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83
  • 76
  • 27
  • 6
  • 2
  • 1
  • Tagged with
  • 112
  • 31
  • 26
  • 26
  • 23
  • 22
  • 18
  • 18
  • 17
  • 15
  • 15
  • 14
  • 14
  • 14
  • 1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期貨巿場效率性之再探討-季節性單根檢定

周曉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利用ADF單根檢定以及新觀點的季節性單根檢定做為分析工具,去檢測期貨巿場與現貨巿場是否存在一長期均衡關係。研究對象共有十種,分別為:能源期貨-輕原油、煤油,外匯期貨-日圓、瑞士法郎(對美元),短期利率期貨-一個月期倫敦銀行拆款利率、90天期美國國庫券,公債期貨-2年的美國中期公債、15至30年的美國長期公債,S&P500指數期貨,金屬期貨-高等級銅期貨。 過去檢測長期均衡關係所使用的單根檢定觀點假設其他頻率的單根並不存在,因此當拒絕虛無假設時,我們無法確知拒絕的原因是資料真的沒有單根的存在,抑或是資料具有季節性現象,因此納入季節性考量的HEGY檢定法,將是比較一般化的檢定方法,而且因為HEGY能夠同時檢定季節性及某些非季節性單根的存在與否,而不必假設所有季節性頻率的單根皆同時存在,所以ADF單根檢定法可視為HEGY季節性單根檢定法之特例,因此一般來說,HEGY檢定法之檢定力較ADF單根檢定法為高。 而本文實證結果亦證明,ADF單根檢定法的確無法檢定出季節性單根的有無,當季節性因素存在時,使用ADF單根檢定將可能導致錯誤的推論。
2

シロイヌナズナにおける根冠分化様式の解明

前田, 和輝 23 March 2020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理学) / 甲第22288号 / 理博第4602号 / 新制||理||1660(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理学研究科生物科学専攻 / (主査)講師 嶋田 知生, 教授 鹿内 利治, 教授 長谷 あきら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Science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3

護法論知覺—以<<廣百論釋論.破根境品>>為考察核心 / Dharmapāla on Perception: a study of "Refutation of Sense Organs and Their Objects" of the Dasheng Guangbailun Shilun

吳芝瑩, Wu, Chih-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大乘廣百論釋論》第七卷〈破根境品〉為研究核心,目的在於深入了解護法 (Dharmapāla) 如何看待五種感官識,以及其知識論立場。〈破根境品〉主要以數論宗、勝論宗等外道為論諍對象,兼破佛教他宗論點。文本依據頌文,先破境、再除根:論主(護法、提婆)首先談論外境與內根存在與否的形上學問題,並駁斥實在論者主張認識對象為實際存在、獨立於意識以外的境,分別以極微說、「部分—全體」之矛盾、「性質—實體」關係來論證外境非實有;其次破根,首先回應佛教內部「眼等五根為四大種所造淨色」的挑戰,接著個別論破數論宗及勝論宗對於根境關係的主張。經過⼀連串的論辯,護法最後到達「是則根境安立不成,故不應言諸根實有」此⼀結論。在此,則延伸出認識論的問題,意即:如若根與境無從安立,則認識如何可能?藉由檢討〈破常品〉與〈破邊執品〉,可知護法引進 種子與功能的概念重新解釋認識形成之過程。 此外,本文亦檢討護法與提婆的論證方式。護法深受陳那量論影響,並在其論著中廣用因明三支論式;另⼀方面,提婆雖然則主要以兩難論證為其論理方式,且師承龍樹,但其在《廣百論》中,卻未如龍樹⼀般對量論採取強烈的批判態度,甚至在〈教誡弟子品〉中,認可以立宗作為破斥論敵之手法。是故,若能重構提婆與護法之論證,並釐清後者如何在釋文中合理化(或以因明論式來表達)提婆的論證,相信能將因明與歸謬論證的研究往前推進⼀步。
4

