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47
  • 233
  • 14
  • 13
  • 1
  • 1
  • Tagged with
  • 264
  • 264
  • 78
  • 65
  • 61
  • 58
  • 55
  • 48
  • 46
  • 44
  • 44
  • 44
  • 43
  • 40
  • 39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31

以動能指標提升價值效應的探討:台灣股市的實證

李秉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獻探討價值及動能效應在台灣股市的實證,並且研究結合動能指標是否能夠讓投資人掌握價值型個股的投資時機,進一步提升投資報酬,最後則從市場風險以及前期股市牛熊市的角度檢驗策略的績效。研究結論如下: 一、以淨值/市價比與益本比所建立的價值型投資組合績效優於成長型投資組合及以所有個股建立之等比重投資組合績效,但其報酬隨差異持有期間愈長而下降。其中以淨值/市價比建立之價值型投資組合表現較佳。 二、細究價值指標所篩選之個股與等比重投資組合相比之額外報酬的分配,可以發現價值投資主要的績效來自少部分個股。 三、以六個月價格動能為指標時,台灣股市存在中短期的反向動能效應,此結果與部分國內文獻不同,較接近Jeegadeesh(1990)的結果,顯示台灣股市動能效應值得進一步探討。 四、結合動能及價值指標進行選股,可以提高價值型投資組合報酬及組成表現較差的成長型投資組合,達到提升價值效應的目的。績效提升主要來自篩選成長股的能力,且此報酬無法以單純的市場風險解釋,但主要在前期市場極端牛市或熊市的狀況下有高額的正報酬。 五、分別以周轉率及價格成長速度作為動能生命週期假說指標無法再次提升投資策略的報酬,但以前者為指標時可以在價值股及成長股中發現支持動能生命周期的實證。
32

我國大學生通識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 A Study on Constructing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Competence Indicators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紀盈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為建構我國大學生通識能力指標,透過文獻探討作為指標建構的理論基礎,初步分析歸納57項我國大學生通識能力指標,並以大學通識中心主任、教育學者專家及行政主管為問卷調查對象,採用模糊得菲術篩選及修改指標,建立31項我國大學生通識能力指標;再以概念構圖法與集群分析整合專家學者們對指標之重要性評估與分群,以建立構面,並求得各構面及指標權重,完成我國大學生通識能力指標建構。根據研究之結果與分析,歸納主要結論如下: 一、本研究建構之我國大學生通識能力指標,共計31項能力指標及五大構面。 二、五大構面及權重為「構面一:知識運用能力」(平均權重為3.39分)、「構面二:自我管理能力」(平均權重為4.12分)、「構面三:理性思辨與問題解決能力」(平均權重為3.96分)、「構面四:人際互動與溝通交流能力」(平均權重為4分)、「構面五:社會責任感與多元認知能力」(平均權重為3.75分)。 三、在「知識運用能力」構面中權重最重的指標為1-3學習整合能力(佔構面權重16.84%);其次為1-6資訊倫理能力(佔構面權重15.44%);再者為1-2跨領域能力及1-5資訊科技與媒體能力(佔構面權重15.09%)。 四、在「自我管理能力」構面中權重最重的指標為2-1健康管理能力及2-2情緒管理能力(佔構面權重21.05%);其次為2-5自我學習能力(佔構面權重19.84%)。 五、在「理性思辨與問題解決能力」構面中權重最重的指標為3-6問題解決能力(佔構面權重17.54%);其次為3-2批判思考與價值判斷能力(佔構面權重17.19%);再者為3-1邏輯推理與思辯能力及3-5獨立思考能力(佔構面權重16.49%)。 六、在「人際互動與溝通交流能力」構面中權重最重的指標為4-2能與他人溝通能力(佔構面權重36.11%)。 七、在「社會責任感與多元認知能力」構面中權重最重的指標為5-1倫理道德與實踐能力(佔構面權重10.89%);其次為5-2公民責任能力及5-8國際視野能力(佔構面權重10.67%);再者為5-7多元文化認知、理解與尊重能力(佔構面權重10.44%)。 期望此項研究成果能提供我國高等教育主管機關、大學校院行政主管、教師及對未來研究之參考。 / This is a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the general education competency indicators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In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General Education Competency Indicators of 57 categories were initially proposed. Guided by the surveys of College Directors of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s, Education scholars, and Administrators, also adapting the Fuzzy Delphi Method as evaluation and revision model, competency indicators of 31 categories thus established. Concept mapping and cluster analysis were then applied to divide the 31 indicators into 5 separate dimensions as well as to obtain the weighting score of each indicator in its belonging dimen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identified accordingly as follows: 1.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general education competency can be represented by 31 indicators and 5 dimensions. 2.The 5 dimensions of general education were self-management(4.12),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4), capacity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3.96),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multiple cognitive abilities(3.75), and knowledge application ability(3.39). 3.The dimension of knowledge application ability consisted of Integration of learning(16.84%), information ethics(15.44%), areas of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edia(15.09%). 4.The dimension of self-management comprised of healthy-management(21.05%), emotional management(21.05%), and self-learning(19.84%). 5.The dimension of capacity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solving problem consisted of problem-solving(17.54%), capacity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value judgment (17.19%), logical rational thinking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16.49%). 6.The dimension of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was composed of capacity of communicating with mates (36.11%). 7.The dimens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multiple cognitive abilities was composed of ethical practice (10.89%), civic Responsibility (10.67%),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10.67%), multicultural and 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10.44%).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s highly anticipated to be utilized as a reference by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administration authorities, scholastic researchers, and additional future studies.
33

