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63
  • 47
  • 16
  • 7
  • Tagged with
  • 71
  • 71
  • 71
  • 32
  • 23
  • 18
  • 17
  • 16
  • 15
  • 14
  • 13
  • 12
  • 11
  • 10
  • 1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債券型基金之風險分析及控管

羅湘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長久以來,台灣債券型基金一直存在收益率(Yield)與流動性(Liquidity)的迷思。在國際巿場上,收益率(Yield)與流動性(Liquidity)存在某著的扺換(Trade Off)關係,欲享有倩券型基金高收益,可能必須犧牲某種程度之流動性,反之亦然。而在台灣巿場上卻是硬將兩者置於同向,為達到此目的,透過作價讓淨值不跌,是其一之方法。而作價問題由來已久,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殖利率曲線,也就是沒有一個公平巿價評價基礎。主管機關規劃以九十四年底為界限,自九十五起,所有的債券新投資必須採取公平巿價評價,但不溯及既往。但在解決最終問題的過渡期間,債券型基金所存在的問題是什麼呢?以50%持債投資組合觀之,20%的結構債,自九十三年九月以來,因六個月期LIBOR已上揚一三○個基本點,是問題的主要根源,也正因為如此,存在著所謂的流動性風險及利率風險。 基於上述,為研究近期以來債券型基金所面臨之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信用風險,以及投信業者對於債券型基金的風險控管如何具體落實,故為此篇研究報告並進行分析。 再者,對於債券型基金面臨可能買到地雷債、利率自谷底緩步走揚、債巿空頭來臨等巿場因素,主管機關、投信、投資人之於債券型基金,為一建議。
12

信用評等與股票流動性

謝婷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7年中次級房貸爆發後,美國信用評等機構的中立地位,受到質疑以及攻擊。回顧過去評等的,國際信評公司對美國恩隆(Enron),在爆發前才降為「投機等級」;在亞洲金融危機發生之後,歐美信評公司普遍給予亞洲國家過低之評等,對亞洲地區經濟復甦造成一定程度之負面效應。一連串的金融事件引發了投資人對於信用評等效力的疑慮:信用評等還是能代表中立客觀的評價嗎?是否擁有較公開財務資料更多更完整的訊息?果真如此,對於問題的發生是否有發現及反應的能力?本研究利用相對買賣價差以及Panel data、Simultaneous Model檢測信用評等對股票流動性之影響,再進一步討論信評與財務結構的關係實證分析信用評等對台灣證券市場流動性存在正向關係,並且影響財務結構。本研究實証結果的價值是提供影響市場流動性的因素中,信用評等也是促成流動性的原因之ㄧ。信用評等所帶來的流動性提供了對投資者、金融機構以及資本市場更穩定並且更有效率的機制。
13

投資人情緒及流動性與貝他套利交易策略之關聯性研究 / Investor sentiments, market liquidity, and betting against beta trading strategies

黃聖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來許多學者指出股票市場不如效率市場假說所述,反而存在低風險異常報酬之現象,而Frazzini and Pedersen (2014)提出貝他套利交易策略,藉由該策略可增加獲取之超額報酬。故本研究將探討低風險異常報酬是否仍存於近年的美國股票市場,另外,亦將加入投資人情緒及流動性指標,研究其是否能改良貝他套利交易策略。實證結果顯示,低風險異常報酬仍然存在於美國股票市場,且執行貝他套利交易策略可增加所獲取之超額報酬。此外,於該策略加入成交量變動率及成交量,分別作為情緒及流動性指標後,發現兩種方式皆能改良貝他套利交易策略之獲利,其中又以加入流動性指標能獲取較多報酬,然而上述兩種策略於2007年至2008年金融危機時,皆無法有效提高貝他套利交易策略的獲利。
14

金融中介與流動性-Diamond模型之延伸 /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Liquidity -- an Extension of Diamond Model

林炫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投資人在獲取報酬之前,可能發現其它更為有利的投資機會、甚至在短期時發生消費需求,因而有臨時要求抽回資金的可能。投資人面對如此流動性風險(liquidity risk),金融資產與活期存款皆可扮演提供流動性(liquidity provision)的功能。部分文獻上質疑,當金融市場與銀行同時存在時,活期存款亦具有可交易性,則銀行提供流動性之功能如何。本文依循Diamond(1997)所提出金融市場有限參與率的觀念,考慮投資人在可交易性資產之外,尚可選擇將部分資金投資於不具有可交易性、但具有較高效率性的長期生產活動。當銀行並未存在時,投資人不僅無法達到跨期補助(cross-subsidization)性質的消費型態,甚至將發生效率性的損害。一旦銀行(a coalition)存在時,集中資金持有後將可代表投資人進行效率性的投資活動,再將短期與長期投資報酬以提領契約的方式配置予兩類型投資人,將可避免掉效率性的損失。且由於銀行選擇的長期投資方式是不具有可交易性的效率性長期生產活動,因此提領契約當中所約定的第2期求償權(date 2 claims)是不可交易的。於是乎,銀行確實可設計符合社會最適化條件的提領契約,使得其存款客戶達到社會最適化的消費機會集合。也因此,投資人願意將資金完全存放銀行,次級市場的資產交易活動不再存在。
15

