對其畢業生工作能力之期望與評估。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9

專業資料傳播的過程—新竹縣五鄉鎮醫生採用新藥之研究

皇甫河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二級傳播和接受事物的五個階段的現象,在美國的社會中已經發現快三十年了,中國社會□的一些傳播過程是不是一樣的呢?我試圖解答這些問題,向大眾傳播學教授徐佳士先生請教,在徐教授鼓勵和指導下,根據調查醫生採用新藥的情形,寫成了這一篇三萬字的論文。 本論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敘述二級傳播和五個階段的理論,第二章寫研究方法,第三章敘述提供專業資料的各種來源和功能,第四章分析醫生社交的結構,第五章分析醫生採用新藥的各種因素,第六章分析醫生採用新藥後的心理,第七章是結論。 這個調查工作,實際上是所有接受訪問的醫生(我向他們保證不發表姓名)和我共同完成的;他們認真地了解問卷的問題,審慎地選擇答案,這種對學術研究服務的態度是令人感動的。台灣必治妥公司從舊的帳簿中,替我查出醫生第一次購藥的紀錄,這是論文中極有價值的一部分資料。國防醫學院教授李煥樂博士、□珍小兒科醫院的熊悛博士、台灣大學附屬醫院的盧昌平醫師協助我決定新藥,我非常感激他們。 我撰寫這篇論文的研究方法和技術,可能離完滿的地步有段距離,因此,所有的結論應該還是一個高度的假設。
10

新聞專業化之研究

高峰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二十世紀,新聞事業是一個極引人注目的行業,因為它在這瞬息萬變的世界,扮演著傳播訊息的角色。然而,正由於新聞事業所產生之鉅大影響力,使得社會人士對其功過,有著不同的評價。 筆者自開始接受大學新聞教育迄今,已有八、九年,其間並曾在中央日報,做了一年的採訪工作。從研讀理論和實際的經驗中,個人深深感到,新聞事業實在對人類文明,負有神聖的使命。新聞從業者對社會的關係,一如專業之律師、醫生然。律師維護人民權利,醫生保障人民健康,而新聞從業員之責任,則幾乎包涵二者。就因為如此,個人心中常常頗多感慨,到底新聞事業是否做到了應盡的責任。為瞭解這個問題,於是興起研究新聞專業化的動機。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是談到專業的意義,和世界上各種專業的形成。第二章則由專業的精神,引伸到如何建立新聞的專業化,其內容包括訓練、組織、紀律、行為標準和職業保障等。第三章是由各國現行之報業目律組織,討論到其與新聞專業化的關係,因為這種自律組織,有助於凈化整個新聞事業。第四章檢討我國目前的新聞事業,雖然與世界各國相比,並無落後太多,但是有待改進之處卻仍不少。第五章結論,除了要求加強新聞工作的專業化,並曾指出,新聞事業不應受到商業化的影響,而且要保障從業人員獨立工作的精神,提高其待遇及福利,以期養廉樂業,進而羅致更多的優秀人才,參加新聞事業。 文中所云之新聞事業,大都以報紙為主,實則今日之廣播、電視等,與報紙相比,並無遜色。本文如此處理,是欲求馭繁為簡,至於其一般性的理論與事實,應該是適用於所有的新聞事業。 總之,此論文之先天缺點,乃在牽涉範圍太廣,而個人時間、精力有限,故研究結果難臻完滿。但個人願以此作為日後深入研究之基礎,並期能拋磚引玉,引起專家學者對此一問題的重視,而予以比較廣泛的研討,則不勝企待。

Page generated in 0.065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