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65
  • 65
  • 5
  • 2
  • 1
  • Tagged with
  • 72
  • 28
  • 25
  • 20
  • 17
  • 17
  • 16
  • 16
  • 14
  • 14
  • 13
  • 11
  • 11
  • 8
  • 8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南宋遺民詠物詞研究

陳彩玲, CHEN, CAI-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詞體大成於兩宋,其中詠物類作品,亦因各方條件的配合,而得以繁盛。及至宋季, 詞體漸驅末流,形式唯美,內涵貧弱;詠物詞以其特重寫物工巧的創作型態,而仍得 以流行,此時詠物之作多尚典雅婉麗,以純粹詠物為多;然趙宋國祚結束後,繁華昇 平已逝去,國族淪覆的傷痛,深深地震撼遺民的心弦,而處於異族統治之下,滿腔故 國家山的思緒,須有所抒發,故承紹前風,仍致力於詠物創作,而實假藉詠物之外衣 ,以寓寄身世之感,宗國之念。而遺民詞人仍秉持原有的創作計巧與風尚;從事更深 沉的詠物創作,是以其作品,外在形式多典麗含蓄,而時有失之隱晦;內在寓寄,則 沉鬱深遠,隱約透露遺民的無限哀思,或謂是殘蟬哀鳴,而實為真性情之表現。是以 遺民詠物詞實有可觀之處。而宋末詞壇之未遽衰者,是遺民沉痛的表達心聲,作品內 涵得以充實,遂為宋詞綻放最後的光彩 本文一冊共分五章,茲略述各章大要於次: 第一章緒論。首先就遺民之涵義及南宋遺民的活動作一簡要說明;再說詠物詞之義界 作一限定;最後則敘寫本文研究動機及方向等等。期能為本文之研究,確立凡疇與標 的。 第二章遺民詠物詞之先導。即就詠物創作之傳統特性,歸納重點,扼要說明之,以見 詠物類作品的獨特之處;次則略說兩宋詠物詞興盛的因素,及概述北宋、南宋詠詞發 展、演變的情況,並各列舉詠物詞家數人及其作品之舉證;藉此以了解在遺民詠物闖 作之前,詠物詞發展的情況。 第三章遺民詠物詞之盛行。先就其時代背景作一分析,以見宋季之政治、社會的演變 ,及文學趨勢,此時代環境的變化,實深切地影響了遺民詠物詞的發展;故接著探討 遺民詠物詞於亡國前後的發展情況,而主要重心實在於入元之後的部分;再則概述遺 民詠物的方向,以略見其創作動機;最後則選列重要詠物詞家、並舉例其作品,說明 各家詠物之特色。 第四章遺民詠物詞之研析。即針對其詠物詞作一綜合討論,試就題材、寫物與寄興的 表現情況,及其與民族思想的關聯,分別舉例闡述之。 第五章結論。就遺民詠物於文學上之成就,做一簡要論評。 遺民詞人於此詞學末流之際,猶作一番極力掙扎,雖不免有所缺失,亦能深刻地表達 至真的情感,頗具時代意義。是以吾人除承認其缺失外,其成就亦應給予相當的肯定 。
2

北宋前期貶謫詩研究

陳文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文學是以語言呈現心靈感悟、生命意識的藝術活動,其內容反映作家對自我價值的體認,而對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而言,仕途的榮辱往往就是他們生命價值的全部,政壇的升降浮沈便牽動著他們大部分的思想與情感,成為他們生命歷程的主要旋律。自屈原以降,歷代遭貶的知識分子留下了豐富的逐臣之作,形成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個特殊現象-貶謫文學,它既展現中國古代社會政治的本質特徵,也深刻揭示創作主體面對人生憂患的各種應對態度。  貶謫文學隨著君主專制體制的實行存在了幾千年,形成中國文學及文化的一個特殊現象,由於它的時間跨度大,創作者亦非常龐雜,內容和風格的表現自然駁雜不一,在歷史長河裡散現著各種不同的樣貌,本篇論文以前人研究成果為基礎,將研究時空的視角向下延伸,把研究範疇界定為北宋前期的貶謫作品,試圖探究這些作品的思想內涵及美學價值,釐析「宋型文化」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以突顯貶謫文學發展至北宋獨特的時代特徵。    本論文擬分為五章展開論述: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並檢討既有的研究成果。第二章介紹北宋前期的時代背景與貶謫概況,作為以後各章論述開展的背景資料。第三到四章則採綜觀的角度分述北宋前期貶謫所呈現的出處主題、時空意識,皆從文學的內部著手分析,但這種內部研究並非孤立的進行,而是結合詩歌的社會現實,兼及文學的外緣研究。第三章參考西方文學研究中主題學的觀念,探討出處主題在北宋前期貶謫詩作的發展。第四章擬探討北宋前期貶謫詩所呈現的時空意識,釐析詩人的生命憂患緊密相連的心靈圖景,挖掘詩人精神世界的不同側面。 第五章為結論,總結以上各章論點闡述北宋前期貶謫詩所具有的時代意義及美學特色,並說明本篇論文研究所存在的限制以及未來研究的展望。
3

