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549
  • 498
  • 169
  • 51
  • 43
  • 22
  • 1
  • Tagged with
  • 784
  • 167
  • 159
  • 139
  • 137
  • 127
  • 126
  • 121
  • 118
  • 114
  • 106
  • 105
  • 104
  • 100
  • 9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我國有線電視發展歷程中的國家角色分析

管中祥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九九三年七月,有線電視法在各方力量的角逐下完成立法,九七年二月交通部頒發了第一張有線電視系統的營運執照,台灣的有線電視系統正式走入了合法營運的階段。然而,有線電視的萌芽至今超過三十年的時間,該媒介在台灣發展的型態,隨著歷史情境的不同而多所變化,此過程中包括國家、市民社會甚至國際經濟在內的各類力量,都企圖對其有所影響與控制。本文除了透過歷史資料來了解我國有線電視發展歷程,以及國家機器在面對社會轉變時所採取的態度,同時也將有線電視視為社區的公共論壇,作為活絡地方文化,凝聚社區意識的基石,並以此標準來檢視國家機器所展現的行動,是否符合媒介公共領域的規範。 本文認為,國家、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之間是一種相互滲透的動態關係,國家為公權力的執行機關,透過行政、立法、軍事等機構,以監督和管理民間社會,另一方面,市民社會不但是國家權力的來源,同時亦當經由各種公共的管道來表達自身意見。而媒介是公共領域的一環,意見形成的論壇,因此,國家必須對其有所保障,提供韌度化的空間及法律的保障,讓不同意見與文化者得以平等享用此一公共領域。 本研究發現,在不同歷史時期,政治、經濟及社會的各種力量都會影響國家機器的作為,對有線電視的度態亦是如此。國民黨早期為能有效的控制國家機器,因此將媒介視為意識型態的工具,同時也因其對於媒介有較大的控制力,以及傳播政策缺乏長遠及公共性的規劃,因而對新興傳播科技-有線電視取漠視態度。但隨著第四台普及率的上升,社會力量的興起,國家機器開始重視有線電視系統存在的問題,展開各項的取締行動,並著手規劃有線電視的未來發展,最後有線電視法在各方的角力下完成立法。九三年後國家對有線電視的態度亦有所改變,隨著國家發展的需要,將該媒體視為經濟性的產品,採取放任的態度,企圖營造一個自由化的投資環境,以利國內外資本的投資。 然而,從國家機器規劃有線電視發展的歷程來看,如何使其發揮社區公共性的特質,並非其規劃的目標與原則。早期規劃與取締的目的主要在於有效的控制非法第四台的發展,同時防止政治反對人士將第四台當作異議言論的出口,另一方面,則是配合電信發展的需要,使其成為電信事業的一部份。而有線電視法的立法過程,也突顯出各個角逐團體希望能滿足其在政治與經濟上利益的目的。從目前有線電視的發展來看,有線電視的放任態度也成了國家在傳播政策規劃的一部份,主要在於配合「亞太媒體中心」自由化的政策,將其當作可讓渡的資源,建構通暢的投資管道,以藉此掌握進軍國際市場的高利潤產業。 本文也提出對有線電視未來規劃的看法,首先在本質上需確立有線電視為社區公共領域,在產業結構的規範上,則需保障經營者的多元組成,限制政黨與外資經營的比例,並防止媒介經營的壟斷。另外,在節目內容規範方面,最重要的是公民文化的體現,以及公益頻道的實施,初期應由國家機器主動提供獎勵措施,並在媒體及學校教育中大力宣傳,使民眾得以得知此一訊息並方便使用,如此有線電視的社區公共性才有發揮的可能。
12

我國電視媒體外人所有權政策之研究

藍麗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3

メディアが構築する「有名性」の変容 : 太宰治を中心に / メディア ガ コウチク スル ユウメイセイ ノ ヘンヨウ : ダザイ オサム オ チュウシン ニ / メディアが構築する有名性の変容 : 太宰治を中心に

