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外國在印尼之投資以及台灣在印尼投資成長之評估李玟學, DHARVIN MIRWANT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外國在印尼之投資以及台灣在印尼投資成長之評估 / Indonesia is the largest archipelago in the world and also the largest nation in South East Asia. As a big country which is rich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re have been many foreign investors from Asia and Europe taking the opportunities to invest in this country. The thesis will do research on foreign investments in Indonesia and will look at Taiwan’s investment growth in this country.
The thesis will include analysis on economical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study on investment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changes, as well as discussion about the challenges that Taiwanese enterprises face in their efforts to invest in Indonesia as well as in other South East Asia countries.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is to further analyze the overall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 Indonesia which can be featured as a guide for future investors. Because Indonesia is an important focal point of Taiwan’s “Go South” policy, which encourages Taiwanese businessmen to invest in Southeast Asia as an alternative to mainland China, this thesis also has the purpose to dig more opportunities for Taiwanese businessmen to do more investments in this country. Although Indonesia does not have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with Taiwan, Taiwan has become the fifth-largest foreign investor in this country.
Finally, a case study of the pulp and paper production industries in Indonesia will be introduc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al example and practical information on how to make a successful investment in Indonesia.
|
2 |
動盪中的印尼華人問題楊熙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從進入研究所以來,筆者無時不在想,究竟應該研究甚麼問題來結束這三年的學業。因為自己對新理論特別感到興趣,在選修課業時乃特意先修「政治發展」,旁聽新興「國家建立問題」,繼而選修「東南亞各國政府」。蒙江師炳倫張師文蔚刻意教誨,遂決定探索新興國家面對的困窘而與我國有關者:華僑問題。華僑問題以東南亞地區最為嚴重,而東南亞各國中,又以印尼政情最為複雜,因此筆者決定以印尼華人作畢業論文。經營年餘,共得約十萬言有餘。下筆之先,曾經先參看艾里斯。柏格(Elins Berg)著民主政治與多數決(Democracy and the Majority Principle)及江師炳倫著政治變遷與下級商人(Political Change and Pariah Entrepreurship)二文,獲取一些理論方面的指引。全文分緒論、敘述、分析、解釋、結論等五章。
第一章:緒論,又分為四節,分別解釋論文的性質、範圍、取材,與處理材料的方法。
第二章:印尼華人的遭遇。分十節。敘述問題產生的背景及十九年來華人所遭受的各種慘況、拘禁、迫遷、禁營、苛捐、殘殺、驅逐等。
第三章:印尼華人遭遇的分析。分五節。從國籍問題、印尼政爭、經濟難局、社會背景、意識形態五個方面,探究為甚麼印尼華人會有這種遭遇。寫這一章時,費時最多。
第四章:理論解釋與政策估測。分三節。試從許多理論架構推斷印尼華人的遭遇,是否理所必然。是全文的重心。前一章的分析,正可作此推斷的驗徵。
