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0
  • 38
  • 2
  • Tagged with
  • 40
  • 40
  • 24
  • 23
  • 17
  • 15
  • 13
  • 12
  • 11
  • 11
  • 10
  • 10
  • 9
  • 9
  • 9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1

銀行對中小企業授信考量因素之研究

黃重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政府提倡金融自由化、國際化之引導下,民國八十年起十六家新銀行相繼成立,金融產品不斷推陳出新,銀行間業務之競爭愈演愈烈,另據央行統計資料顯示,銀行仍以放款為主要營業項目。因此,在傳統存放款利差縮小,業務競爭日趨激烈之環境下,更須注意授信決策品質與時效,以保障債權、擴展授信業務。 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統計,中小企業融資餘額占整體企業之百分三十一的比重,對銀行存放款業務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本研究以銀行對中小企業授信為主題,探討新、舊銀行做授信決策時考量因素的重視程度有何差別。 本研究以大台北地區之新、舊銀行為研究對象,以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研究的內容包括中小企業的企業概況、經營環境、經營概況、財務狀況及銀行內部的考量因素。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因素分析及Z檢定。 在新、舊銀行的比較上,本研究有以下結論: 一、在中小企業的企業概況、經營環境及財務狀況方面,新、舊銀行重 視的程度無顯著的差異。在經營概況方面新銀行對中小企業在市場 的競爭因素顯著的較舊銀行重視。 二、在銀行內部的考量因素方面,新銀行對與銀行往來情形因素顯著的 較舊銀行重視。其他考量因素新、舊銀行重視的程度無顯著的不同 。惟研究發現新、舊銀行都很重視擔保品因素。 三、本研究之開放式問卷填答,反映銀行認為中小企業的財務報表無法 實際表達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須依賴銀行授信人員深入瞭解。 目  錄 目錄 I 表次 II 圖次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章節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中小企業之特質 7 第二節 銀行授信之探討 12 第三節 中小企業之融資 36 第四節 國內外相關研究 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3 第一節 研究流程 53 第二節 資料來源 57 第三節 分析方法 60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研究發現 65 第一節 中小企業面的考量因素 65 第二節 銀行內部的考量因素 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4 第一節 結論 84 第二節 建議 85 參考文獻 87 附錄一 專家訪談 90 附錄二 問卷 98 表 次 表2-1 我國中小企業定義之演變 8 表2-2 台灣中小企業特質相關論述 11 表2-3 財務比率分析 28 表3-1 研究母體 58 表4-1 問卷寄發及回收分配表 65 表4-2 企業概況面因素之萃取 66 表4-3 企業概況面-旋轉後因素負荷矩陣 67 表4-4 企業概況面-因素分析結果 67 表4-5 企業概況面-平均百分等位分數表 67 表4-6 企業概況面-Z檢定表 68 表4-7 經營環境面因素之萃取 69 表4-8 經營環境面-旋轉後因素負荷矩陣 69 表4-9 經營環境面-因素分析結果 69 表4-10 經營環境面-平均百分等位分數表 70 表4-11 經營環境面-Z檢定表 70 表4-12 經營概況面因素之萃取 72 表4-13 經營概況面-旋轉後之因素負荷矩陣 73 表4-14 經營概況面-因素分析結果 73 表4-15 經營概況面-平均百分等位分數表 74 表4-16 經營概況面-Z檢定表 75 表4-17 財務狀況面因素之萃取 76 表4-18 財務狀況面-旋轉後之因素負荷矩陣 76 表4-19 財務狀況面-因素分析結果 77 表4-20 財務狀況面-平均百分等位分數表 77 表4-21 財務狀況面-Z檢定表 78 表4-22 銀行內部的考量因素之萃取 79 表4-23 銀行內部的考量因素-旋轉後之因素負荷矩陣 80 表4-24 銀行內部的考量因素-因素分析結果 81 表4-25 銀行內部的考量因素-平均百分等位分數表 82 表4-26 銀行內部的考量因素-Z檢定表 82 圖 次 圖2-1 銀行徵信作業簡略流程圖 19 圖2-2 銀行授信作業流程圖 25 圖3-1 研究流程圖 26 圖3-2 實證研究流程圖 54 圖3-3 常態分配圖形 61 圖3-4 邏輯轉換後之圖形 62
22

銀行放款信用評估模型之研究--以臺灣地區塑膠業為例 / The Study of Loaning Credit Assessment Model: The Case of Plastic Industry in R.O.C.

