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675
  • 629
  • 121
  • 44
  • 21
  • 5
  • 1
  • 1
  • Tagged with
  • 823
  • 526
  • 175
  • 155
  • 147
  • 134
  • 124
  • 117
  • 108
  • 102
  • 100
  • 98
  • 97
  • 94
  • 9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アルテ・ポーヴェラ --戦後イタリアにおける芸術・生・政治

池野, 絢子 23 May 2014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人間・環境学) / 甲第18480号 / 人博第694号 / 新制||人||166(附属図書館) / 26||人博||694(吉田南総合図書館) / 31358 / 京都大学大学院人間・環境学研究科共生人間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岡田 温司, 教授 篠原 資明, 教授 多賀 茂, 教授 田中 純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12

中外技術合作有效條件及程序之研究-臺灣區機、電、化學、金屬工業之實例

徐金水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有三: (一)對技術合作廠家之技術合作實況、技術合作成效、及所具備的各種條件,作有系統之描述。 (二)分析業者所具備之財力、人力、經營績效、技術合作各種措施與技術合作成效之關係,以做為政策建議之基礎。 (三)根據研究所得,提出改進有效技術合作之可行性建議。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本研究選擇化學品製造業、基本金屬及金屬製品製造業、機械儀器製造業、及電器電子產品製造業四業最近六年(60∼65年)且具有三年以上技術合作經驗之技術合作廠家177家為研究對象。 (二)資料收集:本研究以初級資料為主,次級資料為輔。初級資料之收集以郵寄問卷至樣本廠家,敦請有關人員填妥後利用已貼好回郵之信封寄回,並選擇30家廠商作實地訪問。至於次級資料則以各種研究報告及其他有關之刊物與報導為主。 三、本文內容: 本文計分七章,各章之內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為導論,說明研究之動機、目的、觀念性構架、範圍、方法,及本研究之限制。 第二章為技術合作之概況敘述,說明技術合作之意義及中、日、韓三國技術導入實況之比較。 第三章對技術合作廠家其技術合作成效之實況加以分析。首先選定單位成本變化、品質增進、自製率變化、產品改良或發展、人員訓練成效、市場競爭能力等六項為技術合作成效之指數,逐一分析。其次,再將此六項成效指數綜合成技術合作總成效「指數」,以利於各廠家整體成效之說明。 第四章對本國採行技術合作廠家所具備各種條件之實況加以分析。並選定技術水準、財務狀況、營運能力、人力資源、生產能量等五項為技術合作條件之指數,逐一比較並分析各指數與技術合作成效間之關係。 第五章對技術合作廠商所採行之技術引進程序實況加以分析。並以技術引進之決定,尋覓理想合作對象、合作對象之磋商與合約訂立、技術移轉、技術吸收與發展等五項步驟作為技術合作程序之指數,逐一比較並分析各指數與技術合作成效間之關係。 第六章首先說明我國廠商採行技術合作所發生的缺點,其次說明政府的法令規章及各種鼓勵措施對技術合作之影響,最後表達業者對政府協助技術引進之期望。 第七章為結論—摘要與建議,總結本研究之發現及提出可行性之建議,供業者及政府參考。 四、結論與建議 本文之結論與建議詳述於第七章,現僅簡述如下: (一)結論部份: 台灣區技術合作廠家之技術合作成效,除「產品改良或發展」較有成就外,其他在「單位成本變化」、「品質增進」、「自製率變化」、「人員訓練成效」及「市場競爭能力」等項都不理想,猶待業者加緊努力。 在廠商所具備技術合作條件方面,僅「營運能力」普遍較高外,其他在「技術水準」、「財務狀況」、「人力資源」及「生產能量」等項均未達理想的水準,業者應多充實本身的各種條件。 在廠商採行技術引進程序方面,以「技術引進之決定」及「尋覓理想合作對象」兩項執行較為深入,其他在「合作對象之磋商與合約訂立」、「技術移轉」及「技術吸收與發展」等項工作尚須加強。 (二)建議部分: 政府應加強協助業者廣收各項技術情報,並幫助業者引進高級技術;擴大設定專案基金,積極獎勵投資,輔導建立專業化之衛星工廠,並加強高分子化學、材料檢驗、材料分析等人才之專科教育。 業者應加強員工技術訓練,並成立專責之研究發展單位,積極促進技術吸收與改良;同時改變經營觀念,以國家經濟發展及工業成長為目標,引進嶄新之現代化技術,並建全員工薪給及福利制度,實施員工分紅及認股,以降低員工流動率,解決技術人才缺乏之困難。 國人使用者應改變不信任國產品和崇洋心理,共同節省外匯,加速工業建設。
13