劉 宇婷, Yuting Liu 20 March 2019 (has links)
メディア研究において、メディアが構築する「有名性」は、非常に重要な課題の一つである。本研究が焦点を当てようとするのは、作家の中でも、より多くのメディアの注目を集め、そしてより多くの公的認知度を持つ有名人作家である。具体的に、太宰治を事例に、メディアがどのように作家・作品の「有名性」を構築しているのか、メディアを介した作家・作品の有名化メカニズムはどのようなものであるのかを明らかにする。 /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nd star authors. Using Osamu Dazai as an example, we will clarify the mechanism of how authors become famous through media. Media coverage on Dazai's death in 1948,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a image of Dazai in 2009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Dazai), media's description of Ōtōki ("Cherry" Anniversary of Osamu Dazai's Death) and "No Longer Human" will be discussed in each chapter. / 博士(メディア学) /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Media Studies / 同志社大学 / Doshisha University
14

論中國大陸加入WTO對其國有企業改革之影響—以國有外貿企業為例

洪郁莉, Hung Yu-L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大陸在1978年以前,係實行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國有企業居經濟主導地位,而其稅利的上繳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從五O年代中期至七O年代末期,中共當局對國有企業之調整,大多僅侷限於中央權力向地方政府的下放,截至改革開放之前,政府對企業實行統分統配、統收統支、統一計劃、直接管理的體制沒有多大變化,因此,國有企業始終處於政府部門附屬物的地位。直到1979年中國大陸進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經濟體制改革以後,才開始展開國有企業之改革,改革的過程中,有些措施窒礙難行,有些則衍生出更複雜的問題,然而,在經濟改革探索中,不僅經濟改革的方式推陳出新,思想觀念也逐漸轉變,這對中國大陸的經濟改革具有深切意義。 中共經濟體制改革,主要是以產權制度和創造公平競爭環境的改革為主。就理論與實際情況而言,產權改革是大陸經濟改革的核心,而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則是整個國有企業改革成敗的關鍵,兩者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係。 目前,國企改革已取得了一些進展,然而,一些深層次矛盾也陸續顯現出來。由於傳統體制的長期影響,仍有相當一部份國企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經營機制不活,技術創新能力不強,虧損嚴重,債務和社會負擔沈重,富餘人員過多,經濟效益低落,職工生活困難等問題相當突出,國有企業嚴重的冗員問題成為近年來一直困擾國企發展的一大難題。機構改革與國企改革,所釋出的下崗幹部和下崗職工的數量,將形成社會巨大的壓力與不安。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是當前國際上最重要的經貿組織,目前已有134個會員國。目前,中共領導者正計畫著利用開放的外在壓力,迫使沒有效率的國企加速改革;更具體地說,就是允許外國資本進入,以幫助非國有部門的發展,進而帶動這些領域的發展,接著帶動全面經濟的效率水準。大陸為了符合WTO的基本體制規範,以順利加入WTO,確實也朝透明化、自由化等方向實施了一連串改革。加入WTO對大陸產業的影響,決定於加入WTO之後所承擔的國際義務,因為該義務與國際規範會對國內經貿法規造成調整壓力,並影響國內相關產業在國內市場之營運。由於個別產業之體質與調適能力不同,自然有部分產業會因此受到較大之衝擊,因此大陸加入WTO對其總體經濟的影響是利弊互見的;在WTO的背景下,大陸之國有企業改革也同樣存在著機運和挑戰。 以國有外貿企業為例,在WTO確立的市場經濟運作體制下,大陸的國有外貿企業還存在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尚未完全褪除傳統計劃經營的運行模式,與市場經濟經營運行模式還相差甚遠。另外,由於產權主體不明確,政企尚未真正分開,致使大多數國有外貿企業形成了一種行政干預下的經營者主導型治理結構。再者,國有外貿企業大多仍是分散、小型的企業,各自分散經營,無法建立、形成穩定的出口貨源和出口主導產品,質量意識和競爭觀念有待提升。 改革以來,大陸各生產及貿易單位逐漸變成真正具有經營性質的獨立經濟實體,但除了取得外貿經營權的生產企業外,外貿經營主體還是主要限於處在純流通領域的外貿企業。外貿企業、生產企業各自經營的情況,在國際市場上會大大削弱競爭力。外貿企業管理制度改革的滯後,已經制約著大陸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故應加強此一領域的改革。目前,大陸透過國有大型企業外貿經營權實行登記備案制的試點工作,逐漸取消生產企業自營進出口的審批制度(即特許制度),改為登記備案制,並決定在加入WTO後三年內,完全實行進出口經營權依法登記制,此將有助於與國際市場的融合。 大陸之國有外貿企業改革的重心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落實資產經營責任制,由過去的重創匯、追求數量增長,逐漸轉變為強調效率、提升產品質量,逐步形成貿工農技商結合的綜合性集團。