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上海勞工運動(1927-1936)葉梅蘭, YE, MEI-L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2 |
我國從業人員組織工會之研究─以報業為例簡慧卿, JIAN,HUI-Q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目的:解嚴以后,國內勞工運動一時風起雲湧,新聞工作者也於民國七十七年在
高雄市成立第一家大眾傳播業職業工會;其后臺北市有七家報紙、中廣與三家電視公
司也先后成立產業工會。這些平日以「準專業」自居的新聞從業人員為何組織工會?
現況如何?目前是否遭遇困難?未來的發展方向為何?
二、文獻:探討新聞從業人員的問題,有個人專業化與集體專業化兩種研究取經;前
者自1964年美國的麥克里與華里發展「專業化量表」后,已有諸多研究成果;惟后者
則少有學者進行系統研究。本文即藉此集體專業化取經,以新聞從業人員組織工會進
行初探。
三、方法:由於文獻有限,本文一方面以同列「準專業」地位之工程師與教師為例,
說明「準專業」工會成敗的原因為何?另一方面,國外新聞工會之成立經年,本文
集英國、美國、西德與新加坡新聞工會之成立經過、成立宗旨、組織架構與現況等資
料,提供國內參考。另外,本文亦藉民國七十七年進行之「制定新聞記者法可行性研
究」之調查資料,說明在新聞工會普遍成立之前,新聞從業人員對工會之態度,并藉
深度訪談了解目前國內新聞工會的現況與遭遇的問題。因此,本文的研究方法系以文
獻整理為主,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為輔。
四、結果:由各國新聞工會發展的歷史,可知工會初期乃以經濟條件之改善為主要目
標,其后則致力於提升專業素質、提供專業訓練、促進報業內部民主化等專業化目標
。國內新聞工會目前仍停留在經濟條件之改善的階段,而新聞從業人員的自覺與共識
及資方對工會的認知,則是未來國內新聞工會能否順利成長的關鍵。
|
3 |
個別勞工利益與工會集體行動的辯證:以華隆頭份廠的個案為例 / The dialectic of individual labor interests and union collective action:the case study of hualon company toufen plant柳琬玲, Liu, Wan-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華隆這個個案的具體狀況,是資方在掏空案爆發後,仍繼續以壓縮勞動條件的方式茍延經營:華隆公司掌握著四、五千名員工的家庭生計問題作籌碼,持續向政府要求紓困;另一方面,又抓住工人擔心工作權與退休金不保的心理,對勞工予取予求,實行減薪、欠薪、利潤中心制等經營盈虧與工資連動的政策。華隆工會作為早期曾參與自主工會運動、至今也仍是苗栗縣產業總工會會員之一,近年來卻陷於工會幹部被開除、積極工會代表自殺抗議、工會對於資方的減薪裁員行為默不作聲之惡性循環。資方軟土深崛、工會步步退讓之表象下,工人有沒有過團結抵抗的機會?而這樣的機會又在過程中如何被解消?而台灣的自主工會運動在此場廠工會提供的協助為何?是我想要藉此個案研究加以釐清的問題。 / This thesis is about a plant trade union’s history. In this case, this company faced very serious financial crisis from the end of 1990s. The workers were owed salary for 3 months and then suffered serious salary-deduction problem after a failed wild-strike in Oct, 2001. It’s quite clear that the worker’s collective bargaining power is very weak in this plant and the internal democracy of this union is critical. I try to answer such problems such as, why can’t the workers unit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ir union committee members and fight back? How comes the labor movement in Taiwan do nothing for this plant trade union?
