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
國內投資信託基金利用國外股價指數避險可行性之研究 / The Research of Feasibility to Domestic Mutual Funds Using the Overseas Stock Index Future to Hedge胡家禎, Hu, Chia 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國人的投資理財觀念日益受到重視,國內的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在國內己逐漸成為投資人的投資標的。而對於我國的投資信託基金業者,在過去往往缺乏避險管道,使得基金經理人僅能以降低持股比率以達到規避風險的目標。
我國自八十三年四月正式展開期貨交易,使得國人可以合法地買賣主管機關所允許的國外的期貨契約,而對於缺乏避險工具的我國投資信託基金業者而言,如果能夠以國外股價指數期貨進行避險,不失為可行之道。因此本研究針對我國的投資信託基金業者所提供的基金投資組合資料,對於國外股價指數期貨進行避險之可行性研究。
本研究之實證模型是分別以現貨報酬率與期貨報酬率做為因變數與自變數之迴歸模型,研究期間自1993年2月至1994年9月止,以每週三資料求得一週、二週與四週的現貨部位與期貨部位的報酬率資料,現貨部位採用基金投資組合構建股價指數與基金每股淨值,期貨則取美國S&P 500、日本NIKKEI 225與香港恆生等三種股價指數期貨契約為避險標的對象。
經由實證分析,我們得到以下的結論:
1. 對於避險所用的期貨契約方面,建議以香港恆生股價指數期貨契約為較佳的選擇。
2. 避險期間的選擇方面,避險期間長度的選擇隨著股價指數期貨契約的選擇而有所不同。避險期間愈長,未必避險績效愈佳。
3. 對於我國投資信託基金而言,以本研究所選擇的三種國外著名的股價指數期貨進行避險的績效不盡理想,相關程度(R-Square)最高也僅有0.0779。
4. 在現貨指標的選擇上,以股價指數法相對於三種國外股價指數期貨進行避險研究,結果顯示並未顯著在各種績效衡量指標方面優於NAV法。
|
42 |
考慮狀態轉換下的GARCH模型配適程度與預測能力之驗證 -以道瓊歐洲石油天然氣指數期貨為例 / GARCH models under Regime Switching - DJ EURO STOXX OIL & GAS Index Futures張庭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主要在檢視Fong與See (2001) 所提出的假說,將其應用於道瓊歐洲石油天然氣指數期貨 (DJ EURO STOXX OIL & GAS Index Futures) 上,是否能得到相同的驗證。
在是否加入狀態轉換考量的檢定中,本文採用AIC與BIC準則為判斷的基準,而由於雙狀態下BIC準則易有樣本參數過大的懲罰特性,因此其中又以AIC為較佳判斷的準則。研究結果顯示,有考量狀態轉換的Regime Switching GARCH模型配適度會較無考量狀態轉換的GARCH模型為佳。而在納入狀態轉換的考量下,在Regime Switching GARCH模型及其相關衍生模型的比較中,主要是採用RS-GARCH(1,1)-N,RS-GARCH(1,1)-t以及RS-ARCH(1,1)-t模型作為比較。這裡同樣以AIC與BIC準則為判斷的基準,研究結果顯示,在三模型中,是以RS-GARCH(1,1)-t模型具有最佳的配適度。
在預測能力的檢定中,本研究是利用MSE、MAE與R2,來判斷何者具有較佳的解釋能力,並且以DM檢定來進一步驗證。研究結果顯示,在有考量狀態轉換的Regime Switching GARCH模型與無考量狀態轉換的GARCH模型中,是以有考量狀態轉換的Regime Switching GARCH模型具有較佳的預測能力;而在RS-GARCH(1,1)-N,RS-GARCH(1,1)-t以及RS-ARCH(1,1)-t三種衍生模型的比較中,又以同時考量t分配以及有狀態轉換的RS-GARCH(1,1)-t模型具有較佳的預測能力。
|
43 |
