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7
  • 7
  • Tagged with
  • 7
  • 7
  • 4
  • 3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國際大型水壩建制之國內實踐和國際參與:以美濃反水庫運動為例 / The Development in International Dam Regime- The Implementation in Taiwan and participation at broad

詹湘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近年來,中國對於大壩的建築,亦在大壩研究積極參與。台灣方面,則已有的石門水庫、曾文水庫、翡翠水庫等等,於二十世紀末,因南部資源工業用水的關係,希望籌建美濃水庫,所以出現了美濃反水庫運動,美濃反水庫運動到後來的吉洋人工湖開發案,在歷經約二十年幾年的抗爭後,於去年2013年3月在環評大會上以10比6遭到否決,短時間內要重新啟動是相當困難的,也為反水庫運動劃下算是相當圓滿的句點。美濃反水庫的非政府組織-「美濃愛鄉協會」,從致力於反水庫,到黃蝶翠谷生態保育,到推動南方社群的「南方水盟」和全國河川NGO會議,有眾多的貢獻,在反水庫的歷程中,轉變型塑很多正面的機制和議題,例如在水資源議題上的公民參與機制之創建,這從九O年代至2014年以來的演變,算是發展相當成功的。 另外,在全球化的時代下,全球在地行動的思維(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美濃愛鄉協會參與國際水壩相關的組織和互動,帶入和翻譯國外水資源相關文獻,實質了影響國內在水庫興建的資料和訊息,也透過邀請國外學者專家來台,影響國內反水庫運動、水資源保育,和水庫替代方案,至今成為全球在反水庫運動成功的案例,並受到相當的肯定,在東亞與東南亞的河流看守組織的國際領域,也反饋台灣的經驗。因此,筆者希望以國際大型水壩為大主軸,並以國內美濃反水庫運動的國內實踐和國際參與,作為本文之初探。
2

水庫開發與土地利用--翡翠水庫個案研究

劉紹蕙, LIU, SHAO-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共一冊,約八萬字左右,分五章。 第一章:緒論,簡介本論文之研究動機、研究範圍及目的、研究方法,並將與本論文 有關之中外文獻作一評述。經由本章的探討歸納出主要的問題:經濟利益之追求往往 和環境保育的目標相衝突,而本研究之目的,即在分析、研究如何使此二者相互協調 。 第二章:集水區現況介紹,因本研究地區乃一環境敏感地帶,附近土地利用情形往往 對水源之保育造成不良之影響,故而有必要就研究地區自然環境、人文條件及社經發 展之背景及現況作說明。 第三章:量化指標之研究及目標方程式之建立,本章乃就第二章各限制條件及發展條 件找尋量化的指標,並研定各限制條件不等式及建立目標方程式。 第四章:經濟分析,按第三章所建立之模型進行下述之分析:1.在考慮維護水源潔淨 的前提下,土地利用最佳配置的情形如何?2.在不考慮水源的維護下,僅追求土地利 用之最佳配置時,情形如何?並檢討其對水質污染情形?3.就目前土地利用之現況, 針對水源之保育和土地利用最佳配置方式進行檢討。 第五章:管制方案,針對第四章之分析擬定管制方案。 第六章:結論及建議。
3

從水資源保育觀點檢視水庫集水區管理制度之問題 / A Study on the System of Watershed Management in Taiwan

郭雪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水庫與山稜線所圍成之特殊地理空間稱為水庫集水區,而水庫集水區與水庫水源之狀態關係非常密切,保育水庫應從保護水庫集水區開始。水庫集水區內的自然資源以均土地為生存、活動之承載,所有活動之結果最終也都會作用於土地之上,因此土地重要性不容忽視,並應以其整合相關事務的運作。 目前主要以水利法以水保法處理水庫集水區面之問題,但事實上二法規皆未能有效觸及土地管理,遂有導入土地管理制度的必要。土地管理主要由空間計畫構成,其功能為根據空間特性、限制與未來發展目標,並綜合考量各部門的空間發展需求,進而配置與管制空間的土地使用,故協調整合其他機關的機制遂顯重要。現行區計法具備協調其他部門的機制,但因缺乏強制規範,間接強化行政機關間疏於連絡之情況,若能有效執行相關規定,或得強化行政機關間的鏈結,俾整合水庫集水區管理相關事務之進行。要言之,本研究認為現行制度並非不能處理水庫集水區之問題,應以綜合計畫為基礎,整體配置、控管空間的使用型態,進而由水利、水保各依其專業從事相關管理措施。關於這部分,得以流域區域計畫等特定區域計畫的方式完成。 再者,關於執行面,主要根據經濟部訂定之《水庫集水區治理權責暨有關事項處理原則》,但從行政管轄與權限的法理面觀察,上開處理原則關於河川野溪與水土保持的治理權責分工,並不完全符合原水利法與水土保持法的授權內容,實有檢討改進的必要。 綜言之,水庫集水區管理須符合空間特性方能對症下藥,同時亦須在符合行政組織法理基礎的前提下進行,未來應以空間計畫為基礎,強化相關部門間的橫向整合,俾共同朝向水資源保育之目標邁進。
4

