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越巴黎談判 : 一九六八--一九七三柯勝耀, KE, SHENG-YA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越戰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影響最深遠,範圍最廣泛之一次國際性戰爭。越戰打打談
談,談談打打歷時十餘年,參加國家除南北越、越共、美國四個主要角色外,法國、
蘇聯、中共、寮國、高棉、均深深牽涉在內。巴黎談判起詹森時代,於尼克森、季辛
吉之手而結束。談判本身分兩部分:一是公開的談判,一是秘密的交涉。前者由於各
方因素乃流於形式與宣傳;後者才是巴黎談判的主要戰場,由季辛吉與北越代表黎德
壽、春水進行所有實質問題的接觸,討價返價與最後的解決。本文心在探討談判的前
因後果、經過,與協定的評估,並試圖以談判型模嚐試性地解釋此影響深遠的重要談
判。
一、巴黎談判的源起
二、巴黎談判的經過
三、巴黎協定的評估
四、談判型模的檢試
五、結 論
|
2 |
中共”懲”越戰爭的決策彭慕仁, PENG, MU-R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此篇論文共計一冊、八章、十五節(僅第三章分節)、共八萬五千字左右。
主要討論一九七九年二月發生的中越衝突。作者利用歷史研究法撰寫此文,分別敘述
了戰爭之前中越兩國的歷史背景,戰爭發生的情況,以及中共領導方面對發動此次戰
爭的爭論。此外,作者也要分析戰爭對其它國家的影響,中共自越南撤退的決策,以
及中共發動此次戰爭的真正企圖和目的。
在最後一章,作者討論了戰爭之後,中共外交政策上的變化,特別是與美、蘇兩國的
關係。作者最重要的結論與意見,是說明中越戰爭發生的主要原因,並不是華僑問題
或邊界衝突,而是印度支那國家本身的權力鬥爭,而這個鬥爭與中、蘇、美三角關係
有密切的關連。
|
3 |
大眾傳播對美國越戰政策之影響楊力明, Yang, Li-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只一,冊大約八萬字,全文共分十章,現簡述如下:
第一章 大眾傳播在民主社會中之角色,此章共分四節,是敘述大眾傳播的驚人發展
,不人民依靠它們得到各種知識,政府中的決策人士也很重視傳播界所言,在美國之
民主社會,大眾傳播媒介的作用更大。
第二章 第二次大戰後美國對越政策,共分四節,敘述甘迺迪為何允兵援越,而且因
害怕引起公議,而和西貢政府箝制新聞,造成吳廷琰失去新聞界支持,加速垮台。
第四章 新聞界報導越戰所面臨之困難,共分四節,乃是對新聞界報導一個有限戰爭
及遊擊戰,所面臨的困擾。
第五章 不宣而戰之戰爭,共分八節,是講詹森時代如何的有有計劃介入戰爭而隱瞞
了大眾,造成了信用的裂縫,而且官方的過度樂觀的報導,因春節攻勢而使鷹派幻想
破滅,導致了一九六八年,詹森宣在不再競選連任。
第六章 和談的時代,共分四節,敘述季辛吉的秘密外交及和談所遭受的挫折。尼克
森因國人厭戰而主張越戰越南化。
第七章 新聞界之反叛,共分六節,乃是因歷屆政府對新聞界之埋怨,新聞界開始反
攻,不但醜化了越戰,也醜化了政府,使人民更加不願介入越南。
第八章 水門事件,共分四節,敘述新聞甽發掘了水門案醜聞,及其對越戰之影響。
第九章 巴黎和談及越南淪亡,共分六節,由一九七二停火協定,及秘密轟炸河內及
海防,到巴黎和約之簽訂,以及國會如何以預算案限制福特之權力,終於導致了一九
七五年越南淪亡。
第十章 結論,評論不向人民公開的政策,是無法長期得到支援的。
|
4 |
越戰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黃榮護, HUANG, RONG-H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美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超強的特質使其步入「全球干預」的國際主義途徑,處
處偏向以「壓倒性權勢」(Preponderance of power)來解決世界問題;經歷越戰的消
耗與創傷後,美國雖然無法一時回轉至傳統「關閉自守」的孤主主義老路,但亦在尼
