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2
  • 28
  • 4
  • 3
  • 1
  • Tagged with
  • 36
  • 36
  • 14
  • 13
  • 10
  • 8
  • 8
  • 7
  • 7
  • 7
  • 7
  • 6
  • 6
  • 6
  • 6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1

製藥產業創新核價模式 / Innovative Pricing Model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王宥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口老化造成各國政府對於健康支出越來越高,導致財務上的壓力;很多創新的藥品因為研發成本高或是病人族群太少所以價格高昂。醫療保險也因為財務衝擊過大而無法給付,最後演變成醫療的需要無法被完全滿足。 因此藥品公司採用創新核價模式,透過分擔財務上風險來降低交易成本,近年來更有藥品公司與保險公司或政府簽訂契約,以分擔治療結果上的風險來降低市場進入障礙。 本篇論文嘗試以新制度經濟學交易成本理論,初探製藥產業為了降低市場進入障礙採用創新核價模式的可行性。透過文獻整理、外在環境與兩個個案分析發現,創新核價/給付模式提供政府與藥品公司足夠的誘因,讓雙方願意坐下來協商雙方都可接受的可能性。 因此,創新核價/給付模式確實能有效降低市場進入障礙,提高新藥的可近性。適合採用創新核價模式的產品通常有以下三個共同特點:交易頻率相對較低,單價高或財務衝擊大,有明確的審查依據並能取得客觀可靠的資訊。台灣目前已有產品部份採用創新核價/給付模式。 不確定性是影響交易成本的主要因素,事實上台灣也有越來越多的創新核價/給付模式用來增加市場可近性,除了個案所提的價量協議合約以外,事實上健保局早就將以成效為基礎給付的創新核價/給付模式隱身在給付規定中。未來,創新核價/給付模式除了財務上的風險分攤以外,依實證發展給付(coverage with evidence development, CED)模式或許會成為下一個發展的重點。
22

九年級學生在機率教學前後誤用機率判斷偏誤之差異探討 / Judgmental heuristic and biases among ninth graders before and after studying the subject probability

王姿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為研究國中九年級學生在學習機率單元前後,對於機率概念的了解與代表性偏誤、可利用性偏誤Kahneman&Tversky(1974))及結果取向判斷偏誤(Konold1989)的異同。主要採量的分析,以自訂的問卷評量工具對受試者進行筆試。研究之樣本為學過國小簡單機率的國中九年級學生,問卷實施的方式為筆試,研究過程設計了前測、後測兩份試卷,並在施測前進行預試來評估試題信度、效度。前測問卷施測目的在探討學生在教學前利用常識、直觀來解題所可能造成的機率偏誤。教學過後也進行後測問卷的施測,並利用前後兩次施測的結果,探討國中生在教學前後機率判斷偏誤上的差異性。本研究之對象為中學九年級學生,共148位學生來進行施測,研究者依學生數學分組教學之成績,分為高分群、中間群、低分群,依據性別和分群兩個變項來進行分析。分析結果發現: 1.性別變項無顯著差異,故教學過程中不用特別考慮性別差異。 2.分群分析結果如下: (1)結果取向 在一次投擲問題中,前、後測問卷分析結果發現,中、高分群前後測整體表現皆無偏誤的比例較低分群來的少。 (2)代表性偏誤 在代表性偏誤中的正時近效應與負時近效應的問題中,低分群在前、後測仍犯有偏誤比中、高分群前後測都犯有偏誤的比例來的高。而改變樣本空間問題中,中、高分群在前、後測皆沒有偏誤的比比例較低分群高。複合樣本問題中探討代表性偏誤,低分群在前、後測仍然有偏誤的比例較中、高分群前、後測犯有偏誤高。 (3)可利用性偏誤 三群在前、後測的綜合表現並無顯著差異。 / The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judgmental heuristic and biases on representativeness, availability (Kahneman &Tversky, 1974) and outcome approach (Konold, 1989) in terms of comprehension of probability concepts by ninth graders before and after studying the subject. The results are based on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wo sets of paper-and-pencil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s. Pre-test questionnaire is meant to explore students’ potential probability biases when they work out the problems based on their previous knowledge and intuition prior to any instruction, while post-test questionnaire is conducted after instruction. The subjects in our experiment are composed of one hundred and forty-eight ninth graders who have only learned some basic probability concepts in primary school, and are classified into high-, mid- and low-scorer groups based on their previous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1. Gender effect i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o there is no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teaching process. 2. The results of analyses for different groups are listed in what follows. (1) Outcome approach: In the problem of tossing a coin, the results of pre-test and post-test indicate that the proportion of subjects who are without biases is higher in mid- and high-scorers than that of low-scorers. (2) Representativeness bias: In the problem of positive recency effect and negative recency effect, the proportion of committing biases is higher in low-scorers than that of mid- and high-scorers in both pre- and post-tests. In the problem of changes in sample spaces, the proportion of lack of biases is higher in mid- and high-scorers than that of low-scorers. In the composite-event problem that deals with representative biases, the proportion of committing biases among low-scorer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mid- and high-scorers in both pre- and post-tests. (3) Availability bia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pre- and post-test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23

從能力觀點探討製造業服務化趨勢−以扣件產業為例 / An exploration of servitization from the capability perspective – cases of the fastener industry