第五章:結論。分二節。第一節就第三章的分析與第四章的解釋,推論華人如何繼續在印尼生存下去,其決定性的因素是什麼?第二節論述筆者研究海外華人問題的一點綜合的心得。
本文雖然是筆者選讀政治發展與東南亞政府二課程的直接結果,但在觀念上則企圖運用多學科訓練,借問題處理方式探求問題的真象。全文以歸納法為主,以演繹法為輔,層層推論。在橫的方面,本文涉及一、華人與印尼政府之間的關係,二、華人與印尼人之間的關係,三、華人與其祖國之間的關係三個大問題。在縱的方面,又舉出三個核心問題:一、華人是否會同化為印尼人?二、華人是否有助於印尼的現代化?三、中國如何維護華人的利益?逐步加以分析辯難。唯作者才疏識淺,初次習作,疏漏之處自難避免,尚祈諸位師長繼續教誨。
在寫作期間,每有疑難,或向師長請益,或就專家教正,或學長問難,或與同學駁辯,皆有斷於筆者澄清觀念,獲益匪淺。而江師炳倫幾度審視章節,披閱初稿,張師文蔚予筆者二年往復辯難的機會,高委員長信容許筆者往東亞研究所□□□所講授華僑問題課程,易師君博、馬主任樹禮、區先生鉅龍、鐘先生廣興,熱心提供資料,羅師孟浩、朱師堅章釋疑解惑,楊師日青、李師偉成、張師煥卿勗勉關切,特此申誌感謝之忱。三年間,呂師春沂時時鼓勵關懷,更使筆者銘感肺腑。
|
3 |
戰後印尼對華僑政策之研究古梓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東南亞區域研究在國內一直是較弱的一環。而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關係卻有著久遠的歷史。全世界華僑最多的地區就是東南亞地區。無論從地緣或歷史上說,彼此關係異常密切。
我僑國民遍佈在本區的每一個角落;本區的開發,華僑功不可沒。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本區各國政治形勢改變,紛紛脫離殖民帝國統治而獨立;中國情勢的逆轉,中共竊據大陸,對本區構成重大的威脅;又加上華僑社會本身的變化,使得華僑處境更艱辛。其中,印尼華僑所受的衝擊尤深。因此本論文空間上的著眼乃在印尼,時間上的著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尤其是印尼脫離荷蘭統治宣告獨立之後。再從經濟、文教及國籍三方面探討印尼對華僑政策的背景和內容。第一章緒論略作名詞的界定與政策的分析。第二章談經濟政策,第三章談文教政策,第四章談國籍政策,最後第五章則總結本論文。
本論文的撰寫,特別感謝陳師水逢的悉心指導及吳師春熙在觀念上的啟迪。尤其梁師之碩提供豐富的資料。梁師剛從新加坡南洋大學歸國講學,帶回不少有關東南亞和印尼的研究資料和書籍,全部借與筆者參閱。若沒有這些最新資料,本論文勢將無法成篇。在此謹向梁師致最大謝意!
本論文寫作期間,家兄、嫂的不時垂詢關懷,又陳學長興蘭的照顧,黃偉民先生的熱心提供資料,家表兄黃阿日先生及摯友涂阿謙、陳添財、張真真、江振昌諸友之支持與協助,使得本論文得以順利完成,謹申致最大謝意!
東亞所兩年期間,蒙曹所長伯一在生活與學業上予筆者多方照顧,在此敬向曹所長致感激之忱!
因時間的倉促、資料的限制以及個人學識能力的淺薄,本論文疏漏之處極多,敬請諸位師友繼續賜予教正,俾筆者能更充實本論文有關問題的了解與繼續往後深入的探討。
|
4 |
印尼對中共外交政策之研究(2000-2005) / Indonesia's Foreign Policy toward China: 2000-2005鄧克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的逐漸崛起,已引起世界大國的關注,也因為中共的外交思維期待世界朝向多極化發展,加上中共為延續其經濟發展,需要和平的周邊環境以及爭取各項天然資源;因此,中共除改善與大國關係外,亦積極加強和區域國家的關係。與此同時,印尼自蘇哈托總統(Suharto)下台後,政治大幅革新,尤其在2000年大選後的新政府改變自1960年代以來的反共立場,懼怕中共政權而採取的謹慎保守政策,積極提升與中共的戰略夥伴關係。本篇論文即是藉由新古典現實主義,針對促使印尼對中共外交政策轉變之因果關係進行研究,並瞭解印尼近年來加強與中共之外交關係,對中共擴大其區域影響力具推動作用,且在亞洲能夠抗衡歐、美勢力的發展,甚至對國際格局產生一定之影響。
由於華人在印尼社會中掌握大部分的經濟實力,對印尼國家發展具有關鍵性的貢獻,特別是印尼在與中共進行密切交往的同時,亦不可忽略印尼華人所扮演的中介角色。也因為印尼華人大多數均喜好民主自由,故傳統上與台灣維持良好友誼關係,加上過去台灣的「南向政策」,使得台商赴印尼投資者相較於大陸為多;因此,印尼與中共加強關係,勢將會對兩岸關係以及台灣的對外經貿發展產生間接性的影響。
此外,雖然中共標榜「睦鄰外交」政策,並將與東協國家在2010年成立「中國與東協自由貿易區」,惟因大陸的外貿產品與東協國家,尤其是印尼在輕工業輸出品方面,例如紡織、鞋類等具有同樣質性,故經貿問題的協商將是該兩國主要的衝突點。不過印尼與中共彼此間在外交領域,則需要相互合作,一方面中共藉加強與印尼的關係,再透過東協組織擴大其對區域的影響力,可在亞洲對美國形成抗衡;另一方面,印尼也將尋求中共的政治支持,讓印尼能躋身於大國之林,至少是區域大國。
|
5 |
印尼華人幼師職業角色認同之研究 -以棉蘭地區為例 / The Role Identity of Indonesian Chinese preschool teacher in Medan羅頌惠, Florenc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來自一位80歲印尼華人幼兒園園長的啟發,思考「為何在她年長的時候還願意為幼兒園服務?」、「為何在沒有很好的薪資待遇,他/她們還是選擇成為幼師?」具體而言,研究目的是為了解印尼華人幼師職業選擇的歷程,探討她們為何擔任幼師,以及在進入幼兒園後的角色認同問題。
