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
  • 8
  • 1
  • Tagged with
  • 9
  • 9
  • 9
  • 9
  • 6
  • 5
  • 4
  • 4
  • 3
  • 3
  • 3
  • 3
  • 3
  • 3
  • 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灣電影中國族論述的轉變 / Nationalism in Taiwan's Film.

王俐容, Wang, Li-J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電影在不同的時期,負有不同的意識型態任務,早期的政策電影用來凝聚國民黨「正統中國」的意識,並有打擊台獨與反共的重要責任。隨著社會的開放,政策電影漸被淘汰,八○年代新電影興起,對過去「中國」論述具有汰舊換新的作用,將台灣本土意識的抬頭帶進電影中,並在八○年代末期的台灣電影中出現多元的國族論述。九○年代台灣電影活躍於國際影展,成為新的國族寓言,但也不免為了迎合西方的口味而加強自身的「東方形象」,逐漸有「中心化」的趨勢。
2

侯孝賢與蔡明亮之後:台灣電影於法國行銷之研究分析 / After Hou Hsiao Hsien and Tsai Ming Liang: A case study of promotion of Taiwan Cinema in France.

史靄琍, Stalens, Alize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海角七號在台灣上映之後,重新喚起了台灣觀眾對於國片的興趣。對於台灣的電影產業來說,海角七號象徵著該產業經歷一段長時間幽暗歲月後所出現的第一道曙光。回顧近二十年的台灣電影概況,雖然在1980年代,有一波新台灣電影浪潮,這時許多台灣導演試圖在國際舞台上角逐一席之地,著名的代表導演有楊德昌、侯孝賢、蔡明亮、李安等。其中侯孝賢和蔡明亮的作品深受法國觀眾的歡迎,並且大獲輿論好評,這也讓他們更容易爭取到一些國際的合作資源。不過,後來在2000年以降崛起的新銳導演,他們的作品所面臨的,又是怎麼樣的環境呢? 本論文針對台灣電影在法國的推廣來做為研究的主題,並且配合在世界著名的坎城影展所作的田野調查以及對於法國電影批發商的深度訪談來回答研究問題。本論文首先探討台灣新電影浪潮的背景以了解為何侯孝賢和蔡明亮兩位導演的電影能夠在法國受到推崇。而文獻資料也顯示,近期像是海角七號這類在台灣大受好評的電影,並沒有在法國獲得對等的口碑。事實上,在2008年以後以及海角七號所開創的票房以來,如果非蔡明亮或是侯孝賢兩位導演的作品,在法國只有引進兩部台灣電影:《停車》和《不能沒有你》。觀察台灣片商和坎城影展台北電影委員會可以發現,台灣其實並沒有花很多精力在歐洲推廣台灣的電影。除此之外,台灣與亞洲的電影在法國的市場,正面臨來自南美與非洲大陸等新興電影的強烈衝擊。另外,根據訪談的結果,法國片商普遍表達,在選擇要進口的台灣電影時,會偏好刻劃台灣社會議題的藝術類型電影,而不會去選擇商業類型,雖然就是這些電影在2008年之後重新受到了台灣觀眾的矚目。也就是說,即使台灣電影在一些小型的影展相當受歡迎,在歐洲這塊舊大陸的市場競爭力依舊是相當脆弱的。 / Since Cape No.7 was released in theaters in Taiwan, a new interest in local cinema was witnessed among Taiwanese audience. This movie represents the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for Taiwan New Cinema after enduring a long period of “sadness”. When New Taiwan Cinema began in the 1980s, a few directors managed to be under the spotlights on the international scene, such as Edward Yang, Hou Hsiao-hsien, Tsai Ming-liang and Ang Lee. Hou Hsiao-hsien and Tsai Ming-liang have been particularly well received by the French public and the good reviews movie professionals and critics there gave them, probably helped their films to the point of enjoying some privileged collaboration. However, how is the situation nowadays, when it comes to newer directors’ productions, directors from the 2000s? This thesis aims to study the promotion of Taiwan Cinema in France firstly, through a field study during the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Marché du Film de Cannes that takes place during the prestigious Film Festival of the same name and, secondly, by leading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French films distributors. After reviewing Taiwan New Cinema background and understanding how Hou Hsiao-hsien and Tsai Ming-liang are still highly welcomed and respected in France,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Taiwan Cinema that started to regain local attention doesn’t really attract French distributors’ anymore. Indeed, since 2008 and after the success of Cape No.7 in Taiwan, only two Taiwanese films that were not made by either Hou or Tsai have been distributed in France: Parking and No Puedo Vivir sin Ti. Observations of Taiwanese distributors and Taipei Film Commission at Le Marché du Film de Cannes revealed a lack of efforts to attract French or European buyers. Besides, Taiwan and Asian Cinema in general are facing a great opponent as French distributors are now being attracted to more emergent cinemas coming from South America and Africa. Furthermore, interviews with French distributors showed that the type of films French distributors were more likely to buy was a art house type of cinema that related to social issues in Taiwan as opposed to the rather commercial type of cinema that regain Taiwanese audience attention since 2008. Even though Taiwan New Cinema is still welcomed in some smaller scale film festivals, its future on the old continent seems fragile.
3