王閔泰, Wang, Min Ta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如製造業欲實行製造業服務化概念,第一步總是最難決定。因此,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提供台灣扣件產業對於製造業服務化概念,一個實際採行內容分析。本研究採用動態能耐和作業性能耐為主要兩大構面的一個研究框架,這是由Gebauer等人在2012)所發展的分析框架。本研究探討企業如何在開始抓住機遇,感測機遇和重新配置企業資源。這項研究希望能發現有關企業如何運營再結構化組織企業能耐以支撐企業戰略。對作業面能耐,重點在於企業文化,績效評估系統,人力資源,創新過程和組織結構。 動態能耐和作業性能耐作為本研究中的框架。動態能力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感知和形狀的機會和威脅,抓住機遇,通過加強和重新配置企業的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以保持競爭力。在這項研究中,發現是該產品為導向的製造商只有在創建關鍵資源的價值和再分配融入企業文化。此外,產品為導向的生產廠家應建立在製造業和非製造業部門的評估程序。在另一方面,以結果為導向的製造商重新分配所有資源的組織中為他們的客戶提供卓越的使用體驗,還建立了一套服務面和非服務面衡量績效指標系統。此外,結果為導向的製造業會執行的品牌建立和通路經營的,支持企業戰略。此外,台灣扣件產業能夠了解自身擁有的能耐之餘,並知悉如何踏實地實行製造業服務化。 有兩個理由說明這項研究的標的,選擇台灣扣件產業。首先,扣件產業在台灣擁有完整從上下游完整供應鏈。其次,其中在台灣一些扣件製造廠商已經成功執行製造業服務化,以加強於非價格競爭的競爭力。研究結果可分為,從能耐的角度具體探討執行內容,產品導向的服務以及結果為導向的服務之間的實際經驗。此外,這項研究指出兩種類型的產品服務化系統之間的相似與相異的能耐。 然而,這項研究的限制是,它僅選擇扣件產業。未來的研究方向可能會選擇其他行業的情況下,試圖找出這些行業中,對於製造業服務化,所需要能耐的相似性及長期觀察下,能耐擁有是否改變。 / As manufacturer adopts servitization to add value by adding services on their current value chain, the first step is always the hardest one. Thus this research aims to offer Taiwanese fastener industry insights to develop servitization. Moreover, it studies and recognizes what the key capabilities are that companies should have. This research uses the dynamic capability and operational capability, which were developed by Gebauer et al (2012) as the analytic framework. This research explores how enterprises initiate in seizing opportunities, sensing opportunities and reconfiguring corporate resources from dynamic capability perspective. Within the interview, this research hopes to discover findings on how business operations support corporate strategy. The research interview focuses on corporate cultur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s, human resources, innovation process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of operational capability perspective. There are two reasons why this research is focused on Taiwan’s fastener industry. Firstly, the fastener industry in Taiwan has a complete supply chain from upstream to downstream with an industry cluster. Secondly, som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such as fastener industry have adopted servitization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for non-price competition.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views include the capabilities that servitized companies have with the capability framework. Furthermore, the findings include practical experiences between product-oriented service and result-oriented service from capability perspective. This research also identifie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capabilities between two types of product-service system. Dynamic capability and operational capability are used as a framework within this research. Dynamic capabilit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o sense and shape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to seize opportunities, and to maintain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enhancing and reconfiguring the business enterprise’s intangible and tangible assets. During this research, the findings were that that product-oriented manufacturers only integrate corporate culture in value creation and reallocation of the key resources. In addition, product-oriented manufacturers should establish procedures for evaluation on manufacturing and non-manufacturing departmen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sult-oriented manufacturers re-allocate all resources among the organization for a superb usage experience for their customers and also establish a set of service and non-servic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measurement systems. Additionally, the result-oriented company executes brand building and operates channels to support corporate strategy. Also, the Taiwanese fastener industry can ensure their own company's capabilities and understand how to perform servitization practically. However,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contents of capabilities that the companies initiate for servitization. The restriction of this research is that it only chooses the fastener industry.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may choose other industries as cases and try to find out similarities of capabilities for servitization among those industries.
24

論我國司法權在權力分立體系中之角色功能:以專業法院的憲法及法律解釋方法為中心 /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Judicial Power in Separation of Powers System of Our Country: A Perspective on the Method of Constitutional and Statutory Interpretation for Specialized Courts