中國大陸滬深300股價指數期貨與現貨價格關係之探討 / A study of price relationship between CSI 300 index futures and spot prices邱仕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大陸自2010年4月16日推出第一支股價指數期貨商品-滬深300股價指數期貨以來,不到一年半的時間日交易量已達大約18萬口,超越已推出約13年的台灣股價指數期貨約十萬口的平均日成交量,由此可見中國股價指數期貨的發展潛力與日俱增。另外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快速成長,大陸金融市場也逐漸成為國內外大型機構投資人重要的投資市場,而期貨又是投資、避險及套利不可或缺的金融商品。因此本論文將從期貨與現貨的價格關係出發,幫助投資人了解其基本的價格關係,未來進一步可更深入進行相關研究。
本論文選取時間為2010年4月16日至2011年3月15日共220筆日資料,研究方法以向量自我迴歸模型為主,配合ADF、PP單根檢定、共整合檢定、因果關係檢定、衝擊反應函數分析和誤差變異數分解進行中國滬深300指數現貨和期貨之前的價格關係探討。
實證結果顯示:(一)中國滬深300指數現貨和期貨不存在共整合關係;(二)根據因果關係檢定,中國滬深300指數現貨為期貨之「因」;(三)在向量自我迴歸模型中,證明現貨較期貨有較佳的價格發現能力;(四)在衝擊反應函數分析和誤差變異數分解模型中,結果為現貨對於期貨的解釋能力較期貨對現貨的解釋能力高。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快速成長,中國股價指數期貨相信會是未來不可或缺的投資商品之一。但目前台灣地區針對中國股價指數期貨的相關研究較少,希望藉由這篇論文的撰寫,未來能帶動更多研究者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指數期貨、價格發現、向量自我迴歸模型
|
44 |
次貸金融危機對國內指數股票型基金績效之研究 / Researching in sub-prime financial crisis on the performance of domestic exchange traded fund.張晋嘉, Chang, Jin Jar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探討美國次級房貸金融風暴對於國內指數股票型基金績效之影響。以金融風暴中最受矚目的雷曼兄弟破產日2008年9月15日為事件日,且以國內最早發行的6檔指數股票型基金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主要以事件分析法進行研究。本論文的目的為助於了解次貸金融風暴,對我國股市整體性之影響,以及投資人在金融環境以及經濟前景不明之時代,是否能藉由投資指數股票型基金,達到財富的相對保全。而由於樣本中6檔指數股票型基金各具特色,也可比較其績效,以作為投資策略設計之參考。
不同於傳統的開放型基金或封閉型基金,指數股票型基金的特色在於不主動調整投資組合,且具有市場買賣交易容易、基金管理費用較低、稅與交易成本較低、基金的投資組合公開且透明、基金的報價迅速且與股票市場同步化,以及可融資融券的設計等便於一般人投資的優點。
研究樣本:寶來台灣卓越50基金(TTT)、寶來台灣中型100基金(TMT)、富邦台灣科技指數基金(FTT)、寶來台灣電子科技基金(PTE)、寶來台商收成基金(PCP)及寶來台灣金融基金(PTF)等6種國內指數股票型基金。
研究期間:以2008年9月15日作為事件發生日,探討事件發生前29天到事件日當天,與事件日發生後一天到事件日發生後30天,兩個區間做為討論。
報酬率的衡量:
一、異常報酬率(AR)的計算。
二、累積異常報酬率(CAR)的計算。
三、平均異常報酬率(AAR)的計算。
四、累積平均異常報酬率(CAAR)的計算。
異常報酬的統計推論:
一、t統計量檢定法。
二、橫剖面法。
實證分析及結果:從累積異常報酬實證可以看出,次貸金融危機對於寶來金融影響最大,台灣50影響最小。
|
45 |
台灣卓越50指數ETF機制特色及迅速成長因素分析黃昭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研究以台灣首檔指數股票型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台灣證券交易所股票交易代碼0050,英文名稱:Taiwan Top50 Tracker Fund (簡稱TTT)為研究對象,以個案研究方式探討其在台灣當時之市場環境下在短期內進行多項法規修訂與首創獨步全球的集合實物申購機制,促成其資產規模的成長創下世界紀錄,由上市時的42.87億元,至2004年6月30日達448.61億,短短1年的時間,資產規模增加10.46倍;而基金單位數也持續成長至1,003百萬個單位,較掛牌時的116百萬個單位也大幅成長8.65倍。而該產品開發團隊發展出全球首創之『集合實物申購』初級市場營運模式,順利讓政府相關特殊基金得以將其部份持有股票進行轉換,使得台灣50指數ETF中65.6%的基金資產規模源自於此,本次報告將分析及證明其關鍵地位。
