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5
  • 5
  • Tagged with
  • 5
  • 5
  • 5
  • 5
  • 3
  • 3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海峽兩岸經貿交流與臺灣地區安全之研究

李茂鑫, LI, MAO-X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探討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對台灣地區安全之影響,並評估大陸經貿政策之利弊得失,進而提出未來政策定向選擇的建議,俾做為今後謀求因應之參考。論文計六章、十九節,約九萬字。 茲就內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介紹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研究限制與資料來源,以及論文的組織與架構。 第二章則採歷史研究途徑 (Historical Approach)。依時序回顧1949年?1978年,30年之間,大陸與台灣兩政治實體在不同經濟體制下,所展現出來的經貿政策差異,並將雙方獲致的成果做一扼要之比較,以判定雙方制度的優劣;同時亦將其做為1979年之後,雙方經貿交流蓬勃發展的背景資料。 第三章針對中共經濟改革的理論、措施和政策取向,以及台灣面臨國際政經情勢挑戰下,所激發出的互動誘因,做一綜合性觀察,並探索雙方經貿政策的演進。最後將多年來兩岸經貿交流的成果加以彙整分析,以了解兩岸經貿活動的成長狀況及其呈現的特徵。 第四章,由中共經貿動機之背後尚摻雜著複雜的政治因素切入,分析經貿交流對台灣地區安全所可能造成的影響。闡明經貿活動往往是中共經貿統戰的代名詞,經常被中共做為統戰策略加以靈活運用。因此,在政治上未達互信合作階段之前,貿然擴大經貿交流,不啻為台灣製造一個深懷敵意的經濟競爭對手,同時亦有加速中共國防現代化建設,提升對台實施經濟制裁之虞,從而迫使我方付出慘痛代價,甚至危及國家安全、社會安定與全民福祉。 第五章則從公共政策角度,對大陸經貿問題予以研析,再將大陸經貿政策加以歸納整理後,依政策層次及執行層次二方面分別評估政策的利弊得失,最後提出存活理論 (The Theory of Viability),說明政府如何利用該理論模式的精神,做為未來釐定大陸經貿政策時的定向參考,進而改善國家的生存條件,謀求國家的長治久安。 第六章為結論與建議。第一節總結說明中共雖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力圖塑造開明穩定的形象,但除了改革開放的內容外,尤須注意其整體政經結構的持續性。因此,政府對兩岸經貿關係的擴大與否,應以國家安全為首要的政策考量;第二節則針對未來情勢發展所可能引發國家安全上的顧慮,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決策者未雨綢繆、及早規劃。
2

國輪國造 戰後台灣造船業的發展

林本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旨探討造船技術知識在產業的滲透性,造船業發展的角色及其與政府、航運的互動關係。除前言與結論外,共分為三章。第二章為戰後台灣造船經營,重點在於探討戰後接收台灣造船業恢復舊有能力、協調貸款,協助修造船舶,航業危機影響經營方式,以及內部經營管理的弊病所在以及探討內部管理一系列改革方案,台船在戰後進行重建,籌措資金及人事、物料與財務管理,運用數據進行管理,改變以往忽視細節,憑藉本身經驗完成工作,造成管理未上軌道情形。 第三章為造船計劃的萌芽、中挫與調整,詮釋造船計劃政策形成過程、中挫與結果。經濟官僚又是如何藉由外資引進造船技術,以及經濟官僚如何訂定政策有效轉移造船技術與管理觀念,且造船業如何受到政治影響、工業環境以及國際航運景氣變化這些條件的制約。 第四章為重新尋找技術合作的夥伴,造船業發展基礎為船型設計、機材自製,需要高度技術能力,管理階層向外尋找技術資訊,伴隨建廠過程對於外來技術資訊的搜羅與吸收,調整若干制度機制,透過現場實作經驗將技術知識內化生根,解決船廠實際作業問題,進而估算作業成本,建構台日經濟交流的立體歷史圖像。
3

