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
太魯閣國家公園情境中的太魯閣人-政權、觀光與原住民的網絡關係 / The Taroko in the situation of Taroko National Park - a network among state,tourism and indigenous鄭賢女, Cheng, Shien N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研究的目的,即是以動態人文研究的方式,了解生活在國家公園情境中之太魯閣人的主體觀點,希望探究政權、觀光與原住民三者間的網絡關係。亦即,探討的焦點在於代表政權力量(相對於當地族群之外來支配力量)展現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其藉由保育及觀光等經營管理的理念和方式,與太魯閣人產生了什麼樣的互動關係?而太魯閣國家公園與太魯閣人對於雙方關係形成的認知及回應又是什麼?
本論文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言;第二章乃探討近代太魯閣人於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前在社會文化等層面上的變遷;第三章要就太魯閣國家公園的設置與運作,說明太魯閣國家公園設置的目的及其組織概況,並且了解其經營管理的方式及其對「泰雅」圖像塑造的情形;第四章是探討參與國家公園事務及觀光活動之太魯閣人所處的工作情境如何?並欲了解國家公園的設立如何影響族人生計方式的變遷與持續?第五章則論及《國家公園法》等相關法令的矛盾及雙重標準,導致太魯閣人與國家公園的對立,並嘗試了解造成太魯閣人認知解放的因素,以及族群動員的過程與結果;第六章結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發現與心得。
|
22 |
蘇聯與歐洲安全合作會議趙春山, ZHAO, CHUN-S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蘇聯在國際權力結構扮淙的角色相當突出,幾乎世界
任何角落發生的動亂紛爭,蘇聯都插上一腳,因此,在研究國際政治的領域中,有關
蘇聯外交的研究,即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西方政治人士或是政治學者,常常形容蘇聯的外交行為是一個「謎」,令人難以了解
。筆者撰寫本文的動機,即試圖為研究蘇聯外交,尋找一個解釋的途徑,希望能進一
步預測蘇聯外交行為。
筆者選擇蘇聯與歐洲安全合作會議為題材,是因為筆者認為歐洲是蘇聯對外政策的重
點,是蘇聯從事外交行為的主要目標,而歐安會則是蘇聯歐洲政策和進行會議外交的
具體表現,探討蘇聯與歐安會的關係,不但可以了解蘇聯戰後的歐洲政策,同時可以
從抽絲剝繭中找出決定蘇聯對外政策的主要因赤,藉以蠡測其未來外交政策。
本文連同附錄約二十萬字,計分七章二十一節。
第一章導論部分,說明筆者研究本文的動機和目的,提出四項命題,解釋涉及命題的
一些基本概念:諸如意識形態、國家利益、權力和共產主義世界革命等。此外,也提
及運用資料的情形和遭遇的一些困難,和解決困難的辦法。
在研究途徑方面,筆者採用的是一般研究外交政策時使用的「意識形態途徑」,但也
顧及「分析途徑」所強調的一些考慮,如蘇聯的地理位置、歷史傳統和國外環境的變
動等,以免為蘇聯宣傳口號或抽象理論所愚弄。
第二章敘述歐安會的背景,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歐洲政治和經濟情勢的發展,
蘇聯以巧取豪奪方式所佔的歐洲領土,並且企圖赤化東歐和中歐國家等。
美國針對東歐的赤化,又見西歐國家百廢待興,便放號棄傳統的孤立主義,迅速介入
歐洲的事務,一方面實施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以阻止蘇聯對土耳其和希臘的覬
覦,並援助西歐國家復元,一方面建立北大四洋公約組織,防止蘇聯共黨的進一步向
西歐擴張。
西歐國家受戰火洗劫後,無力維持歐洲的權力均勢,於美蘇兩極權力形成後,除了依
附兩強之外,唯一生存與發展的途徑是加強本身的團結和合作;蘇聯在東歐的行為只
使西歐國家恐懼,不能誘使它們依附,反而使它們選擇了一方面依附美國,一方面試
圖建立一個統一的歐洲。戰後初期的經驗顯示,經濟融合是推展西歐統一運動的有效
途徑。
戰後的歐洲問題中,以德國未來地位問題最為棘手,是東西雙方僵持最久的大難題,
在某種意義上,德國問題就是歐洲問題,而柏林問題又是德國問題的核心,和德國政
治統一有密切關係,和歐洲安全的國際政治問題纏在一起,所以都在本章討論。
第三章談歐安會的擬議。蘇聯想利用戰後初期的歐洲情勢配合共產主義世界革命的目
標,於一九五四年建議召開歐安會,以便建立蘇聯式的歐洲集體安全體系。蘇聯當時
環顧國內外的環境,認為不能以武力赤化西歐,要運用和平共存的策略,透過全歐會
議的架構,才可以達到遠程目標。和平共存策略源自列寧,史達林也有方略性的策劃
,歐安會因而基本上是蘇聯和平共存策略的運用,是蘇聯在歐洲從事的一場會議外交
