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654
  • 612
  • 41
  • 1
  • 1
  • Tagged with
  • 656
  • 656
  • 323
  • 195
  • 140
  • 123
  • 117
  • 97
  • 95
  • 95
  • 92
  • 92
  • 90
  • 86
  • 8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企業未來成長價值動因之研究--台灣建設產業之實證

林怡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學者S. David Young and Stephen F. O'Byrne (2000)在「EVA® and Value-Based Management」書中,將經濟附加價值進一步延伸為現在營運價值(COV)與未來成長價值(FGV),對於影響企業的未來成長價值或是未來發展的機會,都是企業價值中值得探討的一環,也是企業汲汲追求永續經營的契機。 本研究針對台灣地區上市及上櫃建設產業,探討影響每單位投入資本的企業未來成長價值 FGV 與價值因子之間的關係,實證結果彙總如下: 1.建設業的規模大小與未來成長機會呈現顯著的負向關係。 2.建設業的營收成長率,正向影響未來成長的機會。 3.建設業賺取超額報酬率的能力,正向影響未來成長的機會。 4.建設業的存貨使用效率的良窳,正向影響未來成長的機會。 5.建設業的存貨支出成長率,正向影響未來成長的機會。 6.建設業的當期營運價值與未來的成長價值呈現顯著的負向關係。 7.建設業的閒置資金導致其資金成本降低,與未來成長價值呈現正向關係。 8.建設業的負債佔資產比率與未來成長機會呈現顯著的負向關係。 9.建設業的市場加權指數,正向影響未來成長的機會。 10.建設業的推案個數,正向影響未來成長的機會。 本研究試圖找出創造建設業未來價值的關鍵因子,由於價值驅動因子是一種績效評估指標,對於事業經營的績效有直接影響。進而希望能夠讓建設業者藉由瞭解產業的特性,依據企業所處的生命週期及競爭環境,透過內部改善或外部創新等方式,以創造企業潛在的價值。並將企業價值的創造納入企業策略規劃與執行的過程之中,發展以價值導向的績效目標與考核制度;建立一套與企業價值鏈相結合的員工激勵制度。將企業的資源隨著環境的改變予以適當地配置,實行以價值為導向的管理系統。最後,透過財務結構的調整策略,選擇正確的財務決策以降低企業營運的資金成本,增加企業稅後淨利,創造企業競爭優勢。
2

投資案經濟價值之評估

張聖文, ZHANG, SHENG-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經濟價值(Economic Value)不同於傳統的會計帳面價值或股票市價,它是以企業長 期經營活動能力為著眼點的衡量方法,所以它能結合策略思想與財務觀點,從更整體 與客觀的角度來評估企業的真實價值(intrinsic value )。本研究所採用的分析工 具一股東價值法,就是學者Alphred Rappaport 根據經濟價值的理念所發展出來的衡 量方法;它的學者Alphred Rappaport 根據經濟價值的理念所發展出來的衡量方法; 它能兼顧企業活動中長、短期效益要求,並以一致性的基礎來評估各種企業活動的貢 獻,作為經理人決策時有力的依據。 本研究並嚐試建立一套能結合策略規劃與財務分析的邏輯性架構,提供予以經理人決 策時之參考。此一架構能清晰地明示出各種策略活動對於企業價值的影響,並且可根 據此一關聯性發展出企業因應環境壓力的戰術性活動,以為策略執行單位作業上的指 導。 為闡明此一邏輯性架構,本研究另以台電電源開發案為題進行分析。歸結出台電在未 來電源開發方案時所應考量的環境壓力因素,並根據這些壓力因素研擬台電可行的策 略發展方向。中華經濟研究院對台電長期電源開發所提出的替選方案,被本研究採用 為可行方案加以分析,在各種不同的假設前是下進行各方案的整體經濟價值效益評估 。此外,為使策略規劃能進一步落實到作業執行上,本研究還運用敏感度分析技術, 測試並發掘各方案的關鍵因素組;根據各關鍵因素間的取捨關係,指出台電公司未來 在執行各方案時所產密切控制的活動有那些。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本研究對台 電公司的建言。
3