謝長江, Hsieh, Chang Ch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現代化與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在採取集中式違憲審查體制而區分憲法法院(大法官)和專業法院的我國,專業法院應承擔如何的角色功能──其與大法官之間應有如何的內部分工關係?又應如何與大法官共同行使「司法權」,以形塑司法部門與政治部門之間的憲政關係?專業法院的憲法及法律解釋,在方法上應如何因應現代化與全球化的挑戰?角色功能的定位又如何體現於解釋方法的運用?簡言之,現代化與全球化的影響之下,專業法院的角色功能以及解釋方法的運用,二個元素如何互動,乃是本文的核心關懷。 本文第二章首先回顧大陸法系在現代化和全球化的過程,以法典化為「動力核心」的法釋義學,面臨了價值趨於多元與社會快速變遷的挑戰,而立法者面對福利、管制和風險,因為沒有能力具體回應,結果把更沈重的職責託付給司法者。另一方面,歐陸法釋義學在價值法學的輝煌成果之上,亟待強化與社會事實對話的能力,故本文整理有關「結果取向的解釋方法」的文獻,蓋其有作為事實與規範之間對話介面的功能。基於前述,司法者由於法律適用範圍的擴張而介入政治、經濟與社會事務,形成「政治的司法化(judicialization of politics)」,乃是各國法治無法避免的共通現象。但從歐美法治在循序漸進的發展之中,其司法者具有足夠的自主性,而在給付實質正義時維持一定的中立性,不成為特定政治或社會利益的工具。但我國司法尚未浸淫於成熟的法治文化,驟然面對法規範體系的變化和政策形成機能的賦與,「透明」的方法論有防範司法脫序風險的功能,並形成司法決策正當性的基礎。 第三章則進入憲法法院體制之下,司法內部分權的分析。首先,介紹Stone Sweet教授的理論模型,使本文得以嘗試暫時拋棄現有制度的成見,探討以憲法裁決者為中心的司法權力,如何與政治部門形成「憲法對話(constitutional dialogue)」的互動模式。接著,回顧憲法法院的理念發展以及憲法訴訟的制度功能,說明憲法法院無可取代的核心角色功能,乃是基於人權保障的理念,作為憲法對話的樞紐:包括與政治部門的對話關係,以及對專業法院的控制關係。同採集中式違憲審查的我國、韓國或義大利,憲法法院都在衝突與磨合中建立了與專業法院的分工與對話關係。在這樣的對話架構之中,面對現代化與全球化的法制環境,則需要合憲解釋方法的進一步深化,使兩種法院角色功能的扮演更為適切。 有鑑於此,第四章探討二者對於合憲解釋方法的不同操作模式。參考韓國與義大利的經驗,可知合憲解釋方法的操作,實反映了不同的歷史、制度背景以及民主進展階段之中,司法內部的不同(憲法)對話模式,進一步確認了本文認為解釋方法作為憲法對話工具的觀點:專業法院同時受憲法(含大法官解釋)與法律拘束,其主要職責不在於非難立法者的政治意志,而係透過法律的解析,在憲法的框架秩序之下,最大程度上實現立法者的付託。從而,合憲法律解釋雖是大法官和專業法院的共同工具,但事實面的結果取向是專業法院的主要任務,專業法院應側重法律中概括條款的合憲法律解釋,強化事實面的論證品質,以具體化立法者所揭櫫的價值與政策方向。 從專業法院的角色功能觀之,概括條款的具體化對於其角色功能的適切扮演,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行政法院面對行政機關基於立法者的概括授權所為的行政行為,使得行政法中概括條款的操作和民、刑法又呈現不同的樣貌,成為第五章的主題。比較分析美國行政法關於「恣意專斷」和「實質證據」標準的經典案例後,本文指出值得我國行政法院努力的審查模式:從立法者藉由概括條款揭櫫的政策目標出發,形成事實與證據基礎的審查方向與審查範圍,從而透過檢視行政行為的「合理性」,以確保其「合法性」。在此,透過概括條款的具體化,法律解釋成為規範與事實的互動平台,法院透過其與各種法律以外專業的對話能力,檢視行政行為所涉的事實及政策結果,實為結果取向方法的體現。 / This research is about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specialized courts, in contrast with those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focusing on the method of constitutional and statutory interpretation. Closely related with this topic is the division of functions among the courts, determining their roles and functions, which in turn influences their methodology of interpretatio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Chapter 2 analyzes the challenge facing doctrinal analysis, or legal dogmatics, developed in the civil law tradition. Due to diversification of values and fast change of modern society, with which the lawmakers have been unable to cope, more power is delegated, with responsibility, to the judiciary. As a result, the legal dogmatics, which has been relatively mature for problems of values, still needs some advance in tools dealing with social issues concerning facts, especially the “outcome-oriented interpretation” introduced in this chapter; it serves as a platform on which the fact and the norm about the issue interacts. Through utilizing the methodology, the “transparency”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and process is enhanced, and the judicial power expanding into various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affairs, a universal phenomenon known as “judicialization of politics”, is to some extent legitimized. Chapter 3 probes into the division of power in the judicial regime with a constitutional court. Firstly introduced is a model of constitutional dialogue between the judicial and the political power, theorized by professor Stone Sweet. Secondly, the core function and purpose of constitutional court in the dialogue is depicted: the pivotal role in political-judicial dialogue and the within-judicial dialogue, in order to protect and promote human rights. Then a comparison with Korean and Italian experiences demonstrates that the dialogue relations are created through conflicts and accommodations between the powers, and that a more advanced methodology of “interpretation in conformity with the constitution” would assist in performing judicial roles and functions. Chapter 4 furth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application of “interpretation in conformity with the constitution.” The Korean and Italian experience shows that it reflects the historical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s, and the phases of democratic progress. This research then confirms that specialized courts, with the interpretative methods as the tool for constitutional dialogue, should interpret statutes, specifically the abstract clauses in the statute, to conform with the constitution and fulfill legislative aims. And throughout this interpretation, the main focus should be clarification and argumentation concerning factual issues. As far as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specialized courts is concerned, the concretization of abstract clauses in statutes is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and chapter 5 is about its application by the administrative court, which is carried out differently from those by civil and criminal courts. After a comparative law analysis with American practice, it is suggested that abstract clauses, with the legislative goals clarified, be interpreted to specify the direction and scope of the evidential and factual support required by the reviewing court. In the process of review and interpretation, the court has to communicate with non-legal professions to check the factual and policy effects of 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an exercise of the “outcome-oriented interpretation.”
25

組織變革推動對組織運作影響之研究:行政院組織改造之實證分析 /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on Organizational Arrangement:The Emperical Study of Reorganization of Executive Yuan

