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6
  • 15
  • 1
  • Tagged with
  • 16
  • 16
  • 8
  • 8
  • 7
  • 6
  • 6
  • 6
  • 5
  • 5
  • 5
  • 5
  • 5
  • 4
  • 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灣貨幣市場之研究-以1976至1990年為中心

曾麗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嘗試剖析1976-1990年台灣貨幣市場在由三家票券金融公司特許寡占下,有別於國外貨幣市場的特色,及其在歷史上的意義和對台灣經濟造成的影響。 本文從蒐集報章期刊資料、文献中, 解析政府建立貨幣市場的決策演進經過;從獲准經營業務者的背景及政府頒佈的輔助和規範政策,剖析政府如何管制市場;從歷年台灣各項財經指標、實績數據,分析貨幣市場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本研究之主要結論為:台灣貨幣市場是由政府主導,訂定執行政策而建立,非如同國際多數貨幣市場由金融市場銀行體系自然形成。票券金融中介業務由國民黨黨營資本為主,加上公營銀行,一起轉投資的三家票券金融公司特許寡占壟斷16年,在1992年以前排除銀行經營,非如國外多由銀行兼營。1989年以前政府不管制貨幣市場利率,但管制銀行存放款利率,致貨幣市場利率受制於銀行利率,並非全由市場自由決定。對台灣經濟有效益之處有二點:提供一個方便而積極的政策工具,以利央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順利執行貨幣政策。建立貨幣市場讓短期資金透過票券交易流通,則利率走向自由化遂成為無可違逆的趨勢,貨幣市場帶動利率自由化的功能漸次發揮。不利處則為:政府為促進票券業發展,訂定補助政策,反而使票券業仰賴銀行資金,無法引導民間游資進入貨幣市場;在寡占壟斷下,市場胃納小,由保證機構信用取代發票廠商信用,沒有風險分級,加上法令限制,使中小企業自貨幣市場籌資困難重重,政府建立貨幣市場時設定欲達到的功能難以發揮。
2

我國票券金融公司行銷策略之研究 / The Marketing Strategy of Finance Bills in Taiwan

江芳村, Chiang, Fang-Ts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國八十四年,我國寡佔近二十年的票券市場終於開放,一時之間,財團紛紛成立票券金融公司,面對激烈競爭的市場,票券業者如何因應由賣方市場轉變成買方市場的競爭方式?本研究的動機為將行銷觀念運用於票券業的競爭策略,使其洞悉變遷環境中的機會與威脅,並配合自身條件以提供適當商品與服務予適當客戶。   本研究採探索性研究,進行個案討論並輔以問卷調查,研究發現,票券公司與客戶的行銷觀點認知,差距不大。就投資者而言,著重安全性、收益性及流動性,而票券公司認為收益、服務以及安全是客戶的考量因素;在融資方面,樣本公司以成本、手續便利、可貸金額多寡與撥款速度作為選擇融資的標準,在這方面票券公司以為利率、服務以及授信額度是顧客需求。兩造作法與想法大致吻合。   依據研究結果,本論文提出相關建議,對於金融主管當局而言,票券法的訂定有其必要性,並且必須開放新金融商品與保障交易的安全,才能促進貨幣市場發展。對於票券公司而言,必須體認需求導向的時代已經來臨。在市場開放之初,價格競爭難免,在各家公司營運步入常軌以及市場機能引導下,服務競爭終會取代價格競爭。   而從行銷策略之觀點,在客源開發方面,中小企業是值得努力的方向,但是業者在業績與授信風險之間,須做一權衡考量。在行銷組合方面,注重新產品的研發才能搶得開放時的先機。在價格策略方面,欲取得價格優勢,須特別強調成本降低:資金成本、產品成本、作業成本。在通路方面,與其他金融業者的策略聯盟是值得發展的方式,此外,正面的公共報導與廣告,有助企業整體形象的提昇,進而增進業務的推展效率。最後,本研究指出授信品質以及利率的研判,將是票券公司的決勝點。
3