價值特徵在台灣股票市場之實証研究

林季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外的實証結果普遍支持規模效果(投資小規模股票報酬高於大規模股票報酬的市場異常現象)和價值效果(投資相對高淨值/市價比、低市價/盈餘比、低市價/現金流量比、低市價/銷貨比等所謂價值型股票所能獲取的報酬率會高於成長型股票報酬率的市場異常現象) 存在的現象,但對此種市場異常現象背後發生的原因卻沒有一致性的結論。Fama 和 French(1993,1996)認為規模效果和價值效果發生的原因是反應背後所隱含的投資風險,規模(市值衡量)和價值(以淨值/市價比衡量)可以視為某種投資風險的代理變數(proxy),而Lakonishok, Shleifer,和Vishny(1994)(LSV)則從投資人心理面的角度來解釋,認為這些現象只是反應投資行為上過度反應的情況。從投資的涵意來說,如果投資風險的解釋成立的話,那代表這種市場異常的現象會繼績存在,投資人投資小規模和價值型股票必能持績獲得較高的報酬水準,而如果此現象的發生只是投資人過度反應所造成時,那麼當投資人修正過度反應的行為後,這些市場異常現象便會消失。 本研究採用Daniel and Titman (1997)的投資組合分類方法,探討台灣股票市場價值效果背後產生的原因。研究結果顯示支持投資人心理面過度反應的角度。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規模效果和價值效果 5 第二節 產生價值效果之原因 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2 第一節 研究假說 12 第二節 研究期間、投資期間、取樣標準與資料來源 12 第三節 價值效果和規模效果之檢定 14 第四節 價值因子風險共變結構穩定性之檢定 17 第五節 在相同價值因子負載程度下,不同價值特徵是否影響股票投資 報酬率之檢定………………………………….………………….21 第六節 超額報酬率是否決定於價值因子之檢定 26 第七節 周轉率高低對股票投資報酬影響之研究 27 第八節 研究限制 28 第九節 研究方法流程 29 第四章 實証結果和分析 30 第一節 價值特徵、規模特徵和報酬率之關係 30 第二節 價值因子風險共變結構穩定性之檢定 34 第三節 價值效果和價值特徵之關係 36 第四節 價值效果和投資風險之關係 41 第五節 價值效果和股票流動性之關係…………………………………..46 第五章 結論和建議 48 第一節 結論 48 第二節 建議 49 參考文獻 ………………………………………………………………51 一、中文部份 51 二、英文部份 53
4

創新蘭亭府Massage品牌經營策略研究 / The Research on Br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A Case Study of Lanting Massage Store

蔡義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2003年起,經濟部開始向國內企業推廣建立自創品牌,主要目的是希望國內企業應擺脫代工的經營模式,在企業的製造能力足夠或技術成熟時,自有品牌可以為企業帶來更高的利潤,而且也可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換句話說,當品牌建立的同時,若無法將品牌的能見度打開,品牌價值將無法為企業帶來經營的成效。所以,在Massage產業亦可透過品牌的經營來提高其市場知名度,甚至還可以藉此增加在市場的競爭力。 其實在多元的社會文化中,Massage是一項可以舒緩身心靈的方法之一,而且還是一種兼具放鬆情緒的活動,而這樣的Massage活動並未有一個可以讓消費者熟,知的品牌。因此,為了提高消費者對Massage產業品牌的認知,本研究透過五力分析與主題分析等方法的應用,探討蘭庭府Massage品牌的經營策略的模式,及其受到的威脅,據以作為Massage品牌經營的依據,其研究分析所得到的結論,如下列所述:一、核心價值理念、品牌價值主張、服務價值方向、管理價值目標是蘭庭府Massage品牌的經營策略;二、重視服務品質有助於品牌形象的提升;三、競爭者的威脅會造成蘭庭府Massage的顧客流失;供應商的威脅會增加蘭庭府Massage的營運成本
5