モミ根系における外生菌根菌の群集生態学的研究

松田, 陽介, MATSUDA, Yosuke 12 1900 (has links) (PDF)
農林水産研究情報センターで作成したPDFファイルを使用している。
5

俄羅斯與阿根廷經濟轉型之比較研究

張芝寧, JYNING, 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俄羅斯與阿根廷的經濟改革在「華盛頓共識」下揭開了序幕。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政治由一黨專政走向多元的民主,而經濟體制也從過去的社會主義所有制轉向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相對阿根廷則是在1983年軍政府的威權官僚統治被推翻後,開始施行民主政治。而國內的經濟也在1984年開始從過度干預的市場向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市場移動。但在兩國國內經濟改革的過程中,國會及西方國際金融組織的影響為經濟改革帶來莫大的變數。因此本文旨在透過剖析國會、國家政府、和西方國際金融組織三者之間的互動與關係,分析穩定化經濟政策的產出、施行的過程、及所帶來的結果。本文也著重地探討和穩定化相互關連與影響的通貨膨脹與西方外援這兩個因素,探究權力均衡、穩定化、通貨膨脹、經濟表現、與西方外援對俄羅斯與阿根廷國家經濟轉型過程所產生的影響。 本論文主要採用國會、國家政府、與西方國際金融組織,權力均衡的研究途徑,透過選舉週期與經改週期的因素影響,探討俄羅斯與阿根廷經濟轉型的過程與發展。因為受到上述三邊角力的影響,穩定化(stabilization)成了國內經濟改革最主要的問題,因此本文著重在經濟改革穩定化層面的發展,及與穩定化息息相關,相互影響的因素-通貨膨脹與西方外援,提出更進一步的剖析。在這樣的架構下,本論文第一章除了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架構、章節安排外,還介紹與研究題目相關的文獻,並指出過去文獻的優缺點,以做為論文研究之基礎。第二章敘述俄羅斯與阿根廷經濟改革前的歷史背景,探討前蘇聯與阿根廷軍政府為之後經濟改革所留下的伏筆;第三章闡述俄羅斯與阿根廷經濟轉型穩定化之成效、透過國內政治週期對兩國國家領導人:葉爾欽(Boris Yeltsin)、普欽(Vladimir Putin)、阿芳辛(Ra&uacute;l Alfons&iacute;n)、美能(Carlos Menem)、與德拉魯阿(Fernando De la Rua)所產生的影響為論述的焦點;第四章則論述通貨膨脹與西方外援對兩國國內經濟改革的相互影響,並指出它們在穩定化政策執行下的表現,及如何再次回歸影響到穩定化制程的發展;第五章為結論。 本論文所得到的結論是國會、國家政府、與國際金融組織的權力均衡決定了俄羅斯與阿根廷國家經濟轉型穩定化的走向,而穩定的經濟政策是帶動國家經濟成長的關鍵。目前在普欽強勢的帶領之下,俄羅斯已逐漸擺脫金融風暴的陰霾,而阿根廷在新總統基什內爾(Nestor Kirchner)的領導下,是否有辦法帶領阿根廷的經濟走向復甦與成長,還有待時間的考驗。 / Under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Russia and Argentina have started their economic transition.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has led Russia from one-party dictatorship to plural democracy in politics and from socialistic ownership to free-market system in economy. In contrast in 1983, after the demolition of Argentina Military Dictatorship Bureaucratic authoritarianism regime, the country started to apply democracy. And soon, in 1984, Argentina’s economy started to move from over control market toward free individual capitalism market. However, in the economic reform process of both countries, the Parliament and Wester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have brought immense impact on their economic transitions. Therefore, this thesis is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among Parliament, Government, and Wester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also to study the formulation of the economic stabilization programs,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and the conclusion. Also, in the thesis we will discuss inflation and western aid factors that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and mutual influences with the stabilization programs, so to find out the impacts and the developments brought by balance of power, stabilization, inflation,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western aid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transition. In this thesis, we adopt the Parliament, Government, and Wester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balance of power as the research approach, through the impact of election’s cycle and economic transition’s cycle, we discuss the process and developments of Russian and Argentina’s economic transition. Because the influences brought by above authorities, stabilization becomes the most important concern for countries which are performing economic transition. As so, the thesis is focused on stabilization sphere, and the factors of inflation and western aids that brought mutual influences to stabilization. Under this framework, the first chapter includes the research motives and objectives, the research framework, chapter arrangements,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Russian and Argentina’s historical background before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we also analyze the hints left by the Soviet Union and Argentina military government. The third one, we focus on the effects of stabilization program in Russian and Argentina economic transition,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election’s cycle and both countries’ leader: Boris Yeltsin, Vladimir Putin, Ra&uacute;l Alfons&iacute;n, Carlos Menem, Fernando De la Rua.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among inflation and western aids with country’s economic transition, we also point out the inflation and western aids’ performances under different periods of stabilization program, and how they come back to influence the formulation of the stabilization program. The fifth one is the conclusion. We come to conclusion that the balance of power among the Parliament, Government, and Wester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decide the tendency of Russian and Argentina’s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nd the key to bring the country economic growth is to settle a stable economic policy. Now, under Putin’s strong leadership, Russian has started to get over from the shadow of 1998 crisis. But Argentina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new president Nestor Kirchner, whether the country will be lead to a revival and growth way or not, it will still remain under the question.
6