。所以和平共存、低盪、共黨的策略和方略、蘇聯對歐洲安全的看法等,本章曾分別
加以探討。
第四章報導歐安會的推展。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在一九五四年四強柏林外長會中,提出
「歐洲集體安全條約」草案,一般人認為是歐安會的濫觴。
西方國家洞悉蘇聯居心叵測有意排除英美於歐洲安體系之外,又水要迫使西方放棄北
約組織,蘇聯的提議獲得冷淡的反應,甚至遭到拒絕,乃是很自然的,但蘇聯並未中
止其努力,繼續在後來東西方強國舉行的幾次會議中,提出它對歐洲集體安全體系的
看法,並希望把這體系和德國問題合併的討論。
一九五五年五月九日,西德加入北約組織,同月十四日,蘇聯和其他東歐國家簽署華
沙公約,並成之華約組織,歐洲戰後東西軍事集團的對峙局面遂告形成。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赫魯曉夫為了推動全歐會議,強迫西方對德國問題讓步,一再使
用冒險方略,製造了幾次柏林危機,東西方的緊張氣氛瀰漫歐陸,一九六○年代初期
,歐洲集體安全體系的建議,當然受到影響而暫告停頓。直到一九六六年,在布里茲
涅夫策劃推動下,召開會議以建立歐洲集體安全體系的呼聲亮起來,華約組織推波助
瀾,歐洲不結盟國家積極反應,西歐國家在東西低盪的氣氛下也開始轉變態度,表示
有條件地支持,蘇聯的建議召開歐安會,從七○年代開始便有良好的進展。
第五章敘明歐安會的舉行。一九七二年十一月,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各國代表,在芬
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歐安會預備會議,會中決定把歐安會分三個段進行,第一個階段
由各國外長於一九七三年七月在同地開會,分別說明其政府對歐洲安全與合作相關問
題的意見,並決定預備會所擬的歐安會議程,為第二階段會議舖路;第二階段會議預
定一九七三年九月在日內歹召開,由與會國家派專家和代表出席,會議應設特別委員
會和小組委員會,以討論有關議程的細節問題,並作成宣言,推薦書、決議草案及其
他文件,提交未來的歐安會考慮;第三階段會議於一九七四年春天或夏天也在同地舉
行,將考慮委員會提出的推薦書,並裁決會議的最後文件。但歐安會高峰會未能如期
召開,延到一九七五年七月底才舉行。本章所敘述的,是預備會和三個階段會議的過
程,以及歐安會最後文件的主要內容。
第六章來檢討歐安會,說明東西雙方對最後文件法律拘束力的歧見,並且從東西方的
低盪、東歐現狀的維持和西歐的芬蘭化等角度,探討歐安會後歐洲新情勢,試看歐安
會能否達到東方的或西方的或東西雙方的目的。
西方國家同意參加歐安會,本來希望打開鐵幕,把人權觀念灌輸給蘇聯和東歐國家,
但歐安偪最後文件墨水未乾,東西雙方對權間題的爭論即起,蘇聯不願妥協,又按其
共黨意識形態指摘西方違反人權,並且辯護共黨鎮壓異己的行為。在伯爾格萊德歐安
會檢討會,爭論達到最高潮,證明西方國家只能望著共黨國家達反人權而興嘆,顯然
無能為力。
東西雙方對濟和科技合作的爭辯較少,似乎都認為十家是受益者,西方國家若干人士
說,蘇聯獲益較大因而擔心蘇聯把受益所得用以加強軍力。
軍事低盪,原是歐安會多數與會國家的願望,武器系統日新月異,東西方軍事集團對
峙,已帶給它們核子戰爭的恐懼,它們於是希望能利用歐安會的架構,以建立安全的
信心。事實上,經過三個階段的會議,簽署了最後文件後,西方國家,特別是西歐國
家並沒有增加安全感,東西方平衡裁軍談判固然缺乏進展,蘇聯也沒有表示放棄其爭
取軍事優勢的意圖。
第七章是結論。筆者根據本文各章的事實和分析,發現蘇聯倡議、要求並且策畫歐安
會,是其意識形態、國家利益、國家權力等因素主使的結果,蘇聯外交也受這些因素
影響,正面證實了本文導論中的命題。 /
|
23 |
肯楠圍堵理論之研究余青蕙, YU, GING-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第一章前言,分三節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架構、研究資料與限制
。第二章圍堵理論提出的背景,第一節美國傳統外交政策的轉變,第二節杜魯門主義
與匿名「X」的文章。第三節肯楠的思想體系。第三章探討圍堵理論的內容及其所引
起的爭論、肯南的答辯、及筆者本人的評估。第四章檢美國政府的圍堵政策,並以尼
克森政府為粉水嶺探討七○年代的美國是否仍沿續圍堵政策。第五章肯楠圍堵理論的
演變與修正。第六章結論,評估圍堵理論及展望未來的可行性。
|
24 |
中德現代文化想像對話: 尼采思想在中國的詮釋. / 尼采思想在中國的詮釋 / Zhong De xian dai wen hua xiang xiang dui hua: Nicai si xiang zai Zhongguo de quan shi. / Nicai si xiang zai Zhongguo de quan shiJanuary 2000 (has links)
