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8
  • 8
  • Tagged with
  • 8
  • 8
  • 8
  • 6
  • 4
  • 4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民族文化觀光產業的實踐與反思--以布農文教基金會為例

周文茵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要 論文首先透過民族史與民族誌的書寫方式,將基金會觀光產業所寄存的pasikau部落時空舞台搭建起來。另外,透過部落發展觀光產業的相關討論回顧,以期了解民族文化觀光產業推動研究議題的困境,並找尋突破可能的定位。因此,筆者選擇透過Bourdieu理論的視域,將既具體又抽象、主客觀交融的「文化」,析離成【(慣習)(資本)】+場域=日常生活言行(實踐)的生活實踐公式來理解,以期將行動者的能動性與場域兼具束縛與自由的本質展現。 接下來,筆者透過理論概念與田野資料的交錯置放,藉此產生對話,使資料產生概念層次的意義,亦使論述不至真空。資本如同場域中的入場券,因此,筆者先就「資源」與「資本」間的關係做討論。透過基金會民族文化觀光產業的例子,了解從「資源」到「資本」其間辨識、篩選與應用的界定轉換歷程。換句話說,資本因場域的認可而產生兌換價值,因此,場域成為筆者接下來的論述重點。 筆者藉由基金會觀光場域中「布農部落」、「部落劇場」、「布農之旅」三種實踐活動,展現場域多樣的動態面貌。透過「布農部落」入園動線與原住民主題風格營造的鋪陳,將基金會觀光場域的風格基調呈現,同時也反映出基金會以「非原住民」做為的遊客身分邊界。「部落劇場」的展演解說,帶出整個觀光場域的文化消費主題核心。而觀光場域中的內容與風格呈現,則是基金會與遊客的共構關係中形塑而來。而「布農之旅」是「部落劇場」故事的延伸,亦是「布農部落」空間的拓展。透過這三個相互呼應的實踐活動,希冀讓遊客產生再次投入觀光場域的渴望。 而承載資本在場域中的實踐的行動主角,在本文的例子即是基金會。其透過將自身獨具的文化資本,在場域中進行積極的資本轉換,以兌換成經濟資本。然而,基金會多元(源)的人力組成,雖透過組織架構與理念(部落文化重建),生成了內部的社會資本。但來自於社會場域不同位置的多元人力,卻在基金會內部再現了社會場域關係位置的距離與慣性。因此,基金會出現「形式」(象徵)取向與「功能」(實用)取向的美學品味衝突,產生「文化資本」與「經濟資本」孰輕孰重的內部角力。基金會外顯的觀光場域經營策略展現,正是此角力動態平衡的一個凝相。至此,筆者已透過Bourdieu的實踐理論,檢視了基金會在觀光場域的實踐邏輯。接著,筆者有意再將視野拉回到pasikau部落的相關研究以及台灣民族文化觀光產業的發展脈絡,重新回顧省視Bourdieu理論下的文化資本與實踐邏輯在此個案的意義所在。
2

台灣文化觀光中的認同建構--以客家桐花祭為例

朱婉寧, Chu wan-n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在近十年本土化呼聲之下,意欲脫離所謂的「中國文化」,找尋屬於「台灣」本土的文化認同,已是不爭的事實,針對這樣的呼聲,政府也透過多種方式來實踐,而推行台灣本地文化觀光正是其中的一種方式,包括1994年文建會提出的「社區總體營造」,以及1995年再度提出的「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甚至提出2008年為台灣觀光年,其主要訴求均為「建構台灣本土文化特色以發展文化觀光」。本文爬梳關於文化觀光、認同、國族之間的脈絡關係,釐清這些觀念目前在台灣社會的意義、及其在國家政策中的整套論述。研究發現,隱身於這一套運作模式下的邏輯,是將「認同」建構藏在發展觀光產業的訴求之中;其建構方式,乃是以觀光為實際操演方式,藉由「土地」概念為中心,將族群、文化認同串連在一起,使土地成為認同的主角,召喚特定的族群與角色進入到新國家認同的文化建構當中。建構的過程中,愛鄉愛土的意識型態、觀光的資本主義邏輯這兩者乃是限制條件;觀光客、政府、實踐觀光的參與者三者在此條件下進行協商,雖然政策及觀光資本主義邏輯的限制,將使地方發展文化觀光業可能扭曲變調,但也可能透過協商的民主機制,活化成為地方異質的溫床,真實解決地方可能有的困境。
3