在WTO的要求下,大陸的國有外貿企業更要努力擺脫在計劃經濟下進行貿易的框架,依據市場經濟體制,確立新的對外貿易體制,才能使國有外貿企業在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下,有壯大、發展的機會。 為因應加入WTO,大陸在外貿體制的改革勢必會加快步伐,在未來的改革方向上,應加速機制轉變,為國有外貿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另外,應進一步建立科學、規範的管理體制,政府不應過多干預企業的內部經營,否則反而會扭曲市場經濟競爭的樣貌,對企業造成傷害。 中共對大型國企進行機制解構重建的做法,以強化大型企業市場競爭機制,並扶持使之參與國際競爭,其目的是為加入WTO做準備。而加入WTO的前提正是開放市場,容許國際大型財團跨進市場核心,中共為了能順利加入WTO,只有加緊培養自己的財團,以提升國企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由此可知,中共為了提高規模效應和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將以資本為扭帶,通過市場形成具有較強競爭能力的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和跨國經營的大企業集團,此做法將成為新一輪國企改革的趨勢。然而在改革上,不應該只是一味強調大,應該要符合市場的規律,否則反而是揠苗助長。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4 第三節 研究架構.............................................5 第二章 國有企業改革理論.....................................8 第一節 產權改革理論.........................................8 第二節 創造公平競爭環境理論................................20 第三節 小結................................................39 第三章 國有企業改革之歷程與現況.............................40 第一節 國有企業的經濟地位與發展困境.........................40 第二節 國有企業改革之歷程與現階段問題.......................50 第三節 加入WTO對國有企業改革之影響..........................79 第四章 WTO與國有外貿企業改革................................91 第一節 傳統外貿體制與國有外貿企業...........................91 第二節 加入WTO對國有外貿企業改革提出的要求..................99 第三節 國有外貿企業改革之進展..............................101 第四節 國有外貿企業改革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116 第五節 國有外貿企業改革之未來方向..........................122 第五章 結論................................................134 第一節 主要發現..........................................134 第二節 撰寫經驗與檢討....................................137 參考文獻....................................................139 圖 表 目 錄 圖1-1 研究架構圖............................................7 圖2-1 外部效果的成本與利益.................................15 圖2-2 政府調控與經濟效果...................................27 圖3-1 不同所有制工業企業產值比重的變化.....................44 圖3-2 中國大陸國有企業虧損額...............................46 圖4-1 1978-1998年中國大陸外貿進出口之變化趨勢圖...........108 表2-1 政府的職能劃分表.....................................25 表3-1 1949-1978年各類型工業產值比重.......................42 表3-2 1978-1998年不同經濟類型的工業總產值比重..............43 表3-3 國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的資金利潤率和利稅率.............45 表3-4 大陸國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主要財務指標.................47 表3-5 股份制試點政策法規...................................66 表3-6 《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之主要內容..69-70 表3-7 國有大中型企業活力總體狀況...........................71 表3-8 國有企業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造的總體情況...............74 表4-1 中國大陸出口商品構成比重(1)........................97 表4-2 中國大陸出口商品構成比重(2)........................98 表4-3 1978-1998年中國大陸外貿進出口統計...................107 表4-4 大陸自1992年以來所採取的貿易自由化措施..........109-110 表4-5 中國大陸加工貿易比重的變化..........................113 表4-6 外商投資企業出口比重的變化..........................115
15