莊偉宏. / "2000年8月" / 論文 (哲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 2000. / 參考文獻 (leaves 89-97) / 附中英文摘要. / "2000 nian 8 yue" / Zhuang Weihong. / Lun wen (zhe xue shuo shi)--Xianggang Zhong wen da xue, 2000. / Can kao wen xian (leaves 89-97) / Fu Zhong Ying wen zhai yao. / Chapter 一、 --- 引論 --- p.4 / Chapter i. --- 現代槪念的構成 --- p.4 / Chapter ii. --- 追求「現代」的文化史 --- p.6 / Chapter iii. --- 理論結構 --- p.7 / Chapter iv. --- 硏究限制 --- p.8 / Chapter 二、 --- 中國現代化研究的重新審視 --- p.10 / Chapter 1. --- 五四硏究的文獻回顧 --- p.10 / Chapter i. --- 充滿意識形態的研究論題 --- p.10 / Chapter ii. --- 反傳統主義論爭的由來 --- p.12 / Chapter iii. --- 中心性硏究的批判 --- p.13 / Chapter 2. --- 研究方法:哲學詮釋學 --- p.15 / Chapter i. --- 效果歷史的形成 / Chapter ii. --- 視界融合法則 --- p.17 / Chapter iii. --- 詮釋的極限 --- p.19 / Chapter 3. --- 現代文化想像的結構 --- p.21 / Chapter 4. --- 「尼采與中國」的研究回顧 --- p.22 / Chapter 5. --- 小結 --- p.24 / Chapter 三、 --- 尼采在中國:視界融合的開始 --- p.26 / Chapter 1. --- 尼采´ؤ與痛苦作戰的命途 --- p.27 / Chapter i. --- 尼采的生平 --- p.27 / Chapter ii. --- 尼采的思想 --- p.28 / Chapter 2. --- 尼采在中國的歷史 --- p.31 / Chapter 3. --- 五四知識份子詮釋尼采的特徵 --- p.34 / Chapter i. --- 傳統成見下的詮釋:尼采作爲「反傳統」的符號 --- p.35 / Chapter ii. --- 傳統成見下的詮釋:尼采作爲現代的符號 --- p.37 / Chapter iii. --- 進化的呼喚 --- p.39 / Chapter 4. --- 小結 --- p.40 / Chapter 四、 --- 魯迅與尼采話語 --- p.42 / Chapter 1. --- 魯迅與尼采的邂逅 --- p.43 / Chapter i. --- 魯迅鬥爭的一生 --- p.43 / Chapter ii. --- 前人的成果 --- p.44 / Chapter iii. --- 尼采影響魯迅的程度 --- p.45 / Chapter 2. --- 視界融合的準備:尼采與魯迅的現代文化藍圖 --- p.45 / Chapter i. --- 魯迅的尼采話語 --- p.45 / Chapter ii. --- 早期魯迅與尼采 --- p.49 / Chapter iii. --- 精神戰士的讚歌 --- p.50 / Chapter iv. --- 個人主義的疑惑 --- p.51 / Chapter 3. --- 小結 --- p.53 / Chapter 五、 --- 魯迅、尼采與傳統:從理解到融合 --- p.55 / Chapter 1. --- 魯迅的尼采詮釋結構 --- p.55 / Chapter 2. --- 進化論-雙重危機之下的超人「前見」 --- p.56 / Chapter i. --- 尼采與終極關懷 --- p.57 / Chapter ii. --- 魯迅的「前見」:虛無主義在中國 --- p.58 / Chapter iii. --- 〈傷逝〉:終極關懷的雙重文本 --- p.59 / Chapter iv. --- 呼喚力量的超人 --- p.62 / Chapter V. --- 魯迅的超人心理意象:進化的超人 --- p.63 / Chapter 3. --- 憐憫的弔詭-傳統「前見」下的超人 --- p.65 / Chapter i. --- 超人與庸眾的矛盾 --- p.65 / Chapter ii. --- 人道主義與超人的矛盾 --- p.66 / Chapter iii. --- 超人與聖人的矛盾:一個心理分析 --- p.61 / Chapter 4. --- 超人眼中的中國傳統 --- p.70 / Chapter i. --- 超人和聖人之間的調和 --- p.70 / Chapter ii. --- 〈狂人日記〉:庸眾與傳統 --- p.72 / Chapter iii. --- 庸眾性心意圖象:魯迅文化心理的結構性分析 --- p.74 / Chapter iv. --- 傳統徘徊於正負之間 --- p.75 / Chapter v. ---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的現代文化意象 --- p.75 / Chapter 5. --- 小結 --- p.80 / Chapter 六、 --- 前瞻:尼采在中國一個未完的計劃 --- p.82 / Chapter 1. --- 超人-一個被遺忘的現代想像 --- p.83 / Chapter 2. --- 中國的後現代濫觴 --- p.84 / Chapter 2. --- 傳統及現代 --- p.86 / Chapter 2. --- 尼采在中國:一個未完成的計劃 --- p.87 / 參考書目 --- p.89