季「和解」的架構中,走向「均衡」(Balance of power)政治。本文的目的,旨在藉
探討越戰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以「權力」以「絕對積極」、「絕對消極」或「二
者之間」的形式持續捍衛其國家利益的理論與實際。
本文共分六章、十五節,約十二萬餘言。除第一章導論及第六章結論外,主文以四章
撰成。第二章論美國越戰誤導的經驗,第三章論越戰支持共識的瓦解及其演變,第四
章論國會外交權的伸張,第五章論武力的使用。全篇兼顧時間的推演性與空間的代表
性,期能對影響美國對外政策的某些因素、運作過程、結果作一重點的瞭解。
|
5 |
越戰對美、蘇、中共三角關係之影響(1964-1973年)吳家新, Jia-shin W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無
|
6 |
中共對外使用武力之動態衝突抉擇模式:預防性動機分析 / Dynamic conflicts and decision-making model in Communist China's external use of force: An analysis of preventive motivations黃鴻博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共對外使用武力是一個很複雜、龐大的研究議題。自中共建政以來,不僅和意識形態對立的美國發生嚴重的軍事衝突,亦和同屬社會主義陣營的蘇聯、越南爆發軍事衝突;除了涉及統一問題而爆發多次台海危機外,亦與第三世界大國印度爆發大規模邊境衝突。早期的研究通常從冷戰的角度出發,帶有明顯的工具性質,但囿於資料保密,使得研究成果難以突破,臆測性大於實證性,此窘境直至冷戰結束後始有轉變。
有利於學術研究氛圍的主要因素有四點:一是前蘇聯、美國檔案的解密、部分中共檔案的開放、及少數智庫提供部分解密檔案,使得研究者可以取得重要的一手資料;二是關鍵人物之訪談與回憶錄的出版,可以補充檔案文獻的不足;三是中國崛起與中國威脅論成為國際關注焦點後,連帶地使得軍事議題浮上檯面,西方學界主要從權力結構及歷史的角度關注中國權力增長的意義,透過中共使用武力的分析,藉以預測未來是否出現權力轉移與中國在軍事上的應對方式;四是1995-96年台海危機的爆發,以及近期中共與越南、菲律賓及日本,因南海島礁與釣魚臺主權爭議問題而引發的衝突,使得有關中共對外使用武力的研究再度引起學界的關注。
目前有關中共使用武力的研究範疇相當廣泛,少數研究採取多重案例研究,嘗試歸納出中共對外使用武力的模式、步驟、原則或特徵;多數的研究則針對單一案例研究,並聚焦於分析中共發動戰爭的原因。此外,學界開始從歷史文獻分析轉而採取理論分析與建構。凡此種種,皆提供了一個重新詮釋中共對外使用武力的視野。然而,現有的研究成果雖然相當豐碩,卻無法建立一個一般性的分析框架或理論性模式,並且忽略中共對外使用武力的預防性動機與其政策選擇之間的動態關係,因此無法完整地解釋中共對外使用武力行為。
本文的研究目的並不是建立一個宏大的普遍理論,而是在一定的時空範疇內針對某一類現象建立一個合理、具有經驗性與理論性意涵的模式。換言之,即是借鑒相關國際關係、心理學及經濟學等相關理論的核心概念,並透過將中共對外使用武力的原因概念化過程,以預防性動機為主軸,提出一個「中共對外使用武力之動態衝突抉擇模式」,以解釋:中共較容易與何者發生軍事衝突、領導人在戰爭(衝突)前的認知、為何會使用武力、以及使用武力的決策選擇如何確立?並透過六個正例(1950年韓戰、1953-54年第一次台海危機、1962年中印邊境衝突、1969年珍寶島衝突、1979年懲越戰爭、1995-96年第三次台海危機)及一個反例(1999年「特殊國與國關係」)的多重案例檢驗,以回答上述的問題。
本文的研究發現:
一、中共的確比較容易與實力或意圖上具有潛在挑戰其周邊權力地位的國家發生軍事衝突。
二、中共領導人在戰爭(衝突)前,的確有產生錯誤認知。
三、中共是出於防止周邊權力地位衰退的預防性動機而對外使用武力。
四、中共對外使用武力中,領導人對周邊權力地位衰退的程度與衰退的必然性之認知強弱,會影響其決策選擇。
|
Page generated in 0.019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