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
  • 9
  • Tagged with
  • 9
  • 9
  • 9
  • 9
  • 6
  • 4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大中華經濟協作系統可行性之研究-社會學面向的分析

簡照欣, Jian, Zhao X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世界經濟區域化是近年來國際經濟關係演變的一大趨勢,它將改變國際貿易的格局與 條件,並對發展中國家勞動密集型加工出口工業部門與農業生產部門產生嚴重影響。 在研究兩岸經濟、社會現勢後,筆者認為,兩岸可以建立產業垂直分工的經濟體系: 大陸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出口工業,並漸次向技術密集與資本密集型產業過度;而台 灣則加速產業升級,大力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與服務業。筆者所持理由是: (一)由於中共是一個有一定工業基礎的農業國,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與社會 現代化必須同時並舉,加上人口眾多,因此中共必須大力發展勞力密集型加工出口產 業,以吸納九十年代約兩億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拉近原本存在的工業(城市)與農業 (鄉村)發展差距。(二)由於台灣自六十年代以來「一切為出口」的經濟發展政策 所導致的諸如勞工權益、農民權益與環境保護等問題在1980年代以後大量產生,已不 具備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出口產業的各項優勢,因此可將部份勞動密集型產業移至大 陸;同時,政府必須合理的調整社會各階層間的利益關係,建立合理的階層互動模式 ,為產業升級塑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筆者認為,兩岸經濟合則互利,分則兩傷,實應拋棄政治與意識形態的包袱,在兼顧 社會發展的前提下,開展兩岸的經濟合作。
2

清乾嘉道三朝回疆社會發展之研究----(一七六○----一八五○)----

李生長, Li, Sheng-Z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主旨在探討清乾隆二十四年收服回疆納入版圖之後,歷乾隆、嘉慶、道光三代(一七 六○∼一八五○),九十年間回疆社會之發展。 本論文前言中敘明回疆之地理位置及其區劃法,並包括研究動機、研究方法、研究所 用資料及歷來學者專家與此相關之研究。第一章訂為「回疆社會之歷史考察」,考察 回疆在清廷進入以前之歷史。包括其歷史、社會組織、經濟活動及文化特徵。第二章 訂為「清政府統治制度之建立」,敘說清朝平服回疆之過程及其統治環境建立、統治 政策之歷訂並各項行政措施。第三章為「回疆社會之不調適」,敘說回疆社會在清廷 統治之下形成改易並產生種種不調適之現象。第四章為「回疆社會之經濟活動」,敘 說回疆社會之農業及貿易活動並銀錢比價之波動問題。第五章為「回疆社會之發展」 ,首先對乾、嘉二代回疆之社會關係加以檢討並指出回疆社會在道光年間產生了失調 ,所謂失調,其現象即是發生回亂。其次對回亂加以分析原因並清廷如何疏導,最後 為清廷對回疆之開發。第六章「結論」檢討清廷乾、嘉、道三代九十年間經營回疆之 政策及其得失。
3

社會發展、權力與運動文化的形構─台灣棒球的社會、歷史、文化分析 (1895-1990) / Social Development,Power and the Formation of Sport Culture- The Social,Historical,Cultural Analysis of Taiwanese Baseball (1895-1990)