|
25 |
格魯吉亞民族問題研究 / The study of Georgia's ethnic conflicts呂瑾玟, Lu, Chin 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格魯吉亞多民族組成的社會文化,使得自格魯吉亞獨立以來,少數民族分離運動造成國家內部動盪不安,為確保國家領土完整、主權及國防安全等考量,格魯吉亞以武力壓制南奧塞梯(South Ossetia)的民族分離運動,導致民族分離問題演變為格俄戰爭,進而使得原本國內問題升高至國際衝突。此次衝突在法國總統薩科奇(Nicolas Sarkozy)斡旋下,於莫斯科簽訂六項停火協議,但目前中央政府與民族分離地區關係仍相當緊繃。俄羅斯對境內車臣(Chechnya)及印古什(Ingushetia)爭取獨立極力壓制,但卻不遺餘力的在南奧塞梯及阿布哈茲(Abkhazia)投入軍力資源及經濟投資;是什麼原因讓世界強權支持不同種族、不同語言的分離運動?2008年在格俄衝突爆發後,各國際組織及西歐勢力第一時間反映出國際政治角力的現實面,我們又應如何解讀其背後意涵。綜觀格魯吉亞內部因素及國際社會實際情況後,期能藉此預測未來格魯吉亞主權及領土完整性的變化。
|
26 |
日治時期臺灣國立公園的設置與角色賦與 / The Estatblishment and Orientation of Taiwan's National Parks in Japanese Conlonial Period唐伯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31年(昭和6年)日本頒布〈國立公園法〉,1933年至1936年間(昭和8年-昭和11年)日本設置十二座國立公園:阿寒、大雪山、十和田、日光、富士(富士箱根)、日本アルプス(中部山岳)、吉野熊野、大山、瀨戶內海、阿蘇、雲仙、霧島國立公園,並且影響到殖民地臺灣國立公園的設置運動。
雖然日本指定的十二座國立公園沒有包含臺灣,但是在臺日人與臺灣人並沒有放棄在臺灣設置國立公園的希望,而是積極參與國立公園的設置,在1936年(昭和11年)臺灣總督府頒布〈國立公園法〉,1937年(昭和12年)設置三座國立公園:大屯、次高太魯閣、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得得注意的是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與日本的國立公園相比面積是最大,可見日本統治者並沒有忽略臺灣自然保護的重要性。
日治時期臺灣國立公園設置過程呈現當時自然保護觀念、民眾休閒、保健報國等功能,奠定國立公園的基礎並影響至今。而從臺灣各個國立公園相關協會,積極推動的過程中,塑造國立公園具有的日本形象:皇族、櫻花、神社與溫泉,引導旅人觀看國立公園的角度。
|
27 |
魯菜飲食文化在台灣的變遷─以北平悅賓樓餐廳為例 / The Changes of Shantung Cuisine Culture in Taiwan ─ An Example of Peiping Yueh-Bin-Lou Restaurant胡偉姣, Hu, Wei-Chi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基於組織、文化與社會三者具有變遷之特性,和彼此互動關係密切的假設,本研究由飲食文化的內涵切入,經由文獻回顧印證魯菜飲食文化的形成暨變遷過程,得知其乃為中國地方文化、社會等互動下的產物。而相對於川、蘇、粵菜系,其較具悠久歷史的孕育、較具有利政經因素的影響、較具獨特資源的供給和較具優勢人文的涵養,固然使魯菜飲食文化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基礎,但也為其埋下了封閉、保守的特性。
本研究以悅賓樓為例,實證結果發現,其所經營的魯菜飲食,無論在物質面向或非物質面向,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前者包括:食材用量結合本地生產,且用量漸增;調味料亦遷就本地消費者習慣,使米酒和提鮮用量增;菜點和烹製技藝方面,則傾向增加水產類菜款,顏色趨於本色但多元,帶鹹菜款比重下降,嫩質感菜款增加和刀工變化與烹調方法趨繁。後者包含:實實在在的管理、正正派派的經營和以客為尊的服務。
由悅賓樓之經營觀之,魯菜飲食文化之變遷主要係受本土化和現代化的影響。而統計與分析顯示,本土化主要表現在菜點和員工兩方面。現代化則顯見於觀念、產品和制度三方面。
本研究其他重要發現則有:
壹、魯菜飲食文化之變遷與形成是漸進的。
貳、魯菜飲食文化變遷之內涵更趨符合現代飲食。
參、魯菜飲食文化變遷的目的非關進步。
