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2
  • 32
  • 15
  • 1
  • 1
  • Tagged with
  • 49
  • 49
  • 20
  • 19
  • 13
  • 12
  • 11
  • 9
  • 9
  • 9
  • 9
  • 8
  • 8
  • 7
  • 7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Ecology and adaptative evolution of gastropods and cirripeds symbiotic with sea urchins in marine rocky reefs / 海岸岩礁域においてウニと共生する腹足類と蔓脚類の生態と適応進化

Yamamori, Luna 23 March 2021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人間・環境学) / 甲第23262号 / 人博第977号 / 新制||人||232(附属図書館) / 2020||人博||977(吉田南総合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人間・環境学研究科相関環境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加藤 眞, 教授 市岡 孝朗, 准教授 西川 完途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12

メタゲノム由来完全長ゲノムに基づく海洋ウイルスの分類と遺伝子機能から推定される感染戦略

西村, 陽介 23 May 2017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理学) / 甲第20554号 / 理博第4312号 / 新制||理||1619(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理学研究科生物科学専攻 / (主査)教授 緒方 博之, 教授 杤尾 豪人, 教授 高田 彰二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Science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13

ウイルス-宿主データベースの開発とウイルスゲノムの多様性・系統解析

三原, 知子 25 September 2018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薬科学) / 甲第21347号 / 薬科博第97号 / 新制||薬科||10(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薬学研究科医薬創成情報科学専攻 / (主査)教授 緒方 博之, 教授 石濱 泰, 教授 馬見塚 拓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14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fter the cold war study on influence of sea-power development on East Asian security

周晨晰, Chou, Chen Hsi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十年來,中共海軍力量的發展如同其經濟成長情形一樣快速起飛,很自然成為西方矚目焦點,特別是建立遠洋艦隊的企圖,更引起外界高度關注。依中共海軍規劃,希望在2050年具備並達到遂行遠洋作戰的能力和目標。 冷戰結束後,中共被視為崛起的新興區域強權。「中國威脅論」也一度甚囂塵上。雖然中共極力反駁,但是一個經濟高度發展、致力於富國強兵的中共,不可避免的為亞太地區的安全帶來極大的陰影。中共對於亞太地區的影響力,除了經濟因素外,終究還是以軍事力量最為明顯,使得對中共軍事力量備感壓力的亞太各國,對中共以國防現代化來突顯國力,更加的敏感。在經濟建設成果日盛的情況下,中共為擴大其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及符合大國身份所推動國防現代化,都將影響亞太地區的安全。 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共以更具實力與自信處理有關核心利益的爭端。面對中共政治、經濟、軍事的全面崛起,身為全球霸權的美國謀求確保東亞區域秩序的穩定。但儘管美國在2009年7月宣布重返亞洲,中共和鄰國在領土主權問題上依舊衝突不斷。 中共之擴張已使東亞國家充滿不安全感,亞太國家仍陷入一場軍備競賽之中,並進一步鼓勵同盟體之出現及刺激日本加強軍備以求自保。不管亞太地區是進入軍備競賽之權力平衡體系,或是其他國家聯合對抗中共之態勢,對亞太地區建構中之多邊安全體系都是一種打擊。 / In the past decade, the development of PRC’s navy power has grown as fast as its economical trowth. Naturally, such rapid growth attracts the attention of western countries. PRC’s attempt to build a far sea fleet is especially highly concerned by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ccording to PRC’s own plan, it hopes to achieve the previous goals in 2050. After cold war, China has been determined a newly-rising-power country, and has started trying to conquer all the power left in the Asia Pacific area after the seperation of USSR, and along with their motivation, the rumar of the “China Threaten Theory” has once spreaded out in the world. Thought China has rejected this kind of rumar, but it is still a well-known economic and army developed country and unavoidably, affects the Pan Asia area. Generaly, economics of China is the influence to the Pan Asia area, but actually, the quick army-building is the main effect; as a matter of fact, this influence (modernized China military) has become a big pressure to Pan Asia countries. In order to follow the quick progression of economics in China, it is also trying to build the coastal area and modernize its national defense. This motivation will badly affect the safty of Pan Asia countries. As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rises with its rapid economic growth, it becomes more capable of protecting its core interests. As a global hegemon, the U.S. strives to wecure regional stability in East Asia. Although the U.S. proposed “the U.S. Retrun to Asia” strategy in July 2009, confront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laimants still continues.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he U.S. return to Asia on China’s South China Sea policy. East Asia counties are new feel not safe at all due to China’s military development,and the Pan Asia countries are still playing in a game of purchasing military equipments, and moreover, China even tell Janpan to purchase more gears for their own good. It doesn’t matter what kind of system that Pan Asia countries are in , either the military competition, or united with other countries to fight China, it all will become an impact to the vivid safty system that Pan Asia countries have built.
15

