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兩岸文化交流與兩岸文化協議之可行性研究 (2008-2015) / Feasibility study of cross-strait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ross-strait cultural agreement(2008-2015)余肇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文化上,由於中國與臺灣有共同的歷史淵源,文化背景也極為相似,故中共企圖以文化認同對臺灣實施軟實力,透過文化交流,激發中華文化的感召力,進而提高對台政策的影響力,以達其和平統一之目的。自1980年代初期中共告臺灣同胞書出現後,對台政策之中文化政策也隨之油然而生。本文不使用多數研究文化交流所採納的軟實力概念,而採用新功能主義的觀點來探討。新功能主義認為,在低層次的交流可以帶動到高層次的交流合作之中,從中共改革開放以來,其開展了與台灣的對話與交流,台灣與中國的依賴越來越深,然而中共各項的惠台政策都沒有把台灣更帶向與中國統一。因此中共近年來著重在兩岸文化及教育交流,希望透過文化交流可以讓台灣在認知與認同更靠往中國,並且大力的倡議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議。
本研究即是由以上面歸納出欲探討之問題,了解中共對台文化交流以及能否簽署兩岸文化協議?以此,本研究的內容主要分成四個部分,首先,探討文化在對台政策所扮演的腳色;其次,說明目前兩岸文化交流的類型;再次,探討兩岸文化交流協議所可能之內容以及如何看待兩岸文化交流協議;最後統合以上。本研究企圖經由上述四個部份的論述鋪陳,進一步增評估兩岸文化交流以及兩岸文化交協議簽署之困難點以及對台灣未來可能之影響。
|
2 |
匈奴與漢朝和戰關係研究芬達逹, Funda Tugba EYUBOGL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漢族以外最強大,與漢族關係最密切、接觸時間又最長久的民族是匈奴;由於匈奴與漢接壤,而前者行游牧生計,後者採農耕生計,生機類型的差異也使匈漢雙方在政治、經濟、外交、文化上有更頻繁的互動與聯繫。尤其是北方游牧民族緣於自然環境及生活方式的限制,在經濟上必需依存南方的農業民族,貿易上的依存性使匈漢兩民族在兩漢四百餘年間時戰時和,或通關互市或彼此對抗,本論文擬藉由深入探究中國兩漢時期匈奴與漢民族間的和戰關係,以期達成下列目的:(一)證清以往因民族本位主義所造成的偏頗史論;(二)根據民族史研究之客觀性原則重新定位匈漢和戰關係;(三)歸納出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農業民族在歷史、文化上的發展趨勢。
本文範圍以兩漢時代匈奴與漢民族之和戰關係為中心,探討匈奴與漢朝本身的興衰及雙方勢力消長、外交策略運用與和、戰間之關聯。為求歷史研究上有整體的脈絡,先簡介匈奴的起源與早期發展;東漢以後的匈奴史事,則另於「匈奴遺緒」一節中加以敘述。
研究方法以史學為基礎,著重政治學、軍事學、社會學、民族學的分析,兼採取泛文化比教法、整體研究法及文化接觸研究法。
本論文內容分為五章十六節,其架構可簡要列示如下圖:
—————————
匈奴的起源— — — —→ 匈奴與漢朝— — — —→匈奴與漢朝— — — —→ 結論
與發展 和戰關係史 和戰關係分析
↑ ↑ ↑ ↑
∣地理環境及 ∣漢初與匈奴的關係 ∣匈奴南侵原因之探討 ∣匈奴遺緒∣魏晉時期之
生活類型 ∣漢武帝與匈奴之戰 ∣漢朝之和親政策評析 ∣ 匈奴
∣起源∣族稱 ∣匈奴內部分裂及臣服於漢 ∣和戰對匈奴之影響 ∣ 南匈奴之列
∣種族 ∣匈奴與王莽及東漢之和戰 ∣和戰對兩漢之影響 ∣結語 國時代及滅亡
∣早期發展 ∣與諸夏的和戰 北匈奴之西徙
∣頭曼單于時期 入歐
∣冒頓單于時期
本論文的主要限制在於缺乏匈奴自身的史料,探討匈漢和戰關係史不得不侷限於中國史書,例如東漢以南匈奴為正統,致《後漢書》中僅有〈南匈奴列傳〉而無專章載明北匈奴之史事。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面臨最大的挑戰在於運用中國史書提供的史料,而避免其中漢族本位主義的影響;秉持民族史研究之客觀性原則評估匈漢和戰關係。未來的發展可由經濟依存、生機類型差異,以及雙方在西域勢力消長,農業民族對游牧民族和、戰的抉擇等方面繼續研究匈奴史。
|
3 |
"戲箱":台灣與法國偶戲團的跨文化邂逅 / “In Flesh and Wood”: “The Box”:The encounter between a French and a Taiwanese puppet theater companies.杜曼笛, Dubois, Amandin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Synopsis
As soon as the fingers of the French accordionist, and of the two Taiwanese harpist and pipa player start to run on their instruments the different melodies influenced by each of their culture, the audience is immersed in the multicultural atmosphere set by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two puppet companies.