林靜玟, Lin, Ching 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政府改造被定義為一種對公部門運作績效有系統的誘導改進作為,試圖以縮減政府規模及調整功能的方式,創造更具優勢的政府競爭能力,達成提升政府績效的目標。但希望藉由政府改造的推動來改善政府績效,必須是建立在個別員工對於工作均能充分投入的前提上。而改造過程多必須透過機關功能整合強化、單位的合併、裁撤、增設、分設、縮編、改隸、人員的移撥、擴編、精簡等政策工具來完成,這些工具的執行大多涉及了各項組織資源的重分配以及組織成員職涯規劃的變動,正是員工在變革過程中產生不確定感的主要來源。在政府部門的組織變革中,員工往往兼具改革執行者與改革接受者的雙重角色,當不確定感對於員工的工作行為造成負面影響,使員工在變革過程中不配合或消極面對時,提升機關績效的期望是否能一如預期般樂觀,答案似乎並非想當然爾。在此觀察下,本研究希望知道,組織變革的推動過程中,是什麼因素決定了組織成員對於變革的認知?組織成員對於變革的認知,如何影響組織成員的工作行為?對於機關績效提升的影響又為何? 在文獻回顧方面,首先是對於組織變革的理論進行回顧,包括組織變革相關理論的內涵與演進、組織變革的驅動力量、組織進行變革的程序與內容、公共組織的設計與重整等。接下來是以本研究設定的變項及其間關係為基準,依次檢視相關研究成果,包括影響組織成員變革認知的形成與選擇的因素、工作行為、機關績效等文獻。整體而言,充分的文獻回顧,對於了解前人對相關議題的研究成果、建立後續研究正當性,或是在資料的分析與討論上,均帶來相當程度的幫助。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交代了如何進行研究,以回應研究初始設定的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其內容包括本研究為何選擇以中央行政機關的組織改造推動歷程做為研究個案?本研究為何採取次級資料分析及深度訪談的方法做為研究資料蒐集方法?本研究運用的研究計畫問卷,如何進行設計、抽樣、施測及分析?如何進行深度訪談? 在研究結果方面,本研究所設定的變項間關聯性假設,以下情形是獲得支持的。在「不同組織調整結果在各項組織變革認知上有顯著差異,且會對組織成員的變革認知產生影響」方面,不同組織調整結果在組織成員的工作保障、資源變動、資訊流通、變革預期四種變革認知上均產生顯著差異,且不同組織調整結果對於組織成員工作保障認知均產生影響,其中組織調整結果對於資訊流通認知是正面影響,對於工作保障、資源變動、變革預期三種變革認知則是負面影響。在「組織成員的背景,會對其變革認知產生影響」方面,教育程度愈高、公務年資愈長,對於工作保障的認知愈好;教育程度愈高,對於資源變動的認知愈好;官等愈高、擔任主管的人員,對於資訊流通的認知愈好;男性、年紀愈大者、對於變革預期的認知愈好。在「組織成員的變革認知會對其工作投入產生影響」方面, 組織成員對於資訊流通以及變革預期的認知愈好,對於工作就愈投入。而在「組織成員的變革認知會對機關績效產生影響」方面,組織成員對於資訊流通及變革預期的認知愈好,對於機關達成效率、效能目標的評價就愈高;而組織成員對於工作保障、資訊流通及變革預期的認知愈好,對於機關達成公平目標的評價就愈高。此外,從深度訪談的結果大致上可以發現,影響組織變革認知的因素除了本研究設定的組織調整結果與組織成員背景因素外,尚包括政治妥協情形及立法時程延宕的因素。而臺灣文官對於組織變革不認同時,其回應方式除了主動表示異議外,也會私下結合相關力量運作,更大部分的公務人員則是選擇默默順服。而在公務人員組織變革認知對於工作行為及機關績效的影響部分,發現政府對於減少公務人員不安的努力,其實無法激發公務人員在工作上更努力投入或認同機關績效的提升,過度妥協的結果甚至可能造成公務人員對於變革的目標無感,進而使變革的結果與原本的藍圖漸行漸遠。如果希望公務人員更努力投入工作並更認同組織變革的目標,除了減少抗拒外,還需要更積極因素的搭配,例如確實揭露正確的變革資訊,激發公務人員對於變革目標的認同,才能使公務人員在理解變革目標的情況下,自發性地投入於工作上。最後,本研究也從研究結論中,提出若干公共行政領域實務取向與學術取向的思考連結,並探討這些連結與研究結果間的重要關聯與啟發。
26

刑法における結果回避可能性

林, 琬珊 23 March 2015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法学) / 甲第18747号 / 法博第178号 / 新制||法||151(附属図書館) / 31698 / 京都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法政理論専攻 / (主査)教授 髙山 佳奈子, 教授 塩見 淳, 教授 安田 拓人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aw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27

「掉」在V-掉結構中的語法與語意研究 / 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Post-verbal Diao

鄭惠文, Cheng, Hui-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探討「掉」出現在動詞後面時的語意內涵與語法地位。我們認為當「掉」身為結果補語時,它的意思為「被往下移除」;身為動相標誌時,意思為「被移除」;身為動貌標誌時,則標示起始意。「掉」經常與及物和非作格動詞形成複合動詞:與靜態動詞、瞬間動詞及達成動詞構成達成複合動詞,與動作動詞及完成動詞則構成完成複合動詞。雖然V-掉的論元結構經常是其前置動詞與「掉」之論元結構的結合體,但在某些情況下「掉」可能會壓制前置動詞的論元、幫V-掉複合動詞增加新論元或先壓制前置動詞的論元再幫V-掉複合動詞增加新論元。最後,我們採用虛化的理論來解釋為何「掉」具有多重語意及多重語法地位。由於「掉」符合Hopper (1991)所提出的虛化原則,因此我們相信「掉」的確正處在虛化的過程中。 / There are two main questions about post-verbal diao we dealt with in the present study: one is its meanings, and the other is its syntactic status. We argue that when diao acts as a resultative complement, it means ‘to be removed in a downward direction’, when it acts as a phase marker, it means ‘to be removed’, and when it acts as an aspect marker, it bears a grammatical meaning indicating inchoative. Post-verbal diao usually co-occurs with transitive and unaccusative verbs to form compounds. When diao goes with State, Semelfactive and Achievement verbs, the V-diao compounds will be Achievements, when diao goes with Activity and Accomplishment verbs, the V-diao compounds will be Accomplishments. In most cases, the argument structure of a V-diao compound is a composition of the argument structure of the preceding verb and that of diao. However, diao will suppress the Goal argument when co-occurring with three-place transactional verbs; it will create an argument for the V-diao compound when the argument of the preceding verb and that of diao are incompatible; it will suppress an argument of the preceding verb and create a new one for the V-diao compound when occurring with verbs which have an incremental theme. Grammaticalization is taken to account for the polysemy and the multiple syntactic status of post-verbal diao. Because except specialization, diao follows all of the principles (i.e. Layering, Divergence, Persistence, and De-categorialization) proposed by Hopper (1991), we suggest it is in the process of grammaticalization.
28