船舶汙染海洋的國際法問題

夏立言, Xia, Li-Y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之目的,在探討國際法的海洋污染問題,為求深入,將把重點置於由「船舶」 引起的「油料」污染。 第一章為海洋污染之定義,種類及原因,並將仔細研究海洋污染之原因及防止方法 。第二至四章則在討論現行防止海洋油料污染之國際法規則,分別為:習慣國際法 與海洋污染,國際防止油污公約,現行制度之優劣得失。第五章則針對現行制度缺 失,討論過去數年來各國家及學者所提出之改善意見,第六章則以聯合國第三次海 洋公會議中之「非正式綜合談判草約」(ICNT)是否能截各種意見之長補現行制度之 短做論文結論。 由於海洋污染亦為一高度科技性問題,文中將以法律問題為重,技術方面亦不可避 免涉及,但非本文重點,亦非作者能力所及。
16

國際法上海盜行為之研究──兼論南海海盜問題

黃淑芳, Shu-fang H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殺人越貨肆無忌憚的海盜,並未隨著航運科技的突飛猛進而消聲匿跡,反而在九○年代大舉活動,對國際航運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根據國際商會國際海事局 ( ICC International Maritime Bureau ) 統計,1991-1998年全球平均每年發生158起海盜案件,估計每年蒙受的財物損失超過2億美元。近年海盜攻擊手法日趨暴戾,船員傷亡人數逐年升高;更值得注意的是,海盜暴力行為可能間接提高船舶碰撞機率,造成無可挽回的海洋環境污染與生態浩劫。以地域而言,當前的海盜活動主要集中在東南亞、中南美洲、西非等地帶,尤以南海地區最為嚴重,幾占全球海盜案件總數之半。南海地區的海盜案件多發生在一國領海以內,經常疑涉一國軍警人員行為,其中又以中共海軍與公安船艦在東海、南海恣意攔檢商船的行為最讓國際社會苦惱。 鑑於海盜行為為害至巨且不易緝拿的特性,習慣國際法早將其交付世界各國普遍管轄,並經1958年公海公約與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確認。本論文除說明相關習慣法法典化過程,析述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相關條款規定及其所引發的爭議外,進一步評估該公約是否足以因應當代海盜問題。由於海洋法公約僅規範狹義的海盜行為,九○年代盛行的海盜活動多半發生在一國領海以內,經常疑涉一國軍警人員行為,嚴格而言並非公約規範對象,然而其對海上航運安全的危害不容置疑,國際社會勢須設法因應。以南海地區為例,飽受海盜騷擾的沿海國家除各自掃蕩海盜外,也透過雙邊協定或東南亞國協等多邊機制,在強化海上執法、協調聯合巡邏、交換海上犯罪活動相關情報等方面進行合作。國際組織亦致力阻止情勢惡化,例如聯合國及其專屬機構──國際海事組織 ( IMO ),以及隸屬非政府間組織的國際海事局 ( IMB ) 均在彙整報案紀錄、提供警訊、發布預防及因應策略等面向上有長足貢獻。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海盜行為與國際社會的制約 第一節 「海盜」概念的沿革 第二節 關於海盜行為的國際規範演進 第三節 國際法上的海盜行為與國內法的海盜行為 第三章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海盜行為的規定 第一節 定義與構成要件 第二節 各國管轄權與共同制止海盜行為的義務 第三節 與公海以外海域的關連 第四節 國際法學者對公約規定的評論 第四章 當前南海海盜問題 第一節 地理環境與海盜現況簡述 第二節 領海內的海盜行為 第三節 疑似國家行為的「海盜」 第四節 區域內的執法與對策 第五章 國際社會遏阻海盜行為的努力 第一節 國際法的限制 第二節 國際組織的貢獻 第三節 期許與展望 第六章 結論 附錄1 1958年公海公約第14-21條 附錄2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00-107條 附錄3 1991-1997年海盜案件地理分區表
17