肆、魯菜飲食文化的變遷仍持續中。 / Based upon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specific features of changes among organizations, culture, and the society, and the hypothesis that they interact closely among one another, adopting methods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is thesis by focusing on the changing content of the cuisine culture; the author proves that the formation and the changes of the Shantung cuisine culture is actually a product of the interaction among reg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society, etc. In contrast with the Sichuan cuisine, Shanghai cuisine, and Canton cuisine, which enjoy wider popular acceptance, more favorably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fluence, better supplied by unique resources, and better humane and social background, the Shantung cuisine culture though has been the base of Chinese cuisine culture, it nevertheless has suffered from being locked-in and conservative.
Yueh-Bin-Lou Restaurant is taken as the case study of this thesis. The author found out that the Shantung dishes it serves shows changes to certain extent, both in the material and non-material aspects. The former includes: the amount of the materials used carves relative by proportion of Taiwanese product. The use of seasonings also caters to the tastes of the Taiwanese customers; the consumption of rice wine and MSG increases. The courses and the cookery have shown the following changes: increase of seafood, the color tends to stick to the original but of more varieties; the salty courses are decreasing, tender taste courses appear more often, and more varieties have shown on carving and cooking of food. As to the latter, it includes: practical management, legal operations, and customized services.
From the Yueh-Bin-Lou Restaurant case, the author found out that the changes of the Shantung cuisine culture are mainly influenced by indige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processe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the indigenization shows mainly on the ordering of courses, and the hiring of employees; while the modernization can be depicted obviously on concepts, products and systems.
Other important findings of this thesis are:
1.The changes and formation of the Shantung cuisine culture are progressive.