法律與風險:盧曼(N. Luhmann)風險社會學對法律系統的觀察 / Law and Risk: Observation on Legal System with Luhmann's Sociology of Risk

唐德珍, Tang, De-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9

結果加重犯的歸責基礎

趙彥清, Chao, Yen-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言就動機與論文結構提要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所謂的結果加重犯(Erfolgsqualifizierte Delikte),在中文的用語上亦有稱之為加重結果犯者,本論文則以結果加重犯包含基本犯與加重結果兩個部份,加重結果僅為為結果加重犯之構成要件之一,為了避免用語上的混淆,以及結果加重犯係指『因結果而加重刑罰的犯罪』,故採取結果加重犯的用語。 在我國近幾年的刑法學術界,結果加重犯基本上算是個熱門的話題,前後有多篇論文 ,檢討結果加重犯存在的疑問。我國由於屬於繼受法的背景,而且目前我國刑法學界的許多主要學者,大部分亦具有留學德國的學歷,因此在我國的刑法教科書與學術論文中,德文的法學文獻資料經常成為主要的引用以及研究的對象,以及德文的法律術語則通常被當作邏輯推演時的重要概念。在筆者學習法律的過程中,經常會產生的疑問則是,我國學者所引用的德國文獻,是否與在德文文獻中的原意相符。因為如果我們只是片段的轉引某個德文的法律概念,而未留意該法律概念在德文文獻中的整體地位下的功能及作用時,或者我們只是片段的介紹德國文獻中某一特定段落或是一句話,而沒有再進一步的深究其在德文文獻中正確的意涵或是在整個刑法體系中的定位時,對於學習法律的學生而言,因為受限於閱讀外文的能力,則經常會感到困惑不解或是受到誤導。因此本論文在研究方法上,設定的目標並不在於對結果加重犯的相關問題上,有一創設性或是突破性的見解,而希望能夠比較完整的展現結果加重犯在德國現行法以及學說上討論的全貌, 於筆者至目前所見的中文文獻中, 對結果加重犯的介紹仍有停留在片段的情況。例如討論結果加重犯的可能類型時, 有學者提及 :"一方面對於故意實現加重結果者, 在學理上並不承認為加重結果犯", 若在此單純指我國法上結果加重犯規定的情形, 則並無錯誤, 但是德國法上絕大多數的結果加重犯都有故意與故意結合的型態 , 在該文之下則又提及:"另一方面, 加重結果犯的形式, 除故意+過失外, 尚可有過失+過失的類型(如德國刑法第三百零九,三百二十條)",所述的則又為德國法的規定, 則不免讓人產生混淆, 不知討論的是我國法或是德國法的情形。所以在本文第一章至第十章是採取類似於教科書的寫法, 絕大部分的篇幅是在於翻譯及整理德文目前討論結果加重犯的文獻,因為先有對被繼受國的法律現狀有一整體性的了解,是屬於繼受國學術研究上的最根本課題。 有了對於德國結果加重犯的討論的整體認識後,本文結論中則嘗試勾勒出一結果加重犯的整體圖像, 討論結果加重犯存在的合理性以及成立要件,也希望藉此對於我國現行法中的結果加重犯的規定,能夠有公平的評價與認知。而結果加重犯在德國近代刑法法制與學理上的爭議,已經橫亙二百年以上,至今在實務及學術界中仍存有許多爭論之處,甚至於結果加重犯在法規範上的存在必要性,也一直受到許多質疑。環顧近一個世紀的刑法理論歷史中,結果加重犯所遭受到一些重要刑法學者的批判:例如在過去,「學者間有謂加重處罰不預見之結果,乃古代刑法之遺物,有背刑事責任原則,無繼續保存之價值者」 ;或有稱結果加重犯為「這個時代令人憤怒的污點」(emporendes Schandmal unserer Zeit) ;或在法理上強烈的批評結果加重犯,此種理論「天真的無以復加」(unubertreffliche Kindlichkeit),「是最不幸的理論之一」(eine der elendesten Theorie) ;亦有從憲法的角度,探討結果加重犯的合憲性,認為「單看條文的本身,結果加重犯的規定應屬違憲」 。 儘管結果加重犯受到刑法學界這麼多無情的批判,在大陸法系的國家中仍大致有結果加重犯之規定,僅在適用上予以限制而已。從「存在即是合理」的觀點來看,儘管有人批評結果加重犯「是讓刑事實務界用來偷懶的躺椅(Faubett)」 ,但實務界仍然在沒有重大爭議下的予以適用,似乎也沒有嚴重背離一般大眾的法律感情,也就不得不讓我們有重新審視結果加重犯的本質及價值的必要。 當我們逐一檢視刑法上結果加重犯的規定,其構成是基本犯罪行為造成死亡或重傷的加重結果,其法定刑大抵上來說,造成死亡結果的結果加重犯,是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其刑度是介乎殺人罪與過失致死罪之間;造成重傷結果的結果加重犯,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刑度是介乎重傷罪與過失致重傷罪二者之間。法條上如此規定,並不純然只是偶然或是巧合;傳統上論述結果加重犯,認為重結果的發生是基本犯罪行為的加重處罰條件或是加重構成要件,如果這樣的說法是對的,那麼刑法上的結果加重犯法定刑的規定顯得極不合理:例如刑法第一二五條濫用職權追訴處罰罪的法定刑是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二五條對於執行職務公務員施以強暴脅迫罪,則是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二者法定刑相去甚遠,但是當此二種不同的基本行為造成死亡或重傷的重結果時,其法定刑則完全相同。依照傳統所述結果加重犯的性質,重結果只是基本行為的加重條件或加重構成要件時,基本行為的刑度不同,代表不法程度不同則發生同樣的重結果,其加重後的不法程度應該仍不相同,其法定刑也應該不同才是。例如第三二一條加重竊盜罪與第三三O條加重強盜罪,以及第二七二條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與第二八O 條傷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雖然有相同的加重處罰條件或是加重構成要件,其加重後的法定刑仍不相同。所以結果加重犯的性質依據立法者的原意,在各個不同的基本行為的情形,仍賦予相同的法定刑,其歸責的重點及規範的保護目的,應該是在於重結果的發生,亦即加重結果之生命法益或重大身體法益的保護。 