論有責配偶離婚請求-以有責性之處理為中心 / 無

江郁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對於本論文之研究,擬著重在台灣、日本、中華人民共和國之親屬法和婚姻法裡,關於離婚原因與離婚給付間之問題,自離婚制度之有責主義與破綻主義加以切入,檢視各國之立法沿革,歸納並探討各國之差異何在,主要著重於有責配偶離婚請求權之肯認與有責性於離婚給付上之處理,另就實務運作之情形以比較研究之方法加以探討。並針對我國學說與實務對於民法第1052條第2項之規定,解釋上適用範圍如何作比對分析,在理論上和解釋上均加以釐清,期能突顯現行法規定上之矛盾,進而尋求解決之道。最後,再試就我國關於離婚規定缺失之處,提出檢討修正之拙見,以婚姻之本質作為是否允許裁判離婚之判斷標準,採取完全之破綻主義,而將有責性留待離婚給付之部分加以處理。
16

Studies on Structures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s / 有機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の構造と電子物性に関する研究 / ユウキ ハクマク トランジスタ ノ コウゾウ ト デンシ ブッセイ ニ カンスル ケンキュウ

Natsume, Yutaka 24 September 2009 (has links)
Kyoto University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論文博士 / 博士(工学) / 乙第12400号 / 論工博第4031号 / 新制||工||1477(附属図書館) / 27430 / UT51-2009-M906 / (主査)教授 田中 一義, 教授 松重 和美, 教授 榊 茂好 / 学位規則第4条第2項該当
17

Id genes are required for morphogenesis and cellular patterning in the developing mammalian cochlea / Id遺伝子群は哺乳類蝸牛発生過程の形態形成と細胞配列に必要である

Sakamoto, Susumu 25 May 2020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医学) / 甲第22637号 / 医博第4620号 / 新制||医||1044(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医学研究科医学専攻 / (主査)教授 浅野 雅秀, 教授 篠原 隆司, 教授 斎藤 通紀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Medical Science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18

國有非公用土地只租不售執行情形之研究

廖益群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國70年代末期臺灣房地產價格失序上漲,致生國內諸多社會及經濟問題,並引發無住屋者萬人走上街頭的「無殼蝸牛運動」事件。政府為確保公有土地之永續經營及避免標售公有土地帶動國內房地產價格上漲,行政院爰於民國79年3月12日召開全國土地問題會議,並於民國82年7月21日訂定「公有土地經營及處理原則」,確立我國公有土地政策方向為「只租不售」。然而公有土地「只租不售」政策執行迄今,相關法令及組織出現一連串的轉變,對於政府而言,公有土地的租售政策不僅存在充裕國庫收入的不同誘因,更隱含著公有土地管理成本的差異,因此制度所能提供的淨收益將影響政府對於制度的建立、修正及執行成效。然觀諸過去針對公有土地相關議題之研究中,多半側重於公有土地之管理利用模式或解決占用問題的探討,而公有土地的租售法令變遷與「只租不售」政策的執行成效方面卻付之闕如,爰本研究將基於新制度經濟學的觀點,透過國有非公用土地的出租、出售及其他配套措施執行情形,探討公有土地的相關法令修正及管理組織調整的轉變,對於公有土地「只租不售」政策之影響,並驗證公有土地「只租不售」政策的執行成效是否有所轉變,並就國有非公用土地出售收入對於國庫的挹注效果進行分析。經由制度經濟學理論模型之探討,並蒐集民國80年至93年間國有非公用土地之各項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結果發現:(一)公有土地「只租不售」政策下,國有非公用土地確實有朝向積極出租管理的方向執行;(二)自民國89年以後,國有非公用土地出售情形開始由以不出售為原則轉變為加速處分的方向,且於加速處分的過程中,住宅區內的國有非公用土地成為最主要的出售標的;(三)國有非公用土地只租不售原則之配合措施,執行成效尚不彰顯,但有逐漸朝向多元利用模式邁進;(四)國有非公用土地出售收入對於國庫雖有挹注效果,惟相較於其他庫收來源而言,出售收入佔整體國庫收入比例不高,挹注效果有限。 因此,本研究針對前述研究結果給予以下建議,以作為政府日後就研擬國有非公用土地政策方向及修訂相關法令時之參考:(一)國有非公用土地出租除提供違法占用者取得合法使用土地權源外,應積極建立標租與開發利用之多元利用模式,以達成公有土地只租不售原則之積極目標;(二)閒置的國有土地應當積極經營規劃使用,而非作為得予出售之理由,同時應避免大量出售售住宅區內國有非公用土地;(三)政府應儘速建立公有土地經營規劃與政策研擬之獨立專業機關,解決當前行政機關與決策機關權責不明的現象。
19