外資概念股財務報告公告與外資法人買賣超行為之研究

彭慧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係探討外資概念股中摩根概念股盈餘資訊公告與外資法人買賣超投資行為之關係。根據國內外文獻結果顯示(Lev ,1989;陳志愷,民81年),會計資訊與股價行為間具有顯著的關係;外資法人在我國股市間具有重大影響力,且理論上外資法人在進行投資決策時依據較多的基本面資訊,致外資著墨較多的個股,其財務報表的資訊效率性應顯著高於非外資概念股。因此,本論文擬探討是否外資的投資行為與外資概念股財務報表資訊公告間的關係較符合效率市場假說。 本論文對於外資概念股之定義,係指摩根史坦利機構於85年6月10日透過路透社宣布,85年9月2日起將以台股占市值比重50%的股票,列入新興國家自由市場指數(EMF)等四種系列指數組合中,納入摩根史坦利指數成分股之國內股票,即稱摩根概念股,即為本論文中定義之外資概念股。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上市公司摩根概念股,研究範圍係自民國86年1月1日起至民國89年9月30日止。根據事件研究法之架構,採用T檢定及Wilcoxon Matched-Paired signed- ranks檢定。實證結果如下: 1.外資法人是否會對盈餘公告為好消息之摩根概念股,有異常買超之投資行為?實證結果如下: 當摩根概念股公告盈餘為好消息時,外資法人在85年第4季、86年第1至4季、87年第2至4季、88年第1季、89年第2至第3季,對摩根概念股均會有異常買超之投資行為,符合本研究之推論,惟其中僅87年第3季達到顯著水準之天數較多,因此不能對假說形成強烈支持。 2.外資法人是否會對盈餘公告為壞消息之摩根概念股,有異常賣超之投資行為或至少不會買超?實證結果如下: 當盈餘公告為壞消息時,85年第4季、86年第1、3及第4季、87年第1及第4季、88年第2及第3季,外資法人對於摩根概念股盈餘資訊公告為壞消息時,會異常賣超或至少不會買超,符合本研究之推論,惟其中87年第1及第4季因顯著天數較少,不能對本研究推論形成強烈支持。另86年第2季、87年第2及第3季、88年第1及第4季、89年第1至第3季,外資法人之投資行為則完全與本研究推論相反。 3.摩根史坦利國際資本公司於85年9月2日起將以台股占市值比重50%的股票,列入新興國家自由市場指數(EMF)等四種系列指數組合中,89年5月將比重調高至65﹪,89年11月更將比重調高至80﹪,是否造成外資法人在投資決策上較偏好投資摩根概念股?本研究實證結果如下: 僅86年第1及第2季、87年第3及第4季、88年第1季及89年第3季可支持本研究推論,外資法人對摩根概念股有顯著之投資偏好;85年第4季、86年第3及第4季,雖可支持本研究假說,惟因達顯著水準天數不多,因此對假說無法形成強烈支持。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6 第三節 研究流程…………………………………………………………7 第四節 研究架構……………………………………………………………………9 第二章 文獻回顧………………………………………………………………11 第一節 會計資訊揭露對股市影響之相關文獻……………………………………………11 第二節 法人投資行為之文獻.…………………………………………………………………………18 第三節 台灣地區摩根選樣股相關研究…………………………………………………………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27 第一節 研究假說………………………………………………………….27 第二節 變數定義與衡量………………………………………………….29 第三節 資料來源與處理………………………………………………….32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34 第四章 實證結果………………………………………………………………36 第一節 盈餘宣告為好消息與外資法人異常買超之關係 …………………………36 第二節 盈餘宣告為壞消息與外資法人異常賣超之關係……………………………45 第三節 外資法人對於摩根概念股是否有投資上之偏好……………………………5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69 第一節 研究結論…………………………………………………………..69 第二節 研究限制………………………………………………………..…71 第三節 後續研究之建議…………………………………………………..72 參考文獻……………………………………………………………………………..73 中文部分……………………………………………………………………….73 英文部分……………………………………………………………………….74 附錄.……………………………………………..…………………………………………………………………76 /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whether professional foreign investors would appl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make investment decision in Morgan Stocks and whether professional foreign investors prefer Morgan Stocks than the other stocks. Lev (1989) concluded that the investors would apply and u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the US. market, professional foreign investors should use appl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make investment decision in Taiwan market. This study selects samples, covering from the fourth quarter of 1996 to third quarter of 2000, to verify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professional foreign investors would appl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make investment decision in Morgan Stocks. The empirical finding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When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good news, the professional foreign investors react to the announcement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Morgan Stocks with designated windows, especially on the announcement dates of fourth quarter of 1996, first to fourth quarter of 1997, second to fourth quarter of 1998, first quarter of 1999, second and third quarter of 2000. 2. When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bad news, the professional foreign investors react to the announcement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Morgan Stocks with designated windows, especially on the announcement dates of fourth quarter of 1996, first, third and fourth quarter of 1997, first and fourth quarter of 1998, second and third quarter of 1999. 3. The professional foreign investors prefer to invest the Morgan Stocks, particularly on the announcement dates of first and second quarter of 1997, third and fourth quarter of 1998, first quarter of 1999 , and third quarter of 2000.
7

Responses of Root Production in Japanese Red Cedar (Cryptomeria japonica D. Don) Saplings to Duration of Treatment with Acidic Solutions

HIRANO, Yasuhiro, 平野, 泰弘, YOKOTA, Taketo, 横田, 岳人, HIJII, Naoki, 肘井, 直樹 12 1900 (has links) (PDF)
農林水産研究情報センターで作成したPDFファイルを使用している。
8