從釣魚臺爭議分析中國與日本之海洋戰略

葉柏熙, Yeh, Bor S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釣魚臺列嶼位處東中國海大陸礁層邊緣,釣魚臺列嶼自被發現命名以來,歷經一連串歷史時局的演變,其領土主權歸屬問題牽涉到中國大陸、日本與台灣經濟資源之分配與海洋戰略之發展。而我們整個社會卻普遍缺乏海洋意識。尤其迄今「重陸輕海」、「以陸控海」的陸權思維仍然根深蒂固。基於此特殊歷史背景與現實結構的制約,台灣僅有海洋國家之名,而無海洋國家之實。 本論文研究之目的在探討:隨著中國大陸勢力崛起其海洋戰略之發展,與美國為確保其在亞太地區之國家利益,在日美合作關係之下日本海洋戰略之發展。在此種情勢下,我國究竟應如何兼顧國內外環境,維護國家尊嚴與人民福祉,尋求解決釣魚臺問題的最佳途徑,更期能對台灣在海洋戰略事務之發展上有所助益。本論文研究方法係採用歷史研究法、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為主,同時以法律研究法為輔。從海洋戰略著眼,但因其涉及範圍廣泛,故將其範圍作目的性限縮:僅在釣魚臺列嶼主權爭議問題,引發台灣、中國與日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與論述己方的立場作其探討,並兼論中國與日本在其地略位置基礎與形勢考量下海洋戰略之發展沿革,並探討其海洋戰略在擴及成地區性戰略時對其他當事國之考量觀點與相關聯性,作為台灣在現今國際劣勢下,尋求如何妥善解決釣魚臺列嶼之爭議,發展國家海洋戰略事務之借鏡,以達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之效。 海上安全已成為全球化新興環境的核心議題。我國藉由海洋與世界接軌,理論上,有相當機會因落實海洋政策而成為世界最富強的國家以因應來自海上的安全威脅,確保海洋利益。本文研究目的在於隨著中國大陸勢力崛起其海洋戰略之發展,與美國為確保其在亞太地區之國家利益,在日美合作關係之下日本海洋戰略之發展,在台灣現況下有何值得借鏡並如何改進並強化本身洋戰略之發展。
18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與美日亞太地區安全布局 / CPC sea power after the Cold War and the US-Japan Asia-Pacific Development Security layout.