台灣地區公有不動產之管理運用問題之研究

紀敏滄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家之富強,建築在國家之雄厚財力與健全財政基礎之上,而健全之財政,又以開源與節流為其兩大重要支柱。開源自以革新稅政為主,節流則重在財物管理之加強,而財物之管理適當與運用有方,不僅可負起經費之節流重任,且有支持事業生產、經濟建設及一般行政之動員力量;開源為爭取收入,節流為撙節支出,撙節之道,必須提高公用財物使用年限,減少經費支出,使物無廢棄,以克盡其用;地無空置,以克盡其利。又公用財物之公用財產管理與運用,不僅為財務行政之重要一環,且為一般行政之推動原動力,以不論任何行政、事業或生產機構,對公用財產需要均不可一日或缺,是以公用財產管理與運用之得宜與否,攸開財務行政之良窳至鉅。 當前公有不動產管理之改進,須以超出「現實」與「現時」之精神,尋求癥結所在,提出改進之方,不可囿於成規,而遷就現實;更不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以應付現實。按我國目前現況,係以財政支持經濟,求高級工業之發展,進而以經濟輔助政治,促進社會安定,厚植國力,達成反共復國之使命,故政府之一切措施,均應積極主動,絕不容安於現狀。今後不運產之管理,應本科學企業管理方式,機動調度,適當運用採取投資報酬原則,請求「本益比」之合理績效,發揮財產管理潛力,達到「以產養產」,「以產造產」之境地,以支應政府財政之需要。 台灣地區近二十年來由於人口激增,經濟持續發展,因而發生社會與經濟諸問題,揆其原因,直接間接與土地取得困難有關。台灣地區總面積三、五九八、一四四公頃,其中公有土地佔二、五○四、六七三公頃,約占百分之六十九。由於土地資源有限,應如何利用此有限之土地資源,以因應各種需要,調劑土地之供需?又如何就各級政府機關所管理之公有土地,在平均地權之土地政策下,發揮其最高效用?以及政府應如何有效管理及善為利用現有之公有土地?以增加各級政府之收益,並撙節各項費用支出?凡此均為本文之重心。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為緒論,簡述公有不動產之定義並依土地法將其劃分為國有、省市有、縣市有及鄉鎮有四種,而其管理機關分中央與地方,公地由財政機關綜理,耕地由地政機關主管,林地由林務機關掌理,臺拓地委由台灣土地銀行代管。 第二章為公有不動產之取得與整理,台灣地區現行所採用取得之方式以徵收為主,至於照價收買,則係政策性之執行,以防杜氏報地價,逃避地價稅。徵收係為實施國家經濟政策及政府舉辦公共事業,依法徵收私有土地,以為公共用途之需。土地徵收之後,應加以清查清理,釐正經界,編定地號、設置卡片,並依地段地號別整理登記入冊以免發生漏管、失管情形。 第三、四章為本文之重點,台灣地區公有土地之利用,極待以綜合開發措施,從事規劃土地資源之高度利用,一般平地之公有土地利用已將達飽和狀態,除市地立體利用外,今後土利用,勢必著重於山坡地與海埔地之開發,為未雨綢繆,求國土之均衡發展計,宜早日擬訂國土綜合開發計劃,循其指標依序實施,以達地盡其利之目的。對公有土地之處理,除合於財政目的之有計劃出售外,原則上政府尚應保留相當之公地,用以調劑土地之供需,藉收平抑地價之效。 第五章為公有不動產之效益分析,對公有不動產之經濟效益,測定著重其本益比,可供管理與運用之參考。 最後為結論與改進建議,乃就各章所述之綜合討論,提出原則性之建議,所建議事項,當非全部均能付諸實施,因有公私利益之衡突性存在,惟兩利相權取其重,自應以國家利益為先。
20