郝旭烈, Hao, Shie Lie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般而言, 銀行決定貸放與否,除了取決於客戶所提供之擔保品、保證 人之財力大小外, 徵信工作人員憑著自己過去經驗主觀之判定亦是一重 要之影響因素。 然而人為所牽涉之因素過於複雜且多變,若稍不謹慎極 可能犯下極大的錯失。 也因此銀行必須發展一套客觀之信用評估模型來 分析客戶的信用,以求降低放款的風險。而一般國內之銀行信用評估模型 及理論大多以混和行業別為研究對象,且多以財務比率分析為主。 但不 同的產業其財務特性有所差異,因此本研究便試圖以塑膠業建立單一產業 之信用評估模型, 以尋求建立更適合之信用評估模型。本研究首先根據 國內外文獻中整理出可供研究之若干財務變數, 再參酌目前銀行所使用 作為徵信評估之財務變數, 由於本模式是採本國塑膠業之資料, 且應用 對象亦主要針對本國銀行,故決定採用目前省屬行庫做徵信評估時所採行 的 17 個財務變數做分析。而後再以塑膠加工業為研究對象, 蒐集民國 79 年至 81 年三十家違約公司與五十七家履約公司共八十七家公司的財 務報表資料以計算其財務比率, 接著便計算此 17 個財務變數是否符合 常態分配之假設,以決定後續所採行之統計方法應為何。 另外根據因素 分析與不採用因素分析分別進行變數之選擇及相關性之分析,以尋找具有 解釋能力之財務變數。 最後以上述所得到之財務變數做自變數, 並將樣 本區分為原始樣本、預測樣本以及全體樣本兩群分別建立 Logit 迴歸模 型,以得到不同分析方法之總正確率、型一誤差、型二誤差及加權效率性 。 爾後再根據結果做較佳模式之選擇與評估,並加以解釋。根據實證結 果顯示, 依不同樣本及不同方法所建立的四個放款信用評估模型中, 經 比較其總正確率及加權效率性的高低後,採用因素分析的模型將優於不採 用因素分析的模型, 而全體樣本所建立的模型會優於原始樣本所建立的 模型。 而由此所得到最佳的信用評估模型為以全體樣本採用因素分析所 得的模型。另外, 本研究是以塑膠業單一產業為研究對象來建立信用評 估模型,與過去採混和產業別的分析有所不同。 而與過去的分析相較後 ,得知其正確區別效果確實較混和產業別所建立的模型為佳。
23

銀行放款利率定價∼序列談判理論之運用 / Bank's Optimal Loan Strategy:Application of Sequential Bargin heory

胡德中, Hu,Te C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係應用序列談判(Sequential Bargain)模型,來制定出銀行最適放款 利率報價。在放款談判之中,由於談判雙方訊息不對稱(Asymmetric Information),銀行對於客戶的真實報償,並沒完全的訊息,因此在談判 初期,銀行僅能藉由已知的客戶報償分配與決策法則,來制定出利率報償 。然而隨著談判期的逐漸增加,客戶的回應,會將其真實報償的訊息給釋 放出來,而銀行在接收此訊息並認知到客戶的真實報償,產生所謂的學習 效果( Learning Effect)之後,即可據此訂定出各期最適的放款利率報價 了。當談判期限由一期放寬為兩期時,對於客戶來說,因為可以以較低的 利率貸得資金,因此會樂於接受銀行這樣的安排。至於銀行方面,則因為 談判期限放寬以後,對客戶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使得放款利率報價更趨於 合理化,銀行本身的期望報償提高,因此銀行也會樂於將談判結構做這樣 的安排。
24