中國傳統文化與文化大革命

熊鈺錚, Xiong, Yu-Z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中共對中國傳統文化所持的態度 第一節「文化」的界說 第二節馬、恩、列、史的「文化觀」 壹、馬克斯與恩格斯的觀點 貳、列寧約「文化觀」 參、史達林的「文化觀」 第三節毛澤東對出國傳統文化所持的態度 第四節由其的文化政策與中共學術界對傳統文化所持的態度 壹、由其的文化政策 貳、中共對梁漱溟思想的批判 -三棵「大毒草」之研究 參、由共學者在「關於中國哲學遺產的繼承問題」上的看法 肆、馮友蘭的「抽象繼承論」 伍、張岱年、吳含、王煦華的「道德繼承論」 陸、其他學者的觀點 第五節本章總結 第三章由其的文藝態度 第一節馬、恩、列、史的「文藝觀」及蘇俄的文藝政策 壹、馬克斯與恩格斯的「文藝觀」 貳、列寧與史達林的「文藝觀」 參、蘇俄的文藝政策 第二節毛澤東的文藝方針 第三節中共約文藝政策與文藝整風 壹、中共的文藝政策 貳、中共的文藝整風 ( 一 )、延安的「文藝整風」 ( 二 )、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 ( 三 )、對「紅樓夢研究」與「胡適思想」的批判 ( 四 )、鬥爭「胡風」的「文藝整風」 ( 五 )、「反右派鬥爭」-第五次「文藝整風」 ( 六 )、「反修正主義運動-第六次「文藝整風」 第四節本章總結 第四章中共「文化大革命」本質之分析 第一節「文化大革命」產生的遠因與近因 壹、「文化大革命」的遠因 貳、「文化大革命」的近因 第二節「文化大革命」的演變概況 第三節「文化大革命」文化鬥爭中的個案研究 壹、中共批判-「海瑞罷官」、「謝瑤環」、「李慧娘」-三棵「大毒草」之研究 貳、由其批判「三家村」之研究 參、由其批判「孔子」及批判劉少奇與周揚的「尊孔思想」之研究 第四節本章總結-「文化大革命」的綜合分析 第五章結論 第一節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質 第二節從「文化大革命」看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的再肯定與中共政權的前途 參考書目
4