本研究立基於生命傳記研究取向,以即興(生命)情節訪談法採集棉蘭衛理二校幼兒園園長及三位工作年資滿10年以上的幼師生命故事。文本解析參照Andreas Böhm等學者所提出的「總體分析」及Fritz Schütze的文本解讀結構,完成四位個案成為幼師的故事書寫,再以Amia Lieblich, Rivka Tuval-Mashiach及Tamar Zilber所發展的敘事分析模式的「整體內容」及「整體形式」進行個案故事的解析,並運用倪鳴香在2000年提出的幼師職業認同發展三階段論 -「想像性職業認同」、「胚胎性職業認同」、「確定性職業認同」解析四位個案的職業認同的發展樣貌。最後則從「印尼的社會文化」及「基督教宗教信仰」兩個層面闡述華人社會脫離文盲以及看見幼教對人成長的重要性之認同意涵;認定幼師是服事上帝及受上帝揀選的恩寵。雖然印尼華人幼師沒有所謂的專業,但因為認同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他們選擇繼續留在幼兒園理服務至今。
|
6 |
印尼軍人政治角色之研究馬紹章, MA, SHAO-Z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計一冊,約七萬餘字,分七章十八節。
本論文旨在透過政策過程來分析印尼軍人之政治角色,其各章內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說明研究的動機、目的及限制。
第二章:檢討以往研究軍人政治角色的途徑,並提出本論文所採之途徑。
第三章:從主觀及客觀面向來勾勒印尼軍人本身的特徵。
第四章:分析、解釋印尼軍人自獨立後至一九六五年止政治角色色轉變的過程。
第五章:探討印尼軍人政權之下政策制定過程的開放性與制度化程度,並剖析軍人與
參與政策制定過程之勢力的關係。
第六章:論述印尼軍人政權所選擇的發展政策,並分析其原因、結果及可能的影響。
第七章:結論。
|
7 |
民族主義之演變與印尼獨立運動章鴻年, ZHANG, HONG-N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係以民族主義之觀念來檢討印尼獨立建國之成敗。全文一冊,連同導論共計七
章十四節,約七萬言。
在導論中,主要的目的在指出,民族主義乃社會動員之產物。
第一章 荷蘭殖民統治。本章在說明荷蘭殖民統治對印尼民族主義運動發展之影響。
第二章 民族主義運動之興起。本章在檢討荷蘭統治下印尼民族主義運動之發展。
第三章 日本佔領。本章在檢討日本佔領下印尼民族主義運動的變遷。
第四章 革命運動。本章在說明印尼人民反抗荷蘭殖民統治的革命行動。
第五章 獨立建國。本章主要在檢討印尼民族主義運動對印尼建國工作的影響。
第六章 結論。檢討印尼建國工作之成敗。
|
8 |
二次大戰後泰國與印尼華人社會地位之比較楊國駿, Yang, Kuo 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嘗試從社會地位的角度出發來分析比較泰國與印尼兩國之華人,時間則著重在二次大戰後之變化。文中之比較指標主要參酌Turner有關社會階層之三個面向的模式,再以華人為研究對象加以修改後,採取歷史文化、社會經濟與政治等三大指標進行比較研究。
透過各指標比較分析中可知,各指標之間的關係確實有著極大的相關。如歷史文化因素中,兩國原住民對待華人的態度,亦時常深深影響著戰後至今的兩國社會,在對待華人的相關政策中,更見印尼華人所處社會地位之不平等。而社會經濟因素中,華人們在經濟上所佔有的實力,時常被過度的誇大來強調,此亦由於華人在經濟活動中多數以商業為主的原因。由於華人資本的累積,使戰後在兩國中均能夠見到少數崛起的華人富商,這些華人富商的出現,在人口比例相對少於當地國總人口數的情況下,更讓人感到驚奇,以致於放大來看待整體華人在當地國的表現。其結果一方面反映出海外華人在泰國與印尼兩國所獲得的傲人成就外,一方面卻也讓人誤以為所有的海外華人均十分富有。這種誤解,對於一向寬厚看待華人的泰國而言,雖然沒有造成排華的情況,在印尼則反而被當地原住民做為排華的藉口,使多數僅是小資本經營的華人商店受到嚴重的傷害。 此排華暴動的擴大(如一九九八年之排華事件)雖然與印尼政府消極的作法有關,從上述諸因素之分析中亦可知,其仍與歷史文化及社會經濟因素有關。
由此可見,泰國華人相對於印尼華人而言,在當地各方面均持有較高之社會地位,更顯現印尼華人社會地位之不平等。若從政治、經濟及文化應享有之權利與義務觀之,雖然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印尼華人較泰國華人社會地位之差異,但是卻無法完全說明其真正的原因。在交互比較其歷史文化及社會經濟因素後,則可以進一步了解兩國華人社會地位差異的深層原因。此點可供如何提升兩國華人社會地位發展之參考,若比較泰國華人社會地位之發展,則更能充分表現出兩者之異同,並可供印尼借鏡。
|
9 |
印尼客工之宗教認同─以台北文化清真寺之印尼客工為例徐峰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主要關懷是了解印尼客工在台灣的異地認同,宗教信仰在其形成認同的過程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本研究認為在客工形成異地認同上,伊斯蘭信仰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印尼客工籌組相關的宗教性社團,使得原本社會關係斷裂的印尼客工,能在宗教組織的協助之下重新建立社會連帶,凝聚其共有的宗教認同。此外,宗教儀式舉行、飲食上的宗教規範都凝聚客工們對於伊斯蘭的認同,使得客工們在台灣中更加認同伊斯蘭信仰。本研究企圖與離散社群理論(diaspora)進行對話。在本研究的結果發現符合西方對於離散社群近來的研究結果,近來西方學界認為離散社群的認同不再僅是藉由歷史等記憶的方式形塑客工們的認同,離散社群的認同乃是在社會關係底下一個流動、變化的過程,在此社會關係底下認同永遠沒有停止。
