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6
  • 11
  • 11
  • 2
  • Tagged with
  • 29
  • 29
  • 10
  • 9
  • 8
  • 7
  • 6
  • 6
  • 5
  • 5
  • 5
  • 5
  • 4
  • 4
  • 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1

隨機森林分類方法於基因組顯著性檢定上之應用 / Assessing the significance of a Gene Set

卓達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現今生物醫學領域中,一重要課題為透過基因實驗所獲得的量化資料,來研究與分析基因與外顯表型變數(phenotype)的相關性。已知多數已發展的方法皆屬於單基因分析法,無法適當的考慮基因之間的相關性。本研究主要針對基因組分析(gene set analysis)問題,提出統計檢定方法來驗證特定基因組的顯著性。為了能盡其所能的捕捉整體基因組與外顯表型變數的關係,我們結合了傳統的檢定方法與分類方法,提出以隨機森林分類方法(Random Forests)的測試組分類誤差值(test error)作為檢定統計量(test statistic),並以其排列顯著值(permutation-based p-value)來獲得統計結論。我們透過模擬研究將本研究方法和其他七種基因組分析方法做比較,可發現本方法在型一誤差率(type I error rate)和檢定力(power)上皆有優異表現。最後,我們運用本方法在數個實際基因資料組的分析上,並深入探討所獲得結果。 / Nowadays microarray data analysi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biomedical research. One major goal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 expressions and some specific phenotypes. So far in literatures many developed methods are single gene-based methods, which use solely the information of individual genes and cannot appropriate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genes.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gene set analysis, which carries out the statistical test for the significance of a set of genes to a phenotype. In order to cap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gene set and the phenotype, we propose the use of performance of a complex classifier in the statistical test: The test error rate of a Random Forests classification is adopted as the test statistic, and the statistical conclusion is drawn according to its permutation-based p-value. We compare our test with other seven existing gene set analyses through simulation studies. It’s found that our method has leading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having a controlled type I error rate and a high power. Finally, this method is applied in several real examples and brief discussions on the results are provided.
22

山村地域における森林・林業教育の現状と課題 - 愛知県奥三河地方公立小中学校を事例として -

大浦, 由美, OURA, Yumi, 松下, 泰子, MATSUSHITA, Yasuko 12 1900 (has links) (PDF)
農林水産研究情報センターで作成したPDFファイルを使用している。
23

物質資源・環境資源としての木曽谷の森林 (2) -木曽谷の森林の環境保全的効用 -

只木, 良也, TADAKI, Yoshiya, 鈴木, 道代, SUZUKI, Michiyo 12 1900 (has links) (PDF)
農林水産研究情報センターで作成したPDFファイルを使用している。
24

森林環境税の理論と実際

荒木, 一彰 23 July 2018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経済学) / 甲第21288号 / 経博第576号 / 新制||経||286(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経済学研究科経済学専攻 / (主査)教授 諸富 徹, 教授 岡田 知弘, 准教授 長谷川 誠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Economics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25

權力與空間形塑之研究-以台北市都市公園為例

廖淑婷, Liao Shu-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權力為主軸,來探討權力在公共空間中的運作。在權力部分,以「文化霸權」及「權力三面向」為理論基礎,闡述權力最高面向是如何以「意識型態」來運作,其又如何透過公共空間來展現。案例部分以台北市都市公園—二二八和平公園、中正紀念堂及大安森林公園公園為分析對象。最後則總結前述研究成果,並提出公共空間規劃的省思。 首先,本研究以葛蘭西(Gramsci)的文化霸權(Hegemony)及路克斯(Lukes)的權力第三面向來分析權力如何及為何透過意識型態來運作。指出權力以意識型態來展現時,會被視為一種比之武力較不殘忍的手段,能收編被統治者,使其成為一個無權力者。另外,在意識型態方面,則回顧台灣主流政治意識型態—「台灣意識」及「中國意識」,說明二種意識型態的歷史背景和發展,進而表示政治認同時常以文化認同為基礎。 其次,回顧都市公園的發展,從都市公園的歷史中尋找都市公園的功能及意義。說明由私園到公園的演變及從改善都市環境衛生到強調美化再到強調市民參與的過程,其實就是貴族或政府權力慢慢下放的過程。 接著,本研究以政府特質將時間分為日本殖民時期、國民政府接收日本政權至解嚴前、解嚴後民主時期等三個時期,透過二二八和平公園、中正紀念堂、大安森林公園的案例分析,來解析這些都市公園空間形式背後所呈現的意識型態及政治運作。在二二八和平公園案例中,不同時期分別擁有當時政治背景下的產物:日本殖民時期的總督府博物館、後藤新平銅像、廣播放送台;國民政府接收日本政權至解嚴前的五座北方官式亭閣;解嚴後民主時期的二二八紀念碑、二二八紀念館。這些空間的變遷充滿濃厚的政治意識型態。在中正紀念堂案例中,從建堂過程到空間設計,都充滿「中國意識」,可謂中國意識型態下的產物。而大安森林公園案例中,從體育館與森林公園之爭及觀音像去留問題分析中發現:公園空間形塑過程裡,由政府所賦予的政治色彩不再那麼濃厚,市民已能透過動員來改變政府的既定決策。 最後,對於前述研究發現總結出:要體現公共空間的公共性,可透過系統的組織、公開的資訊及智識的提升,以讓反霸權的機制來制衡霸權、且從權力的第三面向回歸到權力的第一面向。而更具體的作法將有待制度上衡平的設計,以走向民主化的常軌。
26