票券金融公司商業本票保證業務-策略運用與資源配置

吳永秋, Wu, Stev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國63年,財經界泰斗劉大中博士等中央研究院六位院士發表「今後台灣財經政策的研討」,極力主張建立台灣的貨幣市場。而後在張茲閩、俞國華、何顯重等金融界大老級人士的鼎力推動下,於民國65、66、67年先後成立了中興、國際、中華三家票券金融公司。以當時的金融環境,在信用工具不足、法令未臻完善的情況下,三家票券金融公司負起工商企業融資管道及政府金融改革執行之重任,同時也被大家詬病壟斷市場,獲取超額利潤,遂有後續81年、84年政府先後開放銀行業經營票券業務及新票券金融公司之成立。也由於新競爭者之加入,票券業主要獲利來源之商業本票業務,由於競爭結果導致授信品質低落、削價競爭等問題出現,票券業獲利亦明顯下降。歷經86年亞洲金融風暴,銀行業及票券業都受傷慘重,政府不得不檢討對票券業授信政策之緊縮,降低其保證倍數,票券業之經營更是雪上加霜。政府除了訂定更加明確之法令規章外,為顧及票券業之生存空間,亦訂法開放數種新業務予票券業,如債券、NIF、FRCP、ABCP及其他諸如CB、CBAS、股權投資等業務。於是有些票券金融公司已開始思考其各自的營運策略與方向,是否仍應以商業本票保證為主要業務?授信業務在面對經營環境之改變下要如何因應?對於開放之各種營運空間是否有能力推展?以現有的組織、人力是否足以因應未來之業務發展趨勢?現已成為業界討論之熱門議題。本文乃就票券業商業本票保證業務過去以來的發展趨勢做一分析探討,以確定其應有地位,並就票券業因應金融商品之創新,在組織結構、人力資源方面應如何配置,以及政府在面對業界金融商品不斷創新、爭取生存空間時應如何輔導等提出一些建言,例如全面性的發行公司信用評等制度之推行、法令規章之鬆綁,以及工商企業應如何與蛻變中之票券業共存共榮等,提出一些建議及思考方向。
4

結構型金融商品之個案分析

黃詩喻, SHIH YU HW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低利時代的來臨,投資人不能再從定存及證券中獲得高報酬率,此時一連串的保本型基金、高收益型票券、投資型定存、投資型保單等相繼出現,吸引許多定存族及投資人的青睞。近來市場上有些金融機構大肆鼓吹其產品利基者。但有些投資人則持負面見解,強調其並非無風險,容易血本無歸,究竟投資人在五花八門的產品中該如何篩選出真正有利的商品? 目前在國內市場上結構性票券的評價與分析等相關資訊較少,本論文的研究成果是: 1.分析四種結構型票券產品的特性並推導其評價模型。 2.對於定價模型作敏感度分析,瞭解券商發行結構型性票券的風險何在。 3.利用理論模型來設計商品並創造獲利。 所推導的公式利用1994年由Gerber and Shiu推導出來的Esscher機率轉換過程(Esscher Transform) ,利用此法可以推導出新奇選擇權與債券結合的結構型票券組合的封閉解。以本文的分析方法可以很清楚瞭解發行商與投資人的收益分析,很適合作為選擇投資結構型金融商品的參考工具。
5

動態短期利率期限結構模型:臺灣票券市場之實證研究 / Dynamic short-term structure model-A empirical study on Taiwanese Note Market

方世明, Fang, Shi-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檢驗一般化一因子及二因子利率隨機過程模型何者對於臺灣貨幣市場利率 變動行為模式最具解釋能力。再運用模型所求得之 利率變動估計值及當期市場遠期利率,求解二項分 配未來短期利率之各結點估計值,形成二項分配利 率期限結構。由於二項分配利率期限結構為一任意 形態之樹狀結構,且同時考量過去利率波動程度及 市場對於未來之預期,故此一模型將可運用於對未 來利率水準之預測或作為存續期間模型之折現率以 改善利率風險衡量之理論限制。 本研究運用GARCH模型作為估計參數之計量模型。經由實證結果分析,可規納以下幾點結論: 一、一般化一因子模型較考量波動性之二因子模型對於臺灣貨幣市場利率變動行為模式更具解釋能力。二、利率隨機過程模型對真實市場利率變動之解釋能力,隨資料來源天期增加逐步降低。(30天期優於180天期)三、欲以利率隨機過程模型估計利率波動動變異數參數,應避免建構太長天期之二項分配利率期限結構樹狀估計值。四、二項分配利率期限結構模型上之結點估計值,可視為符合過去波動程度及市場預期之未來利率水準上下限可能值,作為投資決策準則。 五、二項分配利率期限模型結點估計值,不僅決定於變動率,同時受模型估計期數個數影響。當個數越多時,上下限偏離程度越大。
6

