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8
  • 13
  • 5
  • 2
  • Tagged with
  • 20
  • 20
  • 8
  • 7
  • 7
  • 7
  • 6
  • 6
  • 6
  • 6
  • 6
  • 5
  • 5
  • 5
  • 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創新產品的資源拼湊與價值實現之研究:採新資源基礎觀點之定性與定量分析

陳意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新產品開發是一個資源組合的過程。創新產品的設計與推出,不僅攸關廠商參與市場競爭的機會,更影響其未來生存發展的空間。在過去相關研究中,較側重於探討市場面的商品效果,強調功能、介面設計,以及樣式美觀等因素,也因此忽略了開發過程中資源取用的「成本」問題。雖有部分研究試圖以資源基礎觀點探討廠商能耐與產品開發績效之間的關係,卻僅圍繞在檢視資源的「組合效率」與「組合效果」,如加速開發流程、提升生產速度,以及提高產品的品質與績效。 然而,創新產品具有「推陳出新」的特質,即強調資源的重組與新組合的實現(Schumpeter, 1912)。不過,關於資源的組合論述,卻過於籠統,並未觸及組合的建構內涵,也甚少探討投入組合的單一素材,其多重應用的可能性,亦即「資源發明」的議題。因此,本研究以人類學家Lévi-Strauss(1966)提出的拼湊(bricolage)概念,探討開發創新商品的資源拼湊與價值實現,以填補資源基礎觀點的不足。 本研究採取質性與量化並行的研究策略。針對創新產品的發展歷程實施以敘述生命故事、回溯創作史為核心的敘事研究,透過先導個案澄清分析架構,爾後進行驗證式個案研究及量化研究,使變數的衡量與關係的驗證,得以在第二階段實施。 研究發現,資源在創新商品的開發活動中扮演關鍵角色,廠商若取用成本較低的一般性資源,不僅有助於降低「資源組合成本」,也較能快速啟動資源重組活動。此外,較為豐厚的資源初始狀態,也可在開發創新商品時,增加重複進行多次實驗的機會,透過不斷地資源重組、摸索元素之間的連結關係,以促進學習效果,並累積「工多藝熟」的能耐,進而堅實組合的結構與秩序。 另一方面,一般性資源通常被視為無用或毫無價值,因此必須能賦予資源新生命,進而與其他元素重新組合,才能創造「無中生有」、超越資源既有價值水準的創新商品。而發現資源多重應用的基礎,即為拼湊能力的建立,代表對資源特質的觀察力、區辨性、重新連結能力、實作以及學習能力。 從理論上而言,本研究探討萌芽階段的創意團隊,藉由拼湊一般性資源而點燃創新能量並實現價值的關鍵因素,不僅擴展資源基礎觀點的適用性,亦開啟「新資源基礎觀點」之理論面向。在實務上,本研究透過系統性地觀察及分析小型創新商品的開發活動,彰顯拼湊能力的重要性。而對於有意願投入或開發創新商品的團隊,本研究亦提供一個資源取用的整體性架構與創意思考的空間。
12

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之價值攸關性-以我國上市櫃銀行及金融控股公司為例 / Value relevance of unrealized gains and losses on available-for-sale securities: example of listed bank and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in Taiwan

羅雅馨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採用Sloan(1996)架構,以Mishkin(1983)測試市場效率性,欲探討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以下簡稱未實現損益)之價值攸關性,研究結果如下:盈餘預測模式(earning forecasting model)顯示,從未實現損益之變化觀察出金融控股公司似乎有Shefrin and Statman(1985)處分效果(即當期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會於下一期實現,增加下期備供出售金融資產已實現利益),因此當期未實現利益能預測下一期盈餘,而銀行業則無處分效果,其未實現損益不具預測性;合理定價模型(rational pricing model)顯示,只有金控公司未實現損益對異常報酬率達到邊際(10%)顯著,且異常報酬率為隔年六月至後年五月的累積異常報酬率(CAR)與購買並持有報酬率(BHAR)才存在此現象,而不管是銀行業或是整體樣本來看,未實現損益並未被合理定價;結合二個模型測試市場效率性,發現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不具市場效率性,而金融工具評價損益則具有市場效率性。 /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value relevance of unrealized gains and losses on available-for-sale securities(hereinafter “UAFS”) by adopting the framework of Sloan(1996) and using Mishkin Test(1983) to examine the market efficiency. The reults are as follows: The earnings forecasting model shows that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UAFS is predictive of one-year-ahead earnings. It seems that the change of UAFS of financial holdings consists with the theory of disposition effect of Shefrin and Statman(1985) which suggests that investors tend to realize the gains of securities in the next period while hold loss securities. Therefore, it is likely that UFAS could forecast next period earnings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The rational pricing model shows that only UAFS of financial holdings are rationally priced with marginal significance through abnormal returns (CAR and BHAR) for the period beginning five months after the firm’s fiscal year-end through the fifth month after the next fiscal year-end, whereas the coefficients of banks or all sample are insignificant. Combinig with the two models to test market efficiency, this study finds that unrealized gains and losses on available-for-sale securities are inefficient while the valuation gains and losses on financial instruments are efficient.
13

資產配置,波動率與交易密集度 / Asset allocation, Volatility and Trading Intensity

張炳善, Chang, Ping S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探討具有捕捉交易密集度特性的波動率測度模型是否能幫助投資者改 善其資產配置的決策。因此,本文分別考量了利用兩種不同價格抽樣方式所計算 出來的實現波動率 (realized volatility) 模型: (1) 日曆時間抽樣法 (calendar time sampling scheme) 與 (2) 交易次數時間抽樣法 (transaction time sampling scheme)。相較於另一廣為應用的一般化自我迴歸條件異質變異 (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 模型而言,這兩種實現波動率模型的優點除了在於它們可以捕捉日內資產報酬率的動態變化之外,交易次數時間抽樣法更可以另外捕捉市場的交易密集度。因此利用交易次數間抽樣法所計算出的實現波動率相對提供給投資者較多的訊息。本文利用了West, Edison and Cho (1993) 所提出的資產組合期望效用模型衡量三種波動率測度的預測績效:(1) 實現波動率 - 日曆時間抽樣法 (2) 實現波動率 - 交易次數時間抽樣法 (3) 指數型一般化自我迴歸條件異質變異 (Exponential 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我們的實證結果發現,只有在投資者風險趨避係數越小的條件下,此三種波動率測度模型兩兩之間才有較大的期望效用差距;另外,有趣的是,當市場存在異常的交易波動現象時,交易次數時間抽樣法下的實現波動率所產生的期望效用值總是不輸給另外兩種波動率測度模型的結果。 / 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volatility measures that account for trading intensity would help investors make better decisions in their asset allocation. Specifically, we consider two versions of realized volatility (RV), namely, one (RV-C) constructed by regular calendar time sampling, and the other one (RV-T) constructed by transaction time sampling. Comparing to models in the GARCH family, both of these two RVs can capture intraday variations of asset return dynamics. In particular, the RV-T incorporates intraday trading intensity, and hence provides even mor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investors. With the utility-based approach developed by West, Edison, and Cho (1993), we compare the predictive performance of RV-C, RV-T, and the EGARCH model in terms of utility generated with each of these three volatility measures. Our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ree measures differ from each other mostly when investors are less risk-averse. Most interestingly, the time-deformed RV-T weakly dominates the RV-C and the EGARCH model when the markets are extremely volatile.
14