南宋地方社會勢力的研究─以福建路佛教與地方菁英為中心

曾小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南宋是一個偏安的朝廷,資源運用上不如北宋政府充裕,而且立國艱辛,因此在政權成立時必須與既有勢力妥協,其中維護地主權益、繼續實行科舉考試等方式,就是穩定政權的方法。除此之外,國家欠缺的資金缺口,以南宋當時的情勢而言,佛教團體的經濟力量就成為國家可以使用的力量,而國家付出的成本也最低,因此筆者以福建路地區的佛教與地方菁英的關係作為探討重心,研究此地社會團體彼此勢力的消長,其中有交融也有衝突。就整體而言,佛教資產由私轉公,補充國家財政之不足,另一方面,也提供地方社會穩定的力量。同樣的,地方菁英也是穩定地方社會的力量,其中仍以地方官員的主導力較強,其餘的地方士人是輔佐的力量。佛教除了負擔國家財政外,還必須支付地方社會建設資金,再加上住持選舉制度的干擾,導致佛教逐漸弱化與腐化。另一方面,地方菁英透過科舉與政權結合,獲得自身保障與力量,除了可以推廣自身信念外,也可以避免自身資產被國家侵奪,甚至有功名的道學家還可以藉此攻擊佛教。在地方社會中,地方菁英的勢力上升,而佛教卻是走向弱化,最後地方菁英取得主導優勢,為往後仕紳社會預留伏筆。
4