結構型商品之評價與分析--以信用連動票券及美元利率區間保本票券為例

張欽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由於金融自由化的發展,台灣已陸續開放新金融商品,除了股權相關的新金融商品之外,也陸續開放利率相關的新金融商品,如新台幣利率交換、新台幣利率選擇權、債券遠期交易、債券選擇權等。在信用衍生性商品市場方面,我國銀行從2002年底開放承做信用衍生性商品,目前正準備開放證券商承做。隨著金融國際化及自由化,未來將會從國外引進更新穎的金融商品,使金融市場更為完備。 本文以Hull – White的信用違約交換評價模型及BGM市場利率模型為架構,藉由數值方法評價分析兩個衍生性商品──信用連動票券及美元利率區間保本票券。首先在信用連動票券方面,評價方式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需先計算違約機率,違約機率的求算,即利用風險性債券與無風險性債券價格的差異,衡量可能違約的成本,藉由違約成本推算出發生違約的機率。第二,利用信用保護買方期望未來支付和信用保護賣方期望未來賠償的現值相等關係,來計算信用違約交換利差。 其次在美元利率區間保本票券方面,利用BGM市場利率模型並以蒙地卡羅模擬法(Monte Carlo),來評價此連動債券的理論價格,再進行發行者損益兩平分析和避險分析。最後針對兩個商品的評價結果作結論,分析發行者及投資人的利潤及風險關係,並給予後續研究者模型改進之建議與方向。
7

銀行治理與盈餘管理

陳呈祿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企業往往會利用財務活動之變更,或是權衡性會計項目之操縱,來達到美化帳面盈餘之目的。而「銀行業」更因其產業特殊性,一直以來這種盈餘管理之幅度均高於其他產業;但是除了產業別之差異會影響盈餘管理程度之外,時間演進所造成的產業環境改變,以及個別企業體「公司治理」優劣程度,亦有可能造成經營階層進行盈餘操縱之動機的強弱差異。 本研究建立銀行業四大財務決策:放款、票券買賣、壞帳費用提列以及股利發放之聯立方程式,並使用台灣地區36家上市櫃商業銀行的財務報表資料,實證分析上述財務行為間的互動關係。本文首先利用時間面之切割,分析1991-1996、1997-2001年間銀行業盈餘管理程度之差異;其後更利用La Porta et. al.,(1999)所提出的股權偏離概念作為衡量銀行管理當局的道德風險指標,依此檢測「盈餘管理」程度是否因為道德風險的提升而隨之增加。實證結果顯示在1991-1996年間,非操弄性(原始)盈餘越高的銀行,反而會再增加票券買賣利益與降低壞帳費用提列,進一步提高營業利益;然而,原始盈餘為負的銀行,損益平滑化的現象顯著。在加入道德風險指標後,可以發現利用票券買賣進行盈餘管理,是銀行界普遍的狀況,而盈餘管理的程度會隨著道德風險的增加而提升,但是原始盈餘為負的銀行則較不傾向利用票券的買賣進行盈餘管理。在壞帳費用提列方面,可以發現銀行普遍利用壞帳費用的提列來進行損益平滑化的動作,但是道德風險之差異卻對原始盈餘為負的銀行之影響較為明顯。
8