而且,結果加重犯之基本犯罪與加重結果之間,通常有前者的情形,則易於發生後者之結果,從而,前者犯罪行為之中,實已包含發生後者之高度危險性在內 。因此筆者於1996年研究所許玉秀老師之刑法文獻選讀之報告中,曾嘗試以危險犯的角度解釋結果加重犯,認為死亡結果加重犯其本質上應該是侵害生命法益的具體危險犯;而造成重傷結果的結果加重犯,其本質上則應該是侵害重大身體法益的具體危險犯。 當時個人認為,對結果加重犯從危險犯角度加以闡釋及理解,應該比較符合立法者制訂結果加重犯的原意。其假設雖未必正確,因為無論如何死亡與重傷害之加重結果無論如何解釋,仍為實害結果而非危險結果,在現行刑法體系上將結果加重犯解釋為危險犯,很難與目前的理論結構相符,因此德國學說雖早在1950年代已有學者提出相同的看法 ,但並未獲得太多的肯定回應。但從此一出發點觀察結果加重犯,也引發了一些在法理上的思考﹕亦即結果加重犯在結構上大致包含基本犯與加重結果兩部分﹐基本犯中隱含有的對侵害加重結果的危險性﹐正是我們在理解結果加重犯時一個重要的鎖鑰。這樣的對結果加重犯的詮釋方向,如柯耀程教授認為:『加重結果犯係從基本行為危險性為基礎,所建構的獨立犯罪類型,其應有特有的類型及認定標準。』 德國刑法在立法上雖然晚至1953年始訂定第五三條 ( 現行法第十八條 ) ,以行為人對加重結果至少有過失為限,作為適用結果加重犯之限制,但在自1909年起的刑法修正草案中則一直有類似的條文草案 。我國則自立法時起,即有對結果加重犯的適用加以限制的條文 (第十七條) ,在立法繼受的比較上受德國1919年刑法草案第十七條的影響極大,而以行為人對加重結果的預見可能性作為結果加重犯的成立要件。本文研究參考文獻主要以德文文獻為主,一方面是由於我國刑法上述屬於繼受法的背景使然,另一方面則因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想對結果加重犯的全貌有一初步的認識,以德文文獻有較為完整的介紹。 法律的規範結構﹐並非如推理邏輯或純數學一般﹐有『絕對的真實性』﹐在評價法律規範上某項規定『相對的』對與錯時﹐所憑借的標準在於規範的實效性與公平性﹐而並非只依靠形式邏輯。刑法中的各種規範形態都有其獨特性﹐考量個別規定之所以存在於刑法中的理由的過程當中﹐能夠幫助我們更加了解刑法體系的本質。結果加重犯在結構上的爭議性﹐也提供這樣一個重新認識刑法發展歷史﹐現行刑法規定以及刑法理論變動的機會。 第二節 論文結構提要 本論文首先從結果加重犯的發展歷史出發﹐次論及刑法學理對結果加重犯的探討﹐最後及於現行規範上的地位與適用。研究結構主要分為三部分,共計11章;分就三方面觀察結果加重犯﹕ 1 歷史發展上的觀察 本部分係就結果加重犯在法制上的起源、沿革變遷以及各國法制的研究。外國法上則主要以德國法結果加重犯的發展史為敘述重點(第一章第一節)﹐在敘述其發展史時﹐無可避免的亦旁及於影響結果加重犯的理論﹐而與第二部分有重疊之處。例如在1851年普魯士刑法典(第一章第一節第二款1)的立法當中﹐深受 Feuerbach 的"由故意確定過失"理論(Culpa dolo determinata)(見第四章第二節)的影響﹐則不免必須兩個部分前後參照。德國1998年4月1日生效的第六次刑法修正﹐對許多於舊規定中結果加重犯適用上有爭議之處加以修正﹐為本論文中值得注意的重點(第一章第一節第三款2)。第二節則為我國對結果加重犯的法制與認識現狀,主要討論我國目前學術界對結果加重犯的詮釋, 為了先能有一綜覽, 故先置於第一部份中討論。在本章的最後則簡介歐陸各國與結果加重犯有關的法律(第一章第三節)。 2 刑法理論的變動與結果加重犯 綜結而言,結果加重犯在理論上的爭議主要有四個方面:一)結果加重犯規定應不應該存在於刑法規定之中,為其應加重刑罰性與刑事立法政策的考量。二)結果加重犯其本質上的結構如何﹖其在規範上之地位及其保護目的為何﹖為其規範結構本質的問題。三)行為人對結果加重犯中的加重結果需不需要具有主觀要素?為加重結果責任要素的問題。四)基本犯與加重結果間關連性的問題。以上四個爭議問題,分別於第二章至第五章中討論。 刑法理論發展迄今﹐歷經各種不同的階段﹐而對犯罪的成立要件有不同的詮釋。這些理論上的演進﹐也影響了對結果加重犯的認識。截至目前為止,一般認為結果加重犯有存在於刑法中的必要,而在結構上包含兩個部分﹐通常為一故意的基本犯罪(例如強盜罪)及一過失違犯的加重結果(例如過失致死)加以結合﹔此種結合形態的犯罪類型,傳統上最主要的爭議點有二:其一,主觀上行為人對重結果的罪責關係為何?從早期不要求任何要件,使得重結果的發生類似於客觀加重處罰條件(注意!!與客觀可罰性條件不同),以迄總則中規定以預見可能性或過失為要件,截至目前德國刑法中大部份的結果加重犯明文要求行為人對重結果的發生主觀上至少具有"輕率"的要件(第四章)。其二,客觀上基本犯與加重結果間的關係為何?以條件關係為已足,或是要求其它更嚴格的要件?從早期將此問題視為因果關係的範疇,一直到晚近逐漸認識到,事實上屬於客觀歸責關係的問題(第五章),就結果加重犯其基本犯罪與加重結果間的關連性為討論對象﹐在德國實務上發展出以"直接關聯連性"作為限制結果加重犯的要件,認為加重結果的發生必須直接為基本犯行為所導致(第一節)。在德國學術界相同問題的討論,重點則在於加重結果與基本犯間的連繫點為何-為基本犯的行為或是基本犯的結果(第二節);本文則採取客觀歸責理論的觀點,認為基本犯與加重結果間的關係,以所謂的"危險實現關係"為要件(第三節)。從以上兩個爭議出發,是我們認識目前刑法規定下結果加重犯的基本方向。 3 刑法法規範上的觀察 我國與德國刑法總則中皆定有對結果加重犯適用上加以限制的條文,德國刑法第十八條規定,以行為人對加重結果的發生至少具有過失為限,始適用結果加重犯的加重刑罰;我國刑法第十七條則以對加重結果的預見可能性作為適用上的限制,本文首先於第六章介紹我國與德國法的規定,(第六章第一節與第二節),次就該限制對刑分中個別犯罪的適用範圍(第三節),我國與德國規定--預見可能性與過失間的比較(第四節);德國刑法中許多結果加重犯規定必須對重結果具有輕率之要件(第五節),最後則觸及結果加重犯與另一總則規定-想像競合間的衝突(第六節)。結果加重犯之個別規定﹐散見於刑法分則各條文中,第七章從規範上觀察結果加重犯的犯罪形態結構﹐結果加重犯的本質及成立結構,保護法益(第七章第一節)﹐以及結果加重犯的法定刑度(第二節)。 第八章為討論刑法分則中個別結果加重犯的各種不同情狀下,關於基本犯與加重結果間關係(危險實現關係)處理方式。另外亦就結果加重犯與未遂﹐共犯及不作為犯的關係加以探討(第九章)。