南宋館閣典籍考

李健祥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之主要敘述及考證重點為南宋一朝之館閣典藏及校理書籍之情況。而以北宋一朝之藏書盡毀於靖康之亂,故本文第一章首為敘述靖康建炎間之圖籍散佚,以明其被禍之烈。第二章敘述南宋之訪書。第三章考證南宋各藏書處所之藏庋情形。第四章敘述南宋館閣之校理圖書。第五章再為敘述南宋末年之圖籍散佚。使全文由南宋初之圖籍由散亡靡餘之際,經□力搜訪,而至所儲甚富,再至於南宋末年圖書之亡佚殆盡,條貫而下。 第一章敘述靖康建炎間之圖籍散佚;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曾以此為繼隨秘書監牛弘所述圖書五厄之後,圖書復有五厄之一,王明清揮塵後錄卷七亦云:「靖康俶擾,中秘所藏與士大夫家者,悉為鳥有。」由此可見,靖康亂起,金人南下搜掠,圖書被災之烈。 本章之第一節敘述私家藏書之播亡,蓋以私家藏書實與館閣藏書,互為脣齒。私家藏書散亡殆盡,自亦影響及館閣之訪書。本節舉晁公武郡齊讀書志宋書條及袁耿楓窗小牘所言春秋繁露為例,以言私家藏書散亡後,館閣藏書所受之影響。 而私家藏書受厄,或因兵災,或因匪掠,或兵災匪掠交侵。皆使之散亡幾盡。本節引李清照金石錄後序,葉夢得避暑錄話,晁公武郡齊讀書志,王明清揮塵後錄,陸游謂南文集,徐度卻掃篇等所言私家藏書之播亡情形。 本章第二節言館閣圖籍之散佚,首引文獻通考經籍考總敘及王明清揮塵前錄之文,以明北宋一朝館閣藏書情形,再為敘述靖康,建炎間之圖籍散佚,而此段期間之圖籍散佚,揆其主因,一則為金人之掠奪;金人之掠奪圖籍,於其未圍宋京汴梁時,即以此為求和之主要條件之一。大金韋伐錄所載靖康元年金主致宋主書索取之物即有「書五監」之目,而及其破汴梁後,對於館閣藏書更為有計劃之掠奪,靖康要錄,靖康紀聞,南燼紀聞錄諸書及建炎以來繫年要錄諸書所載頗詳,本節即引其文,繫之時日,以說明之。 其次館閣藏書亡佚於轉運中,金人在汴京不久,以宋勤王軍大集,故匆促北返。掠奪之物,頗有不及攜返者,靖康要錄云:「秘閣圖書,狼籍泥中!」可見因此而散失圖書之夥。而其後高宗即位南部,金兵繼為南侵,破行在楊州,高宗匆為渡海,建炎以來所草創者,又於此盡付兵燹!於此本文引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及寶刻叢編之文以證之。 第二章敘述南宋之訪書。南宋初以靖康之亂故館閣所儲幾為全無,而經南宋一朝,君臣上下□力搜訪,計其所得,於孝宗淳熙間編中興館閣書目時已聚書四萬四千四百八十六卷,較之北宋仁宗編祟文總目時之三萬六百六十九卷,已有過之。其後寧宗嘉定間編中興館閣續書目又得書一萬四千九百四十三卷,二者合計較之北宋政和間之秘書總目七萬三千八百七十七卷,稍有不及,然已屬難能矣! 本章第一節敘述高宗一朝之訪書,以見之宋會要輯稿第五十五冊祟儒四求書所載著為主,參之以建炎以來繫年要錄,中興小紀,宋會要輯稿第五十六冊祟儒六御書等書所載者,依年月日之序繫之,具表臚列,以求其明晰。第二節述孝宗及孝宗以後之各朝訪書情形。以敘述此段期間訪書事實之史料極乏,故僅就宋史,宋會要輯稿等書所見者,裒而述之,不復列表焉! 第三節敘述南宋館閣訪書所遭遇之困難及其得失;南宋訪書所遭遇之困難計有:(一)獻書賞格未立及獻書恩賞微薄;(二)有司奉行不力;(三)懼以獻書買禍而不敢投獻諸端;至期訪書得失則在其數不*前朝為其得,而秘府所儲多近代所編述者,而奇秘闕逸較前少損,則為其失。袁耿楓窗小牘卷下言之甚諦!本節即引之以作為本章之結束。 第三章言南宋館閣之藏書情形,計分二節,第一節言各藏書處所之建置沿革及藏書概況。南宋之主要藏書處所有秘書省、秘閣、天章、諸閣、敷文閣、煥章閣、華文閣、實謨閣、寶章閣、顯文閣、損齊、太學、國子監等處,本節一一敘其建置沿革及藏書情形。 第二節為南宋館閣藏書之檢討,南宋館閣藏書處所雖多,然其中真正藏四庫書者;僅秘書省與秘閣而已。較之北宋有三館,龍圖閣、太清樓、宣和殿、秘閣等處,皆儲四庫書者,已大有不及,更兼以進書時乏於抉擇,校理又復不精,而於圖籍書書之典藏保存,更復不善,故闕書亦多,凡此皆南宋館閣藏書之失也。本節即就上述各點,加以闡論。 第四章敘述南宋館閣之校書。於此可分二方面言之,一為專校經史群書中之某一部書或某類書。二為廣校館閣所收郡國士民所獻進圖籍。而前者南宋館閣所校者有經史大觀證類本草;後者則有:甲紹興二年初校秘府書籍;乙紹興十三年編四庫闕書目;丙淳熙五年編中興館閣書目;丁嘉定十三年編中興館閣續書目;戊淳祐間編中興國史藝文志等五次之多。本章除對此加以考證之外,並敘述南宋館閣校書對當時私家校書及後世校讎圖籍之影響。 第五章敘述增宋末年之圖籍散佚,夫圖籍之厄,每與末世相銜。南宋末年,館圖圖書一毀於宋理宗紹定四年之臨安大火。文獻通考經籍考總敘云「紹定辛卯火災,書多闕」者,可見其被災之鉅!本節除敘述此次火厄之外,並對於秘書省之防火措施,加以敘述。其後,宋祚寢衰,元人南下,於宋恭宗德祐二年攻破臨安。復對於南宋秘府,國子監等處所藏圖籍,書版等做有計劃之掠奪。至此,南宋百年來搜訪積聚之功,又一旦盡歸元人矣!
5

