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3
  • 11
  • 10
  • 3
  • 3
  • 2
  • Tagged with
  • 29
  • 29
  • 8
  • 7
  • 7
  • 7
  • 6
  • 5
  • 5
  • 5
  • 4
  • 4
  • 4
  • 4
  • 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青少女的月經態度及其有關因素之探討

黃琪瑜, HUANG, JI-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共分五章,分別論述研究動機、參考文獻、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討論與建議 。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國中女學生的月經態度,並嘗試了解可能影響女學生形成月 經態度的各種原因。受試按地區社經地位高低,以隨機抽取方式,選取台北市仁愛國 中、弘道中國、和平國中、華江女中、萬芳國中之國一國二女女生共五二○、以問卷 調查方式收集資料。主要獨變項包括:個人行經年數、生理經驗、母女溝通關係、生 理知識、自我概念、性別角色、社經地位等,依變項則為月經態度。所有變項經因素 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逐步迴歸等統計分析後,所得之主要結 果如下: ぇ受試之月經態度因素分析後,得到三個因素:干擾生活的事;成熟的象徵;不被期 待的事。 え已來月經與尚未來經的受試,在月經態度三個向度上的分數差異,雖未達到顯著水 準,但仍有若干可探尋的趨勢:已來月經者較認為月經是一件干擾日常生活的事件, 他們較希望自己最好沒有月經,雖然如此,他們仍較為肯定其對女性的成熟意義。 ぉ已來月經者的行經年數會影響其對月經的態度:行經年數越長者,越覺得月經干擾 了他們平常的生活,也越希望自己最好像男生一般沒有月經。但是行經年數越長者, 對月經的認,卻也越具有正面的評價。 お個人的生理經驗,亦會影響其對月經的態度;個人越經驗到月經所帶給其的生理不 舒服,對月經就越產生負向的評價,越覺得月經期間的行為受到干擾。 か母女之親的溝通好與否,確會影響子女對月經的態度;母女之間溝通越佳者,對月 經的態度越正向,他們較不認為月經干擾他們的生活,也越肯定月經在女性認知中的 正面意義。 が個人對生理知識了解的多少,似乎並不影響其對月經的態度。但在對於月經的認知 評價中,生理知識瞭解越多者,越能給予其更高的正面評價,但相對地他們卻又更希 望己最好沒有月經。 き在自我概念中,吾人所探討的生理自我、心理自我、自我認同、自我滿意度及自我 行動,都會影響其對月經的態度。自我概念越佳,個人對月經所表的態度也越為良好 。 ぎ個人的性別角色,對總體的月經態度,似乎並沒有什麼影響。但在對月經的認知評 價中,兩性化與女性化的受試,對其較具正向評價,而男性化與未與化的受試,萁對 月經的認知評價分數則較低。然而,兩性化的受試卻最希望自己沒有月經,而女性化 受試則最能接受「女性就應有月經」此一事實。 綜合上述幾點發現可知,這些國中女生對月經雖都抱持著高正面的認知評價,但在其 情感層面,內卻排斥此一事實的存在。因此,要如何使其的正面認知落實到情感層面 ,使其有月經來潮期間身心同感舒適,則將是今後吾人所應努力探討的方向。
2

急性和長期運動對血淸瘦素的影響及內分泌和免疫機理之硏究 = Effects of acute and chronic exercise on serum leptin and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endocrine and immune functions

孔兆偉, 01 January 2002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

國中三年級理財教育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 / Action Research on Financi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ird Grade of Junior High Schools

張君端, Chang, Chun T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理財教育課程發展,研究目的有四:(1)探討國中理財教育課程發展的意義與內涵。(2)探討國中生理財素養能力指標轉化為理財教育課程模式。(3)探討國中理財教育課程發展行動方案,包括課程與教學設計、課程實施,以及學生學習評鑑與課程評鑑等行動方案。(4)探討國中理財教育課程發展行動方案的實施歷程與結果。 本論文採用行動研究法並以問卷蒐集資料,以南投縣某國中之三年級兩班54位學生為研究樣本。依據學生之「理財觀念與規劃」和「儲蓄與投資」前後測成績,用T檢定來分析比較兩班學生理財行為變化。從學生滿意度問卷填答狀況來統計分析學生之學習成效與進行回饋修正理財課程行動方案。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在「探討國中理財教育課程發展的意義與內涵」方面,經文獻探討和教師會議後選擇「理財觀念與規劃」和「儲蓄與投資」兩單元。 二、在「探討國中生理財素養能力指標轉化為理財教育課程模式」方面,從「理財觀念與規劃」和「儲蓄與投資」兩單元分別發展出各三個國中理財素養能力指標。 三、在「探討國中理財教育課程發展行動方案」方面,將課程發展成包括知識、技能和情意的教學策略、學習成效與滿意度評鑑回饋檢討等行動方案。 四、在「探討國中理財教育課程發展行動方案的實施歷程與結果」方面: (1)本研究兩單元發展行動方案,分別在個別班級內有學習成效且學生滿意度高。 (2)「理財觀念與規劃」的先備知能男性優於女性,但學習成效在性別間無顯著差異。 (3)「儲蓄與投資」的先備知能女性優於男性,且學習成效在性別間有顯著差異,尤其學生對本單元採桌遊教學策略滿意度高於前一單元。 (4)總體學習成效在班級間及性別間無顯著差異。
4