梁淑玲, Liang, Shu 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觀諸台灣的運動發展,要屬棒球的韌性最強、魅力最大。記憶中台灣的棒 球似乎與台東紅葉是同義詞,這個長久的認知其實是對台灣棒球源自日本 殖民歷史事實的蔑視。因此對台灣棒球作社會、歷史與文化分析,有助於 還其真實的面目。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有三:一、台灣棒球史與台灣社會 發展、社會結構的關係為何?二、棒球與權力網絡(民間社會╱國家、族 群、性別)的關係為何?三、台灣的棒球文化如何形構?台灣的棒球史大 致有幾個分期:一、被遺忘的歷史根源─日據時期 (1898-1945);二、政 權移轉與美援穩定期(1945-1968);三、國族主義意識形態的滲透與鬆動 期─紅葉崛起(1968)到八十年代;四、職棒成立後的「棒球文化工業」時 期(1990-)。透過對台灣棒球各歷史階段的分析,發現台灣棒球發展史正 是台灣生活史實的一部份。棒球是日本殖民台灣的遺物,在當時已有初步 的發展。參與者以日本人居多,相對少數的台灣人(包括原住民)參與者多 集中於台中、嘉義、台南、高雄、花東等地,台北地區幾乎沒有。這種情 形一直持續到九十年台灣職棒成立。由於台灣棒球的日據淵源,一方面造 成本省族群與外省族群共經驗的差異,影響傑出棒球員的地域與族群分佈 ;另一方面則使得棒球在光復初期受到去除日本化政策的壓抑。然而,沈 澱於人民生活的文化記憶終究還是會在歷史的進程中展現,也因此能掀起 美援政經穩定時期的四、五十年代銀行杯六行庫大賽的熱潮。六十年代末 、七十年代初台灣外交局勢漸趨不穩,台灣人民心惶惶。1968年紅葉少棒 打敗日本隊,以及之後三級棒球在世界的成就,使棒球一方面扮演穩定民 心的功能,一方面也是官方棒球史觀的開始。八十年代台灣社會淹沒在追 逐金錢的遊戲中,加上各種社會自主力量的興起,棒球的國族意識形態漸 漸鬆動瓦解,並漸向中小企業、社區擴展。九十年職棒成立,一方面顯示 台灣邁入消費社會,「棒球文化工業」的時代已來臨。另一方面則顯示累 積多年的棒球文化,早已成為許多人生活記憶的一部份。台灣的棒球文化 正是不同歷史階段,各種社會關係與力量辯証接合的形構。
4

團結與康莊:越南的勞動輸出政策及其社會發展意涵 / Đoàn kết and Khang trang:The Policy of Labor Export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Social Development in Vietnam