In front of the public stands a box, reminding the traditional tool of puppeteers, but this very box is a massive one of 4 meters on 4 meters. On left and right side of it, three Taiwanese and their puppets and three French and their puppets. As they are walking around the box so as to express the distance they cross, they finally meet. Then on start a Shakespearian love story, and a friendship grows between the 6 puppeteers.
The box, fixed on a rolling structure, rotates on itself and gives each time the audience the occasion to see a new face of it, a new part of the plot, new interactions between actors, as well as new elements of each countries’ puppet tradition.
This documentary follows the thread of “The Box” from besides the coulisse’s curtains of this one year lo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French Puppet Company “Les Zonzons” with the Taiwanese “Taiyuan” Company. Following the chronology of their collaboration, traveling back and forth from Taipei to Lyon for Guignol’s 200 years birthday and back to Taipei for the Art Festival, the film will not only shows parts of the live representations and their rehearsals, but also it tries to give audience the occasion to grasp more understandings on those two old puppet’s traditions. Beyond this introduction, the film also questions the current state of both Puppet Theater and the problem of transmission of these traditions. Meantime, through relating this artistic co-realization where puppets play somehow a mediating role, a kind of ‘bridge’ of reflection, creation, communication and respect between those two companies with differences of life and lifestyle, way of thinking, environment, language, code, etc, this film evokes the issue of intercultural dialogue. As a mirror of the play it presents, and trying to get out from the usual clichés of portraits made on both culture, this non-fictional film depicts an encounter between people from these two cultures and tries to give some insights on the exchanges and the process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that underlie beneath.
Keywo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intercultural performance; exchanges of knowledge; transmission of traditions; documentary film; non-fiction film.
- 片名:(法文)En chair et en bois
(英文)In flesh and wood
- 型態、規格 : 紀錄片; DV
- 長度:77分鐘
|
4 |
フロンティアとトランス・フロンティア―前近代アフガニスタン史の研究―稲葉, 穣 23 March 2020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論文博士 / 博士(文学) / 乙第13309号 / 論文博第651号 / 新制||文||693(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東洋史学専攻 / (主査)教授 井谷 鋼造, 教授 磯貝 健一, 教授 中砂 明徳 / 学位規則第4条第2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
5 |
春秋戰國之巴蜀文化鄭月梅, ZHENG, YUE-M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探討中華文化分流支派中之巴蜀文化,其發展與流衍之情形,藉以窺探我中
華文化形成之經過,亦所以窺知我古代文化百花競放、多彩多姿之景況,及其萬流歸
宗之發展,因而形成我中華文化豐富內涵之歷史發展。前段首明巴蜀民族之由來,以
探尋其文化之根源;中段則論春秋戰國之巴蜀及其文化,以明其政治背景與文化內涵
;末言秦漢之巴蜀,由其政治形式之改變及文化之發展,以論巴蜀由一獨立文化,而
與中原文化交流,終而化歸於中原文化之經過。文凡五章,約十萬言。各章大要如下