|
46 |
指數股票型基金投資策略研究林翰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研究主要在於運用追蹤各國指數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來形成國際性投資組合,以長期持有為主搭配市場擇時策略以改進投資績效並比較各種策略下的投資組合表現。就投資組合組成方面:1.效率前緣投資組合是能有效的分散風險的,但實際操作的結果發現其投資組合權重比例很容易受樣本以及取樣期間所影響。2.基本面投資組合由於各國的經濟基礎不同,所以只用一般總體經濟通則來預測各國股市未來的表現其實很容易產生盲點。就擇時策略來說:1.長短利差擇時策略的優點在於買入或賣出的判斷,決策時點明確且交易次數較少。缺點在於容易產生錯誤訊號且錯誤訊號易連續產生。2.移動平均擇時策略的優點在於買賣的上下限明確,能有效的利用報酬的波動性而提升績效。缺點在於:買賣決策需具有即時性,決策延遲則投資績效將會被嚴重影響。
國際性投資組合與擇時策略結合後可發現基本面分析投資組合的績效表現最較佳,可獲得較高之報酬。但其所承受之風險也較其他投資組合來的高,屬於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方式;效率前緣投資組合則為一種對風險較為趨避的投資方式;等比例投資組合若能與擇時策略搭配,從投資績效表現來看不失為一較適合一般投資大眾之投資策略。將風險分散(投資於追蹤大盤的ETF)再分散(組成國際性的投資組合),以長期持有的方式且運用擇時策略避開空頭市場的損失(化被動為主動),確實是能為投資者帶來不錯的投資績效的。
|
47 |
市場競爭對洗腎利用率之影響邱珮婷, Chiu,Pei-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想瞭解新進醫療院所、市場競爭對透析次數,特別是新舊增病患洗腎次數比率的影響,同時我們也針對同一市場中,不同權屬別醫院之數量對於該區醫院透析次利用率之影響加以探討,希望對於醫院之間彼此的關係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在處理資料時,本文所使用的方法為半徑方圓法,但本文是以行政區域為中心,距離同一鄉鎮市0、5公里內的醫院視為同一市場之競爭者。同時我們亦以一階差分消除市場競爭內生性問題後,並觀察結果是否相同。結果發現在,同一市場透析院所家數和新病患的透析總次數為負向關係;以賀氏指數當作競爭指標時,其估計係數為正,顯示越競爭的地區其新病患透析次數越低,主因為病患成長的速度低於醫院成長的速度;再以一階差分處理時,得到相同的結果,即市場醫療提供者越多,新病患洗腎次數越低,越競爭的地區洗腎次數越低。進一步分析不同權屬別的透析院所對於新病患洗腎次數比例是否會有不同的結果,在此一部份,我們發現公立醫院相較於私人診所,其新病患總次數較低,而財團法人醫院新病患的洗腎次數比例又比基層診所為高,同時同一市場中公立醫院的數量越多,則該醫院新病患透析次數越低,反之市場中財團法人數量越多,則該醫院透析次數便越高。
關鍵字:血液透析、醫院競爭、賀氏指數
|
48 |
利用IT產業技術輔助老人居家照護 / A Study on The Elderly Health Care Using IT Industry Technical Aids黃美燕, Huang, Mei Y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依據台灣地區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的比例逐年升高,根據內政部最新公告的數據,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佔總人口的十.六三%,老化指數(老年人口/幼年人口之百分比)為六十五.○五%,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在亞洲僅次於日本;國內老化指數呈現逐年成長的趨勢等角度觀察,顯示國內已逐漸邁向高齡化社會的現已然成形;在此同時,由於近年來金融風暴的影響,導致國內經濟成長呈現趨緩的現象,進而影響國內少子化的現象日漸明朗,在高齡化社會及少子化等現象的趨使下,如何做好老人居家照護便成為值得探究的課題。此外,囿於國內許多老人多數不願意離開原有的生活環境與朋友,亦不想造成子女的困擾,也不願意接受團體安養的安排,在此前提之下,國內多數老人的居家照護便再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