|
4 |
台灣1980年代政治反對運動與勞工運動:以勞支會為中心(1982-1989) / Political Opposition and Labor Movement in Taiwan in the 1980s: A Study of the Taiwan Labor Legal Support Association during 1982-1989賴建寰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1984年至1989年間的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簡稱為勞支會)為中心,考察勞支會的創立、改組與政治反對運動和勞工運動的互動關係。由於戰後台灣長期處於強人威權體制之下,使得工會組織「資源匱乏」,勞工運動由勞工自發性地開展較為困難。本文依循著勞支會組織變化的情形,觀察1980年代黨外運動、勞支會與勞工運動間不同的互動轉折。1984年勞支會創立的重要性在於,它是黨外路線鬥爭下的產物,一方面勞支會連結了黨外新生代對於群眾運動的初步想像,另一方面則提供當時黨外所能提供的資源(法律諮詢、協助者),一定的程度上協助了勞工運動的開展。到了1988年初之交,在野政治勢力的變化與年終獎金風潮的爆發,使得勞支會內在改變的因子得以萌發,再度轉向為籌組工會、協助工會發展、勞工教育與行動策略建議的組織者。在此之前,勞支會儘管有從純法律服務轉變為協助者的發展,但真正促使勞支會進一步轉變的催動力,並非來自於在野政治勢力,而是源自於勞工集體行動。整體來看,勞支會的創立與改組所具有的意涵,在當時都是相當特殊的變化,假若沒有勞支會成立於先,1987年後勞工運動可能又是另一種狀態。
|
5 |
勞資爭議中政府角色之分析──以台灣為例劉國瑛, LIU,GUO-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自民國76年7 月15日解嚴之後, 勞工意識不斷抬頭, 勞工運動如脫疆野馬, 勞資
爭議頻頻發生,爭議手段更是五花八門,一時之間,政府、企業主、一般社會大眾,
根本來不及適應,直指為社會脫序現象。過去,台灣在意識型態上強調勞資和諧的觀
念,無形中,勞資爭議被視為洪水猛獸,勞工們的不滿情緒也遭強制壓抑,由於未有
正當管道疏解,表面上維持勞資的和諧局面,暗地里,則是波濤洶涌,蓄勢待發。因
此建立勞資爭議制度化是當務之急,唯有將爭議納入制度化管理,減低爭議所產生的
暴力緊張強度,勞工運動可正常發展,社會正義的目標才能完成。
台灣的經濟發展被世界各國喻為「奇慫」,其中政府扮演著不可或缺的主導角色。政
府為培育國內資產階級,直接介入生產領域,另一方面,加強抑制勞工運動的發展以
利資本累積。勞工的基本權益也就在這三十年來的經濟發展中被完全犧牲。在勞資關
系系統中,勞方、資方、政府形成三角權力關係,彼此互為影響因素,因此在探討勞
資爭議問題時,政府角色實不可忽略。因此本文以勞資爭議為主要範圍,先就爭議的
原因及背影作一概述,再分析現行政府的相關法律制度與執行情況。最後,著以個案
分析來檢討政府的缺失及提出建議。
本文的章節安排如下:
第壹章緒論,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範圍與方法,以及分析架構。
第貳章理論基楚,將勞資爭議的意義,工會運動的掘起及政府與勞資關係作一簡單的
闡術。
第□章台灣勞資爭議的本質,探討勞資爭議之所以產生的歷史、社會、政治、法律、
法律背景。
第肆章台灣勞資爭議處理制度,說明現行法令體系,及行政機關的執行概況。
第伍章結論及建議。
|
6 |
同舟共濟或同床異夢─研究生兼任助理運動中若有似無的路線辯論 / Shipmates or Strange Bedfellows ── Debates and the Lack Thereof among Tendencies in the Campaign for University Student Assistants' Labor Rights高若想, Kao, Jo Hs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以2014-2016年的兼任助理勞動權益運動作為案例,探討社會運動內部的具體訴求、行事風格、時勢判斷等差異,其背後是否反映了一些更根本的歧異。進而檢視兼任助理運動中有哪些路線與策略,各是反映著什麼樣對運動、群眾、國家的理解與想像。希望將往往消耗了參與者熱情的運動內部爭辯,轉化為比較積極、甚至可能有助於運動實踐的路線辯論。
本研究先回顧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歐洲社會主義路線辯論,以及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的台灣學生運動路線辯論,從中學習如何進行路線辯論。接著依據兼任助理運動的時程分期,以運動中的重大分歧為肌理,歸納成幾種對於運動不同的態度,再將抽象化、概念化。針對兼任助理運動的路線辯論,本研究透過訪談來呈現運動者的實作選擇、傾向特定實作的原因,及其背後對於運動的想像,並以「反資本主義──爭勞工權利」、「爭勞工權利──反資本主義」、「爭學生權利」、「爭生活權益」等四種路線進行詮釋性的對話。
「反資本主義──爭勞工權利」與「爭勞工權利──反資本主義」路線皆以「爭勞工權利」為短期目標,「反資本主義」為長期目標;前者會優先重視長期目標,後者較常為了短期目標而牴觸長期目標,或是因太投入而忘記長期目標。「爭學生權利」與「爭生活權益」路線從經驗出發,前者較在意抽象權利,而兩者皆希望改善學生助理的勞動待遇與生活條件,不會以抽象價值來排除特定運動手段以「實用性」為主要考量。 / Using the campaign of university part-time assistants for labor rights between 2014 and 2016 as a case, this thesis discusses to what extent do internal differences in concrete demands, style of work, judgement about objective situations and others inside a social movement reflect mor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Furthermore, this thesis seeks to explore what kinds of lines and strategies there are in the part-time assistants’ campaign, and how they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nd imaginations of the movement, the masses, and the state. This analysis is done in the hope that internal disagreements can develop into more proactive and productive debates about political lines of a social movement.