台灣電影推廣策略研究 / A study of promotion strategies among Taiwan cinema

陳冠樺, Chen,Kuan-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係探討台灣電影之推廣策略,始自日治時期,自戰後開始,以十年為一個研究單位,將台灣電影先行區分成六個階段,分別是:日治時期(1895〜1945年)、政權更替初期(1945〜1959年)、成長的六○年代(1960〜1969年)、沸騰的七○年代(1970〜1979年)、轉折的八○年代(1980〜1989年)與衰退的九○年代(1990年〜)。 本研究希冀從每一階段的分析觀察台灣電影推廣策略之演變,並了解台灣社經變遷與電影政策變革對台灣電影推廣策略之影響,另外,也會透過實際個案探討台灣電影使用的推廣策略。 日治時期,台灣無論經濟或社會層面,都必須依附日本核心,從電影片源與人才培養而論,台灣市場便要倚靠東京、上海與好萊塢,在電影的製作、發行、映演方面也都要依賴日本人參與、指導或投資。另外,日本也深諳電影做為「政治宣傳」工具之重要性,藉由電影的巡迴放映來教育台灣人民,使之方便納入日本殖民統治體系。 國民政府遷台後,政府對於電影拍攝緊緊把持,以確保電影中闡釋的文化或思維符合官方意識型態,遂傾全力支持六○年代健康寫實主義製造出來的電影烏托邦或七○年代愛國政宣電影激起的反共、仇日情緒,在這樣的情況下,電影推廣不斷地被泛政治化。八○年代之後的台灣,解除戒嚴,並開放黨禁與報禁,電影創作愈益自由,卻因政策失當和片商短視,使得體質已然不良的台灣電影更顯搖搖欲墜,推廣倍受阻礙。 台灣電影推廣策略的形式變遷,主要是從「人際傳播」開始,繼之「大眾媒體」強化,至今「公關活動」盛行。在內容方面,「人際傳播」階段有巡迴映演隊、踩街、廣告人、三輪車等等,但仍以「報紙宣傳」為電影宣傳主力,是為使用最早且最廣泛的廣告媒體;迨六○、七○年代電視普及之後,「大眾媒體」較以往更加強化,「電視宣傳」開始大量露出;九○年代,因台灣電影式微,預算緊縮,舉辦公關活動如座談會、首映會、影展變得頻繁,業者更傾向使用較低成本的「議題操作」使電影本身因話題性吸引消費者注意,藉此獲得大量曝光。
4

「台灣黑電影」紀錄片之創作與意義 / "Taiwan Black Movies"--The Making and Meaning of a Documentary