宋代的西湖與杭州

宋仁正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西湖既依附於杭州而隨之發展,則杭州在整個宋代的歷史轉變(由北宋時期的南方都會轉而成為南宋時期的全國首都)必深深影響了兩者間關係在宋代的發展,而其間發展的歷程更值得進一步的審視。本文乃擬自此一角度出發,分別從三個面向來討論西湖與杭州之關係在宋代的的發展。 西湖對於杭州在水利民生上的重要性顯是二者關係的基礎。僅以水資源而言,城市所在地區能提供的生產和生活用水,制約著城市的發展規模, 易言之,杭州城之所以存在,乃至於能夠成為南宋的首都,西湖水所提供的民生、經濟功能正是最基本的條件之一。因此,要了解宋代西湖與杭州間的緊密關係,杭州城民生水利上對西湖的倚賴乃是最為基礎的入口。 其次,西湖之所以名聞遐邇,最主要的便是其湖山美景。闕維民指出在杭州的發展歷史中,西湖與杭州城區乃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有機組成部分。城區是杭州的人文載體,而西湖則是杭州城市的自然載體,人文與自然的水乳交融構成了杭州的誘人魅力。 由此可知,西湖麗景的聞名實與杭州的發展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因此,要了解宋代西湖遊賞之風的盛行,便須從宋代杭州歷史發展的角度著眼。 最後,伴隨著西湖在宋代成為重要遊賞勝地而來的另一影響,便是西湖在宋代文學作品中愈形常見。所有的文學藝術樣式均是社會文化活動的產物,是某一特定社會文化生活的載體, 因此以西湖為題詠對象的文學作品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時西湖與杭州間關係的現況。雖然西湖與杭州之間的聯繫在這一方面的呈現或者無法如水利民生或遊賞等方面明顯可見,但是這樣的關係卻是基於上述水利民生及遊賞等面向衍生而出的。故要了解宋代西湖與杭州間的緊密關係,則宋代的西湖題詠作品將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線索。
6

北宋黨爭對蘇轍文學創作的影響

李佩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切入點在於黨爭與蘇轍文學創作間的關係。黨爭、蘇轍、文學作品,這三者間的關係,不只是單向式的黨爭刺激蘇轍,蘇轍將刺激後的反應轉化為文學形式,寫成詩歌或文章(即:黨爭→蘇轍→文學作品)。這三者間的影響關係有時會調換位置,例如,蘇轍藉由文學創作,影響黨爭的態勢(即:蘇轍→文學作品→黨爭),或者,文學作品激化黨爭,激烈的黨爭情勢波及蘇轍(即:文學作品→黨爭→蘇轍)。 在「黨爭→蘇轍→文學作品」這個最基本的關係式裡,首先要處理的是黨爭對蘇轍的影響,因此,本論文的第一部份題為「蘇轍與北宋黨爭」,章目之所以將「蘇轍」置於「北宋黨爭」之前,緣於北宋黨爭時久事繁,本論文難以一一道盡,因為只討論與蘇轍相關的事件,故題為「蘇轍與北宋黨爭」。 黨爭刺激蘇轍,蘇轍將接收的刺激轉化為文學創作,就形成了「黨爭→蘇轍→文學作品」這個關係式。但是文學作品畢竟是文學家的產物,除了消極的抒發,還可以積極的創造,因此,蘇轍意圖以文學創作為手段,評議政策、扭轉黨爭態勢,在這個意義上,「蘇轍→文學作品→黨爭」的關係式便成立了。在上述兩個關係式裡,蘇轍並非總是處於被動狀態,是以本論文的第二部份,題為「蘇轍文學的內涵與黨爭的互動」。內涵,概括了文學中難以分割的思想與情感。 本論文的第三個部份,題為「黨爭對蘇轍文學書寫形式的影響」。文學的內涵可以不受黨爭的威脅,只要表達方式夠含蓄,書寫形式牽涉的就是表達方式的問題。在毫無黨爭威脅的狀態下,表達方式可以極度自由,要使讀者一目了然,抑或感覺朦朧,全由作者決定。但是作品內涵若有招來文禍的可能(文學作品→黨爭→蘇轍),作者在表達方式上便不能無所顧忌。基於表達方式幾乎全然受制於黨爭態勢,故題為「黨爭對蘇轍文學書寫形式的影響」。
7

宋代諫官御史化問題之研究

李沛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宋代以後,君主介入日常政務並掌握決策權力的程度,又較隋唐之時更為提高,集權的傾向也愈加明顯;同時,唐末五代以來官失其守的混亂局面,卻也提供了宋代基於時代需要而重建諫官制度的機會。自北宋發其端,至南宋而成型的諫官御史化現象,正是在此種君主政治實權不斷強化的背景之下,隨著政治局勢的變化與制度的實踐所造成的一種可謂是「制度上的轉向」,即:宋代諫官的職權性質逐步由「建議」轉為「彈劾」,進而形成「臺諫合一」的趨勢。宋代諫官的御史化,在中國傳統言諫系統朝向監察體系趨近並逐漸為其整併的過程中,實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影響。
8