違約利差(信用指標)與產出之關係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fault Spread (Credit Indicator) and Output

彭啟鳴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經濟預測一直是學界所非常重視的問題,舉凡失業率、消費者物價指數、貨幣供給量等等,都存在著某種程度的預測力。而本篇研究所探討的預測指標為違約利差。這個指標自1983年被Bernanke所提出來後,諸多學者在此概念下對其定義做改造,像是商業本票與國庫券間的利率差、Baa評級債券與國庫券之利率差、高殖利率債券與國庫券之利率差都屬於違約利差的一種。而我們這篇使用twA評級六個月期債券與六個月期國庫券之利率差和六個月期商業本票與六個月期國庫券間利率差去預測經濟成長率,我們發現此預測力並不彰顯。探究其原因可能是twA評級六個月期債券與六個月期國庫券之利率差變數不只包含了與經濟活動有關的違約風險部分,還包含了流動性風險、預付風險、稅務貼水、營運系統性風險等等。而商業本票與國庫券間利率無預測力的原因可能是金融替代品的增加、投資者對市場感知不正確或國庫券供需量可能會因政策施行(非景氣相關之政策)而變動所造成。最後我們將所有台灣的預測變數的預測值做簡單平均,再算出平均平方誤差。我們發現預測能力相較於自我迴歸模型來得差,但這相比於其他單一變數預測式所估計出來的預測誤差來得穩定。本研究中未能像Stock and Watson般使用上百條式子再做加權,因此這可能會是加權平均在台灣市場的例子中,預測能力輸給自我迴歸模型的主因。
34

景氣變動對我國製造業財務比率之影響

蘇芳乾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景氣變動對我國製造業財務比率所造成之影響,亦即探討景氣指標與產業財務比率間之關係。文章中並探討產業因素與規模因素是否對財務比率造成影響。 研究樣本為我國上市公司15項財務比率與經建會發布之9項景氣對策信號檢查值,研究期間自1993年第1季至2000年第3季為止,共31季。 研究結果發現,「景氣指標」與各產業內所有公司之財務比率呈顯著相關。再者,實證結果顯示,各產業因其產業特性不同,其財務比率確實存在顯著差異;而除了流動性比率之外,規模因素確實對公司財務比率造成影響。
35

國家形象衡量指標建立之研究

鄒筱涵, Chou, Hsiao-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形象本身即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國家形象的衡量更是複雜而困難。近年來,有不少學者或機構針對國家競爭力做評估,但卻鮮有學者對國家形象做直接的探討。一般而言,國家競爭力的概念較國家形象來得具體,雖然國家形象亦包含國家競爭力的概念,但尚有其他心理層面的項目涵蓋其中。本研究即針對國家形象做一探討,希望能找出衡量國家形象之構面和指標。   本研究經由問卷分析,由最初的五十八個評估項目,經由第一次問卷分析後刪除不具重要性之項目後,剩下三十個項目;再經第二次問卷,進行因素分析,去除不具貢獻性的項目,並做信度檢定以後,得到具信度的五個因素及廿一個項目。而此五個因素分別是社會進步因素、社會穩定因素、財富累積因素、社會犯罪因素以及法令貫徹因素。為確定這五項因素具有效度,本研究繼續針對此廿一項分別對德國及泰國進行測試,結果顯示這廿一項確實能衡量出國家形象,可做為國家形象的衡量指標。所使用之方法有比率分析、因素分析、Cronbach α係數檢定及變異數分析。至於廿一個項目分別是社會進步因素下之政府效率高低、福利制度是否完善、國家公共建設是否完善、人民教育程度高低、通訊等基礎設施是否完善、文化是否強調信用、人民對國家向心力高低、人民是否敬業、是否重視環境衛生、是否遵守保護野生動物等國際議題、工業化程度高低、國內製造產品品質高低、人民生活水準高低、管理人員素質高低、智慧財產權是否受保障十五項;社會穩定因素項下之社會安定或動亂、通貨膨脹高低及失業率高低三項;財富累積因素項下之大眾對金融體系是否有信心一項;社會犯罪因素之犯罪率高低一項及法令貫徹因素之法令是否能貫徹一項。   本研究經由文獻探討到分析,並經由三次問卷調查及信度和效度檢驗而成。評估的國家分別有日本、德國及泰國三國,其中各問卷均分別由學生和社會人士兩部分樣本進行分析。針對德國和泰國的問卷,更進一步分析學生和社會人士以及是否有去過該國兩部分進行討論以做為日後評估對象是否具有效性之參考。研究顯示,三國之中,以日本的形象最好,其次為德國,但兩國形象相差不多,而泰國則落後較多。而研究同時顯示,在比較學生和社會人士兩組對德國和泰國在各項目之差異來看,大體而言,差異多半不顯著。至於比較有親自至評估國及未去過評估國之受訪者後,發現這部分之差異亦很小,可見日後在問卷發放時,這些因素所影響的程度有限。   本研究最主要是以台灣消費者角度出發,找出影響國家形象的要素,研究結果對中華民國政府改進本國國家形象具有參考價值。一旦國家形象提升,將更進一步加強消費者對政府的信心,並進而強化消費者對本國中小企業產品之購買意願。此外,有良好的國家形象,將可帶動國內產品之外銷,對擴展海外市場與建立國際行銷通路有實質的幫助。對企業而言,在審視影響我國國家形象的要素後,針對某些可以改進的項目努力,以提升我國的國家形象。
36