老舊工業區再造-植樹綠化可行性分析

林曉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工業區因應工業發展之需要已經歷經近三十年之發展,隨著大環境及產業結構的改變,加上工業區因為年代久遠,區內設備老舊失修且區內管理服務中心無法滿足廠商需求,使區內廠商外移嚴重,產生工業區土地閒置問題,於是工業區再造議題應聲而起。觀察台灣島內對於工業區再造之措施,都僅於區內環境及設備之改善,土地閒置問題仍然嚴重。 另一方面,因為地球氣候暖化問題嚴重,國際間對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管制隨著京都議定書的訂定產生標準及制裁行動;而油價持續上漲,如何節省能源也成為各國熱烈討論的 話題。台灣本島人口僅占全球0.4%,但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例確高達0.96%;能源資源有限,然台灣能源皆需仰賴進口,身為地球之一份子,如何節能減碳亦成為台灣責無旁貸的目標。 在討論二氧化碳減量的方式中,增加植樹造林面積是被認為成本最低且對國家整體經濟之衝擊面影響最小,同時京都議定書對於造林減碳的方式亦予以肯定。 是否可以全面植樹來再造工業區成為本文之重點,藉由工業區以全面植樹再造之利弊分析來提供另一思維,既可解決工業區再造問題又能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 本文選定林口工二工業區作為個案,以其全面植樹之淨現值等資本預算方析及SWOT分析來說明其可行性,希望作為台灣工業區再造之參考。 / The industrial districts in Taiwan are facing the problem of land unused due to the movement of factories inside the district and the reason is that the old environmental facilities and the service of district center being unable to meet the request of factories with the change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How to regenerate these industrial districts becomes a critical issue. Using the measures which only focus on the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 and facilities can not solve the problem. On the other hand, to control and punish the heavy CO2 emission has been taken globally with the implement of Kyoto Protocol in order to ease the problem of climate warming on the earth. With the rapid rise of oil price, how to save the energy also becomes the hot issue. Taiwan island is with 0.4% of global population, compared with the high percent of 0.96% on the CO2 emission and the energy is imported mostly, as the member of the earth village, to save the energy and decrease the CO2 emission becomes the inevitable responsibility and important objective. Analyzing the possibility to plant the tree comprehensively to regenerate the old industrial district is the key point of this study, hoping to provide another kind of thinking on this issue, Moreover, to meet the goal of saving energy and decreasing CO2 emission.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Linko industrial district,the measure of NPV the kind of capital budget analysis and SWOT analysis are used as the reference to regenerate the old industrial district in Taiwan.
27

国有林野における森林レクリエーション事業と地域社会

大浦, 由美, OURA, Yumi 12 1900 (has links) (PDF)
農林水産研究情報センターで作成したPDFファイルを使用している。
28

兩個組合數學的主題: Hadamard 矩陣的建構及有關森林的研究 / Two Combinatorial Topics: Constructions of Hadamard Matrices and Studies of Forests