應用方向距離函數估計台灣銀行業效率與生產力 / Estimation of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change of Taiwanese banking industry by using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李宜謙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利用方向距離函數與Luenberger生產力指標,估計台灣銀行業2000年至2009年的無效率值與生產力變動情形,並利用Ray and Desli (1997)生產技術內部一致的分解法將Luenberger生產力分解為純技術效率變動、規模效率變動、技術變動三個部分,最後根據方向距離函數具備的可加性,將個別銀行的無效率值與生產力變動作一致性的整體銀行業加總。 主要的研究結果為:以2000-2009年投入產出樣本平均數為效率評估方向,全程樣本平均無效率值為0.0209,平均無效率值最高的銀行分別為台北富邦銀行、萬通銀行、新光銀行;平均生產力變動為0.2615,進步最多的銀行為國泰世華銀行,退步最多的銀行為華僑銀行,且台灣的生產力變動的來源最主要來自於技術變動,其次源自於規模效率變動。另外,金控子銀行在規模效率變動與技術變動方面顯著優於非金控子銀行;泛公股銀行在無效率值、規模效率變動、技術變動部分顯著優於民營銀行。 / In this study, we estimate in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changes of Taiwanese banks for period 2000-2009 using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nd Luenberger productivity indicator. In addition, we decompose the Luenberger productivity indicator into pure efficiency change, scale efficiency change and technical change utilizing internal consistency approach of Ray and Desli (1997). At the end, we make the consistent aggregation across firms to industry level according to additive structure of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setting the sample mean during 2000-2009 for the directional vector, the average inefficiency is 0.0209,and the most inefficient banks are Taipei Fubon Bank, Grand Commercial Bank and Shin Kong Commercial Bank; the average productivity change is 0.2615, the most progressive bank is Cathay United Bank, and the most regressive bank is OCBC Bank. Besides, the sources of productivity change are mainly attributed to technical change, then from the scale efficiency change. Moreover, financial holding banks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scale efficiency change and technical change; pan-public banks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inefficiency, scale efficiency change and technical change.
25

銀行放款是否為特殊融資工具?以台灣聯合貸款為例 / Are bank loans special? evidence on the syndicate loans from Taiwan

賴昱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台灣,聯合貸款已逐漸成為企業普遍使用的籌資工具之一,由於結合了私有負債(private debt)所具備的契約彈性與公開負債(public debt)的分散風險特點,使聯合貸款成被視為特殊的資本市場籌資工具。過去文獻以聯貸宣告效果檢驗銀行監督掃描的能力,但對於貸款後公司的長期股票報酬與營運績效表現並未進行驗證,有鑑於此,本研究由長期觀點出發,探討台灣企業進行聯合貸款後股票長期累積超額報酬以及聯合貸款前後營運績效相對表現重新審視銀行在聯貸過程中之監督功能及降低資訊不對稱的能力。 本文以持有期間累積異常報酬法(BHARs)衡量公司聯貸後股票三年累積超額報酬與聯貸前一年與後三年財務相對績效表現,同時採用多元迴歸分析檢視公司特性與聯合貸款契約條件對公司長期績效的影響。研究期間自1990~2005年,研究對象為台灣上市櫃公司樣本期間內確定已簽訂之新台幣計價幣別聯貸契約,上市公司230筆,上櫃公司33筆,總計有效樣本共263筆。 實證結果發現,在公司股票報酬表現的部分,聯合貸款後三年的股票持有期間累積報酬顯著低於同規模同產業之公司,且樣本內規模較大的公司累積異常報酬顯著低於規模較小的公司,但財務限制高與低的子樣本間累積異常報酬並無顯著差異;在公司營運績效表現的部分,樣本公司聯合貸款簽約前一年度與後三年度財務績效指標顯著低於比較公司,而各年度之間的變化並無顯著差異,同時,這些借款者聯貸前後期的營運績效並未因財務限制高低不同而有所差異;在多元迴歸分析的部分,只有規模大小對聯合貸款前後營運獲利相對表現具有顯著性影響,其餘變數在統計上無解釋能力。研究結果顯示台灣金融機構不具監督掃描的能力,且其聯合貸款對象的後續股票報酬與經營能力並不因為公司財務限制高低而有顯著差異,因此,本研究亦認為銀行無法從眾多借款者中辨識體質較健全的公司,隱含台灣企業承作聯合貸款之行為不應存在資訊內涵效果。
26