多目標水庫集水區土地之使用與管理

張紹源, ZHANG, SHAO-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計七萬五千字,分八章共廿九節。 本研究以D. Ricardo的地租理論為出發點,利用資源經濟學的理論,以Simple Ricardian Model 驗證土地資源的稀少性並計量其稀少性地租與使用者之機會成本( user cost)。 其次經由地租與土地使用相關性之分析,藉土地使用均衡模型、開發 管制模型及政治地租模型以計量使用管制地策。再對集水區土地之仗用及對其他資源 衝擊的研究,提出Public Land Banking 的方法,作為集水區土地使用之有效管制方 法,並藉對石門水庫集水區土地之模擬操作,提出對我國集水區土地使用與管理之對 策,使集水區內的資源得為吾人永續利用,以達地利共享與地租歸公之政策目標。
5

美濃水庫興建之政策網絡分析 / Plolicy Network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olicy Making in Construction of Mei-Nung Reservoir

葉蓓華, Yeh, Pei-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台灣地區地形陡峻,雨水蓄積並不容易,再加上近來全球氣候變遷,致使台灣地區降雨型態轉變,豐枯季節降雨不均,枯水期河水短缺,豐水期則任由洪流入海,上述因素使得南部地區民眾長期以來深為用水問題所苦。 為了解決用水問題,技術官僚咸認為開發水庫為當今謀求水源之不二法門,因此計劃於美濃地區興建水庫,以滿足南部地區用水需求。其認為興建美濃水庫一方面不僅可解決長期以來南部地區民眾無水可用之苦,另一方面則藉由供應工業園區用水,進而建設台灣成為科技島,可謂立意良善。然而此立意良善之政策,卻屢遭美濃當地居民抗爭,延宕至今仍無法動工。究竟在美濃水庫興建決策的研擬過程,出現了什縻問題?其造成爭議的論點何在?而相關政策參與者間又如何互動?以上種種問題則引發筆者對於美濃水庫興建之政策網絡型態研究的動機。 對於美濃水庫興建政策之研究,首先要思考的,即是採取何種研究之途徑,較有助於分析不同參與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及其對政策結果的影響?筆者檢閱相關文獻後發現,傳統論述國家與社會互動關係之途徑大致可分為社會中心論與國家中心論,而社會中心論又以多元主義為核心,國家中心論則以統合主義為核心。然隨著國家事務之日益繁雜與多樣化,政策問題似已無法藉由傳統多元主義或統合主義之單一模式來獲得有效的解決。相對地,強調不同行動者之間為遂行其目的,透過具策略性與複雜性的互賴互動過程而作成公共政策之政策網絡概念應聲而起,儼然成為多元主義與統合主義之外,研究國家與社會在決策過程中互動關係之另一途徑。因此,筆者在從事我國美濃水庫興建政策之研究時,則試圖以新興之政策網絡概念取代傳統論述,從不同角度觀點來進行分析。 在章節安排上,本論文共分五章,茲將其內容簡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 說明本文研究的動機、目的、問題、方法及限制。 第二章:政策網絡之文獻探討 主要係探討政策網絡概念之緣起、理論基礎、意涵與類型,以明政策網絡概念之輪廓。並對政策網絡相關之實務應用文獻作一檢視與批判,以建構出適於美濃水庫興建政策研究之分析架構。 第三章:美濃水庫興建政策網絡之系絡分析 主要係介紹美濃水庫興建政策網絡產生之歷史背景以及政治、經濟、社會與其他相關環境因素對該政策網絡之影響。同時從政治資源、利益需求與價值規範等面向來探討相關參與者之意識型態與信念系統,以瞭解其涉入決策的理由及所持立場之論據,進而分析該政策之爭議所在。 第四章:美濃水庫興建政策網絡之互動分析 主要係將美濃水庫興建政策發展過程劃分為政策潛伏期、政策發展期、政策合法化時期及政策後續發展期等四期,逐一探討政策網絡中相關參與者之間的互動情形,以瞭解美濃水庫興建政策網絡之互動模式。 第五章:結論 最後總結全文,分別說政策網絡概念與美濃水庫興建政策提出個人若干研究發現、建議及未來研究展望。
6