S&P500波動度的預測 - 考慮狀態轉換與指數風險中立偏態及VIX期貨之資訊內涵 /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S&P 500 Risk-neutral Skewness and VIX Futures for S&P 500 Volatility Forecasting:Markov Switching Approach

黃郁傑, Huang, Yu Ji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探討VIX 期貨價格所隱含的資訊對於S&P 500 指數波動度預測的解釋力。過去許多文獻主要運用線性預測模型探討歷史波動度、隱含波動度和風險中立偏態對於波動度預測的資訊內涵。然而過去研究顯示,波動度具有長期記憶與非線性的特性,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非線性預測模型對於波動度預測的有效性。本篇論文特別著重在不同市場狀態下(高波動與低波動)的實現波動度及隱含波動度異質自我迴歸模型(HAR-RV-IV model)。因此,本研究以考慮馬可夫狀態轉化下的異質自我迴歸模型(MRS-HAR model)進行實證分析。 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以下三點: (1) 以VIX期貨價格所隱含的資訊提升S&P 500波動度預測的準確性。(2) 結合風險中立偏態與VIX期貨的資訊內涵,進一步提升S&P 500 波動度預測的準確性。(3) 考慮狀態轉換後的波動度預測模型是否優於過去文獻的線性迴歸模型。 本研究實證結果發現: (1) 相對於過去的實現波動度及隱含波動度,VIX 期貨可以提供對於預測未來波動度的額外資訊。 (2) 與其他模型比較,加入風險中立偏態和VIX 期貨萃取出的隱含波動度之波動度預測模型,只顯著提高預測未來一天波動度的準確性。 (3) 考慮狀態轉換後的波動度預測模型優於線性迴歸模型。 / This paper explores whether the information implied from VIX futures prices has incremental explanatory power for future volatility in the S&P 500 index. Most of prior studies adopt linear forecasting models to investigate the usefulness of historical volatility, implied volatility and risk-neutral skewness for volatility forecasting. However, previous literatures find out the long-memory and nonlinear property in volatility. Therefore,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nonlinear forecasting models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for volatility forecasting. In particular, we concentrate on Heterogeneous Autoregressive model of Realized Volatility and Implied Volatility (HAR-RV-IV) under different market conditions (i.e., high and low volatility state). This study has three main goals: First,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VIX futures prices could improve the accuracy for future volatility forecasting. Second, combining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risk-neutral skewness and VIX futures to enhance the predictive power for future volatility forecasting. Last, to explore whether the nonlinear models are superior to the linear models. This study finds that VIX futures prices contai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for future volatility, relative to past realized volatilities and implied volatility. Out-of-sample analysis confirms that VIX futures improves significantly the accuracy for future volatility forecasting. However, the improvement in the accuracy of volatility forecasts is significant only at daily forecast horizon after incorporating the information of risk-neutral skewness and VIX futures prices into the volatility forecasting model. Last, the volatility forecasting models are superior after taking the regime-switching into account.
15

關於選擇權市場處置效果與相似度衡量期貨交易策略的兩篇論述 / Two Essays on the Disposition Effect of the Options Market and Similarity-based Futures Trading Strategies

邱信瑜, Chiu, Hsin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篇論述討論處置效果於選擇權市場的實證。處置效果係指投資人在處分資產時,傾向盡快賣出有未實現利得的投資部位,並且繼續持有有未實現損失的投資部位的行為偏誤現象。文獻上有關處置效果的實證多半集中在股票市場而少有於選擇權市場的實證。選擇權市場一般認為是具有私有資訊及較具備金融知識與經驗的投資人會選擇交易的市場。本文實證處置效果在指數選擇權市場上的影響。我們認為對於選擇權投資人來說,價內外程度是最重要且顯而易見的資訊,是很直觀可以衡量可能利得及損失的參考點。相較於傳統衡量根據過去交易價格所形成的未實現損益指標,價內外程度更能吸引投資人的注意力。以本文所提出的基於價內外程度衡量之賣出傾向指標(Moneyness-based Propensity to Sell, MPS)以及根據Grinblatt and Han (2005)所形成的調整後未實現資本利得指標(adjusted Capital Gains Overhang, ACGO),每周將買權(賣權)排序成五等分後,我們發現持有最高等分的MPS或ACGO的買權(賣權)並賣出最低等分的買權(賣權)所形成的投資組合能夠產生超額報酬,顯示處置效果在指數選擇權市場亦存在。利用雙重排序(double sorting)的方法,我們發現MPS相較於ACGO,是較能夠在選擇權市場捕捉處置效果的指標。第二篇論述討論相似度衡量策略在期貨市場獲利的可能性。文獻上對於技術交易是否能產生顯著的報酬結果並不一致,然而實務上分析過去的價格走勢並使用技術指標所產生的訊號,是廣泛被接受的。現有測試技術交易指標獲利能力的文獻,通常假設投資人在實證測試的樣本期間一致性的參考某個交易指標產生的交易訊號並依此交易。然而實務上投資人可能同時參考不同的交易指標,每次交易可能根據不同交易指標所產生的訊號,且投資人會從歷史交易價格走勢中尋找類似於現有走勢的狀況,以這些歷史走勢接續的報酬率做為現有走勢未來報酬率的預期值。本文中我們提出一個較符合實際狀況的決策過程來描述技術交易投資人的行為,並重新檢視技術交易的獲利能力。我們提出的決策過程包含三個步驟。首先投資人建立一個特徵向量,包含投資人所認為足以預測未來報酬率並足以描述現況的指標。第二個步驟,投資人從過去某段期間中尋找相似於現有特徵向量的歷史狀況,並以這些歷史狀況接續的報酬率來作為預測的根據。最後,投資人依照過去的歷史狀況與現在有多相似,作為接續報酬率的加權權重,並以相似度權重加權平均報酬來做為未來報酬率的預測值,我們將依照相似度加權報酬所產生交易訊號所形成的策略稱為相似度衡量交易策略(Similarity-based trading rules)。我們檢視相似度衡量交易策略在九個不同的期貨市場中的獲利能力,在考量data-snooping及交易成本後,每日相似度衡量交易策略仍在其中六個市場中獲得顯著的報酬率。 / The disposition effect, which refers to the tendency of investors to selling their winning investments too soon and to hold losing investments too long, has been well-documented in the extant literature. However, while empirical researches focus on examining the behavioral bias in the stock market, littl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option market, where most informed investors and sophisticated traders gather. This essay tests for the disposition effect on the index options market. We argue that moneyness, the most salient and readily available information for option investors, is a natural reference point for potential gains and losses, which likely attracts market participants’ attention more than traditional measures that are based on past trading prices. Based on the Moneyness-based Propensity to Sell (MPS) measure that we introduce and an adjusted capital gains overhang (ACGO) measure of Grinblatt and Han (2005), we find that a strategy formed by buying calls/puts in the highest MPS or ACGO quintile and selling those in the lowest quintile would generate significant abnormal returns, 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the disposition effect. Using double sorting method, we find that the MPS is better as a measure in capturing the disposition effect on the options market than the ACGO. While the literature documents mixed results for the profitability of technical trading rules, the use of technical buy/sell signals based on analyzing past prices is widely accepted by practitioner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esting 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technical trading mostly assumes that a technical investor consistently makes investment decisions based on the buy/sell signals according to one particular trading rule during the entire sample period. However this may be far from reality. Technical investors may simultaneously make predictions based on different technical indicators and follow different technical signals. Furthermore, they analyze historical price patterns that are similar to the current market condition and make assessment of future returns based on the subsequent returns of these similar patterns. The process is known as charting. We attempt to propose a more realistic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at incorporates the similarity-based predictors to account for technical investors’ decisions in the real world and reexamine the profitability of technical trading rules. The proposed process includes three steps. First, the investor attempts to predict future returns based on a vector of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sufficient for his assessment of the future returns and to depict the present scenario of the stock market. Second, the investor searches for the similar patterns in a specific time window prior to the current date and make an assessment of the future returns based on how similar these past patterns and the current pattern are and how rewarding the subsequent returns of the similar patterns are. Third, the investor is assumed to form a similarity-based indicator which is an assessment of the future returns depended on the similarity-weighted average of all previously observed values of the subsequent returns. The technical investor is then assumed to buy/sell according to the signals generated by the similarity-based trading rules (SBTR). We examine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SBTR in nine futures markets and fin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and robust returns after considering the data-snooping adjustments and transaction costs in six of the nine markets.
16