「產品特質」、「資訊價值」與「企業行銷策略」關係之研究

呂玉華, LYU,YU-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消費者行為面臨了新局面;由於過剩消費社會帶來商品選擇範疇的疾速擴大 ,產品技術日益複雜,使消費者難以理性決策過程評估產品良窳;另一方面由於生活 水準提昇,而產品「有用性」已深入人心,消費者不僅重視產品帶來的實質利益,同 時他們也是藝術欣賞者,他們能藉著產品表達自我或與人講通。這種趨勢也促使消費 品廠商改變其行銷策略,除了行銷手法的增多,其內涵亦有所改變。 行銷是種溝通的過程,廠商需傳達產品的利益價值予消費者,以引發其認知行為,完 成購買決策。「資訊」即是行銷溝通的主題,本研究從消費者需求與產品屬性兩方面 ,探討產品資訊的內涵,並透過消費者調查,找出重要的產品資訊構面,並將產品依 資訊重要性的不同加以分類,以了解產品特性與產品的關係。 研究者遵循Glaser及Strguss 所提出之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 研究法,以典型 產品為研究對象了解其產業狀況,並選擇代表性廠商做深入訪談,期能了解其行銷策 略作為,以建構兩類「資訊價值」與「產品特質」及「行銷策略」三者關係之理論雛 形,並控討研究結果的涵意。
9

張香華詩作與詩觀研究

陳怡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張香華自十九歲(1958年)在《文星》雜誌發表詩作〈門〉、〈夢〉之後,歷經半世紀的耕耘,使她的詩作與詩觀都有相當的成就,在臺灣新詩史中,張香華自是不可忽視的一位,她的詩作飽含與丈夫柏楊真摯相依的情意、對生命的透視、對國家社會的批判和對國際情勢的人道關懷,她的作品跳脫傳統女詩人的格局,展現對國家世界更寬闊的視野和反省;她的詩作源自於她溫暖真摯的性情,以豐富的意象鎔鑄深刻的思考,蘊藏深沈堅毅的批判,風格鮮明而特出。在新詩的貢獻上,張香華亦是功不可沒的一位,她寫詩、編詩和譯詩,作品在世界各地以不同文字出版,獲得國際間的重視;此外,她還創辦「草根詩社」,主持警廣的「詩的小語」節目,主辦「我愛的人在火燒島」音樂會。五十年來以詩為信仰,以詩為「行動圓心」的張香華,她的為人與詩情獲得無數肯定,東歐人以「南斯拉夫大使」、「雪白無塵的繆斯」、「絲與暖酒」來稱讚她的溫暖和真摯,她更獲得「傑出文化獎」、「文藝廣播獎」、「五四文學交流獎」、「羅馬尼亞大學榮譽教授」、「南斯拉夫傑出文化貢獻獎」、「舊金山國際桂冠詩人協會頒贈桂冠獎」等榮譽的肯定。 本論文的研究軸線將以張香華的生平創作歷程起始,從而扣合其詩作的詩觀、主題與藝術風格,以期爬梳張香華詩作的多面性,並將詩人及其作品作完整而統合的歸納。