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新創事業資源取得時機與市場進入時機之探討 / The study of Resource Acquisition Timing and Market Entry Timing for New Ventures許瞻桂, Hsu. Chan-ku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要
過去進入時機的研究多落入先發與後進兩分法的比較,探討先發與後進各有怎樣的優勢來源?先發者是否較為成功?後進者應採取怎樣的策略作為?雖然進入順序有相當的重要性,但是產業中除了少數的先發者,絕大多數都是後進者,後進者之間仍有很大的時機差異;此外,僅研究先後順序的影響忽略了情境因素(contingencies),本研究試圖從環境觀點探討怎樣才是好的進入時機?時機有利程度的變化受哪些因素影響?進而探討新創事業應如何進行時機決策,期能補充過去的進入時機理論。
在以事業單位為分析對象之下,事業進入產業是一項不可逆轉的資源承諾(resource commitment),新創事業特別需要自外部取得資源,因而僅以產品上市代表進入並不貼切;且各種資源有本身環境的變化,其取得也有時機的議題,因而本研究藉由組織生態觀點所強調的環境資源豐富性與可得性、競食與共生群體等概念,從環境觀點分別探討新事業進入產業的「資源取得時機」與「市場進入時機」。
然而因為研究對象為新創事業,取得外部資源乃為能進入市場,故又必須考量在適當的時間點開始獲取資源(培養能力),以便在進入市場時必要的資源能力到位而使新事業能有效運作,因而資源取得時機與市場進入時機並非獨立而需同時考量,二者在時間上有前後配合的關係。
由於本研究主題在目前未有足夠的文獻探討,故採用探索性個案研究,先經過四個產業各一個案例做為前導個案研究,以瞭解研究之意涵是否具有理論價值?是否值得繼續進行正式的研究,同時藉以作為後續研究方法設計的參考依據。
根據Eisenhardt(1989)建議,探索性個案研究仍可帶先驗構念( a priori constructs)進入田野,本研究第一階段即是帶著「環境有利程度」、「資源可得性」等概念以及產業知識進入田野,進行半結構化的訪談,針對草創期間資源之取得過程以及市場進入時機之回顧,從受訪者對其時機議題的說法歸納其中的道理(reasoning)。從前導個案中又發現「資源效益性」、「補救成本」與「持有成本」的概念以及時機相關理論意涵之後,確認本主題具有研究價值,於是再繼續進行第二階段多重個案的探索,將構念之面向及意涵發展得更加完整,並從個案複現所得到之研究發現推導出命題和觀念模式。
在第二階段的研究中,本研究將紮根理論方法的開放性譯碼融入Eisenhardt(1989)個案研究建立理論的步驟中,針對前導個案研究中兩個一次到位產業再進行多個案研究;資料來源以訪談為主、產業客觀資料為輔,分析過程包括個案內分析與跨個案分析。
個案內分析乃利用開放性譯碼對訪談逐字稿分析與時機有關的概念賦予標籤(Labeling)並編碼(Coding),得出該個案的時機相關意涵與概念關係圖。跨個案分析部分先確認構念意涵與效度,再歸納主要的研究發現;前者乃透過不斷反覆於資料與構念之間,逐一界定本研究所發現之重要構念的涵意,並加以精緻化,再將該構念在所有個案逐字稿之證據整合建立證據表,以確認構念的聚合效度與區別效度;後者運用複現邏輯(replication logic)將研究發現之相關證據從個案逐字稿中一一加以引用,藉以強化研究發現。整個研究是一個不斷重複於資料與理論建構的過程(an iterative process),在新增個案之構念及關係皆已重複的情況下,研究者認為已經達到理論飽和。
本研究的理論貢獻在發展時機相關構念,以及描述環境變化下「何謂時機有利」,過程中並發現資源特性對於取得時機之影響,以之建立資源取得與市場進入之有利時機以及二者如何配合等概念模式。主要的研究結論如下:
本研究首先要探討的是何謂資源取得之有利時機?由於新創事業往往需要從外部取得資源,在環境觀點下,時機有利程度的變化主要受環境因素的影響,環境變化導致資源可得性以及效益性的變化;此外,資源具有技術進步性者,亦隨著時間演進而效益越來越提升。因而在不同時間取得特定資源,其可得性與效益性不同,能在可得越高、效益性越高之時取得資源,時機越有利,錯失有利時機將發生補救成本。
另外在「市場環境有利程度」方面,除了市場需求成長性、競爭程度、環境不確定性之外,支援網絡與共生族群協力程度以及基礎設施完備程度等面向在個案證據中亦獲得確認,表示考慮市場進入時機時應依此五項構面加以評估。本研究同時發現此市場環境有利程度變化的驅動因子包括制度環境因素以及產業環境的改變。
由於研究情境是新創事業,個別資源取得時機除了考量本身資源環境的有利程度之外,尚須與市場進入時機配合,在適當的前置時間開始取得各項資源、培養能力,使進入產業所需具備的基本資源能力都建置完成(取得到位),如此才能掌握市場有利的時機。提前取得由於需等待其他資源齊備而將發生「持有成本」,不過有些資源可回復性高,因而持有成本較低;延後取得則可能延誤市場有利時機而發生「延遲成本」。