2.The content of changes of the Shantung cuisine culture fits more towards modern healthy diet.
3.The purpose of changes of the Shantung cuisine culture has nothing to do with progress.
4.The changes of the Shantung cuisine culture are still undergoing.
|
28 |
哈密政權研究(十四世紀中葉∼十七世紀中葉) / A Research of Qamul kingdom (form the Middle 14th cent. to the t.)鄭詠立, Cheng Yung L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哈密(Qamul)地區位天山山脈東段內,自古即是東西交通路線上的
重要據點,也是定居性的農業民族與移動性的游牧民族重疊的活動區。十
四世紀中葉,其東方的中原朝廷元朝為明朝所取代,但明朝的擴張則受制
於北元的牽制;其西方的東察合台汗國內部各地方政治勢力分立,無法形
凝具成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故蒙裔宗室肅王忽納失里於洪武二十三年得
盤據在哈密地區正式形成「哈密政權」。哈密政權建立後,不斷地周旋於
周圍各大勢力之間。永樂四年明朝將哈密政權納入其羈縻衛所的體系之中
;嘉靖八年,以吐魯番政權為首的東察合台汗國奪得哈密地區,哈密政權
在失去其真實的國家領域後,亦為其國祚劃上休止符。本文即在研究哈密
政權的如何形成、持續與覆亡的過程。
|
29 |
中蘇共兩個社會主義比較研究-布里茲涅夫時期與鄧小平時期崔翼晚, CUI, YI-W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題為「中蘇共兩個社會主義比較研究:布里茲涅夫時期與鄧小平時期」。在本
文中,筆者分別從理論與現實兩個方面辯證地考察了布里茲涅夫時期與鄧小平時期的
社會主義道路。筆者一方面指出了這兩個社會主義體制內在運作的因難及其相應的改
革措施,筆者同時也對他們採行的因應措施的限制提出了嚴格的批判,最終地,並將
此種限制從理論上加以歸結,直言之,即從理論與現實的對照上總結其改革的因境。
當然,兩共社會主義道路各有其特點,因而在改革的作為、成效上卻有差別,但其共
同點則在於無法從上層建築、從政治層面作芔與經濟改革相應的變革。從而改革終究
是一死相同,而從理論層面來攪,這證明「正統」馬克思主義之經濟主義本身有其嚴
重的缺限。從實踐上來說,也訧證明了中蘇共政權已步上了歷史的末路。
本論文分為共計六章,文長近二十多萬這。分別討論:
第一音、多論。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建設社會主義的古典理論;
□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與現實;□中蘇甘社會主義體制的特徵。
第二章、黑魯曉夫時期的改革。包括第一節,第二 大清算史達林;第二節,經濟體
制改革;第二節,黨政體制改革。
第三章、布里茲涅找時期的改革。包括第節,經濟體制改革第二節,黨政體制改革第
三節,後期改革的理論與實際。
第四章、鄧小平時期的改革。包括第一節,經濟體制改革;第二節,黨政體制改革。
第五音、中蘇共社會主義改革之比較。包括□改革的動機、背景與特性;□改革論之
比較;□政治、經濟改革之互動關係與趨向。
第六章、結論。
|
30 |
印度政黨體系發展過程之研究曾國祥, ZENG, GUO-X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試圖分析印度政黨自獨立運動時期以來的發展過程,以期獲知影響印度政黨體
系形態系形態演變的主要因素。
全篇共約十萬字,計分六章十四節:
第一章,導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及範圍,並對本文之架構,做一簡單介紹;同時
,略述印度的一般社會狀況。
第二章,政黨初創的獨立運動時期:探討英國統治的權力結構,及印度各主要政黨產
生的原因與創立經過。
第三章,一黨獨立的尼赫魯時期:分析獨立初期各主要政黨的政治表現,及造成一黨
獨大型態的主要因素;同時,說明期中各屆大選的結果。
第四章,權力分散的過渡時期:說明印度政黨體系逐漸開放的過程,及促其開放的主
要因素。
第五章,體系開放的甘地夫人時期:探討甘地夫人執政後,印度政黨體系演變的情況
,並分析反對黨派結盟形成人民黨的獲得大選勝利的主要因素。
第六章,結論:係就印度政黨體系的演變過程,做一整體性的評估。
|
Page generated in 0.027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