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實踐-以美濃鎮為例

廖桂敏, Liao Kuei-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民國六○年代中期起台灣面臨國族認同和政治權力的對峙、產業結構轉型的壓力、地方傳統文化流逝及傳承的焦慮等相互糾結之危機,政府首先於文化政策角度回應,「社區總體營造」即是政府自民國八十三年起大力推動的因應政策,此一政策之重要核心為「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之操作,為地方提供積極支持「社區總體營造」的經濟誘因,相關地方文化產業發展政策亦陸續推出;近年來,台灣面臨資本全球化更劇烈的社會轉型壓力,政府更積極推動地方文化產業發展,民國九十一年自行政院游錫堃內閣就任後,提出「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為施政主軸,其中將「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列為重點之一,並加重以地方文化結合產業發展面向切入社區營造工作,彰顯出地方文化產業的推動為我國政府現階段為地方文化再發展、振興地方經濟,以提昇國家競爭力的重點工作。 在此一政策發展下,值得探究地方文化產業為一種以地方文化為基底之產業發展形態,然經濟成長之一元化慣性追求一直是台灣過去發展軌跡的主要思維模式,因此疑慮這樣之思維下,推動地方文化產業之發展是否會本末倒置以經濟效益為最主要、甚至為單一之指標及考量,或以觀光客人數為發展鑑定指標,而致使在發展地方文化產業的同時會犧牲其環境生態、生活品質,甚或戕害地方原有文化資產,而不利文化主體性之落實。而各別地域之間因具有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及環境條件,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內涵也必然因地域而異,而有多元而複雜的呈現。據此,本文研究目的乃嘗試對單一地域-美濃鎮之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實踐現況做一清楚的描述、記錄及建構其走向,分析此一發展下是否呼應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理念,對地方經濟及文化層面上的衝擊為何,以及挖掘所面臨之阻力及困境,據以提出值得批判與檢討的策略及定位,期能對個案地方文化產業之推動產生影響力及應用性,並為台灣地方永續發展提供可能的方向與借鏡。 在章節安排上,本文共分為六章,茲將其內容簡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 說明本文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文獻檢閱、研究架構與流程、研究範圍與限制以作為後續各章節研究導引之基礎。 第二章 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理念與脈絡 論述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理論面,以及政策面興起與開展之歷史脈絡。第一節析論地方文化產業之意涵並釐清其推動之價值,以利本文後續個案實踐情形之解讀;第二節闡釋我國地方文化產業相關政策在如何之歷史時勢下興起與開展;第三節彙整歸納行政體系就地方文化產業發展所提出之相關政策之歷史回顧及現況,以有助了解推動地方文化產業之發展在整體政府施政所處的位置。 第三章 個案分析(一)-美濃鎮地方文化產業發展背景與歷史時勢 論述個案在地方文化產業上之發展背景與發展之歷史機緣與因素。第一節就美濃鎮歷史地理及產業發展背景作一交代,以期對美濃鎮有一基本之認識,並明瞭近年來在產業發展上所面臨之問題;第二節闡述文化認同乃支撐地方文化產業永續發展之基底,美濃鎮至今一甲子菸葉種作所蘊含之集體記憶,以及經歷長達七、八年之反水庫運動,地方文化質素被提煉出而建構再生具有集體性象徵與文化認同符號之脈絡;第三節闡述美濃鎮觀光發展之優勢,以及地方基於延續與提升此一既有優勢而納入反水庫運動之訴求中,建構出地方文化產業發展願景之此一發展脈絡。 第四章 個案分析(二)-美濃鎮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文化經濟分析 論述地方文化產業之理念在美濃鎮是否啟動與啟動後之實踐情形。由第一至三節分別就美濃鎮發展文化觀光、舉辦文化活動、經營傳統及特色產業之發展脈絡、呈現之樣貌做一描述與記錄,以及探析此一發展下對地方經濟及文化層面上之衝擊。此外,地方整體景觀風貌的營造、相關措施,以及產業體系之良性互動與整合下,方能強化整體地方文化產業之發展,第四節就此加以闡述,以明美濃鎮整體發展地方文化產業之條件及面臨之侷限性。 第五章 個案分析(三)-美濃鎮推動地方文化產業之主體分析 美濃鎮未來地方文化產業之發展未必能循著第四章所建構之軌跡邁進,因美濃鎮各主要權力集團人際網絡之互動關係及既有資源之運用,決定了美濃鎮為何、如何發展地方文化產業的基本策略與樣貌。據此,本文第五章就美濃鎮公所、農會,以及非營利組織之間的人際網絡互動關係及既有資源運用情形做一探討,以明美濃鎮推動地方文化產業之主體,方有助於釐清未來美濃鎮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可能走向。 第六章 結論 就前述各章節之論述總其成歸納結論。第一節歸納出研究發現;第二節就研究發現提出地方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策略與定位,並可作為後續研究之面向。
5

以生態博物館觀點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之影響研究-以「十三行博物館」為例 /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Integrated Community Construction from an Eco-Museum Perspective-A Case Study of Shihsanhang Museum