因此,對於新創事業而言,資源取得時機應如何與市場進入時機做配合?在已經預定理想的市場進入時間且延遲成本高之下,進入前必須資源能力到位,故最晚應在各資源(能力)必要之前置時間開始取得,或是提前取得,提前取得與否取決於在前置時間取得之補救成本以及提前取得之持有成本的高低;亦即若為把握有利的資源取得時機以避免較高的補救成本,就要提前取得資源而發生持有成本;反之,若為避免較高的持有成本可能錯過資源有利時機而發生補救成本。
若是資源的持有成本高且有利的取得時機在預定的取得時間之後,則需考量市場進入時間跟著延後是否錯過有利時機而發生「延遲成本」?延後取得資源與否取決於資源環境變化下取得時機的補救成本以及延後取得之延遲成本的高低;亦即若為把握有利的資源取得時機以避免較高的補救成本,就要延後進入市場而發生延遲成本;反之,若為避免較高的延遲成本可能無法把握資源有利時機而發生補救成本。
整體而言,各項資源之取得時機除需考量本身時機的補救成本外,尚應考量提前取得之持有成本以及延後取得可能錯過市場有利時機的延遲成本;特別是在市場有利的期間短、稍有延誤則延遲成本很高的情況下,則不能延後取得資源,進而須考量資源面的補救成本和持有成本,決定是否提前取得;若是市場有利的期間長、延後進入之延遲成本不高的情況下,則考量資源面的補救成本、持有成本和市場面延遲成本的高低,決定資源取得時機。如此兼顧市場面及資源面之有利時機,新事業可做出較佳之時機決策以擁有時機優勢。
從上述結論中引伸出比較重要的管理涵義如下:
環境變化導致資源取得與市場進入時機之有利程度不同,新事業應在分析市場環境的五個構面之趨勢下,預定理想的市場進入時機,並研判市場有利時機期間的長度,接著一一分析生存所需之基本資源能力應於何時開始取得(培養);但資源環境的有利時機未必正好落在該時間,故應綜合考量資源補救成本、持有成本與市場延遲成本以決定個別資源之取得時機。因而對於新創事業而言,辨識環境狀況與資源特性,在補救成本、持有成本與市場延遲成本的權衡之下決定資源取得時機,能兼顧資源面與市場面之有利時機;雖然理想上各項資源取得時機有利,又能在有利期間進入市場是最佳狀態,然而實際上往往只能有所取捨。
在資源特性對於取得時機的影響方面,可得性低的稀少性策略資源(例如管制性資源),只要能在短暫的可得時間取得即是好時機,因為若未取得將導致無法進入產業,或是延誤市場進入時機,需付出相當高的補救成本或是延遲成本;反之,其取得往往能帶來獨佔利益。錯失時機之補救成本越高者,表示該資源的時機越重要。管制性資源的供應者往往就是政府,或是政府可扮演協助取得資源的角色,因而妥善配合政府政策取得資源,是值得新創事業重視的時機策略。可回復性高的資源,提前取得之持有成本較低,在其他條件相同之下可提前取得。技術進步性明顯的資源,越晚取得效益越高,故應必要時方取得。
|
12 |
台灣高科技產業內部策略導向對新產品上市策略與績效影響之研究陳建銘, Chen ,Chien-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高科技產業是台灣最重要的產業,對台灣經濟有很大的貢獻,近年來此產業的競爭日趨激烈,新科技迅速不斷的出現,產品生命週期的急遽縮短,以及市場需求的反覆變動,使得廠商在上市新產品之前,必須要審慎考量並擬定適當的上市策略,才能增加新產品上市後的成功率。
本研究選取「產品新穎度決策」、「產品定位」以及「上市時機」為討論的上市策略組合,探究不同的上市策略與新產品績效之間的關係,而從過去相關的文獻當中,亦發現公司內部的態度傾向是影響上市策略擬定的因素之一,故本研究亦將公司內部因素納入研究架構中,選擇「市場導向」、「技術機會主義」與「競食意願」三變數,分析三者對於上市策略擬定的影響性,並進一步分析其對新產品績效可能的影響。
針對本研究所回收之有效問卷所作之分析,得到以下幾項實証:
一、市場導向強度越強,則在產品新穎度決策上越傾向較低的新穎度。
二、市場導向強度越強,越能適當的掌握新產品之上市時機。
三、技術機會主義程度越高,則產品定位決策上高質感的程度越不明顯。
四、競食意願越高,在上市時機的掌握上越為準確適時。
五、產品新穎的程度,與新產品績效表現呈負相關。
六、上市時機掌握的越為準確,新產品績效表現越佳。
七、市場導向的強度越強,新產品績效表現越佳。
八、技術機會主義程度越高,新產品績效表現越佳。
九、競食意願越高,新產品績效表現越佳。
由於過去的研究較少著墨於影響上市策略擬定的因素上,而本研究的實証也發現公司內部因素不僅會影響上市策略的擬定,甚至是直接的關係到新產品上市後之績效,本研究的結果可提供給企業參考,希望能對新產品上市相關領域能有所貢獻。
|
13 |
都市更新容積獎勵對開發時機的影響吳秉蓁, Wu, Pin-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都市更新是未來台灣都市發展的重要方向。然由於政府人力、財力上的限制,故鼓勵私部門參與投資更新事業為近年來推動都市更新的重要手段。目前政府提供許多獎勵措施,以增加開發業者投資更新事業的意願,其中被學界及業界視為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築容積獎勵,而政府提供獎勵措施的目的在於:增加開發業者投資更新事業利潤的同時,亦能促使其早日進行更新,以縮短更新時程。然目前相關研究中,並無研究直接就此政策是否能達其目的作一探討,故對建築容積獎勵是否能促使更新早日進行有所懷疑,因而欲加以探究,此為本研究之研究動機。