Web2.0價值共創的商業模式之研究 / A Study on the Web2.0 Value Co-Creation Business Model

張麗萍, Chang, Li 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以Web 2.0 模式經營的網站正飛快的成長,這些經營者巧妙地引進外部的開發能力,與顧客或企業夥伴共創價值的商業模式非常值得深究。但國內的學術理論針對Web2.0商業模式發表的論文並不多,對於價值共創的商業模式了解有限,本研究整理並分析實際案例中關於Web2.0價值共創的商業模式的資訊,希望能夠針對價值共創的商業模式提供更系統化的解釋。 本研究架構分為兩個構面,分別為商業模式的解構及分析價值網絡中的價值交換,希望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如下: 1. Web2.0價值共創的商業模式對參與的顧客和企業夥伴產生甚麼樣的價值? 如何吸引顧客與企業夥伴加入共創? 2. 能夠與顧客或企業夥伴共創價值的Web2.0商業模式中需要具備哪些要素? 3. Web2.0價值共創的商業模式如何創造營收? 本研究結合文獻探討及此研究的目的,獲得以下研究結論: 1. 參與共創為顧客帶來無形價值的滿足,為企業夥伴帶來直接收益或是間接轉移價值的機會; 經營者應維護顧客參與創作的園地,重視社群間互動的基礎滿足感,並且為企業夥伴舖設可以擷取利潤或轉移價值的管道。 2. Web2.0價值共創的商業模式,首先應具備4個基礎架構的建設,分別是(1)共創平台的建立(2)參與規則的建立(3)持續滿足顧客經驗的能力(4)企業夥伴價值轉移的機制。 3. Web2.0價值共創的商業模式中,經由「免付費服務」吸引人潮或潛在顧客加入共創,在營收模式上運用到免費增值的商業模式,藉由一部分的會員付費購買增值的附加商品或訂購產品來營利,或者是藉由第三方廣告商付費的模式,由廣告商付費給經營者以獲取營收。而部分網站經營者會透過發行虛擬貨幣,作為網站交易的媒介,透過參與活動累積虛擬貨幣,類似航空公司的飛行里程獎勵,可以提升會員的忠誠度。 / Websites managed via the Web 2.0 model are currently growing quickly,These managers have delicately introduced external developmental abilities, and the business model that works with clients and corporate partners to create value. However, there are very few domestic researches on the academic theories concerning the Web2.0 business model, and there is limited understanding for the business model of value co-creation. This study organizes and analyzes the information on business models with Web2.0 value co-creation in case study, in order to provide a more systematic explanation for value co-creation business models. The framework of 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which are the deconstruction of business model and analysis of value exchange in the value network. The questions to be explored are as follows: 1. What kind of value does the business model of Web2.0 value co-creation create for participating customers and corporate partners? How to attract customers and corporate partners to participate in co-creation? 2. What are the crucial elements in Web2.0 business models that can co-create value with customers and corporate partners? 3. How does the business model of Web2.0 value co-creation create profit? To the above purposes, this study conducted literature review and acquir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Participation in co-creation provides customers with the intangible value of satisfaction, and brings direct profit or opportunities for indirect transfer of value for corporate partners. Managers shoul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for customers to participate in creation, emphasize the basic satisfaction of interaction among social networks, and create channels for corporate partners to gain profits or to transfer value. 2. The business model of Web2.0 value co-creation should have four basic infrastructure established, which are (1) establishment of co-creation platform; (2) establishment of participation rules; (3) the ability to continuously satisfy customer experiences; and (4) mechanisms for value transfer for corporate partners. 3. In the business model of Web2.0 value co-creation, “free services” are used to attract people or potential customers to participate in co-creation, and the operational model utilizes a free value-added business model, in which profit is produced when some members pay to buy value-added products or order products, or when a third-party advertiser pays managers. Some website managers would issue virtual currency as a medium for website transactions. Participation in events accumulates virtual currency which can be used to enhance member loyalty.
6