:
第一章:緒論。首明研究動機,以見研究之旨趣;次言研究方法,以見研究之經過及
其之重心,末語研究之期望,以知本研究之旨意。
第二章:巴蜀釋名及其民族之由來。先說巴蜀名義,再尋□其民族之源流,以明巴蜀
民族之由來與發展。
第三章:春秋戰國之巴蜀。先說春秋戰國巴蜀之政治、並其與楚、與蜀之關係,以及
其疆域變遷之情形:再明春秋戰國之政治、並其與楚、與秦之關係,以及其疆域變遷
之情形;由之以知春秋戰國巴蜀之政治背景。
第四章:春秋戰國之巴蜀文化。首輸春秋戰國巴國之生活習俗、藝術與技術、語言文
字、音樂舞蹈等;末論春秋戰國蜀國之生活習俗、文學藝術、水利技術、音樂舞蹈等
;及其與楚文化之關係;因以知其文化之內涵及發展。
第五章:秦漢之巴蜀。先明有秦一代,巴蜀既歸秦後,其政治、經濟與文化之改變與
發展及巴蜀對秦之貢獻;後論有漢巴蜀政治、經濟與文化之發展,及其對漢之影響與
貢獻;藉之以明巴蜀由一獨立之文化,而與中原文化交流,終而同化於中原文化之經
過。
附錄:檢討。(對本文寫作之總檢討。)春秋戰國巴蜀年表。文物圖表。
|
6 |
日本對東南亞國家公眾外交之比較:以日本對泰國與越南的文化交流為例 / Japan's Public Diplomacy to Southeast Asia: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Japanese-Thai and Japanese-Vietnamese Cultural Exchange梁瑩騏, Liang, Ying C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眾外交在國際社會上逐漸受到重視,特別是在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之後。公眾外交的作用在於還原幾經扭曲的事情本質,為國家建立良好形象,也可以說是透過與他國國民溝通與交流,促進雙方在文化上與價值觀上的理解,進而達到外交上的預設目標,獲取更大的國家利益。
過去對於日本與東南亞地區的研究多以雙邊的傳統外交、經貿關係,或是政府開發援助為主,對於日本對東南亞國家所推行的公眾外交內容顯少著墨。因此,本研究從文化交流的角度切入,以日本公眾外交的主要機關「國際交流基金」為主體,泰國與越南為兩大研究個案,解構日本的文化藝術交流與日本研究及知識交流在兩國推廣的難易度與施行方針的異同。
日本文化有其封閉性,在海外推廣實屬不易。本研究發現不論在文化藝術交流或是日本研究推行上,泰國因為與日本建交時間早,長年維持穩定的往來,且在未受他國文化洗禮之下,泰國人民對於日本文化採取開放接受的態度,使得日本文化交流在泰國的推廣較順利。相對於此,日本與越南建交時間晚,國際交流基金在越南的文化交流中心也是東南亞地區當中最慢成立的據點,雙方交流時間較短,加上越南已先受到韓國文化的影響,日本文化交流推廣上遇有瓶頸,相對不易。國際交流基金推廣文化交流有其既定的順序,故施行方針並無產生因國而異的現象。
|
7 |
西突厥在中西交通史上之貢獻----中西文化交流侯守潔, Hou, Shou-Ji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與方法以及研究步驟。
第二章,西突厥與中國、波斯及東羅馬之交往情形。分三節:一、西突厥地理位置之
重要性;二、西突厥與中國;三、西突厥與波斯、東羅馬。
第三章,中國文明之西傳及其貢獻。分五節:一、商貨之交易;二、科學之交流;三
、生物之移殖;四、藝術之影響;五、娛樂游戲之流傳。
第四章,西方文明傳入中國及其貢獻。分五節:一、科學之交漢;二、生物之移殖;
三、宗教之傳神;四、藝術之影響;五、娛樂游戲之流傳。
第五章,結論。總述中西文化交流之盛況,說明西突厥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地位之重要
及其偉大貢獻。
|
8 |
日本発の国際学校で学んだ子どもたちは今 : 「日本メキシコ学院」の二文化教育の成果を探るTANAKA, Kyoko, SAITO, Sakura, 田中, 京子, 齋藤, さくら 16 October 2006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9 |
淸代における日本漢文學の受容蔡, 毅 24 January 2022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論文博士 / 博士(文学) / 乙第13459号 / 論文博第657号 / 新制||文||710(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中国語学中国文学専攻 / (主査)教授 木津 祐子, 准教授 緑川 英樹, 教授 道坂 昭廣, 教授 齋藤 希史 / 学位規則第4条第2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
10 |
上海流行文化變遷研究-以服裝.電影為例李天保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流行文化」(popular culture)已是當代全球人們普遍的日常生活現象,流行文化呈現多方集結又散落四處景況。幾經浪奔浪流變遷滄海桑田,「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已是上海流行文化充滿蓬勃生機的真實寫照。本研究以上海(Shanghai)為研究對象,流行文化變遷是研究主軸,研究目的在於:探討上海流行文化的發展、上海流行文化與城市、社會、人的關係、與上海流行文化變遷的影響因素分析。
本研究是中國與台灣論述上海流行文化初探性學術研究,從上海流行文化的歷史發展解析,包括上海歷史沿革、社會文化、流行文化、服裝、電影的演變過程;並從海派文化、上海人、小資牽動上海流行文化、上海的台北熱、上海都會的消費娛樂生活現象、上海流行文化的城市社會觀向度深入探討。研究發現,影響上海流行文化因素包括:文化全球化的衝擊、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國流行文化演進、小資的出現。
研究結論為:1、中國改革開放後,上海流行文化呈現趨新善變發展趨勢。2、在文化全球化浪潮下,上海流行文化正朝混種融合(hybridization)發展。3、上海流行文化反映崇尚洋派、風尚西方文化價值。4、上海流行文化投射出中國流行文化與台灣流行文化風貌。5、小資引領上海都會消費娛樂生活。6、上海流行文化與城市、社會、人之間緊密相關。
|
Page generated in 0.018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