侯季然, HOU, CHI-J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片以1979年至1983年間台灣盛行之「社會寫實片」為紀錄題材,片名「台灣黑電影」乃諧仿「台灣新電影」而來,意指「社會寫實片」不論在內容、形式與社會評價上,皆與「台灣新電影」全然相反之黑暗與通俗氣質。 「社會寫實片」的主題包括犯罪、色情與暴力,一直被論者認為是粗製濫造且壞品味的商業類型,本片企圖將「社會寫實片」的內容與其生產當時的政治社會情境連結,舉例說明「社會寫實片」的黑暗影像乃是當時社會集體壓抑與焦慮的轉化。 本創作報告分為四個部分:一、前期企畫:說明本片拍攝動機、內容綱要、形式思考及預期成果;二、拍攝紀錄:包含本片實際攝製期間的工作進行紀錄;三、影片推廣及宣傳:說明本片的推廣方式、映演紀錄、觀眾反應及宣材製作;最後則為導演完成此紀錄片案後的拍攝後記。 / Prevailing in the early 80's in Taiwan, "social realistic movies," also referred to as "black movies," were suffused with crime, sex, and violence. Though box-office hits, black movies are often regarded as distasteful and cheap in film history. Paralleling these movies with political or social events at the time, however, one will find that they were in fact a reflection of the widespread suppression and anger people felt towards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 As the early 80's was a time when Taiwan underwen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the transfer of political powers, the morbid and shocking images in these films seemed to have spoken for the society's collective fear of uncertainties in a tumultuous period. This report devided 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motive and the plan of “Taiwan Black Movies” film making. The second part is the making record of the film. Follow the third part contains the screening and promotion of the film. The final part is the director note after the film making plan completed.
5

當前台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1989-1993) / The Taiwan Film Industry (1989 - 1993): A Political Economic Perspective

魏玓, Wei, T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四、五年來台灣電影環境有一些極為特殊的現象。一方面自一九七0年代中期以降,台灣電影工業在生產方面的蕭條,至今已演變到相當嚴重的狀況;另一方面,部份本地電影卻在國際影展上普遍獲得好評,屢獲大獎。凋敝與光鮮之間,有著強烈的對比。不僅如此,國家對電影工業史無前例地高度關注;台灣、香港、中國大陸這「兩岸三地」的電影經濟互動頻繁;還有本地電影業者與錄影帶、有線電視等新傳播科技的分合關係……種種這些現象,在當前交織出一幅特殊且紛亂的台灣電影環境圖像。   本研究試圖以各類電影工業資料的整理與分析,來具體描繪出種種存在於當前電影環境的特殊現象,並說明當前電影工業的結構與運作狀況。而後將這整體電影工業狀況置放於更大的政治與經濟脈絡下,探討一九八0年代以來電影工業的發展過程,並主要從國家電影政策與電影市場動態這兩層次的影響,來分析為什麼會演變出目前電影工業的面貌。由此辨明當今台灣電影工業發展的真正問題所在,並藉以提出較為適切的政策制定與產業營運的思考方向。   研究指出,台灣電影工業生產量五年來持續迅速下跌,票房收入也極差。市場中充斥美國與香港影片,瓜分掉大筆資源。但少量的本地製片中,又在內容與形式方面有呈現兩極化的現象:一部份為製作粗糙的低俗娛樂電影,一部份為製作較嚴謹的藝術電影。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源自於早期國家設定了電影的商業娛樂取向以及依賴外來影片的電影市場供需狀況,在時間推移之中,美國與香港的通俗娛樂電影逐漸成為市場主流,大部分觀眾的電影品味也受到嚴重影響。於是台灣發行部門將資源轉向外來影片之發行,並集中於少數公司壟斷了發行管道,而台產影片在製片資源上的缺乏在娛樂性技術性上則更無法追上外來影片,產量與票房愈來愈少。除了這一趨勢隨著經濟自由化而愈形嚴重之外,八0年代以後架構於貧富差距拉大之上的文化品味分化,少部份文化資源較豐富的人也形成藝術電影市場。於是低成本的台產藝術電影有了基本生存條件,而低成本的娛樂電影也滿足了市場中最底層的縫隙。而不管是哪一類電影,受國外之電影標準的影響都愈來愈大。   因此研究建議,國家政策應從限制外片進口、化解發行管道壟斷,以及積極輔導獨立製片公司三方面齊頭並進,方能解決台灣電影生產日趨沒落的危機。而獨立製片公司、創作者,與評論者則應集結起來以較大的力量來制衡主要公司的壟斷,並監督國家進行改革。
6