我國政府機關實施集中採購制度之研究

吳維標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現代國家政府的行政權逐漸趨向集中,政府職能因之日益擴大,其所掌轄範圍愈來廣泛,其所職掌事務愈來愈繁雜,愈為分工精細,並且隨著現代科學日新月異的神奇發展結果,進步的科學器械及設備不斷問世創新與普遍運用,促使政府業務之處理亦邁向技術化與專門專業化,而造成政府機關近年來孔需大量各類別之專門技術人才,及現代化科學管理技術的機關管理方法之必然趨勢。所謂現代化科學管理,即是運用最有計劃,最有系統,最為經濟,最為捷便的方法將繁雜工作迅速、合理、準確、效能地處理之一種順利達成工作目標之手段。在過去數十年間,工商企業界實行科學管理方法,有了宏大績效。進而政府機關為謀求減輕其業務成本與過量人、財、物力的浪費及不當運用,故近年來政府機關亦積極倡導機關科學管理之辦事方法。 人、財、事、物四者是構成政府機關不可缺少的重要要素。也是推動機關業務之四個基本動力。人與財在我國政府機關中已先後建立良好制度,並且在不斷革新與研究改進下頗能符合時代潮流需求。惟獨事與物迄今尚未樹立一個法制,雖然二者具有影響行政效率之重要性,然而當政人士卻忽視且未及重視此項問題,任其肆意發展。結果導致數十年來社會不良風氣之滋生與政治制度之不健全,而成為國人詬病指責之焦點。當前我國正全力從事國民經濟普遍開發,企求國家經濟快速成長之際,一切行政與社會組織結構均須徹底地革新與調整。並從而研究議如何運用現代化行政管理技術,以配合國民經濟發展,減少經濟成長過程中行政組織方面之耗費帶來不必要的過量負荷。為謀求政府機關行政效率之提高,挽救遏阻社會不良風氣漫延,減少不法、不忠情事發生,根本上非從關鍵問題予以改革整飭不可,事與物的管理是當前我國政府機關管理急待解決之癓結所在。 於我國政府機關裡,事與物的管理,在既無統一體制與缺乏標準規範遵循下,其組織結構無法配合人事制度之原則,且其用人辦法更是違背人事制度的規定與精神。人與組織既無法走上軌道,因而迫使其業務之推行,在先天不足,法規漏洞百出下,玩法弄權、濫權失職、假公濟私、貪贓犯法等不忠、不法情事自然相繼發生。其中以涉及財物之物資採購一項最為特出。況且當前我政府機關沿用傳統分散型採購辦法,各機關自立名目,花樣百出,瀆職貪贓之事乃屢見不窮,經年累月,互相因循,累積成現今政府機關人員不良風氣之蔚成,進而影響整個國家政治風氣之腐敗。縱然。並非獨我國政府機關有此項弊病之發生。其他國家政府機關也常有類似弊端之見聞,不過其他國家政府卻能知錯而勇敢堅決地予以改正。如美國聯邦政府在胡佛委員會提出行政改革方案之前,亦是弊端百出,但是在一九四九年七月美國總統杜魯門卻毅然接受胡佛第二次委員會之建議而設立聯邦事務總局General Service Administ ration專責專權地統籌掌理聯邦政府機關事與物之妥善管理。在採購方面藉集中管理方式,對政府機關經費,不但節省許多支出,又減少物資浪費,同時也杜絕了政府機關人員營私舞弊,與官商勾結,為非不法、不忠情事之發生,進而養成其機關人員廉潔守份習慣與風氣,非但提高行政效率,且奠定國家富強之基,其法誠值我人效法。是故啟發個人擬從研究分析集中採購制度在世界各國政府機關實施之情況與成果。進而研議如何引其荐此項優良制度適用於我國政府機關,期能藉現代行政管理技術的靈活運用,而解決當前我國政府各級機關「事與物」之管理問題,俾能減少其在我國經濟成長中之沉重負擔。進而能協助國民經濟迅速成長,躋我國於自立自強之域。 本專題共分五篇十一章。前兩章是研討集中採購制度機關之基本概念。第三、四章係針對英、美、韓、紐西蘭等四國政府機關實施集中採購制度之實況予以分析比較,並詳舉其優異成果,俾供我人參考借鏡。第五、六、七參章係專對我國政府機關現行採購制度予以檢討得失與宜予革新之建議,並特舉現今我國政府機關中倡行集中採購辦法之情形與績效,以為將來全面實施集中採購制度之基礎。第八、九兩章為本論文研究中心課題,係研擬我國政府機關如何實施採購制度之方法、步驟,同時指陳當前我國政府機關如何實施集中採購制度之計劃。第十、十一章為結論,指出我國政府機關將來實施集中採購制度時可能遭遇之重大問題,並大膽擬立個人對光復大陸後全國推行集中採購制度之構想。 本專題研究工作與資料搜集之能順利進行,承蒙吾師董老師潔忱懇切指導,提示原則,獲益良多,特此致謝。復蒙吾師於日量萬機,公務百忙之中,抽空多方引薦有關機關主管並得以參閱珍貴資料,在在使得本篇論文更充實、更具體,誠筆者衷心感激。又蒙張教授金鑑多年來的教誨,張教授則堯寶貴又中肯地啟導與匡正,劉清波先生熱心指正與實務資料的提供,王學長全祿熱誠的協助,許講師濱松多方聯絡協調,於筆者感謝厚澤之餘,一併謹此致謝。然筆者才疏學淺,加以資料蒐集匪易,是以闕漏乖誤之處,在所難免,至盼諸位師長嚴於教正,以匡其謬。
14