台灣與日本金融危機之比較研究 / Copmartive Study of Financial Crisis Between Taiwan & Japan

王建民, Wang, Chien-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金融危機的理論模型可分為:1.第一代模型:基本面惡化。2.第二代模型:傳染蔓延效果。3.第三代模型:預期心理效果。 二、台灣發生金融危機的成因為:1.土地投機過深。2.股票持有過多。3.交叉持股,過度融資。4.借殼上市。 三、台灣發生金融危機的後果為: 1.資產價格下跌,影響家計消費。2.經濟成長率下降。3.銀行業逾放比率增加、資產品質惡化、退票比率增加、資產報酬率下降。 四、台灣發生金融危機政府採取的因應對策及其效果為:1.一般性管制。2.選擇性信用管制。3.調降金融業營業稅:降稅所增加的盈餘,幫助銀行沖銷呆帳,降低逾放比率。4.金融業合併:(1)業務同性質很高,將以節省成本為主要目的。(2)官股成分的銀行進行合併。5.展延問題企業本息攤還半年。6.護盤:(1)企業界護盤:釀成母子公司財務危機。(2)財政部成立「股市穩定基金小組」。7.銀行業不動產擔保品需於兩年內處分完畢。8.限制分行設立家數,誘導新銀行承受信用合作社。9.嚴禁抽銀根,以配合政府紓困政策。 五、日本發生金融危機的成因為:1.政界、官員、財界與黑道操縱股價。2.交叉持股,過度融資。3.土地投機過深。4.大藏省及日銀失職。5.決策當局無法適當處理。 六、日本發生金融危機的後果為:1.經濟成長停滯。2.企業部門財務結構惡化、破產家數及債務創新高。3.失業率創新高。4.財政赤字惡化及國民負擔增加。5.金融機構債信評等下降、資本適足性規定與股、匯市重挫導致金融機構惜貸。6.銀行業逾放比率增加、資產品質惡化、資產報酬率下降。7.資產價格下跌,影響家計消費。 七、日本發生金融危機政府採取的因應對策及其效果為: (一)振興景氣方案成效評析:自1992年起推出多次振興經濟方案,惟未進行制度面及供給面結構改革,銀行龐大呆帳問題一再拖延,財政赤字不斷擴大。 (二)租稅政策成效評析: 1997年提高消費稅稅率並廢除特別減稅措施,且增加醫療保險自負額,同時公共投資減少3兆日圓,被認為是振興經濟的絆腳石。 (三)貨幣政策成效評析:貼現率由1993年8月30日的6%逐漸調降至歷史新低點,但寬鬆貨幣政策的效果,幾乎無法發揮。 (四)金融改革成效評析:1.1996年:實施金融大改革,逐步解除金融市場各項管制,期望在2001年可以與紐約、倫敦的金融市場並駕其驅;但卻在1997年中為金融風暴所阻。2.1997年:(1)通過日銀法修正法案,賦予日銀自主性。(2)大藏省改革法案,可下令銀行停止營業,而不再採行事前指導與保護。3.1998年:實施(1)「新外匯化」、「金融系統改革法」、「金融機能安定化法」、「存款保險修正法案」:以公共資金購買特別股方式挹注銀行資本,由於挹注金額過低,且外界對審查過程質疑甚深。(3)實施「金融再生法」:成立「金融再生委員會」,解決問題銀行;同時合併住專管理公司與處理回收銀行:專司負責處理銀行不良債權;惟面臨適任人選不足的問題。同時與大藏省共同管理,故其「獨立」、「專責」的角色亦受到質疑。 (4)實施「金融早期健全法案」:率先對受困的金融機構提供援助。4.1999年:對大型銀行、地方銀行的官方資金投入期限至2001年3月底止,防金融界的過度依賴。5.2000年:成立金融廳,強化金融體系,確保金融管理的透明化,加強與國際合作為職志。 八、台灣與日本金融危機的比較 (一)相同點:1.外債小於外匯存底。2.內債赤字逐漸擴大。3.貿易收支都有盈餘,惟貿易盈餘與國內投資有趨緩的現象,造成經濟成長率下降,股、匯市下跌。4.有產業及資金外移的現象。5.銀行有特權貸放,造成道德危機與逆選擇。 (二)相異點:1.技術層次不同:日本的研發水準有其獨特之處,台灣OEM較多,大都接美、日訂單,受美、日景氣衰退的影響既大且深。2.政治穩定性不同:日本長達近10年的短命內閣,政策前後無法一致性,責任承擔不明,台灣則無此現象。3.佔世界經濟體的地位不同:日本佔世界經濟體第二大,台灣佔世界經濟體第二十一大,所以日本的產能比台灣大。4.工資與地租成本結構不同:日本的工資與地租成本是台灣的2.5倍,所以景氣下滑較早發生,趨緩的時間亦較長。 九、台灣與日本金融危機經驗給吾人之改革啟示 (一)在銀行制度應有的改革:1.強化金融監理體系,力求金融監理一元化。2.鼓勵金融機構合併。3.設立資產管理公司。4.成立控股公司。 (二)在貨幣市場應有的改革:1.發行票券的公司需經信用評等。2.建立票券業務防火牆及內控制度。3.貨幣市場共同基金與銀行體系進行競爭,可提升競爭力。 (三)在資本市場應有的改革:1.降低股市的財務槓桿比率,適度調低融資成數。2.加強查緝丙種經紀人。3.提高法人投資比重,使市場結構趨於穩定,降低股市的波動性。4.加強取締內線交易。 (四)在外匯市場應有的改革:1.匯率制度儘量尊重市場供需機能。2.如果外債過高,過度引進外資易造成金融機構信用過度膨脹。而企業負債比例過高、若資金過度流向股市及不動產投機市場,金融機構易導致鉅額呆帳或倒閉。3.央行對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投機交易應有嚴格的規定,避免外匯過度投機。 (五)在產業政策應有的改革:1.未來高科技的發展,不應再依循以往政府專案資助的模式,宜交由市場機制,自行運作。2.政府只要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並建立良好的制度與規範。3.企業界需培植高級人才,提升研發能力。 十、結論:(一)發生金融危機,市場運作偏離常軌,政府的短期救急措施顯得非常重要。(二)就中長期而言,為加速經濟結構的調整,因應泡沫經濟的衝擊,政府由擴大公共投資、貫徹自由化政策及加速產業升級三方面著手。(三)日本振興經濟方案偏重公共投資,且方案執行有時間落後。(四)日本財政赤字嚴重惡化,影響經濟復甦腳步。(五)日本主政者未針對經濟的病因,進行結構性改革。 十一、政策性意含:(一)慎評擴大內需效果。(二)貨幣政策應同時兼顧內需市場與國際市場。(三)政府需研擬整套金融改革方案。(四)日本金融改革給台灣的啟示。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架構--------------------------------------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7 第四節 研究期間與資料來源之限制----------------------------7 第五節 文獻回顧--------------------------------------------7 第二章 台灣金融危機的成因、後果及政府因應對策-----------------15 第一節 台灣金融危機的期間與背景---------------------------15 第二節 台灣金融危機的成因分析-----------------------------19 第三節 台灣金融危機的後果分析-----------------------------32 第四節 台灣金融危機的政府因應對策-------------------------40 第五節 台灣金融危機的政府因應對策效果評析-----------------58 第三章 日本金融危機的成因、後果及政府因應對策-----------------70 第一節 日本金融危機的期間與背景---------------------------70 第二節 日本金融危機的成因分析---------------------------- 78 第三節 日本金融危機的後果分析---------------------------- 85 第四節 日本金融危機的政府因應對策-------------------------89 第五節 日本金融危機的政府因應對策效果評析--------------------103 第四章 台灣與日本金融危機的成因、後果及政府因應對策 之比較----------------------------------------------- 114 第一節 台、日金融危機成因之比較分析----------------------114 第二節 台、日金融危機後果之比較分析----------------------119 第三節 台、日金融危機政府因應對策之比較分析--------------125 第四節 台、日金融危機政府因應對策效果之比較分析----------142 第五章 台灣與日本金融危機經驗給吾人之改革啟示----------------146 第一節 在銀行制度應有的改革------------------------------146 第二節 在貨幣市場應有的改革------------------------------154 第三節 在資本市場應有的改革------------------------------157 第四節 在外匯市場應有的改革------------------------------161 第五節 在產業政策應有的改革----------------------------------163 第六章 結論--------------------------------------------------166 第一節 本文主要發現--------------------------------------166 第二節 本文政策性意涵------------------------------------169 註 釋-----------------------------------------------------174 參考書目-----------------------------------------------------178
17