欲探討建築容積獎勵能否促使更新早日進行,須從開發業者何時進行更新案的角度出發,亦即探討不同容積獎勵值下開發業者的最適開發時機,而開發時機可藉由開發投資決策法則決定。目前由於當開發業者取得建築容積獎勵時,並無立即開發之規定,因此開發業者不需立即開發,而可等待至最佳開發時機再進行開發,而淨現值決策法則無法反應此種情形,故本論文將改採實質選擇權決策法則探討容積獎勵對開發時機的影響。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文之研究目的為(1)以實質選擇權的概念,探討開發業者的最適開發時機。(2)探討建築容積獎勵對於開發時機的影響,以瞭解現行都市更新政策是否得以提早更新窳陋地區。為針對上述研究目的進行探討,本論文將分別回顧私部門參與都市更新及實質選擇權的相關文獻,以瞭解私部們參與都市更新之成本、收益因子,以及如何應用實質選擇權的概念,求取最適開發時機,進而建構最適開發時機之模型,此外,蒐集更新個案與市場資料,進行個案模擬與敏感度分析,最後提出政策建議。
研究結果顯示:(1)更新案具選擇權價值。(2)當總收益與總成本的比值大於最佳開發時機的決策準則時,應立即進行開發。(3)建築容積獎勵的給予,將增加更新案的開發利潤,但對開發時機的影響不明顯。此外,影響最適開發時機的因素很多,本研究結果發現:(1)審議期間、資金成本及購地成本上升時,會提早進行更新案開發。(2)審議通過當期的銷售價格、房價預期成長、房價標準差增加時,會延遲開發更新案。(3)容積取得成本、建築成本預期成長、建築成本標準差對開發時機的影響不顯著。
基於本研究結果,本文提出政策性建議為(1)私部門在進行更新案的開發時,應考量選擇權價值,以獲取更大利潤。(2)如政府欲透過容積獎勵方式,促進早日更新,則應將建築容積獎勵隨等待時間增加而減少。(3)可考慮其他的獎勵措施以提供開發業者誘因,避免造成現行容積管制政策失靈。
|
14 |
網站設計架構與價格促銷時機對消費者喜好程度與評價之影響吳華閔, Wu, Hua-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在消費者不同訊息處理途徑(中央路徑/周圍路徑)之下,網站之設計架構、訊息呈現次序與價格促銷廣告之出現時機對於消費者之喜好程度與評價的影響。
在ELM之模式下,網站之設計架構、訊息呈現次序與價格促銷廣告之出現時機,可以視為是周圍線索。當消費者具有相關知識且在高度涉入之情況下,會採取中央路徑,故此類周圍線索並不會影響消費者之喜好程度以及評價。但是當消費者缺乏能力(相關知識較低)或是沒有高度涉入的情況下,此時消費者會採取周圍路徑處理訊息,此時此類周圍線索便會對消費者產生影響。
透過在網路上進行實證研究發現,對周圍路徑消費者而言,階層式網站設計所得到的消費者喜好程度與評價都較高,且價格促銷廣告先呈現所得到的喜好程度與評價也高於價格促銷廣告後呈現者。而對於中央路徑消費者而言,網站設計架構、訊息呈現時機與價格促銷廣告出現時機對於其喜好程度與評價並無影響。
本研究之結果,對於企業在網路上針對消費者進行電子商務時,可以作為在架構網站、設計訊息內容與呈現方式時之參考,對於利用電腦、網際網路之功能以達成大量客製化(mass customization)的行銷也有相當助益。企業可以依此針對個別消費者提供適當的架構、訊息,以提高消費者之喜好、評價,進而增進其購買意願。
|
15 |
新建房屋最適銷售時機--融資決策與實質選擇權的配合李克誠, Li, Philip K.C.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以前在台灣房地產開發市場上主要的房屋銷售模式是預售制度,這是受限於當時政治、經濟的環境條件下,所形成的特殊制度,主要的原因就是需要從市場中,獲得足夠的營運週轉資金;但是台灣的房地產市場在這幾年來逐漸轉變,已經出現為數不少的成屋銷售個案,主要著眼於當房地產市場景氣上揚時,延遲銷售能夠使專案獲得更大的報酬,而且當房地產專案融資的取得逐漸放寬,資金來源不在成為限制條件時,預售房屋可能已不再是唯一的銷售模式,且可能不再是最適銷售模式,但市場上房地產業者仍延續以前的思考模式,以融資比例的大小(有錢沒錢),作為判斷銷售時機的決策依據。本研究所想要研究的方向是最適銷售時機的選擇與融資決策是否會影響銷售時機的選擇,在各種不同市場條件下最適銷售時機與選擇權價值的變化。
本研究以實質選擇權(Real Options)模式探討新建房屋最適銷售時機,但以應用以前學者所推導的模式並不做模式的推導;首先以建立市場中專案營收的模式與建立實質選擇權決策模式,模擬房地產業者營運情境,並以隨機亂數帶入房價與融資利率模擬模式中,以模擬房地產市場中房價與融資利率,將模擬結果帶入所建立的模式中,模擬不同房地產市場條件下專案的營收,並藉由不同的決策值所模擬的專案營收,探討房地產市場中新建房屋的最適銷售時機的選擇與選擇權的價值。並且將模式中所應用的各變數予以獨立(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僅改變該變數)做敏感性分析,探討各模式中變數對於選擇最適銷售時機與實質選擇價值變化所產生的影響,以瞭解房地產市場中各外生變數,對於房地產市場新建房屋最適銷售時機與實質選擇權價值所可能造成的影響,與所應該注意的涵義。