德國刑法另外有與結果加重犯之規範形式相類似之規定,為德國目前立法上頗受青睞的構成要件形式,優點為法官在量刑判斷上能更加符合具體個案的情形,同時亦兼顧法律的安定性,其種類有三: 危險結果加重犯,結果加重規例與危險結果加重規例(第十章)。第十一章為本論文的結論, 闡論結果加重犯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成立要件。 結果加重犯的歸責基礎 目 次 研究動機與論文結構提要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論文結構提要 6 第一部分 結果加重犯在歷史發展上之觀察 第一章 結果加重犯的立法沿革與各國法制簡介 11 第一節 結果加重犯在德國法制史上的沿革 11 第一款 1851年之前:結果加重犯成立構造不明期 12 1. 1794年普魯士一般邦法 12 2. 巴伐利亞王國1813年刑法典 14 第二款 1851-1953年:視基本犯與加重結果為二個構成要件的結合15 1. 1851年普魯士刑法典 15 2. 1871年德意志帝國刑法典 19 3. 1871年至1953年的刑事立法 21 a. 附屬刑法的立法 21 b. 普通刑法的修正 23 第三款 1953年以後:結果加重犯成立要件嚴格期 25 1. 1953年德國刑法(舊)第56條的增訂 25 2. 德國1953年迄1998年前的刑事立法 26 3. 1998年4月1日生效之第六次刑法修正 (1. April 1998(6. StrRG)) 28 第二節 結果加重犯在我國的發展 30 第三節 各國法制簡介 36 第四節 本章結論 37 第二部分 結果加重犯在理論變動上的觀察 第二章 結果加重犯提高刑罰之基礎理論 41 第一節 自陷禁區理論 ( Versari in re illicita ) 41 第二節 廢除論 46 第三節 歸責理論的觀點 48 第四節 本章結論 50 第三章 結果加重犯之規範結構本質理論 53 第一節 結果加重犯的加重結果僅為客觀處罰條件 53 第二節 結果加重犯為危險犯 56 第三節 結果加重犯為加重的過失犯 59 第四節 結果加重犯為二個構成要件的層疊或結合 60 第五節 本章結論 62 第四章 結果加重犯中加重結果的責任要素理論 63 第一節 結果加重犯之加重結果僅為單純的刑罰裁量功能 63 第二節 間接故意理論 ( Dolus indirectus ) 63 第三節 由故意確定過失理論 ( Culpa dolo determinata ) 66 第四節 本章結論 69 第五章 基本犯與加重結果間關係的理論 71 第一節 直接關連性理論 ( Unmittelbarkeits-Kriterium) 71 第一款 德國實務見解概況 72 第二款 直接關連性在一般因果理論及歸責理論下的觀察 73 1. 條件理論與追復禁止 ( Bedingungstheorie und Regresverbot)74 2. 相當理論與客觀歸責理論 76 第三款 小結 78 第二節 加重結果與基本犯間的連繫點﹕基本犯之行為或基本犯之結 果﹖ 79 第一款 致命性理論 ( Letalitats-Lehre) 80 第二款 同一風險理論 82 第三款 輕率關連性理論 ( Leichtfertigkeitszusammenhang) 83 第四款 小結 85 第三節 客觀構成要件的歸責與結果加重犯 85 第一款 相當因果關係理論 85 第二款 客觀歸責理論 88 第四節 本章結論 89 第三部分 結果加重犯在刑法規範結構上的觀察 第六章 結果加重犯在刑法總則中的規定 93 第一節 我國刑法第 17 條之規定 93 第二節 德國刑法第 18 條規定 94 第三節 適用範圍 94 第四節 我國刑法與德國刑法之比較 95 第五節 結果加重犯中的輕率要件 98 第六節 結果加重犯與想像競合 99 第七章 結果加重犯在分則中個別規定之規範結構 101 第一節 結果加重犯在分則中的規範結構 101 第一款 基本犯與加重結果的結合 101 1. 故意與過失結合之結果加重犯 102 2. 過失與過失結合之結果加重犯 103 3. 故意與故意結合之結果加重犯與我國結合犯之規定 103 第二款 結果加重犯之犯罪形態 104 1. 少數說﹕結果加重犯為過失犯 105 2. 結果加重犯為故意行為 105 第三款 結果加重犯之保護法益 105 第四款 依基本犯與加重結果的侵害法益是否為過程關係之分類 107 第五款 純正與不純正的結果加重犯 107 第二節 結果加重犯刑度上的觀察 108 第八章 個別結果加重犯中基本犯與加重結果間的歸責問題 111 第一節 傷害致死罪 111 第二節 強盜致死罪 117 第三節 妨害自由致死罪 122 第四節 強姦致死罪 125 第五節 放火致死罪 126 第六節 本章結論 128 第九章 結果加重犯與未遂、共犯及不作為 129 第一節 結果加重犯與未遂 129 第一款 結果加重犯的未遂型態 129 第二款 中止未遂 130 第一目 德國學術見解概況 130 第二目 德國實務見解 130 第二節 結果加重犯與共犯 131 第三節 結果加重犯與不作為 132 第十章 德國刑法中與結果加重犯類似的規範形式 ( Die verwandten Erscheinungsformen) 133 第一節 結果加重規例 ( Das erfolgsqualifizierte Regelbeispiel) 133 第二節 危險結果加重犯 ( Das gefahrerfolgsqualifizierte Delikt)134 第三節 危險結果加重規例 ( Das gefahrerfolgsqualifizierte Delikt) 134 第四節 結果加重犯總則的規定, 對類似規範形式的適用 135 第十一章 結論-結果加重犯存在的必要性與成立要件 137 第一節 結果加重犯實體法上的存在理由 138 第一款 結果加重犯的存在是為了符合平等原則的要求 138 第二款 結果加重犯的存在是為了符合罪刑相當原則 141 第三款 結果加重犯的規定加強了刑法的預防功能 146 第四款 結果加重犯的本質 147 第二節 結果加重犯訴訟法上存在的理由 148 第一款 訴訟法中對主觀要件證明客觀化的傾向 148 第二款 減輕證明負擔與選擇確定法則的運用 149 第三款 結果加重犯與判決的既判力 150 第三節 結果加重犯的成立要件 152 第一款 行為人故意實行基本犯的構成要件行為 152 第二款 主觀要件:行為人對加重結果必須至少具有過失 153 第三款 客觀要件:基本犯的行為與加重結果的發生必須具有危險實 現關係 155 參考文獻 163
30