對外關係的國內根源:兩岸經貿交流中的利益、符號與威脅 / Domestic Roots of Foreign Relations: the Interests, Symbols, and Threats of Cross-Strait Economic Exchanges

陳映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兩岸關係既是臺灣最重要的對外關係,也是支配臺灣內部政黨競爭、統獨認同與利益配置等政治議題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可喻,然而,臺灣民眾面對兩岸相關議題,時常面臨理性與感性的抉擇,「理性自利」觀點認為利益極大化是選擇時的衡量準則;「感性認同」觀點則主張情感認同等符號才是決定態度的關鍵。本研究使用2008年、2009年、2012年與2013年的民意調查資料,從「理性自利」、「感性認同」與「威脅認知」三個面向切入,追蹤與探析臺灣民眾如何評估兩岸經貿交流所帶來的利益,以及此經濟利益評估對於臺灣民眾的「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與「統獨立場」的影響,並進一步剖析臺灣民眾的兩岸經貿交流立場與影響因素。研究結果發現,臺灣民眾對於兩岸經貿的整體與個體利益評估不同,且利益評估確實影響了臺灣民眾的「臺灣人/中國人認同」、「統獨立場」與「經貿立場」,認為利益變差者傾向認同臺灣人、臺灣獨立,認為利益變好者傾向認同中國人與都是、維持現狀與統一。此外,臺灣民眾具有以大我為優先的傾向,整體利益的好壞是決定其經貿立場的關鍵,認為有利於整體即支持開放,若有害於整體則支持緊縮。然而,臺灣民眾與中國大陸日益疏離的趨勢並未出現改變,因為政黨認同、臺灣人/中國人認同、統獨立場等感性因素,以及威脅感受,對於臺灣民眾的兩岸議題立場抉擇仍具有顯著影響力。因此,本研究認為「理性自利」雖然看似能引導臺灣的兩岸議題民意結構,但「感性認同」與「威脅認知」或許才是左右臺灣民眾態度的真正關鍵,也是造成臺灣民意對中國大陸愈趨「疏離」態勢的根本原因。
4

一九八七年以後台海兩岸民間交流之研究 / A Study on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since 1987

李孟勳, Li, Meng Hs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日政府開放一般民眾赴大陸探親, 阻絕將近四十 的 台海兩岸人民打破以往的限制, 開始展開正式的交往, 兩岸關係邁入民間 交流的階段。但是, 由於台海兩岸處於長期的分裂狀態, 加上彼此的歷史 恩怨和意識型態上的差異, 雙方在政治、經濟、社會制度也朝不同的方向 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 民間交流是消弭雙方認知差距、形成共識的首要工 作, 更是岸邁向未來統一的必經階段; 易言之, 在目前兩岸官方仍處於敵 對的狀態, 民間所展開的經貿、文教各項交流如果能產生良好的互動情 形, 將形未來兩岸政治統合的助力, 亦就是西方學者所說的「擴散」( spill-over效果。本論文即是在探討近五年來民間所展開之各項交流是否 已產生上述之「擴散」功用, 亦就是說, 民間交流對兩岸關係的發展產生 何種程度的響。並且加以檢討民間交流之各項問題與限制, 藉以了解兩岸 民間在交流中所扮演之角色、地位, 及其所能發揮之空間。因此, 本論文 將透過近五年來兩岸民間之經貿、社會文教各項交流之際概況及官方所制 定之相關政策與措施之歸納整理, 以便對於上述問題有所了解。本論文共 分為五章十六節及結論, 共十餘萬字。第一章為緒論, 主要是就研究動機 、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範疇及研究資料做一描述。第二章: 分別從國際 外環境、台海兩岸政治態度與立場的轉變、民間方面的衝擊等三方面去探 討促成兩岸民間交流之背景因素。第三章: 主要是歸納整理近五年來兩岸 經貿交流之相關政策、措施及實際交流情形, 並探討其相關問題及限制。 第四章: 主要是歸納整理近五年來兩岸社會文教交流之相關政策、措施及 實際交流情形, 並探討其相關問題。第五章: 將近五年來之民間交流正負 面問題做一省思, 並探討其和兩岸關係發展之互動情形。結論: 將本論文 之研究所得做一歸納整理, 並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提出建議與展望。
5