結果加重犯的歸責基礎

趙彥清, Chao, Yen-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言就動機與論文結構提要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所謂的結果加重犯(Erfolgsqualifizierte Delikte),在中文的用語上亦有稱之為加重結果犯者,本論文則以結果加重犯包含基本犯與加重結果兩個部份,加重結果僅為為結果加重犯之構成要件之一,為了避免用語上的混淆,以及結果加重犯係指『因結果而加重刑罰的犯罪』,故採取結果加重犯的用語。 在我國近幾年的刑法學術界,結果加重犯基本上算是個熱門的話題,前後有多篇論文 ,檢討結果加重犯存在的疑問。我國由於屬於繼受法的背景,而且目前我國刑法學界的許多主要學者,大部分亦具有留學德國的學歷,因此在我國的刑法教科書與學術論文中,德文的法學文獻資料經常成為主要的引用以及研究的對象,以及德文的法律術語則通常被當作邏輯推演時的重要概念。在筆者學習法律的過程中,經常會產生的疑問則是,我國學者所引用的德國文獻,是否與在德文文獻中的原意相符。因為如果我們只是片段的轉引某個德文的法律概念,而未留意該法律概念在德文文獻中的整體地位下的功能及作用時,或者我們只是片段的介紹德國文獻中某一特定段落或是一句話,而沒有再進一步的深究其在德文文獻中正確的意涵或是在整個刑法體系中的定位時,對於學習法律的學生而言,因為受限於閱讀外文的能力,則經常會感到困惑不解或是受到誤導。因此本論文在研究方法上,設定的目標並不在於對結果加重犯的相關問題上,有一創設性或是突破性的見解,而希望能夠比較完整的展現結果加重犯在德國現行法以及學說上討論的全貌, 於筆者至目前所見的中文文獻中, 對結果加重犯的介紹仍有停留在片段的情況。例如討論結果加重犯的可能類型時, 有學者提及 :"一方面對於故意實現加重結果者, 在學理上並不承認為加重結果犯", 若在此單純指我國法上結果加重犯規定的情形, 則並無錯誤, 但是德國法上絕大多數的結果加重犯都有故意與故意結合的型態 , 在該文之下則又提及:"另一方面, 加重結果犯的形式, 除故意+過失外, 尚可有過失+過失的類型(如德國刑法第三百零九,三百二十條)",所述的則又為德國法的規定, 則不免讓人產生混淆, 不知討論的是我國法或是德國法的情形。所以在本文第一章至第十章是採取類似於教科書的寫法, 絕大部分的篇幅是在於翻譯及整理德文目前討論結果加重犯的文獻,因為先有對被繼受國的法律現狀有一整體性的了解,是屬於繼受國學術研究上的最根本課題。 有了對於德國結果加重犯的討論的整體認識後,本文結論中則嘗試勾勒出一結果加重犯的整體圖像, 討論結果加重犯存在的合理性以及成立要件,也希望藉此對於我國現行法中的結果加重犯的規定,能夠有公平的評價與認知。而結果加重犯在德國近代刑法法制與學理上的爭議,已經橫亙二百年以上,至今在實務及學術界中仍存有許多爭論之處,甚至於結果加重犯在法規範上的存在必要性,也一直受到許多質疑。環顧近一個世紀的刑法理論歷史中,結果加重犯所遭受到一些重要刑法學者的批判:例如在過去,「學者間有謂加重處罰不預見之結果,乃古代刑法之遺物,有背刑事責任原則,無繼續保存之價值者」 ;或有稱結果加重犯為「這個時代令人憤怒的污點」(emporendes Schandmal unserer Zeit) ;或在法理上強烈的批評結果加重犯,此種理論「天真的無以復加」(unubertreffliche Kindlichkeit),「是最不幸的理論之一」(eine der elendesten Theorie) ;亦有從憲法的角度,探討結果加重犯的合憲性,認為「單看條文的本身,結果加重犯的規定應屬違憲」 。 儘管結果加重犯受到刑法學界這麼多無情的批判,在大陸法系的國家中仍大致有結果加重犯之規定,僅在適用上予以限制而已。從「存在即是合理」的觀點來看,儘管有人批評結果加重犯「是讓刑事實務界用來偷懶的躺椅(Faubett)」 ,但實務界仍然在沒有重大爭議下的予以適用,似乎也沒有嚴重背離一般大眾的法律感情,也就不得不讓我們有重新審視結果加重犯的本質及價值的必要。 當我們逐一檢視刑法上結果加重犯的規定,其構成是基本犯罪行為造成死亡或重傷的加重結果,其法定刑大抵上來說,造成死亡結果的結果加重犯,是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其刑度是介乎殺人罪與過失致死罪之間;造成重傷結果的結果加重犯,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刑度是介乎重傷罪與過失致重傷罪二者之間。法條上如此規定,並不純然只是偶然或是巧合;傳統上論述結果加重犯,認為重結果的發生是基本犯罪行為的加重處罰條件或是加重構成要件,如果這樣的說法是對的,那麼刑法上的結果加重犯法定刑的規定顯得極不合理:例如刑法第一二五條濫用職權追訴處罰罪的法定刑是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二五條對於執行職務公務員施以強暴脅迫罪,則是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二者法定刑相去甚遠,但是當此二種不同的基本行為造成死亡或重傷的重結果時,其法定刑則完全相同。依照傳統所述結果加重犯的性質,重結果只是基本行為的加重條件或加重構成要件時,基本行為的刑度不同,代表不法程度不同則發生同樣的重結果,其加重後的不法程度應該仍不相同,其法定刑也應該不同才是。例如第三二一條加重竊盜罪與第三三O條加重強盜罪,以及第二七二條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與第二八O 條傷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雖然有相同的加重處罰條件或是加重構成要件,其加重後的法定刑仍不相同。所以結果加重犯的性質依據立法者的原意,在各個不同的基本行為的情形,仍賦予相同的法定刑,其歸責的重點及規範的保護目的,應該是在於重結果的發生,亦即加重結果之生命法益或重大身體法益的保護。 而且,結果加重犯之基本犯罪與加重結果之間,通常有前者的情形,則易於發生後者之結果,從而,前者犯罪行為之中,實已包含發生後者之高度危險性在內 。