技術交易法則是否能夠在台灣股票市 場獲利? / Is technical rule useful in Taiwan stock market?

鄭永欣, Cheng, Yung-Hs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強烈地支持技術分析在台灣股票市場的有效性。本研究使用簡單技術分析法則-移動平均線法和區間突破法則,此兩法則在Brock el al(1992) 的文獻中被證明在道瓊工業指數具有獲利性。本文引用此兩法則於1981-2008的台灣股票加權指數。根據實證結果顯示,由此兩法則所產生的報酬率和利用拔靴法模擬出來的序列資料產生的報酬率結果並不一致。除此之外,即使考慮了交易成本,這些簡單技術交易法則仍然能在不同的類股指數中獲利。 / The results in this paper strongly support the practicability of technical rules in Taiwan. Two of simplest rules-moving average and trading range break which were proved to be useful in Brock el al(1992) also possess predictive power in Taiwan stock index from 1981 to 2008. The return generated from these technical rules are not consistent with four null model, random walk, AR(1), the AR-GARCH and AR-GARCH-M. Besides, the returns from these technical rules can remain positive after cutting transaction costs. These technical rules can also apply to sector index and still gain excess returns.
15

我國石化業技術管理研究

林正杰, Jerry Lin, C. C.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石化業自六0年代萌芽,於七十年代蓬勃發展,至1999年整個石化業的產值達18,610億,佔所有製造業的24.9%。雖然近年來,資訊電子業的興起,環保意識的抬頭讓石化業遭逢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仍有些企業經營的還不錯,持續投入科技的創新,不斷擴充業務,新產品不斷推出,獲利增加。 本研究以我國石化業為研究對象,從技術管理的觀點,特別從技術策略、技術組織、組織學習等幾個方面分別探討其考量與作法並探討其與技術管理績效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如下: 國內石化業大部份使用跨功能團隊的方式在進行研究,而其結構從輕量級團隊、重量級團隊到自主性團隊均有。少數企業讓研發人員將一項新產品自產品創意階段一直負責到新產品的生產上市,而且研發人員就成為該事業部的負責人,此措施對研發人員是相當大的鼓勵。另部份較小型企業針對某一項很重要的新產品則採用老虎團隊的模式由CEO親自領導團隊,成效良好。 大部份石化業對技術人員均採用雙階制度,如此技術人員可以循著技術階梯升遷,不必受到管理階梯職缺的影響而升遷無門。有效的激勵措施和技術管理績效有絕對的關係,尤其是對於新產品的開發成功應適當的給予獎金或分紅措施,而對於專利也應酌情發給獎金。 我國石化業的技術主從策略大致相同,在全球來看都是一個跟隨者,但國內來說則視產品別不同而有所不同的策略,所以技術主從策略和整個技術管理績效的關係並不明確。 我國石化業大部份其基礎技術均來自國外先進大廠,研發單位則專注於製程改善及基礎技術的衍生技術,從而開發新產品。但也有部份業者自設立公司之初即訂定自行研發的策略,至今成績斐然。 一般而言,國內石化業均經ISO認證通過,內部紀錄相當完整。而經驗分享對於技術管理績效影響非常大,目前分享的方式都是以內部討論的方式為之; 但已有少數業者開始注意到以內部網路建設其知識管理架構,這對於將來經驗傳承與分享定有很大的幫助。
16

服務業技術養成之控制機制及其對勞動者影響之研究--以連鎖美髮業為例

陳玉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7

論詐欺罪之「詐術」 / Falsity in the Crime of Fraud

鍾葦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對詐術之討論,國內學說一向以事實/價值二分法之方式,將詐術建立於事實之上,而價值排除於詐術之外。本文試圖藉由對於事實及價值更深化之討論,使詐術之圖象更加清晰。
18