|
10 |
領導效能與地方政府績效:一個對印尼地方政府首長的研究 / The Effective Leadership Behaviors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 Study of Regional Heads in Indonesia宜真, Dita Siti Nurhayati Anastasia Dilian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領導效能與地方政府績效:一個對印尼地方政府首長的研究 / Leadership crisis has been a sizzling issue for the past decade. The existing studies showed that due to the absence of the ideal characteristics of leadership,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centralization in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tended to give negative effects. Unfortunately, not enough evidences can be used as the guidance to overcome the negative effects. We believe that the leadership studies seemed to have been focused too much on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rather than “how”.
Four regions as well as their county/city leader were examined. We found that the four regions hav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achieving their objectives. Essentially, we affirmed that leaders have performed, the effective leadership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ly. Regarding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these leaders conducted different strategies and achieved different outcome. We conclude that they are two different styles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se are normative and alternative. They were normative because not only they used the regular approached perform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but the leader also acted normatively when achieving the objectives. For example, facilitate the poor with free education and health services. On the other, they were alternative because they have performed different approach and the leader acted out of the box. For example, by changing people’s mindset in helping the poor rather than giving them money. To do this, leader with alternative style invited privates to take part rather than depend merely on the government fund.
By adopting the existing leadership theories, the current study has explored the leaders’ behavior that contributed to their effectiveness. We believe that the current study’s findings will be a valuable contribution not only for the leadership studies but also to public administration.
|
Page generat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