因此,為滿足不同老人居家生活的型態及居家照護系統人性化的開發,本研究導入個案公司目前所欲開發之系統,進行探討,並且輔以國內老人長期照護的現況,作為探討老人居家照護的主軸,茲將研發現概述如下:
一、 新北市的老人長期照護人數居五都之冠;
二、 中市之長期照護機構之平均照護人數較其他都會區為高;
三、 人性化介面是未來老人居家照護的趨勢;
四、 IT技術應用可以提升老人居家照護品質。
|
49 |
房價指數應用在銀行資產重估之研究 /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housing index on the reappraisal of bank assets.吳晏榕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金融機構為了滿足新版巴塞爾協定必須每年對不動產抵押擔保品進行重新鑑價的規定,採用房價指數來進行資產重新估計。然而,觀察現今發佈的國泰與信義房價指數,發現兩指數走勢及變動幅度上,皆存在相當大的分歧。
因此,本研究採用西元2005年至2007年間台北市十二行政區房屋之實際成交價格為研究範圍,建立特徵價格模型,並結合市場比較法中期日修正概念,利用房價指數進行調整,再依Hit Rate 及MAPE準則評估整體表現。為了避免樣本誤差對於實證結果的干擾,透過隨機抽樣三十次進行重複實驗,測試模型穩定性及估計精確度,最後,採用兩成對樣本T檢定,檢定房價指數是否有助於不動產標的重新估計,並分析兩房價指數何者較能確切的反應當前市價。
實證結果發現:(1)使用房價指數調整之估值正負誤差在10%及20%以內的命中率以及MAPE皆有顯著改善,這說明現今發佈之房價指數具備反映市場實際價值的能力,仍有繼續編制及發佈的必要。(2)經由比較並分析兩房價指數結果可知,以國泰房價指數調整之估值在10%及20%以內的命中率,以及MAPE指標上,皆通過顯著性檢定。而使用信義房價指數調整之估值表現僅在10%及20%以內的命中率通過成對T檢定,故可知國泰房價指數較能充分地扮演著揭露不動產市場訊息的角色。
|
50 |
指數股票型基金投資組合最適避險策略 / A Study on ETF Portfolio and Optimal Hedging Strategy田玲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台灣投資人的角度,探討是否可利用指數股票型基金來建構投資組合,以期能較投資於單一市場能有更佳的投資績效。同時利用期貨契約進行價格、匯率風險之規避。
在2002年8月至2005年1月的研究期間,本研究之投資組合現貨部分,是利用24支於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之指數股票型基金與台灣TTT,套用傳統之Markowitz平均數—變異數模式,並考慮不同程度之Home-Bias下,建構出六群組的投資組合。避險策略部分,乃使用交叉避險模型,利用S&P500指數期貨、美元指數期貨、台股期貨進行避險,以期達到持有期間風險最小之目的。並根據匯率的波動情形,再將樣本區分為匯率波動較和緩與相對劇烈的兩子期間。以探討在上述投資策略下,國際投資組合在避險前後是否同樣具有分散風險之優勢,以及避險前後的績效差異,最終希望能對台灣投資人在投資決策上有一適當建議。
本文重要結論如下:
1.本文選取之指數股票型基金,大多數具有複製指數報酬之能力。但是,其投資風險並非僅單純反應當地股市之變動,而是存在部分風險來自掛牌市場的變動。
2.台灣人利用投資指數股票型基金,的確能達到風險分散之目的。避險後,能更加強投資組合在風險分散上的優勢,平均而言,與僅投資於台灣股市相比,未避險之投資組合能降低標準差約15%,避險後之投資組合能再降低標準差約33%。
3.管投資人欲規避的是價格風險或是匯率風險,維持一貫的風險趨避態度並以期貨契約管理,反而是一種機會的損失。如果希望能在價格風險因子呈現有利走勢時仍要避險,不宜使用本研究所使用之追求變異最小之避險模型來設定策略。
4.用期貨契約進行最適避險策略,以等比例投資組合的避險績效最佳。可能之原因為,等比例投資組合其權重相等,配合此避險策略,能同時兼顧匯率風險與股市風險,故避險效果較佳。
|
Page generated in 0.019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