因此將包含六章,如下: 第一章「緒論」包含三節: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指出張香華詩作在臺灣新詩史上的地位與重要性,及進行《張香華詩作與詩觀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節「前人論述成果的回顧」,內容分為「評論集部分」、「報章資料部分」、「期刊書籍部分」探討得失並加以分析,繼而從中確立本論文研究的方向,彌補前人的不足。第三節「論文結構的安排」,則對論文行文的安排與結構加以說明。 第二章「張香華新詩創作歷程」,張香華自1958年步入文壇後,五十年來創作豐富,本章將她在新詩創作上分為「1958~1976:『草根』精神的發揚」、「1977~1990:婚後的拓展」、「1990~至今:人道關懷的突顯」三個時期,包含張香華創立「草根詩社」、與柏楊結婚、愛荷華之旅的拓展、東歐各國詩作的傳播等等重要歷程。因此,本章將以其幾個重要的創作轉型期為中心,就生平事蹟及其文學創作的互動性加以探討,並對其創作歷程作系統性的分期與介紹。這部分屬於張香華詩作的外緣考察,但論文避免單純的背景鋪述,故也著重新詩與創作歷程的相互關聯性。 第三章「張香華的詩觀」,由臺灣詩壇的時代背景及草根詩社的創立論起,從而延續到張香華在「愛荷華國際作家寫作協會」所發表的報告,以呈現張香華的詩觀。詩觀往往代表作家寫作的方向,也影響詩作的主題與風格,故本章藉由張香華詩觀的展現,期望對而後的主題、藝術風格二章,做一有機的扣合,呈現張香華詩作一貫「大眾化、生活化」的精神。 第四章和第五章由外緣轉向張香華詩的內部考察。第四章「張香華詩作的主題展向」,針對張香華詩作的內容進行考察,揭示其作品的多樣性,由於研究上難以全面顧及,因此,筆者乃自其作品中歸納出其書寫的四個重要的主題展向,然後分為「夫妻之愛」、「生命哲理」、「社會批判」、「人道關懷」四節來深入探討。筆者期望藉由四個主題的介紹,進而觀察作品與其生平背景、詩觀的相互關聯。這四個主題展向是張香華個性的發揮,也是感動讀者,呈現生命關懷與價值的根本所在。 第五章「張香華詩作的藝術風格」,包括「溫柔真摯的抒情筆調」、「深沈蘊藉的批判關懷」、「取材豐富的鮮明意象」三個重心,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析論張香華的詩歌特色,呈現她的詩歌藝術風格。藉由這三節內容分別呈現出張香華詩作中溫柔又剛毅,既以愛心包羅大千世界,又有深沈批判與關懷的特色,她的作品緣於自己一顆千般是情的愛心,這顆愛心表現出來便呈現了大千世界的多樣風貌,而抒發為詩則常在日常意象的運用中,展露清新真摯的感情與思考。 第六章「結論」,對張香華的成就及影響作綜合式的勾勒與論述。張香華的作品中每每會有一種莊嚴的人生理想,關懷著人類的命運和前途。她將自身深刻的思想和藝術的創造力,用詩的形式感動著所有讀者的心,半世紀來勤力耕耘的創作成果,已使她在華人世界詩壇取得重鎮般的地位。筆者更期盼有更多人來共同開墾張香華詩歌成就的領域,使她的作品擁有更多的影響力。
10