2000-2010年台灣電影預告片研究與模式探求 / The study of 2000-2010 Taiwan movie trailers and model exploration

李培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目的是從電影敘事和互文理論的角度去了解台灣電影預告片的風格模式為何?以好萊塢電影預告片為參照點,了解台灣電影預告片操作什麼元素來吸引觀眾?與好萊塢電影預告片有何差異?更重要的是透過研究者對台灣電影預告片剪接師的訪談資料,了解台灣電影預告片的產製環境和流程,完整了解台灣電影預告的生成,並試圖發現可能有的台灣電影預告片模式。   本研究以2000年至2010年國片票房前十名為研究樣本,首先依據製作規模與資金來源等將十部影片分成三類,並依據好萊塢電影預告片模式特徵,將文本分成敘事、視覺文本、聽覺文本、明星等四元素,分析三類別的預告特徵。   研究結果發現,不同的製作規模會影響台灣電影預告片風格,有國際資金與國際團隊規模製作的準好萊塢電影預告片,模式特徵與好萊塢電影預告片相似,重場面、類型、明星等,強而有力的視覺呈現是其重點與賣點;有亞洲資金與兩岸三地團隊製作的類好萊塢電影預告片,預告片的剪接技巧特徵仿效好萊塢預告片的同時,將場面和明星的不足,轉移到以衝突和人物為中心,故事輪廓漸浮現。   只有本土資金和傳統台灣電影手工業製作條件的演化中的台式電影預告片,呈現出明顯不同的電影預告片特色,此類別以故事來包裝,從本土出發,放入象徵台灣的符號、語言,並且嘗試不同技法來填補場面、類型、明星的不足,像是電影主題曲、大量演員、字卡、各大影展獎項等,利用其他元素來強化影片豐富度,敘事與聽覺變成揮灑創意的文本,補足視覺文本的不足。   本研究預期藉由台灣電影預告片的文本分析和產製端的訪問,形塑出台灣電影預告片的風格,並且進一步找到適合台灣電影預告片發展模式,增加台灣電影預告片整體效益。 /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styles of Taiwanese movie trailers from the film narrative and intertextual perspectives. First of all, we need to determine elements used in Taiwanese movie trailers and what differences these elements have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in Hollywood movie trailers. Moreover, we have to understand conditions and processes of producing those trailers by interviewing trailer editors in Taiwan. By doing so, we will be able to categorize different types of Taiwanese movie trailers. Based on four major elements of Hollywood movie trailers, namely, narration, visual, audio and star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trailers in Taiwan cinema: Quasi-Hollywood trailers, Hollywood-like trailers, and Taiwan local movie trailers. It is hoped that the study findings might help Taiwan cinema to maximize effects of its movie trailers.
7