金融摩擦與國際景氣循環 / Financial friction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ycles

賴柏勳, Lai, Po Hs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建構一個兩國並結合銀行之 DSGE 模型,旨在瞭解銀行資本與放款利差於國際景氣傳遞過程的機制。中間財廠商必須向銀行融通資金以購買資本財。本文假設廠商償還資金時存在違約衝擊,即銀行不一定能完全回收貸放總額。銀行資本水準又會影響放款利差的高低,進而改變廠商生產決策。本文以此機制連結金融與實質部門探討當違約衝擊發生時,除了對本國的影響之外,又會如何衝擊外國經濟體系。本文發現,本國違約衝擊的確會導致兩國景氣同時步入衰退,成功地捕捉兩國之產出、投資與放款呈現下降的現象。此外,本國若採行緊縮性貨幣政策,外國經濟體系也會遭受威脅。 /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the role of banking sector. We propose a Dynamic Stochastic and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of a two-country two-bank world with nominal rigidity. Bank lends funds to entrepreneurs to purchase capital. The banking capital position has influence on loan rate spreads which can affect the real economic activities. Financial impact is originated from entrepreneur defaulting on their borrowings. The calibr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 country-specific financial shock causes international crisis. Furthermore, a negative monetary policy shock also drives simultaneous recession across countries.
27

台灣金融機構合併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 / Do Bank Consolidation Reduce Lending to Small Business?

郭建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小企業一直在臺灣的經濟發展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因為本身營運規模較小,多數無法承擔如同大型企業般的財務資訊揭露品質。銀行需透過財務報表以外的其他方式,來對中小企業信用狀況進行評估,「關係放款」便是其中一項。銀行可以藉由與中小企業長期的接觸,來瞭解中小企業的財務狀況。 但依據國外文獻顯示,銀行規模會對中小企業「關係放款」產生影響。銀行規模越大,因為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代理問題」會越嚴重,將不利於中小企業關係放款的進行。面對近期的銀行合併風潮,遂有學者擔心中小企業融資會因此波銀行合併後,銀行規模變大,進而降低中小企業的放款。一國的金融環境,實會對其經濟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是中小企業,受限於融資管道有限,對金融機構的依賴,相較於大型企業為深。本文透過對國外文獻回顧並比對國內目前狀況,並利用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金融業務統計輯要」的各銀行中小企業放款資料,透過實證的方式, 發現銀行規模越大,的確會對中小企業融資產生負面的影響,但卻不能就此推論合併後銀行會降低中小企業的放款數量。蓋因銀行合併的影響有許多層面,規模擴大只是其中之一。合併之後會更容易形成寡佔的市場狀況,反而更有利於銀行進行關係放款。 然而由於本國銀行家數相對國外少了許多,各家銀行稍有差異,對實證結果影響頗大。尤其是傳統所謂的官股銀行與中小企業銀行,其帶有政策性色彩的放款方式與官股銀行的規模相對較大。在過去,在中小企業放款上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將來官股銀行民營化與中小企業銀行改制為商業銀行的影響下,相較於銀行合併或許更需值得我們長期注意與觀察。
28

