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醫學與社會變遷-從古典社會學理論出發 / How Medicine - A Classical Sociological Research

黃慧琦, Huang, Hui C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醫學在當代受到社會科學的青睞,一般被認為是自1980年來,學術潮流中社會科學對所謂「人的科學」的省思和再出發,包括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文化研究和文學理論等都有新的研究取向,而醫學社會學亦屬於這一潮流,並特別是受到傅科對現代醫學的研究和貢獻的影響。(D. Lupton, 1994:5-6)。本篇論文屬於這新興的醫學社會學思潮中批判性的觀點,主要是在古典社會學的社會變遷理論中,尋找「傅科吊詭」(the Focault paradox)的問題意識的位置。   在第一章中,除了回顧和整理醫學社會學的發展和脈絡外,主要的工作還是回應八零年代之後對醫學社會學重返社會學的呼籲,建議將醫學社會學回歸到宗教社會學、法律社會學地位。以此,我們提出了一個分析計畫,也就是用社會學理論中「社會性的」(social)以及「社會的」(Societal)分析層級,討論醫學和社會變遷的問題。也就是將健康(Health)視為一種救贖財,放在西方社會宗教世俗化的過程中來看待醫學的發展;以及將健康作為一種財富(Wealth)的形式,放在政治經濟學的範疇中的分析策略。   第二章,論述現代醫學的社會歷程,主要將健康作為救贖財放進「以社會道德、倫理和價值為核心的宗教社會學」中來討論。主要是將醫學放在理性化的洪流中來看待,以及醫學作為新的道德控制機構的過程,在本章中我們討論了韋伯(Weber)理性化的牢籠、以及傅科環形監獄(panopticon)的凝視以及帕森思(Parsons)對美國醫療體系成為重要的價值系統的分析,並在此社會變遷的過程中討論醫學的社會歷程。   第三章,採用「將健康作為財富形式的分析路徑」,在這章中我們比較了馬克思和盧梭等兩種對健康和財富的辯證典範。也就是在民主的進程中和資本的積累的歷史趨勢裡,詢問醫學如何來到我們的生活,在本章中除了馬克思主義,我們還討論了美國式民主和醫療社會學的關係。   在第四章中我們檢討將醫學社會學作為一般理論的侷限,並以傅科吊詭-也就是公民權的擴張和國家的限制之間的矛盾,在社會變遷中的未來趨勢作總結。   最後,本篇論文還附錄一篇現代醫學在臺灣的發展,以十九世紀末的防疫和抗爭事件為例,往國家意識和認同的過程中,討論民族的身體和國家的身體的抗衡。
2

日本殖民政策與台灣農民運動的形成(1895∼1931年) / Japanese Colonial Policy and Taiwan Peasant-Movement (1895∼1931)

羅文國, Lo, Wen-g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筆者以「日本殖民政策與台灣農民運動的形成 (1895∼1931年)」為題 ,係以日據台灣農業經濟的歷史特質為主軸, 反映當時殖民政策下產業 結構變革的基本趨勢, 主題所關切的是土地耕作者對殖民政策的肆應性 問題,說明農民在殖民地爭取經濟利權的活動發展及其形成與衰退的原因 ,同時對於移墾區居民性格經過殖民地化及資本主義化後之轉變與強化的 現象提出一些歷史性的解釋。本論文除導論、結論外,分為四章作細部分 析,第二章, 「日據台灣近代化殖民地的建立」:係以清末台灣的經營 為背景, 說明日本帝國主義對台灣經濟支配的外部活動,特別是農業政 策及資本主義化的意義, 其中對於外來力量對移墾社會的破壞及重建, 以及所殘存的移墾社會特質, 是論述的重點。第三章,「日據台灣農業 結構的基本問題」: 是從土地利用、農產商品化及佃作問題等三方面分 析農業結構問題, 同時對殖民政府的措施與農民肆應間的關係作內部的 討論, 俾說明帝國主義的外力介入是否改變台灣農業模式,如有改變, 則其改變的實質如何, 以及農民在耕作型態上所面臨的衝擊, 以及傳統 土地制度所引發的佃作問題是如何形成農民爭議的主題。第四章,「農民 性格的轉變與強化」: 農民特性是農業社會價值規範表現於農民生活和 生產上的身心行為特質。 台灣農民性格有明顯冒險趨利的移墾特質,對 財富、土地的熱愛更有強化的傾向, 民族運動所喚起利權意識促成農民 運動的形成,相對地, 外在帝國主義的政策性誘導因素亦加強農民對農 業經營的投注心力, 從性格角度觀察農民爭取經營利權運動的形成與帝 國主義的政策性反應是有對照性的; 另外由於農村結構受帝國主義的支 配,導致農民的階層的分化亦予以討論說明。第五章, 「農民運動的形 成與衰退」: 敘述在台灣產業發達及全球經濟恐慌的時代背景下,農民 爭取利權運動的形成,回映前述農民性格的特殊性, 以運動發生的特質 與區域說明農民對殖民政策的肆應。 同時結社團體在對農民運動的指導 與推動中,所作的政治訴求及其意識, 以及農民的支持程度如何?農民 關切的焦點所在?均需作深入的分析, 最後並提出對於農民運動的評價 。
3