因此筆者於1996年研究所許玉秀老師之刑法文獻選讀之報告中,曾嘗試以危險犯的角度解釋結果加重犯,認為死亡結果加重犯其本質上應該是侵害生命法益的具體危險犯;而造成重傷結果的結果加重犯,其本質上則應該是侵害重大身體法益的具體危險犯。 當時個人認為,對結果加重犯從危險犯角度加以闡釋及理解,應該比較符合立法者制訂結果加重犯的原意。其假設雖未必正確,因為無論如何死亡與重傷害之加重結果無論如何解釋,仍為實害結果而非危險結果,在現行刑法體系上將結果加重犯解釋為危險犯,很難與目前的理論結構相符,因此德國學說雖早在1950年代已有學者提出相同的看法 ,但並未獲得太多的肯定回應。但從此一出發點觀察結果加重犯,也引發了一些在法理上的思考﹕亦即結果加重犯在結構上大致包含基本犯與加重結果兩部分﹐基本犯中隱含有的對侵害加重結果的危險性﹐正是我們在理解結果加重犯時一個重要的鎖鑰。這樣的對結果加重犯的詮釋方向,如柯耀程教授認為:『加重結果犯係從基本行為危險性為基礎,所建構的獨立犯罪類型,其應有特有的類型及認定標準。』 德國刑法在立法上雖然晚至1953年始訂定第五三條 ( 現行法第十八條 ) ,以行為人對加重結果至少有過失為限,作為適用結果加重犯之限制,但在自1909年起的刑法修正草案中則一直有類似的條文草案 。我國則自立法時起,即有對結果加重犯的適用加以限制的條文 (第十七條) ,在立法繼受的比較上受德國1919年刑法草案第十七條的影響極大,而以行為人對加重結果的預見可能性作為結果加重犯的成立要件。本文研究參考文獻主要以德文文獻為主,一方面是由於我國刑法上述屬於繼受法的背景使然,另一方面則因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想對結果加重犯的全貌有一初步的認識,以德文文獻有較為完整的介紹。 法律的規範結構﹐並非如推理邏輯或純數學一般﹐有『絕對的真實性』﹐在評價法律規範上某項規定『相對的』對與錯時﹐所憑借的標準在於規範的實效性與公平性﹐而並非只依靠形式邏輯。刑法中的各種規範形態都有其獨特性﹐考量個別規定之所以存在於刑法中的理由的過程當中﹐能夠幫助我們更加了解刑法體系的本質。結果加重犯在結構上的爭議性﹐也提供這樣一個重新認識刑法發展歷史﹐現行刑法規定以及刑法理論變動的機會。 第二節 論文結構提要 本論文首先從結果加重犯的發展歷史出發﹐次論及刑法學理對結果加重犯的探討﹐最後及於現行規範上的地位與適用。研究結構主要分為三部分,共計11章;分就三方面觀察結果加重犯﹕ 1 歷史發展上的觀察 本部分係就結果加重犯在法制上的起源、沿革變遷以及各國法制的研究。外國法上則主要以德國法結果加重犯的發展史為敘述重點(第一章第一節)﹐在敘述其發展史時﹐無可避免的亦旁及於影響結果加重犯的理論﹐而與第二部分有重疊之處。例如在1851年普魯士刑法典(第一章第一節第二款1)的立法當中﹐深受 Feuerbach 的"由故意確定過失"理論(Culpa dolo determinata)(見第四章第二節)的影響﹐則不免必須兩個部分前後參照。德國1998年4月1日生效的第六次刑法修正﹐對許多於舊規定中結果加重犯適用上有爭議之處加以修正﹐為本論文中值得注意的重點(第一章第一節第三款2)。第二節則為我國對結果加重犯的法制與認識現狀,主要討論我國目前學術界對結果加重犯的詮釋, 為了先能有一綜覽, 故先置於第一部份中討論。在本章的最後則簡介歐陸各國與結果加重犯有關的法律(第一章第三節)。 2 刑法理論的變動與結果加重犯 綜結而言,結果加重犯在理論上的爭議主要有四個方面:一)結果加重犯規定應不應該存在於刑法規定之中,為其應加重刑罰性與刑事立法政策的考量。二)結果加重犯其本質上的結構如何﹖其在規範上之地位及其保護目的為何﹖為其規範結構本質的問題。三)行為人對結果加重犯中的加重結果需不需要具有主觀要素?為加重結果責任要素的問題。四)基本犯與加重結果間關連性的問題。以上四個爭議問題,分別於第二章至第五章中討論。 刑法理論發展迄今﹐歷經各種不同的階段﹐而對犯罪的成立要件有不同的詮釋。這些理論上的演進﹐也影響了對結果加重犯的認識。截至目前為止,一般認為結果加重犯有存在於刑法中的必要,而在結構上包含兩個部分﹐通常為一故意的基本犯罪(例如強盜罪)及一過失違犯的加重結果(例如過失致死)加以結合﹔此種結合形態的犯罪類型,傳統上最主要的爭議點有二:其一,主觀上行為人對重結果的罪責關係為何?從早期不要求任何要件,使得重結果的發生類似於客觀加重處罰條件(注意!!與客觀可罰性條件不同),以迄總則中規定以預見可能性或過失為要件,截至目前德國刑法中大部份的結果加重犯明文要求行為人對重結果的發生主觀上至少具有"輕率"的要件(第四章)。其二,客觀上基本犯與加重結果間的關係為何?以條件關係為已足,或是要求其它更嚴格的要件?從早期將此問題視為因果關係的範疇,一直到晚近逐漸認識到,事實上屬於客觀歸責關係的問題(第五章),就結果加重犯其基本犯罪與加重結果間的關連性為討論對象﹐在德國實務上發展出以"直接關聯連性"作為限制結果加重犯的要件,認為加重結果的發生必須直接為基本犯行為所導致(第一節)。在德國學術界相同問題的討論,重點則在於加重結果與基本犯間的連繫點為何-為基本犯的行為或是基本犯的結果(第二節);本文則採取客觀歸責理論的觀點,認為基本犯與加重結果間的關係,以所謂的"危險實現關係"為要件(第三節)。從以上兩個爭議出發,是我們認識目前刑法規定下結果加重犯的基本方向。 3 刑法法規範上的觀察 我國與德國刑法總則中皆定有對結果加重犯適用上加以限制的條文,德國刑法第十八條規定,以行為人對加重結果的發生至少具有過失為限,始適用結果加重犯的加重刑罰;我國刑法第十七條則以對加重結果的預見可能性作為適用上的限制,本文首先於第六章介紹我國與德國法的規定,(第六章第一節與第二節),次就該限制對刑分中個別犯罪的適用範圍(第三節),我國與德國規定--預見可能性與過失間的比較(第四節);德國刑法中許多結果加重犯規定必須對重結果具有輕率之要件(第五節),最後則觸及結果加重犯與另一總則規定-想像競合間的衝突(第六節)。結果加重犯之個別規定﹐散見於刑法分則各條文中,第七章從規範上觀察結果加重犯的犯罪形態結構﹐結果加重犯的本質及成立結構,保護法益(第七章第一節)﹐以及結果加重犯的法定刑度(第二節)。 第八章為討論刑法分則中個別結果加重犯的各種不同情狀下,關於基本犯與加重結果間關係(危險實現關係)處理方式。另外亦就結果加重犯與未遂﹐共犯及不作為犯的關係加以探討(第九章)。德國刑法另外有與結果加重犯之規範形式相類似之規定,為德國目前立法上頗受青睞的構成要件形式,優點為法官在量刑判斷上能更加符合具體個案的情形,同時亦兼顧法律的安定性,其種類有三: 危險結果加重犯,結果加重規例與危險結果加重規例(第十章)。