台灣金融市場之失衡計量分析

曹銀紋, CAO,YIN-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般認為開發中國家為激勵國內投資,加速經濟發展,往往會採取低利率政策,過去 台灣亦有類似情況,而且利率一向受金融當局直接管制或間接干預,並非因應市場供 需變動,所以國內學者多認為國內金融市場非均衡市場,由民間借貸市場在國內盛行 可茲證明。 過去的實證多半直接假設分析的市場為均衡,直到近幾年,開始有學者常試建立失衡 市場模型,探討其計量方法及實證。在勞動市場方面有Rosen,Quandt(1978,1986a)等 人,在計劃經濟方面有Portes,Quandt,Winter and Yeo(1984,1985,1987),對波闌消 費部門進行研究。後來發展至二市場之總體模型,如Artus,Laroque and Michel(198 4)等人探討總體面生產和家計部門失衡互動的情形。 國內則以林培州(1983)對台灣放款市場做實證,可是其結果並不明確。 本文賞試以民國51年至77年的金融資料,重新檢定放款市場的失衡情形,考慮以Gin- sburgh,Tishler and Zang 等人所發展之失衡模型,來建立本國金融市場的失衡模型 。由於各變數實則一時間序列,討論如有序列相關時,當如何處理,最後如有可能, 將探討二相關市場失衡互動的情形。
29

我國金融機構辦理智慧財產權融資之現況與未來發展方向

劉懷德, LIU,HUAI-T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值此知識經濟時代,土地建物、自然資源、機器設備等有形資產的重要性已大不如前,而電腦、通信、生化等知識(智慧財產權)的價值則持續增加,許多擁有知識的大企業以全球為市場,所創造的財富大過許多國家,知識不只是力量,更是財富。1982年美國S&P 500大企業的總市值中無形資產佔38%,2002年已躍升為87%,即是明證,美國如此,台灣亦然,因此,智慧財產權融資應當是我國銀行可以開拓的業務之一。 本研究從實務觀點深入瞭解我國金融機構辦理智財權融資的現況與政府相關政策,同時借鏡美國、日本與韓國的作法與許多實際案例,先找出我國金融機構辦理智財權融資所遭遇的問題與挑戰,然後探討未來我國金融機構辦理智財權融資業務與政府建立智財權融資體系的方向,期能對於推動處在發展初期的智財權融資業務有些許助益。經由分析比較,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一、智慧財產(無形資產)之重要性與日俱增,其價值早已不下於有形資 產,銀行應正視此一趨勢,於授信、投資、風險管理等多方面有所因應。 二、智財權必須商業化,必須結合營運,才能發揮價值,使其價值極大 化。 三、智財權融資是企業發展與產業升級所需要的資金來源之一。 四、智財權融資業務有商機,但風險仍不容輕忽。 五、健全的智財權融資體系不能只有金融機構,還需要智財權鑑價機構、智財權交易市場等環節。 並提出以下建議: 一、銀行應積極地為智財權融資業務做準備。 二、銀行不宜因智財權融資體系不成熟,而過度排斥智財權融資業務。 三、政府宜適度增加對若干智財權融資的補助。 四、政府宜以公權力協助建立具公信力的智財權鑑價機構與智財權管理機構。 五、政府可考慮開放創投公司或財務公司承做智財權融資。 六、智慧財產權證券化為智財權融資的重要項目與發展趨勢,政府應預做準備。
30

考量預期損失之台灣商業銀行效率與生產力分析 / The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analysis of banking industry in Taiwan considering expected losses

翁祥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資料包絡分析法衡量2004年第一季至2008年第三季台灣商業銀行之效率與生產力,並以其代表銀行之經營績效。不同於過去文獻之處在於本文以前瞻之觀點(沈中華,2005)求出放款預期損失以衡量放款風險,作為放款過程中的非意欲產出。本文並利用Ray and Desli(1997)架構拆解Malmquist總要素生產力指數,探討銀行績效變動之來源,此外,亦將該拆解結果與Färe et al.(1994)拆解方式比較,發現在技術變動部分有明顯不同。本文並探討影響銀行效率之因素以及檢定不同類型銀行之生產力表現是否有顯著差異。 /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change of Taiwan’s banks over 2004Q1-2008Q3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Unlike the literature of the past, this paper uses the forward-looking viewpoint to derive expected losses from loans to measure the credit risk. In addition, the loan expected loss is thought of as an undesirable output in the estimation of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On the other hand, this paper uses a VRS frontier benchmark (Ray and Desli, 1997) to analyze the sources of productivity change. This paper also compares this result with that of Färe et al.(1994)decomposition, and finds that the estimated technical changes of two approache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urth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banks’ efficiency, and investigates the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ownerships.

Page generated in 0.025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