股價報酬與經濟成長關係的跨國實證

林碧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股價報酬與經濟成長的關係雖有許多理論上的支持,但進行跨國比較時仍未有理論能夠分辨,因而提出三個問題進行研究,想探討的也就是常聽到的這兩句話「股市是經濟的櫥窗」、「股市是經濟的先行指標」是否成立。   針對所提出問題的理論基礎先做清楚的釐清,發現消費與投資是影響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從制度面進行新的推論,找出「財產權保護」、「內部交易」兩變數做為分類的標準;將預計實證的結果分為「健全的股市制度」與「未成熟的股市制度」兩大類陳述。本文以股價指數(SI)代表金融面、工業生產(IP)代表實質面、財產權保護與內部交易兩制度變數做為分類的依據,針對二十四個國家進行跨國比較,研究期間最早從1981年1月到2000年12月,在此採用最一般化的模型以進行跨國比較,採用 Granger Causality 之因果關係檢定,將實證結果分為【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依序探討。   雖然並無直接的證據支持預計實證的結果,但經由三階段的分析仍可發現股價報酬與經濟成長的關係強弱、領先程度應該和市場健全發展有直接關係,雖然內部交易與財產權保護兩制度變數無法捕捉健全市場的全貌,但仍扮演一定的角色。唯有股價報酬與經濟成長的關係較強,才不容易形成泡沫危機;也唯有股價報酬領先經濟成長的時間較長,才有可能從政策面著手緩和景氣循環的波動,因此提供一個健全發展的金融環境非常重要。
37

外人來台直接投資-集中程度與影響因素之分析

粘百豐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係以產業集中度指標為研究主軸,探討1961年至2000年外人來台直接投資集中度之變化情形,並藉由相關變數推測解釋外人來台投資之影響因素。本研究資料依據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所編印之「中華民國歷年核准華僑及外國人投資、對外投資、對外技術合作、對大陸間接投資、大陸產業技術引進統計年報」,分別選擇二十八個國家地區及二十七種產業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外人對台直接投資的集中程度在國家地區別上有下降之趨勢,原因在於有愈多新的國家地區來台投資,且其比重提昇的緣故;而在產業別方面,集中程度則是呈現波動起伏的現象,原因是因為政府政策所形成的產業交替。此外,影響外人在台直接投資之決定因素為投資來源國的國民生產毛額。
38

基於 EEMD 之類神經網路預測方法進行台指選擇權交易策略 / TAIEX option trading by using EEMD-based neural network learning paradigm

李恩慈, Li, En Tz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金融市場瞬息萬變,幾乎所有商品價格都是非線性的動態過程,如何預測價格一直都是倍受討論和研究的議題。隨著電腦科技的不斷進步,許多財務學者以市場上的歷史交易資料作為研究對象,希望能夠預測出有效的結果。本研究利用 EEMD 法拆解原始加權指數訊號,建立類神經網路模型,並預測出未來市場之價格後,利用 FK 值當作交易門檻,帶回台指選擇權做交易測試並計算報酬。由於不同神經元個數會配適出不同的預測結果,本研究希望能夠找到較適合使用在指數預測的網路架構。 / The financial market forecasting is characterized by data intensity, noise, non-stationary, high degree of uncertainty, and hidden relationships. Investors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forecasting market price.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ers have been involved in data mining on historical trading enabling them to have a more accurate data. This research uses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bas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s) learning paradigm to provide different ways to analyze the stock market. In our research, we used the ANN method to obtain our prediction of the stock price. First, the previous day’s stock price needs to be decomposed in order to see the various variables, that is, the numerous IMFs seen on the graphs. Acquiring the information, it is inserted into the ANN method to get a prediction. Following that, the prediction can then be transformed into a simpler result via the Forward Calculator % K indicator. As a result, the FK value can display a signal if to buy or sell, and confirm trading time, and make buy or sell Call-Put decisions on TAIEX options. In summary,we found different neuron numbers in the hidden layers that may affect the result of prediction.
39

