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00
  • 196
  • 45
  • 4
  • 2
  • 1
  • 1
  • 1
  • Tagged with
  • 250
  • 250
  • 84
  • 66
  • 65
  • 63
  • 58
  • 56
  • 49
  • 48
  • 48
  • 46
  • 42
  • 42
  • 4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水雲中山民權思想比較研究

柳應九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2

從中共七、八、九次黨大會探討毛澤東思想之地位

洪克晴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國五十七年冬天,作者在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的閱覽室,看到了一大批中共出版的報紙和雜誌;它們的內容都脫離不了「毛澤東思想」這五個字。因此使作者有了很多的感觸;大陸人民整日聽到、看到這五個字,人們的心中將做何以應?中共強制推銷「毛澤東思想」的果如何?人們將有何作用?於是作者決定對這一個問題做一探討。但是,經過約半年時間,作者對這一個問題仍舊無法得到一點滿意的結果。檢討原因:可能由於作者本身對於心理學、社會學、民族學乃至於哲學等基本知識的缺乏;也可能原始資料的不夠以及對資料未能妥為利用;主觀和客觀的因素,使作者暫時停止了對這一問題的摸索。 就在這個時候,由於所接觸的資料,發現了問題的關鍵,即毛澤東思想在七大被正式提出之後,並非如同今日一樣,是個熱門的口號。它有時候升,有時候降。最大的原因,是由於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個人的權力斗爭相結合一致的關係。甚至可以說「毛澤東思想」是他權力斗爭的符號。因此作者,便對毛澤東思想在這三次黨大會中所居的地位做了探討。 本文共分六章二十三節。 第一章為緒論,旨在說明毛澤東要搞思想的緣由和他提出「毛澤東思想」的目的。第二章對於毛澤東思想的幾個問題;諸如毛澤東思想根源、範圍、主要內容和特點做一簡單的說明和探討。第三章為七次大會中的毛澤東思想,說明了毛澤東為了提出他的思想所做的準備工作,如整風運動和纂改黨史以及劉少奇對毛澤東思想的解釋和高級幹部的附合之聲,於是毛澤東思想正式被中共所確立。第四章為八次大會中的毛澤東思想,由於國內外局勢的變化,毛澤東和劉少奇在思想上所發生的爭執,以及史達林的死亡,這些事件使毛澤東在的黨內權力,受了打擊,因此他的思想便暫時退卻。第五章為九次大會中的毛澤東思想,敘述自八大之後,毛澤東因為在國內的政治、經濟問題上,遭遇到了挫折,劉少奇的掌權,這些均使毛澤東感到有所不安,因此為了奪回喪失的權力,便結合林彪,在軍中立下基礎,最後以變化大革命為藉口,進行了激烈的奪權大斗爭,到了一九六九年,奪權工作蹔告一段落,毛澤東便召開了九大會議。劉少奇已被斗誇,毛澤東和林彪結成一個集團,掌握了權力。因此毛澤東思想再一次被肯定。毛澤東思想再一次被規定於黨章之中,以及林彪和七大時的劉少奇一樣,在政治報告裡,解說了所謂毛澤東思想。第六章為結論,敘述文化大革命期間,毛林推行毛澤東思想的方法,以及流行的情形。毛澤東思想在毛共有計劃的推行下,已經過份的被渲染,許多因毛澤東思想所產生的神話都出來了。大陸人民在毛共多方面的感染下,所發生的一些反應,也簡單地做了說明。最後做了一個歷史的回顧,即從這三次大會中的毛澤東思想驗證未來;毛澤東的希望可能是會落空的;當毛澤東的權力喪失時,毛澤東思想也將自然而然的隨之而消失。未來的接班人不論是林彪或其他人再也不能用強迫的方式,把毛澤東思想強加在中國大陸人民的身上。因為中國人民是無法接受反傳統,強調暴力哲學的毛澤東思想的。 本文撰寫期間,得力於陶師希聖之悉心指導,在某些作者無法解決的難題上,提出了重要的意見,沒有他的諄諄指導,本文是無法寫成的。在撰寫初期,本所主任俊才教授提供了許多實貴的意見,衷心銘感,謹此誌謝。又國際關係研究所圖書的朋友們,在借用資料方面,給予作者極大之方便,在此一併誌謝。作者才學有限,又係初次從事長篇論文寫作工作,錯陋之處,在所難免,祈望諸位師長,先進不吝匡正。
13