日本殖民主義下的滿洲國法制 / The Legal System of Manchukuo under Japanese Colonialism

吳欣哲, Wu, Hsin-ch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這是一篇法制史論文,主旨在以宏觀角度來研究日本殖民政策與傀儡政權「滿洲國」法制之間的關係。 在「九.一八」事件之後、滿洲國成立之前,日本方面曾就滿洲何去何從有過爭論,日本最後確定了「滿洲建國」之方針。透過滿洲國中央政府體制之設計、「日系」官吏掌握樞要,日本建立起對滿洲國「內面指導」的體制,實質上操控滿洲國法令之制定。 滿洲國成立之初,日本對地方各省的實質控制程度尚淺。日本先與地方勢力妥協,進而仿效明治維新「廢藩置縣」之經驗,以制度設計及政治運作為手段,漸進地達到中央集權的目標。而在基層地方行政組織方面,日本原本師法統治台灣、關東州、朝鮮之故智,採傳統中國的「保甲制度」;惟滿洲國後期則改採類似日本近代法的「街村制度」。總之,日滿當局相當成功地將國家權力深入地方基層。 日本人相當重視滿洲國的司法建設,致力於司法機關之改組與增設、司法人員換血及日系人員之引進、在地司法人員之培養與考選...等等。為了塑造滿洲國「獨立國」的假象及整合權力機制,1937年日本撤廢在滿洲國的「治外法權」,惟在滿日人的實質地位並未受太大影響。 在鞏固政權及維護治安的要求下,滿洲國的刑事法制究竟呈現何種面貌?其與「全體主義」(totalitarianism)時代思潮之間的關係又是如何?日滿當局如何在滿洲國建立起近代化的治安體系,也是本文關心之所在。除了法制面的論述之外,本文將分析滿洲國刑事司法的實際運作、對當地人民帶來何種影響。 日本拓殖政策,在何種程度上影響了民商經濟法制?這個問題將分為三部分回答。第一部分探討滿洲國民商法典之制定及其與日本法之關係。自始至終未完成立法的親屬、繼承法,本部分亦對其延遲的原因及其立法「要綱」加以分析。第二部分乃以日本移民滿洲政策與滿洲國土地法制間之關係為主題,研究日滿當局藉由何種制度設計來便利日人取得土地,並探討此種制度對當地華人造成的影響。第三部分則以「特殊會社」為中心,論述「計畫經濟」、「統制經濟」下的滿洲國經濟法制,及其實際的運作成效。 本文認為,滿洲國法制,不能單純地視為日本攫取殖民利益的工具。它的某些部分,吸納了當時日本學者、政治人物的改革理想,故有一定的進步性、實驗性。而在實踐上,日本殖民統治者,尤其是司法部門,在滿洲國奉行了相當程度的「形式法治主義」。因此,滿洲國法制及其運作,雖不脫「殖民地體制」之本質,卻仍具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

Page generated in 0.44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