黃麟惠, Huang, Lin-Hu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基於博物館的演進與歷程、生態博物館的理念發展演進與對十三行博物館與八里地區的現況調查分析,透過主動參與以及對相關人士進行訪談,分析十三行博物館以生態博物館理念推動地區總體營造時,對地方競爭力與文化觀光產業的影響。 十三行博物館身兼公部門、專業者、在地者等多重角色,使其擁有良好的溝通管道,整合各參與角色的資源;多重角色亦使其得以擴大本身的博物館功能,成為公部門間整合監督的角色以及政府與居民間的對口單位。雖於計劃推廣初期,無法落實生態博物館由下而上的基本理念,但居民主動參與的程度的確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各項具文化意涵的觀光資源,如:歷史文化資產、自然生態資源、地方人力資源等,亦在過程中不斷累積,回饋地方。在協助地方產業發展部分則是過程中努力較少之處,十三行博物館應繼續發展過去的地方產業園區計畫,成為地方產業與文化結合的觸媒。 八里文化觀光的發展現況為觀光資源豐富,卻缺乏有力推廣整合單位,使得區域內觀光推廣效益過於分散;而整體環境亦有改善空間。十三行博物館希望藉由八里左岸身生態博物館化以推動地方觀光,達到博物館永續營運的目標,因此應主動協同相關觀光推廣單位,形成共同合作的模式,讓觀光推廣能有全面性的觀點與整合效益。一旦促成觀光推廣整合單位,該單位應立即為八里觀光進行短、中、長期的整體規劃,短期針對目標客群設計整套行程,增加留客率;中期則針對相關行程進行發現小徑的規劃,促使相關行程中的路徑更符合觀光需求;長期則為整體環境進行完善規劃,並輔導地方產業朝高附加價值方向發展。 關鍵字:生態博物館、文化觀光產業、十三行博物館 / The primary focus of this thesis is to provide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Shihsanghang Museum and its surrounding community, the town of Bali. As an eco-musuem, Shihsanghang utilizes “integrated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 model based on a local community’s competency to increase cultural tourism for their area. To better understand this topic, an explanation of the evolution and history of the concept of museum is presented, with special focus on the concept of the eco-museum. As a museum, Shihsanghang has access to multiple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the government, experts and specialists of the field, and the local community. Not only does this give Shihsanghang access to many different resources, but it also puts the museum in a position to expand its function, becoming a coordinator and mediator of government bureaus involved in Bali and a communication window between government and local residents. Being in such a position is vital to the success of an eco-museum, as it allows the museum th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from the “bottom up.” The idea behind such a process is that the museum, by interacting with the community, can utilize resident input to guide government action, versus the traditional notion of the government having complete say over the development of a museum. At first, Shihsanghang was not particularly effective in employing such a process. Gradually however, through influenc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the public and allowing the local community to slowly gain appreciation for the region, the museum was able to gather more and more feedback and participation from the residents. This in turn also opened up more resources to support local tourism. As for helping to develop the local cultural industry however, Shihsanhang has had limited success so far, and should continue to develop and become an agent between local industry and culture. Although Bali currently has many tourism channels and resources, it lacks a powerful unit to integrate all these promoting units. Furthermore,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still requires much improvement. For example, Shihsanhang hopes to improve tourism by “eco-museumising” Bali’s Left Bank and making it more attractive. Shisanhang has the ability and should begin integrating all the relevant promoting units, opening up opportunities for cooperation and creating a holistic approach to Bali’s tourism industry. If Shisanhang is able to achieve this, then it should proceed with a short-term, middle-term, and long-term plan. For the short-term, it should design tourism packages that target specific demographics as to increase a tourist’s visiting length. For the middle-term, it should develop “pathways” (themed-routes of Bali), as to make the sites visited by tourists in Bali more relevant to their interests. And for the long-term, it should make an entire development plan for Bali, helping to create high-value added local industries. Keywords: Eco-Museum, Cultural Tourism, Shihsanhang Museum
6

梁漱溟的文化觀及其致用論

吳雅文, WU,YA-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被譽為「中國最后的儒家」的梁漱溟先生,其一所努力的志業是結合知識建構、德行修養、外緣事功三者而密不可分的,然而時人談論梁氏,卻往往偏於其一而忽略其二,未能掌握梁氏對儒家內聖外王理想的實踐精神,本文研究目的旨在探討梁漱溟先生所建構的文化理論,其內涵、意義與影響,并檢視其落實在社會文化改造運動--鄉村建設上實踐的情形,從而彰顯梁氏踐履篤實的古典儒家精神,并試圖為處於傳統與現代十字路口的中國知識分子尋找定位。文凡五章,約八萬言,各章大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及旨趣,并陳述研究之步驟與論述之程序。末并介紹中西學界已有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梁漱溟的生平及著作。本章從梁漱溟的家世與所受教育明其學問與個性之由來;從其早年思想的轉變歷程,明其關懷傳統、發揚儒家學說之故;從其政治生涯以烘托其救國熱忱與不屈之風骨,最后介紹其四本重要著作。 第三章:梁漱溟的文化觀。首明其文化觀產生的時代背景。次論其文化觀的哲學基點;進而探討其對東西文化的比較;末談其對傳統中國文化的解構。 第四章;梁漱溟的文化致用論--鄉村建設。首明其為重實踐不空談的「行動中人」;次論其鄉村建設的目的與理論。末通盤介紹其鄉村建設事業的情況。 第五章:結論。就梁漱溟是否為「文化保守主義」者析論,并重新檢討梁氏事功的成敗,最后予其應有的時代意義與歷史評價。
7

以風土資本探討創意觀光及其資源之整備與營造─以竹山鹿谷地區與臺東光點及池上光點為例 / A study on the creative tourism with terroir capital and the resource preparedness and construction-case studies of the region of Chushang and Lugu and the Taitung Spotlight and the Chishang spotlight in the eastern reg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potlight program