可轉換公司債宣告與發行對公司股票流動性影響之研究 / The effect of convertible bond announcement and issue on stock liquidity

簡子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可轉換公司債相關法規與市場的逐漸完善,越來越多公司使用可轉換公司債進行籌資,然而許多研究報告皆顯示,可轉換公司債之發行對於公司會產生負面影響。本研究之目的,即在於探討可轉換公司債宣告與發行對於發行公司股票流動性所造成之影響為何。本研究以國內1997年至2009年間曾發行國內可轉換公司債之公司為樣本,以宣告日及發行日建構三種不同觀察期(圖3-5-1),利用事件研究法計算發行公司股票流動性指標(成交量、成交值、週轉率)因可轉換公司債宣告與發行所造成之變化程度,並進一步以多元迴歸法(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分析,探討可能影響股票流動性變化程度的重要因素為何。 本研究之實證結果如下: 1.發行公司股票成交值及週轉率在發行日後較發行日前皆顯著下降;在宣告日前後部份,股票成交值及週轉率在宣告日過後亦顯著下降,但若剔除2001年10月前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使用發行日代替宣告日該部份之資料,則僅股票週轉率呈現顯著下降;與宣告日前公司股票流動性相比,發行日過後公司股票成交值及週轉率皆顯著下降。 2.根據迴歸分析,發現大盤成交量變化、股價變化、股價波動率變化、市價淨值比及成立年數皆可能影響公司股票流動性變化幅度,前三項變數對異常股票流動性變化的迴歸係數為顯著的正值,後兩項變數的迴歸係數則為顯著的負值。至於內部人持股比率、獨立董監席次比率的迴歸係數則並不顯著異於零。
16

資訊揭露、盈餘品質與股票市場流動性之關聯性 / Information disclosure、earning quality and stock market liquidity

林秀錦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全球弊案陸續發生,投資大眾信心受創,對提升資訊透明度以及資訊品質正確性愈來愈殷切,主管機關為了維護資本市場,修改相關法規、制定相關政策以確保資訊正確性,另外,我國資訊揭露評鑑主要是希望藉由評鑑的機制,使公司對資訊揭露能有所重視。 本研究主要分別探討資訊揭露水準與資訊品質(盈餘品質)對於股票市場流動性的影響,並參考Francis et al. (2008) 的作法,探討資訊揭露水準與股票市場流動性間之關係在納入盈餘品質考量後,結果是否改變,檢視盈餘品質與資訊揭露水準之關係在台灣市場為何。 本研究採用我國的資訊揭露評鑑系統之評鑑結果來衡量資訊揭露,研究結果發現,公司資訊揭露水準愈高,股票市場流動性愈好,盈餘品質愈好,股票市場流動性愈好,但資訊揭露水準與股票市場流動性的關係在納入盈餘品質後,其結果並無明顯差異,推論在台灣市場中,除了盈餘品質外,尚有許多因素影響公司資訊揭露政策。 / Investors confidence in companies is decreasing due to the increasing rigged cases around the world. Therefore,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and accuracy receives much more attention than ever.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capital market and ensure information accuracy, the authorities have taken several steps such as relevant laws introduction and regulation amendments.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ing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and Disclosure Ranking System in Taiwan is to expect the companies would tak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ore seriously.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impacts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level and qualities on stock markets liquidity. Furthermore, followingFrancis et al. (2008), this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qualities in Taiwan capital market by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the liquidity of stock markets after the adoption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transparency ranking system. This research evaluates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y adopting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Transparency Ranking System in Taiwan.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higher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level , the better the liquidity of stock market . Furthermore, the research also finds that the better the earnings quality, the better the liquidity of stock market . However,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level and the liquidity of stock markets reveal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taking earnings quality into consideration. Therefore, we conclude tha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s affected by many other factors in the company.
17

公司治理與股票市場流動性之關聯性 / The relationship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market liquidity