台灣電影產業生存策略 2004 ~ 2006 / 從韓國電影市場解析台灣現況

游士賢, Yu, Shih-Hsi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原名是「台灣電影產業的競爭策略2004~2006」,訂定時限是因為在三年內實施,可能會有效,超過時限就不敢奢言了。最後更名為「台灣電影產業的生存策略2004~2006」,把「競爭」(Competitive) 改成「生存」(Survival) 的理由是因為台灣電影根本沒有國際競爭的條件。從1998年進入WTO談判,台灣全面棄守電影產業之後,現在提出來的任何方案幾乎都只能勉強求生存。副標題的原名是「從韓國和中國大陸電影市場解析台灣電影產業現況」,因為對中國大陸電影市場的動態難以掌握和取得原始資料的困難,故更正副標題為「從韓國電影市場解析台灣現況」。 本研究在結構上分為幾個部分: 首先是台灣電影相關研究的整理,對過去近三十年有關台灣電影研究之文獻與發展作一釐清,並且將電影產業相關之研究匯整制表,除了勾勒出有關台灣電影產業主題研究之脈動外,也希望避免未來有太多研究人才耗用在相同的題目上。因為在台灣國產電影持續走低的情況下,相關電影產業研究的數量卻反向的大幅增加,顯示有太多對電影有興趣的人找不到適當的事情做。 其次是韓國電影產業近年的崛起,從1998年韓國電影工業復興以來,政府的幾項重要決策和民間群策群力的表現,讓韓國取代香港成為亞洲成長最快的商業電影重鎮。另外是中國大陸電影市場的興起,和從2000年開始,台灣的電視「偶像劇」蓬勃發展:外銷亞洲,並快速且大量吸納電影人才的現象,對照台灣電影業的頹圮,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關於台灣電影產業的發展,本研究只簡述1895年台灣有電影以來到1980年的簡史,因為重點在於八O年代以後的發展,特別是針對1983年開始的「台灣新電影」至今對國片的影響;以及目前亞洲電影市場的現況、和根據市場情報,以迴歸分析和預測模型來作2004年以後未來三年的台灣電影市場預測。 電影產業的重要性 (包括在文化上、經濟上),前人已有相當多的論述,因此這篇論文想探討的問題主要是在政府政策上、以及產業策略上,台灣電影能夠解決目前困境的方法。政府政策上,包括:現行「國片輔導金」發放標準的檢討、國片票房獎勵辦法、「國片」認定標準修正、企業投資抵稅方案、「國片」專映戲院……等方案;以及產業策略方面,與中國大陸合資開拓新市場的可能性、援引台灣「偶像劇」的行銷通路發展亞洲區域市場、引進好萊塢資金的幾種模式……等等。這些可行方案的研究,目的在於從市場現況研判當中,找到確實可行的方法。其適用有效的時間應該在三年以內,也就是說,2004年如果實施這些方案的話,到2006年應該就會看到效果。因為超過三年以上,亞洲市場的變化對台灣電影產業的影響只會加劇,不會減少。 另外,本研究以「全球化」和「都會化」作為台灣電影產業未來發展的結論。在實際的作為上,台灣電影圈從政府、產業界、創作者和工作者,都必須撇開枝枝節節的內部爭鬥,平心靜氣的看清楚國際潮流的無情和現實。「全球化」和「都會化」的內容,才是台灣電影工作者、甚至文化創意產業工作者有機會走向亞洲的生存之道。絕對不是現在眾口鑠金的「本土化」、或綠色思維的「在地化」,能夠讓內容產業工作者有機會在亞洲立足。 具體一點的說明「全球化」和「都會化」的意函。從內容產業、或創意產業的角度分析,以「全球化」和「都會化」為指標,在亞洲排名的先後順序分別是:東京、漢城、香港、台北、上海或北京。這一點可以從觀察電影、偶像劇、甚至音樂……等文化內容商品的出口流向得到證明。拍攝上海、北京的都會上班族故事,這樣的內容拿到前面四個地區放映不會有票房;相反的,東京偶像劇拿到後面四個地區播放,沒有任何人敢質疑它的現代感,韓國偶像到中國大陸、香港或台灣完全可以暢行無阻。這也非常具體的解釋了,為什麼台灣的「流星花園」、「幾米」、「周杰倫」、「張惠妹」、甚至「王文華」……等流行現象可以行銷到中國大陸和東南亞;而同一時期的《鐵獅玉玲瓏》、《台灣霹靂火》、《流氓教授》、《鄭成功》、甚至「明華園」……只能夠在台灣行銷,市場也只有台灣,最多不會超過福建、廣東。 如果捨此而就佊,還是強調「本土化」的話,那麼台灣未來面臨競爭的對手就不會是東京、漢城、香港、上海和北京;而是杭州、長沙、成都、青島、瀋陽、安徽和新疆……;更悲慘的話,會是曼谷、河內和新加坡。 其他所有本研究所討論的,都只是技術問題而已。
8