第十一章為本論文的結論, 闡論結果加重犯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成立要件。 結果加重犯的歸責基礎 目 次 研究動機與論文結構提要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論文結構提要 6 第一部分 結果加重犯在歷史發展上之觀察 第一章 結果加重犯的立法沿革與各國法制簡介 11 第一節 結果加重犯在德國法制史上的沿革 11 第一款 1851年之前:結果加重犯成立構造不明期 12 1. 1794年普魯士一般邦法 12 2. 巴伐利亞王國1813年刑法典 14 第二款 1851-1953年:視基本犯與加重結果為二個構成要件的結合15 1. 1851年普魯士刑法典 15 2. 1871年德意志帝國刑法典 19 3. 1871年至1953年的刑事立法 21 a. 附屬刑法的立法 21 b. 普通刑法的修正 23 第三款 1953年以後:結果加重犯成立要件嚴格期 25 1. 1953年德國刑法(舊)第56條的增訂 25 2. 德國1953年迄1998年前的刑事立法 26 3. 1998年4月1日生效之第六次刑法修正 (1. April 1998(6. StrRG)) 28 第二節 結果加重犯在我國的發展 30 第三節 各國法制簡介 36 第四節 本章結論 37 第二部分 結果加重犯在理論變動上的觀察 第二章 結果加重犯提高刑罰之基礎理論 41 第一節 自陷禁區理論 ( Versari in re illicita ) 41 第二節 廢除論 46 第三節 歸責理論的觀點 48 第四節 本章結論 50 第三章 結果加重犯之規範結構本質理論 53 第一節 結果加重犯的加重結果僅為客觀處罰條件 53 第二節 結果加重犯為危險犯 56 第三節 結果加重犯為加重的過失犯 59 第四節 結果加重犯為二個構成要件的層疊或結合 60 第五節 本章結論 62 第四章 結果加重犯中加重結果的責任要素理論 63 第一節 結果加重犯之加重結果僅為單純的刑罰裁量功能 63 第二節 間接故意理論 ( Dolus indirectus ) 63 第三節 由故意確定過失理論 ( Culpa dolo determinata ) 66 第四節 本章結論 69 第五章 基本犯與加重結果間關係的理論 71 第一節 直接關連性理論 ( Unmittelbarkeits-Kriterium) 71 第一款 德國實務見解概況 72 第二款 直接關連性在一般因果理論及歸責理論下的觀察 73 1. 條件理論與追復禁止 ( Bedingungstheorie und Regresverbot)74 2. 相當理論與客觀歸責理論 76 第三款 小結 78 第二節 加重結果與基本犯間的連繫點﹕基本犯之行為或基本犯之結 果﹖ 79 第一款 致命性理論 ( Letalitats-Lehre) 80 第二款 同一風險理論 82 第三款 輕率關連性理論 ( Leichtfertigkeitszusammenhang) 83 第四款 小結 85 第三節 客觀構成要件的歸責與結果加重犯 85 第一款 相當因果關係理論 85 第二款 客觀歸責理論 88 第四節 本章結論 89 第三部分 結果加重犯在刑法規範結構上的觀察 第六章 結果加重犯在刑法總則中的規定 93 第一節 我國刑法第 17 條之規定 93 第二節 德國刑法第 18 條規定 94 第三節 適用範圍 94 第四節 我國刑法與德國刑法之比較 95 第五節 結果加重犯中的輕率要件 98 第六節 結果加重犯與想像競合 99 第七章 結果加重犯在分則中個別規定之規範結構 101 第一節 結果加重犯在分則中的規範結構 101 第一款 基本犯與加重結果的結合 101 1. 故意與過失結合之結果加重犯 102 2. 過失與過失結合之結果加重犯 103 3. 故意與故意結合之結果加重犯與我國結合犯之規定 103 第二款 結果加重犯之犯罪形態 104 1. 少數說﹕結果加重犯為過失犯 105 2. 結果加重犯為故意行為 105 第三款 結果加重犯之保護法益 105 第四款 依基本犯與加重結果的侵害法益是否為過程關係之分類 107 第五款 純正與不純正的結果加重犯 107 第二節 結果加重犯刑度上的觀察 108 第八章 個別結果加重犯中基本犯與加重結果間的歸責問題 111 第一節 傷害致死罪 111 第二節 強盜致死罪 117 第三節 妨害自由致死罪 122 第四節 強姦致死罪 125 第五節 放火致死罪 126 第六節 本章結論 128 第九章 結果加重犯與未遂、共犯及不作為 129 第一節 結果加重犯與未遂 129 第一款 結果加重犯的未遂型態 129 第二款 中止未遂 130 第一目 德國學術見解概況 130 第二目 德國實務見解 130 第二節 結果加重犯與共犯 131 第三節 結果加重犯與不作為 132 第十章 德國刑法中與結果加重犯類似的規範形式 ( Die verwandten Erscheinungsformen) 133 第一節 結果加重規例 ( Das erfolgsqualifizierte Regelbeispiel) 133 第二節 危險結果加重犯 ( Das gefahrerfolgsqualifizierte Delikt)134 第三節 危險結果加重規例 ( Das gefahrerfolgsqualifizierte Delikt) 134 第四節 結果加重犯總則的規定, 對類似規範形式的適用 135 第十一章 結論-結果加重犯存在的必要性與成立要件 137 第一節 結果加重犯實體法上的存在理由 138 第一款 結果加重犯的存在是為了符合平等原則的要求 138 第二款 結果加重犯的存在是為了符合罪刑相當原則 141 第三款 結果加重犯的規定加強了刑法的預防功能 146 第四款 結果加重犯的本質 147 第二節 結果加重犯訴訟法上存在的理由 148 第一款 訴訟法中對主觀要件證明客觀化的傾向 148 第二款 減輕證明負擔與選擇確定法則的運用 149 第三款 結果加重犯與判決的既判力 150 第三節 結果加重犯的成立要件 152 第一款 行為人故意實行基本犯的構成要件行為 152 第二款 主觀要件:行為人對加重結果必須至少具有過失 153 第三款 客觀要件:基本犯的行為與加重結果的發生必須具有危險實 現關係 155 參考文獻 163
18