龔芳儀, Kung,Fang 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不論有形的資源、商品或者無形之文化、智慧資本產生劇烈的流動,使的原本受限於地理因素的時間與空間而形成的差異性逐漸降低,而過去因為差異而具有的優勢也因此而失去競爭力。因此,勢必在全球化變動與在地性發展之間再次尋求平衡,將世界關係緊密的特性轉化為助益地方發展之要素。 而「terroir」(風土條件)一詞係源於法國紅酒產製條件及其所衍生出的人文風情,涵括了從土地、氣候、技術、經驗與管理、至工藝與文化等形成階段,其亦可視為由自然資源、智慧資本(人力資源、關係資本與結構資本)、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等之組成。 其中,對於最根本之土地、生態等自然條件,其係源自於大自然(而非人為)而具有強烈的在地特質,使的因其所發展出的技術、經驗、藝匠、生活風格等人文風情同樣地擁有濃厚的在地色彩,共同產生屬於之地方之風土條件。地方透過地方居民、社群集體性且長期地經營與創造力投入,將使地方文化隨著時間的演進而持續擁有魅力。因此,藉由社區營造將地方發展為觀光城鄉,並將那份屬於社區或地方之認同感(社區感或地方感)作為發展觀光事業對內的動員力以及對外的吸引力。 由下而上地由地方發起進行風土資源盤點與整備,將風土資本之自然地理與人文社會特質藉由學習、體驗等見學活動,將以地方居民最原始的生活風貌呈現並使地方社群與到訪者近距離互動之形式發展「創意觀光」。此外,地方以風土特色吸引外地到訪者,另一方面也透過觀光使風土條件透資本轉化帶動地方經濟,並讓地方之人文風情藉由外地到訪者的參與,由文化學習與創意體驗中瞭解地方之風土,並藉此使風土間接地傳承、與宣揚而永續發展。
8

普丁時期俄國柔性權力之研究−以創意產業為例 / A Study of Russia’s Soft Power in the Putin Era: The Case of Creative Industry

范乃文, Fan, Nai 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因應時代的改變,構成國家實力的資源也跟著改變。不同於自然資源、軍事力量、經濟或科技實力等有形的力量,文化資源以價值觀念為核心,是經濟發展的要素之一,也是柔性權力發展的重要基礎。創意產業,是目前全球新興的產業,透過創意產業對於外交上的幫助能強化國家的柔性力量,為國家塑造良好形象,並促進國家經濟利益。 本文以「創意產業作為俄國一項柔性權力」的角度為出發點,思考電影與文化觀光中所體現出的俄國價值與俄國文化,結合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的概念,如何提升並發揮作用影響國家品牌形象。 透過國家品牌指數及相關國際指標可以得知,俄國成功藉由電影與文化觀光對外國公眾展現文化吸引力,傳達文化精神並提升國家品牌形象。因此,本文研究發現有以下幾點:第一,俄國創意產業作為一種柔性權力,以俄羅斯文化為因子散播並影響著世界。第二,文化吸引力為俄羅斯重要資產。俄羅斯的電影及文化觀光的文化吸引力使得外國公眾能受到吸引而心生嚮往,產生認同感;第三,國家扮演創意產業發展的關鍵推手。藉由俄國政府的主導,使得俄國創意產業能順利與國際接軌,發揮柔性力量;第四,柔性權力可建構出國家品牌形象,讓外國公眾對於俄國的印象不再只有軍事與核武等剛性力量,俄羅斯文化在國際上也具有不容小覷的影響力。 / In respond to the era of changes, the resources that constitute a nation's strength change accordingly. Unlike tangible forces such as natural resources, military power, economic or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strength, etc., cultural resources have sense of value as its core, and is one of the element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lso the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ft power. The creative industry is currently an emerging industry around the globe. Through the creative industry, the diplomatic assistance can help strengthen the country's soft power by adding a good image of the country and promoting national economic interests. This paper uses the perspective of "Creative industry as one of Russia’s soft power"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reflect on how Russian values and culture expressed in film and cultural tourism,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s of the innovation in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can enhance and influence its national brand image. Through Nation Brands Index and the relevant international indexes we can have learned that Russia successfully exhibits its cultural attraction to the foreign public through cinema and culture, conveys its cultural spirit and enhances its national brand image. Therefore, this paper is meant to study and discover the following: First, Russia’s creative industry is used as a soft power to spread Russian culture as a factor and influence the world; Secondly, cultural attraction is an important asset for Russian. The cultural attraction of Russian films and culture tourism can attract the foreign public and create a sense of longing and a sense of identity; Thirdly, the country plays a key force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eative industry. Being led by the Russian government, the Russian creative industry can thereby successfully connect with its international counterparts and bring soft power into play; Fourthly, the soft power can construct a nation’s brand image. It gives the foreign public an impression of Russia not only about hard power like military and nuclear weapon etc.; Russian culture also has influences, which are not to be underestimated internationally.

Page generated in 0.0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