平均式保本票券之設計與分析

周培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結構型商品市場日漸成熟、競爭增加,面對投資人多樣化的報酬需求,發行商必須迎合不同投資人、設計出不同報酬型態的商品,以吸引其來投資所發行的結構型商品,並從中獲取合理利潤。 作為一個發行機構,除了銷售外,更應著重於商品的分析、訂價及避險。因此,本篇論文選定兩個有平均式條款的股權連結型保本商品:「雙元高益債券」與「大展鴻圖保本型商品」為例來作分析。首先詳細介紹商品特性,這兩者皆是看多的保本商品,為買權加上債券的組合,而由於這兩個商品內含選擇權的設計,前者是回顧最高指數的平均,後者是多資產中後段報酬的平均,皆無法推導出公式解,所以使用蒙地卡羅模擬來加以評價及作後續分析,並討論其可能避險方法,最後在結論部分針對兩個商品之設計提出建議。
9

跨國指數連動票券新金融商品之研究:評價與避險 / The equity-linked note with cross boarder underlyings: to price and to hedge

葉澤興, Yeh, Tse-Hs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到期還本的指數連動型證券為一種連結權益(equity)的債權證券,所連結的權益部分通常以隱含選擇權的方式建立。指數連動證券具有自動資產配置調整的特性,當股票市場表現不錯時,此契約給予投資人較高的股票市場風險暴露(因為股票上漲時,Delta值增加)。若股票市場表現不佳,則契約收益特徵接近債券的型式。所以是保守型投資得以參與部分股票市場表現之設計。 本論文所研究之中短期連動型票券,係以零息債券持有至到期(其面額等於到期還本金額),期間不可贖回或申購,並以期初零息債券貼現的部分來購買不同的請求權,以做為連動股票市場表現的機制。在推導多重標的資產請求權評價模型上,係採Martingale方式,其中並證明在Gisanov轉換機率測度下,多重標的之隨機項轉換的規則。 本文主要研究Rainbow Call與Spread Call的評價模型與避險參數;進一步研究標的資產間相關係數對選擇權價值之影響與避險上的財務經濟意義。另一方面,運用Martingale此一有力的工具,佐以現金流量分析,來推導跨國標的之評價模型,並提出跨國之避險操作方法,與說明標的資產與匯率間相關係數在避險上的財務經濟意義。 本文最後就兩套請求權設計之指數連動票券,模擬比較在不同相關係數下,與其他選擇權設計之指數連動票券的表現。並嘗試提出該設計票券之較佳表現時機。
10

路徑相依指數連動式債券與多資產股權連動式票券之設計與分析

陳翊鳳, Chen ,Yi F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希望利用Martingale評價方法與蒙地卡羅模擬法評價出結構型商品條款中隱含的新奇選擇權(Exotic Options)價格,並進而推導出結構型商品的理論價值,並且,期望藉由對個案商品的評價與損益分析,讓讀者瞭解結構型商品的產品結構、報酬型態與成本及潛在風險;此外,本文也從發行券商的角度,探討券商所面臨的潛在風險並提出可行的避險策略。 Martingale評價方法(The Martingale Pricing Method)由Cox與Ross(1976)及Harrison與Kreps(1979)所提出,是一種求解衍生性商品評價的方法,在Martingale評價方法下,衍生性商品的理論價格可經由折現該商品未來期望現金流量而得,且期望值折現可在風險中立環境下進行,折現率使用無風險利率。Martingale評價法在財務工程界是一項沿用已久的數學工具。本論文的主要貢獻,就是延伸Martingale評價法,透過機率測度轉換,推導出多資產股權連動式商品的評價公式解,進而求算出商品的理論價值。 本論文採用在市場上銷售的兩個結構型商品作個案分析,兩個案分別為多資產股權連動式票券與路徑相依指數連動式債券,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 以Martingale評價法作為本論文的評價模型,採用多資產股權連動式票券為個案,延伸評價模型求出產品的封閉解,並探討此種商品的報酬型態與潛在風險。 □ 以蒙地卡羅模擬法評價本論文的另一項個案—路徑相依指數連動式債券的理論價值,並分別從投資人與發行商的角度,探討產品的利潤與風險。 □ 在程式應用方面,運用MATLAB軟體,以模擬並求算產品的理論價格。

Page generated in 0.02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