宋儒道統思想之研究

黃瀚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道統」這一名詞的正式創用與成為時代焦點是在宋代,但在先秦儒家思想體系中已具有道統思想的成分,只是尚未明確提出,其理論針對性也不明確。直到唐代的韓愈,以弘揚儒家聖人之道為己任,明確提出儒家聖人之道的「內涵」和「傳授系統」,以挽救儒家倫理道德規範不為人所重視下,造成的社會動盪之局面。韓愈的〈原道〉標誌著儒家「道統」觀念的明確提出,又北宋前期的道學先驅,孫復與石介師徒亦繼承韓愈的道統思想。 時至北宋中期,張載與二程為孔、孟之後的儒家倫理道德規範提供形上學的理論依據,以求更有效地反擊佛、老學說,再次將儒學積極入世的精神加以發揚,所以張載與二程皆否定漢、唐諸儒的傳道地位,而程頤以程顥接續孟子以後失傳的儒家聖人之道,也開啟了宋代道學家建立儒家聖人「心傳」的道統思想。時至南宋的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正式創用「道統」一詞,認為儒家聖人之道的「內涵」是《古文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是內聖與外王合一的上古聖人,聖聖相承的「道統」精義(「道體」),也是《中庸》所詮釋的幽微至理;又朱熹認為儒家聖人之道的「傳授系統」,重點人物是孔子開創「道學」以保存與發明內聖外王合一的「道體」。因此,宋代道學承繼的是先秦孔、孟闡明內聖外王之「道體」的使命,以「內聖之學」的探討為其特色,但「內聖之學」的闡明目的不僅是達到聖賢的道德造詣,而是能夠實現「外王事業」,對於人間秩序進行合理的重建。 宋儒秉持著對於朱熹「道統」的信仰,立身治學並不循功名利祿之途,而是試圖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的個人修養,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理想,不僅顯示出中國文化重視內省修養的特點,亦形成中國文化崇尚聖賢的理想人格和以倫理為本位的價值取向,以及重文化傳統的特色,這是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互相區別之處。如此,宋儒的道統思想,其影響可謂深遠。
9

南宋遺民詩研究

潘玲玲, PAN, LING-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南宋遺民詩為研究主體,全文分為緒論、木論、綜論三篇,共十章,約十二 萬言,各章大要如下: 上篇緒論 第一章:前言。首釋遺民一詞之名義。次敘遺民詩人之界定,蓋南宋之亡也,遺民特 多,然何者當入遺民詩之人之列,可者當擯而不取,又文天祥可否稱為遺民詩人,本 節皆有詳述。期能為本文之研究,確立範疇與標的。 第二章:南未遺民詩之時伐背景。遺民詩之產生,係由於時代環垃以促成,是以本章 擬就南宋之政治環境、社會習尚、學術風氣三方面分論南宋遺民詩之時代背景。 中篇本論:重要詩人及其作品研究 南宋遺民詩人固多,然志節特出且有較多詩作傳世,足資研究者,但文天祥、謝枋得 、鄭思肖、謝翱、汪元量、林景熙六人耳,茲分六章,分生平傳略、作品分析、集評 三點探論其人及其詩。此外,並附錄南宋遺民詩人一覽表,就載籍所錄,詳加稽考, 以見南宋遺民詩人之概貌。 下篇綜論 第一章:南宋遺民詩之特色。本章以重要詩人之作品為主,再參諸其餘詩人之作,從 內容、風格、形式三方面,對南宋遺民詩所蘊含之特色,逐一剖析。 第二章:評價。就南宋遺民詩於時代上之意義,予以評價。
10

蘇軾嶺南詩研究

林淑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摘要 蘇軾在文學史是一位天才、全才,在詩、文、詞、賦各方面均有極高的成就,備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注目。「文非一體鮮能備善」,但他卻以其須臾之生命,兼善各種文學體裁,並獲得超邁古今的成就,留下了大量令後世歌詠的詩詞文章。 除了賦予文學作品嶄新的面貌,開拓了文學的視野,豐富了文學的內涵,在文學史上締造出震古鑠今的成就之外,蘇軾不以一己窮厄境遇,易其憂國憫民的仁人之心,始終堅持入世助民的志節,以及融合儒、釋、道三家思想精髓的生活智慧,皆是蘇軾留予後世無價的瑰寶。 謫居嶺南,境遇蹇困,遠遠超過其他時期,蘇軾卻不沈浸於悲怨,不作憤懣之語,嶺南時期的詩作,不僅是他富厚學識、豐富經歷,以及高卓文藝技巧和諧完美的融合體,更是他仁愛曠達、忠國愛民不凡的人格最佳的註腳。

Page generated in 0.014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