第壹章 緒論
第壹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貳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參節 研究架構 7
第貳章 產業分析與個案訪談
第壹節 銷售時機 11
第貳節 不動產金融 25
第參節 文獻探討與個案研究對本研究的涵意 28
第參章 文獻探討
第壹節 最適銷售時機模式 32
第貳節 文獻探討與個案研究對本研究的涵意 51
第肆章 模式建構與模式設計
第壹節 最適銷售時機 56
第貳節 研究設計 67
第伍章 實證結果分析
第壹節 融資決策與最適銷售時機 75
第貳節 實質選擇權價值敏感性分析 81
第參節 最適銷售時機選擇敏感性分析 90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第壹節 研究結果涵義 104
第貳節 建議 110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14
英文部份 115
|
16 |
以產品循環理論探討企業產品切入時機之選擇-以行動終端機市場為例王士章, Wang, John S.C.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產品循環與國際貿易理論提出後, 有許多的相關報告與驗證, 但是甚少是以企業的觀點來切入探討分析。 台灣在過去數十年間快速的經濟發展, 由農業社會轉入工業社會, 對經濟的貢獻上, 也由勞力密集產業轉變為技術密集與資本密集的產業。 而這一切的改變是否有脈絡可循, 我們認為產品生命循環理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理論根據。 因而我們嚐試以企業的角度, 並由手機產業之實務資料與資訊的融合與分析, 套用產品生命循環的理論模型, 同時探討分析國際採購因素, 以相互對照並探討出其關聯性與脈動模式。
論文中, 我們先從行動通訊技術概論開始導入, 以了解行動通訊技術的演進概況。 並藉由全球行動終端機之產業產銷概況, 先了界該產業世界輪廓與局勢。 並對照亞洲主要手機生產國家, 如台灣、中國大陸、日本與韓國等之行動終端機產業與其產銷狀況, 及比較手機之技術領先國近年來在本產業生產的變化, 以該產業的生產國度轉移情況, 驗證產品生命循環理論與國際貿易關係, 同時探討平均國民所得因素對在手機產業之產品生命循環影響的關鍵程度。
同時, 我們也以台灣的手機相關企業為例, 探討其繼個人電腦產業之後, 成功的以技術模仿國的角色接替並取代了領先國的產品設計與生產的成功因素, 並分析技術模仿國的新產品導入時機與關鍵因素。 另外, 我們也企圖分析探討韓國及其相關的企業, 如何以技術模仿國的地位, 運用其所能掌握的優勢及不同的產品策略, 成功的開創出另類的“新產品”定位, 藉以擴大市場佔有並獲取利潤的極大化, 以探討技術模仿國的新產品導入的策略。
|
17 |
“新一代”軟體開發者選擇敏捷式系統發展方法論之傾向:學習後之效應探討 / The intention of selecting agile system development methodology among new generation of software developer: the effects of post-learning湯金翰, Tang, Chin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90年代的後期,敏捷式系統發展方法開始被倡導。相對於傳統的系統發展方法,敏捷式系統發展方法著重於回饋機制而非事前的計畫、以人為中心而非以流程為中心。這樣的方法希望能助於提高組織對回應市場、客戶的效率,進而提高效益。目前在商場中使用此方法做為開發工具的企業仍是少數,本研究希望透過探討敏捷式系統發展方法論的使用時機來進行教學,進而得知系統開發人員對於接受敏捷式系統發展方法的關鍵因素,並藉此了解該如何在企業中導入此方法。本研究發現除了使用此方法的能力會影響影響使用意圖之外,在內在因素方面也包含了公司結構與團隊因素,外部因素則包含了顧客與成功案例因素,這些都是接受敏捷式系統發展方法的關鍵因素。本研究希望根據以上的分析結果,提出敏捷式系統發展方法導入之建議,提供組織做為參考用。 / Awareness of agile system development methodologies (SDM) has grown among 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community in recent years. Many of their advocates consider the agile and the plan-driven SDMs polar opposites. Indeed there are circumstances where agile SDMs are more suitable than plan-driven SDMs. Yet, there have been few studies on understanding developers’ adoption intention. This paper takes an initial attempt to gauge new generation of software developers’ intention to select agile SDMs. To many of these developers, agile SDMs are relatively new if not unheard of, in order to assess their intention to choose such category of methodologies, this research first introduced the methodologies to a group of 21 IS-major graduate students and discussed how and when to use agile SDMs. Then a survey was conducted, which was comprised of two parts of questions: agile SDM self-efficacy and intention to use. PLS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agile SDM self-efficacy influence the intention to use through performance outcome expectation, personal outcome expectation, and affect. Alth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fficacy and anxiety was not confirmed, anxiety does affect intention to use. The fact that direct relationships between all four emotive variables and the intention to use are established implies that in order to encourage the use of agile SDMs, the focus should be emotive variables, and that self efficacy may be just one of various ways to promote the favorable emotional states.
In addition, these participates were invited to a three-round Delphi test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retrieved their concerns about accepting or rejecting agile SDMs. Ten key factors were extracted and categorized. Adding up the pros and cons, team dimens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dimension, which explains individual first concerns about how the collaboration when using agile SDMs. Other than team dimension, customer, corporate structure, project, success cases and methodology dimension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literatures. Thus our study provides a cri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new generation of software developers’ intention to select agile SDM.
|
Page generated in 0.024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