荀子教育思想研究

董承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4

魏晉時期之無君思想

黃滿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5

賈誼政治思想之研究

劉良驥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6

嚴復思想轉變研究(1912-1921)--以嚴復對傳統、西學態度的轉變做為分析的主軸

武金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嚴復(1854~1921)思想由早年到晚年轉變的情形,一直是研究嚴復的學者所注意的問題。嚴復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後,說:「秦以來之君,正所謂大盜竊國者耳。」又說:「夫士生今日,不睹西洋富強之效者,無目者也。謂不講富強,而中國自可以安;謂不用西洋之術,而富強自可致;…….皆非狂易失心之人不為此。」但在進入民國後,嚴復卻說:「不佞垂老,親見脂那七年之民國與歐羅巴四年亙古未有之血戰,覺彼族三百年之進化,只作到『利己殺人,寡廉鮮恥』八個字。回觀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澤被寰區。」過去學者多將此解釋為嚴復的思想是由「激進」轉變為「保守」,是由早年的「全盤西化」轉變為晚年的「返本復古」,認為嚴復在晚年時變得保守、頑固、反動。但筆者認為這樣的解釋並未能呈現出嚴復思想轉變的真相。筆者認為,要了解嚴復思想轉變的真相,就必須由嚴復鼓吹西學、鼓吹西方富強之道,希望中國經由學習西學而變成像西方一樣富強的期望,以及他對中國官吏、士子、政客、軍閥自私自利、不顧國家、道德敗壞行為的批評這兩條線索的起伏來看嚴復思想的轉變,如此才能真正看出他思想轉變的真相。 筆者認為嚴復自1895年到1921年,嚴復自始至終一直都對鼓吹西學、鼓吹西方富強之道,及中國官吏、士子、政客、軍閥自私自利、不顧國家、道德敗壞的情形這二件事很關心。但在1895年到1912年間,他對鼓吹西學、鼓吹西方富強之道的關懷超越了對中國官吏、士子、一般人民自私自利、不顧國家、道德敗壞行為的關心,他的思想因此顯現出「批評傳統與鼓吹西學」的特點;而在1912年至1921年間,他對中國政客、軍閥自私自利、不顧國家、道德敗壞行為的關懷:超越了對鼓吹西學、鼓吹西方富強之道的關心,其思想因此顯現出「批評西學與肯定傳統」的態度。 筆者個人希望,筆者這篇論文對嚴復思想轉變的說明,能夠呈現出嚴復思想轉變的真相。
17

嚴復富強思想研究

李永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8

管子法治思想之研究

陳逸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是為探討瞭解管子法思想所作之研究,目的是透過前人對法治之思考與觀察,尋求思想觀念上的突破與啟發,以期作為日後進一步認識中華文化之基礎。本論文共分為五章。 第一章 管仲評傳與管子書,分管仲評傳、後人對管仲之論評、管子其書和評議三節;管仲評傳這一節又分生平、功業、時代背景三點來闡述;第三節則分管子之見籍與散佚、校註及考證本、版本、真偽考四點來論述;評儀則是就個人之意見作論評。 第二章 法之重要性與界說,分法之重要性、法之界說與評議兩節;法之界說這一節則分「法為不易之程式儀表,為客觀之衡量準則」、「法為天下之大儀」、「法者天下之至道,聖君之實用」、「法者與功懼暴;律者定分止爭;令者令人知事」四點來闡述;評議則是個人意見之發揮。 第三章 法之制定與特性,分法之制定與法之特性與評議二節;法之制定這一節又分制定之人、制定之原則求闡述;第二節又分公開成文性、平等性、強制性、穩定性、時宜性五點來論述;評議則是個人之見作論評。 第四章 法之施行,分國有明君、朝有經臣、濟法以禮、重視民意、教民以法與評議五節;國有明君這一節又分靜因之道、任法、處勢、用術四佔點來論術;第二節又分何謂朝之經臣、得經臣之方法兩點來論述;評議則是個人見解之闡述。 第五章 法之成效,分君尊國治、齊眾用民、絕姦止刑、化民成俗、霸王天下與評議五節;第五節又分富國之方法、強兵之方法兩點闡述;評議則以個人之意見作論評。
19

厳復の初期言論活動について - 中学と西学の葛藤 -

王, 閏梅 31 March 2007 (has links) (PDF)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0

先總統 蔣公教育思想之研究

郭炳昌, GUO, BING-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計分六章,其主要內容: 第一章緒論,旨在說明撰寫本文的目的及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並就有關名詞加以界 說,及探溯先總統 蔣公思想的淵源,以為研究其教育思想體系的入門。 第二章先總統 蔣公的哲學基礎,分別由形而上學、認識論、價值論三大部份來敘述 ,以明其思想精深廣博,而具有普遍的真理與永恆的法則,做其理論根據。 第三章先總統 蔣公的教育本質論,敘述先總統 蔣公對於教育的意義、目的、功能 及中心思想的詮釋,以闡明其對教育本質的論見。 第四章先總統 蔣公的教育內容論,論述先總統 蔣公對於教育內容之卓見,先敘述 課程發展的三個原理和教材選擇的五個原則,進而論及先總統 蔣公主張四育並重的 教育內容,培養文武合一、手腦並用、術德兼修的理想人才,以達教育的最高目的。 第五章先總統 蔣公的教育方法論,首敘其教育的實施原則,並據以闡述其主要的教 學方法與訓育方法。 第六章結論,乃就以上各章之研究作一概括的分析敘述,並加以歸納其融貫與調和的 特質,進而描述出其教育思想體系,及簡要明教育思想的實踐,俾對先總統 蔣父教 育思想的崇高性質與實用價值,有更探切的瞭解。

Page generated in 0.014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