《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統獨偏向與立論觀點之比較-以中共1993年與2000年兩次對台白皮書為例

林毓芝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大陸在1993年8月31日與2000年2月21日,由大陸國台辦與新聞辦發表了兩篇對台白皮書,台灣的輿論界掀起一陣對於中共對台白皮書的討論與報導,兩岸關係的議題也倍受關注。在此,本研究希望能藉由中共發表兩次對台白皮書為研究時間始點,並使用內容分析法,研究《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等三大報社論針對兩岸關係的篇數、標題、立論觀點、統獨偏向及稱呼兩岸用語之差異。 研究發現,對兩岸議題著墨較多的報業,統獨偏向的立場也較為明顯。《自由時報》社論的篇數一直是最多的,甚至是其他兩報的兩倍,《自由時報》的統獨偏向也是最偏獨立。至於,《聯合報》與《中國時報》兩報的統獨立場相近,社論篇數也相近。 社論標題方面,從1993年到2000年,社論標題主角都回歸以「台灣」優先,只有最偏統一的《中國時報》還以「兩岸」優先。由於2000年新政府執政,因此三大報提及「新政府」的比例大幅增加。標題主題方面,2000年三大報對於兩岸議題較少以國際觀點來談,也較少以兩岸歷史淵源來談,而較關注主權議題、國家安全以及台灣人民自決。 社論立論觀點方面,1993年,「兩岸經貿交流」、「兩岸主權議題」是三大報社論常用的立論觀點,然而在比例上,《聯合報》、《中國時報》比較偏統一的報業最關注「兩岸經貿交流」,《自由時報》比較偏獨立的報業卻最關注「兩岸主權議題」。2000年,「兩岸經貿交流」、「兩岸主權議題」還是三大報社論常用的立論觀點,然而在比例上,統獨偏向是中立稍偏獨立的《中國時報》還是最關注「兩岸經貿交流」,而統獨偏向中立較偏獨立的《聯合報》以及最偏獨立的《自由時報》卻最關注「兩岸主權議題」。更值得關注的是,當比較偏獨立的《聯合報》、《自由時報》都關注「台海安全情勢」的同時,立場最不偏獨立的《中國時報》卻關切「兩岸歷史淵源」。 社論稱呼兩岸用語,2000年,三大報的統獨偏向都往獨立移動,因此,稱呼「中共」的比例減少。《聯合報》、《自由時報》常稱對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時報》則常稱對岸為「中國」。三大報在2000年還是最常稱呼「台灣」,但是其次就是稱呼「中華民國」、「我國」以及「台灣共和國」,可以發現國與國的思維更加明顯,而國共關係的思維較為減少。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發現《聯合報》社論的統獨偏向與《中國時報》相近,《中國時報》不論在1993年或2000年都比《聯合報》偏統一。《聯合報》、《中國時報》與當權者的關係,由於《中國時報》與當權派的關係較《聯合報》良好,雖然《中國時報》的統獨立場比《聯合報》還偏統一,《中國時報》卻不像《聯合報》被貼上「親中共」的標籤。若硬要貼上統派標籤只要《聯合報》被歸類至統派媒體,《中國時報》也應該在列。但是在1992年底大規模的退報運動當中,《聯合報》、《中國時報》都同樣報導大陸官方談話,卻只有《聯合報》遭抨擊是「中共的傳聲筒」。本研究發現《聯合報》與《中國時報》有相近的兩岸統獨立場、同樣的報導卻有不同的際遇,極重要的關鍵是報社與當權者的關係。

Page generated in 0.549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