安全、全球化與中國的技術民族主義 / Open and Closed : Security, Development and Techno-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康納爾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如何在全球化時代將戰略科技概念化?在中國日益強大的國際影響力的背景下,這個問題尤其重要。本文試圖通過“科技民族主義”框架來研究中國的科技政策並提供一個答案,通過考察科技民族主義意識形態的歷史基礎和根本驅動因素藉以證明適用於中國的情況。準此,藉由通過科技民族主義思想來理解中國政治精英如何看待戰略技術發展和調控此一因素。在此情況下,儘管全球化和國內因素,安全、主權和國家角色思想仍是推動中國科技民族主義決策的核心要素。 / How does the Chinese state conceptualize strategic technology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This question is of tremendous importance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growing international clout. This thesis seeks to provide an answer by examining Chinese technology policy through the framework of “techno-nationalism.” It does so by examining the historical foundations and underlying drivers of techno-nationalist ideology: proving applicability to the Chinese context. In doing so it makes the case that techno-nationalist ideology is a salient factor in understanding how China’s political elite think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regulation of strategic technology. It makes the case that, in spite of substantial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and domestic changes, core ideas about security, sovereignty and the role of the state drive China’s policy-making in a techno-nationalist direction.
19

モビリティ・マネジメントの実践技術開発に関する研究

宮川, 愛由 25 March 2013 (has links)
Kyoto University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工学) / 甲第17531号 / 工博第3690号 / 新制||工||1561(附属図書館) / 30297 / 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都市社会工学専攻 / (主査)教授 藤井 聡, 教授 中川 大, 准教授 宇野 伸宏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20

マントヴァ侯ルドヴィーコ・ゴンザーガ治世期における君主の顕彰図像と信仰 : マンテーニャ作品再解釈に基づく15世紀マントヴァ宮廷美術考 / マントヴァコウ ルドヴィーコ・ゴンザーガ チセイキ ニオケル クンシュ ノ ケンショウ ズゾウ ト シンコウ : マンテーニャ サクヒン サイカイシャク ニ モトズク 15セイキ マントヴァ キュウテイ ビジュツコウ / マントヴァ侯ルドヴィーコゴンザーガ治世期における君主の顕彰図像と信仰 : マンテーニャ作品再解釈に基づく15世紀マントヴァ宮廷美術考

小松原 郁, Aya Komatsubara 20 March 2017 (has links)
博士(芸術学) /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Art Theory / 同志社大学 / Doshisha University

Page generated in 0.027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