王義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歐美經濟衰退,亞太地區動盪不安。在冷戰後,亞太地區出現權力真空,給予中共發展空間與機會,引致美國與中共在亞太地區展開版圖大戰,從東海延伸至南海,讓鄰近諸國關係十分緊張;加上北韓核武試爆及發射長程飛彈、日韓為了獨島(竹島)、日俄的北方四島、中日的釣魚臺及東南亞國家的南沙群島主權領土爭議等,讓亞太區域更加詭譎多變。尤其,中共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於2012年9月25日正式服役,顯示中共已從陸權轉向海權發展,並企圖突破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的圍堵政策,對亞太地區影響甚鉅。 冷戰後,亞太地區的權力結構已出現變化,相關問題的複雜性已非美國霸權所能獨力管理,面對中共的海權發展及海軍現化所帶來的威脅,美國該如何建立起區域內國家安全合作與戰略布局,已成為美國所要面臨的重大問題。而日本以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後盾,企圖以東南亞為立足點,不斷增強對東協的影響力,並試圖組織以日本為核心的「東亞」經濟圈,努力謀求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因此,在中共大幅的崛起後,直接影響美日兩國亞太安全布局及海洋戰略。 值得注意的事,中共海權發展及海軍現代化,雖無法立即擁有與美國海軍相當的能力,但卻使美國更加提高介入亞太安全事務,甚至提出了「亞洲再平衡」政策,促使日本及周邊國家(如印度、臺灣、澳洲、韓國等)等,更密切保持與美國關係,此種發展亦勢將成為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帶來相當程度的影響及昇高軍事武力衝突之危機。
19

我國海岸巡防機關在國家安全的角色與定位之研究 / Research on the Roles and Orientations of the ROC Coast Guard in National Security.

廖順康, Liao, Shuen K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海洋是國家發展的利基,亦是我們賴以生存最重要的憑藉,更是捍衛國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線。臺灣地處西太平洋第一島鏈中央地帶,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從臺灣的地理特性和地緣位置來看,臺灣的國家安全與海洋是密切相關的,海洋不僅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緩衝空間,也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屏障和門戶,控制了海洋即可加大安全縱深,遏止來自於海洋方面的威脅。 臺灣是一個海洋國家,海洋權益的確保、藍色國土的經略乃政府施政的重大目標。今日我們面對海域主權權利、海洋資源、海洋環境等各項層面的威脅及挑戰,需站在戰略及國安的高度展開多面向的海洋戰略(包括尋求國際合作、爭取國際地位等),並制定國家海洋政策,有效經營海洋資源,方能增進全方位的國家利益,以落實海洋國家發展願景。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為中華民國開國以來第一個依法定程序設立且律屬於行政院二級部會層級的海域執法專責機關,除海軍以外,為我國第二大擁有海上執法能量的武裝團隊,肩負起維護國家安全、海上治安及救災救難等重責大任;其擁有獨立運作且強而有力的海域司法管轄權,並代表國家執行公權力、伸張海權,以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及確保國家安全。 關鍵詞:國家安全、國安戰略、海權、海洋戰略、海洋政策、海軍戰略、地緣戰略、海巡署、海軍、海關 / The sea is the gateway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most important reliance for our survival, and the first line of defense for national security. Taiwan locates in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island chain in the west Pacific with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rom the geographical points of view, Taiwan's national security closely relates to the sea, which not only acts as important buffer zone for national security, but also safeguards barriers and portals of national security. Controlling the sea deepens the depth of security and deterring threats from the sea. Taiwan is a maritime country. To ensure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governance of Blue Territory is a major goal to the government. Today we are faced with issues such as the sovereign rights of the sea, marine resources, marine environ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reats and challenges.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strategic vantage point of national security and expand multi-faceted maritime strategies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status, etc.).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manage marine resources for all the spectrum of the national interests, national policies and visions of the sea should be developed and fullfilled. The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f the Executive Yuan (CGA) is the first ministerial agenc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pecifically for maritime law enforcement. In addition to the Navy, the CGA has become the country's second largest armed forces responsible for national security, maritime peace and search and rescue, etc. at sea. Representing national authority and sovereignty, it operates independently and holds strongly jurisdiction in sea territories to preserve national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to ensure national security. Keywords: national security,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sea power, maritime strategy, sea policy, naval strategy, geostrategic, Coast Guard(CGA), Navy, Customs
20

堆積物中モリブデンおよびタングステン安定同位体比分析法の開発と日本海の古海洋研究への応用

辻阪, 誠 23 March 2020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理学) / 甲第22273号 / 理博第4587号 / 新制||理||1658(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理学研究科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宗林 由樹, 教授 長谷川 健, 教授 若宮 淳志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Science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Page generated in 0.0241 seconds