台灣電影產業環境與競爭力研究 / The study of the Taiwan film industry environment and its competitiveness

葉軒晨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研究台灣電影產業環境及其競爭力,並透過研究給予電影產官學界在電影產業發展上的建議。研究方法是透過市場集中度瞭解目前台灣電影三大部門──製作業、發行業及映演業的市場集中情形,確立台灣電影產業之產業結構;再者,以麥克‧波特提出之產業環境類型檢視,瞭解其產業環境現況;最後以前兩步驟之結果為基礎,再經由鑽石理論之六大構面分析台灣電影產業在各項分析面向上的優、劣勢及可能的發展機會,彙整出台灣電影整體產業發展中,政府擬定政策、業者思考經營決策及電影產業學術研究上未來可行性的建議。 / The main scop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environment of film industry in Taiwan as well as its competitiveness. Also, throughout the research, opinions towards the film academia in the film industry shall also be elucidated. The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via acquaintance of concentration ratio of the three main parts in a film industry—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nd exhibition; furthermore, to clarify the production structure of the Taiwan film industry. Also, the current industry environment is evaluated by Michael Porter’s survey method. Lastly, based on the two aforementioned procedures of result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iamond theory altogether,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Taiwan film industry regarding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and the relevant topics shall be further discussed.
9

台灣電影如何利用國際影視市場展進行國際發行之探討-以釜山與香港市場展為例 / Exploration of international distribution for Taiwan cinema via international film market:case studies of Asia film market & HK filmart

邱詩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有鑑於台灣市場狹小,本地電影公司較難自給自足,基於台灣電影產業未來永續發展的前提下,應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獲取利潤以支撐本地產業。然而由於台灣本土電影長期票房低落,美商八大發行系統基於商業考量,較不願發行國片,因此台灣電影通常選擇獨立發行公司或代理商協助進入市場。而前述拓展海外市場之最佳管道為「國際影視市場展」。透過市場展以爭取發行之優勢在於其經費成本較低、參與集會成員廣且眾,適合預算與知名度較低、題材較不商業的台灣電影爭取曝光進而取得國際發行管道。基於以上背景,本研究以台灣電影於「國際影視市場展」中爭取國際發行與販賣海外版權為主題,以通路理論為基礎,經由針對「2009年釜山亞洲電影市場展」與「2010年香港影視市場展」兩項活動進行實地考察並訪談與會者,同時選擇《刺陵》與《父後七日》兩部台灣參展電影做為研究個案,訪談負責該片國際發行與版權銷售的電影工作者,以瞭解並分析評估個案在國際發行與國際市場展活動、交易的策略及執行成效。 本研究發現:第一,華語電影在國際市場的發展,由於卡司、語言文化,與影像風格等因素而有所侷限,宜將重心先著力於華語市場,再依序拓及亞洲市場與非亞洲市場將較符合經濟效益;第二,台灣電影的風格、題材等因素是台灣電影在國際接受度不高的主因,而台灣電影人口市場狹小加上長期以來票房不佳,導致投資方信心不足,則相當程度侷限本土電影的拍片規模。儘管台灣電影現階段規模較小,但仍可透過強化故事內容、題材層次等方式來拍攝品質精良的中、小型電影,再透過有效的宣傳包裝來塑造電影形象;第三、台灣缺乏類型電影,導致操作空間與可行銷性低,若未來選擇走藝術電影類型,將面臨藝術電影市場競爭激烈,以及亟需提昇藝術層次的問題。最後,就國際發行策略而言,若能從電影主題與劇本開始就鎖定目標市場,再根據市場偏好修正製作方向,進而藉由參與國際市場展、影展等途徑爭取曝光,將是台灣電影突破海外銷售瓶頸的良方。

Page generated in 0.037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