中山先生的民生理論

陳儀淚, Chen, Yi-S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壹冊,約十一萬字,分六章十七節 民主主義是近代世界的主要思潮,中國在此一「西洋道統」的沖擊下,有識之士如革 命家中山先生者,擬在中國推展民主運動,實現憲政民主的理想,必然要對民主主義 的一般價值作批判地取捨,並設計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制度,同時對民主化的方法步 驟作一番規劃。吾人從「國父全集」中去細心尋繹,確隱然有這種架構,因此本文除 第一章緒論與第六章結論之外,三、四、五章的內容分別是「民主政治的幾個主要論 題」、「民主政治的制度設計」、「民主化的途徑」。至於第二章「民主理論的形成 」,內容包括ヾ外國學說事蹟的影響;ゝ對傳統中國之政治社會的認識;ゞ當時的中 國國情等三部份,亦佔本文相當重之份量。 筆者以儘量客觀和同情的態度,注重歷史背景,來探求 中山先生的本懷,則雖數十 年來有層層面妙,於我何有哉。
5

情緒與認知對決策歷程之影響 / The interaction of emotion and cognition in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陳佩鈴, Chen, Pei-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想要探討當人們面對不同重要性的決策時,情緒對決策的影響是否也會隨之改變,研究者利用眼動及生理測量去量測在不同的實驗情境下,受測者眼動型態以及生理反應。本研究兩個實驗皆為受試者間設計,獨變項分別為情緒(快樂與悲傷)與決策重要程度(高與低)。在實驗一中,研究者給予受試者聆聽不同情緒的音樂,並且藉由指導語操弄決策重要性。另外,受試者被告知在每個嘗試次中必須要挑選出一台想要購買的筆電,以完成決策。根據實驗一的結果,研究者發現無論在眼動指標或者是生理指標皆有情緒與決策重要性的交互作用。然而因為實驗設計的因素,受試者訊息處理的方式並沒有辦法很清楚的被呈現,並且也沒有發現任何早期訊息的篩選過程。在實驗二中,為更進一步檢驗情緒與決策重要性交互作用的情況,實驗中增加了額外的捷思線索(Heuristic cue)。因為增加線索,在實驗二中,產品的訊息便增加了衝突性以及更能夠區別出不同訊息的特性(有用的與無用的訊息)。實驗二的結果呈現出早期訊息篩選的歷程,並且也顯現出決策的動態過程。早期的情緒與決策重要性的交互作用顯現出,快樂與悲傷的受試者在面對高重要性的決策時,的確會有早期的訊息篩選歷程。而在晚期的歷程中,則顯現出快樂的受試者在面對高重要性決策時,會花比較多的時間再評估對他們而言有用的訊息。另外,面對高重要性決策的悲傷受試者,會比面對低重要性決策的悲傷受試者更快完成決策。文中結果將根據Russo 與Leclerc’s(1994)的階段分析與Isen(1993)跟Forgas(1991)所提出的假設進行更詳盡的討論。 /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researchers examined how the emotions influenced the decision process when the participants faced decisions with different importance. The eye movement patterns and psychophysiological effects were observed in four different conditions (high importance/positive; high importance/negative; low importance/positive; low importance/negative). In experiment 1, emotion was manipulated by listening music, and decision importance was manipulated by instruction. SCR, HR (heart rate), and eye movement measurement were recorde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interaction of emotion and cognition, both in eye movement and psychophysiologcal effect. However, due to the experiment design, it was hard to tell whether the information was processed analytically or heuristically and no early information selective process revealed. In experiment 2, an additional cue was provided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motion and decision importance with more differentiated and conflicting alternatives.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 2 revealed the early information selective process and showed dynamic process in decision making. The early emotion and cognition interaction showed the happy and sad emotions with high decision importance did process the information selectively. While in the later interaction, it showed the happy emotions with high decision importance spent more time to evaluate the useful information. Moreover, the sad emotions with high decision importance completed the task faster than those with low decision importance. The results were discussed from Russo and Leclerc’s (1994) stage analysis and hypotheses proposed by Isen (1993) and Forgas’s (1991).
6

遠距居家照護系統應用之實證研究 / The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to the telehomecare system