張書銘, Chang, Shu 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的章節架構與寫作層次,基本上就是為了回答研究問題:「越南勞動輸出政策的實質內容是什麼,為何它可以有效地運作?」這一切得以有效運作就是因為國家透過「團結」(đoàn kết)的知識生產將國家民族、農村文化、家庭倫理連貫起來,唯有團結的國家、農村和家庭,個人才有存在的價值,這也是移工自我管理技術的根源。勞動輸出政策便是透過國家、農村和家庭三位一體的團結論述使之與移工主體接合,以形塑出具有生產性的移工主體。而「康莊」(khang trang)指的就是,越南勞動輸出政策下經濟成長和社會發展相結合,所帶來的消除貧窮與地方發展的具體表現。 第二章主要是描述「勞動輸出的歷史過程與跨國移工的形成」。1986年底越南共產黨決議實行革新(đổi mới)之後,國家的政治與經濟制度轉向商品市場化,革新的內容是「社會主義定向市場經濟」。國家因為開放私人資本,導致所有權多種型態的出現,國營企業不再是國家主要的經濟部門,各種新的經濟機會因而出現。結構上的政治經濟制度變遷帶來經濟機會的出現和戶籍制度的鬆動,農村內部的長子繼承制和農民土地的喪失,形成了一股將農民推向跨國勞動輸出的出路。革新之後,勞動輸出政策作為一項重要和長期的發展策略,是有助於國家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初期成果除了解決部分國內就業問題,也為國家增加稅收與外匯,因此在政府全力推動政策下,海外勞工的數量不斷成長。 第三章主要是討論「國家對跨國移工主體的治理」。「國家―移工」間的權力關係不全然是傳統上由國家支配一切的權力關係,而是一種Foucault指涉的牧養權力關係,是建立在各種微觀運作機制之上。這部分先討論巨觀的國家勞動輸出政策,側重在國家制訂的各種法律和規範,並且指出勞動輸出政策可以有效運作的第一個制度安排是:「勞動出口公司」,這些勞動出口公司的功能和性質儼然就是國家管理的一環。第二個制度安排是:「基層代理人」,農村基層幹部的多重身份是涵蓋國家與社會部門(例如身兼共黨、政府和祖國陣線等群眾組織幹部),透過上下互相隸屬的職務關係(例如身兼村長和社黨委或是身兼村老人會主席和社老人會常委),結合地方和家庭的社會資本連帶,成為國家政策在基層推動的堅定基礎。 第四章主要分析了「勞動輸出下的跨國移工與社會發展」。越南勞動輸出政策的成功,不僅是從經濟成長方面來肯定它的,也是因為與社會發展的結合,具體表現出來的就是消除貧窮的政策目標。國家優先選送貧窮縣地區的政策對象出國工作,希望將經濟成長的果實分配到貧窮地區,落實越南社會主義國家的團結(đoàn kết)互助理念。海外移工透過匯款remittance和返鄉return home,為地方帶來各式各樣的發展型態,例如:匯款活絡了地方金融;蓋房子不僅改善了個人健康衛生,也創造許多地方就業機會;增加子女教育投資;有更充裕的資金進行微型創業等。 對移工及其家庭來說,勞動輸出政策可以增加收入、投資子女教育、改善衛生健康、降低生存風險、增加儲蓄、促進微型創業等;對農村來說,可以消除貧窮、減少社福支出、增進基礎建設、活絡地方金融等;對國家來說,可以為國家賺取外匯、解決國內就業問題、提升人力資本和融入國際社會等。在國家鼓勵勞動輸出的政策下,地方上的黨支部書記、村長、祖國陣線各組織幹部等莫不以此為發展地方的可行方式。在政府機關、基層幹部和移工及其家庭眼中,勞動輸出政策無疑是一條邁向繁榮經濟、消除貧窮和改善生活的「康莊大道」。 / The key research ques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What is the substance of Vietnam’s labor-export policy and why it works effectively?’. To summarize my findings, the policy of labor export works through ‘đoàn kết’ (the notion of solidarity) that denotes one’s value is based on one’s family, village, and nation. For Vietnamese migrant workers, ‘đoàn kết’ becomes the core of self-management and shapes them into productive subjects. Vietnam’s labor-export policy thus makes articulation with its migrant workers. Furthermore, ‘khang trang’ (thriving villages), under the labor-export policy, means economic growth, social development, poverty elimination, and local development. Firstly,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labor export and the formation of transnational migrant workers are described. The ‘đổi mới’ (Renovation Policy) had drawn up market economy under socialist direction that implement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Vietnam at the end of the year 1986.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are no longer the only type of economic entity and there are new economic opportunities for private capital and investments.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and primogeniture system have been loosed. The labor-export policy was carried out as an important and long-term strategy. Meanwhile, the loss of land pushes farmers to find a way out—working overseas. The growing numbers of overseas workers brings help for the country’s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the increasing remittances and national revenue also solves some domestic employment problem. Secondly, the governance of migrant workers by the state is discussed. The power relationship between migrant workers and the state is what Foucault has indicated as “pastoral power relationship” basing on micro-mechanism. The macro-perspective of labor export policy is emphasized on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made by the state. There are two important implements for the labor export policy to be effective. One is the ‘Công ty xuất khẩu lao động’ (labor export company) which functions as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 other is ‘grassroots cadre’ who partakes in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departments, and also shares the social capital with locals and family ties. They become the main personnel for promoting the labor-export policy. Thirdly, the transnational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labor-export policy is analyzed.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s were linked with the successful labor-export policy. The goal of the policy is to eliminate poverty and it works. Based on the notion of ‘đoàn kết’, the workers form poor areas are prioritized to work abroad for improving their income. In addition, overseas remittance from migrant workers brings a wide range of local developments such as increasing consumption, improving the healthy environments, creat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having more money investing on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starting their own business. In a word, the policy of labor export brings benefits to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families to the villages, and to the nation. This policy is undoubtedly a move that leads to economic prosperity, poverty eliminating and improving the lives of migrant workers.
5