陳新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2003至 2008年間國內上市櫃公司為研究對象,探討公司治理與股票市場流動性之關聯性。公司治理機制包括董事長兼任總經理、外部董監事持股、管理當局持股、機構投資者持股、家族型態以及控制權與盈餘分配權偏離程度,並以買賣價差作為衡量市場流動性之變數。 由過去的相關文獻推論,公司治理機制之良窳的確會影響財務報表揭露的透明度,同時產生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並對市場流動性產生衝擊。實證結果指出,外部董監事持股比率及外資法人持股比率愈高,其買賣價差愈小,市場流動性愈佳;管理當局持股比例愈高、企業為家族企業者以及控制權與盈餘分配權偏離程度愈大者,其買賣價差愈大,市場流動性愈差。 /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stock market liquidity by observing the publicly listed and OTC companies in Taiwan in the period from 2003 to 2008.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s used in this thesis include CEO duality, outside director ownership, management ownership,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family ownership and deviation between ultimate control and ownership. And we use bid-ask spreads to measure market liquidity. The empirical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Firms with greater outside director seats or foreign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r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bid-ask spreads and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market liquidity. While firms with greater management ownership, family ownership, and deviation between voting rights and cash-flow rights, are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bid-ask spreads and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market liquidity.
18

考慮流動性風險下的投資組合最佳執行策略 / Portfolio selection under optimal execution strategies : considering liquidity risk

林琨哲, Lin, Kun Ch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台灣境內共同基金規模不斷成長及證券市場鉅額交易的比重逐漸擴大,大額的成交量對於台灣證券市場的影響日益值得關注。Perold & Salomon (1991)、Indro(1999)與Beckers & Vaughan (2001)等學者皆提出大規模基金在持股調整及大額交易時,對於市場上資產價格會產生明顯的衝擊,同時,也會導致交易所伴隨而來的執行成本增加。因此,本研究便考慮在鉅額交易的情境下,流動性風險如何反應至執行成本上,並且分析、比較不同的市場情境、規模、產業類別下的執行成本差異。   本研究透過Almgren and Chriss(2000)所提出的交易執行策略模型,將市場衝擊、手續費…等因子考慮至交易執行模型中,推導出不同特性之市場參與者的執行成本及變異數。針對不同的市場情境、企業規模大小、產業類別…等進行流動性風險反映執行成本的程度及執行成本期望值、變異數進行分析。   本研究得到以下結論:在鉅額交易下,流動性風險藉由對資產價值產生不同程度的衝擊而反映在執行成本上。由買賣價差進行流動性分析得知,規模較小之標的樣本所面臨的流動性風險較大,但規模較大者較易出現大幅波動。在危機發生期間,各標的樣本所面臨的流動性風險皆提升,其中,又以規模較小者及金融產業最為明顯。在危機發生期間,各標的樣本之執行成本反應流動性風險而大幅增加,其中流動性風險較高之金融產業增加較明顯。在執行成本成份裡,規模較小者受永久性衝擊影響較大。在危機發生期間,永久性衝擊對不同規模之標的樣本影響差異較明顯。在危機發生期間,承擔相同風險單位的增額所降低執行成本期望值較低,又以規模較小者變動最大。由於,執行成本受到流動性影響劇甚,因此,應該受到投資人的關注,特別是持有鉅額部位者。
19

証券市場における取引制度と流動性及び価格形成

脇屋, 勝 26 March 2018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経済学) / 甲第20879号 / 経博第574号 / 新制||経||285(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経済学研究科経済学専攻 / (主査)教授 砂川 伸幸, 教授 江上 雅彦, 教授 原 千秋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Economic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20

後海嘯新巴賽爾資本協定對公營銀行的挑戰與對策-以L銀行為例 / After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Basel III on Challengers and Countermeasures State-Owned banks-as example to Landbank of Taiwan.

邱天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7年美國次級房貸違約衍生國際金融市場之流動性危機,造成金融商品與資產價格下跌,銀行業損失擴大,流動性危機擴散成為健全性危機。導致2008年9月雷曼公司倒閉,引發全球金融經濟危機,蔓延到全世界,百年難得一見。歸納金融危機的緣由,主要為英美大型金融機構利用國際監理裁定,進行營運套利,並從事高槓桿操作,無視於資本適足性的不足。 此外,金融機構的流動性未能確保,表外交易特別是店頭衍生性交易,揭露不透明,監理未能落實。導致金融市場機能失序,顯見國際金融監理核心基準的巴賽爾資本協定,已無法因應金融創新與金融環境的巨變。 為處理本次全球金融危機所凸顯的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解決銀行部門的脆弱性問題,因此,2010年11月12日G20各國領袖通過『新巴塞爾協議』(Basel III),提高銀行資本適足率與流動性的標準。 本文係以國內某家公營銀行在後金融海嘯『新巴塞爾協議』(Basel III),提高銀行資本提列要求與加強銀行流動性管理的 Basel III規範, 將自 2013 年起分階段逐步實行,2019 年起則正式全盤施行;屆時更為嚴格的規定,可能會促使銀行改變投資組合、影響銀行的準備金需求與流動性管理策略,強化自有資本比率規範,並訂定槓桿比率、流動性覆蓋比率等相關規定,對其資本適足性及流動性要求的挑戰與對策。

Page generated in 0.014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