施耀振, Shih,Yaio-Zher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這篇論文,我們主要探討兩個獨立的組合數學主題:一個是Hadamard矩陣的建構,一個是有關森林的研究。在第一個主題,所得者又分為二,其一,我們從一個已知的Hadamard矩陣,利用Sylvester的方法去建構名為Jm-Hadamard矩陣。從這個矩陣裡,藉由在Sm上適當的排列,可以獲致其他2mm!-1個Hadamard矩陣。另外,我們引進Jm-class的概念, 將之寫成CJm,並探討當n整除n'時,CJn'是否包含於CJn。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得到最初的結論是CJ8 CJ4 CJ2。其二,在已知的t個階數分別是4m1,4m2,…,4mt的Hadamard矩陣,希望獲得一個階數是2km1m2… mt的Hadamard矩陣,使得k值愈小愈好。我們可以找到最小指數的上界,這個數稍好於Craigen及de Launey所得到的值。在第二個主題裡,我們致力於三個目標,首先,我們將平面樹上的一些結果,推廣到平面森林上,諸如Shapiro的結果,葉子的偶數、奇數問題,Catalan數與類似數之間的恒等式。其二,我們用了一個很簡潔的方法去證明Chung-Feller定理,也獲致相關的結果及應用。最後,我們以研究數種n-caterpillars的優美標法,作為本文的結束,最特別的是我們可藉用拉丁方陣去建構2n-caterpillars的優美標法。
29

國際貨幣基金的組織與功能 / The Organization and Func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王瑤瑛, Yao-ying W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布列敦森林機制的成形與運作是基於國際社會對一九三0年代經濟大恐慌所記取的歷史教訓。國際社會要捨棄「以鄰為壑」的歷史錯誤,期以國際協調與合作解決國際經濟秩序不穩定的問題。但是在建立布列敦森林機制的過程中與布列敦森林機制的運作上,顯現出國際政治權力與國家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考量。美國以其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發展出的國力,主導了布列敦森林機制的設計,將大部分的國家納入此項體系中,並以此體系中的規範、準則來約束所有成員的行為。透過此機制的槓桿運作,美國得以將其在政治上與經濟上的力量發揮到極至,從而維護美國繼續作為霸權國的國家利益。布列敦森林機制成為戰後國際合作的基礎架構,會員國所簽訂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條款成了體系成員的行為準則。制約條件與監督會員國的經濟政策之權是國際貨幣基金兩項最重要的武器。然而,制約條件所產生的政經效應,卻讓國際貨幣基金倍受批評。影響制約條件成效不彰的原因包含有國際貨幣基金的組織結構因素、國際環境因素與執行制約條件的國家的內部因素。國際社會將所有的責任都歸於國際貨幣基金,實在是隔靴搔癢,同時也無助於解決當今資本全球化所引發的問題。 目  錄 序言 壹 圖表目錄 參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國際貨幣基金之成立 4 第一節 布列敦森林機制的起源 4 第二節 布列敦森林機制前的國際貨幣體系 9 第三節 懷特方案與凱因斯方案 12 第四節 小結 17 第三章 布列敦森林機制的制度分析 21 第一節 國際貨幣基金的制度 21 第二節 國際貨幣基金的組織 26 第三節 美國霸權與布列敦森林機制 34 第四章 國際貨幣基金角色的轉變 50 第一節 國際經濟環境的變遷 50 第二節 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條款的修訂 54 第三節 特別提款權的運作 59 第四節 國際貨幣基金的監督功能 61 第五章 國際貨幣基金的制約條件 67 第一節 什麼是制約條件 67 第二節 制約條件的發展 71 第三節 制約條件與調整政策 76 第四節 制約條件的政經效應 79 第六章 一九八0年代的拉丁美洲債務危機 92 第一節 拉丁美洲債務危機的起源 92 第二節 處理拉丁美洲債務危機的國際行動 96 第三節 處理拉丁美洲債務危機的成效與政經意涵 102 第七章 一九九七年東亞金融危機 111 第一節 東亞金融危機的起源 111 第二節 東亞國家的政治經濟結構 117 第三節 處理東亞金融危機的國際行動 119 第四節 國際貨幣基金穩定方案的檢討 123 第五節 小結 132 第八章 結論 138 參考書目 143 圖表目錄 圖 圖3-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結構圖 45 表 表6-1 拉美國家的貿易平衡、經常帳與資本基本轉移 的情況,1977—1987 105 表6-2 接受IMF融資計畫的拉美國家之經濟表現 105 表6-3 接受IMF融資計畫的拉美國家之債務情況 106 表7-1 泰國、印尼與南韓三國外匯存底的變動, (1997年6月—19982月) 112 表7-2 東亞四國的債務情況 114 表7-3 東亞四國的經濟表現,1997—1999 131

Page generated in 0.019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