中共與美國經貿關係之研究( 一九七二- 一九八二)

鄭義為, ZHENG, YI-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旨在探討中共與美國自七十年代初期起,雙方經貿發展、演進及其變動的因素,並找 出未來雙方貿易所面臨的若干問題及可能之發展。 首先,在緒論中勾劃出全文的研究範圍、方法及其架構。 其次,從中共本身經留政策與體制的運作、中共對美國的經貿策略,中共與美國經貿 活動三方面,分成三章,詳細說明與分析雙方互動的過程。 接著,對上述研究的結果,做一整體性的評估,並指出我國面對中共競爭的因應之道 。 最後,對整個研究做一總結。
6

中共意識型態之危機

宋國誠, SONG, GUO-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是從「總體發展」的觀點,論述中共政權意識型態與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以 及中共「評毛」運動產生的「合法性危機」與「三信危機」。第一章為導論,簡述研 究目的與方法。第二章將「意識型態」定義為「社會哲學」(SOCIAL PHILOSOPHY ) 、「政治謎思」(POLITICAL MYTH)、「信仰系統」(BELIEF SYSTEMS)和「社會控 制」(social control)四種類型。第三章論述中共「意識型態」與「社會發展」之 間結構性的矛盾。第四章論述「毛澤東思想」的破壞性和反現代化的意識危機。第五 章論述中共「官僚壟斷階級」的形成,從而自我否定關於「無產階級專政」和「無階 級社會」的政治神話。第六章為代結論,論述當前大陸青年的「三信危機」和反共思 想。
7

追求富國裕民:清末民初中國實業教育研究(1904-1922)

邱秀香, Chiu,Hsiu-hs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十八世紀工業革命發生後,西方社會產生了急遽的變化。新的生產方式必需要有新知識與新技術的人才加以配合,這也使得西方的人才培育有了新的發展方向,職業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即是因應此種環境下所產生的教育體制。 十九世紀中葉後,中國在內外交侵的情況下,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也開始了一連串的變動,新的觀念不斷衝擊著傳統中國,舊有的教育制度受到抨擊,新的人才觀念因應而起,實業教育也在一連串的改革變動中被帶進中國來。實業教育的推展主要目標在使中國經濟得到發展,國家得以因此富強,但此套制度的推行後卻發現整體社會經濟並未隨之發展,反而出現人才不能為社會所用的窘境,以教育作為社會引導的理想顯然未能實現。在實業教育倍受檢討的過程中,開始有知識分子提出職業教育的理念,認為教育推行應該要符合社會現狀,個人生計滿足後社會經濟才得以發展。從實業教育轉化為職業教育代表著知識分子對於教育與社會發展關係已有不同看法。本文藉由晚清實業觀念與實業教育思想的提出,藉以瞭解近代中國對於社會經濟觀念的轉變;同時也藉由實業學堂的設置及畢業生出路情形,對於教育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進行討論,並以日本實業教育發展做為參酌,將兩者關係進行更深入的了解。 / After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occurred in 18th Century, western society had been changed abruptly. New manufacture mechanism required new knowledge and new techniques cooperated. It conducted the western countries a new direc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After the middle period of 19th century, China suffered from the upheaval caused by both homeland and foreign countries. The late empire was impelled to begin a series of alteration. Meanwhile, as the influences of western ideology,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system was getting criticism. The society needed all kinds of talents, therefore, the industrial education was conducted to improve the occasion. The intellectuals relied on the developing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to save empire, not only for the heavy industry but also the light one, thus the economics of the country could be improved. But the results fell short of expectations. Many graduates of industrial schools could not find jobs and also the economics did not have bettered. The ideal that the new educational system implemented in order to elevate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y economics was disillusioned. In this situation, some intellectuals changed their avocation from industrial education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social demands. And the country economics would grow up after the people could satisfy their livelihood. Because of the transition from industrial education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represented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had had different min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and education implement.
8