預測S&P500指數實現波動度與VIX- 探討VIX、VIX選擇權與VVIX之資訊內涵 / The S&P 500 Index Realized Volatility and VIX Forecasting -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VIX, VIX Options and VVIX

黃之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波動度對於金融市場影響甚多,同時為金融資產定價的重要參數以及市場穩 定度的衡量指標,尤其在金融危機發生時,波動度指數的驟升反映資產價格震盪。 本篇論文嘗試捕捉S&P500 指數實現波動度與VIX變動率未來之動態,並將VIX、 VIX 選擇權與VVIX 納入預測模型中,探討其資訊內涵。透過研究S&P500 指數 實現波動度,能夠預測S&P500 指數未來之波動度與報酬,除了能夠觀察市場變 動,亦能使未來選擇權定價更為準確;而藉由模型預測VIX,能夠藉由VIX 選 擇權或VIX 期貨,提供避險或投資之依據。文章採用2006 年至2011 年之S&P500 指數、VIX、VIX 選擇權與VVIX 資料。 在 S&P500 指數之實現波動度預測當中,本篇論文的模型改良自先前文獻, 結合實現波動度、隱含波動度與S&P500 指數選擇權之風險中立偏態,所構成之 異質自我回歸模型(HAR-RV-IV-SK model)。論文額外加入VIX 變動率以及VIX指數選擇權之風險中立偏態作為模型因子,預測未來S&P500 指數實現波動度。 研究結果表示,加入VIX 變動率作為S&P500 指數實現波動度預測模型變數後, 可增加S&P500 指數實現波動度預測模型之準確性。 在 VIX 變動率預測模型之中,論文採用動態轉換模型,作為高低波動度之 下,區分預測模型的方法。以VIX 過去的變動率、VIX 選擇權之風險中立動差 以及VIX 之波動度指數(VVIX)作為變數,預測未來VIX 變動率。結果顯示動態 轉換模型能夠提升VIX 預測模型的解釋能力,並且在動態轉換模型下,VVIX 與 VIX 選擇權之風險中立動差,對於VIX 預測具有相當之資訊隱涵於其中。 / This paper tries to capture the future dynamic of S&P 500 index realized volatility and VIX. We add the VIX change rate and the risk neutral skewness of VIX options into the Heterogeneous Autoregressive model of Realized Volatility, Implied Volatility and Skewness (HAR-RV-IV-SK) model to forecast the S&P 500 realized volatility. Also, this paper uses the regime switching model and joins the VIX, risk neutral moments of VIX options and VVIX variables to raise the explanatory ability in the VIX forecasting.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VIX change rate has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the S&P 500 realized volatility. By using the regime switching model, the VVIX and the risk neutral moments of VIX options variables have information contents in VIX forecasting. These models can be used for hedging or investment purposes.
19