I start with exploring the elements and characters of political line debates by reviewing crucial debates in the European socialist movement in late 19th to early 20th century and in the Taiwanese student movement in the 1980s. Then, I divide the part-time assistants’ campaign into different periods. Major disagreements emerged in those periods are summarized into several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 the movement. These are further abstracted and conceptualized into different lines inside the movement. I focus on choices on practical issues, reasons for such choices, and their imaginations of the movement as a whole in my interview with activists. Based on those differences, I divide the interviewees into four distinct tendencies: “anti-capitalist labor rights,” “labor-rights anti-capitalist,” “student rights,” and “rights in daily lives.” Those tendencies are engaged in intermittent dialogues with each other, and they become visible through proper interpretations.
Both “anti-capitalist labor rights” and “labor-rights anti-capitalist” tendencies see the struggle for labor rights as short-term goals and the struggle against capitalism as the long-term objective. The latter, however, is more willing to sideline the long-term objective in exchange for gains in immediate short-term goals. The “student rights” and “rights in daily lives” tendencies base their activism on daily experiences of part-time student-workers. The former is more concerned with abstract political rights than the latter, but both see themselves as pragmatists in seeking to improve the labor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ir constituency. Besides, both “student rights” and “rights in daily lives” tendencies are not willing to exclude certain means for campaign based on abstract political principles.
|
7 |
我國勞工退休金改制過程之政治經濟分析(1984-2000)林昌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勞工退休金制度自勞基法制定至今已滿20年,自實施後衍生的諸多問題即使其為勞資雙方持續不斷爭議焦點,由最早的雇主恩給制的設計,中間經過公積金制、社會保險附加年金制、個人帳戶制以及三軌制等諸多不同轉折。而影響退休金改制方向力量則包括了政治經濟社會外在環境轉變的推力以及政策中重要參與者即國家、資方以及勞工力量彼此間的角力狀況。
本研究將勞工退休金改制發展涵蓋之時間階段劃分為2個觀察點與3個觀察階段,2個時間點分別為1984年勞基法制定通過之時與2001年8月召開的經發會中勞資政三方針對退休金改制方向的角力。三個階段則分別為:第一階段自1984年台灣第一個勞工運動組織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的成立至1993年政治民主化時期開始為止,通稱為政治自由化時期。第二階段自1993年政治民主化時期開始至2000年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新政府上台為止。第三階段則是由民進黨上台執政至經發會的召開為止。
本研究目的在審視自1984年勞基法制定並訂定退休金相關規定開始至2000年政黨輪替後經發會召開在其中形成勞退金重要改制方向為止這段時間退休金改制發展狀況。而作為一政治經濟分析性質,重點則置於兩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在於分析各不同時間階段中外在經濟環境因素如何來影響退休金改制方向形成。第二個主要部分則針對各個時間階段中實際政策角力場域中的重要參與者,包括政府官僚所代表的國家部門、企業力量以及勞工團體彼此互動情況加以檢視,進而分析退休金改制方向如何在其互動中形成及產生。
由國家本身在退休金政策中的自主性來看,本研究發現威權時期國家在政策決定上自主意志的貫徹相對來說是較為輕易的,但進入民主化時期後這種情況開始產生了重大的轉變,國家利益與個別利益團體之利益開始出現相互滲透的情況。甚者當國家部門彼此之間出現政策方向或價值爭議時,加上外部利益團體影響力的舉足輕重,國家自身自主性即開始變得難以釐清,作為一個制衡角色的功能也開始趨於削弱,而放任由參與勢力自行角力迴避本身決策者及守門員的角色。而勞資政角色間實力消長仍處於轉變之中,當可作為往後階段持續觀察的重點。
|
Page generated in 0.025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