態度、群體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對購買意圖的影響:阿根廷、美國與台灣的跨文化研究 / The effects of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on Consumer's Purchasing Intention: Cross-Cultural analysis between Argentina, USA, and Taiwan.

葉俊麟, Yeh, Chuen 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消費者在準備「購買」一件產品或服務時,他╱她的「購買意圖」除了受本身「對此購買行為的態度」所影響之外,「群體規範」以及「知覺行為控制」(Ajsen 1985,1991)亦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當該消費者所屬的「群體」擁有很強的約束力時,他╱她在做消費決策時,往往必須考慮別人的想法。同樣的,當他╱她對該消費決策缺乏主控權時,他╱她本身對此購買行為的「態度」亦不能很精確的預測他╱她的「購買意圖」。不過本身的「態度」、「群體規範」、及「行為知覺控制」對「購買意圖」之影響,可能會因文化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過去研究指出,以「個人主義」為導向的國家中(如美國),個人行為比較不受別人的影響;相反的,以「群體主義」為導向的國家中(如東方社會國家),人們的各種行為必須考慮這些行為所代表的社會意義,因此群體規範的影響會因文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此外,當產品種類不同時,本身的「態度」、「群體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對「購買意圖」之影響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本研究主要是想瞭解在不同文化、及產品類別之下,消費者「購買意圖」受本身的「態度」、「群體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因此,本研究分別收集了台灣、美國、及阿根廷的實驗結果,以瞭解三種不同文化(群體主義、個人主義、以及夾在前兩者之間的拉丁文化)差異的影響。同時為了瞭解產品種類因素對行為意圖的影響,本研究也分別選擇了高經濟風險產品(電腦印表機)及一項高社會風險產品(禮品店之服務)為實證標得物。本研究將採用path路徑分析工具來解釋這三組文化、地理不相近的消費者之購買行為的差異。

Page generated in 0.025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