中共改革開放與大陸社會發展-珠江三角洲個案研究 / mainland China's Opening Policy and Its Social Development - A Reserch Project on Pearl River Delta

吳人光, Wu, Jen K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目的在引用華勒斯坦世界體系理論,來探討中共改革開放後珠江三角洲與世界體系資本主義國家接觸融合所引發之社會發展效應。   本文係採用歷史研究法與文獻分析法進行研究。內容共計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探討改革開放的緣起與戰略設計,藉以了解改革開放前中國大陸內外環境之客觀態勢與改革開放戰略設計,作為關照中國大陸實施改革開放政策而被捲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後社會發展之依據。第三章探討珠江三角洲與改革開放戰略的關係,使與前一章形成有機聯繫關係,內容包括珠江三角洲在改革開放戰略中所扮演角色及珠江三角洲捲入體系之過程。第四章引用華勒斯坦世界體系理論歸結出之農業商業化、工業化、無產階級化,及週期性循環等具體步驟來探討改革開放後珠江三角洲的社會發展。第五章結論,檢討引用該理論探討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社會發展之合理性與適當性。   筆者發現在引用過程中兩者並非完全契合,需做修正,謹將不適用處羅列如次:   一、中共現階段仍是有一定效力的政府體系,與華勒斯坦所謂無效率、無效能甚至無力應付資本主義國家滲透之一般落後地區或國家有極大差別。   二、中國大陸歷經杜會主義洗禮,已對資本主義形成一定作用之反省機制後再與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接觸、融合之情形,與華勒斯坦所謂一般落後地區捲入之情況不同。   三、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是在中共一定程度刻意設計下捲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故世界體系之叩關方式與途徑和華勒斯坦所謂一般落後國家被捲入之方式不同。   四、中國大陸進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後,工業化未必發生在農業商業化過程之後,且無產階級社會出現逆向發展趨勢,故中國大陸進入世界體系未必完全依照世界體系理論歸結之步驟與過程進行。
9

青少年自我統整與心理特質關係之研究

林清財, LIN, GING-CA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全文分為六章: 第一章 緒論:說明研究的動機、目的、名詞釋義、及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二章 文獻探討:探討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及自我統整與心理特質的研究 文獻。 第三章 研究方法:說明研究模本、工具的選取,及資料的處理。 第四章 研究結果:提出自我統整、心理特質的評量結果及發現二者關係。 第五章 結果討論:綜合討論研究假設的考驗、及本研究的限制。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歸納研究的發現,並提出建議。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青少年自我統整與心理特質的關係。以問卷調查法,研究 台北市三所國中三所高中的學生六八五名(男生三五○名,女生三三五名),在「自 我發展量表」、「自尊量表」、「焦慮量表」、「內外控量表」和「成就動機量表」 上的得分情形。以雙因子變異數分析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處理資料。 研究結果發現:(一)在自我統整方面:性別有顯著的差異,男生在活潑自主、自動 自發、勤奮努力、自我統整和自我統整總分上均優於女生,女生在對人信賴上優於男 生;國、高中只有部份有差異,高中生在活潑自主和自動自發上優於國中生。(二) 在心理特質方面:男生只在自尊上優於女生,女生比男生有較高的焦慮程度和工作取 向;在國、高中比較上,高中生比國中生更為自尊、外控傾向、較高的精熱程度、工 作取向與競爭性。(三)自我統整與心理特質的關係:男女分別統計,均發現不同自 我統整程度者,在自尊、焦慮、內外控、工作精熱程度和工作取向上有顯著的差異。

Page generated in 0.028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