台北市公有市場制度之研究

陳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共分十一章。第一章敘述一般市場的意義及中外古今市場的形成與發展,作為本文的引言。 自第二章至第四章止乃本又的重心所在,分別就公有的魚、家畜、及蔬菜等批發市場的沿革、組織、業務、法理根據及與各該類市場營運有關的生產、運銷、與消費詳加敘述。這些批發市場在運銷過程中擁有調節供需與平準價格的重要任務,而這些任務卻因人謀的不臧及交易制度的不完整而未能充分發揮,因此特於各章的最後一節列舉場外交易、衡生、價格波動、人事與財務、及其他種種問題的癥結所在,然後提出改進意見以供參考。 家禽與鮮果市場雖屬私人所有,然而由於缺乏具體而集中的交易場所及合理批發制度,致弊端叢生,為謀解決之道,特於第五及第六兩章,分別就這兩種貨品目前在生產,運銷、及消費方面所面臨的問題稍為敘述,然後建議由政府或地方公共團體成立具體的市場組織,以利交易的進行及監督的加強。 目前本市零售市場雖然市府與私人各佔一半,但以公有市場較具規模,因此於第十章除敘述公有零售市場之定義、功能、沿革、組織、及業務藉以概觀其一般結構外,並就公私有零售市場共同所面臨的問題及其統一管理的辦法與建設計劃一併加以說明。 至於灘販,不但關涉到民生問題與市容觀瞻,而且其解決是否完滿,事關將來零售市場的結構與發展至鉅。因此特列專章,就攤販的定義、種類、形成原因、發展情況及、整頓辦法一一加予敘述。 在市府計劃仿照歐美超級市場的形態興建本市零售市場及工商企業界正熱中於討論台北市是否有可能創設超級市場的今天,為瞭解其可能性特於第九章列舉美國、英國、芬蘭、日本本、澳大利亞、及歐洲各國成立與發展超級市場的概況一併加予敘述,然後再參照台北市的實際情況與各種條件作一判斷。 第十章乃根據經濟上的原則與理論,討論本市市場位置的選擇與市場區域的決定,是否合乎社會上的需要,然後根據筆者實地觀察的結果畫一市場位置分佈圖,作為討論與建議的藍本。 最後一章乃就本文分析結果,以比較之方式作成結論,其要點乃著重於各類市場的比較及其功能的發揮是否完滿,展望主管當局積極加予改善。除上述本文外茲將特別詞句或引證夾源於每章後附註內加以說明。並在附錄備有各項統計表及附件供資參考。 由於過去撰寫公有市場制度者寥寥無幾,因此搜集資料倍感困難。本文所有資料除盡可能參考有關書籍、報刊、雜誌外,均以親赴各市場或有關機構訪問有關人員、商販、消費者並就實地觀察或搜集所得之原始資料加予整理者。復以筆者時間所限,因此遺漏之處在所難免,敬祈諸位老師及諸先進不吝賜正為幸。

Page generated in 0.026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