族群認同下的社區傳播--以美濃反水庫運動論述為研究脈絡

林福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社區的特質和傳播的過程,兩者相似程度甚高,本研究將社區視為研究場域,藉此探索傳播的本質和運作方式。其目的之一,是認為傳播和社區的認同有密切的關聯,因而想從中找到關聯的性質;之二則是相信在社區情境中,可以從更多元而深刻的面向發掘並探討傳播的基本意義。 本研究的脈絡「美濃反水庫運動」,是高雄縣美濃鎮的鎮民因為反對政府的美濃水庫興建案,自民國八十一年開始發動的族群社區抗爭運動。本研究採用運動發動者所使用的論述主題,根據「共識動員」的理論架構分析之,再對照美濃此一客家族群社區原本具備對自身的認同,來檢視上述兩者之間的關係:一、美濃既有的族群認同在論述中如何被呈現;二、在訊息傳播的過程中,認同的意識和機制如何影響運動策略。而經由分析得到的結果,以傳播的角度來觀視,呈現了什麼樣的意義?發掘了什麼過去所末見的觀點? 本研究發現,在一個族群社區中,當發生涉及集體利益的公共議題、攸關族群的存續時,社區應對的機制和過程中,因為祖裔連帶、共同經驗和集體記憶所形成的認同感,往往會成為集結協志力量所動員的主要資源。在美濃反水庫運動的案例中,族群的認同,在整個訊息傳布的過程中,成為論述生產的核心基調。 其次,由於客家族群象徵符號的密集運作,運動的意義已經超越維護性命身家財產安全的現實層次,提升為族群傳統和歷史文化保衛的集體形上意義,召喚出心中對所屬族群和社區共同利益的認同,建構起對社會真實新的認知。 在一個社區內,認同的形塑過程其實也就是傳播的運作過程。人們從社區中吸收和攫取文他特質以形成集體共識,就是透過傳播的機制,藉由符號的傳遞與互動而漸次形成。而每一個成員的活動,也經由轉換成各類象徵符號,傳遞和儲存在社區的集體記隱之中,並形成新的認同。 本研究希望藉由本土的實例研究,開始深刻思索社區傳播此一取向在傳播研究中可以強化既有成果的地方,做為未來進一步研究的紮實基礎,從中累積經驗和論述,逐步建立起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關鍵字:社區傳播、社區、美濃鎮、美濃反水庫運動、社區認同、族群認同、共識動員、社會運動、文本分析、客家、意義建構
7

水庫移民政策轉變與執行:以瀾滄江為例 / Dam-induced Resettlement Along the Lancang River: Policy Change and Implementation

李泳雯, Sabrina Habic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導致電力需求的急劇增教。雖然現在主要仍是以煤炭的方式提供全國的電力,但中國政府也一直在尋找能有效降低環境污染的替代能源。因此“水力發電”在中國能源政策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這時,擁有巨大水資源的雲南省就變成了中國西南的關鍵提電者之一。過去二十年之內,已有企業與政府針對該省重點的水力設施進行大量投資。然而,發展水電雖然有助於生產大量的電,也帶來眾多環境和社會層面的影響。中國政府承認這些反面的影響,因此開始了設計一系列水電發展政策來預防可能的嚴重後果。 本論文分析中國中央政府和雲南地方政府共同制定的水電移民政策,以及新政策對當地執行過程所帶來的影響。基於多元的田野調查,本論文顯示地方政府如何落實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雖然這幾年中國的水庫移民政策有大量的改進,但因為建設大水電站涉及層面廣,時間長,安置過程久,所以中央政府政策的彈性調整,造成當地政府執行過程對不同時間的移民外置帶來不對等的安置,因此印發水庫移民的方抗。 / Policy-making of dam-induced resettlement is a dynamic process that shows how group interests have been distributed and adjusted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of water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China. Since 1949, China’s political direction, economic system and its national strength have been in constant flux, reflecting in the policy towards land appropriation and resettlement induced by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the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area of dam-induced resettlement policy after 2006 when the first regulations on resettlement caused by water resource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were amended. It shows how this policy change is perceived by villagers relocated in the course of dam construction, and addresses the question of why policy improvements have not led to desired results. The paper first addresses policy change in the area of dam-induced resettlement over the past six decades. In subsequent sections, I draw on findings gathered during my doctoral fieldwork to demonstrate how the recent improvement of resettlement regulations for water resource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at the central level are translated into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at the local level in Yunnan. I show that while deleg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settlement processes to the lowest level of the administrative hierarchy allows for innovative policy experimentation and flexible adaptation, the long timespan need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dam projects gives rise to uneven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resistance on the side of resettled communities.

Page generated in 0.022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