電視公司企業價值評估與價值創造策略之研究

張嘉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知識經濟產業時代已經來臨。在此時代中,電視公司所屬的傳播業也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行業,如果其企業價值能夠向上推升﹐意味經營發展具備國際競爭力,將深化台灣成為智慧島的實力。六年多以來,此行業因為廣電法鬆綁以及傳播科技的日新月異﹐陸續有新的電視公司加入營運、還有電視公司紛紛申請上市或在興櫃市場上市。不過目前這個行業卻出現股價普遍偏低,甚至出跌破淨值的狀況,是否因傳統企業評價理論,完全由財務報表出發,因此電視公司的企業價值無法因此得到合理評估?還是因為過去對於電視公司的公司價值研究較少﹐以致於外界因為不夠熟悉﹐因而乏人問津? 因此本研究在評估電視公司的企業價值時,同時從財務觀點﹐以及非財務觀點﹐也就是智慧資本層面綜合推估衡量﹐期待找到電視公司合理的評價模式。同時本研究還藉由企業價值關鍵因子以及智慧資本細部指標的拆解分析﹐為電視公司找出財務面以及非財務面的價值創造策略﹐以便各家公司都能經由適切的策略改善﹐提高企業價值。 本研究所採取之研究方法,計有:文獻探討、評價模式的運算分析、企業價值關鍵因子拆解分析、個案實務分析、專家問卷分析以及變異數、迴歸等統計分析方法。 根據本研究的分析結果﹐七家電視公司的企業價值評估﹐在財務面評價結果排名分別是:八大、三立、中視、華視、台視、東森、以及聯意(TVBS)。在無形資產面的評價結果﹐分別是TVBS、三立、東森、中視、華視、台視、八大。 而透過唯一上市的三家電視公司股價推估﹐國內電視公司無形資產所佔比例最高的東森﹐其實只有三倍。結果顯示國內電視公司的無形資產價值似乎沒有如國外受到肯定﹐國外的實證結果﹐傳播業的無形資產跟淨值的比例高達20倍。 此外﹐雖然三立評出來的有形資產跟無形資產排名都很高,但市價卻沒有能反應出較高的無形資產價值,反倒只有東森一家公司的市價已經略微反應無形資產價值。 不過本研究由於樣本有限﹐因此無法有足夠的數據來驗證電視公司適當的無形資產比重。 然而在分析公司價值的同時﹐本研究也找出造成電視公司價值差異的關鍵因子﹐其中最主要的關鍵因素﹐是正的超額報酬率、高的銷售利潤率、合理的資金成本及銷售成長率、適當的再投資率等。 造成電視公司無形資產差異較大的層面則包括:人力資本、創新構面、創作數量以及顧客資本。這四大構面則分別透過下列不同的細部動因﹐影響公司的無形資產價值。 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構面的指標﹐最重要的三項分別為:員工品質要求的概念、領導力、管理經驗。 而在創新(Technology)構面上﹐又以潛在創新發明的能力、獨門經營手法,以及專利權數量三項指標最高。 其次在組織成員產出創作權(copyright)構面,最重要的是有沒有較多開發著作權的投資、.營運策略的著作權,以及員工或契約關係人的著作權。 在衡量顧客(customer)構面的指標上﹐顧客滿意度﹙持續收看比率﹚廣告商滿意度(維持率高低)、 顧客數﹙指收視戶而言﹚、廣告商滿意度(維持率高低)等都是重要因子。 由於本研究發現無形資產對於電視公司的企業價值攸關程度值得重視,因此建議初期宜透過財務報表之附註,讓外界廣為知悉電視公司的無形資產價值。或者可以建議業界開發衡量具體指標並形成共識,以便適當加計無形資產資本化後的具體衡量值。 本研究限制就是﹐參數的設定恐怕流於主觀﹐另外由於各家電視公司會計入帳手法不同﹐都可能影響企業價值的評定結果。同時本研究蒐集資料之初﹐原先也想以民視跟中天等也相當有代表性的電視公司為研究個案,然而限於其財務資料因尚未公開發行而無法取得﹐因此無法同時列入評比。除此之外,很多有線電視公司均屬集團型公司,由於完整收集財務報表也有困難﹐因此都只能以提供電視節目內容的公司為研究主體。 期待因本研究的貢獻﹐讓電視公司的真實價值被發現﹐並且也能夠針對各公司的劣勢﹐調整價值創造策略﹐進而提升傳播產業的整體價值。不過吾人也發現,由於加入競爭的電視公司太過飽和﹐有些不具競爭力的公司似乎應該透過內部改善重組或外部改善如併購等方式﹐才能適切提高公司價值。
7