我國退休基金經營績效之研究 / A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pension Fund

陳學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目前隨著經濟成長與醫療進步,世界各國國民平均餘命不斷延長,又隨家庭結構轉型、生育率下降,少子化趨勢亦日益明顯,因此世界人口結構在普遍老化趨勢下,為達到保障老年基本生活需求不虞匱乏的目的,對抗「老年貧窮」,退休基金的地位可謂是日趨重要。 本研究以風險/報酬兩因素評估法,即風險調整後指標,夏普指標(Sharpe Index)、崔納指標(Treynor Index)、詹森指標(Jensen Index)及資訊比例(Information Ratio)等評估指標衡量我國退休基金的經營績效,如勞工保險基金(以下簡稱勞保基金)、新、舊制勞工退休基金(以下簡稱新、舊制勞退基金)、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以下簡稱退撫基金)及國民年金保險基金(以下簡稱國保基金),發現其整體經營績效均有成長的空間;另由於國保基金(97年10月1日成立)與新制勞退基金(94年7月1日成立)成立期間尚短,所能獲取之樣本年限有限,故若僅將勞保基金、舊制勞退基金及退撫基金運用績效(85年至99年)加以比較分析,實證結果顯示:不論在夏普指標、崔納指標、詹森指標及資訊比例,平均而言,舊制勞退基金經營績效均表現較佳
40

從平衡計分卡觀點探討我國公務人力培訓機構績效指標之建立

黃燕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政府在面臨日益緊縮的財政窘境以及人民有增無減的需求之兩難困境之下,不得不進行各種行政革新或政府再造以提升政府績效解決這些危機。整體觀之,現今政府普遍致力於實施績效管理制度,但是績效管理卻無法完全落實,而績效指標的建立又是績效管理成敗與否的關鍵因素;因此本研究以學界及實務界皆極為推崇的平衡計分卡,來探討公務人力培訓機構績效指標之建立,希望藉此能提供公務機關實施績效管理與建立績效指標時之參考。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為個案研究法兼問卷調查法,在個案研究上以國家文官培訓所、地方行政研習中心以及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心為研究對象,在問卷調查上以平衡計分卡四大構面的概念,彙整相關研究所引用的績效指標,探討各個構面所可採用指標,分析方法係以敘述性統計法分析受測者對績效指標的重要性認知程度,並以因素分析法建立平衡計分卡的指標結構,再以t檢定以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法探討年齡、教育程度、年資、職務類別、服務部門、服務機關、以及是否參與建立績效評估制度之決策群等不同人口變數因素在績效指標重要性認知程度上的差異情形,以作為個案機關研擬績效指標時之參考。 研究結果發現,個案公務人力培訓機構現有的績效評估制度在平衡計分卡之各構面間並不平衡,整體而言最重視內部流程構面,而在本研究問卷調查的重要性分析中亦顯示受測者平均而言最重視內部流程構面;此外,受測者所選取各構面最重要的指標分別為顧客面的「良好服務態度」、財務面的「年度獲得經費」、內部流程面的「訓練作業流程標準化」以及學習與成長面的「員工之激勵」。在因素分析上,問卷64項指標共萃取出14項因素;在顧客構面有5個,分別為「學員與外部機關滿意度」、「多元學習與組織優勢」、「學員訓練成效」、「服務態度及回應時效性」、「優質研習環境」;在財務構面有2個,分別為「年度獲得經費及成本控制」、「預算成長與員工價值提升」;在內部流程構面有3個,分別為「服務網路化與對外協調配合度」、「計畫管理與行政效率」、「知識管理與內部作業協調度」;在學習與成長構面有4個,分別為「員工之訓練與激勵」、「組織與員工暨產官學界關係」、「員工能力與組織學習」、「員工之認同與創新」。在t檢定以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上,顯示研究對象會因年資、教育程度、服務部門、服務機關、以及是否為績效評估制度決策群之不同而在績效指標的重要性認知上有所差異。 由於本研究係將平衡計分卡理論,導入政府部門實施績效評估之個案,針對平衡計分卡四個構面思考公務人力培訓機構的績效指標,並列出優先順序,顯示可以更多元的評估面向來衡量政府部門績效。

Page generated in 0.035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