民法上抗辯權之研究

阮詠芳, Juan, Yung-F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學者關於民法上抗辯權之著述,偏重於個別類型中重點問題的探討;本論文則係從總論的角度檢視抗辯權制度的共通問題。由於在抗辯權理論下,係以其法律效力—「排除請求權之實現性」,與強調效力的發生以抗辯權人之主張為必要—「主張之必要性」,作為該制度之兩大特徵;而質疑抗辯權制度之獨立性與正當性的學說,亦以撼動此兩大支柱為要務。是故,本論文即以抗辯權之「法律效力」及「主張之必要性」為兩大主軸,對民法上各個抗辯權進行分析整理,首先澄清何謂「排除請求權之實現性」,此等抗辯權效力所造成之法律狀態,與請求權消滅乃至於權利本身之消滅有何不同,是否仍不變動原有的法律關係,因而與形成權有別;其次探求強調「主張之必要性」的理由何在、能否貫徹,各該抗辯權以此特徵在訴訟法上與權利障礙抗辯及權利消滅抗辯區隔,是否均切合制度設計的意旨,並檢討目前學說實務對於訴訟上抗辯權主張之處理方式,是否能落實立法原意,或者有背道而馳的疑慮。 抗辯權制度起源於羅馬法時代程式訴訟中的exceptio,本屬訴訟法領域之概念,發展至今日卻成為實體法上權利,惟仍不脫濃厚的訴訟法色彩。因此,在抗辯權制度之研究上,諸多重要問題若未能兼顧實體法及訴訟法層面從事討論,往往失之偏廢而欠缺全面性的考量。有鑑於此,本論文整合了實體法及訴訟法之觀點,對於涉及此二領域交錯之問題,重新予以檢討,尤其,時值近期我國與德國民事訴訟法就相關規定均有重大修正之際,關於抗辯權之闡明與當事人及法院應盡之訴訟促進義務,更是著力的重心之一。 第一章緒論,提出研究動機及所欲探討的問題,並說明研究主軸、研究方法及論文架構。第二章介紹抗辯權制度之發展及其基本理論。第三章民法上個別抗辯權之學說與實務分析,針對第二章所列舉出之民法上抗辯權,以「法律效力」及「主張之必要性」為兩大主軸,個別討論其對請求權實現性之影響,以及抗辯權效力之發生,是否均以抗辯權人之主張為必要。第四章抗辯權之效力及其實現,首先整合第三章之內容,重新組織抗辯權之效力,以呈現「排除請求權之實現性」的具體內容;其次討論兩大爭議問題:已行使之抗辯權之「拋棄」,以及抗辯權排除債務人給付遲延責任之效力;最後檢討抗辯權與形成權之界線,思考抗辯權在實體法上之定位,是否能與形成權截然劃分。第五章抗辯權在訴訟上之處理,首先討論抗辯權之行使是否限於訴訟上主張,始生效力,被告在訴訟外主張抗辯權者,法院得否斟酌;又,訴訟上如何認定被告有無抗辯權之主張;其次討論法院就抗辯權之闡明權與闡明義務,指出向來通說實務關於得否闡明抗辯權之標準的問題所在,並呼應新法精神予以再檢討;最後,當事人及法院之訴訟促進義務亦屬不可忽略之一環,認為被告應於適當時期為抗辯權之主張,並在賦予當事人充分程序保障、防止發生突襲的前提下,透過爭點整理程序解決拋棄或撤回抗辯權主張之問題,同時確立兩造應受拘束之規範;而在法院善用現行民事訴訟法進行計畫性審理、集中審理下,採用一造辯論判決是否會不當剝奪被告主張抗辯權之機會的疑慮,應能降到最低。第六章結論,分為「從法制史中獲得之啟示」、「關於現行法制下之解釋及適用」、「關於立法論上之建議」三部分,總結本論文對抗辯權之過去、現在、未來的看法。
20

台灣股票市場的長期超額報酬與股票風險溢酬值 / The Equity Excess Return and Risk Premium of Taiwan Stock Market

簡瑞璞, Chien, Dennis Jui-P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已實現投資報酬率與無風險利率之差、被稱為超額報酬,而股票的預期報酬率超過無風險利率的部份則為股票風險溢酬,是許多資產評價模型的重要依據,例如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有不同的理論架構解釋說明風險溢酬值,例如;股票風險溢酬的迷思、短期損失的憎惡、生還存留因素和回歸與偏離平均值等等。 研究台灣股市的超額報酬與股票風險溢酬,有助投資大眾和企業理性面對股市的預期報酬和風險,對台股才有合理的期望報酬值。分析1967年迄2003年的台灣金融市場,計算過去37年長期的幾何平均年報酬率,以臺灣證券交易所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為台股市場報酬率,已實現台股實質年報酬率為6.71%。無風險報酬率使用第一銀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實質台幣存款年利率為3.07%,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則為4.80%。以年資料計算的台股實質超額報酬,算術和幾何值分別為12.48%和3.63%(年),計算月資料算術平均和幾何平均值分別為0.77%和0.25%(月)。過去37年長期的台股超額報酬現象未較歐美市場的情況更加明顯,也比一般市場的預期報酬率低。 因資料取得的限制、台股的理論超額報酬方面,1991年迄2003年的近十三年來,經固定股利成長模式和盈餘成長模式的兩種計算方式,台股的實質超額報酬分別為 0.6%和-4.3%,此時期台股的投資報酬率比起台幣存款並不突出、且是低超額報酬。同期的已實現的實質超額報酬值;算術平均1.69%和幾何平均-3.35%。評估目前台股風險溢酬,將十分接近過去37年長期歷史資料得到的超額報酬數值,算術年均值為12.48%(年)和0.77%(月),幾何平均分別為3.63%(年)和0.25%(月),低風險溢酬是當前台灣股票市場的一般現象。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bserved historical investment return and the risk-free interest rate is the excess return. The equity risk premium, ERP is the expected rate of return on the aggregate stock market in excess of the rate of risk-free security. ERP is one of important factor of many asset-pricing models, including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CAPM. There were many theories and factors to explain the equity risk premium; equity premium puzzle, myopic loss aversion, survivorship bias, mean reversion & aversion and etc. Studying the value of Taiwan equity excess return and risk premium is fundamental for investors and institutions evaluating the expected market investment return and risk. Analyzing the data from year 1967 to 2003 for thirty-seven years long holding period, Taiwan Stock Exchange Capitalization Weighted Stock Index as Taiwan stock market return, the realized real return was 6.71%. One-year bank time deposit rate as NT dollars risk-free asset rate and real interest rate was 3.07% and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annual growth rate was 4.80%. The historical real yearly excess return was 12.45% for arithmetic mean and 3.63% geometric mean; the historical real monthly excess return was 0.77% for arithmetic mean and 0.25% geometric mean. Taiwan realized equity excess returns were not higher than the returns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were also lower than the market's expectation. Due to the limits of available data, the theoretical equity excess returns that were calculated on two theoretical models; Constant Growth Dividend Discount Model (dividend yield model) and earnings yield model were 0.6% and -4.3% from year 1991 to year 2003. Comparing the same period of historical realized excess returns of 1.69% for arithmetic mean and -3.35% geometric mean, Taiwan stock market returns were not spectacular. The current equity risk premium of Taiwan stock market is low and should be near the level of the long historical realized equity excess return.

Page generated in 0.045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