從石油化學產業購併看企業價值創造-以個案L公司為例

張麗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企業購併活動盛行在跨國際企業,但是成功之多少。在跨國化學公司界更是平常的事,特別是基本原料的石化業與煉油業。由於這個產業投入的原料價格深受原油、天然氣價格影響,容易造成生產成本波動。礙於與客戶簽訂的銷售合約限制,通常無法將上漲成本立即轉嫁能給下游客戶,而有時間差異。當下游產業需求減緩時,產業必須降低開工率,因屬資本密集產業,不利固定成本回收,造成影響獲利。當產業過度擴充產能時,又造成供給過剩,打亂市場價格。石油化學產業是基礎工業,在歐美市場已屬成熟產業,成長性低,石化能源成本節節上漲,又面臨地球暖化的環保議題,壓縮獲利空間,是西方石化產業面臨的經營環境變化。面對前述的變化西方石化產業以多角化為公司找尋出路呢。 多角化替企業創造價值得方法要靠目標企業的選擇、進入市場成本大小、企業與現有事業部是否相互拉抬的評估及資產組合管理、企業重整、技術移轉、彼此共用活動的實踐。本研究以石化業者個案L公司,22年來因應經營環境變化所採行的併購成長策略。業資本密集產業追求規模經濟,重視資產使用效率,併購在石化產業可調整產業結構,將供給面整合,達到規模經濟以提升效率。正確的業產業組合可運用價值鏈增進企業整體的價值。探討其購併對象的選擇對公司現有的經營單位間是否產生資源共享的價值鏈?這樣的事業組合對企業價值的是增加還是破壞。以個案公司1997-2006年的財務報表為基礎,分析個案L公司垂直整合(integration)、橫向擴張(consolidation)、聚焦成長(focus and growth)階段價值因子變化,以評論對企業價值的影響。並對個案公司做DCF評價分析以探討B公司對個案L公司合併案的出價是否適當。 本個案研究達成下列目的:  面對經營環境變化,以五力分析及價值鏈分析,了解外在情勢對個案的影響及內部優勢後,再據以準備SWOT分析,以判斷個案公司的策略選擇。  個案L公司成長三階段透過購併與資產處分的投資決策,帶動企業價值因子及成長因子走高,讓個案公司股價隨著成長階段而逐漸走高。 關鍵字:價值創造、購併、價值因子 、成長因子、企業價值、股東價值
8

企業採內部成長或外部成長的企業價值創造比較之研究

謝瓊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針對個案公司之儲存系統進行產業分析、個案公司歷史財務數據分析及加入相關預測數據評價出個案公司企業價值後,有以下結論。 一、個案公司利用關鍵價值因子改造後之企業價值大於原有營運架構之企業價值。 二、外部成長適合儲存產業之往下垂直整合。 三、個案公司透過併購之外部成長績效大於內部成長績效。 四、外部成長所支付價金小於實際的獲利。
9

多角化策略與Tobin's Q關係之研究

陳世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為了瞭解公司採取非相關多角化策略是否增進公司價值,本研究以Tobin's Q為公司價值衡量指標,探討83年至86年之間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進行非相關多角化所產生的價值是否大於單一產業公司。結合Tobin's Q與純粹遊戲法,對多角化公司進行理論價值與實際價值的估算,並對樣本公司做統計檢定,是否多角化公司的實際價值顯著大於理論價值。接著以迴歸分析試圖找出影響嘟交化公司價值的產業因素與個別公司因素。 實證結果顯示,採行非相關多角化策略公司的Tobin's Q 值平均數是顯著低於單一部門公司的Tobin's Q值平均數。Tobin' s Q值的中位數,也同樣顯示出多角化公司顯著比單一部門公司的價值低。多角化公司的實際Tobin's Q值是顯著低於多角化公司的理論價值,表示多角化公司採行非相關多角化策略之後,並沒有發揮綜效,將公司的價值提升。 以迴歸分析產業因素是否影響Tobin's Q值,,主要在以公司規模、股利發放、及是否多角化等產業因素是否會影響Tobin's Q值。統計結果顯示公司規模是影響公司價值的產業解釋變數。股利發放則對公司價值呈現正顯著的影響,表示公司發放股票股利來增加投資機會將增加公司的價值。多角化虛擬變數則只有83年與公司價值呈現負顯著的影響,表示採行多角化策略的公司會降低公司的價值。 以迴歸分析探討獲利能力與負債比率是否可以解釋多角化公司價值降低的原因。統計結果顯示出獲利能力是顯著正影響公司的價值,如果公司的獲利能力增加,公司的價值也會提升。負債比例是顯著負影響公司的價值,表示公司負債比例越高,公司的財務風險相對提高,市場投資人對公司的評價將會降低。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限制 3 第四節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多角化的策略意涵 5 第二節 公司價值評價方式 22 第三節 多角化策略與績效的關係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2 第一節 研究假說 42 第二節 研究範圍 43 第三節 分析方法 45 第四節 資料來源 47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48 第一節 樣本描述 48 第二節 多角化策略公司價值檢定 52 第三節 樣本-電子產業多角化效果 56 第四節 產業調整控制變數 58 第五節 多角化公司價值降低的因素 6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0 參考文獻 73 附 錄 80
10

論詐欺罪之「詐術」 / Falsity in the Crime of Fraud

鍾葦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對詐術之討論,國內學說一向以事實/價值二分法之方式,將詐術建立於事實之上,而價值排除於詐術之外。本文試圖藉由對於事實及價值更深化之討論,使詐術之圖象更加清晰。

Page generated in 0.024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