徐仁熙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正逐步邁向高齡化社會,慢性疾病的人口增加,連帶著醫療費用高漲,導致全民健保財務收支失衡,可預見健保制度必須在未來有所改變,並且逐漸以品質及預防為重。由於疾病型態逐漸由「急性」轉為「慢性」。國民對醫療照護之需求將由「治療」轉為「治療與照護並重」。整體醫療型態的改變,加上國內資訊通訊產業發達,醫療器材產業的發展,遠端醫療照護的前景十分看好。國內過去遠距醫療服務的研究,多著重於趨勢與未來商機,較少有臨床效果的研究,且多闡述技術發展,對服務系統的建置與運作較少著墨。本研究提出國內一家遠距居家照護的營運個案,由醫院、資通訊業者以及醫療器材廠商合作共同發展的「高齡者照護服務平台」。此服務平台整合了醫療服務端、設備端以及系統端,且以醫院服務端為主導,對生理訊號進行監測。個案可於家中自行依據醫師建議量測生理訊號,或是於安養中心由照護人員量測,由量測器材經RFID手環身分辨識後透過網路,自動將生理訊號,傳遞至「照護服務平台」資訊系統,並由醫院Call center做生理資訊之監控及異常事件回應。資訊分析結果,可提供醫院醫療團隊或在地開業醫師,作為醫療照護服務之參考。在一年的期間,有287位個案安裝遠距居家照護系統,包含長照機構50位住民與家居使用者237位,續監測血壓及血糖變化。使用成效上,健康常事件發生率從第一個月的36.6%下降至第六個月的32.2%;糖尿病患的平均血糖值,由159mg/dl降至151mg/dl;糖化血色素HbA1C由8.36%下降至8.05%;平均血壓值的波動減少漸趨穩定。半年內平均住院天數由1.23天下降至0.97天,降幅達21%;平均每人每半年醫療費用支出減少3,514元;使用者滿意度調查結果滿意與非常滿意的達81%。至於建置及使用成本,若能達每月6000人的使用人數,每月之器材及資通訊系統成本約650元。使用的醫師認為遠距居家照護所帶來的益處為:1.對慢性病照護有實質幫助,2.醫師可以隨時關懷病患,3.更良好的醫病關係,4.提升門診品質。至於使用本服務平台的費用,72%的使用者傾向支付小於500元的月費。使用者期望付最低的費用而享有遠距居家照護服務是可預期的結果。但也使得長期營運維持不易。可能的解決方案有:1.開發新的使用情境,在原有基礎上產生更大的服務價值,2. 以創新的應用情境,導入「家庭病房,遠端管理」的服務概念,讓留院觀察的時間縮短,縮短總住院天數。不僅減少健保醫療費用支出,也增加醫院收入的雙贏局面。未來長期照護保險納入遠距照護並實施,將可帶動整體產業的發展。政府也應鼓勵長期、大型的遠距照護服務計畫,讓國人享有更好的健康照護。
7

乳児期からの視線追従の神経生理学的メカニズム

石川, 光彦 23 March 2021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22910号 / 文博第856号 / 新制||文||699(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行動文化学専攻 / (主査)准教授 森口 佑介, 教授 蘆田 宏, 准教授 黒島 妃香, 教授 板倉 昭二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8

ラット海馬の高次情報表現とそのダイナミクス

中園, 智晶 25 July 2016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論文博士 / 博士(文学) / 乙第13037号 / 論文博第626号 / 新制||文||637(附属図書館) / 33029 / 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行動文化学 / (主査)教授 藤田 和生, 教授 蘆田 宏, 准教授 月浦 崇 / 学位規則第4条第2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9

悲しみの種類の違いに関する多角的検討 / カナシミ ノ シュルイ ノ チガイ ニカンスル タカクテキ ケントウ

白井 真理子, Mariko Shirai 22 March 2017 (has links)
本研究は,これまで1つのネガティブな感情として考えられてきた悲しみ感情にも,種類が存在するのではないかと考え,主観・生理的側面から多角的に検討したものである。3つの研究から,悲しみの中にも,死別のようなあるものを失う悲しみと,失敗のような手に入らなかった悲しみは,それぞれ主観的な特徴,生理的な特徴が異なることが示された。よって,悲しみという感情の中にも種類が存在することが示唆された。 / 博士(心理学) /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Psychology / 同志社大学 / Doshisha University
10

霊長類における情動の定量化と扁桃核における情動情報処理様式の解明

岩沖, 晴彦 23 March 2023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理学) / 甲第24464号 / 理博第4963号 / 新制||理||1708(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理学研究科生物科学専攻 / (主査)教授 中村 克樹, 准教授 足立 幾磨, 教授 今井 啓雄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Science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Page generated in 0.022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