情緒激發對訓練成效之影響:知覺訓練難度的調節效果 / The influences of emotional arousal on training outcomes: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perceived training difficulty

蕭佳佩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探討訓練情境中的情緒激發與知覺訓練難度對訓練成效之影響。本研究使用實驗法,採3(情緒激發:正向、負向、無激發)×2(知覺訓練難度:簡單與困難)完全受試者間設計,依變項為受訓者的自我效能、學習動機、訓練有用性與訓練學習結果。受試者為國立政治大學的127名大學生,受試者隨機分派到六種實驗情境之一,在實驗室中依序進行情緒激發作業、訓練作業,最後填寫研究問卷。本研究以變異數分析(ANOVA)與共變數分析(ANCOVA)(控制性別之影響)來檢驗情緒激發與知覺訓練難度對各依變項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情緒激發與知覺訓練難度之交互作用會影響受訓者的自我效能與學習動機。最後,本研究針對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對研究限制、未來研究方向、理論與實務意涵加以闡述。 /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effect of emotional arousal and perceived training difficulty on training outcomes. A 3 (emotional arousal: positive, negative, control) x 2 (perceived training difficulty: easy, difficult) between-subject experimental design is used.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are trainees’ self-efficacy, motivation to learn, utility judgment and learning outcome. Subjects (N=127)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the six experimental situations and completed the emotional arousal task, training task, and research questionnaire in order. The researcher uses ANOVA and ANCOVA (controlling the gender effect)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emotional arousal and perceived training difficulty on each dependent variable separately.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 that trainees’ self-efficacy and motivation to learn can be influenc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emotion arousal and perceived training difficulty. At last, the results, limitation,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Page generated in 0.016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